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课件

合集下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4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44页)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非不高也:城墙不是不高。非:不是。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固精良。 利:精良。
多:充足。 而:然后
委:抛弃。 去:离开。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 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 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是因 为地理的优势比不上众人团结一致 啊。
A.疆域 固定 震慑 B.区域 固守 威吓 C.限制 巩固 震慑 D.限制 巩固 威逼
4、下列句中的“以”字,不当“ 凭”、“靠”讲的一项是( C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攻天下之所畔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5、对“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的意思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 C )。
A.帮助的人少的最顶点,连亲戚都不挨边。 B.帮助的人少的最顶点,连亲戚都背叛他。 C.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背叛他。 D.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不挨边。
6、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C )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
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寡__助__之__至_, 亲_戚__畔__之__ ,_多__助___之__至__,_
天__下__顺__之__。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⒈、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
⒉、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对“域”、“固”、“威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人教部编版 语文 八年级 上册

第23课《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3课《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
孟 子 》
儒 家 学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 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 发展为“仁政”学说。
派孟 子
常 识
孟子,名轲(kē),战国时 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之一,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 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 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 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10.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推出了 “_______,______”的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作者通过一步步 的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作者通过正反两 方面的对比,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 不如 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如:比得上
观点 【中心论点】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这样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 利也。
举例说明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事例
类推
再次强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治国道理一词多义 Nhomakorabea委而去之 委
相委而去
三里之城 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多助之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精品课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精品课件

学习任务二
4.课文为了体现“人和”的重要性,举出了具体事例来证 明。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一点呢?
引用名言。如,“人心齐,泰山移”“兄弟齐心,其利 断金”“一根筷子易折,一捆筷子折不断”“团结就是力 量”等。
学习任务二
5.试列举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取得胜利的例子。
(1)借助“天时”取得胜利的例子: ①草船借箭:诸葛亮借助大雾的天气迷惑曹军,使曹 军把箭射到他的草船上来。 ②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让很多燃烧着的小船 冲向曹军的战船,把曹军烧得溃不成军,伤亡过半。 (2)借助“地利”取得胜利的例子: 城市中的“黄金地带”可以取得更好的商业业绩。 (3)依靠“人和”取得胜利的例子: 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准确朗读课文,体会课文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结合课下注释,译读课文,掌握了重点实词、虚词。希望大 家能认真积累今天所学,温故知新。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背诵课文。 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习题。
学习任务一 郭ቊ古今义义:外:姓城氏。。[例]七里之郭 国ቊ古义今:义国:防国。家[。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城ቊ古今义义:城:城墙市。。[例]城非不高也
学习任务一
(4)词类活用。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 (5)特殊句式。 判断句: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者,……也” 表判断)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 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

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 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 实际上也可理解为 “得人心”,即“人和”。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道理。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 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2
课前新知
作者、背景、解题
背景: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 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 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 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词类活用
①域民:名词活用作动词,疆域----限制。 ②固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结实,牢固----巩固。 ③威天下:名词活用作动词,威信,威望----震慑,威慑。
06
写作特点
➢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接 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 ,突出“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发,明确欲得 “人和",必先"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 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 的逻辑性。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 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 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 百姓,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 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孟子主 张“民贵君轻”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 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 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 心" 上。

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9张ppt)

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9张ppt)

⑥ 亲戚畔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一词多义
墨三剑飘里雨之城( 助词,的 ) liyongqiang
李永夫强 环而攻之( 代词,它,指“三里之城”

寡助之至( 动词,到 )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亲戚之所畔(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对比论证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者多助 天下顺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进 失道者寡助 亲戚畔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治国需要 人和
施行仁政才能 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睿智雄辩的力量
• 逐层推理,论证严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然后阐述治国需要 人和;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主张施行“仁政” 治国。
《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孟子》中的成语
缘木求鱼 杯水车薪 事半功倍 自暴自弃 一曝十寒 与人为善 明察秋毫 出尔反尔 独善其身 解民倒悬 言近旨远 同流合污 赤子之心 当务之急 知人论世 出类拔萃 舍生取义 为富不仁 左右逢源 不言而喻 引而不发 夜以继日 齐东野语 始作俑者
天时不如地利,对偶 地利不如人和。顶真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排比
兵革非不坚利也,双重否定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1张PPT)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1张PPT)

