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的经济性
质量经济性分析
随着预防成本、鉴定成本的增加,每
件
故障成本随之下降。考虑信誉、安全 合
性问题,应适当增加预防成本;通过
格 产
质量改进为企业增加效益,应
品 的
适当增加鉴定成本。
成 本
0
故障成本
总质量成本
鉴定成本 预防成本
符合性质量(%) 100
质量经济性分析
(四)质量成本管理 1.确定过程,开展成本评估,分析故障原因,确定研究重点。 2.确定步骤,列出步骤流程图,确定改进目标和时间进度。 3.确定质量成本项目并分类定性。 4.核算质量成本。 5.编制质量成本报告,测量质量成本及其构成比例以及与销售 额及利润之间的关系,以此作出判断,有效地确定过程改进区域。
质量经济性分析
(三)内部故障(损失)成本:产品在交付前因不满足要求 而发生费用支出。
1.报废损失费用 2.返工或返修损失费用 3.降级损失费用 4.停工损失费用 5.产品质量事故处置费用 6.内审、外审等纠正费用 7.其他内部故障费用
质量经济性分析
(四)外部故析
(五)质量成本分析 1.结构比:质量成本的构成比例指标。
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率 =
质量成本
鉴定成本 鉴定本率 =
质量成本
故障(损失)成本(内部+外部) 故障(损失)成本率 =
质量成本
2.相关比: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 =
销售额
质量经济性分析
三、质量成本构成 (一)预防成本:与事先预防故障发生有关的费用支出。 1.质量策划费用 2.过程控制费用 3.顾客调查费用 4.质量培训费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 5.产品设计鉴定/生产前预评审费用 6.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 7.供应商评价费用 8.其他预防费用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质量成本模型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9.3 质量经济分析方法 9.3.1 产品质量经济分析的原则
(1)正确处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经济效益的 关系,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发生矛 盾,则应该使企业的利益服从消费者和社 会的利益。
(2)正确处理当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的 关系,若两者发生矛盾,应更注重长远的 经济效益。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综合最佳质量水平
金 额
用户费用曲线
金 额
用户费用曲线
金 额
用户费用曲线
制造者 利润曲线
制造者 利润曲线
制造者 利润曲线
0
最佳质量 质量水平 0
最佳质
质量水平 0
最佳质量
质量水平
水平区间
量水平
水平区间
(a)
a
(bb)
c(c)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5)质量改进分析 • 质量改进分析包括质量等级水平的提高和
质量经济效益是质量经济效果与质量成 本的比值,它反映质量方面产出与投入之 间的关系,表现质量工作和质量管理的效 率。其计算公式为: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质量经济效益
质量经济效果 质量成本
• 当这个比值大于1时,说明投入的为改 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能产生经济效益, 反之,则没有经济效益。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9.1 质量经济性 质量经济性是指质量与经济的关系,以
及质量因素对经济产生影响和影响结果的 特性。质量与经济的关系是商品经济社会 内固有的特性。质量对经济的影响及其结 果则不是固有的特性。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9.1.1 质量效益与质量损失
质量经济性分析
质量经济性分析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企业的经济效益同许多因素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高的产品质量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石。
9.6.1 质量的经济性及整个社会带来的总损失最小。
质量波动有其内在的原因和规律,制造过程的质量波动会带来质量损失。
质量损失函数对质量的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了方便且易于操作的工具,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前面已经提到,如果工序或生产系统处于控制状态,即消除了异常因素的影响,而只受随机因素的作用,则质量特征值(主要指计量值)大多数服从正态分布。
当质量服从正态分布时,能使产品质量具有最好的经济性。
可用下面的例子加以说明。
图9.8 不同分布的经济性如图9.8所示,设有A 、B 两个工厂,按同一标准设计、制造同种产品,由于生产条件及控制程序不同,所以A 厂和B 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不同。
图中实线表示A 厂的质量特性值的分布,其形状基本上是服从以目标值0m 为中心的正态分布,其标准差为A σ=10/6。
由“3σ”原则可知,A 厂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落在50±m 范围内的概率为99.73%。
虚线表示B 厂的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可以看出,此分布呈均匀分布形状,根据数理统计学原理,其分布的标准差约为如果将A 厂和B 厂的产品作一比较,尽管A 、B 两厂都满足公差要求,甚至B 厂的不合格率比A 厂要小,但从质量水平来看,A 厂却优于B 厂。
一个内行的购买者,如果想购买一批产品(而不是一个产品),一定会购买A 厂的产品,因为A 厂的产品小误差比例比B 厂高,其原因在于A 、B 两厂的质量特性值分布性质有着本质的不同。
A 厂的产品测量值是正态分布,因此有更大比例的产品接近理想的目标值0m ,在使用中其损失较小。
经过计算和对比后,可明显看出A 、B 两厂的产品质量水平,就其接近理想目标值来说,差距极其明显。
同理,如果B 厂不是正态分布,也不是均匀分布 ,而是其他分布,也可得到同样结论。
质量管理-第四章 第三节质量经济性分析
4
1、组织的质量经济性表现为:
产品质量的改进。 收益: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提高了组织的利润; 成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保证质量的提高,如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的增加。
5
2、顾客的质量经济性表现在:
产品质量的改进。 收益:给顾客带来了好处,如产品更具有适用性,提高了生产效 率,减少了因产品维修带来的损失; 成本:顾客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来购买产品。
购置费用 c
维持费用
0
最佳质量水平 质量水平
13
2、制造者期望的质量水平分析
从制造者角度看,所关心的主要是企业的利润水平。一般情况 下,产品的利润是销售收益与生产成本之差。寿利润曲线最高点对应 的质量水平就是用户期望的最佳质量水平。 当质量水平小于A点或大于B点时,企业就会缺损。
14
15
3、不同质量保证方案的选择
16
1、用户期望的质量水平分析
在不考虑报废处理费用时,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产品的寿面周 期费用由两项内容组成,即 寿面周期费用=购置费用+维持费用
一般情况下,购置费用随质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而维持费用 却会随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寿命周期费用曲线最低点对应的质量 水平就是用户期望的最佳质量水平。
12
寿命周期费用
第四章 质量成本管理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
