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满族特色_对近期清代政治史研究动态的思考_刘文鹏

合集下载

清朝的满族统治与汉族士人的政治角色转变

清朝的满族统治与汉族士人的政治角色转变

清朝的满族统治与汉族士人的政治角色转变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满族统治的历史长达268年。

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满族统治者以清朝作为其政权基础,不断加强满汉关系,同时也逐渐赋予汉族士人政治角色转变的机会。

第一阶段: 满汉关系之初满族统治者在建立清朝之初,面临着汉族统治者未能解决的诸多问题,例如经济落后、社会动乱以及民族融合等等。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满族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逐渐发展满汉关系。

在清朝初期,满族统治者主要是以孝道、封建礼仪等传统文化来整合汉族士人。

他们通过婚娶以及择才等方式,逐渐建立了满汉统一的派系,进而对整个政府机构进行改革。

而在这个过程中,汉族士人开始有了融入政治的机会。

第二阶段: 汉族士人政治角色的转变在清朝的逐渐发展过程中,汉族士人逐渐获得更多的政治角色,并且成为政府机构中的一部分。

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士人开始参与到清朝的军事事务中。

清朝统治者注意到了汉族士人擅长军事战略和作战技巧,因此逐渐将他们纳入清朝的军事力量。

他们开始培养汉族士人成为军方领导层,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和机会。

这种转变使得汉族士人逐渐成为清朝政治中的重要一环。

除了军事方面,清朝还允许汉族士人参与政府机构的运作。

他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并且政府也逐渐废除了一些针对汉族士人的种族歧视政策。

这一系列措施为汉族士人提供了更多进入政治舞台的机会,使得他们逐渐成为清朝政府中的中坚力量。

第三阶段: 清朝统治的满汉融合虽然在满汉关系中,满族统治者起初占据主导地位,而汉族士人是较为被动的一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统治者开始认识到巩固统治的重要性和满汉融合的必要性。

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满汉融合。

例如,他们鼓励满族人与汉族人通婚,试图打破满族与汉族之间的隔阂。

此外,满民同治同行制度的制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满汉融合的进程。

这些政策使得满族统治者和汉族士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满汉统一的局面进一步加强。

清朝的政治思想与军事体制

清朝的政治思想与军事体制

清朝的政治思想与军事体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了近300年。

清朝的政治思想和军建制与前朝截然不同,今天将介绍一些关于清朝的政治思想以及军事体制的内容。

清朝的政治思想可以追溯到1644年,当时满洲人入关建立了清朝。

满洲人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一方面要统治汉人,所以清朝的政治思想主要是汉化和满洲人特色相互结合。

在政治上,清朝实行“满汉合一”的政策,即统治阶级中既有汉族贵族,也有满洲贵族。

在军事上,清朝的统治者深以为豪的便是骑射技能,因此清朝的主要兵种为骑兵。

清朝的军事体制也是一种独特的体制。

在清朝初期,军队主要由满洲人组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人也加入了军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绿营军”。

绿营军最初是由清朝皇帝颁布的《御制营条》所设立的,其分为正、副两营,正营由满洲人组成,副营由汉人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营军逐渐壮大,成为了清朝的主要兵种之一。

此外,清朝也实行“八旗制度”,将军队分为八个旗帜,每个旗帜都由一个满洲王室成员或亲王掌管。

八旗军的编成非常独特,以家族为单位,给人民和国家带来巨大的负担。

在清朝政治思想和军事体制方面,还有几个重要的人物和事件需要提到。

首先是康熙皇帝,他是清朝历史上的杰出统治者之一。

康熙皇帝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加强统治,包括加强对满洲贵族的控制,加强对汉人的统治,以及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活动。

这为清朝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另外,1793年,英国侵略者麦克·卢茨(Macao)派遣的使馆被拒绝在清朝首都北京入城,并且没有能够获得对华贸易的授权。

这一事件引发的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在清朝的政治思想和军事体制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满汉合一的政策和清朝的主要兵种——骑兵。

这两点不仅证明了清朝的独特性,也为后人提供了参考价值。

因此,深入研究清朝的政治思想和军事体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军事政治思维的变化。

清朝政治文化的探究

清朝政治文化的探究

清朝政治文化的探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政治文化是影响深远的。

在清朝期间,政治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和满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体制和文化风貌。

本文将通过对清朝时期的政治制度、道德规范、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来探索清朝政治文化的特点。

一、政治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分为外廷和内廷两个部分。

外廷是皇帝和他的皇室亲属及其仆人们的居住之地,是统治中枢;内廷则是禁卫军、后宫嫔妃、太监等人员所居住的地方。

外廷中最重要的地位是皇帝,皇帝享有绝对的权力和威望,是朝廷中的最高统治者。

清朝时期,外廷中还涌现出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较为著名的皇帝。

康熙皇帝的治国理念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影响,倡导仁政,注重民生和经济发展。

雍正皇帝则十分注重文化和道德修养,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统治者,推动了一些改革措施。

乾隆皇帝则重视文化艺术,是清朝最后一个仍然保持强盛的皇帝。

内廷中的人员除了后宫嫔妃与太监,还有禁卫军。

禁卫军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保护皇帝,还负责管理整个朝廷,包括刑罚、监狱、交通、费用等等。

清朝时期,由于禁卫军的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例如,各种骚乱、盗窃等罪行频繁发生。

除此之外,在整个政治制度中,官员的选拔制度也十分重要。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是重要的选拔官员的方式。

