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自然之旅的开发与实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的研究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的研究策略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生物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能力,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素养、学习素养和生活素养。
在进行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研究策略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问题导向策略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想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和实验,学生可以动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鼓励他们进行深入思考,挖掘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实验设计策略实验是生物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实验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让他们理解科学方法的应用和实验原理的重要性。
三、团队合作策略生物实践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分工合作、交流和协作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团队合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跨学科整合策略生物实践活动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且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可以将生物实践活动与地理、化学、数学等学科进行整合,开展跨学科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交叉应用能力。
五、社会实践策略生物实践活动可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生活素养。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调查、采集和分析数据,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的研究策略应当注重问题导向、实验设计、团队合作、跨学科整合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各科课程标准中的落实,并将制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纳入新课程标准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离不开生物课程,离不开教学,生物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教学我国传统的教学活动过于强调应试教育成绩,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步伐,并且难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教学,实现社会需要和教育功能的有效匹配。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给予正确地指导,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教学方式不能过于拘泥,要灵活变通,在方法上要灵活,在教学上要实用,特别是互动式教学模式,其变动性与灵活性也非常大,只要是符合教学理念,有益于教学活动的,能够提升教学水平的都可以引入,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新,敢于引入新方法,推动互动教学模式的发展。
对于创设情境实现互动要求教师有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对教材的精确把握,对方法的灵活运用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自主探究法、概念图解法、列表比较法、讨论分析法的掌握与实践等,在参与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与能力的提升。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创新,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共同进步。
二、“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
校本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地也引领着校本课程的建设进入了新时期,校本课程更具时代性、开放性与灵活性,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审视当前核心素养视角下校本课程开发仍存在着来自于教师、家长、学校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面对这一困境,要立足"校本"、体现"人本"、关注"师本"来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课程开发引言:当今各国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发展的DNA,明确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育人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基于此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核心素养视角下课程建设成为了我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促进了课程的多元化也成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靶心。
一、初中生物校本开发的困难分析1、生物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不高虽然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学生们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受中考、高考要求的影响,很多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对于生物学科重要性的认知都不够充足,甚至很多学校及教师片面的将该学科作为"软科学",当做"副科"。
这也就导致,生物学科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较低,在课程课时安排、研发投入等方面都存在有严重不足现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学科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生物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自然会受到严重阻力。
2、生物教师专业精神及专业能力不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及校本课程研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如何、专业水平高低可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同时也会对校本课程研发情况造成直接影响。
但实际情况来看,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生物学科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重视度不足,这也导致很多学校的生物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存在有一定不足,容易导致教师自身理念与专业观点相左的现象,甚至错误的认知校本课程开发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增加自身的工作负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这自然也会对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造成影响。
《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它不仅能有力地促进是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对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
具体表现为:1、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课程改革是由学校和教师具体实施的,成功与否,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实践。
学校和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
学校和教师参与开发的校本课程,不但充分体现三级课程管理的意义,体现课程研制者的意图,而且可以有效地发挥新课程的作用,使新课程更为清晰、易懂,更容易被理解与实施。
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将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作为支撑,而校本课程开发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我校生物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生物学素养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他们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不断的构建和重组,对教学实践也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究。
他们注重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而不是开发的结果。
在开发过程中,生物老师们的课程意识、课程观念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专业知识能力也得以提升。
同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使生物学满足了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综合能力的需要,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意识。
改变了学生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等进行个性化学习,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另外,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也有明显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㈠课题确立校本课程研究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
我们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校本研究,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能融为一体。
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践行