2
一、质量经济性的概念
上半部两个“斤”,可理解为斤斤计较
下半部一个“贝”,即钱
这个字的含义为质量对企业和顾客而言都在
“钱”,即经济上“斤斤计较”,而质量问题实际上
就是一个经济问题。
3
质量经济性:指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条件下,产品的质量达
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
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的续篇,旨在深入探讨质量经济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质量经济性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通过对质量管理、采购成本、运营效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质量经济性战略,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正文内容:一、质量管理1.1. 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优化流程和规范操作提高产品质量。
1.2. 不良品率分析:通过对不良品率的分析,可以找出不良品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产品质量。
1.3. 质量控制举措:引入质量控制举措,如SPC(统计过程控制)、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采购成本2.1.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根据供应商的质量和经济性指标进行评估,选择质量好且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从根本上降低采购成本。
2.2. 合理采购策略:根据市场情况和产品需求,合理制定采购策略,避免库存积压和过度采购,减少资金占用和库存成本。
2.3. 供应链优化: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和信息共享,优化供应链,减少物流成本和运输时间,提高采购效率和供应能力。
三、运营效率3.1. 流程优化:通过对企业内部流程的优化,消除冗余和低效环节,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2. 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人力成本。
3.3. 人才培训与激励: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经济性管理,增强运营效率。
四、市场竞争力4.1. 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声誉,增加品牌溢价,扩大市场份额。
4.2. 产品差异化: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打造独特的产品特点和优势,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质量经济性原则概述
直接费用和折扣、产品回收、责任赔偿费等)。
21
第一节:质量成本概述
三、质量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质量成本在生产活动中是客观的存在; 二)、质量成本主要是解决符合性质量所花的费用; 三)、质量成本是研究制造过程中合理质量水平的经济分析
工具。
22
第一节:质量成本概述
四、质量成本的特点: 一)、它是一种变动成本,随着质量水平的变化而变
化。 二)、它是一种机会成本(或可能的成本),不拘泥于
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而是着重于分析和预测可能或应 当的经济活动,以使进行决策和改进; 三)、它是一种估计性的成本,因为其中有时有的项 目具有一定的估计性。
23
第一节:质量成本概述
质量经济性原则概述
质量经济性原则
一、质量经济性的起源与发展。 二、质量经济性的概念。 三、质量经济性原则。 3.1、顾客满意度的提升。 3.2、成本降低。 3.3、质量成本。 结束
2
一、质量经济性的起源与发展
质量经济性发展及应用: 早在1951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在其著作《质量控 制手册》中提出了质量经济性的概念,将发生在不良品上的 质量成本比喻为“矿中黄金”,明显的废品比喻为“水面冰 山”。
这些理论主要是围绕质量成本、质量损失、质量效益以及产 品实现各阶段质量参数的最优化,都是从经济角度考虑质量 问题,以货币语言引起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重视,从而 为质量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7
三、质量经济性原则
质量经济性的基本原则是: 从顾客方面考虑-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从组织方面考虑-降低经营性资源成本,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经济性应体现组织的宗旨_____组织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可从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入手。
第九章 质量经济性
10
质量经济分析
1、一般方法
最小费用函数法 表格求解法 数学规划法
11
质量经济分析
1、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
用户期望的质量水平分析
12
质量经济分析
1、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
制造者期望的质量水平分析
13
质量经济分析
1、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
消费者和制造者均满意的质量水平
14
17
质量经济分析
3、质量检验的经济分析
18
质量经济分析
4、营销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
销售量分析
19
质量经济分析
4、营销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
服务网点设置分析
20
质量经济分析
4、营销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
保修期确定
21
质பைடு நூலகம்经济分析
1、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
不同质量保证方案的选择
15
质量经济分析
2、制造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
不合格品率分析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其利润为: A=LHJ—LV
产量不变
产量改变
16
质量经济分析
2、制造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
返修分析 在制造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不合格品,对于 可以修复的不合格品,究竟是否返修? 要求满足
第九章 质量经济性
质量经济性基本概念 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经济分析
质量经济性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质量经济分析就是研究产品出厂前的设计制 造费用、出厂后用户的使用费用、报废后的 处理费用,以及用户发挥产品功能时对生产 者、使用者和社会带来的效益和引起的损失 的综合结果 在进行质量经济分析时,必须从生产者、使 用者和社会三者的角度综合考虑
质量的最高境界——经济性
质量的最高境界是经济性宋祥彦质量的第一个层次是符合性,指的是符合标准。
因用户需求不断变化,而标准相对稳定,不能动态地适应用户要求,故仅仅满足标准要求是不够的。
质量的第二个层次是适用性,指的是产品在使用期间能适合用户使用目的的程度,是由那些用户认为对他有益的产品特点所决定的。
是否具有适用性用户说了算。
设计必须反映适用性的要求,产品又必须满足符合性要求。
