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2
(2009·江苏)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 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______ A ,主要原因是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 是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当堂训练〗
1.(惠州高一质检)读下面甲城地理 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 回答1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 是( ) A.商业用地 B.公园绿地 C.居住用地 D.行政用地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区 位选择。第1题,城市的住宅区,是城市居 民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功 能,因此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住宅功能用地。而住宅区多临近城市的中心 地带——商务区的周围。据图示,图中①的 占地比例是最大的,故①为住宅用地。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分 布及原因。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18--21的 内容,6分钟后回答下列各题,看哪位同 学答得又快又准。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类型、 分布及特点?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 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分为 商业用地 、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_______ 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 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 在城市空间上 集聚 而形成。
住宅 区,对应地租水平 (2)B为_ E 字母)线,原因是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可方便人们上下班,又接 近市场,租金较市中心低 _________________ 。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本章规划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的产物,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潮流。
城市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城市的形成又时刻不停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城市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本章教材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研究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发展、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城市是个可以从多角度研究的对象,其中城市的空间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地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城市的功能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为此,课程标准及教材选择了以下内容: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影响下的地理环境。
本章内容不仅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热点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多进行城市问题调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基本技能。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从容说课本节教材内容较多、容量大,主要包括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等内容。
“城市区位分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可通过一些实例,如纽约、重庆、武汉等典型城市,重点分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教材设计了阅读材料和活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读图分析,最后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教学中要使学生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会运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可采用个案分析法,找典型的、具体的城市,说出其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征。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几种广为承认的理论,其中以“中心地理论”最为典型,教学中可通过读图、实地调查等方式,理解中心地理论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活动:
看下图,说 出商业用地、居 住用地、工业用 地、市政用地的 分布各有什么特 点;归纳出城市 土地利用的基本 特征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 按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以划分为商 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 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 区等等。
深圳
一、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四)城镇空间布局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并在人流、 物流集聚部位形成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会合 处和入海处往往形成较大的城市
3.交通枢纽出也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4.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商 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四、中心地理论
单击图片放大
结合下表和图,你认为枣强镇附近的居民在寻求下列 几组不同的服务时,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
⑴ 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 常见病,上小学等
⑵ 购买彩电、冰箱等电器,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⑶ 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杂症,上大学或听音 乐会,参观博物馆等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城市区位分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一、同心圆学说
1:中心商务区 3:工人住宅区 5:通勤居民区
2:过渡区 4:高级住宅区
1.城市可分为五个圈 层:过渡区先为高级 住宅区,回来因为商 业、工业等的不断入 侵,环境质量显著下 降
2.1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课件
城市外部形态
3、组团状
重庆地处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 又是丘陵山地,地形的崎岖不平使 城市的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
形成了组团状。
①形成因素: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②地域形态特征:由几片组成,就近组织各自生产和生活。 ③评价: 优点: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缺点: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主要特征:
①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北京CBD夜景
上海CBD
郑州CBD
重庆解放碑CBD
工业区
形成: 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的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形成一个或多个工业区 区位: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性强,形成成片的工业区
……… ………
行政用地
行政区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通过集聚效应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 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大城市有行政区、文化区。
文化和高科技区断
北
京
城
市
四
个
功
能
区
住的
宅 区
名 称 :
该城市有哪些土地利用方式?哪一种面积最大?
合作探究:举例说明上清寺地区 利用土地的方式有哪些类型?
