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在这两个环境的互动中,家校共育成为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校共育是一种人际合作的教育形式,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通过相互协作支持孩子的综合发展。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批教育者,更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搭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则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以课程为载体,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机会。
而家校共育则是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一个协同的互动平台,让孩子全方面地成长。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和教师都必须意识到,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格、自信、创造力、合作精神和健康生活方式,这些是孩子成为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石。
在家庭方面,家长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注重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看待生活和人生的问题。
同时,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睡眠规律、饮食补充和身体锻炼等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在学校方面,教师可以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此外,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生活和技能方面的知识。
在家庭和学校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一些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也正在形成。
其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访是其中之一。
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困难,打破了教育圈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并建立了更好的沟通渠道;教师也可以定期拜访孩子的家庭,了解家庭环境和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更为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此外,家庭和学校可以建立数字化的沟通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共享,方便了双方的沟通。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布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表现评价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反映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促进综合信息的共享和协作。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除了家长和学校的积极参与外,孩子的自主性也非常重要。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课堂。
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协同努力,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素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孩子往往面临着诸多成长问题,包括沉迷网络、学习压力大、情感缺失等。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至关重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他们的共同理念和配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第一,家校共育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伴侣,他们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关怀。
而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上的引领者,负责孩子的知识教育和品德培养。
家长和老师的合作配合,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时,家长和老师需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并且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只有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配合与合作,才能为孩子提供全面的关怀和支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第二,家校共育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在家庭中,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父母需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教会孩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品德修养,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母还需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成长,为孩子提供温馨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其全面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家校共育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力量。
学校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二个课堂,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学校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育力量,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学校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也显得不可或缺。
本文针对当下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大教育观;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教育融合;建设家长学校,提升家教品质”三种措施,以改善当下的家校合作育人效果。
标签:家校合作育人共同体教育理念健康成长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认知来自家庭,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关注家长教育素质的培养,关注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已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以,加强家校育人共同体建设,凝聚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成为众多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当前的家校合作工作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第一,家校合作理念陈旧。
家校合作关系中,学校处于主体和支配的地位,而家长处于客体和服从的地位。
家校之间需要沟通协作时,学校讲,家长听,学校布置安排,家长支持配合,接受学校分派的任务。
学校里各级家长委员会也仅限于协助班主任和学校处理一些事务,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主”“宾”关系、从属地位非常明显,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沟通与协商,这种陈旧的合作理念显然不利于家校之间实现教育理念与方法上的共向融合。
第二,家校合作形式单一。
大多数学校按规定成立了各级家长委员会,以此承担家校之间沟通合作的任务。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工作策划中去的机会还是很少的,家校之间的合作基本上流于开会等单一的形式。
一方面,学校不指望家长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家长对学校工作参与的热情没有被激发,角色定位局限于听话、配合、支持,主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合作的形式一般为一年开一次家长委员会。
第三,家校合作效率低下。
流于形式的家校合作并不能真正化解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家校之间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共同体。
如何让家校合作成效更高?如何引导家长主动地参与学校管理,形成有效的家校协同共育的崭新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家校社协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观后感
观后感1. 家校社协同教育的重要性家校社协同教育是指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引导。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与共建,通过各方的努力,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在观看关于家校社协同教育的讲座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家校社协同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2. 家庭在家校社协同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在家校社协同教育中,家庭应该承担起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健康心理和积极行为的责任。
只有家庭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 学校在家校社协同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教育和培养学生成才的责任。
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校园文化等方面注重家校社协同教育,与家庭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
课堂教学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将多方面的资源融入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成长环境。
4. 社会在家校社协同教育中的作用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舞台,家校社协同教育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种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等都是家校社协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社会应当与家庭和学校一道,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家校社协同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三座摇篮,只有这三者合力,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家校社协同教育不仅需要制度上的支持和规范,更需要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会成员的主动参与和积极贡献。
