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控
切实做好稻田福寿螺防治工作
切实做好稻田福寿螺防治工作福寿螺是重大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每年4-10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危害期,它啃食茭白、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
直播稻秧苗期、水稻插秧后的分蘖期是主要受害期。
它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一般危害田块减产10%左右,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
当前,正值四月春季,福寿螺开始进入产卵和孵化高峰,部分乡镇福寿螺为害严重。
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和扩散蔓延。
请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及时指导农户开展防治,可有效减少田间基数,降低全年防治压力。
初发田块防治时建议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发生严重造成缺苗的水稻田块要及时补苗。
一、农业防治1、清淤除草灭螺。
福寿螺通常聚集稻田边、水沟边杂草上,清除杂草,清理稻田边水沟渠淤泥和福寿螺,带离沟渠集中暴晒、碾碎或挖坑深埋。
2、安置拦网灭螺,在稻田进排水口安置拦截网(40~60目),阻止福寿螺幼螺和成螺随水传播。
3、人工捡拾。
在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卵块,人工捡拾带离稻田压碎杀灭。
4、晒田灭螺。
利用幼螺抗性差的特点,在水稻分蘖期,稻田适当脱水露田几天,以消灭福寿螺幼螺。
有条件的,可在早稻田一侧深挖水沟蓄水,引诱田间剩余福寿螺聚集,药水施杀。
5、实行水旱轮作,例如稻油、稻稻油等,使福寿螺缺水死亡。
二、生态调控在福寿螺的发生田块放鸭,利用鸭群取食,将其杀灭。
每亩稻田放鸭20~30只,可以移栽后30天至抽穗前、收割后反复多次放养鸭群。
三、科学用药1、使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50%或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36%烟酰苯胺等,按产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
2、茶粕,亩用3~5公斤,与底肥混合后均匀撒施。
四、注意事项1、施药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药时注意人员的安全防护。
2、四聚乙醛防治福寿螺时,24小时内如果遇大雨,需补施药。
但应避免过量使用污染水源,造成水生动物中毒,禁止在河塘等水体清洗施药器具。
凉山州水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14-西昌农业科技2020(2)凉山州水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彭琼英孔令宇牛兴国胡孝波(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西昌615000)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稻田福寿螺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福寿螺防治措施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是一种水生螺类,原产于南美州的亚马逊河流域,被中国列为16类有害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个体大,每只100~150g,最大个体可达250g,喜食鲜绿多汁的植物,如水稻等水生植物的幼嫩叶片,而且食量非常大,造成死苗或少苗,对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影响非常大。
另外,福寿螺肉口感差,含寄生虫多,人畜患寄生虫病,因此加强福寿螺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福寿螺是被水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养殖户从沿海地区作为养殖龙虾的饲料而引进,生长迅速,繁殖力强,随田水灌溉或提灌而扩散,并迅速传播。
养殖户花前主要通过涂抹的方式,用药液拌成药泥来堵树洞、树缝、伤疤等,或者用药液直接涂刷有妍果树的剪锯口、伤疤、树体、树枝茎部和树根等。
花后和采果后,主要采用树上喷雾的方法,施药要均匀,连同树干一起喷,重点喷透伤疤、剪锯口、树皮缝隙、根茎、新梢、短果枝等处。
发生严重时,根部用药液灌根。
在树干50cm半径范围内,每株树冠灌药液10kg 左右,渗透深度达15cm。
6.4.1休眠期防治休眠期结合田间修剪,及时刮除树缝树洞病虫伤疤边缘等处的绵盼。
剪除病虫枝带出园外集中销毁。
芽前用波美五度的石硫合剂涂抹树干基部。
6.4.2根部施药米取灌根和根施2种方式。
应根据果树大小确定灌根量,一般以渗透至根系部位为宜。
根施则以寄生在根部的绵妍为目标,先将根部周围泥缺乏福寿螺危害生物意识,没有采取专门措施,进行隔离养殖。
据试验调查发现,已造成了樟木乡、裕隆乡等水稻主要种植区福寿螺发生流行,另外,福寿螺随水传播,已对邛海、湿地公园、海河等水域也造成侵染。
近3年来,福寿螺危害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凉山州稻田的主要病虫之一,对凉山州水稻生产及育种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凉山州水稻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水稻田福寿螺形态特性、生活习性、危害特点进行详细调查,并提出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稻田福寿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茬 口田上 , 宜选 择冬季 排水 早作 ,最好 是选 择经
收 稿 日期 :2 I.9 【 0 1 .l O 作者简介 :黄小斌 ,男,江两进贤 人,助 农 芝帅 ,生嘤从 事植保植愉T作 ,em i h b 3 3 13 o = . al x 7 7 @ 6 . m : c