考取进士的人才有资格在官场中任职。

在科举制度下,每个官员都有着履行自己职责的能力和责任。

同时,科举制度也强化了儒家思想在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二、道德规范在清朝时期,儒家思想是统治精英们的精神支柱。

儒家思想主要强调道德和礼仪。

在清朝而言,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无处不在。

在政治生活中,各级官员都应该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否则将被罢免职位甚至受罚。

这种严格遵守道德规范的态度,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还体现了清朝政治文化对儒家思想的重视。

同时,在道德规范方面,妇女和男子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清朝时期,女性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忠于夫妻、谨慎言行、爱护家庭和传宗接代,而男性的道德规范则强调礼仪、权力和责任。

清朝的满文化传统

清朝的满文化传统

清朝的满文化传统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中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建立由皇太极发起,形成自己的体制和文化。

满文化是清朝特有的文化形态,是由满族文化和汉文化、蒙古文化、藏文化、壮文化等多种民族文化因素融合而成的。

满文化包含了满语、旗文、八旗文,这些都是清朝特有的文字形式。

满文化传统经历了近300年的发展,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和影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满文化的八旗文化八旗是清朝的军队和民间组织、单位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八旗分为汉军、满洲、蒙古三大类,每一类又分为正白、副白、正黄、副黄四旗。

八旗制度是清朝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满汉文化的桥梁。

在八旗中,满洲人代表了满族的文化传统,汉人则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传统。

满洲人在八旗中胜任的大多是军事和官场职务,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即八旗文化。

八旗文化最早形成于满洲地区,其文化内容主要是满族传统的文化理念和习惯,如家族观念、义务观念、忠诚度、武士道精神等。

这种文化形态逐渐演化和融合了汉族文化的某些特征,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风格。

八旗文化的特点是有着强烈的军事色彩和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了清军统治下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二、满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清朝建立之初,因为国家统一,需要将满洲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体系整合起来。

然而,满文化和汉文化有很大的区别,如权利观念、礼仪规范、服饰习惯等,这些都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因此,为了更好地整合满汉文化,清朝不断地推动汉文化向满族方向的转化。

首先,在语文方面,清朝主张使用满文宣传文化,并将满语和汉语合并使用,逐渐形成新的书写体系和交流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字文化的局面。

其次,在艺术、建筑、音乐、戏剧等方面,满汉文化也进行了深入合作,取长补短,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因此,满文化和汉文化在清朝时期彼此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土壤。

三、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清朝中后期的文化发展经历了多次的兴起和落幕,整个文化生态也随着其政治和经济的变化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动。

清朝的满族统治与民族关系

清朝的满族统治与民族关系

清朝的满族统治与民族关系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满族是其执政阶层。

在中国历史上,满人与汉人之间的民族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清朝的满族统治与民族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治方面从政治上来说,清朝的满族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满汉之间的民族关系。

在满族入主中原之前,中国历史上就曾出现过类似的族群统治现象。

然而,与此前不同的是,清朝采取了较为温和的姿态对待汉族人民,为保持统治的稳定性不断进行政治手段的调整。

例如,清代政府特别注重官员的选拔。

他们不再依据出身、地域的因素,而是看重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

这种为官者不分民族的准则,使得有能人才干之士进入官场,同时也减少了满人的选官优势。

另外,清代政府也鼓励满汉通婚,从而推动汉族和满族之间的融合。

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满汉之间的矛盾,保持了满族统治的稳定性。

不过,封建王朝的本质就是等级制度、阶层分明的政治结构。

清朝政治也难逃这个宿命。

满族人对于汉族人的排斥和歧视在很多方面都有所表现。

例如满洲八旗制度的实行,将满族分为了满洲正红旗、正蓝旗、镶红旗等不同等级的旗人,而与汉族人一道属于汉军、汉民二等级别。

因此,清朝满族统治的实行仍然使得汉族承受了极大的压迫和不公。

二、经济方面满族与汉族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

满洲八旗作为清朝统治阶级的主力,曾在全国范围内掌握了大量的土地。

八旗军户曾享有免税特权,他们的耕作面积和所得也远远高于汉民。

同时,为了推动清朝的军队和政府经济,生产性工具逐渐汇流到满洲地区,让满洲成为中国史上的重要商贸中心。

然而,由于一些政策的调整和汉人劳动力的逐渐增长,满族在经济上逐渐边缘化。

清朝后期,几乎所有的重大经济事件都与汉族人有关,如棉纺业、钱粮、光绪新政产业的实行等。

相反,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清朝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我国之间的贸易逐渐转为受制于外国列强,使满汉之间关系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三、文化方面在文化方面,清朝的满族统治也与汉族民众融合了一些重要的文化元素。

人大考研-清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文鹏

人大考研-清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文鹏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清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文鹏刘文鹏,男,1972年出生,河北宁晋人,现任清史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

199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9年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2002年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2008年到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访学一年,2010年访问英国伦敦大学,2012年访问日本东京大学等学术单位。

目前主要研究清代政治史、社会史,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康乾盛世研究”子项目“‘康乾盛世’学术史回顾”、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论清代专制皇权下的政治信息控制”、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清代东北的交通与边政”主持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信息控制与清代政治”主持人,曾任清史工程《清史·通纪第四卷》审改专家。