同的功能区之间的界线有何特点? 3、各个功能区有什么特点?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住宅用地 休憩用地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及其他公共事业用地 农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商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精选教案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分区(1)中心商务区(CBD):①布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商业区:①组成及分布: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②特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②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市政统一规划的住宅区(4)工业区: 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如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等。
[温馨提示]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1)城市规模⎩⎪⎨⎪⎧ 表达:一般用人口规模表达等级划分: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温馨提示](1)不同城市行政区具有明显的界线,而非行政区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有哪些?2.如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并对其进行评价?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何差异?以考纲为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考题精妙][典例]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工业区
住宅区
占地面积 大,工业 化后出现 分化
城市空间结构图的判读
(1)读图名和图例 图名或图例中会明确告诉我们是哪几 种功能区 (2)辨析位置关系
一般商业区分布在中心位置,从里向 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新加坡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
(3)抓住典型特征 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所占面积最大;工业区集聚成片, 多位于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 线分布;商业区是城市的核心区, 土地利用集约,占地面积最小。 新加坡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 (4)分析布局合理性 ①工业区的布局:为减少污染,工业区一般选择城市外围,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城区河流的下游。高新技术产业区 多和科教文化区、环境优美的地区邻近。 ②高级住宅区多与高地、文化区、风景区联系在一起;低级住宅区多与低地、工 业区相联系。
) ) ) ) )
(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 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 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 是什么?
(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 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 局原因是什么? (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 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 局原因是什么?
(2)社会因素
比弗利山庄
收入
知名度
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1-1城市空间结构
[合作探究] 读下图,探究城市的区位因素。
(1)读图一,指出世界城市群的分布特点,并探究其共同的自 然原因。
提示:北半球中低纬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2)城市往往选址于河流沿岸附近,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水源和便利的水运。
(3)我国特大城市在三级阶梯上的分布有何不同?分析其原
(1) 造 成 台 湾 岛 东 西 部 城 市 密 度 差 异 最 主 要 的 区 位 因 素 是 ( B)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 (2)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C ) A.平原地形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铁路沿线 D.濒临海洋 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判断出地形差异是造成台湾岛东西 部城市密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第(2)题,图中城市均布局在铁路 线附近,交通便利。
[自主学习]
2.城市区位分析 (1)城市区位: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 间所构成的 空间 关系。 (2)城市区位因素 ①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②经济地理区位是变化的。
(3)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 ①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 多 。 ② 沿河、沿湖、沿海 地区城镇较多。 ③在 交通运输枢纽 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④在历史文化圣地、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第1课时
城城市市区区提位位示分分析析:城城政市市土土治地地利利因用用素的影响较大。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5)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一成不变的吗?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文化和高科技区
商 业 区
工业区
住 宅 区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 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 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 中除了商业活动外, 还有其他活动, 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 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3、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特点
功能区
污染企业
居民住宅区
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居住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风向玫瑰图
N
W E
D G A
F 城区 H
C
E B
S
本节知识结构
外 部 城市形态
居住区
城 市
内 部
集 土地利用 聚 方式 效 应
功 能 分 区
商业区
分 布 组 合
工业区
城 市 地 域 结 构
模式
影 响 因 素
行 政 区 等
占用土地 面积比重 占40%- 60%
区位特点
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 方式,分为中高级和低级住宅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中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收入阶层 建筑质量 中高级 高收入 住宅区 阶层 低级住 低收入 宅区 阶层 面积大, 有些有独 立庭院
位置
多在城市外 缘,多与高 坡、文化区 相联系 多在内城,
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 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 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风 向 与 城 市 规 划
在常年盛行一种风向的地区:对大气有污 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对大气有污染的 染的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 企业布局避开对吹的地区,布局与季风方向互相 在上风向。 垂直的郊外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城市功能分区和中心地理论
3.中心商务区 (1)职能:整个城市的⑦ 商业 核心地区,商业、服务、 ⑧ 金融 、贸易、⑨ 信息 等活动高度集中。 (2)分布:⑩ 交通运输 便捷的城市中心区。 (3)影响:对城市的⑪ 用地结构 、⑫ 功能分区 、商 业网点布局和⑬ 房地产 价格都有显著影响。 4.城市空间结构模式:⑭ 同心圆 模式、⑮ 扇形 模式、 多核心模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有关李军购物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定选择 A 中心地 B.一定选择 B 中心地 C.一般选择 A 中心地 D.一般选择 B 中心地
解析 李军家到 A 中心地相对较近。
4.下列关于中心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B.高级中心地与低级中心地职能相同 C.中心地的等级越高其服务范围越大
( C )
(1)根据调查到的资料画出三个城镇的服务范围。 (2)据现有资料判断: 三个城镇中________规模可能较大。 某银行要在三个城镇中建设一个支行,你认为最有可能 选择________。 (3)根据图上信息分析,限制 C 城镇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 素是什么?