一个仅仅符合设计要求而不能满足用户适用性要求的产品是没有市场的;一个满足用户适用性要求的产品必然要满足符合性要求。
质量的第三个层次是经济性,指的是能耗低、注重环保维修费合理、可靠性和寿命高,这势必引导企业不断创新,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
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这个问题无论对于用户还是研发人员都是不可回避的。
对于用户而言,如何判定商家产品质量?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然而,很多产品具有的多种质量特性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为购买一件产品而货比三家,何况很多产品在购买前不允许试用,买回去用一段时间后才能对产品好坏作出客观评价。
一个用户的评价有时可能是片面的,但大多数用户的评价意见则基本上能够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
对于厂家而言,用户的评价意见客观公正,不仅有利于现有产品的质量改进,而且对新品研发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但用户评价产品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针对具体的某种产品;二是在使用后作出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如果企业的研发人员、质量工程师只有将产品投放到市场并经过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知道产品质量好坏,如果设计人员总是依靠把产品投放到市场才知道如何开发出好产品来,那么,不仅企业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研发成本也会大幅度上升。
何况产品一旦设计定型批量生产,不仅更改起来难度大,而且可能还会带来新问题。
因此,对抽象产品(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产品)在开发前(而不是投放市场后)就能给出一个清晰的轮廓去界定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至关重要,有利于引导产品开发方向。
质量的经济性20100914
1.质量的经济性(质量经济)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最经济地达到客户要求。
质量成本:费根堡母第一次提出概念确保满意质量而导致的费用,没有获得满意质量而导致的损失。
即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零缺陷。
质量成本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组成部分(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包括符合性成本,非符合性成本;增值与不增值的成本。
劣质成本:不增值的质量成本---预防成本中不增值的质量成本;所有鉴定成本;所有故障成本。
(六西格玛管理)中的精辟论述:经济性是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特征,即高顾客满意度和低资源成本,是质量的真正含义: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追求零缺陷,降低风险,顾客物美价廉,企业要以最小的成本和最短周期,从而达到增加收益,网沾论坛:做品质的职责就是要保证品质,成本与你无关,也不是你品质部门该考虑的!只考虑品质,而不管成本会多高对于成本的概念:看你是愿意是对品质作提前预防还是愿意做事后改善?成本与质量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的质量就是最大的浪费.低成本就是低品质?质量也要成本,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失效成本。
好的产品质量肯定不是低成本能做出来的,但可以是一个适宜的成本。
反之,不好的产品质量的成本不一定低,隐含的质量成本、质量风险很高。
因此两者有时是相辅相成的在质量非常低时,成本很高,随着质量的提高成本下降。
如果超过某个平衡点又上升,是一种近乎反抛物线的关系。
质量是事物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有好有坏。
对于组织来说,凡是顾客满意的就是好质量,顾客不满意的就是坏质量。
质量也是商品-也具有2重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就是成本、价格使用价值就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的质量-实物质量水平!一个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哪里来的价值呢!质字的繁体是“质”就是“斤斤计较金钱”!品质:就是达到客人预期的目标,就是满足要求。
戴明和朱兰的品质定义:所以成本和品质的关系是:不确定,因为要求低,目标质量低,成本就低。
第七章质量经济性分析
二、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内部故障成本 外部故障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7
质量成本的构成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构成
内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预防成本
质量培训成本 质量管理活动费 质量改进措施费 质量评审费 工会及福利基金
试验检验费
鉴定成本 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
(损失)成本。 三级科目:质量成本细目。 国家标准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中推荐了21 个科目, 企业可依据实际情况及质量费用的用途、目的、性质进行增删。
16
质量成本:两种观点
传统的质量成本观点认为存在一个理想的质量成本水平。这一水平 是一平衡点。在这一平衡点,因有一定不良质量存在所发生的费用和 为达到一定质量水平所发生的费用达到平衡。
13
4.外部故障成本
组织的外部故障成本,又称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后因不 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 付的费用。 特点:这种成本在产品卖给顾客后发生。 内容: (1)投诉费
(2)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 (3)产品责任费 (4)其他外部损失费
14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在合同环境条件下,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为提供客观证 据所支付的费用,统称为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目前的观点是:损失成本总是高于预防成本。所以理想的质量水平 是零缺陷。根据这一观点,除非产品或服务十全十美,否则不管质量 水平多么高,为达到一个更高的质量水平而发生的费用总是比实现 这一质量水平后所获得的利润要少。
17
质量成本总额
预防和鉴定成本 c
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 0
质量成本结构示意图
质量经济性分析
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质量经济分析和管理,是一个组织质量经营追求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一个组织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质量经济涉及利益和成本等诸因素,对组织和顾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实施质量经济分析和管理,将有力地推进组织提高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质量的经济性质量对组织和顾客而言都有经济性的问题。