现在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项目“清代驿站与驿传体系研究”。

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编纂通讯》主编。

主要著作:《李鸿章外交之道》(第二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1),《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主编《清代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在《学术界》、《中华读书报》、《清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联系方式:wenpeng1029@著作目录论文:1今天为什么要纂修大型清史《中华读书报》2003-02-12,《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论清代新疆台站体系的兴衰《西域研究》2001-12-153史学传统的新运用:评《清史编年》《清史研究》2001-01-154论清代皇帝的补偿性政治控制《学术界》2002-03-155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述论《清史研究》2002-04-156论清代东北驿站功能的发展《吉林师范学大学学报》2003-03-157清代驿传体系的近代转型《清史研究》2003-11-158明末清初驿传差役制度的变革《中国地方志》2004-06-109清代提塘考《清史研究》2007-12-1510清代边疆驿传与帝国安全《清史参考》2009-11-0211清朝的满族特色——对近期清代政治史研究动态的思考《清史研究》2009-11-15 121679年京师大地震与康熙朝政权建设《清史参考》2010-08-0913在政治与学术之间——20世纪以来的"康乾盛世"研究《学术界》2010-07-15;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14从内亚到江南——评张勉治《马背上的王朝》,载《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2010-12-01151679年京师大地震《紫禁城》2011-1-105000字16清代科道“风闻奏事”权力的弱化及其政治影响《中州学刊》2011-7-1017《论清代商业网络传播与国家的社会控制力——以乾隆时期的伪稿案为中心》,《清史研究》2012-2-15著作:1、《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合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012、《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5-103、《李鸿章外交之道》(合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

《2024年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研究》范文

《2024年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研究》范文

《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研究》篇一一、引言雍正乾隆时期,作为清朝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呼伦贝尔地区也在此期间发展出了独特的八旗制度。

这一制度不仅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是清朝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通过对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的研究,揭示其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以期为今后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二、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呼伦贝尔八旗起源于满洲的旗制。

在满洲人入关前,其军事组织即以牛录为单位,后发展为旗。

清入关后,将原有旗制扩展至全国各地,呼伦贝尔地区亦随之纳入旗制管理。

2. 发展在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这一时期的八旗制度在当地得到了广泛实施,不仅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社会管理、经济生产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呼伦贝尔八旗的特点1. 军事性呼伦贝尔八旗具有鲜明的军事性。

在雍正乾隆时期,八旗士兵是当地的主要武装力量,负责维护地方治安、抵御外敌入侵。

2. 地方性呼伦贝尔八旗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点。

各旗之间在地域、族群、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3. 制度性呼伦贝尔八旗的制度性特点表现在其严格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上。

各旗设有旗长、佐领等职务,负责管理旗内事务。

此外,还有一套完整的军事、行政、经济制度,保证了八旗的稳定运行。

四、呼伦贝尔八旗的影响1. 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呼伦贝尔八旗制度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八旗制度还对当地的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2. 对清朝国家治理的影响呼伦贝尔八旗制度是清朝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国家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同时,八旗制度还为清朝的军事、行政、经济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结论通过对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制度在当地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

满清文化调研报告

满清文化调研报告

满清文化调研报告满清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满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统治了近300年。

满清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满清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二、调研内容1. 满清专属服饰满清的服饰以袍褂为主,男性常穿长袍、马褂,女性常穿袄褙、旗袍等。

满清的服饰装饰丰富多样,常使用绣花、龙凤图案等,富有东方特色。

此外,还有满清特有的发饰和鞋袜等。

2. 满清的饮食文化满清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有满族特色的“老四技艺”:腌制、涮煮、炒煎和糖制。

满清的传统宴席以多道菜和精美的摆盘见长,品种繁多,味道独特。

3. 满清的建筑艺术满清的建筑艺术以紫禁城为代表,其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满清建筑注重对称和比例,同时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

除此之外,满清的建筑还融合了汉、满、蒙古等多个民族的建筑特点,独具一格。

4. 满清的音乐舞蹈满清的音乐舞蹈以清宫乐舞为代表,有华彩、华丽、华贵的特点。

满清的宫廷乐舞注重庄重肃穆,充满着古典和文化的氛围。

满族擅长舞龙舞狮、锣鼓舞等传统舞蹈。

5. 满清的绘画艺术满清的绘画艺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发展出独特的风格。

满清绘画注重写意和色彩运用,常以山水、花鸟等题材为主。

满清的绘画作品细腻精湛,充满着艺术的魅力。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通过调研发现,满清文化在服饰、饮食、建筑、音乐舞蹈和绘画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和影响力。

满清文化通过其精美的服饰、独特的饮食、宏伟的建筑、华丽的音乐舞蹈和精湛的绘画艺术,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对于后世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存在问题与展望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满清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清文化已经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如何保护和传承满清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另一方面,满清文化的发展也需要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使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新清史研究

中国“新清史研究

中国“新清史研究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新清史的产生过程,并对比分析美国新清史与中国新清史发展趋势。

同时指出美国新清史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新清史的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新清史;清朝;满族一、新清史的产生和主要研究内容新清史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流行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但是以美国新清史发展为主流。

上世纪70年代曾独霸美国历史学坛的费正清学派被新兴的社会史学派所替代。

研究中心从政治、外交、儒学转移到关注普通民众和社会的地方史。

由西方中心论(以西方人的视角来看待东方的问题)到中国中心论(中国历史研究实际出发以结合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解读中国历史)。

90年代新兴社会史学又被新兴文化史所取代,而新兴的文化史的学者多受到后现代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强调重新解读史料,重视在传统史学中边缘化的群体,如妇女和少数民族。

正如欧立德(MarkElliott)所言:“新清史”鼓动了包括“认同”、“民族主义”、“帝国”等学术讨论。

近年,又将“想象的共同体”、“被发明的传统”、“地缘实体”与“国族目的论”有质疑民族国家之自然性质的概念,都纳入“新清史”关注的题材。

新清史起源于美国,其受到了社会史学派和新兴文化学派思想的影响。

所以“美国新清史”研究代表人物有柯娇燕、罗友枝、劳拉.霍斯泰勒特、欧立德等人。

关于美国新清史学者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四点:(一)对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历史反思这些美国的新清史学者几乎都强调少数民族的自身的认同和统治特点。