2 1 年 第 3期 01
第 3 第 3期 4卷
2 1 年 9月 01
江
西
植
保
Vb . 4 NO 3 I3 . . S p, 0 1 e .2 1
JA NG X I P l LA NT PROTECTl N 0
稻 田福 寿 螺 发 生规 律 及 防控 措 施
黄 小斌 ,李 文 君 2
( . 西 省 进 贤 县 池 溪 乡 农 技站 ,江 两 进 贤 3 0 ;2 I江 3 7 0 .南 吕 市 植 保站 ,江 两 南 昌 30 0 ) l 3 0 9
p e e t d a o g wi h n wn p a th ss r s n e , l n t t e k o l n o t. h Ke r s pi y wo d :S l ome ia , h c it M e ln Na c a g l e c e kl , n s iig, n h n
Na ha g nc n
LU Je L U Je L N - a , I e—h n O i I i, I Yuj n L i u , i W c
( ol eo Ago , in x A r utrl nv ri , n h n 3 0 5 C l g f rmy J g i g i l a U ies yNa c a g3 0 4 ) e a c u t
水稻田福寿螺发生与防治对策论文
水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摘要] 福寿螺具有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若任其发展,将对水稻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作者通过多年对福寿螺发生规律及其生物习性的观察,提出了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危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福寿螺;发生规律;危害;防治对策福寿螺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异名大瓶螺、苹果螺。
成螺体积大,20世纪80年代群众将之作为食用螺,又作为鸭、鳖等的食料进行饲养。
由于养殖过度,很多先前的养殖户放弃继续养殖,致使大量福寿螺丢弃于河溪、池塘等地方,然后扩散到稻田为害水稻及其它水生作物,发生范围不断扩大。
现严重威胁我县水稻等作物的安全生产。
农民和农技人员普遍担忧,福寿螺繁殖速度快,如果不加强防治,农作物受害程度将更为严重。
一、生活习性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
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
由于养殖过度,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对水稻的生产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其作为美食的价值。
目前福寿螺在我县泛滥成灾,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福寿螺一生经过卵、幼螺、成螺三个阶段,世代重叠,一年四季成、幼螺并存,具有繁殖力强、食性杂、适应性广等特点。
在我县一年发生2代,3月份开始为第一代,8月份为第二代。
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在我县能安全越冬。
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在稻田中多集群栖息于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稻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成螺喜荫避光,白天多沉于水底或附在沟渠,或聚集在稻株下面。
在傍晚、凌晨和阴天活动活跃,常常浮于水面进行觅食。
当水干涸时钻人淤泥中。
当螺体暴露于阳光下,会因脱水而死亡。
福寿螺综合防控
福寿螺是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与常见的田螺不同,其食性广,啃食水稻、莲藕、茭白等农作物,是农作物的“杀手”,现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灾害。
福寿螺繁殖力强、食量大,极易造成农作物减量减产。
同时,其体内寄生虫很多,特别是管圆线虫对人体危害较大。
汉寿县采取多种技术措施综合防控福寿螺,收效显著。
一、农业防治1.沟渠清理 福寿螺在水温低于5℃时(约11月中下旬)停止产卵,逐步进入越冬状态,冬眠时喜欢栖息于水体边缘浅水区2~3厘米的淤泥和杂草中。
可以利用冬季农闲季节,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整修沟渠、清理淤泥,铲除沟渠边缘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减少福寿螺越冬基数,阻止福寿螺种群的建立。
2.旋耕碎螺 春耕时使用拖拉机旋耕作业,利用耙刀旋转打击螺体,降低田间螺体数量。
3.水旱轮作 福寿螺对水的依赖性较强,其长期在缺水的环境下几乎没有繁殖力和为害能力。
汉寿县大力推广水旱轮作,春夏季种植水稻的地区,秋冬季改种大豆、玉米等其他旱地作物。
4.控灌晒田 在不需要大水漫灌的时候保持稻田无积水,在螺卵盛孵期注意排水并进行适当露田晒田,以降低福寿螺的存活率。
二、物理防治1.插签诱卵 福寿螺主要在离水面10~20厘米的杂草、作物植株或沟渠石壁上产卵。
利用福寿螺的产卵特性,在田间插签引诱福寿螺在签上产卵(图1),再集中处理螺卵。
在水稻生产区,于福寿螺开始产卵的季节(3月底至5月、6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水稻秧田、苗期大田中,以及沟渠边,插入高度100~150厘米的竹片、木条等,引诱福寿螺产卵,每667平方米插30根左右,靠近田边、水沟边适当多插,每隔2~3天摘除卵块集中销毁。
2.拦网滤螺(图2) 在区域内主灌水口设置网孔密度4~6目的滤螺网、支渠进水口设置6~8目滤螺网、稻田进水口安装10目滤螺网,实行三级滤螺,防止福寿螺随水流传播。
滤螺网四周必须与进水口砌面贴合,网上缘至28 2022年第9期少超过水面20厘米,并及时清理拦截区的漂浮物和杂草。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一、福寿螺简介福寿螺又名大瓶螺,俗称“红螺狮”,外观与田螺相似,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广泛分布于北美、亚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