如在利益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对组织而言,则需考虑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
在成本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的缺陷,包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
这些都是围绕经济性的有关问题。
(一)质量与经济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努力开发和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质量管理的趋势止从“消除不满意”向“追求满意”方向发展。
现代质量的含义是“满足需要和期望”,即质量要求(涉及固有质量特性和其价值总和的要求)满足顾客(含相关方)的明确或通常隐含的需要或期望。
伴随着质量概念的不断演变,从符合性发展到追求顾客满意,质量经济性也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质量经济性管理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来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销售额)、利润和市场份额。
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减少资源投入。
由于销售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给组织带来损失,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他的损失可能会使市场份额减少,如组织形象和信誉不佳、顾客抱怨、责任风险等,以及人力和财务资源的浪费,减少这些损失,可以降低经营所需资源成本。
1998年8月1日颁布的ISO/TR 10014《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给出了实施质量经济性管理,改进经济效益的层次结构,如图1.4-1所示。
1.质量经济性管理的基本原则从图1 4-1可以看出,质量经济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从组织方面的考虑一一降低经营资源成本,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从顾客方面的考虑——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质量经济性分析
4 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质量经济性是以货币形式反映(de)质量水平,它是一个市场经济下(de)质量概念,属质量经营(de)范畴.质量经济性分析和管理,是一个组织质量经营追求成功(de)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一个组织质量管理有效性(de)重要标志.理解了质量对组织经营业绩(de)影响,掌握并成功实施和应用质量经济性思想和原理,可以提高组织满足要求(de)能力,促进组织(de)持续改进.质量经济性及相关概念一、质量经济性(de)含义质量经济性是人们获得所耗费(de)价值量(de)度量,在质量相同(de)情况下,耗费资源价值量小(de),其经济性就好,反之就差.质量经济性(de)概念可以分为两种:狭义(de)质量经济性和广义(de)质量经济性,前者是指质量在形成过程中所耗费(de)资源(de)价值量,主要是(de)设计成本和及应该分摊(de);后者是指用户获得质量所耗费(de)全部,包括质量在形成过程中资源耗费(de)价值量和在使用过程中耗费(de)价值量.这样,我们可以用单位产品成本和分摊(de)期间费用之和,来反映某种产品(de)狭义(de)质量经济性,而用中(de)(单位产品),来反映广义(de)质量经济性.质量对组织和顾客都有经济性问题.生产、销售或购买质量低劣(de)产品和服务,给组织和顾客都将带来损失,造成顾客抱怨,责任风险,以及人力和财力(de)浪费.因此,组织提高质量经济性包括两个途径:一是增强顾客满意,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de)成本.质量经济性如从利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考虑,则:在利益方面,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提高满意度和忠诚度;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等待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de)处置费用;在成本方面,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de)处置费用;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de)缺陷,包括不满意(de)产品返工、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de)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这些都是围绕质量经济性(de)有关问题.质量经济性管理(de)核心是综合考虑顾客满意和组织(de)过程成本、综合考虑顾客和组织(de)利益,从中寻找最佳结合点.二、质量经济性分析(de)含义质量经济性分析就是以货币形式表现(de)数据信息来反映和分析质量水平和质量问题.通过质量经济性分析,反映和分析产品质量对组织和顾客(de)经济效益产生(de)影响,从而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评价、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信息管理等活动提供依据,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质量经济性分析(de)要点是:1.通过质量经济分析,探求产品(或)(de)适用性;2.质-本-利是质量经济分析(de)基本内容;3.形成和实现(de)全过程,是质量经济分析(de)主要对象;4.提高组织效益和增强顾客满意是质量经济分析(de)最终目(de).三、武器装备质量经济性(de)特点和质量经济性分析(de)原则武器装备因具有系统复杂、技术密集、协作面广、质量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影响大等特点,其质量经济性具有如下特点:1.由于武器装备研制项目资金投入大、涉及范围广,难以界定质量成本(de)范围,一些基础数据很难获取,有时只能进行估算或采取定性(de)方法进行分析.2.武器装备具有小批量、多品种(de)生产特点,很难用一般(de)统计方法对其反映质量经济性(de)数据进行分析.针对这些情况,在进行质量经济性分析时,必须按照系统(de)方法,逐层逐系统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目(de),有侧重点地选取指标,并考虑指标之间(de)重叠性、关联性,注重数据采集(de)准确性和时间上(de)一致性.另外,应明确数据来源于哪个产品、哪个产品批次,使分析结论和提出(de)建议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质量投入和改进产品质量.质量经济性分析(de)方法和程序质量(de)经济性不仅局限于,还应包括由于质量水平提高或降低带来(de)或损失和由高质量或低质量带来(de)顾客满意度(de)提高或降低,这些都应属于质量(de)经济性范畴.因此,质量经济性分析(de)方法大体可分为:、质量损失分析、质量投资分析和寿命周期成本分析.4.2.1 质量成本分析一、质量成本(de)内涵质量成本是为获得顾客满意并对组织外部做出质量保证而发生(de)费用以及没有达到顾客满意而造成(de)损失.质量成本项目一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四个项目及其明细项目.必要时,组织可以根据对外质量保证(de)需要,单独设置外部质量保证成本项目.二、质量成本项目1.预防成本为预防产品不能达到顾客满意(de)质量所支付(de)费用.可包括:(1)需求分析与合同评审费用需求分析与合同评审费用是指为了掌握顾客(de)需求,收集和分析顾客对产品质量(de)要求和意见,进行合同评审、技术协议书评审等活动所发生(de)费用.(2)质量策划费用质量策划费用是指有关部门或人员用于策划所需(de)费用支出,例如规划质量体系(de)具体细节所需(de)费用;根据产品设计和顾客对质量(de)要求,编制用于材料、工序和产品质量控制(de)方法、程序、指导书等所需(de)费用.