美国欧立德《满洲之路: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一文也涉及此言论。

(二)“去汉族中心论”(三)重新审视清朝的“帝国性”新清史的学者们重新审视了清帝国的扩张这也使新清史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

新清史学者,尤其是研究边疆史的学者,在某些著作中重点讨论了清帝国的扩张问题。

他们主要讨论在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清军在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台湾的战争性质,他们不关心历史事实本身,而且还关心在这些征服战争结束之后,清代学者、民国的学者,以及共和国的学者是如何书写和构建这些战争史,考察政治目的和民族关系对于历史研究的重大影响。

清朝满洲统治下的政治体系与社会变迁

清朝满洲统治下的政治体系与社会变迁

清朝满洲统治下的政治体系与社会变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洲族建立并统治。

在清朝的统治下,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文将探讨清朝满洲统治下的政治体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政治体系1. 清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清朝由满洲族建立,其政治制度主要是基于满洲族的传统制度。

满洲人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将满洲人分为八个旗,每个旗下又分为若干个千户所、百户所和十户所。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满洲人的特权地位。

2. 三藩之乱与政治改革清朝初期,由于政治制度的不完善和满洲统治者对汉族地主的压迫,引发了三藩之乱。

这次起义使得清朝统治者意识到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康熙帝和雍正帝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统治效率。

3. 八旗制度与满洲统治八旗制度是清朝满洲统治的核心制度。

八旗分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个旗。

满洲人在这个制度下享有特权,担任重要职位,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

这种制度使得满洲人成为清朝统治的核心力量。

二、社会变迁1. 满洲族与汉族的融合清朝建立后,满洲族与汉族逐渐融合。

满洲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满洲人与汉族通婚,使得满洲族与汉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这种融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统一。

2. 封建社会的继续存在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社会的特征在清朝得到了继续存在。

封建等级制度依然存在,社会地位的差距较大。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3. 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清朝统治下,中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提倡水利灌溉和农田整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同时,清朝还进行了对外贸易,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这些经济变革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传承与创新并存的时期。

满洲统治者积极推动满洲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吸收了汉族文化的精华。

康熙帝和乾隆帝对文化的重视,使得清朝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清史赏析:清朝政治与文化的推进与落后

清史赏析:清朝政治与文化的推进与落后

清史赏析:清朝政治与文化的推进与落后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治与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推进与落后。

本文将对清朝政治与文化的变迁进行赏析,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一、清朝政治推进与落后1. 推进: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清代政治的一个重要推进之处在于其成功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满族是清朝的建立者和统治者,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招募汉族人才入仕、设立地方官制度等,使得满汉融合并相互互补,确保了清朝政权的稳定。

2. 推进:实行比较宽松的治理模式清朝对于各族人民相对宽容,允许各族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并在治理上采用摄政王制度、封疆大吏等方式,使得地方政权更加稳定。

此外,清朝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设置兵部、户部、礼部、刑部等中央行政机构,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3. 落后: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清朝政治的一个显著落后之处在于其沿袭了封建等级制度,将人们划分为贵族、士人、农民等不同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人们赋予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这种制度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少限制,使得社会资源很难得到有效的调配,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4. 落后:闭关锁国政策清朝政府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了封闭国门的政策,严厉限制对外交往,导致了对国外先进文化和科技的封锁,错失了与时俱进的机会,使国家技术与科学发展滞后于其他国家。

二、清朝文化的推进与落后1. 推进:促进汉文化与满文化融合清朝在文化方面积极推进汉文化与满文化的融合,汉文化的经典著作得以保留与传承,满族也逐渐接受和使用汉文,这种融合促进了国家文化的多元发展。

2. 推进:文学艺术的繁荣清朝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著名文学家如纪晓岚、李渔等相继涌现,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见证了清朝文化的独特魅力。

3. 落后:科学技术的滞后虽然清朝的文化在某些方面有所推进,但在科学技术领域却相对滞后。

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错失了学习和吸收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的机会,无法与其他国家的科技进展齐头并进。

满族入关后的清朝政治制度与文化背景分析

满族入关后的清朝政治制度与文化背景分析

满族入关后的清朝政治制度与文化背景分析清朝的建立标志着明朝的灭亡,满族的入关也给中国历史带来了重要的变革。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与文化背景两方面进行探讨。

政治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大体延续了明朝的形式,但深刻地反映了满族的传统社会制度和族群特征。

首先,满族的军事特性被明显体现在清朝的政治结构中。

建国初期,满族人口数量较少,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清朝设置了“八旗制度”。

八旗是满族的八个部落,八旗旗下设有“勇士白、勇士红、勇士蓝”三个等级。

在这个制度下,满族人口占多数的白旗,享有特权,并由满族礼法的宗法思想构成了家族和氏族的复合型家族制度,这反映了满族先辈的传统社会制度。

视之为满族库普虽然在家族制度上具有绝对的领袖权力,但在国家政治机构中,却存在分权、权衡之制度,库普以及辅佐库普的正黄旗人和正白旗人在官场上掌握了相当的权力,政治生态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总体来说,满族的传统社会制度与族群特征,为清朝的政治结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满族在入主中原后,采取了许多融合的政策,这些政策沿袭了明朝的诸多制度。