30生物学通报2019年第54卷第1期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践行侯楚东(湖北省宜昌市东山中学湖北宜昌443000)摘要以宜昌市东山中学开发的生物学校本教程《拾翠苑》为例,阐明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原则、内容、实施方案、课程评价及对未来的期许;通过校本课程的践行,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使生物学校本课程成为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之一。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核心素养中国图书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1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使课程能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本校以学生为本位,考虑学校现有资源、师资、硬件设施等条件,积极开发生物学校本课程。
1.1校情介绍本校地处绿萝植物园旁,依山而建。
植物园内有珍稀植物400余种,三峡珍稀植物标本312种共计1000余份,方便学生参观学习。
本校以“家国情怀、独立精神”为办学理念,以“崇德明礼、博学创新”为校训,十分重视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配有视频显微镜、大朋VR—体机、心肺复苏全身人体模型、大型血压测量仪、3D打印机等仪器设备,供学生使用。
学校专门安排校本课程时间,7~8年级各开设15个校本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分年级选班,其中,参加生物学校本课程的人数每个年级约25人。
1.2学情介绍本校学生为划片招生,部分学生对生物学很感兴趣,他们好奇心强,喜好观察,善于与人合作,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教材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生物学校本课程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2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2.1校本课程与国家生物学课程和课程标准的结合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中专门有课外实践一栏,这些内容不需要课内完成,而学生在校外缺乏相应的指导,繁重的课业任务也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实践。
因此,将测量血压、设计并安放人工鸟巢和饲喂器、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等内容归为校本课程,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浅谈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浅谈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七下第三单元第一到第四章】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七年级下册课本前四章的内容,针对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命观念1.合理膳食,可以通过对食物中营养成分和消化吸收的学习,让学生依据平衡膳食宝塔,做到合理膳食,可以维护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保证营养需求。
2.通过对人工呼吸与心肺复苏的学习,可以解决由于溺水,煤气中毒等引发的呼吸暂停等问题。
除了培养学生的急救常识之外,还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主要体现在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等方面。
4.在人体内能量的利用这一节课,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结合呼吸作用来更加深入的理解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从而能够指导人类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食物数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5.结合人类相关疾病比如由于营养缺乏缺乏引发的疾病,由于抽烟,酗酒引发的相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肾小球肾炎等,使学生能够做到珍爱生命。
二、理性思维1.呼吸运动的模拟实验中,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构建物理模型,更加深刻的理解呼吸运动过程中相关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2.在学习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时,可以通过对比血浆原料和尿液成分及含量的差异,归纳与概括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三、科学探究可以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以及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等几个探究性实验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的生物学观点,并会运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四、社会责任1.关注食品安全,通过对第一章对不同食物营养素,以及消化与吸收的学习,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做到合理膳食,维护身体健康。
2.环保问题,通过对第二章的学习,明确空气质量对呼吸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养成环保意识,可以引导学生自愿做环保志愿者,宣传环保知识。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初中生物学科教学逐渐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育,使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道德情感。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课堂教学的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引言为了提高生物学科的深度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学情和身心发展规律,立足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中的重难点,并且预设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难题,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由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启发个人的生物学习意识,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初中生物的学习中。
一、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一)重理论,轻实践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除了促进学生在理论基础方面的掌握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有充足的动手实践经验,但就当前的教学形式而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部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在实践部分的应用传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实践操作的经验,就会导致在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的效率较低,速度较慢,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一堂课往往只有45分钟的时间,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的讲解往往要占据30分钟甚至40分钟的时间,剩下的时间不足以完成一些实验部分的教学,学生也无法完全准确地掌握相应的细节技巧,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也没有很好地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引导理论的发展。
最终,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重分数,轻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以及考试成绩表现,以此来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
这不仅会造成原本在学习能力上有差异的学生,学习程度之间的两极分化差异加大,而且还会让一些学习成绩无法短时间进步的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提升。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摘要:在开展生物教学之前需要让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让其充分的意识到教材并不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课程资源,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本地,对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学科核心素养更好的落地。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生物;课程资源伴随着我国生物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国家对于生物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和手段,在原有的基础上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让其对于生物进课堂有着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生物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对于教材的深度开发、利用教师需要针对教材进行分析,只有熟知教材内容,才能为后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良好条件。
因为很多教师在现阶段,对于教材内容尚未熟知,就凭借着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讲解,导致课本中许多内容和理论体系没有充分传递给同学们,这样一来学生其自身的无法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使得自身的生物成绩严重下降。
首先,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等媒介,查询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与整理,传授给同学们。
将生物知识与其他科学的知识相衔接,拓展延伸教材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生物教材的学习。
以解析“光合作用”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光合作用实验的基础上,拓展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发现氧气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进一步的知晓“光合作用”的来源以及内容,同时体会到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过程,使得其自身对于该知识点理解的更加透彻。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小资料”、“活动”、“本章小结”等板块,找寻其中存在的隐形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最后,教师可以将“光合作用”与物理知识中的光反应、碳反应等相结合,一起进行讲解。