质量策划费用还包括从事其他质量策划工作所需时间(de)费用支出,如可靠性研究,试生产质量分析,为编制试验、检验和工序控制(de)指导书或操作规程等所需(de)费用.(3)过程控制费用过程控制费用是指在研制生产过程中为控制和改进质量所需(de)费用支出(包括对采购和外包过程(de)管理),例如进行设计评审活动所发生(de)费用;审查和评价供应商(de)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对供应商实施管理所发生(de)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工序控制所发生(de)费用.(4)质量培训费以及提高工作能力(de)费用质量培训费以及提高工作能力(de)费用不包括指导员工达到标准熟练程度(de)训练费,而是用于改进和提高质量水平所花费(de)相关费用.(5)质量体系(de)研究和管理费用质量体系(de)研究和管理费用是指用于整个质量体系(de)设计和管理费用,包括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文件(de)编制和管理、质量责任制(de)建立、质量培训、质量信息管理、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审核等活动所发生(de)费用.(6)顾客服务费用顾客服务费是指产品保修期内和根据合同规定,对顾客培训,使用和维护人员进行售后服务所发生(de)费用,以及顾客忠诚程度(de)调查、分析和评价等方面(de)活动所发生(de)费用.(7)质量改进费用质量改进费用是指调查分析质量问题,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和方案,实施改进工艺、调整或更换工艺装备等质量改进措施,评价质量改进成果等活动所发生(de)费用.(8)质量奖励费用质量奖励费用是指对在质量管理工作和保证、改进产品质量方面有贡献(de)员工所支付(de)奖励费.(9)其他预防费用其他预防费用包括质量及可靠性组织机构(de)行政管理费用(不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及行政办公室人员(de)工资及差旅费),以及零缺陷计划、厂房设备维护等预防性措施费用.2.鉴定成本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所规定(de)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de)费用.可包括:(1)外购材料(de)试验和检验费用外购材料(de)试验和检验费用是指由实验室或其他试验单位所进行(de)为评价外购材料质量所支出(de)费用,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及办公室人员可能用到(de)任何费用.它还包括检验人员到供货厂评价所购材料时所支出(de)差旅费.(2)实验室或其他计量服务费用实验室或其他计量服务费是指实验室计量服务有关仪器(de)校准和维修费用,以及工序监测等(de)费用.(3)检验费检验费是指检验人员评价厂内产品技术性能时支出(de)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可能支出(de)有关费用.它不包括外购材料(de)试验费用,以及机器设备、公用设施、有关工具或其他材料(de)检验费.(4)试验费试验费是指试验人员用于评价组织内产品技术性能时支出(de)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可能支出(de)有关费用.它不包括外购材料(de)试验费用,以及机器设备试验费,公共设施试验费,有关工具试验费或其他材料(de)试验费.(5)核对工作费核对工作费是指这样一些工作所需(de)费用支出:操作人员按照质量计划(de)要求而检验自己(de)工作质量;在制造过程中按要求检查产品和工序是否合格;挑出不符合质量要求而被送回(de)全部废品、次品;进行加工过程中(de)产品质量评价.(6)试验、检验装置(de)调整费试验、检验装置(de)调整费是指有关人员为了进行性能试验而调整产品及有关设备所需(de)费用支出.(7)试验、检验(de)材料与小型质量设备(de)费用试验、检验(de)材料费用是指用于试验主要设备(de)动力消耗,例如蒸气、油以及在破坏性试验(如寿命试验或拆卸检验)时消耗(de)材料和物品.小型质量设备(de)费用包括了非固定资产(de)质量信息设备(de)费用.(8)质量审核费用质量审核费用指产品和体系(de)审核费,包括内审和外审费用.(9)顾客满意调查费顾客满意调查费是为了了解顾客(包括内部)对产品满意程度进行相关调查分析(de)费用.(10)现场试验费现场试验费是指在最终发货之前,有关部门按照顾客指定(de)场所试验产品时所造成(de)费用.这部分费用包括有关差旅费和生活费.(11)其他鉴定费用如供应商认证费等.3.内部故障成本产品在交付前因未能达到规定(de)质量要求所造成(de)损失.可包括:(1)报废损失费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所损失(de)费用,以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采购、运输、仓储、筛选等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所损失(de)费用(不包括由于其他原因而废弃(de)材料).(2)返工或返修损失费为修复不合格品使之达到质量要求或预期使用要求所支付(de)费用(包括返工或返修后产品重新投入运行前(de)再次检验费用).(3)降级损失费因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de)质量等级而降级或让步所损失(de)费用.(4)停工损失费因质量问题造成停工导致设备、人员、材料闲置、减少产量和影响交付所造成(de)损失费用.(5)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因处理内部产品质量事故所支付(de)费用,如重复检验或重新筛选等支付(de)费用.(6)内审、外审等(de)纠正措施费内审、外审等(de)纠正措施费是指解决内审和外审过程中发现(de)管理和产品质量问题所支出(de)费用,包括防止问题再发生(de)相关费用.(7)其他内部故障费用包括输入延迟、重新设计、资源闲置等费用.4.外部故障成本产品在交付后因未能达到顾客满意(de)质量所造成(de)损失.可包括:(1)索赔费索赔费是指由于出厂产品不符合用户(de)质量要求所承担(de)赔偿金、罚金、申诉费、调查费和现场服务费.(2)退货损失退货损失是指由于出厂产品不符合用户(de)质量要求,导致用户退货、换货给企业造成(de)直接损失.(3)降价损失降价损失是指由于出厂产品不符合规定(de)质量标准,而进行降价处理所造成(de)损失.(4)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是指安装服务及合同规定之外,对用户提供维修服务所发生(de)费用.包括直接用于校正误差或特殊试验,保修产品或零件以及用于纠正交付顾客后产品发生(de)故障和缺陷等所支出(de)费用.(5)产品责任费产品责任费是指在产品责任方面发生(de)费用,包括产品责任保险费.(6)用户安抚费用户安抚费是指由于用户对所提供(de)产品在质量上不完全满意,对其给予安慰性质(de)补偿费.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根据顾客要求,组织向顾客提供证实质量保证能力发生(de)费用,包括特殊(de)和附加(de)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证实试验和评定(de)费用,以及认证(de)费用等.三、质量成本数据(de)收集GJB5423-2005质量管理体系(de)财务资源和财务测量中给出了各质量成本项目详细(de)数据来源和收集(de)方式.另外在一些企业也都有自己企业详细(de)质量成本项目(de)数据收集方式.综合看来,质量成本数据收集(de)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会计资料中收集直接利用现有(de)会计资料进行收集.即在日常填制凭证和登记明细账时,遇到与质量费用有关而又能直接分离(de),即可在凭证上盖上质量费用(de)专用章,这样,质量成本就能依次迅速地进行收集.质量成本(de)大部分费用均可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在质量成本核算(de)初期,会计部门可以直接从会计帐表中逐项收集这些数据,也可以在填制汇帐凭证时注上标记,据此单独进行帐外记录.