比如,在政治机构方面,国家设有中央机构“东厂”和“西厂”,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专门负责朝政机关和皇宫内部的稳定,并监视内外朝廷,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情报机构。

在地方行政机构方面,清朝的制度基本上与明朝相同,包括省、府、州、县等行政单位,沿用了明朝创造的各种行政沟通机制和办公制度。

考虑到满汉融合的进程,清朝在政治制度方面多次摒弃了满族儒家政治文化和传统制度,而选择吸收和继承明朝的制度和文化模式。

文化背景满族入主中原后,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清朝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文化体系,其特点是多元、流动和转换。

首先,清朝的文化体系具有多元性。

入关后,满族的传统儒家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三藩之乱”后的著名文化复兴运动“顺治改历”。

这个运动不仅影响了民间的生肖和日常世俗文化,同时也激发了皇帝对于官僚的革新意识,试图整顿朝廷内部的秩序。

清朝的满族统治征服与文化交融

清朝的满族统治征服与文化交融

清朝的满族统治征服与文化交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主导统治。

在其统治期间,满族经历了对其他民族族群的征服和统一,并通过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多民族文化。

本文将探讨清朝满族统治的征服方式以及满汉文化交融的过程和结果。

一、满族的征服方式1. 军事征服满族在征服其他民族时主要采取了军事手段。

早期满族进入中原地区时,通过军事行动逐渐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并最终建立了清朝。

满族统治者以精湛的骑射技术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战争中逐渐削弱了其他民族的抵抗力量,达到了征服的目的。

2. 农耕文化融合满族进入中国后,逐渐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进行了交往与融合。

满族统治者开始学习汉族的农耕文化,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统治中。

这一过程中,满字、满文和满族族谱等满族文化元素逐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满汉文化的独特面貌。

二、满汉文化交融的过程1. 王朝基础的形成在清朝的早期,满汉两族之间存在明显的隔离与分化。

满族享有特权地位,而汉族则被排斥在政治与社会的边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统治者逐渐意识到需要将满族和汉族融合起来,以巩固王朝的基础。

因此,清朝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开设科举考试、采纳汉族官员等,逐渐打破了族群之间的壁垒。

2. 满汉文化融合满汉文化的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统治者与汉族社会逐渐接触和融合,相互借鉴并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满族统治者开始学习汉族文化,学习汉语,同时汉族社会也开始接纳了部分满族文化元素。

这种文化融合不仅体现在宫廷文化、礼仪制度等方面,还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形式等各个方面。

三、满族统治征服与文化交融的结果1. 多民族融合清朝的满族统治征服了多个民族,但并没有强行同化其他民族。

相反,满族统治者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并通过文化交流与融合,使不同民族在统一的国家框架下实现了和谐共存。

这种多民族融合催生了独特的满汉文化,为中国历史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2. 社会稳定满族统治者通过尊重各个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保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

清代的区域政治与文化特征

清代的区域政治与文化特征

清代的区域政治与文化特征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从1644年至1912年,历经17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清朝时期,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外,区域政治和文化特征也有了不少的变化和发展。

一、区域政治1.统一的中央政权清代初期,由于满族人的入主,中国历史进入了满清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愈来愈庞大的满族贵族组成的宗室们,掌握了整个朝廷的大权。

满族人通过一系列的大规模的战争和措施,使其统治稳固,并最终得以吞并整个民族国家。

因为清朝本身是以满族为主的王朝,由于满洲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清代区域政治的特征十分突出。

远在南方的湖广和远在北方的东北,优势地位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相反,在江南沿海地区,满洲人时常利用武力、诱导等方式开展欺压百姓的行为,使得各地官员的权力能力明显降低并变得十分脆弱。

在这个社会中,满洲人逐渐成为了领导地位。

在清代中期和晚期,中央政府改革了官制,并清除了降真书领袖团体的影响。

当时康熙和乾隆皇帝一直致力于巩固自己的中央地位,并根据当时的需要,决定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强化自己的地位,协助地方行政机构来确保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全。

2.自治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的差异等原因,清朝的一些区域也有着比较特殊的政治机构和管理措施。

在内蒙古、西藏、广西等地,设立了自治地区,由地方人民来管理和治理,地方权利得到了相应的保障和承认。

例如,在广西地区,由于该地区地理位置、苗族和汉族文化差异等原因,清朝皇帝特地给予广西地区相对独立的特殊待遇和自治权。

汉族人和苗族人都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权力,同时也能避免冲突和争端。

二、文化特征1.文学艺术清代时期,文学和艺术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这时期,许多优秀的诗人、文学家、艺术家纷纷涌现出来,创造了许多杰出的作品,成为了清代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清代文学的特色主要是注重情感陈述和叙事性,同时也注重抒情和叙事的相互关系。

在清代诗歌中,重要的思想和主题通常表述的都是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清新与挚戚等感情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生命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沉思考和抒发。

满清政治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满清政治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满清政治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逐渐面临现代化进程。

在这个进程中,满清政治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满清政治文化反映了满清政府的机构组织和治理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满清政治文化的观念满清政治文化根植于清朝政府的实际运行中,深受满族的思想和传统影响。

它反映了清朝的统治特征和统治哲学。

这种思想主导了政府的决策和行动,以及文化教育、军事组织、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事务。

其中,满族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高度重视家族和支配者的利益。

这种利益导向在整个清朝政府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政府官员先考虑自己家族和自己的利益,在考虑国家的利益。

这种观念最终导致了官僚贪污腐败的局面。

满清政治文化也反映了封建思想的影响。

清朝的官员都是士人出身,封建儒家思想对他们的思考和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封建意识形态中的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和反动思想等,都被满清政府所广泛地应用。