解析
由图可知:线条到达地是消费者居住地和买衣服
解析
房地产等价线分布规律可以从两个方面讨论:一
是等价线数值变化规律(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 二是周边 地区房地产等价线的对比(等价线由中心向外扩散不均 匀)。影响房地产等价线分布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包括地 形、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通达度、基础 设施、知名度、文化、科技等因素)。
答案
二、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其 等级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中心地提供的职能⑯ 种类 和 服务⑰ 范围 。 2.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一个区域城镇规模的大小 与数量成反比,规模小的城镇数量⑱ 多 ,规模大的 城镇数量⑲ 少 ;城镇等级越高,数量⑳ 越少 。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和土地利用
3.天津中心城区的主要功能应该是 A.科技教育区、高新技术产业区 B.普通住宅区、传统工业区 C.金融贸易区、高级别墅区 D.行政文化区、商贸服务区
解析
( D )
天津是北方的经济中心,中心城区地价最高,由
于经济与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心城区是行政文化区及商 贸服务区。
4.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地价格较高 ④国家政策支持 久,基础好
交通运输的发 方向发展。导致这种变化的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 展(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 港口修筑、船舶制造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术的发展 __________。
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 ___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___________地 貌上。 (4)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 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状况,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 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
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 温多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温多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巴西高 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3.结合初中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说明日本城市为什 么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4.经济地理区位 (1)要素:铁路、⑬公路 、⑭ 港口 、城市、工矿企 业、⑮ 商品农业 基地等。 (2)特点:随着⑯ 生产力 的发展、⑰交通运输 条件的 改善和⑱ 经济空间 格局的变化而改变。 (3)对城市影响:邻近矿产地,有利于形成⑲ 工矿 城市;邻近港口或边境,有利于形成⑳口岸 城市; 铁路交会处,有利于形成
中国地图出版社高中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件
历史因素的影响
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交通便捷,却看 不到摩天大楼?
北京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社会文化B因素的影响
C
5
A
1
2
3
5
4
B
D 1、城市中心 2、运输带
3、1918年前的房屋
4、1918年后的住宅区
5、较远的村镇
A、中产阶级住宅区
B、中低产阶级住宅区
C、劳动阶级主要住宅区
C
D、底层工人阶级住宅区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 经济原因 • 历史原因 • 社会原因 • 行政原因
• 思考:崇阳县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
课堂训练 你将成为城市设计师
学以致用 某城市规划:14块地分别作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
1
耕地
12
文教区
13
2
4
仓储区
6
7
公路
85
3
9
铁路
10
河流
11 探究:如果你是城1市4 规划师,下面哪些地块可能是:商业区、住宅
活动最为繁忙之地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探究二】
• 崇阳县的功能区怎样划分? • 崇阳县为何没有中心商务区?商业区分布
在哪里,为什么? • 崇阳县占地面积最大的用地类型是什么?分
布在哪里? • 崇阳县工业区分布在哪里?其分布合理吗?
(从环境角度考虑)
小结:
英国城镇贫富人口住宅区的分布
探究:东莞城市用地有可能如何变化?
