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方体教案及反思
认识正方体—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
认识正方体—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立体图形的认识》,具体内容为第3节“认识正方体”。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并学会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体的定义,掌握正方体的六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特征,学会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正方体的特征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等。
2. 学具:正方体教具、剪刀、胶带、直尺、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用品,如魔方、纸巾盒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存在。
2. 知识讲解(1)正方体的定义:讲解正方体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正方体的六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3)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讲解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合作交流六、板书设计1. 正方体的定义2. 正方体的特征3. 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 答案:表面积为150平方厘米,体积为125立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正方体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形状与空间》章节中的“认识正方体”一节。
主要内容包括:正方体的定义、特征、展开图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正方体的定义和特征,能够识别出正方体。
2. 学会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 能够将正方体的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方体的定义、特征和展开图。
难点:理解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展开图、日常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如魔方、骰子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展开图、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神秘的礼物盒(正方体形状),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猜测,从而引出正方体的概念。
2. 教学新知(10分钟)(2)展示正方体展开图,引导幼儿理解正方体的展开方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正方体展开图为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如何将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正方体展开图的观察和操作,让幼儿动手尝试将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2)引导幼儿思考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魔方、骰子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正方体2. 板书内容:(1)正方体的定义和特征(2)正方体展开图(3)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一个正方体,描述它的特征。
(2)尝试用画纸和彩笔制作一个正方体展开图。
2. 答案:(1)正方体的特征:六个面都是正方形,边长相等,角度相等。
(2)正方体展开图:根据正方体的展开方式,共有11种不同的展开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中掌握正方体的定义、特征和展开图。
认识正方体—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
认识正方体—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大班数学教材《认识正方体》。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正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能够用正方体进行空间思维和创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正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用正方体进行空间创造。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与同伴共同完成正方体的制作和展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正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用正方体进行空间创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片、正方体制作材料。
学具:正方体制作材料、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注意正方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 知识讲解:向学生展示正方体图片,讲解正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的特征。
3. 制作正方体:让学生分组,每组领取正方体制作材料,按照指导步骤制作自己的正方体。
4. 展示与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正方体,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正方体的特征。
5. 空间创造:让学生利用正方体进行空间创造,如搭建正方体塔、设计正方体图案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正方体特征:六个面——正方形十二条棱——相等八个顶点——尖锐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正方体制作一个有趣的立体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立体图形,如房子、汽车、动物等。
2. 请学生用正方体进行空间创造,拍摄照片并附上创作说明。
答案:学生可以利用正方体进行空间创造,如搭建正方体塔、设计正方体图案等,拍摄照片并附上创作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制作正方体、展示与交流、空间创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形状世界》的第三章《立体的世界》,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正方体,了解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使幼儿能够掌握正方体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名称,理解正方体的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其能够辨别正方体与其他立体图形。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方体的特征及其名称。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并能与其他立体图形进行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形纸片、彩色笔、剪刀等。
学具:正方体玩具、正方形纸片、彩色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正方体玩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引导幼儿发现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相同的正方形,每个角都是直角。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正方体的定义和特征,让幼儿了解正方体的六个面、八个顶点和十二条棱。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正方体模型和正方形纸片,让幼儿自己动手拼成正方体,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辨别正方体与其他立体图形。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正方体的定义和特征2. 正方体的六个面、八个顶点和十二条棱3. 如何辨别正方体与其他立体图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正方体,并画出正方体的六个面。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请找出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并描述其特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使幼儿对正方体有了基本的认识。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正方体特征的理解程度,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如积木、纸盒等)制作正方体,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提高其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正方体》教案:认识正方体一、教学目标:1.认识正方体的概念。
2.观察和比较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的性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
2.素材:正方体的图片、卡片。
三、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呈现正方体图片,向幼儿介绍正方体是由多少个面组成的,分别是什么形状的面。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例如: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上的边都相等等。
操作探究:(20分钟)1.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颜色不同的正方体模型,让他们观察和比较正方体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颜色的正方体,找出正方体上的边和角,并与小组成员讨论、比较他们的特征和性质。
展示交流:(15分钟)1.邀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将他们小组的观察结果和发现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的幼儿补充和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