据有关资料显示,福寿螺于1981年由巴西籍华人引入广东中山市养殖,因其既可食用,又可做高蛋白饲料,并很快被人工引种到了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浙江等地。
但由于福寿螺食用味道不受欢迎,被大量遗弃野外,自然繁衍蔓延。
目前,福寿螺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已有广泛分布,且在不断北移,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XX、浙江、江苏及上海等长江沿线省(市)均已成为福寿螺分布的地区。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
二、福寿螺生物学特征(一)外观特征福寿螺外观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差异,主要特点和区别如下:1.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田螺的外壳颜色为青褐色;2.福寿螺壳薄较脆,螺口大,壳口无黑色框边,田螺壳口有黑色框边;3.福寿螺椎尾较平而短促,田螺椎尾长而尖;4.福寿螺个体较田螺大。
(二)卵特征福寿螺卵呈圆形,直径2毫米,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5天后变为灰白色或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
卵块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
三、防控方案福寿螺以水稻、英白、荷花等水生农作植物叶片为食,繁殖量大,可能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甚至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繁殖期分布河道堤岸的鲜艳卵块,严重影响河道驳岸市容环境整洁;如食用未经高温加工的福寿螺,易感染寄生虫,危害健康。
根据福寿螺生物习性和生长规律,应采取多种防控措施综合施策,以取得高效的防控效果。
(一)河道、沟渠、池塘等发生水域1.对河道、沟渠、池塘等发生水域,组织开展人工捡螺、卵块铲除工作。
2.加强河道、池塘清洁管理。
水稻田出现福寿螺怎么办?水稻田福寿螺危害及防治措施
水稻田出现福寿螺怎么办?水稻田福寿螺危害及防治措施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等省,福寿螺不仅会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还会危害水稻等植物,是水稻种植的一大患害,因此今天就来说说…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等省,福寿螺不仅会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还会危害水稻等植物,是水稻种植的一大患害,因此今天就来说说水稻田出现福寿螺防治措施。
1.1危害的主要对象水稻、水生绿色植物、叶菜类蔬菜等农作物。
1.2危害的主要特点福寿螺螺卵呈粉红色块状,幼螺破壳掉入水中后会吸食水中漂游生物,等稍微长大后会开始啮食水稻等水生绿色植物,一般水稻从播种至移栽前都会受害福寿螺啮食,播种时啮食稻种的芽胚,福寿螺会啮食水稻幼苗整株或主蘖及有效分蘖,导致水稻有效分蘖减少,影响水稻增产增收。
2福寿螺的形态特征福寿螺具有螺状的螺壳,外壳颜色随环境、气候条件及螺龄不同而存在差异,螺卵的形状呈圆形,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之后会变成灰白色后再变为褐色,产卵粒多且不易脱落,常在夜间将卵产于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
初孵化幼螺落入水后吞食水生浮游生物等,干旱时福寿螺会紧闭壳盖静止不动。
3福寿螺综合防治方法3.1农业防治在常发福寿螺的田间地块或区域放养鸭子,因为鸭子喜欢吃福寿螺,这样就可以减少福寿螺的数量了。
3.2人工捕捉福寿螺在早晨和傍晚活动最活跃,因此可以在这段时间人工摘卵拾螺,控制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3.3在农田灌(进)水口设立阻栏隔离墙在农田灌水口用铁丝网或竹篾网进行阻栏,这样就可以防止福寿螺进入农田危害水稻。
3.4田间追肥灭螺在水稻移栽前田间要保持浅水状态,通过追施基肥消灭福寿螺;在水稻移栽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地用碳酸氢铵25~30kg/667m2或尿素10~15kg,拌细沙(土)20kg均匀撒施,维持寸水2~3d,利用碳酸氢铵的水溶解性肥力消灭福寿螺。
福寿螺稻田养殖的要求
福寿螺稻田养殖的要求
稻田养殖福寿螺有很多的要求,掌握不好的话,将直接影响福寿螺的养殖效益,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稻田养殖福寿螺都有哪些要求吧。
1)稻田养殖福寿螺的稻田要求:用于养螺的稻田,要求全年不干涸,电不能使用农药。
2)稻田养殖福寿螺的稻田整理:水稻移栽时留下空道,栽后l周内开挖沟道,沟宽20—27厘米、深13—17厘米。
稻田放螺后在进出水口设置栅栏或孔目较小的聚乙烯纱网,四周田埂严防鼠、蛇钻洞漏水,以免福寿螺逃走。
3)稻田养殖福寿螺的适时放养:在水稻分蘖至长穗期,即6月下旬(水稻栽插15天后)到8月上旬,及时放养,一般l亩稻田放2—4克重的幼螺2000—4000只。
天然饵料丰富的可适当多放,反之,则适当少放。
若稻田养萍,放养密度可增加到8000—10000只。
4)稻田养殖福寿螺的适当投饵:一般稻田养螺后25天左右自然饵料量下降,对饵料明显不足的田块,可在沟内投以陆地青草、菜叶、瓜皮等,投入量以满足螺食为度。
5)稻田养殖福寿螺的及时收获:放养后30—50天即可收获。
捕捞前,排干田表水,引螺人沟或用饵料诱集,捕大留小,可1次投放,多次捕捞。
6)稻田养殖福寿螺的科学施肥,合理防病治虫:螺田水稻肥料,采取栽前1次基施,适当辅以追肥。
稻田防病治虫选择低毒、高效农
药如杀虫脒、杀虫双、井冈霉素等,对水喷洒,不宜拌土撒施。
浅析福寿螺的生活习性与防控技术要点
[2] 林伟群ꎬ周锡跃.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J] . 中国
稻米ꎬ2005(2) :27 ̄28.