作为地级市的东莞就直辖4个街道和28个镇,中间未设区。这 种行政区划在全国仅有东莞、中山、三亚这三座城市采用。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郊区 其转向
。
返回
[跟随名师· 解疑难] 1.城市的空间结构 功能区 组 成 特 点 区 位
地区性、全国性或国
中心 际性的大公司、大商 商务区 行、大银行等机构, 也有高级商场 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 (或超级商场)组成
建筑密集,高 楼林立。早晚 人口流动量较
①组成:由 商业街 和各种商场组成。
②特点: 交通便捷 ,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
(3)住宅区: ①特点: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 设施 。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 ②类型 市政统一 规划 建设的住宅区 高级 住宅区 ③分化 低级住宅区
返回
(4)工业区: 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 边缘 。 ②特点: 交通便利 ,大多有河流或铁路通过,存在不同 空气 程度的噪声、 、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返回
(1)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
)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返回
(2)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
)
A.工业区
距市中心远, 地租低,工 业用地面积
因 高,商业的
付租能力越 强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离市
中心可大大 降低成本
返回
下班和购物
主要影响因素 图 示 经济 因素 交通 通达度
具体表现
城市内不同地段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导致地租存 原 在差异:市中心是交通干线的会合处,通达度最 因 高,形成地租最高峰;城市外缘干线与环线会合 处,通达度次之,形成地租次高峰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
特征
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 现了_中__高__级__住宅区和_低__级__住宅区
呈__点_状或_条__状分布 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_聚__集__而成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分__布__和__组__合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
做城市地域结构。
2.形成因素:
布局区位
环境质量 配套公 共设施
中高级住宅区
高收入阶层
面积大,质量高, 有些是独立庭院
城市的外缘,文化区、 风景区附近
优美
齐全(如学校、医院、 商店和绿地等)
低级住宅区 低收入阶层 面积狭小,质量低, 拥挤、密集
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较差
不齐全
【典例示范】 (2020·天津等级考)如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 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
2021/4/17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
1
必修2(2)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图中所显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有_商__业__用__地__、政府机关用地、_工__业__用__地__、住宅用 地、交通用地。 除以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外,还有_休__憩__及__绿__化__用__地__、农业用地等。
阴影部分的交通及其地租 状况
答
等间距是500;距市中心越近,交通通 交通通达度较好,地价较
达度越好,地租越高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共57张) - 副本
2.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3.“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人口密度的差异 B.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C.地租水平的差异 D.汽车拥有数量的差异
2. C 3. B 【解析】2.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功能区人口数量在早晨流入大 于流出,黄昏时人口流出大于流入。说明此功能区应该是早晨 至黄昏的白天上班期间人口数量大,夜晚人口数量较少。商业 区一般是周末节假日或黄昏后人口流入量较大,不符合此情况, A错误;行政区虽然也符合,但是人口数量不会出现黄昏有人口 流入的情况出现,B错误;住宅区是居民夜晚休息,黄昏人口流 入量大,早晨人口流出量大,不符合,D错误;最有可能是工业 区,C正确。
四、城市的外部形态
(一)城市的外部形态
一个国家具有它的外部轮廓
一个城市也具有它的外部轮廓
(一)城市的外部形态
1.概念: 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城市所具有的特定的外部 轮廓形状 ,又叫城市形态。(整体) 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类型: 1、集中式:团块状 2、分散式:组团状 3、条带状或放射状
城市外部形态 主要是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形态类型 分布地区 团块状
1、经济因素(地租水平):①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来说,离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越高。
三、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这幅图说明,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各类经济活 动的付租能力都有所下降(地租水平下降),但是下 降的速度不同:商业最快、住宅次之、工业最慢。
在市中心OA段,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商业区 在过渡段AB段,住宅付租能力最强→住宅区
→
工业区
三、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二)城市内部空间(地域)结构的主要模式
2、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 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的趋势。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共55张PPT)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用地 要求
占地少,要 求最大程度 地接近消费 群体
占地多,要 求方便上下 班,又要方 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 地较大,地 租占成本的 。因而位 于距市中心最 近的A区,在A 区商业支付的 租金最高
地形
城 市 的 区 位 因 素
自然因素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政治 军事 宗教 科技 旅游
二、城市形态
1.概念: 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城市所具有的特定的外部轮廓 形状
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类型:
功能区 住宅区
占用土地 面积比重
占40%- 60%
区位特点
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 方式,分为中高级和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小 居中
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位于市中心、 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分布
3、工业区 工业区的形成:
企业专业化 协作性强
工业 集聚
工业区
运输量大
工业区布局:
能力有什么变化趋势?
