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颜燕华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合集下载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潼关》教学设计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潼关》教学设计

《潼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了解元曲的体裁特点;熟读并背诵作品。

2、技能目标:品味诗歌精炼的语言特点;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民本情怀,增强爱学情分析由于初中学生诗词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学生诵读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较为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的内涵。

因此,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导。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配合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多次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元曲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重点: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难点: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5分钟)从题目中的“潼关”入手,介绍潼关过去是兵家必争之地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个地方,课件出示“潼关”二字,再出示图片,它内有华山,外有黄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诗人张养浩去陕西赈灾,途径这里,有感而发,写下佳作“山坡羊.潼关怀古”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他的这首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板书课题检查课前预习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作者——,字——,号——,——代——家,代表作有《》“山坡羊”是——,————是题目。

自主学习(充分的自学是成功的前提,相信聪明的你会做得很好哟!)二、诵读,读出音韵美 (10分钟)教师引入:同学们,学习古诗词曲,那就要我们去诵读去欣赏,请同学们1、大声朗读诗文,每人试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在原文上标出你认为重要的字音;用“/”划出停顿学生朗读读后作指导 (出示课件:诵读指导一) 齐读一遍教师: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听听行家是怎样读的,请注意要听出语速、语调、重音、感情2、听读课文同学们听出来了吗?语速: 语调: 重音 : 感情: (出示课件:诵读指导二)同学们已经明白了朗读的方法,下面来展示你们的朗读风采精彩展读齐读评价:分组读评价:个人展读评价诵读总结:三、品读,读出结构美(10分钟)教师引入: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仿佛看到了作者远望西都,伤心慨叹。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荆彦婷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荆彦婷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徽标类图文转换教案【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到的方法来完成图文转换型题目。

2、能更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语文的实用性。

【教学重难点】1、观察画面特点。

2、展开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考点和考查方式(一)考点阐释1.关于徽标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

2.考题特点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并注重考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挥。

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了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更贴近生活的理念。

(二)考查方式1.描绘徽标的内容(简要说明徽标的构成)2.解释徽标的含义(谈谈徽标的创意)二、经典例题(2015河南)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

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

(4分)图案以足球为主体,足球上标明“CSF”,意为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给足球画上翅膀,寓意腾飞、活力和足球运动带给学生的快乐。

“阳光体育,快乐足球”8个字,点明校园足球的宗旨和意义;这几个字错落排列,富有动感,显示出活力与快乐。

(言之成理即可。

“图案”“文字”一方面2分,共4分)识记:徽标画面描绘的基本方法1.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图形、文字、英文。

这个徽标由足球、翅膀、英文、八个字组成。

识记:解释徽标含义的基本方法(2)揭示寓意(巧联想)①注意与标志的象征意义相联系标志的寓意深刻:足球上的CSF表示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翅膀象征足球带给人的活力、腾飞;八个字点名此图的主旨;错落排列表明足球运动的活力与动感。

识记:善表达1.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组织答案(由总到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外到里;由图到文)2.注意说明文结构(总---分、分---总)3、用客观简练的语言描绘三、答题思路、方法(一)细观察,抓特点(读)1.写出构图要素(参考格式:该图由xx、xx、xx组成/该标志由xx、xx、xx构成/该图融入了xx、xx、xx等元素。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潼关》教(2024)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潼关》教(2024)

文学与艺术
思想教育
结合文学和艺术知识,欣赏和分析《潼关 》的诗歌意境、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提 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2024/1/29
通过诗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 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情怀 。
14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2024/1/29
15
启发式教学法在《潼关》中的运用
创设情景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31
部编年优级质上课册一《等潼奖关初》中教语文七
2024/1/29
1
2024/1/29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 •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 教学反思与改进方向
2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2024/1/29
3
《潼关》背景介绍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合理设置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分值。
2024/1/29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对评价标准进行适当调整,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 性和公正性。
26
07
教学反思与改进方向
2024/1/29
27
本次教学亮点总结
1
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 能力提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
《潼关》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所作 ,是一首描写潼关险峻和壮丽景
色的古诗。
该诗以潼关为题材,表达了作者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潼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关隘 ,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024/1/29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2024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潼关》公开课教案