随着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de)深入,会计部门可以适当调整“企业管理费”、“车间经费”、“基本生产”、“材料采购”、“应付工资”等帐户(de)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例如,在“企业管理费”帐户中设明细科目“质量工作费”、“质量教育费”,在“应付工资”帐户中把质量管理人员(de)工资、检验计量人员(de)工资相对集中.这样,会计人员从调整后(de)帐户中可以直接通过摘抄小计收集质量成本数据.采用计算机会计核算(de)组织需要调整程序,在输入记帐凭证时将质量成本(de)标记一同输入,通过计算机将质量成本数据自动分离出来并汇总.上述方法既收集了质量成本数据,又不影响正常(de)会计核算体系.2.从统计资料中收集不能从现有(de)会计资料中收集到(de),不属于现行会计制度核算范围(de)质量成本,如为改进和提高质量,开发新产品而放弃(de)各种机会损失,生产工人为返修少量次品所支出(de)工资、材料等费用等,一般与日常(de)基本生产成本混在一起,必须设置专用凭证或建立临时记录卡进行单独核算.由于这些费用并没有实际支出,往往只能通过估算取得.因此,需要借助统计核算手段和业务核算手段,在充分调查分析(de)基础上,才能正确估算这些质量成本.部分质量成本项目,如返工和返修损失、停工损失不属于现行成本开支范围,会计帐簿不反映.质量部门或统计部门应在检验部门和生产车间(de)配合下,根据记时工卡、生产台帐、检验单、返工和返修单等资料收集数据,并逐项建立和完善质量成本数据收集和反馈系统.3.从质量分析资料中收集或估算质量部门可在会计、检验、供销等部门(de)配合下,利用销售分析报告、质量问题分析报告、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等资料收集相关质量成本数据.间接(de)质量成本和隐含(de)质量成本,则需要在调查(de)基础上进行估计.四、质量成本核算1.质量成本核算原则质量成本核算应遵循下列原则:(1)采用统一(de)货币量值单位;(2)尽量利用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等统计资料,尽量利用工时定额、材料消耗标准、成本核算管理网络等产品成本核算(de)管理基础;(3)采用统计核算方法,避免影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de)正常运行;(4)实行权责发生制,注重质量成本数据与核算对象之间(de)滞后性;(5)尽量利用计算机软件实行数据处理,尽量利用质量信息传递(de)程序和网络,便于质量成本数据分析、控制和查询.2.质量成本核算方法质量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着很大(de)不同.产品成本核算属于财务会计(de)范畴.质量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de)范畴,它主要是为企业内部进行质量成本分析提供依据.质量成本核算应该根据质量管理和对外质量保证(de)需要及行业和产品特点,核算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应该突出重点.核算方式应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规范化与灵活性相结合.核算数据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达到绝对精确,只能是近似值.虽然部分质量成本数据需要从会计资料中收集,但是不受借贷记帐平衡原理(de)约束,没有必要考虑对应科目,采用统计核算(de)方法.在不影响正常会计核算(de)前提下,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会计科目中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来简化质量成本数据(de)归集,这样质量成本数据更具有可追溯性和可视性,但这在理论上不等于采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采用独立于会计核算体系之外单独收集质量成本数据(de)“帐外帐”(de)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de)方法.质量成本核算应作为管理会计工作(de)一项重要内容,并实现计算机数据处理.五、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法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是针对具体产品、产品批次或组织整体建立质量成本指标并进行计算,分析和测定各个指标(de)影响程度.质量成本指标包括质量成本构成指标、质量成本相关指标、质量成本变动指标.(1)质量成本构成指标.是指质量成本各项目占总质量成本(de)比率及各项目之间(de)比值,它说明了质量成本构成项目(de)比例关系,可以从一个侧面大体反映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de)状况.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列表方法对质量成本项目及其明细项目进行构成分析,以便于发现关键(de)质量成本明细项目,并可以将分析结果用直方图和园饼图表示.它适用于组织内部考核和分析,还可以作为控制费用支出和故障损失(de)计划指标.质量成本构成指标主要有预防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de)比率、鉴定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de)比率、内部故障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de)比率、外部故障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de)比率、故障成本占鉴定成本(de)比率以及故障成本占预防成本(de)比率.(2)质量成本相关指标.是指质量成本与销售收入、生产成本、利润(或亏损)等相关基数(de)比值,可以从侧面反映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de)状况及其对经济效益(de)影响程度.如:销售额质量成本率=总质量成本/销售额×100%.该指标以销售额作为相关基数,总体上反映质量成本总额(de)状况,通常用于制定长期质量计划.它(de)局限性是没有明确地反映出产品质量对经济效益(de)影响程度.数据之间有一定(de)滞后性,在具体应用该指标时应剔除非正常变化造成(de)影响并注意总质量成本与销售额之间(de)滞后性.(3)质量成本变动指标质量成本变动指标是指总质量成本、质量成本项目及其明细项目、质量成本(de)构成指标和相关指标(de)增减值或增减率,通过变化原因(de)分析研究,可以找出导致指标变化(de)主要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分析和评价组织加强质量管理和实施质量改进(de)效果.实际应用时,根据质量成本分析(de)需要,可以计算报告期(或本批次)对于基期(或上批次)(de)变动情况,也可以计算实际值对于目标值(de)完成情况.这类指标可以作为部门业绩考核(de)依据.2.质量成本排列图分析法质量成本排列图分析,也称帕累托分析,是运用帕累托原理对质量成本数据进行(de)分析.排列图分析(de)具体形式可以有所不同.组织可以按明细项目、产品类型、缺陷类型、责任部门、加工设备、操作者等进行排列图分析,也可以采用矩阵表同时从两个方面进行排列图分析.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具体(de)工艺技术和生产组织问题,并与趋势分析、因果分析和工序分析紧密结合起来.3.质量成本趋势分析法质量成本趋势分析是企业在积累一定数据(de)基础上,通过绘制趋势图对在较长一段时期内(de)总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各项目、质量成本构成指标(de)变化进行连续地观察和分析,发现薄弱环节和偏差趋势,并预测质量状况(de)发展前景.尤其在一张趋势图里同时对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故障成本进行趋势分析可以大体上发现各项目之间(de)相互影响程度,在一张趋势图里同时对质量成本、总成本、销售额、利润额进行趋势分析可以反映出质量活动对经济效益变化(de)影响程度.趋势分析可以绘成统计图表,可以采用移动算术平均数、指数滑动平均法等,但通常采用比较法,即将连续几期(de)同一类型项目加以比较.进行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分析前剔除偶然性因素(de)影响,以使分析(de)数据能表述正常(de)质量成本情况.b.分析(de)项目应适合分析(de)目(de).c.分析时需要突出质量管理上(de)重大问题.d.