哪种变化最快?最慢?
居中?
所以距离市中心远近对
于各种活动的影响如何?
(3)各种功能区各应 在何处?为什么?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 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商业付租能力 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付租能力
距市中心 的距离
工
住
商业区
宅
A区
区 B
距市中心
的距离
业
(1)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通达度越低,地租越低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52张PPT)
招商 引资
北票工业园区
四、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一)要有便捷的交通
原因:1、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 备和原材料,运费在生产成本中占 很大比重,就近沿公器、铁路、河 流等交通便捷的地方可降低成本。2、 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也要有方便的 联系。
(二)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减少 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原则:
1、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 密集型行业如小型食品、轻纺、 服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 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 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的需求往往是 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 城市空间上的集聚.把一些同类活 动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以扩大影响、 提高知名度、获得规模效益 .
2、功能区
概念:城市中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 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 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特点:没有明显界限、以某种功能 为主的多个实体,兼有其它 功能 。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 对的.
提问:城市中一般常见 的功能区有那些?
住宅区、商业区、工 业区、行政区和文化 区等
1)住宅区 城市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
用方式,占40%-60%。
从住宅区的建筑质量上和位置上,分析 住宅区的分化特点?
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 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分。高 级住宅区好一些,空间分布 合理一些、大一些,配套设 施完善一些。 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 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的状
(二)模式:
模式
同心圆 扇形
多核心
特点
成因
举例
城市形态集中紧 凑,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
功能区呈扇形或 楔形向外扩展
平原地形,经过不断 的侵入与迁移,呈同 心圆自核心向外扩展 而成。
交通,各功能区沿 交通线延伸。
新人教版必修2第2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赵华
3、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 置防护带 ,卫生防护带是非 公用性建筑物
-----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
盛行单一风向—— 下风向
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季风—— 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 多种风向——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
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功能区
(一)成因:
1、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占据一定土地
2、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
3、各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各不相同
(二)特点:
1、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 2、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比较项目 商业区 工业区
面积 最小 中
形状 点或条 状 片状或 带状
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 模式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共同特点
同心圆模式
距城市中心距 离的远近及收 入水平
交通线的 出现
各功能区呈 同心圆分布 功能区沿交 通线呈扇形 或楔形 城市围绕 多个核心 发展
扇形模式
1.都是以中 心商务区作 为模式的核 心 2.高级住宅 区与低级住 宅区的分布 正好相反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市中心地价高,工业污染重,为降低成本,保护环 境 外迁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生产活动中有大量运输需求,为降低成本,便于 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要求便利交通。
商业区
区位需求
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
中心商务区及其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中心形成商业区
市中心交通最好,租金最高; 交通干线交会处,租金次高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美国好莱坞 美国的唐人街
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
连一连
• *济宁市规划局对济宁 城区进行统筹规划 • *北京市中心城区形成 了行政区 • *商业区、住宅区、工 业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程度不同 • *美国有唐人街,有黑 人区,还有白人区 • *香港等很多发达地区 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 级住宅区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政策因素
巩固提高
图中直线为城市道路,曲线为地租等值线,读图完 成以下问题: C
1 2
5
A
B
3
4
(2) 若图中等值线分别是 3000元/平方米, 2200元/平方米, (3) 从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地租 ( 4 )问题探究:假设你现有资金 20 万,如果买 (1)在图中 A 、 B600 、C元 处选择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400 元 / 平方 米 , / 平方米 ,则等 值线 1 的 标值是 交通通达度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100 平方米的住房,应选择何处?还要开 50平方米 高低受 和 因素的 并用图标标出。 ,等值线2的标值是 ,等值线3的标值是 ,等值线 的商店或 200 平方米的小工厂呢? 影响。 4的标值是 ,等值线5的标值是 。
上 海
香 港
3、城市的服务范围
(1)、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是指某种企业或商店接受服务的人口在地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以及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 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村地区。范围不固定,且无明确的界线。
(2)、城市为区域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
购物、就医、求学等
(3)、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内容相同 吗? 不相同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职业、收入水平、 民族、宗教信仰的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如下表:
社会阶层
类型
住宅区分化 特点
区位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建筑面积大,设备齐 全,环境优雅 背向 发展 破旧拥挤,环境差
距市中心远近 经济 因素 交通通达度 收入的高低 社会 因素 知名度(可以提高 身份与地位), 种族、宗教信仰 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 手段制定政策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空间结构:
概念: 指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
组合状况。也叫地域结构。
城市各要素是杂乱无章组合的吗?