正是因为家校社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努力。
6. 总结通过观看关于家校社协同教育的讲座,我对这一教育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家校社协同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身心健康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模式
身心健康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模式在当今社会,身心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培养新一代的重要环节,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参与,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文将探讨身心健康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模式和优势。
一、合作模式家庭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进行合作:1. 亲子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共同学习身心健康知识并进行实践。
比如,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健康饮食烹饪课程,或者组织户外运动活动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共同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2. 家校沟通平台建立家校沟通平台是加强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关键。
学校可以开设家长会议或者家访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并与家长共同制定身心健康教育计划。
此外,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身心健康教育政策和活动安排,促进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联系。
3. 建立共同规章制度学校和家庭应建立共同的规章制度,明确身心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学校可以制定学生作息时间表,提供合理的体育锻炼和休息时间。
家庭则需要制定科学的家庭作息时间表,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并提供良好的居家环境和饮食习惯。
通过共同的规章制度,可以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协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合作优势家庭与学校合作在身心健康教育方面具有以下优势:1. 互相弥补不足家庭和学校在身心健康教育方面有各自的专长和资源。
家庭可以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传递正面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
学校则有专业的教育机构和师资力量,可以提供系统的身心健康知识和指导。
通过合作,可以实现互相弥补不足,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
2. 共同塑造良好习惯学生需要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获得身心健康教育。
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可以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共同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家庭和学校的协同努力,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不良的行为,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如何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如何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成长?如何能更好地促进家校沟通,联合起来帮助孩子成长?家校合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家校沟通方式也更加多元,但如何利用更有效、更有成效的家校合作,仍需深入探究。
一、明确合作目标,达成育人共识家校合作的核心是达成育人目标,因此,双方需要达成一致的目标和共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
家长和学校要积极沟通,了解彼此的育儿理念和教育目标,共同制定并执行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成长计划。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介绍学校的教学理念、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并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
家长也可以主动与学校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二、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是家校协作的关键。
学校要构建多元化的沟通平台,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并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
学校可以建立微信群、家长委员会等沟通渠道,及时发布学校通知、家校共育信息,解答家长疑问,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家长也要主动与学校沟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并积极向老师提供孩子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
三、共享信息资源,共同制定育儿方案学校和家长可以共享各自的信息资源,共同制定有效的育儿方案。
学校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成长档案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家长,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学习资源。
家长也要将孩子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
学校可以与家长共同建立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记录孩子的学习进展、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等,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四、整合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家校协作不仅局限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参与的活动,如亲子读书会、亲子运动会、家长讲座等,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能力。
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支持和鼓励。
家校合作如何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校合作如何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家校合育:齐心协力共建孩子的心理健康花园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石,它会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未来的人生道路。
然而,孩子的成长路程中,心理问题并非他孤军奋战,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协力共建一个充满快乐和养分的“心理健康花园”。
一、家校合作的必要性1.优势资源互补,资源整合: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最清楚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
学校则是孩子学习和进阶的主要场所,老师手中掌握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社交方面的问题。
家校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信息共享,及时沟通: 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只有家长和老师之间持续良好沟通,及时分享信息,才能对孩子的情况有详细、客观的了解,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3.协同育人,发挥合力: 家校合育的关键在于形成育人成才合力,让孩子能够感觉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温暖和支持,建立信任和安全感,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发展。
二、家校共育进一步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具体策略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定期定点召开家校沟通会,或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状态的任何一点变化,约定发现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2.约定制定一致的教育理念: 家长和老师要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目标和方法,避免教育理念冲突,形成一致的育人目标,共同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
3.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家长要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化解孩子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4.营造温馨积极阳光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长要营造轻松、和谐、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校社协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的听课笔记
家校社协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的听课笔记(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家校社协同的背景和意义二、家校社协同的具体做法三、家校社协同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四、推进家校社协同的建议和措施正文一、家校社协同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社会力量的参与变得越来越重要。
家校社协同,即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青少年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各方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赋能。
二、家校社协同的具体做法1.家庭: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家长还应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2.学校: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应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同时,学校还应与社会力量合作,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3.社会:社会应积极参与青少年教育,提供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这包括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保障青少年的权益,以及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等。