政治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满清政治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正是这种文化年深日久地约束着中国的进步。

它妨碍着中国向现代化一步步迈进。

首先,满清政治文化明显滞后于时代要求。

当时西方世界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和资本主义时代,而满清政府一直保持封建的政治结构和观念,不愿意接受欧洲的现代东西,也不愿意进行改革和现代化。

其次,满清政治文化中重视个体利益的传统,导致了反腐败、廉政、公正和权力制约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

没有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政府的腐败和贪污问题一直存在。

这种权力对反腐败的动力不足使道德准则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而且限制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性。

第三,在满清政府的推动下,封建思想在中国社会乃至文化中深深根植。

这种思想流传至今,阻碍了市场和文化的自由化和多元化。

对于人权和宪政、社会秩序和文化多样性等现代化现象,这种思想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负面影响。

结论现代化是民族进步和繁荣的必经之路。

但是,满族政治文化的影响让中国现代化进程缓慢发展,并阻碍了其在全球化时代的进步。

清朝政治思想与文化传承

清朝政治思想与文化传承

清朝政治思想与文化传承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皇朝,其政治思想和文化传承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清朝政治思想与文化传承的相关问题。

一、清朝政治思想清朝政治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思想和满族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在清朝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

清朝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三纲五常”和“孝道”上。

“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治理原则,其中“三纲”指天子、父母和夫妻之间的关系,“五常”则指仁爱、义理、诚信、廉洁和敬神。

清朝时期,儒家思想一直是政治官员晋升的必要条件。

除了儒家思想,满族传统文化对清朝政治思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在满族传统文化中,礼仪、仁爱、秩序、忠诚等价值观念被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

由于满族人是清朝的统治者,满族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清朝政治。

例如,清朝统治者强调“官逼民反”,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对满族传统文化中起码的尊重和忠诚的体现。

二、清朝文化传承清朝文化传承主要有三个方面:文学、艺术和科技。

1.文学清朝时期,文学渐渐由宫廷走向社会。

清朝文学主要有四类:诗、散文、小说和戏曲。

其中,清诗以“三百年之悲夫”的青莲派为代表,散文以李渔、袁枚等为代表,小说方面则有《红楼梦》、《西游记》等珍贵遗产。

清朝戏曲的代表作品是“京剧”,京剧的唱腔、表演技巧及剧本的编纂都达到了高峰。

2.艺术清朝艺术主要是绘画、曲艺和雕刻。

清朝绘画较为重视写意,反对著重制度和构图,强调朴素、自然、神韵的表现。

曲艺主要包括评书、相声、弹词等。

其中,相声和评书是将许多民间艺人的小品串连而成,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雕刻艺术则受到了汉族、藏族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3.科技清朝科技方面的成就远不如先前唐、宋、元、明而言,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清朝时期,教育机构、科技机构得以普遍设置,解放了人们的智慧。

清朝发明的重要科技有:油墨、农业工具、陶瓷釉料、造纸术、医学等。

总之,清朝政治思想和文化传承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9年清史研究综述

2019年清史研究综述

作者: 刘文鹏;逄勃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清史研究
页码: 136-15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清前期;八旗驻防;明清社会经济;戊戌变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研究综述
摘要:回顾2019年,清史研究领域有四个特点:一是政治史研究保持兴盛的状态,其中有关"国家治理"的相关讨论成为焦点;二是社会史研究成果丰富,结合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资料探讨中央—地方关系和制度—人群关系仍是亮点;三是文化史研究热度不减,"概念史"成果非常抢眼;四是新史料、新方法得以广泛应用,学界高度重视对未刊珍稀史料和民间文献的发掘和整理,计量史学、人类学理论被应用于经济史、社会史、历史地理诸领域.。

清朝的满族统治与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的满族统治与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的满族统治与闭关锁国政策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统治者在中原地区长期执政。

清朝初期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闭关锁国政策,以保持对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控制。

本文将探讨清朝的满族统治与闭关锁国政策,并分析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满族统治的背景与特点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满族统治的起源可追溯到清朝前身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

清朝建立后,满族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地位。

首先,满族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度,将大片土地分封给族人和重要官员。

其次,满族人享有特权,担任高级职位,并且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此外,满族统治者以满洲文化为核心,弘扬满族传统,建立起特殊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满族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显著影响。

在政治方面,满族统治者强调封建礼仪,崇尚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等级制度。

而经济方面,满族统治者鼓励农耕,发展农业经济,并制订了许多农田水利政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在文化方面,满族统治者积极推广满洲文化,创立满文学、满文法律制度并推行满文教育。

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初期,满族统治者通过闭关锁国政策来控制对内对外的交流,维护朝廷的权威。

闭关指的是限制对外贸易,隐蔽国家实力,以保护自身利益。

锁国则是限制中国人民与外国接触和交流,防范外来文化的渗透。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使得清朝时期的中国与外部世界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状态。

清朝政府禁止私人贸易,并将对外贸易限制在广州的一个口岸,即广州市的陈家祠地区。

此外,清朝政府还禁止中国人离开国境,中国船只禁止出海,以牢固地控制海上通道。

这项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制造业和农业,维护清朝社会的稳定。

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对于清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这一政策限制了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导致中国的经济相对闭塞。

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如英国、法国等国家通过不断扩张势力,使得中国陷入了西方列强的压力之下。