1、城市功能分区形成过程
城市各项活动 占用土地不同 城市土地面积 相对有限 不同地块交通 可达性和地价 各不相同 中心商务区 各项活动必 然发生竞争
同类活动在 同一空间上 高度聚集
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行政区 文化区 类型
城 市 空 成因 间 结 构
经济因素
历史因素 社会因素 政策因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划分标准: 城市人口规模 2、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
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 50万~100万人口:大城市 20万~50万人口:中等城市 20万人口以下:小城市
原因
多位于市中心,1、接近消费市场 人口密集, 街道两侧 2、交通便利 在商业用地和 工业用地之间 方便人们工作 和购物、休闲
最大
工业区
大
分布在城市外围 1、减少污染; 2、交通便利, ,并沿交通干线 3 、土地租金低 分布
历 史 因 素
经 济 因 素
社 会 因 素
政 策 因 素
自 然 因 素
(2)、商业区
特点:
形态:大多呈点状、团状和条状,
分布:交通便捷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两侧。
商业区一般人员流动量大、地价高、土地 利用集约、建筑物以多层大厦为主,是城市的 核心区。
(3)、住宅区
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 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 方式。 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 城市空间60 % 。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探究 1 如果购买日用品,你会到哪里去买? 2 如果你家购买高档电器,你会去哪里买? 3 如果有人要看疑难重病,你会建议他去哪 座城市的医院?
武汉
距离最远 品牌专卖、大型商场 一个城市只有1~2个 距离居中 数量较多
购买高档的钻戒、 家用电器、名牌时 装,价格最高,人 的一生只使用几次
城 市 功 能 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其他功能区
行政中心区、文化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1)中心商务区(CBD)
特点:
• 建筑密集,高楼林立;
• 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
思考: 中心商务区具有哪些职能? 1、商业枢纽职能
2、交通中心职能
3、房地产开发职能 4、旅游职能
可分为高级和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4)、工业区
A、工业区的形成
工业
企业 之间
协作性 竞争性
生产
专业
集 聚 性
靠拢
工 业 区
集聚效应 规模效应
化
B、工业区的位置 一般位于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出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区
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比较
名称 占地面积 商业区 住宅区
小
分布特点
地租高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 付租能力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地价)两方面因素: 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 相交处,形成商业区; 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 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读图分析:
地 租 水 平
各类土地利用 付租能力随距 离递减示意图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 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 变化有何异同?
商业付租能力
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付租能力
距市中心 的距离
A B
距市中心 的距离
C
思考探索
1、繁华的商业街附近有住宅和工厂分布吗? 2、住宅区内有商店吗?
这说明不同的功能区界限有怎样的特点? 界限不明确
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城市原 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 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故宫
县城
距离最近 就近购买 数量最多
购买漂亮的服装、 音像制品、书籍等 较高档的用品,价 格较高,使用频率 较低
小卖部
学校
购买牙膏等 日常生活用 品,价格低, 使用频率高
城市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
• (一般情况下) • 城市的规模越大,等 级越高、服务功能越 多,服务范围越大。 • 城市的规模越小,等 级越低,服务功能越少, 服务范围越小。 • 不同等级中心地的服 务范围是层层嵌套。 城市等级 城市作用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 城市距离 低 高 小 大 小 大 多 少 小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