拓展应用:(15分钟)1.让幼儿在彩色纸上画出正方体的形状并剪下来。
2.引导幼儿根据正方体的特点,用该纸模拟和组合出其他形状的物体。
总结评价:(10分钟)1.教师帮助幼儿回顾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
2.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正方体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们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环节,提高了幼儿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整节课的教学环节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幼儿们的学习需求,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的反思环节,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认识正方体的形状和特征;2.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3.理解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正方体的形状和特征;•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2.长方体模型;3.实例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利用一些实例图片,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并通过询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形状像正方体的东西?”–“你们知道什么是正方体吗?”–“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不同?”2.引领本节教学的主题:认识正方体。
Step 2 观察与探究1.学生观察手中的正方体模型,指出其特点和形状。
2.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模型并表示困惑,老师让学生指出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区别。
Step 3 操作与实践1.学生分组利用操纵杆搭建几个不同的正方体。
2.学生通过情景游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认识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医院、水管等多个情景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正方体在基础建设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Step 4 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并呈现正方体的实际应用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比较多种形状的房子,为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Step 5 再次总结1.在本节课的最后,老师带领全班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再次确认学生是否能理解正方体的特点和区别。
2.学生通过简单的练习、对比和游戏等多种渠道,巩固了对正方体的认知和理解,感受到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且有针对性,引入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互动较少,下节课需要增加互动环节,并提高学生参与度。
•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较为单一,下节课应该加强学生的操作实践,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整体教学效果较为突出,建议继续保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启发其创新思维。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形状与空间》章节,主要内容为认识正方体。
通过讲解、实践、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正方体的特征,学会辨识正方体,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正方体的名称,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 学会观察、辨识正方体,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正方体的特征,辨识不同角度的正方体。
重点:掌握正方体的名称,能找出生活中的正方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模型、图片、卡片、磁性教具等。
2. 学具:正方体拼图、积木、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魔方小精灵》引入正方体,激发幼儿兴趣。
故事梗概:魔方小精灵住在一个神奇的魔方世界里,那里的一切都是正方体的形状。
有一天,魔方小精灵邀请小朋友们去参观他的家园。
2. 讲解:展示正方体模型,讲解正方体的特征。
a.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b. 正方体的6个面两两相对,大小相同。
c. 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相等。
d. 正方体有8个顶点。
3. 实践:分组进行正方体拼图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正方体的认识。
4. 例题讲解:通过磁性教具展示正方体的不同视角,让幼儿学会辨识正方体。
5. 随堂练习:发放正方体卡片,让幼儿找出卡片上的正方体,并说出其特征。
6. 游戏:组织“正方体接力”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正方体》2. 板书内容:a. 正方体的特征b. 正方体的视角辨识c. 生活中的正方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正方体,并描述其特征。
答案:例如,冰箱、洗衣机、魔方等。
2. 画一画: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一个正方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他们对正方体特征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家园互动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增强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
《认识正方体》教案15篇
《认识正方体》教案15篇《认识正方体》教案1教学目标(一)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用具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再用手摸一下左边的面,说它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教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6个面。
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同学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拿着长方体盒子)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能一眼全看到吗?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全看到?学生讨论。
(把六个面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
)教师演示:把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展开,剪去接头粘接处,贴在黑板上。
也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准备的长、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铺在课桌上。
教师:请再说一说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同学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用展开图折上)。
教师:请量出它的长、宽和高,说一说哪些面大小相等?指出相邻的三个面各用哪两条棱作为长和宽?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讨论后归纳: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教师:对长方体实物,我们已经会找它每个面对应的长和宽了,在平面图上会不会找呢?请同学用自己的展开图练习找各面的长宽。
正方体的认识(优秀6篇)
正方体的认识(优秀6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正方体的认识,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教学重点篇一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认识正方体篇二认识正方体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一、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
(出示正方体盒子)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五、教师讲解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正方体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正方体教案(附教学反思)
一、活动名称:认识正方体教案
二、活动安排
1.自然辩证法进行正方体的介绍:从四边形和立方体两个概念出发,引出正方体的概念。
2.思维训练:展示教师准备的正方体,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咨询来深入理解正方体的特点。
3.通过游戏增加乐趣:用彩色的小块拼出正方体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拼搭的乐趣。
4.实物认识:教师展示实物,如布绒球鼓,立体盒子等,让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点确定实物,并加深对正方体的理解。
三、教学反思
此次认识正方体活动进行的非常顺利,学生掌握了正方体的概念,并且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不断拓展思维。
但是,有时候学生太过兴奋,会忽略老师的指导,自行完成游戏,控制能力需要加强。
此外,有些学生对正方体的概念理解不够,应该在下一次课堂上多给予引导,使学生对正方体有更深入的理解。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5篇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正方体这一基础几何体。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三章《立体图形》第二节“认识正方体”。
