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
一、本章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功能,了解世界与中国农业的现状发展及我国耕作制度发展战略目标与基本原理。
二、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1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2耕作制度的功能
第二节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
1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2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我国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
1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
2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
第四节耕作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
1耕作学的研究对象
2耕作学的学科地位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掌握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难点是耕作制度的功能。
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用地与养地的关系。
五、本章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与讨论相结合。
六、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七、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1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李建民.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3王力,藉平.农业科普知识荟萃.沈阳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0 4韩德乾.农业科技进步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杨生华.农学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6程序等.可持续农业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八、本章思考题
1何谓耕作制度?包括哪两大部分内容?
2如何理解“用地是核心,养地是基础”这句话的含义?
3为什么要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
4简述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
5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6简述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7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8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9如何认识耕作学在农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2学时)
教学内容:
1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2耕作制度的功能
3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4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5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
6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
7耕作学的研究对象
8耕作学的学科地位
9总结
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课时分配:2学时
师生活动设计: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作业:
1何谓耕作制度?包括哪两大部分内容?
2如何理解“用地是核心,养地是基础”这句话的含义?
3为什么要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
4简述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
5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6简述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7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8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9如何认识耕作学在农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作物布局
一、本章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以及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的关系,了解我国的作物布局。
二、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
1作物布局的含义
2作物布局的意义
3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4农产品开发方向与作物布局
第二节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
1光照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2温度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3水分条件与作物布局
4土肥条件与作物布局
5地貌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6各种作物生态适应性比较
第三节作物布局设计
1作物布局设计
2作物布局研究法
第四节我国的作物布局
1粮食作物布局
2经济作物布
3果品蔬菜布局
4饲料绿肥作物布局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的关系。难点是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的关系。
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我省的作物布局。
五、本章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与讨论相结合。
六、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七、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1刘巽浩等到.中国耕作制度区划.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7
2王立祥等.耕作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3吕文安.农业推广学.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4
4沈秀瑛.应用作物生态学.沈阳: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八、本章思考题
1合理的作物布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
2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何异同?
3作物布局为什么要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
4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哪些内容?
5一个地区应该如何进行作物布局?
6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对作物布局会产生哪些影响?
第二章作物布局
第一节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2学时)
教学内容:
1作物布局的含义
2作物布局的意义
3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4农产品开发方向与作物布局
5总结
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课时分配:2学时
师生活动设计: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