另外为了配合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可以专门组织本校的生物教师编制了生物学校本教材,像《组织培养技术与鲜切花栽培》、《生物标本的制作》。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实践
中学教育2019 年 6 月14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实践王小芳(兴城市第三初级中学 辽宁葫芦岛 125100)摘 要: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针对生物课堂,也对学生提出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因此,在开展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细化教学目标的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内容,优化合作活动、提出探究问题,逐步落实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 教学目标 活动 问题初中生物是学生系统认知生物学知识的开端,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生物知识的同时,实现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等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落实全面素质教育。
那么如何基于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实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呢?[1]一、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开端,也是教师进行其他教学策略安排的指南,同时教学目标的内容也指向课堂中学生将会发生的某种变化。
因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做好课前的指导工作。
之后,教师以教学目标中的内容为基点,进行教学策略的针对性设计,从而逐步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
例如,在《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生物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如下教学目标的设计:(1)生命观念:了解人类的活动,以及我国的动植物资源等,能够意识到人对生物圈的影响;(2)理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基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思考人类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3)科学探究:能够根据自身的生物知识,进行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的设计,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本次活动的探究任务;(4)社会责任: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并以自身出发,践行环境保护理念。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构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作为学生的一门重要学科,生物学课程自然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构建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入手,结合初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及重要性核心素养可以简单理解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素养、学习素养、思维素养、创新素养、情感品质、审美素养、身心素养等。
这些素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初中生物课堂核心素养的构建1. 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生物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表现在学习生物知识和了解生物文化。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生物知识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 学习素养学习素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思维素养思维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任务。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
三、初中生物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1. 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构建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核心素养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核心素养指的是一种全面的、终身的能力,它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造价值、适应未来社会变革的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
而生物课堂作为基础课程之一,也需要根据核心素养的理念来进行构建,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出发,探讨初中生物课堂应该如何构建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一种全面的、终身的能力,它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核心素养包括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跨文化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种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是学生在学业上需要掌握的,更是他们在未来社会与生活中需要具备的。
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生物课堂的核心素养建设1. 培养批判性思维生物课堂是一个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场所。
生物知识庞杂而丰富,学生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和辩证,才能真正掌握生物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对生物现象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在讲解生物进化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进化这一现象,进化的机制是什么,进化对生物世界的影响等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2. 培养创新能力生物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
生物领域的研究日新月异,科学家们不断在探索新的领域,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验、课外阅读、课题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领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性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信息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实验等途径获取生物知识,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
在讲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并引导他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能力。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掌握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们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在生物学教育中,通过构建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学到丰富且深入的生物学知识外,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实际能力,这将是生物学课程的一个重要构建。
素养构建中的思想品质生物学知识的本质在于描述、解释和预测生物现象。
生物学课程应该重视生命科学的哲学和思想历程的分析与学习。
生物学知识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关注精度以及对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等。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如独立思考、创新、领导、勇气、公正、负责、自我反思、社交技能和道德感等思想品质。
生物学课堂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思维,让学生在思想品质上得到提升。
素养构建中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学生掌握的基本科学知识,以及其能够观察、实验、思考、推理并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生物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学科的核心概念、基本事实、科学方法、实验过程和研究内容,同时也需要通过实验等手段培养科学素养。
科学方法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探究方法,学生应该通过科学实验、调查和观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来探究生物的生命现象,了解不同的科学研究方式。
信息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在生物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获取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并且让学生合理的利用它们,从而构建知识、加深认识,让学生更好的匹配国际化教育。
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文化素养是指学生了解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以及对本民族文化学问的了解与理解。
生物学课程应该围绕生态、环保、健康、人类生命问题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生命科学与技术的文化素养。
在生物学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到其它不同国家生物文化的知识,也可以了解中外古今生物学家的生平和探究成就。