其次,闭关锁国政策也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封闭和思想的滞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11月第4期清史研究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N ov.2009N o 14 清史纂修清朝的满族特色———对近期清代政治史研究动态的思考刘文鹏[收稿日期]2009-10-15[作者简介]刘文鹏(1972—),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北京100872 研究清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个崛起于东北一隅的、人口只有二十多万的满族,如何能够问鼎中原,并统治中国近300年之久,特别是构建18世纪的盛世辉煌?“汉化”曾一直是研究清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一个主要的视角。

学界一直把满族的成功、清朝的繁盛定位于对汉文化的倾慕与广泛接受,以此获得汉族士人的认可与支持,从而构建了王朝的合法性,并造就康乾盛世。

然而最近一些年来,国内外学界对八旗、旗人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在解释清朝入关后的历史方面,角度新颖,方法多样。

清朝的满族特色受到比以往更多的重视。

一、八旗政治与旗人社会:中国学者的两部著作 杜家骥的《八旗与清代政治论稿》、刘小萌的《北京旗人社会》是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新近组织出版的两部著作,两部书都是关于八旗的研究,从多层面、多角度揭示了清代八旗在形成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将八旗作为社会组织和政治、军事组织来看待,探讨它对有清一代政治的影响。

这两部著作都是集作者多年功力而成,包含着著者长期的学术积累。

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而言,它们的出版问世,代表了中国学术界在清史研究中重视清代的满族民族特色、满汉关系,也暗合了从民族学角度来重新审视清代政治的学术路径,因此也具有了更深一层的学术意义。

重视满族八旗的各种制度、习俗对清朝入关后的政治、社会影响是这两部书的一个共同点。

学界以往对16至17世纪满族崛起东北的历史、八旗的形成及其入关前的各种活动,研究很多,这也一直被视为是进行清史研究的一个基础和理解清史的一把钥匙。

然而,当研究清朝入关后的历史时,学者们的视野基本上转移到将清朝看作一个汉化的,像汉、唐一样的正统王朝来看待,满族已经主动的去接受儒家文化和传统中央王朝的各种制度,仅有几十万人口的满族也已经融入到汉族的汪洋大海之中,所以学者们更多地着眼于清朝如何构建和巩固“大一统”的统治,对满族本身特色的关注则大大减少,八旗这种极具满族特色的军政和社会组织也被冷落一旁。

然而,清朝毕竟是满族人建立起的一个王朝,无论其如何汉化,也无论它怎样大力尊崇、推行儒家文化,这一王朝归根结底是要带着强烈的满族特色。

具体而言,入关前的各种制度特别是八旗制度等都会对入关后二百多年的历史产生巨大影响,“首崇满洲”的政治原则贯穿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旗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清代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地位也从未弱化,投身到汪洋大海般的汉族中的八旗子弟无论如何汉化,231最终也没有放弃对满族的认同,一直到辛亥革命仍然表现出很强的向心力。

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清代的满族特色,如何理解清朝入关前的各种制度对入关后的政治社会影响,如何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清史,杜家骥、刘小萌的两部著作就是做了这样一种尝试。

杜家骥的《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分上、下两编①,上编主要讨论清朝入关前到顺治朝八旗制度的形成、发展、变革,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即八旗是按照领主分封制组织的,这种领主分封制始自满族早期社会,一直到入关后随着皇权政治的逐渐成熟而归于消亡,但领主分封制的影响则长期存在于清代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领主分封制为线索,作者探讨了入关前后领主分封制的形成、八旗领主分封制与后金(清)政权的特性、满族和清政权的统辖关系、共议国政制度、八旗领属关系的变化及其对政治的影响、八旗排列序列等。

在下编中,作者放眼自顺治至清末八旗领主分封制对政治的影响,包括清代君臣主奴性君臣关系的形成,旗人的内部差异和“抬旗”问题,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由盛而衰、八旗教育及其政治作用,旗人的任官制度、旗人包衣对政治的影响、旗人婚姻的政治作用等等,并讨论了清朝入关对清代历史的影响。

作者在书中首先以“八旗领主分封制”来概括满族入关前后的政治、社会状况,也是一种极具见解的观点,“八旗”组织下的各种观念是满族人留给入关后的清朝的一种政治文化。

其次,对很多具体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证。

如,他以较长的篇幅和充足的史料考察了从努尔哈赤到顺治时期八旗和旗主的变迁,特别是在皇太极和多尔衮执政初期,正蓝旗两次被分解、换旗,背后隐藏的则是皇权的壮大和八旗领主对八旗私属关系的削弱。

这一论述承袭了孟森、阿南惟敬、白新良等人研究之余绪,对此问题进行了比较透彻的解释,是一种学术上的发展。

作者还对“入八分”的内涵作了考察和剖析,理清了“入八分”制度具体的历史变迁,以此为基础,他考察了满洲贵族参加议政会议的人员及其资格,对“大贝勒”、“固山贝勒”、“和硕贝勒”、“执政贝勒”的内涵都作了探讨,纠正了过去对八旗贵族议政制度一概而论的缺陷。

这种制度将影响到入关后长期存在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关注入关前后八旗领主分封制度对清朝政治的影响、从满族自身的八旗政治角度和视野来解释清代历史也是作者在书中极力表现的,这是揭示清朝历史之满族特色的基础。

作者的研究让我们看到,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在颁行明朝制度和拉拢广大汉族知识分子、士人阶层的同时,又把“首崇满洲”放在政治的首位,表现在官缺制的实行,对满族人经济利益的保护等制度,对满族人教育的重视,以及翻译、侍卫、笔帖式等满族人特殊的任官制度的实施。