2024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潼关》公开课教案

诗歌中体现的家国情 怀与民族精神
12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2024/2/3
13
启发式教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提问学生关于诗歌内容、情感、 意境等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思
考。
通过类比、联想等方法,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பைடு நூலகம்
2024/2/3
14
小组合作探究法实施策略
6
重点难点梳理
教学重点
《潼关》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谭嗣同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教学难点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对谭嗣同思想的理解和把握。针对这些难点,教师将采用多种教 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突破,如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通过背景介 绍、文本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谭嗣同的思想。
03
尝试将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技术等融入诗歌教学,提
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3
33
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自我 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 结合。
评价内容
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精神 、思考深度、表达能力等方面进 行评价;鼓励肯定学生的优点和 进步,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22
05
课后作业与拓展
2024/2/3
23
背诵默写任务安排
背诵《潼关》全文,确保能够准确、 流畅地背诵。
02 学习需求
学生需要通过对经典诗文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文 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人生百 态,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03 学习难点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 潼关(教学课件)(共22张PPT)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  潼关(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①拟人、侧面描写 ②赋予河流、高山以人的 情感,③生动形象表现了潼关河流的奔腾壮阔, 山的巍峨险峻,④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 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整体感知
1.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
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 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研读
tóng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sì cù sàn
xián
课文研读
潼关
久远。
簇拥。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赏析: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清 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潼关
谭嗣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反复诵读并感知诗意;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体会诗歌的意境; 3、感受少年谭嗣同凌云豪情,树立“志存高远” 的爱国情怀。
在今陕西潼关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 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 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 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 新志士。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 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 《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 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主旨归纳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张建宝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张建宝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女娲造人潼关县第一初级中学张建宝【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的特点。

快速阅读,积累字词。

2.通过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

复述故事情节,分析女娲形象,感受文中表现的喜悦之情。

3.通过朗读,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创造性想象改编神话。

初步感知想象和联想手法,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潼关东山景区就有女娲祠,对于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能够有所帮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人,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就是人们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

二、整体感知明情节1、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用口头语言讲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指名学生讲解、简述女娲造人的故事传说。

3、快速通读课文,对照《风俗通》中关于女娲的记载,找出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些最见作者的想象力?(1)课文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2)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女娲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欢欣喜悦的场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乐等情绪。

三、深层探究析,找出相关语句1.女娲造人的动机是什么?交流点拨:因为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人类,不够生气蓬勃。

2.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3.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4.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造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

这样才能使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

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合情合理,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

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邢桂兰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邢桂兰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东方市琼西中学邢桂兰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能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作者,理解诗歌主题思想。

3、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理解诗意,理解主题思想。

难点:学习通过诵读,有序分析重要诗句的方式,理解诗意。

三、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阅读探究法。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上课学习:1、反复诵读诗文,感知文意。

2、翻译古诗(学生通过学习资料自主完成,老师引导)3、理解重要字词(老师提问,学生思考阅读回答)4、作者简介(学生通过学习资料查阅)。

5整体感知:重点了解诗文内容,主要思想情感(学生思考探究,老师引导)6、深入品味诗文:引导学生主句分析诗歌内容的含义,感悟思想情感,了解精彩字句。

7、掌握诗文主题思想(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8、拓展学习:了解历史上一些忧国忧民的诗人及诗句。

9、练习作业。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东方市琼西中学邢桂兰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能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作者,理解诗歌主题思想。

3、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理解诗意,理解主题思想。

难点:学习通过诵读,有序分析重要诗句的方式,理解诗意。

三、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阅读探究法。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上课学习:1、反复诵读诗文,感知文意。

2、翻译古诗(学生通过学习资料自主完成,老师引导)3、理解重要字词(老师提问,学生思考阅读回答)4、作者简介(学生通过学习资料查阅)。

5整体感知:重点了解诗文内容,主要思想情感(学生思考探究,老师引导)6、深入品味诗文:引导学生主句分析诗歌内容的含义,感悟思想情感,了解精彩字句。

7、掌握诗文主题思想(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8、拓展学习:了解历史上一些忧国忧民的诗人及诗句。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葛玉霞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葛玉霞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伊川县直中学葛玉霞一、教学目的通过这首散曲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本情怀。

二、教学要求1、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2、反复吟咏诵读,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三、教学过程1、总导入同学们,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鼎足并举,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唐诗和宋词我们已经有所接触了,像我们刚学过的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牧的《赤壁》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是唐诗了,那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是宋词了,今天呢我们就要开始学习另外一种文学形式,就是元曲了。

元曲可分为元杂剧和元散曲,而元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

我们今天要学的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属于一首小令,也是元曲中的名篇。

2、教师导学和背景介绍词有词牌名,曲也有曲牌名的,山坡羊就是这首曲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这首曲是作者张养浩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字希孟,号云柱,为人刚直,敢言时弊,后辞官归隐。