[3] 陶红群ꎬ贾滨洋ꎬ张峰瑜ꎬ等.成都市境内外来物种福寿螺的危
害现状调 查 及 防 治 措 施 分 析 [ J] . 四 川 环 境ꎬ 2005ꎬ 24 ( 3 ) :
面掌握福寿螺发生面积、密度和螺卵数量ꎮ
度ꎬ水泥池的杀螺效果达到 90%以上ꎬ保苗效果达到
4.3 持续开展防控技术培训
85%以上[16] ꎻ贝螺杀施药时ꎬ田间保持 5 cm 左右的浅
托“ 百县千乡万户” 活动ꎬ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培训ꎬ
防治效果可达 90%以上[17] ꎮ 虽然贝螺杀对幼螺、螺
用ꎻ同时ꎬ通过科技赶场、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方
色ꎬ卵粒粘连成椭圆形卵块ꎬ硬度逐渐变大ꎮ 初孵
均有发现ꎮ 冬季气温降至 8℃ 左右ꎬ福寿螺钻入田
时ꎬ开始活动、取食、交配ꎮ 据调查ꎬ在完全无草覆
盖的旱土中ꎬ福寿螺的存活率为 10.0% ~ 16.7%ꎬ在
湿润的旱地草丛中ꎬ存活率为 13.3% ~ 33.3%ꎬ在冬
水田中的存活率为 83.3% ~ 93.3% [8] ꎮ
滤螺网ꎬ支渠进水口安装 6 ~ 8 目的滤螺网ꎬ稻田进
物具有杀螺效果ꎬ如麻疯树、决明子、茶籽饼、五爪
或者铁丝框将滤螺网固定ꎬ高于水面 20 cmꎬ并与进
麻疯素 48 h 的成螺死亡率达到 100%
水口安装 10 目的滤螺网ꎬ实行三级滤螺ꎮ 使用木框
金龙等ꎮ 据报道ꎬ麻疯树的种子提取物 6 mg / L 浓度
ꎻ对蔬
寿螺产 卵 盛 期 排 水 露 田ꎬ 抑 制 其 数 量 增 长ꎮ 据 报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一)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一)论文关键词福寿螺;稻田;发生特点;综合防治;福建石狮论文摘要福寿螺耐逆性强、繁殖率高、扩散蔓延快,适应于农田、池塘、河沟等各类淡水水域中繁殖生长,在石狮市局部地区泛滥成灾,主要为害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
根据其发生危害与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福寿螺(PomaceacanaliculataSpix)属中腹足目瓶螺科,又称大瓶螺、苹果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大型淡水螺类,是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3年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之一。
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力极快,近年来本地主要水田耕作区遭受了不同程度入侵为害,并呈扩散蔓延之势,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成为水稻生产中为害较为严重的有害生物之一。
现结合我地实际,就稻田发生情况与防治举措简要介绍如下,以供水稻种植户参参。
1发生特点福寿螺在南方沿海1年发生2~3代,各代螺重叠发生,以幼螺或成螺在水生作物基部或水田土表下2~3cm深处越冬,亦可在田边或灌溉渠、河道中越冬。
喜栖于缓流河川及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及水田等处,产卵于夜间,产在水面以上植株或干燥物体的表面,如水稻、莲藕茭白、石砌沟壁、灌溉渠、田梗、杂草等。
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厣,静止不动。
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较田螺大20倍,其上具蜡粉状物覆盖。
卵圆形,呈粉红色至鲜红色,每一卵块由3~4层卵粒叠覆成葡萄串状,色泽鲜艳,十分醒目。
1年可产卵20~40次,产卵量3~5万粒,繁殖力极强。
2为害特点福寿螺在本地主要为害水田区水稻、绿色叶菜类、水生蔬菜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白菜等旱生作物。
螺卵孵化后稍长即开始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
水稻插秧后至晒田前是其主要受害期。
主要吞食稻叶,造成少苗缺株,需多次补苗。
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
水稻田福寿螺发生与防治对策论文
水稻田福寿螺发生与防治对策论文
水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摘要] 福寿螺具有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若任其发展,将对水稻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作者通过多年对福寿螺发生规律及其生物习性的观察,提出了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危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福寿螺;发生规律;危害;防治对策
福寿螺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异名大瓶螺、苹果螺。
成螺体积大,20世纪80年代群众将之作为食用螺,又作为鸭、鳖等的食料进行饲养。
由于养殖过度,很多先前的养殖户放弃继续养殖,致使大量福寿螺丢弃于河溪、池塘等地方,然后扩散到稻田为害水稻及其它水生作物,发生范围不断扩大。
现严重威胁我县水稻等作物的安全生产。
农民和农技人员普遍担忧,福寿螺繁殖速度快,如果不加强防治,农作物受害程度将更为严重。
一、生活习性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
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
由于养殖过度,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对水稻的生产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其作为美食的价值。