生物学教育应该让学生了解古籍、珍稀植物、动物和植物文化遗产等,培养其保护和传承生命科学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施路径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施路径作者:潘熙春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03期【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核心素养逐渐演化为学科教学的参照依据。
通过学科教学体现学科价值,促进学生学科素养。
生物是一门探究生命、自然的社会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核心素养指导下,优化初中生物教学路径是改革的重要途径。
本文结合生物核心素养内容,分析具体教学策略,希望能够起到相关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路径“教育应该教什么,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研究学者重点探讨的问题。
在此局面下,核心素养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前进道路,提出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
生物作为与生命、自然息息相关的社会学科,也积极加入改革大军,尝试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优化课堂教学路径,发挥学科探究价值,培养学生生命观、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达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核心素养与生物学科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特别指出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初中向高中迈进是必然的,因此,探究核心素养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从本质上来看,核心素养能够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生物核心素养将培养新人才的诉求与方向进行具体化、指向化,四项基本素养内容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不仅彰显了生物独有的教学价值,更突显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生物思维。
二、核心素养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学路径1.挖掘生命因素,培养生命观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以及关系特征进行的抽象化解释。
经过人们严格认证,能够解释生物学中的相关现象和意识。
结合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来看,能够体现生命观的内容包括:生物体结构层次、生物遗传、进化和延续等,重点阐述了生命的由来、结构构成、进化与遗传等。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生命因素,引导学生利用该部分知识解释生命现象。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宋晓兰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宋晓兰发布时间:2023-05-13T02:48:48.502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5期作者:宋晓兰[导读] 本研究以核心素养为理论框架,探讨了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市分校摘要:本研究以核心素养为理论框架,探讨了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通过文献综述、课程设计和实践探索等方法,构建了一套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生物学校本课程。
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为初中生物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实践探索;教育改革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教育的基础科学之一,生物学教育在塑造学生思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初中生物学教育存在着知识点分割、学科脱节、实验能力欠缺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理论框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旨在为初中生物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是指人类在面对复杂问题和不确定性时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在当前教育领域,核心素养被广泛认为是教育的目标之一。
初中生物学作为学科的一种,也需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强调综合素养的培养。
其次,要强调跨学科的整合。
核心素养要求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互动,而不是孤立的学科知识。
因此,初中生[1]物学教育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和协调,以促进跨学科的整合和学科知识的交流。
第三,要注重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践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张聪智
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践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张聪智发布时间:2023-05-13T02:55:12.503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5期作者:张聪智[导读] 本文介绍了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生物实践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市分校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生物实践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通过对实践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过程的分析,发现该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发展核心素养;生物实践类校本课程;教育效果;问题;建议引言:随着教育的发展,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而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开发和实践生物实践类校本课程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通过对实践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基于发展核心素养开发生物实践类校本课程,并提高教育效果。
一、实践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实践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1]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践教学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
开发实践类校本课程,首先要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要体现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当开发实践类校本课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需求分析:课程的开发应该始于对学生需求的分析。
教学内容:实践类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充分考虑学科前沿和学生的实践需求,以实际问题为引导,充分结合实验、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教学方法:实践类校本课程的教学应该是多元化的,既包括实验、观察、调查等传统教学方法,也应该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在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和[2]学科发展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自
然之旅的开发与实施
摘要: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生物教学全过程.在学校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得学生的知识量和个人修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基于此,以下对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自然之旅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
引言
初中生物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在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生物知识,更加关注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最终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要围绕“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更新教学理念、重塑课堂教学目标、调整和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多元化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关注生物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核心素养
狄德罗曾经说过:“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使得他们能够发掘自身的潜力,在初中繁多科目的学习中,可以找到明确的方向前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生物的发展,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正确了解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有关课程时,学生可以知道: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是我相信,肯定很多同学对于我们又是怎么成为人类、怎么和现代类人猿分别成了两个物种而感到
疑惑.其实,这是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人类的祖先不得不为了适应生活
环境,改变了自身的形态结构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才有了今天的人类.人类的祖
先身上正是有着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才使得他们从遥远
的过去能够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时代.而学生作为他们的后代,更应该拥有这些品
格和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思考关于人的素
养的相关问题,使得他们可以慢慢认识核心素养.