其诗歌、散曲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揭露。

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的生活。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文本,看作者是如何让借古讽今的。

3、文本疏理同学们齐读文本,并思考把文本划分层次,概括大意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要“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这是写景。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作者驻马远望长安。

几朝古都长安曾是那样的辉煌,如今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今非昔比,这正是由盛到衰过程的真实写照。

这一层看起来是在回顾历史,并未提及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战争的惨烈却跃然纸上。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诵读《潼关》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诵读《潼关》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诵读《潼关》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鉴赏古诗《潼关》。

2.初步积累鉴赏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会鉴赏古诗《潼关》。

反思与评价1内容提要时间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与评价2从鉴赏古诗的一般方法来学习本首古诗的教学方式值得肯定,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一、方法导入鉴赏古诗的一般方法二、鉴赏《潼关》1.知诗人谭嗣同(1865—189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2.解诗题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素有“第一关”的美誉。

3.读诗文4.明诗意朗读节奏与绝句简介5.入诗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我最喜欢句诗因为。

(提示:可从修辞、情感等角度赏析)6.悟诗情第一句描写、第二句叙述、第三四句拟人。

表达出欲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感情。

三、当堂鉴赏谭嗣同的《狱中题壁》四、课后练习1.在书法纸上默写并批改《潼关》。

2.尝试实践鉴赏古诗的一般方法。

330102一、随机让学生回答。

(多媒体)(看+想+讲+听)二、1.(1)随机让学生回答(2)学生齐读诗人简介(3)师生简要补充史实:中国为国留血第一士2.师生共同解读3.女生读、师指导节奏划分4.(1)学生说读诗意,师生明确节奏划分(2)师指导朗读方法,学生齐读全诗(3)师生结合小学所学,明确绝句含义(4)回忆鉴赏古诗的一般方法5.(1)师生学习创作背景(2)学生谈到西安的感受(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4)小组代表回答。

6.师生汇总诗句核心点,学生再读全诗。

(动静转换,古诗约定: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看+想+做+讲+听)三、1.师生复习鉴赏古诗的一般方法2.教师板书,指导朗读方法3.学生鉴赏《狱中题壁》,教师指导4.学生饱含敬意在教师指导下分全班、男生、女生齐背《潼关》并鼓励学生做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爱国少年共同实现中国梦。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谷永奇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谷永奇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6、黄河颂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生子词。

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情感目标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通过“感受——诵读——品析——运用”的四步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受)(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片段)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段音乐,请你边听边发挥想像,然后说说你听后的感受。

(板书学习目标一欣赏:让我们静静地听。

)(生:我感受到黄河流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生:我听见黄河在咆哮,在奔腾。

使我的情绪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

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师自答: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用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我们今天学习它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诵读师: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呢?师生共议得出。

如: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2,时代背景的把握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4,调节自己的感情。

更多……师:下面让我们高声地朗读起来,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板书教学目标二诵读:让我们琅琅地读。

)1、学生自由读,推荐一个代表读。

2、老师范读。

3、同学合作朗诵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潼关》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潼关》优质教学课件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 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 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 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 是完全合拍的。
课后研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译文】黄河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 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合作探究
1.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
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 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潼关
谭嗣同
知识备查
潼关:在今陕西潼 关北,关城临黄河,依 秦岭,当山西、陕西、 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 军事重地。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
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中日甲午战争 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遍 历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1897 年9月政变发生,被捕入狱,与林旭、杨锐、 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 “戊戌六君子”。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本课时练习。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再见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14岁的谭嗣同面临的祖国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 凌的国家。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 腔热情渴望为民族为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 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 似,移情于物,写下了这首诗。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潼关教用课件PPT1-PPT精美课件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潼关教用课件PPT1-PPT精美课件


11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要实现“让市场主体和人民 群众有真 真切切的 感受”, 必须要完 善决策机 制,促进 政府科学 决策民主 决策,同 时加强对 权力的制 约,完善 法律法规 约束行政 权力,一 定要把每 一笔钱都 用在刀刃 上紧要处 。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9.联系具 有客观 性,即 是事物 本身所 固有的 ,不以 人的意 志为转 移的。 要从事 物固有 的联系 中把握 事物, 切忌主 观随意 性。但 人们可 以根据 事物固 有的联 系,改 变事物 的状态 ,调整 原有的 联系, 建立新 的具体 联系。