目前福寿螺在我县泛滥成灾,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福寿螺一生经过卵、幼螺、成螺三个阶段,世代重叠,一年四。
防治福寿螺实施方案
防治福寿螺实施方案福寿螺是一种对水稻田和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有害生物,给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作物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福寿螺,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防治福寿螺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加强监测和预警。
1.建立福寿螺监测网络,定期对水稻田和周边水域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福寿螺的分布和数量变化。
2.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遥感、GIS等,实现对福寿螺的预警和预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物防治。
1.大力推广福寿螺天敌,如优势种类的鱼类、鸟类等,建立福寿螺的天敌群落,形成生物平衡,减少福寿螺的数量。
2.研发和推广福寿螺的生物防治剂,如微生物制剂、病毒制剂等,利用其对福寿螺的生物特性进行有效防治。
三、物理防治。
1.采用人工捕捞、机械割草等物理方法,减少福寿螺的数量。
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水稻田和周边水域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福寿螺的栖息地。
四、化学防治。
1.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螺剂等,对福寿螺进行有效防治,但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研发和推广对福寿螺有选择性、低毒性的化学防治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综合防治。
1.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结合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形成联防联控的综合防治体系,提高防治效果。
2.加强对福寿螺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局面。
六、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1.加大对福寿螺防治技术研究力度,提高防治技术水平,不断完善防治方案。
2.建立福寿螺防治技术推广体系,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广应用于农田生产实践中。
七、加强监督和评估。
1.建立健全的福寿螺防治工作监督体系,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2.定期对福寿螺防治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防治方案,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防治福寿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手段,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水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治摘要福寿螺对农作物的危害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此,介绍了福寿螺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福寿螺;水稻田;为害;防治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是一种水生螺类,喜食植物。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引入我国广东。
由于福寿螺肉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食物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磷、钠、钾、核黄素等,可被人类和动物所食用,作为特种经济动物进行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我县福寿螺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致富门道引进养殖,可是,由于福寿螺口感较差,味道不好,没有被消费者接受,一直鲜有销路。
因此,养殖户普遍不愿意再养殖福寿螺而将其遗弃野外,因而迅速传播开来。
1福寿螺的生活习性福寿螺一生经过卵、幼螺、成螺等3个阶段。
在浙江省的发生为不完全二代,包括越冬代和第一代,世代重叠。
福寿螺繁殖力强,扩散蔓延迅速,性成熟的雌螺交配后24h即可产卵,产卵母螺寿命一般为4~8个月,平均6个月。
连续产卵期2~4个月,交配次数最多可达44次,产卵量在1 100~4 000粒。
福寿螺主要以幼螺、成螺在农田、池塘、沟渠及土壤中越冬,越冬代成螺一般为直径2~3cm的中型螺。
5~7月和9~10月是福寿螺的2次繁殖高峰期。
5月上中旬福寿螺成螺开始产卵,卵可以产在茭白植株、杂草、石块等任何物体上,但主要产在离水面10~40cm的植株中基部。
初产卵块呈明亮的粉红色至红色,在快要孵化时变成浅粉红色。
福寿螺耐旱力极强,耐饥力也很强,但是福寿螺不耐低温。
试验表明,冬季暴露在空气中的福寿螺对1~2℃以下的低温十分敏感,持续1d的低温可导致100%的死亡;而3~5℃的温度处理30d,没有发现任何福寿螺的死亡。