疏通文意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 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 域的边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至) 极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同“叛”,背叛。〔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 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深入探究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 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周文王和 商纣王的故事能够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侯的时候,礼 贤下士,爱护百姓,百姓生活安定,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 心,为后来武王伐纣,西周灭商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 敏捷,却不行仁政,他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以酷刑残害大臣 和百姓,最终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的天下。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知人论世: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
约前372— 前 思想家、教
289, 战国时期 育家、“亚圣
邹国人

仁政” 王道” 民贵君轻” 《孟子》 性善论 ”
知人论世: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
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 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 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 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的观点;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 “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 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个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 “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 第一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

20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ppt》CATALOGUE 目录•引入•“得道多助”之“道”的剖析•“失道寡助”之“失道”的反思•具体案例分析•得道多助与失道寡助的启示•结论与展望01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其中包含着许多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智慧。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代的民本思想强调了以民为本,注重民众的利益和诉求。

古代的民本思想主题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通过学习本课件,能够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及其背后的道理。

掌握现代社会中应用的方法通过学习本课件,能够掌握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思想的方法和策略。

主题的目的和目标02“得道多助”之“道”的剖析1“道”的内涵2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与他人建立互信与合作。

人际关系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和利益。

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和事业。

价值观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事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和支持。

事业成功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能够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安宁。

心灵满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社会认可“得道”的意义与重要性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和品德。

如何“得道”修身养性多向他人学习借鉴,不断改进自己。

学习借鉴经常自我反省,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自我反省03“失道寡助”之“失道”的反思03违反公共道德当一个组织或个人违反公共道德规范,如诚实、公正、社会责任等,就会引发社会不满和谴责。

“失道”的表现01缺乏公正和透明当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决策和行为中缺乏公正和透明度时,会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02不尊重他人权利如果一个组织或个人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就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和抵制。

削弱社会信任失道行为会破坏社会信任,使得人们失去对组织或个人的信任和支持。

破坏社会秩序当一个组织或个人失道时,会引发社会不满和抗议,破坏社会秩序和稳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精品PPT课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精品PPT课件

写作特色
(1)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作者从战争的角度出发,思路从点到
面,由个别到一般,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2)语言简练,善用排比;骈散结合,节 奏感强。
文章多次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 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写作特色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个双重否定句 构成的排比句式,意在说明防御者占有极 为有利的条件,结果他们仍不得不“委而 去之”,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 和”。文中还运用了一些骈句,例如“天 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等,句式整齐,音韵和 谐,很好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施行“仁政”,取得人心。
合作探究
作者由战争类推到治国,得出了怎样 的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合作探究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战 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合作探究
“得道”和“人和”是什么关系?
“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 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 “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 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所以,“得道” 是“人和”的实质和前提。
合作探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 什么意思?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 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 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 能靠武力的强大。
合作探究
作者只从反面指出了“域民”、“固 国”、“威天下”不应当怎样,那么 作者认为应当怎样做呢?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 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 治主张。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 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体 会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

诵读 文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guō)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
民/不以/封疆(jiāng)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坚韧锋利
弃城而逃。委,放弃。去, 离开。而,连词,表顺承。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
译 文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
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梳理
课文
名词用作动 词,限制在 疆域内居住。
形容词的使
介词,凭 助词, 动用法,
内外亲属,包
动词, 括父系亲属和

母系亲属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
归顺,服从
极点
同“叛”, 背叛
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
译 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梳理 课文
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
介词,凭借
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
所以
不战则已
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译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 文 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

背景链接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
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并提出“民贵君 轻”的民本思想,反对不义战争。他到处游说
,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个希望寄 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 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 不饥不寒”的目的。
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 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 从事教育、著书立说。
读音停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 (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qi)之所 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整体把握
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 重要的是什么?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 利、人和;
最重要的是人和。
整体把握
得“人和”的实质和最佳局面分别是什 么?
实质:得道,即施行仁政。 最佳局面:天下顺之。
整体把握
最能体现作者仁政思想的句子是什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 列举事例,论证了在战争中天时、地利 和人和三个要素的作用,提出了“天时 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表 现了孟子“仁政”的治国主张。
写作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ppt课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ppt课件

(5)然则 / 何时而乐邪 (《岳阳楼记》)
(6)故 /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精品课件
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 定朗读节奏。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此 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 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 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 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 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 确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少●
到● 极●精品点内课件 外通亲叛代戚●,失●背道叛者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支持



归附 用助、词拿,不译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


归附对的统力治量者指和众有叛亲才离德者之人的通称
不战,战必胜矣。
一●定

表肯定语气
进一步深入说明“得道”即
“得人和”则精品课“件 战必胜”。
讨论
1、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精品课件
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 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四 段?
精品课件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所●使以)…●…凭居借住、● 依疆● 靠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使……稳固