三、家校社协同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家校社协同可以形成教育的合力,更好地满足青少年的成长需求。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推进家校社协同的建议和措施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家校社协同的认识和重视。
2.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方的权责,确保协同工作的顺利进行。
3.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资金、技术、人员等,以保障家校社协同的顺利实施。
总的来说,家校社协同是一种有效的青少年教育模式,有助于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赋能。
家校社协同育人助理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社协同育人助理学生健康成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家校社协同育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齐心协力,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家庭是孩子第一个教育机构,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是孩子情感和认知发展的温床,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家庭对于孩子的认知和情感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庭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发展。
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德育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机构,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社会是学生接触外部世界的主要环境,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社会上的各种文化和风气也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社会应扮演好对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通过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下,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家庭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注重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的提升。
社会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添砖加瓦!第二篇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家校协同的意义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的意见中指出: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履行好班主任的职责,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班主任老师不仅应该努力协调好各任课教师,作好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积极支持少先队、共青团、班委会开展班级活动,还应成为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引导家长和社区配合学校共同作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因此,加强对家长的思想的影响,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不仅是新时期对班主任的要求,也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
二、家校沟通,形成合力,促进成长教育好下一代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问,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是每位老师、班主任的心愿,更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下面就结合本次主题,谈谈自己对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一些看法。
1.多种形式,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一般来说,家校沟通的形式很多,现在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第一,是电话联系。
这是目前用的最多,比较方便,也是最节省时间一种方式。
第二,手机沟通。
通讯的迅速发展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与此同时手机短信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便捷的联络方式。
通过家校互动短信平台,将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家长和老师互通学生的各种情况、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纠正,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第三,家校联系簿联系簿是一种班主任与家长书面联系很好的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和学校这两个不同环境中行为及表现是否一致,从而避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
第四,面谈一般常用,当学生在学校出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情况,而用电话沟通又显得不太正式时,可以将家长请到学校进行面谈。
也可以用于表扬。
第五,网络联系很多学校建立班级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展示、交流、沟通,此形式很直观,效果良好。
家校协同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
另外,家校协同教育增强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家庭里,孩子往往过于依赖父母,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而在学校里,孩子需要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通过家校协同教育,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家校协同的引导下,孩子能够克服困难、自主解决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家校协同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
家校协同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通过有效的合作与沟通,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和合作,使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学校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只有两者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家校协同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子成长的两个主要环境,只有两者合力,才能实现孩子的全面培养。家校协同教育从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要有机结合,共同培养孩子的智力、情感、身体、社交等多个方面的能力,促使他们在各个领域都能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家校协同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和服务。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孩子可以得到更全面、细致的照顾和关爱;教育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共享和优化;家庭教育可以得到提升;孩子的自主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得到增强;教育也可以得到全面的考量。因此,家校协同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共同呵护孩子成长
家校共育,共同呵护孩子成长一直以来,家庭和学校被视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环境,也是他们生命中最亲近的地方;学校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提升能力的场所。
而家庭和学校的关系,被誉为家校共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同育人。
它要求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人生素养。
家校共育强调了家庭和学校的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性,认为只有通过家校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目标。
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的首要责任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庭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环境,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温暖和安全的成长环境。
而学校作为孩子学习的地方,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
家庭和学校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状态,及早发现并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通过家庭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而学校是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通过学校的教育,可以让孩子了解和尊重社会规则,培养他们对社会贡献的意识和能力。
家庭和学校要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益之才。
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最初场所,要通过过程控制和激励引导,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而学校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要通过优质的教育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
家庭和学校要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共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
综合素质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包括语言表达、动手实践、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
家校携手,共筑孩子健康成长之路
家校携手,共筑孩子健康成长之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校合作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家校携手,不仅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最佳状态,还可以为其健康成长打好扎实的基础,促进全面发展。
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家校合作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