进入11月份后,由于气温下降,水稻收割后,福寿螺钻入水稻丛基部或田土表下2~3cm 的地方越冬,部分福寿螺在水稻田边的灌溉渠和附近的河道中越冬。
福寿螺有多种传播途径,既可通过从虫源地、发生地携带卵块、种螺和邮寄卵块等方式引进福寿螺作为开发动物饲料而饲养扩散,也可以附着在土壤中或水生植物的根部、茎基部随运输而扩散,故远距离传播主要是人为因素。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及防治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及防治摘要福寿螺是水稻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介绍了稻田福寿螺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稻田福寿螺的防治。
关键词福寿螺;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福寿螺学名大瓶螺(Ampullario gigas spix),又名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其食性杂,食量大,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扩散蔓延快。
稻田主要以成、幼螺在水稻秧苗期和移栽大田后至烤田前咬剪幼苗和有效分蘖,造成严重叶缺,缺株少苗,甚至局部稻苗被食光。
据调查,我县平川、城厢,中山等7个乡(镇)有福寿螺为害,稻田一般有螺0.2~1.6只/m2,严重的有螺4~7只/m2,一般稻株被害率0.59%~3.81%,严重的达7.63%~13.99%,已成为农业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1形态特征卵:圆球形,直径 2.0~2.5mm,初产时深红色,黏稠,孵前色变淡。
卵成堆叠产,每卵块3~5层,一般100~400粒不等。
幼螺:初孵体 2.0~2.5mm,软体部分呈深红色;初孵幼螺可在水中爬行,以后贝壳向右旋增加。
螺口径在2.2cm以下为幼螺或高龄幼螺。
成螺:雌雄异体,爬行体长3.5~6.0cm,贝壳近似圆盘形,一般具6螺层,雌螺壳口单薄,外唇直或略弯,厣周缘平展;雄螺增厚,外唇向外反翘,厣外缘的中部略隆起,上下缘向软体部凹。
2生活习性神寿螺的一生经卵、幼螺、成螺3个阶段,属雌雄异体的软体动物,卵生。
越冬成螺一般于翌年4月间交配产卵,产卵时间多在早、晚间进行,产卵部位主要在离水面8~20cm高水稻、杂草、竹木桩上、田石基边和沟渠道壁边。
刚产出的卵粘而软,并呈鲜红色光泽,成为葡萄状长圆形卵块,以后色泽逐渐变淡,由鲜红变粉红,至孵化前逐渐变灰白色,初孵幼螺脱落于水中,即能浮游觅食,独立生活。
卵期长短主要受气温影响,4~5月间气温14.5~23.5℃,卵期20~21d;7~8月间气温24.3~28.4℃,卵期11~12d。
福寿螺性成熟早,产卵次数多,产卵量大,容易孵化,繁殖速度十分惊人。
早防早治稻田福寿螺
科普惠农ZH C O iN cG zH I Jl SHU早防早治稻田福寿螺■陈晓娼张鸿卢代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近年来,外来生物福寿螺在各地稻田发展蔓延 势头不减,危害局面已经形成。
在四川省新津安西 镇、乐山市中区等曾经危害严重的稻区,由于福寿 螺科学防控技术的推广和灭除活动的现场示范,稻 田福寿螺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
但福寿螺群体易随 稻田排灌水扩散,其科学防控技术还没有被农民、种粮大户甚至基层农技人员所了解和掌握,福寿螺 的扩散范围逐年加大,在新扩散区的危害也逐年加 居L笔者建议加强对福寿螺的早防早治、及时防控, 这将有利于实现水稻绿色发展、控害保产、优质髙 产的目标。
1稻田福寿螺发生及危害现状福寿螺属于外来人侵生物,上世纪80年代初从 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引人我国,198年引人四川省,后 流人农田湿地环境,因繁殖力强,种群数量猛增,随 灌溉水迅速由点及面在稻区扩散分布。
福寿螺食性 杂,可在沟渠水塘中大面积取食水生植物嫩茎、嫩 叶,造成秧田大面积缺窝。
因此,水稻秧苗期和移栽 期是福寿螺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抓住这段关键期,充 分做好福寿螺的防除工作,效果事半功倍,对水稻优 质稳产髙产具有重要意义。
2稻田福寿螺早防早治的技术对策2.1加强福寿螺防治宣传,提升福寿螺防治意识福寿螺是外来有害生物,在许多新近扩散的稻 区,人们对田间出现的福寿螺缺乏了解,只有稻田出 现大面积毁苗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往往这 个时候田间福寿螺种群已经积累到相当大的数量 了,防治起来也比较困难。
因此,建议基层主管部门 和农技推广单位,一定要大力宣传防控稻田福寿螺 的重要性,对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民都要宣传到 位,真正提升稻田福寿螺的防治意识,将福寿螺的防 治纳人水稻生产的常态化管理之中。
2.2农业和物理防治是稻田福寿螺防治的首要措施稻田福寿螺主要随水进行扩散,因此在灌溉主渠人水口、支渠人水口甚至稻田人水口安装滤螺钢 丝网或纱网,能有效阻止福寿螺从上游稻区扩散到下游稻区,显著减缓福寿螺扩散速度和繁殖速度,极大地降低福寿螺的种群数量和危害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控陈晓娟;何忠全;郎冬梅;汪世元;毛建辉;何树林【摘要】采用问卷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在四川稻区的分布和危害,并就现有化学杀螺剂进行了药效评价和综合防控技术的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福寿螺目前在四川省16个地区均有分布,以成都、乐山、泸州等地福寿螺的危害较为严重.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杀螺胺乙醇胺盐对稻田福寿螺防效最高,达86.74%,而杀螺胺、四聚乙醛等防效相对较差.综合防控措施的灭螺效果为89.73%~93.64%,保苗率56.13%~80.36%,每667m2挽回经济损失553.21元.