比较数据不限于连续几期(de)质量成本统计数据,也可以将实际与计划数或其它标准相比较.e.编制统计表时,可以用绝对数进行比较,也可以用相对数进行比较.4.质量成本灵敏度分析法质量成本灵敏度分析是把报告期(本批次)与基期(上批次)相比较,或一项质量改进项目实施前后相比较,计算质量损失变化量与质量投入变化量(de)比值,即:质量成本灵敏度=(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de)变化量÷(预防成本+鉴定成本)(de)变化量质量成本灵敏度(de)含义是每增加单位质量投入所减少(de)质量损失.灵敏度分析是通过计算灵敏度来分析质量投入产出变化量(de)系数,判断产品质量水平所处(de)区域,评价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加强质量管理和实施质量改进(de)效果.当灵敏度=O时,说明计划期内发生(de)内外部故障成本与上期(de)内外部故障成本相同,表示质量改进未取得效果;当O<灵敏度<1时,说明计划质量改进取得一定效果,但投人大于产出,表示质量改进(de)效果欠佳;当灵敏度≥1时,说明投入较少(de)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却使产品质量显着提高,内外部故障成本大幅度降低,表示质量改进(de)效果很好.这种方法可以评价加强质量管理或实施质量改进项目(de)有效性.实际应用时,应当注意数据应来源于相同(de)核算对象和相对应(de)核算期,可根据质量管理(de)需要以整个企业为分析对象,也可以某个质量改进项目为分析对象.同时注意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之间(de)滞后性.5.故障成本分析。
质量经济性分析
质量经济性分析概述质量经济性分析是通过产品的质量、成本、利润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在不同经营条件下经济的质量,以求得企业和社会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法。
常常被简化称之为“质量经济分析”。
质量经济性是人们获得质量所耗费资源的价值量的度量,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耗费资源价值量小的,其经济性就好,反之就差。
可以把质量经济性的概念分为两种:狭义的质量经济性,广义的质量经济性,前者是指质量在形成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量,主要是产品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及应该分摊的期间费用;后者是指用户获得质量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包括质量在形成过程中资源耗费的价值量和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价值量。
这样,我们可以用单位产品成本和分摊的期间费用之和,来反映企业某种产品的狭义的质量经济性,而用价值工程中的(单位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来反映广义的质量经济性。
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国古老文化在创造质量(品質)这一词汇时,就为我们现在说文解字提供了佐证。
質,上半部两个斤,意味"斤斤计较",下部"貝",通解为"钱"。
也就是说质量对企业和顾客而言都在"钱"即经济性上"斤斤计较"。
质量经济性如从利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考虑,就有:在利益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提高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企业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等待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在成本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对企业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的缺陷,包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都是围绕经济性。
质量经济性分析的要点质量经济性分析的要点是:1) 质量经济分析,实质上是以经济方法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探求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
第二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
即:质量波动造成的损失与偏离目标值m的偏差平 方或偏差均方成正比,其意义为: A.只要有波动就会有损失,而传统的观念是质量特性 只要在公差界限内,产品合格无损失。 B.质量损失是指在产品交付用户后造成的社会损失, 但也反映了给制造方带来的市场、信誉等损失。
第七章 质量管理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
第七章 质量管理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
1.关于质量特性分类 将质量特性中的计量值特性分为望目特性、望小特 性和望大特性。 (1)望目特性 设目标值为m,质量特性y围绕目标值m波动,希望 波动值越小越好,则y称为望目特性。实际是指双向 公差特性,如Φ 5±0.01(mm),则目标值为5,实 际值越接近5越好。 (2)望小特性 希望质量特性y越小越好,波动越小越好。实际是指 单向上偏差,如SO2含量≤0.01
C.要减少损失,应同时减少偏差和分布中心与公差中 心的偏移。 由于L(y)是一个随机变量,所以预期(平均)损 失E(L)为:
E(L) K[ 2 m) 2 ] ( (
2)K的确定方法 A.由功能界限Δ 0和丧失功能的损失A0求K。 当|y-m|> Δ 0时,产品功能丧失,因为损失函数为:
1 n 1 (y) K [ 2 ] L n i 1 yi
K A A
2 0 0
第七章 质量管理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
4.SN比 用灵敏度评价产品质量特性稳定性,将产品质量特 性y的期望值的平方称为y的灵敏度,即:
1 n 1 n S m ( y i ) 2 n i 1 ˆ 2 ( S m Ve )
第七章 质量管理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
重点掌握质量的经济性、质量管理的经济效 益和提高质量经济效益的途径。
质量管理质量经济性分析
3.社会损失
由于产品的缺陷对社会造成的污染或 公害而引起的损失,对社会环境的破 坏和资源的浪费而造成的损失等 .
----生产商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政府部门的干预.
二、质量波动与损失-损失函数
当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时
损失函数的曲线
例某电源装置的直流输出电压 Y 的目标值为m=115
V,偏差Δ=25V,丧失功能的损失为 300元。1) 求损失函数中的系数 K;2)已知不合格时的返修费 为1元,若某产品的直流输出电压为Y=112V,此 产品该不该投放市场。
一、质量成本的定义
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 需的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 成部分。
质量成本是为了确保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 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费 用之和。
二、质量成本的组成
组成
内容
运 预防成本
质行
量 质 鉴定成本
成量
本
成 本
内部损失成本
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或发生故障而需 的各项费用(质量培训费、质量奖励费、 质量改进费、情报信息费)
Ⅲ质量过剩区域 •损失成本< 40% •鉴定成本>50% •研究检验费用,可放 宽标准,减少检验
质量成本曲线的最佳区域
各类费用占质量总成本的一般比例(朱兰)
案例
下表(单位:美元)是某服装制造厂 年度质量成本报表,试作简要分析.
