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析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786d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5.png)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析【摘要】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意义和背景,然后详细探讨了其特点、实施方法、优点、挑战和案例分析。
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将能更全面地了解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理解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析、意义、背景、特点、实施方法、优点、挑战、案例分析、未来发展、启示、重要性1. 引言1.1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析的意义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析的意义在于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开放式教学,学生能够在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更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也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开放式教学,老师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
1.2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背景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当时,教育界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直接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于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探究式学习开始兴起。
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也为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机械运算,缺乏对数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126c6d055270722192ef7ee.png)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摘要: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需求。
通过开放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究、深思,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开放式教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思想明显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开放”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们教师必须更快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指导思想,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度,激励和保护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作用,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相互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探究、深思,从而来发展潜力,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开放式教学的过程1.激发兴趣,了解要求。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在老师的鼓励、启发之下,深感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使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为质疑解疑打下良好的思想埋伏。
2.观察思考,自由练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他们在求知欲强烈的时候,经认真观察、仔细考虑,容易把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在思考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3.小组讨论,互相帮助。
在自由练说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成员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独立的见解,组员之间得到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交换思考所得,获得知识。
4.全面讨论,小组交流。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研讨,发挥了群体的互助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5.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提出的独到见解,教师给予合理地评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之下,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达到了老师预期的目的。
以上五个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e66085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c.png)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通过实际操作、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从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等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问题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将数学问题孤立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给定的步骤进行计算即可。
而开放式教学则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框架,通过情境创设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组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模拟情境进行数学计算,如购物结账、分苹果等,既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的引导是开放式教学的关键。
教师在开放式教学中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导游和引路人。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不同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思路,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的参与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而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提供指导和支持。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合作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属性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发现几何图形的规律和特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9e66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7.png)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开放式教学的概念解释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表达意见的机会,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通过开放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学科,开放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放式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数学的乐趣,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开始接触数学知识的时候,他们的数学基础将奠定未来学习数学的基础。
如果在小学阶段能够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数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都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开放式教学正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字数超过要求,仅供参考】2. 正文2.1 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1. 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
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决。
2. 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互相交流思想和想法,提高学习效果。
试析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
![试析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61a50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9.png)
试析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和自主探究的机会,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行探索答案。
通过开放的讨论和互动,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是独立完成作业和练习,很少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
而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相互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帮助、分享知识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应试为导向,强调记忆和机械运算,容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而开放式教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启发式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应用题和数学建模等,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合作交流能力、学习兴趣和数学实际运用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47141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0.png)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一、理解和认识开放式教学的含义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的,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
开放式教学重点突出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去实践和探索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建立知识体系,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在小学数学中,开放式教学是指利用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多个解题方法或者不同的思考维度,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达到最终解题的目的。
1、设计多元化的学习环节数学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家长需要在教育孩子中注意启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来解决数学问题。
而开放式教学中关键的思想就是鼓励学生去思考问题,而多元化的学习环节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愉悦学习。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可以适时地设计合理的游戏、竞赛、绘本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开放式教学不仅要设计多元化的学习环节,还需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发掘问题的本质,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提出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
3、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用固定的方法来讲解知识点,让学生只是被动吸收知识,并不具备思辨能力。
而开放式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样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开放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合作,其中学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分组让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相互学习,交流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能力。
同时,这种方式也能促进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与工作。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f847e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b.png)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一、开放式教学的概念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讲解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会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和发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合作学习。
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二、开放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在视听的刺激下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提供开放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
在学习几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利用三角形的边和角来构造不同形状的图案?”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实践和探索来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几何知识。
3.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们就某个数学问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法,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在开放式教学中,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研究一个数学问题,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彼此倾听和尊重,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
5.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开放式教学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开展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任务,如设计一个数学问题、编写一个数学故事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dd6f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7.png)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对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析,探讨其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一、开放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1.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开放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不再枯燥乏味。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或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多是老师单向讲解,学生 passively接受,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仅仅是学会计算,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数学领域内形成全面的能力。
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多强调计算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
3.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开放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因此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多是灌输式的,学生的思维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1. 提出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或者通过一些情景引导学生去探究。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通过测量、计算等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并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
2.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促进,激发彼此的思维,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而不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的答案。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开放式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开放式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57cbbded15abe23492f4d07.png)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开放式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学习不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于是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教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
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养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
就如何组织开放式的数学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知识。
一、开放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
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
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二、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
“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
”“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也主要是如何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课堂空间方面,为了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促进参与,我在学生坐位编排上,不局限于两人一桌,全体学生向讲台的单一坐法。
经常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便于展开小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空间。