福寿螺在四川省分布广,化学杀螺剂需交替使用,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行之有效.【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3(039)002【总页数】4页(P188-191)【关键词】福寿螺;分布;药剂筛选;综合防控【作者】陈晓娟;何忠全;郎冬梅;汪世元;毛建辉;何树林【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都610066;成都市植保植检站,成都610066;成都市植保植检站,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都6100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1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进入四川省最早是在1988年,由某科研所从外地引进在泸州进行养殖,其后各养殖户纷纷加入饲养福寿螺的行列,包括福寿螺重害县新津县,福寿螺的来源最早也是由当时某农家乐个体业主为开办田螺火锅,从重庆引种过来的[1]。
但随着福寿螺养殖业的萎缩,大量福寿螺遭到弃养,很快从养殖场扩散到相邻的农田繁殖,咬食水稻、莲藕、茭白等水生作物,造成植物叶片孔洞、缺刻或者咬断嫩茎嫩心,形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同时福寿螺携带广州管圆线虫,食用不当很容易感染线虫招致脑膜炎甚至死亡,四川省2009年就有一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例的报道[2],因此不管从对农业的危害还是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方面来说,有效控制福寿螺的蔓延危害已刻不容缓。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时间2009、2010年进行发生危害现状的调查,2010年、2011年进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1.2 试验地点调查在四川全省除川西高原及广元、巴中高山地区外的水稻主产区进行。
防控技术研究在成都市新津县安西镇进行。
1.3 发生危害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进行。
调查了成都、德阳等在内的17个地区的54个县市的福寿螺发生情况,包括发生面积、严重程度等,最后将调查获得数据一并汇入调查表格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
1.4 杀螺剂药效评价购买市售杀螺剂进行田间药效筛选:6%四聚乙醛颗粒剂(瑞士龙沙公司),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浙江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安徽东盛制药有限公司),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四川省化工研究设计院),MaY(自制马桑叶粉末),茶枯(购自广西)。
2010年5月中旬,在福寿螺危害区选择方形田块300m2,筑田埂划分小区,每小区10m2,小区间用细纱网筑成60~70cm高的隔离墙,用竹片支撑。
5月22日在秧苗移栽前清除试验小区的福寿螺及其卵块,然后投入螺高2~2.5cm的福寿螺100只/小区,24h后(5月23日)进行秧苗移栽,移栽后24h内按药剂推荐剂量进行药剂拌土撒施处理。
各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
设置不施药处理作为对照。
5d后(5月28日)待田水澄清时调查小区内福寿螺活螺数和卵块数,并于分蘖结束后调查稻苗分蘖数。
计算虫口减退率、保苗率和防治效果。
计算公式如下:1.5 综合技术措施的研究应用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福寿螺防控研究,即是在福寿螺重害区区域,春耕灌水前在各稻田进水口安装孔口直径为2~3mm纱网,灌水移栽前人工捡除田间可见的福寿螺,移栽后24h以内采用毒土撒施法施用杀螺胺乙醇胺盐1次,施药同时在田间安插1.5m高竹片30~40片/667m2,5d后收集竹片上的卵块,同时捡除田间可见活螺和秧苗或田埂边的卵块,此后每隔5d捡除1次卵块和活螺,直至分蘖结束。
设定3个约200~500m2不等的田块作不防控处理的对照田。
调查移栽前田间福寿螺基数、分蘖中期和分蘖结束时田间福寿螺数量、卵块数量以及水稻分蘖数,水稻收获时进行产量测定。
2 结果和分析2.1 福寿螺在四川省的分布及危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四川省稻田福寿螺除川西高原和高山地区广元、巴中外,其余水稻种植区成都、眉山、乐山、自贡、宜宾、泸州、内江、资阳、遂宁、南充、德阳、雅安、凉山、攀枝花、达州、广安等16个地区均有福寿螺的分布与危害,如图1,可见福寿螺目前已遍布四川省绝大多数水稻生产区,经初步统计,四川省有福寿螺发生和危害的水稻面积在20万hm2以上,占四川省水稻总面积10%左右,其中乐山在2009年就有3.3万~4万hm2的稻田发生福寿螺危害,约占全省福寿螺发生危害面积的16.5%~20%。
图1 稻田福寿螺在四川省的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golden apple snail in rice field in Sichuan分析发现,目前福寿螺虽然在四川省16个行政地区已有分布,但发生数量比较多、危害比较大的稻田还仅局限在其中的部分乡镇如新津安西镇、双流黄龙溪镇、籍田镇、煎茶镇、彭山江口镇、彭溪镇、凤鸣镇、自贡盐滩区盐滩镇、大安区何市镇、团结镇、资阳雁江区保和镇以及广汉万福镇、大英县玉峰镇、隆盛镇、蓬安县海田镇、泸州龙马潭区胡市镇、乐山市中区苏稽镇等地,这些乡镇的水稻田50%以上甚至100%可以看见福寿螺,轻则损失产量20%~30%,严重田块甚至颗粒无收;而其余有福寿螺分布的稻区目前福寿螺的数量比较小,还未形成可见损失。
就成都市而言,目前12个区县均有福寿螺发生,以新津、双流、金堂、大邑等地的部分村镇危害较重。
据统计,在福寿螺发生严重的新津县,2010年有10个乡镇36个村(社区)有福寿螺的发生和危害,其中稻田危害面积1506hm2,严重危害田块920.2hm2;水塘、藕田发生面积85.4hm2,严重危害面积54.7hm2,产量损失率高达48.36%(表3)。