作者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探讨包衣制度,清朝入关后,也将八旗的奴仆、包衣制度带入关内,并广泛、长期存在,他们来源广、数量大,可征召为兵,从军出征,亦可借助科举、举荐入仕为官,或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虽很多为汉人,却因为被牢固束缚于八旗主奴关系下,这些都是极具满族特色的制度,都为保证满族人在政治中的特殊地位而制定,也一直影响着清代政治的变革,作者的这些考察和研究能够让我们强烈感受到清朝统治者在接受汉族文化和制度时的另一方面。

康雍乾诸帝曾一再强调要保持满族骑射、语言等风俗,视之为“家法”。

其实,在汉族的汪洋大海中能够让满族保持其民族认同和社会地位的是自清朝入关以前就确立的这些政治制度。

时至清代晚期,当语言、骑射这些“家法”都被八旗子弟丢失殆尽的时候,满族人仍然能够保持着对本民族的认同,原因在于此。

作者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也将自己以往论文的大要收入其中,说明作者能够写出这样一部论点鲜明、角度新颖、论证充分的著作,也是多年悉心积累的结果。

刘小萌的《北京旗人社会》②一书洋洋洒洒80余万字,并收集大量的图片。

如果说杜著是着重八旗影响下的清代政治的话,刘著则从社会史的角度观察、探讨北京旗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北京作为京师之地,是满族入关后旗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既不同于东北地区的八旗军民,也不同于驻防各地的八旗组织,在各地的旗人聚居地中应该最具特点,但又不乏代表性。

作者的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范331围等,第二章探讨从辽沈到北京旗人社会的形成,第三章“旗民与旗地”和第四章“旗人与民人”阐述旗人的经济生活及与汉人社会的关系;第五章、第六章讲形形色色的旗人、旗人的内部差异及旗人中的世家大族;第七章讲旗人的生活风俗;第八、第九章讲晚清以降旗人生活的艰难、恶化,直至最后在革命的压力下旗人社会走向瓦解;最后一章即第十章则阐述研究旗人社会的史料问题。

刘小萌的著作首先引起我们侧目的是“旗人”这一概念的提出。

如何理解满族的历史和民族认同,何谓“满族”,一直是学界极富争论的一个问题,在作者看来,由“满洲”而“满族”是超出满洲人本身范围的。

显然,作者在此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不仅仅是“考虑到历史现象本身的复杂性”③,而且是对国内外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回应。

其次,此著的重点是揭示入关后八旗军民在北京的生活状况,他们如何谋生、如何与人交往、如何维系被视为“家法”的骑射和服饰等风俗,晚清时期旗人生活又如何衰败。

政治上的特权阻止不了他们生活上的落魄,辛亥以后他们终究抵挡不了革命的洪流淡出历史舞台的核心,这是作者对八旗组织的一种社会史考察。

结合大量图片,作者将一个活生生的八旗组织展现在人们眼前,改变了以往那种八旗征伐杀戮无休日的印象;第三,“旗民社会”也是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旗民社会”的存在是作者“旗人”概念的延续,是从社会学角度审视旗人历史的一种方法,这些概念辨析和使用容易激发我们对满族的民族认同、民族特性等诸问题的思考。

二、马背上的王朝:一部美国学者的著作 同样在2008年,与杜、刘二著在国内面世的同时,美国学者张勉治(Michael Chang)④《马背上的王朝:巡幸与清朝统治的构建, 1680—1785》一书也由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

张著的研究对象是清帝南巡。

南巡一直被清史学界看作满族统治者倾慕汉化、重视汉文化的政治行为,是他们走向汉化的标志,但在张著中,这一行为得到与以往大相径庭的解释。

“民族的宗室的满族至上主义”(E thno2 Dynastic Exceptionalism)是作者在书中的核心概念。

对满族人来说,他们用以统治天下的意识形态首先是民族的(E thnic),即对满族质朴、武艺等特质的坚持和弘扬,特别是对马上治天下政治观念的发挥;其次是宗室的(Dynastic),强调八旗组织和政府官僚对爱新觉罗家族及皇帝本人的尊崇和效忠。

在此基础上大力宣扬“满族至上主义”(Exceptionalism),即在清帝国中,将满族人置于一个崇高的地位,将一切成功归于满人,而非其他民族,强调民族认同和满族人的优越地位。

作者的这一概念根源于韦伯的“世袭君主官僚制”。

⑤张勉治用这一概念来解释18世纪清朝政治文化的特点,即无论是军人、商人或博学鸿儒,都只服务于统治者个人的好恶。

统治者要求他们对其个人忠诚、效忠,最终要把所有有自我主体价值的官员变成奴性十足的仆人。

然而作者也认为韦伯忽略了民族性的因素。

他认为民族性对研究中华帝国晚期的历史非常重要,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是为了建构群体的共同信仰,是建立和维系世袭统治的基础。

民族认同的语境和象征一直服务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构建,是世袭统治历史形成过程中基本要素的构建。

对清朝统治者来说,入关前对八旗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将其“世袭家族化”的过程,相对于其军事性而言,纪律性和政治立场更重要。

以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野为标志,八旗成为“国中之国”。

在1730—1740年代,在完成“国中之国”意识形态和制度化的控制之后,清朝统治者又将这种统治扩展到从明朝继承下来的政府。

因为与可信赖的集团联盟保持凝聚力和纪律,对清的统治来说是一个永久性问题,康雍乾三帝概莫能外。

实现政治合法性需要两大基本要素,一方面表现出对汉人政治文化标准和社会利益的包容性,以扼制由商业化和地方精英带来的去中心化倾向(decentraliz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