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97e5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2.png)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开放式教学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如何通过开放式教学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一、开放式教学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关系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觉得数学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兴趣。
而开放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开放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数学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开放式教学的实践,学生将逐渐形成勇于探究、勇于实践、善于团队合作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1. 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求和解决问题。
2. 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4. 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策略的引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
5.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02eac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7.png)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数学是小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逻辑思维、数学运算、图形认知等方面。
而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如何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理解数学知识,是每位数学教师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什么是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是一种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方式,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在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取消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和实践中,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技能的熟练掌握。
1. 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可以运用讨论、团队活动、游戏、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在开放式教学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视频、游戏等多种教学资源,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
通过多样化的资源呈现,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
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4. 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实践是学习的最好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同样如此。
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应用中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试析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
![试析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3e1b2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9.png)
试析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数学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景结合起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测量班级里每个同学的身高,然后制作身高统计图,让学生从实际测量中感受到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都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示范教学的方式,通过示范和引导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数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游戏、数学实验和数学实践活动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乐趣,并且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比如数学拼图游戏、数学迷宫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开放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和讨论来促进学习。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9662cd75022aaea998f0fe4.png)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索与实践开放式教学,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小学数学如何迈向开放式的教学,将会对当前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浅谈我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开放式教学的特征开放式教学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想方设法凋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我认为开放式教学有以下五个特征。
l.主体性开放性教学主张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开放性教学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没有教师的主导,也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民主性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相信学生,并帮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3.动态性在开放式教学中,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适时变化的,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应成为调整教学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
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除了教材内容外,往往会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加以调整;教师事先拟就的教学计划被打乱、教学进度或者加快或者减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4. 创造性创造性教育研究表明,创造需要继承,但更需要革新。
革新更多的是在否定中发展的。
因此,敢不敢怀疑他人的已有成果,敢不敢突破传统观念的模式,尤其敢不敢向权威挑战,也就是有没有创新的勇气和胆魄,会直接影响创造性成果的孕育和产生。
5.合作性开放式教学的优越性在于它的合作性。
课堂上小组内交流重点、质疑解疑,我问你答,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小组间质疑体现了课堂的合作性:一个小组有难,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点拨、引导。
二、开放式教学的操作程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185a5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b.png)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被逐渐引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开放式教学的定义、目的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开放式教学的定义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灌输者”,而是更像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包括: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问题解决和实际运用,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开放式教学的目的开放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它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独立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开放式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更容易发挥所学知识。
三、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1. 创设情境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等方式,将数学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 提出问题在创设好情境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和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3. 引导探究在学生开始解决问题之后,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可以提问、提示、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4. 合作学习在开放式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4b82fe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2.png)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在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策略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方法。
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放开束缚,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学习,自主发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进行一些浅谈。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生对数学课可能存在抵触情绪,觉得数学难以理解,难以掌握。
而开放式教学则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2.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而开放式教学则是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法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开放式教学中,老师可以经常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有所思考,并通过问题的解答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相互讨论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开放式教学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比如图片、视频、实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所学知识。
1. 利用游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一些数学题目融入到游戏中,设计一些趣味性十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动脑筋,尝试各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比如设计一些有关几何形状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挥,尝试复杂的构图。
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8257b5b102de2bd960588c2.png)
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教师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就必需从实施课堂教学的开放做起。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一点浅见。
一、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叶澜教授曾提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
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以平等的态度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体现童趣、尊重和自主,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激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迸发创新的火花。
在课堂上,我经常能听到学生这样的发言:“老师,我还有一个办法……”、“老师,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孩子们在猜测、想象、探索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多向思考能力,不仅体验到了数学应用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敢于质疑和创新的精神。
传统的“复习——新授——巩固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包办太多,孩子参与面太少,没有真正把孩子放到主体的位置。
我们改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探究与交流——实践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把一切学生能做的事都放手让学生去做,把一切孩子还不会做的事教会孩子自己做,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就会出现开放的教学格局。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老师提问:“我们周围有那些物体是圆形的?”然后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接着,请学生自己画一个圆,并说说是怎么画的?用哪一种方法最简单?确认后,再用圆规画一个圆。
接着,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圆的知识,还想知道那些圆的知识?教师组织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用剪刀剪,用手摸、画,请学生自己想办法找出画圆时的定点,来认识圆心,认识半径;请学生自己拿出圆对折,来认识直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小学数学是一门优美的科学,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体现着美的特征,展现着独特的风格,然而现在我们所接触的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同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现有教材本身的应试针对性略强一些,常常显得枯燥无味,而每次考试的题目难度相对于他们来说偏大,因而很多小学生慢慢地对数学产生了厌倦情绪,甚至有放弃思想。
因此,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探讨如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是成功的,其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但与时代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强调统一性,关注差异性不够,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性较少,变化不够,教学内容偏窄、偏难;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学习被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多,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不够重视。
二、认清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
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要求及己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开放式数学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
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选择、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和促进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小学生参考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问趣,探索新问题。
三、开放教学环境,使教学气氛民主化
开放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为基本原则,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解放小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这种开放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师生对话”为基础,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二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即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开展活动指明方向,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和“顾问”作用,而学生则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积极创造条件,把小学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
小学数学开放题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
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为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小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意识,让小学生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五、加强开放式思维训练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缩小,个性得不到发挥。
2.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
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
3.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
小学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
自由度较大,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更多。
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
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小学生思维朝纵深发展。
总之,开放式教学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了每个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使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有效地培养了小学生的能力。
开放性数学教学不应该排斥传统教学,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
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开放性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认知水平,还要有较强的主动参与意识,才能有开放的气氛;不仅要求教师能放开,还要求教师收得回来,这样才能收放自如,只有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开放性教学。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皮连生,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