险要 震慑
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治国之道(● 的指●人施行违仁放背政● 弃道)义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寡:少
失 道 者 寡 助。
不行“仁政”的君主,支精品课持件 帮助他的人就少。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人 畔:同叛,背叛
寡 助 之 至, 亲 戚 畔 之; 多 助 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202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2024)

课件目的
通过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和重要性, 掌握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2024/1/30
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
2024/1/30
01
得道多助
指一个人或组织如果遵循正确的道路和原则,就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
助,事业也会更加顺利。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道德、道义、正义等
12
品德败坏
2024/1/30
缺乏诚信
不守信用,欺诈、背信弃义,将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自私自利
只考虑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和集体利益,将难以获得他人的支持 和帮助。
道德沦丧
道德观念淡薄,行为不端、违法乱纪,将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制裁 。
13
04 得道与失道的后果
2024/1/30
14
得道者多助,事业成功
16
05 如何做到得道多助
2024/1/30
17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24/1/30
尊重他人
01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以平等、公正的
态度对待他人。
诚信为本
02
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不撒谎、不欺诈,以诚信赢得他人的
信任和尊重。
积极向上
03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以积极向上的
遵循自然法则,保护生态 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1/30
尊重经济规律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 经济健康发展,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
尊重社会规律
遵循社会运行规律,维护 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社会 进步。
8
具备良好品德
诚实守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课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课件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 道者寡助。 寡助之 至,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双重否定句式。从多 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却 弃城而逃,从而有力证明了“人和”的重 要。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奔放,具 有很强的说服力。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4、划出文中的其他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从反面推论,指出“城民”“固国”“威天 下”应当依靠“人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5、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 人和也。”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对比论证;突出人和的重要性 。 3、该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 特点?讨论其作用?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 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 之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5
今天我们学习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这篇课文就论述了战 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 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 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 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6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记得有首歌曲是这样唱 的:“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 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 天风独往来,一心要江山图治垂 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 来……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1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自 古常言.回顾中国几千年王朝 更替史,旧王朝腐朽不堪而使 民心背离,这时新王朝就顺应 民意而夺取天下。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课文《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7
孟子故事 孟母三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8
孟母断机杼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9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学习本文层层论证的方法。
2、熟读成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 理解课文。
3、理解“人和”的含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率 / 妻子 / 邑人 / 来此绝 (《桃花源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14
总结: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
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 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 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 原因,如“盖”、“夫”(读 “ fú ),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 停顿,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15
(3)夫 /环而攻之 ,必有/得 天时者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16
总结: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
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
“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
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
“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
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
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
( 2002 年苏州卷)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4
3、划分下列文言文句子的朗读 节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学而不思则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5
参考答案: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 坡
学而不思 / 则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6
3、划分下列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 奏: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3
孟子(约前372一前
289),名轲,字子
舆,邹(今山东邹
县)人,战国时期
思想家、教育家,
是儒家思想的代表
人物,地位仅次于
孔子,被尊为“亚
圣”,后世常以
“孔孟”并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4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 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 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 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 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 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 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 (懒)”,
1、环 而 攻 之/而 不 胜 。
2、域 民/不 以 封 疆 之 界 。
3、城 /非 不 高 也 。
4、故/君 子 有 不 战 ,战 /必 胜 矣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9
注音和节奏
12
总结: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
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
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
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
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
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
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
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
的。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13
(1)予 / 尝求 / 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不能 (C)人恒 / 过然后 / 能改 (D)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 恒
亡 ( 2000 年盐城卷)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2
测测你的能力:
2、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 每个分句只划一处(用“ / ” 表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2002 年苏州卷)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3
2、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 每个分句
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
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
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
确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1
测测你的能力:
1、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
是( D)
(A)故 / 天将降大任于是 / 人也 (B)所以 /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
10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 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 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 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 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11
听课文朗读,要求:
1、注意朗读的节奏。 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初步理解课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急促,而是缓得道多急助失道寡有助正式致用 。如:
17
(4)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18
总结: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
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
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
的连词,如“若”、“而”、
“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
如“故”、“是故”等,往往
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19
(5)然则 / 何时而乐邪 (《岳阳楼记》)
(6)故 /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0
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
确定朗读节奏。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此
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
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7
参考答案:
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
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式用
28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
1、七里之郭 guō 2、米粟非不多也 sù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yù 4、亲戚畔之 pàn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