一、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孩子的成长不仅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因此,家长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和谐融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律和自我控制,注重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学校也要帮助家庭认识和发挥家庭在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推广家庭团结、和睦、平等、文明的家风,加强家长教育,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认识亲子关系的本质和意义,充分利用家庭和学校两种社会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共同教育孩子家校合作的重要一环是共同教育孩子,这需要学校和家长产生共识,协商好教育的方法和方式,使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学习成果的输出,实现教育的无缝连接。
家长要注意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性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养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与家长沟通,传达家庭对学生教育的期望,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好地协助学校实现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三、形成合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标。
学校要通过规范的体育锻炼、科学的营养食谱、丰富的文体活动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耐心、关爱地对待孩子,给予孩子更多关注、理解、鼓励和支持,建立正确的家庭理念,塑造孩子健康、自信、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
同时,家长要与学校形成合力,加强信息交流,协同推进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加油助力。
总之,家校携手,共筑孩子健康成长之路,是促进孩子全面成长的重要环节。
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方案
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方案第1篇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育人越来越受到重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校协同育人,旨在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计划,推动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家校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家长委员会主任担任副组长,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家长代表为成员。
2. 设立家校协同育人工作办公室,挂靠在学校德育处,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沟通协调、资料归档等工作。
3. 设立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三、工作措施1. 加强家校沟通(1)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共同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如微信、QQ等,建立家校联系群,方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日常沟通。
(3)设立家长信箱,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家校沟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开展丰富多样的家校活动(1)组织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亲子手工等,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2)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授课,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3)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
3. 共同关注学生成长(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成长过程,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3)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帮扶,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障碍等特殊学生群体,给予关心和帮助。
四、工作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家校共育,共同呵护孩子成长
家校共育,共同呵护孩子成长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家校共育则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的核心理念是家庭和学校要携手合作,共同承担责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相互配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家校共育需要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场所。
家长要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耐心和智慧,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孩子在家庭中得到温暖和关爱。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要教会孩子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美德。
家长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只有在家庭教育的导引下,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家校共育需要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个家长。
老师在教书育人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里,老师要给予学生关爱和指导,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还应该加强家校沟通,及时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问题,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和学校要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家长和学校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积极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学校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校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计划,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建立家校互动的平台,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工作和孩子的学习情况,使学校和家长形成紧密的合作共育关系。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健康成长的孩子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健康成长的孩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教育的发展,家校合作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学校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
家校合作的实施不仅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更能够促进教育的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家校合作带来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家校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掘特长。
同时,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形成良好的转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控力、适应力和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有效纠正不良行为在家庭与学校合作中,家长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并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并通过与学校的通力合作,共同关注、呵护、指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和疾病状况等,进一步了解学生,更为精准地制定教育方案,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触社会、体验人生,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家务劳动等方式,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上得到更好的保障,更能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中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心的人。
四、促进家长、教师、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好的家校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和人际关系,也能够促进家长、教师、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同时,家长和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终构建一个和谐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学校和家庭应更加积极地配合认真策划和落实家校合作方案,共同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如何更好地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如何更好地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育人:共建学生健康成长之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学校教育则为孩子提供更系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依存、互相补充,协同育人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路径。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相协同关键1. 目标一致:家庭和学校应约定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明确育人目标,避免教育目标和方法的冲突,共同发力,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信息共享:家庭和学校要建立起通畅无阻的沟通渠道,及时分享孩子在学习、生活方面的信息,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家校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家庭则可以积极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及时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3. 资源互补: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互补资源,利用教育的协同。