二、强化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形成基本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初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也是促使学生形成其他素养的基础和关键。
基于此,教师在落实学生基本生物观
念素养的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强化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
一
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所谓的前概念就是学生在对生物后进行系统化学
习之前已经在脑海中形成的认识。
学生这些前概念常常出现不全面、错误的现象,会导致学生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制约了新知识的学习。
因此,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之前,教师应通过多种个途径,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其正确的
生命观念。
另一方面,把握生物核心概念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生命观念来源于生
物知识,学生只有掌握生物核心概念、生物知识之后,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
观念。
基于此,教师在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时候,必须要从生物核心概念作为切
入点,遵循“学科语言规范、循序渐进、体验性和总结性”的原则,全面加强生
物核心概念的教学。
三、重视探究活动开展,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这也符合苏霍
姆林斯基所提出的理念,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将自己当作发现者、探索者
的需要。
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生物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以便引领学生走入生物学习的世界,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以逐步解锁生物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探究方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和水平,助力学生在生物学
习道路走得更长、更远。
新课程提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生物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教师要做到的便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的空间,让
学生自主开展探索活动,从而有助于教师高效开展生物教学。
比如,在教学《动
物的运动》一课时,为让学生能够认识自身相应的运动系统结构,知晓运动系统
的组成,认识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体验运动过程中自身运动系统的变化
和其他系统的参与情况等。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视频教学创设探究学习空间,
让学生观看有关“关节”的视频,帮助学生认知关节各部分结构名称,与此同时,让学生观察运动过程中,“哪几个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哪些关节容易受伤,我们
应当如何保护这些关节?”通过问题的有效设置,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与探索,
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认识相关运动系统结构,为笔者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四、通过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规律来进行培养
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当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生物理论知识的教学,
在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时候,而这些生物学理论和概念的学习恰好是进行核
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
就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新课改在其中发
挥的作用是不断深化的,因此生物学当中的基本概念也越来越准确细化,在进行
生物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也需要相应的加强对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这些生物
概念知识不仅是初中生物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
的基础,因此老师要依据于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规律来展开生物核心素
养培养,通过高效课堂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生物理论知识加以掌握。
就拿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营养》这一节的教学来说,开展这一节教学的一个
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体得以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比如说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蛋白质、糖分等等,在进行这节课教学的时候,老师可
以从我们的实际生活入手,通过学生们生活当中的饮食习惯来进行相关问题情境
的创设,让学生对与之相关的生物学概念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来说要引导着学生
对常吃的食物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且对各个类别食物的营养概念进行介绍,让学
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探究,最后老师要通过具体的人体
所需营养实例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内容进行理解,继而可以让这些知识内
容来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每一个生物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在实际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清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生物教学内容来有针对性地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理性思维、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观察生命现象和细胞结构,助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另外
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不断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发展理性思维
和科学素养,同时还应该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海.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
究,2019(36):7-8.
[2]李莉芳.议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3):50.
[3]胡玉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探讨[J].课程.教材.教
法,2017,37(08):69-73.
[4]程雅楠.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理论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7.
[5]江巧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J].广西教
育,2016(41):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