10.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 则的要 求。坚 持为人 民服务 的工作 态度, 坚持求 真务实 的工作 作风, 坚持从 群众中 来到群 众中去 的工作 方法.
东汉末年,曹操率军10多万,两次攻打屯兵潼关的马超。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击败潼关唐军10万,夺取潼关, 直捣长安。
亡兴 ,,
百百 姓姓 苦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课件 《山坡羊潼关怀古》课件
《山坡羊潼关怀古》课件
望西都,意踌躇。
潼 关Leabharlann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怀
----辛弃疾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
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
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
格清逸而豪放。
当时关中大旱,饥
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 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 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 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 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 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 关。后因积劳成疾,客 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 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 强烈的忧患意识。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邢桂兰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邢桂兰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 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 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 名政治家,文学家。一生经历了 数朝。多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 正。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 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 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 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 代名臣之一。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 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 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 前三句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 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
•“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 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 突出了历史的变迁。
本文最能表达思想主旨的是哪句?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东方琼西中学 邢桂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 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 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受苦;一朝灭亡, 百姓还受苦。
• 课后背诵一些表达爱国爱民的古诗。
• 张养浩晚年在陕西赈济饥民时,写了九首怀古
曲。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这是最有
名的一首。
大家在朗诵散曲中,能感受到作者在散曲 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情感?
文中写了哪些实景,哪些虚景?这样写的好 处是什么?
实:潼关风光、昔日帝都的遗址
虚:西都——长安
虚实对比,借景抒情
本文中哪两个字很好的表现了山河的情景, 又反映了作者的心情?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王美玉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潼关》王美玉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 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朗读课文,把握结构美
• 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后,请两位同学读课文,
集体纠音。
• 正音:峦( )踌( )躇( ) • 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 理解字词的意义,了解诗词的大意。 • 明确本诗的结构:这首诗由三部分组成--写
• 2、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
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 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 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
•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诗人关注的是
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 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兴--大兴土木,百姓受苦;亡-战争频繁,百姓遭殃。)
总结、深化、拓展
• 1、品味诗歌的感情基调: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
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 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 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 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 的语气。

七年级上语文《潼关》徐思维人教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4

七年级上语文《潼关》徐思维人教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4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优秀比赛PPT课件,适合公开课!
名师PPT课件
朗读诗歌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cù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shù
山入潼关不解平。
朗读.mp4
名师PPT课件
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理解诗歌的内容
终古:久远 簇:簇拥 束:拘束 不解平:不知何为平坦
名师PPT课件
把握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写__北_方__壮__阔__的_风__景__,表达了诗 人_渴__望_冲__决_罗__网_、__勇_往__直_前__、_追__求_个__性_解__放_的情感。
名师PPT课件


将《潼关》改写成一篇小散文。

微课.mp4
名师PPT课件
拓展延伸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 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 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 和喉舌。
——别林斯基
名师PPT课件
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收集谭嗣同其他诗歌三首, 查阅资件,适合公开课!”
名师PPT课件
名师PPT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谭嗣同及诗歌背景,能够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本诗。 2、把握“终古”“簇”“束”“不解平”四 处的意义,理解全诗大意;把握诗中 “簇”“嫌束”“不解平”三处拟人修辞的妙 处,能够想象全诗描绘的情景。 3、感知谭嗣同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 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潼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2、感知少年谭嗣同
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意。

教学难点:感知少年谭嗣同
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1、查找资料,了解谭嗣同的历史事迹和本文写作背景。

2、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意。

3、诵读诗歌,体味情感。

【背景关】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师生互动
分析诗歌
【作者关】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
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诗意关】
(翻译加粗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终古:久远
簇cù:簇拥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束:拘束
由诗入境
天色苍茫,万古高耸的云山簇拥着这座古城,秋风起,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

莾莽大河冲向山谷,可惜河谷狭窄,河水似乎也受到了极大的束缚。

秦岭山脉蜿蜒至潼关,只知到巍峨险峻,不知平坦为何物了,此等桀骜不驯之态真令我赞叹佩服!
小组合作
探究诗歌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修辞关】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情感关】
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

拓展延伸
感知作者
人物典故
——剑胆琴心
在浏阳乃至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剑胆琴心”的雅号。

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立如山岳、傲视死神的凛然正气。

谭嗣同短暂的一生中,两剑三琴陪伴他度过了不少苍茫岁月。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名人评价
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

北京西城区政协主席杜灵欣:作为近代中国为改革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的思想学说得到后人重视,他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更是时下锐意创新、不断深化改革需要的一种精神传承。

当堂测试
背诵默写潼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