学校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家庭则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特长,为孩子提供一些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4. 方法衔接:家庭和学校教育方法要相互衔接,尽量避免出现“学校老师要求学生学习,家长却没有要求孩子一起玩儿”等矛盾,自然形成教育合力。
比如,学校可以将课堂学习内容与家庭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家庭则可以配合学校的教学安排,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和课外阅读。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育人的具体策略1. 家校共建学习平台:家长可与学校老师密切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并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孩子进行课外学习和实践,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2. 家校共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和学校要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学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校生活的规范,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庭则要结合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生活习惯培养,并做好表率,为孩子树立榜样。
3. 家校共助心理健康:家庭和学校要共同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重视培养心理健康意识。
家校共育助力成长
家校共育助力成长家庭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更是因为它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协同作用。
家校共育助力成长,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共同育人,互相配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强调家庭和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合作和相互支持,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负责孩子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更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态度。
而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家校共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让学习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义务和负担。
父母可以在家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觉学习意识,通过和学校的合作,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家校共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大重要场所,二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
家庭是孩子品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影响深远。
学校则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涉及孩子的语言、文化、艺术、体育、科学等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多种素质。
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加全面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发展多方面的潜能,培养综合素质。
家校共育有助于锤炼孩子的品德和意志。
在家庭中,孩子可以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学会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则是孩子接受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会通过教育活动、课程设置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意志。
家校共育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加完善的品德教育,锤炼孩子的品行和意志,使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家校共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携手共育,共同成长
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携手共育,共同成长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携手共育,共同成长一、引言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和良好互动的教育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这种机制的建立对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性、作用与展望。
二、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1. 强化教育主体责任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儿童学习的第二课堂。
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强化学校和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主体责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2.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学校与家庭双管齐下,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行为与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通过家园沟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等方式,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
三、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的作用1. 促进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服务。
2. 提高教育质量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机结合,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 培养家庭教育意识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理解孩子,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增强家长的教育责任感。
四、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的展望1. 广泛宣传和推广我们需要加强对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宣传和推广,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使更多的家长和学校认识到这种机制的重要性。
2. 建立健全机制政府应加大对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支持力度,为学校和家庭搭建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平台,建立健全的机制,促进家校合作。
3. 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评估机制,对学校和家庭的参与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促进家校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
如何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如何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家校携手,助力孩子幸福未来:促进家校合作的比较有效策略可促进家校协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议题。
教育专家提道,建立比较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畅通沟通桥梁,实现信息互通1. 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及时传达信息。
家校之间应建立运行畅通的沟通渠道,如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及时传达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相关信息。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提供有效的沟通平台。
家长也应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反馈信息给老师。
2. 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共育平台,如网站、公众号等,方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活动安排、课程介绍等。
家长也可以通过平台向学校反馈意见和建议,让学校了解家长需求,共同促进教育发展。
二、共同制定目标,协同培养孩子1. 明确学习目标,共同努力。
家长应与老师积极沟通,了解孩子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家长可以协助老师,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 关注孩子发展,促进全面成长。
家校之间应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并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提供最合适的引导和支持。
家长可以与老师交流孩子的兴趣爱好,共同探索孩子的潜能。
学校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尊重差异,因材施教1. 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长和学习方式。
家校双方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不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优劣。
家长应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 积极沟通,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
家长和老师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协商制定更有效的教育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协同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家校协同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家校工作总结随着学校探索素质教育途径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也应当是孩子的重要课堂,家长应是孩子的家庭教师,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家校协同开展教育活动,就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学校以“专业引领、研讨交流、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协同教育活动,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构建家长与学校的“专业培训、沟通交流、信任合作”的基本模式,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一年来,我校一直坚定地走富有学校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之路。