质 量 损 失 成 本
质量 鉴定 成本
预防 成本
内容
1.滞销压库 2.返修品 3.裁剪不当 4.裁剪报废 5.顾客调、退、换 6.产品降级处理 7.顾客不满 8.顾客改买产品
三、质量成本费用的分类
作用
存在的形式
控制成本(投资性成本) 故障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改进现有产品(服务)的市场营销方面应重点做好:
a)增强信誉。组织(尤其是营销部门)在与顾客的交往中应讲求信誉。无论是对于产品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还是处理顾客的申诉,都应讲求“诚信”,说到的要做到,及时和顾客进行沟通,认真听取顾客的意见,从而取得顾客的信任,提高顾客满意度指数。
(2)降低过程成本
降低成本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降低符合性成本,二是降低非符合性成本。符合性成本是指现有的过程不出现缺陷(故障)而满足顾客所有明示的和隐含的需求所花的成本。非符合性成本是指由现有过程的缺陷(故障)而造成的成本。
①降低符合性成本
降低符合性成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a)提高现有的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它与人、机、料、法、环诸多因素有关。对于加工过程而言,过程能力即工序能力。应从提高人员素质、改进设备性能、采用新材料、改进加工工艺方法和改善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出发提高过程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损失。
c)缩短新产品的推出时间。人们常说:“市场如战场,商机如战机”,要抓住商机就应尽快、及时地将新产品交到顾客手中,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
d)改进现有的产品(服务)。开发新产品需有较大的资金投入,顾客付出的费用也相对较多。而改进仍有生命力的老产品企业花钱不多,产品价格也相应较低,这样可以适用不同顾客群的需要。
(一)质量与经济
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努力开发和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的趋势止从“消除不满意”向“追求满意”方向发展。现代质量的含义是“满足需要和期望”,即质量要求(涉及固有质量特性和其价值总和的要求)满足顾客(含相关方)的明确或通常隐含的需要或期望。
伴随着质量概念的不断演变,从符合性发展到追求顾客满意,质量经济性也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质量经济性管理的基本原则
质量经济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从组织方面的考虑一一降低经营资源成本,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从顾客方面的考虑——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质量经济性应体现组织的宗旨——组织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上图从增强顾客满意和降低过程成本两方面具体指明了改进的途径。
(1)增强顾客满意
增强顾客满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发新产品(包括服务),二是改进现有产品(服务)的市场营销。
(二)质量经济性管理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来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销售额)、利润和市场份额。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减少资源投入。由于销售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给组织带来损失,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他的损失可能会使市场份额减少,如组织形象和信誉不佳、顾客抱怨、责任风险等,以及人力和财务资源的浪费,减少这些损失,可以降低经营所需资源成本。1998年8月1日颁布的ISO/TR 10014《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给出了实施质量经济性管理,改进经济效益的层次结构。
b)增强顾客忠诚度。反映顾客忠诚有三个标志,即顾客自己是回头客,说服亲属、朋友购买以及能自觉地将对生产者及其产品的意见向生产者反映和交流。要做到这一点,除增强信誉之外,还应认真考虑顾客的利益,做顾客的“知心人”。
c)扩大市场份额。加强营销策略的研究,加强营销网络的建设,采用先进的营销手段,努力扩大市场占有量,为更多的顾客服务。
b)提高技能。人员的操作(服务)技能,通过掌握成熟、先进的操作(服务)技能,保证和提高加工或服பைடு நூலகம்质量,减少损失。
c)过程再设计,即重新对过程进行设计,如采用新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方法,设计全新的服务过程,从而提高产品(服务)质量、降低损失。
②降低非符合性成本
降低非符合性成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a)减少停工所造成的损失。由于产品质量、供应、计划失误、设备故障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停工。通过保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质量、加强供应和生产计划的协调、保障设备的良好状态等都可以减少停工损失。
b)减少顾客退货。引起顾客退货可以是产品本身质量问题,也可以是产品交付或后续服务质量不好。可以从确保产品的实物质量,产品的防护与及时交付的质量以及售后的服务质量等方面避免或减少顾客退货及其所造成的损失。
c)减少超支,主要是减少计划外的额外开支。为此,应做好各项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准确性,防止偏离计划造成的额外损失。
质量对组织和顾客而言都有经济性的问题。如在利益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对组织而言,则需考虑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在成本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的缺陷,包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这些都是围绕经济性的有关问题。
d)降低能耗和污染损失。能耗属于企业的直接损失;而污染不仅可以导致企业进行污染治理需付费用,而且将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尤其是对电镀、化工、造纸等行业能耗和污染大户更是如此。
2.质量经济性管理程序
ISO/TR 10014《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给出质量经济性管理实施程序。程序显示质量经济管理从确定和评审组织的过程开始,这使组织的质量经营活动及其相关的成本能够确定、测量和报告,同时也使组织能够确定、测量和报告顾客满意指数。在管理评审时,过程成本报告和顾客满意度报告可用来确定过程和顾客满意度改进的机会。组织管理者可根据成本利润等经济分析,考虑到短期和长期利润来确定是否采取质量改进活动的建议,以及是否规定改进活动。如果改进活动被确定和认可,则组织就可以计划和实施质量改进活动,并通过过程反馈信息来评价结果。反复实施,可以实现不断改进。
①开发新产品(服务)
在开发新产品方面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a)开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服务)。顾客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不断推出有创新性的产品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b)开发独特的产品(服务)。尤其在现时的买方市场下和中国加入WTO以后,强手如林,组织要克敌制胜,应有自己独有特色的产品。你有我有大家有,而做别人没有的就能大量拥有顾客,大量占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