2.2 杀螺剂药效试验结果四聚乙醛等几种杀螺剂2010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见表1,施药5d后(5月28日)田间福寿螺虫口减退率远高于未防治对照,并且不同杀螺剂之间的药效差异极显著。
杀螺胺乙醇胺盐处理的虫口减退率最高,达87.17%,防治效果86.74%,保苗效果82.13%,三苯基乙酸锡和杀螺胺仅次,再其次是四聚乙醛和茶枯,自制马桑叶粉末MaY的杀螺效果比其他杀螺剂较弱,防治效果55.92%、保苗效果78.19%。
从田间卵块数的调查结果看,各处理卵块数差异显著,三苯基乙酸锡和杀螺胺乙醇胺盐处理的小区卵块数量最少,在与杀螺胺处理的活螺数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卵块数量明显少于后者;防治效果相对较差的MaY,田间活螺数较多,但卵块数反而较少,笔者认为可能是处理干扰了福寿螺的正常产卵。
表1 几种杀螺剂对福寿螺的田间药效Table 1 Effect of some molluscicides on the golden apple snail in the field1)“虫口减退率”一栏中数字后面的字母为差异性检验结果(P<0.05)。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处理Treatment effect 6%四聚乙醛GR6%Metaldehyde GR螺基数/头·(10m2)-1 Population base of the snails活螺数/头·(10m2)-1 Number of the live snails虫口减退率/%Decrease rate of the snails防治效果/%Control efficiency卵块数/块·(10m2)-1 Number of egg mass分蘖数/苗·m-2 Number of tillers保苗效果/%Seedling protection 100 19.8 80.17b 79.51 36.7 198.2 78.3045%三苯基乙酸锡WP 45%Fentin acetate WP 100 15.5 84.50a 83.99 12.2 227.5 81.1070%杀螺胺WP 70%Niclosamide WP 100 16.5 83.50ab 82.95 24.3 240.2 82.1070%杀螺胺乙醇胺盐WP 70%Niclosamide-clamine WP 100 12.8 87.17a 86.74 18.8 240.6 82.13 MaY 100 42.7 57.33c 55.92 33.8 197.2 78.19茶枯Tea seed powder 100 21.2 78.83b 78.13 19.0 213.1 79.82 CK 100 96.8 3.17d - 86.2 43.0 -2.3 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结果新津水稻移栽一般在5月中下旬,而6月上中旬是福寿螺在稻田的危害高峰,2010、2011年在新津采用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对福寿螺防治效果见表2。
2010年6月21日、7月6日综合防控田块福寿螺的平均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4.98%和97.81%,2011年6月7日、6月30日调查到虫口减退率为90.13%和94.74%;两年的防治效果均在89.73%以上,保苗效果最高达80.36%。
2010年产量测定结果见表3,综合防控田的水稻产量远高于未防治田块的水稻产量,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田块水稻产量为268.54kg/667m2(表3),而综合防治田块水稻的平均产量为520kg/hm2,未防治田产量每667m2损失251.46kg,经济损失553.21元/667m2。
可以认为,通过采用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可以很好地降低福寿螺的危害,保证水稻产量。
表2 新津稻田福寿螺综合防控效果Table 2 Integrated control effect on the golden apple snail in the rice field in Xinjin年份Year survival rate 2010 06-21调查时间/月-日Investigation date田块Field防治前螺量/头·m-2 Number of the snails before control活螺数/头·m-2 Number of the live snails分蘖数/苗·m-2 Number of tillers虫口减退率/%Decrease rate of the snails防治效果/%Control efficiency保苗率/%Seedling综合控制田Field with integrated control 31.9 1.6 213.6 94.98 91.26 79.5907-06未防治田Field without control 31.9 18.3 43.6 42.63 --综合控制田Field with integrated control 31.9 0.7 219.5 97.81 93.64 80.3631.9 11.0 43.165.52 --2011 06-17未防治田Field without control综合控制田Field with integrated control 15.2 1.5 215.4 90.13 89.73 56.13未防治田Field without control 15.2 14.6 94.5 3.95 --06-30综合控制田Field with integrated control 15.2 0.8 218.2 94.74 93.39 57.33未防治田Field without control 15.2 12.1 93.1 20.39 --表3 新津福寿螺未防治田的水稻产量损失1)Table 3 Yield loss in the rice field without control in Xinjin1)经济损失按照2010年新津当地干谷价格2.20元/kg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