抓特色就是抓效益,抓特色就是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已达成屯人共识。
在学校特色发展与家校协作方面我们定位是“家庭·责任·未来”;“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一、家校协作的目的1.提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发挥各自相应作用。
2.把家庭教育研究引入家庭教育实践,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
3.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的德育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教育优势力量。
4.以“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为宗旨,深入开展“摄影、科技教育”特色工作,使学校成为特色品牌学校。
5.初步形成“摄影、科技”特色教育的管理体系,开发我校的校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德美相携、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个性养成,使学生学好基础课程的同时,张扬其个性。
二、研究模式1.推行三级家委会制度在《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知识的渠道按比例高低依次为“成功家长的交流”(57%)、“家教电视节目”(43.6%)、“专家的直接指导”(34.7%)、“各类家长学校的帮助”(30.7%)、“家教图书/报刊”(30.2%)、“辈指导”(20.5%)、“家教广播节目”(19.4%)、“家教网站”(12.2%)及“各类家教指导机构的咨询服务”(12.2%)等,其中成功家长的交流在其中占的比例最高。
鉴于此,学校推行了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度,将那些家教有方又热心于公益的家长代表组织起来,立章程,发聘书,树榜样,并建立定期沟通制度。
2. 集体例会谋思路根据我校的家委会章程,家委会每学期组织召开两次例会。
期初时,学习区教委和家委会的工作精神,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商量制定我校家委会工作计划。
期末时,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回顾总结本学期的家委会工作,并展望下学期工作重点,在集思广益的的研讨中,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3.民主评议显公信对于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家长们最有发言权。
因此,一年来结合学校的综合督导、校风建设、课题研究等,我校组织家长进行了采用4次问卷、3次座谈,开展民主评议,针对学校的校风学风、教师的师德师风等各方面作出客观的评价,并汇总家长意见建议,一一落实,协商解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提高学校办学的家长满意度。
4. 让成功家长教育家长为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示范作用,学校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班级、年级将成功家长的经验加以总结,通过各层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教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在广大家长中推荐经验,通过家长们交流时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再加上以及大众参与讨论的方式,令广大家长愿意去听、乐意去学,大大增强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学校同时积极发挥学生家长在特色建设方面的作用,聘请六年级学生陆济源家长为学校摄影小记者团校外辅导员,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这个方法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中很好地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让专家贴身指导家长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培养子女的能力,推动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
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让父母懂孩子,懂教育”是学校发展特色的有力保障。
1. 前期调研:通过100位学生的问卷。
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成长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但他更不能离开朋友和家庭。
因为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家长们关心孩子的和孩子们希望家长关系的差异很大!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60% ,而关心孩子高兴吗只占14% ;而孩子希望家长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47% 同时也要关心他们是否有朋友19%,更需要是否快乐!25% 。
孩子们很需要快乐童年!2、设计家长学校的教育方案2.课题研究共参与为了发挥家校合力,更好地促进学校的课题《家校合作共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我们组织家委会举行了主题研讨活动:在家校互动共养好习惯的过程中,作为家长应以身垂范做到哪些?作为家长您认为学校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行规养成自然融合?围绕三个议题,家委会结合自身的教子经验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和想法,为课题的实施拓宽了思路。
同时为了使更多的家长积极支持课题的研究,帮助家长们在教育子女的目标上,实现从重智轻德向德才兼备转变。
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文明向前走”“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涯教育”活动中,家委会现身说法,其他家长一同参与讨论,生动的案例,热烈的讨论,让家长们明白了在家庭中,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远比多做几道课外习题更重要。
而在课题的研究实践中,我们侧重于从家校合力帮助孩子养成一个个礼仪习惯做起,依次开展了用餐礼仪、行走礼仪、交谈礼仪等的训练,从活动前的调查问卷到每一礼仪训练的要点告家长书及家长的每日评价表,让家长们了解了学校礼仪教育的要点,并督促孩子在家进行礼仪实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家校互动,让一个个好习惯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扎根放光。
四.完善机制,提高家教实效1.健全制度,办好家长学校。
为确保家长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我校建立了一支以优秀班主任和学校德育干部、聘任家教专家等为主体的各方面素质较高、较为稳定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工作的职责、要求。
每学期初,认真制定家长学校计划,对上课时间、内容、授课人员等做好认真细致的安排,精心安排本学期家长学校的课程表、时间表。
2.举办讲座,加强家教指导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分年级制定培训主题,落实讲课教师,通过培训进一步更新了家长们家庭教育的观念,推进家庭教育的发展。
2012年9月至10月期间,我们开展了“好家长”评选活动、“我的家庭教育故事”征文活动,把优秀的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推荐给朝阳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谨供家长们共享。
我们认为“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
”家庭和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只有实现功能互补,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只有家校和谐联动,夯实家庭教育这项基础工程,才能有效地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构建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
3.开展开放日活动。
2012年11月2日,近200名市民代表参加了任元汉小学“构建家校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题活动。
虽然天气有些寒冷,但是任元汉小学师生们的热情却让每一位嘉宾感到温暖。
这次活动是落实朝阳区教委“走进百姓身边的学校”的精神,让市民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展示朝阳教育的新发展。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1、参观校园文化:让家长感受创建现代化教育和学校摄影教育特色初步成果,了解学校的管理与特色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2、校长汇报学校工作3、专题片:(和希望有关的故事) .4、特色课程成果展示:同听一节课。
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亲身体会高效课堂的教学氛围,共同探讨新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5、社团活动成果展示;通过开展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文娱汇演、社团活动等,让家长感受新时期教育的快乐。
6、家长(市民)问卷(见附件一):设计综合问卷调查表,广泛搜集对教育的意见与建议,学校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专门研究,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改进措施,取信于学生,取信于家长,提高教育的社会美誉度。
通过半日开放活动,市民朋友感受到朝阳教育取得的成就,激发了市民爱北京、爱朝阳、爱社区、爱学校的情感。
此次活动得到市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活动结束时,大家意犹未尽。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举办更多的开放活动,请家长走进校园,请市民了解学校,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让每一个任元汉小学孩子们的童年更精彩!见附件一:任元汉小学“走进百姓身边的学校”家长调查问卷班级:家长同志:您好!为进一步深化“构建家校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请您配合学校工作,实事求是地在选中的项目上打“√”,谢谢!1. 您对学校工作的总体印象如何?①很好()②较好()③不好()2. 您对学校教师工作态度的评价是:①负责()②比较负责()③不负责()3. 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否满意?满意()②比较满意()③不满意()4. 您对教师平时批改作业的评价是:①认真()②比较认真()③不认真()5. 您认为教师平时的言行是否做到为人师表?① 能够做到()②基本做到()③不能做到()6. 通过参与走进校园活动,您认为教师与孩子的关系融洽吗?① 融洽()②一般()③不融洽()7. 您认为学校教师在平时是否有对学生不尊重或进行人格侮辱、体罚、变相体罚等现象?①有()②偶尔有()③没有()8. 学校教师本学年度内课堂上是否有接听手机的现象?①没有()②偶尔有()③经常有()9. 学校教师是否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①是()②有时是()③不是()10. 教师接待家长态度如何?①好()②一般()③较差()1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习惯、能力吗?①注重()②一般()③不注重()12. 您认为,孩子在教师的培养下,行为习惯、学习能力方面发展怎样?① 进步大()②进步一般()③没有进步()13. 您对学校开展“进校园”活动满意吗?满意()②比较满意()③不满意()14.请您根据自己的理解,扼要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您对孩子的老师有何期望?(2)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您对学校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