具体内容包括:正方体的定义、特征、表面积、体积的计算,以及正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正方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正方体的定义和特征,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模型、直尺、计算器。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如魔方、纸箱等,引导学生关注正方体并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正方体的定义和特征(1)定义:正方体是一种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
(2)特征:六个面完全相同,相邻两个面互相垂直,有12条边,8个顶点。
3. 探讨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1)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6a^2,其中a为正方体的边长。
(2)体积:正方体体积=a^3。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例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正方体的定义和特征2. 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生活中的正方体:举例说明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表面积:150cm^2,体积:125cm^3。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正方体的定义、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课后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精选4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精选4篇)大班:认识正方体篇1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
"《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
"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
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
(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一、教学目标1.了解正方体的基本形态及定义。
2.通过实际操作认识正方体的面、边、点并学会对它们的命名。
3.通过游戏和活动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正方体的定义和基本形态。
2.正方体的面、边、点的命名。
3.通过游戏和活动认识正方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正方体的形态和各个元素的命名,以及通过游戏和活动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难点:正方体的命名方法以及如何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正方体的形态和各个元素。
四、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
2.黑板、彩笔。
3.活动材料:如积木、泡沫板等。
4.游戏道具:如骰子、正方体拼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师幼互动,观察教室中的正方体物体,引导幼儿发现。
2.让幼儿说出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并带领幼儿感知物品的立体感。
2. 正文(3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正方体的基本形态和定义,并在黑板上画出正方体的样子。
引导幼儿一起观察、比较,从感性认识上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模型或积木的拼组,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拼组,掌握正方体的面、边、点的命名,引导幼儿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探究。
3.通过游戏和活动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如:–模仿游戏:教师用物品扮演不同的正方体元素,让幼儿模仿其动作和发音。
–寻找游戏:将正方体元素散布在教室中,让幼儿找到正确的元素并放在拼图板上。
–插入游戏:将不同的正方体元素放入不同的筒中,让幼儿找到正确的筒,并插入相应的元素。
–自由游戏:幼儿自由拼组正方体,并形成自己心目中的图案。
3. 复述(10分钟)1.教师叩问幼儿正方体的基本形态、命名方法等问题,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内化,巩固掌握。
2.幼儿自由述说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4. 反思(5分钟)1.教师反思课堂实施效果。
2.教师与家长互动,探讨如何在家庭中辅导幼儿掌握本次幼儿园数学教案所涉及的知识点。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得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得正方体》含反思【教案名称】认得正方体【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得正方体这种几何体。
2.能够正确称呼正方体。
3.能够用手工或图形方式画出正方体。
【教学内容】1.正方体的定义和性质(1)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2)正方体有八个顶点。
(3)正方体有十二条棱。
2.正方体的命名及表示3.正方体的手工制作【教学流程】1.引入环节(1)播放视频播放一段介绍正方体的视频,引导孩子们认得正方体,并让孩子们通过视频中的画面感受正方体的形状。
(2)主题唱歌歌曲《正方体,正方体》,在活泼的音乐中进一步唤醒孩子们对正方体的认知。
2.讲解环节让孩子们将手指交叉,形成一个立方体的样子,并讲解正方体的定义和性质。
称呼正方体的名称和特点。
让孩子们察看老师手中的正方体,体验正方体的边角和平面。
3.操作环节现在让我们开始用彩纸手工制作正方体。
(1)老师示范老师用大颗粒的纸片呈现手工制作正方体的步骤。
(2)让孩子们操作孩子们依照老师示范,本身制作正方体。
4.课堂巩固用画板、活动卡等形式,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画出正方体。
5.课后家长互动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与正方体相关的场景,和孩子一起察看和感知,再提出问题和引导孩子回答。
【教学反思】认得正方体是大班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一个紧要内容,也是与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相统一的。
针对同学实际需要,本课设计了讲解,操作和课堂巩固等多种教学环节,以便更好地帮忙孩子们理解和记忆正方体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快乐地体验到制作正方体的乐趣,同时获得实际的有效学习成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孩子们的学习爱好,要以同学为中心,在各个环节都要引导同学本身探究去学习。
的确,孩子们好像一张白纸,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渐渐的润泽,去渐渐的触摸,以期能够渐渐长大、成长。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应当在有趣味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们自然而生的爱好和酷爱,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家长的支持也是特别必要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有趣的几何图形》章节中的“认识正方体”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正方体的定义、特点、识别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点,能够识别并描述正方体。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方体的识别及描述。
2. 教学重点:正方体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实物(如魔方、骰子等)、图片。
2. 学具:正方体手工材料、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让幼儿观察教具中的正方体实物,引导幼儿发现正方体的存在。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体。
2. 新课导入(10分钟)(2)讲解正方体的定义,让幼儿了解正方体的概念。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正方体图片,让幼儿识别并描述正方体的特点。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用正方体拼出不同的图形。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正方体手工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正方体。
(2)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制作的正方体。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正方体。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正方体2. 板书内容:(1)正方体的定义(2)正方体的特点(3)正方体的识别方法(4)正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2. 作业要求:请幼儿在课后找一找、画一画生活中的正方体,并描述其特点。
3. 答案示例:魔方、骰子、立方体玩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正方体的基本知识。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幼儿对正方体的识别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正方体的认识(优秀8篇)
正方体的认识(优秀8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正方体的认识(优秀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认识正方体》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习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毛线、纸、水彩笔、正方体若干、立方体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用礼物的形式引出认识的对象——正方体,初步认识正方体。
2、基本部分(1)玩一玩: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
幼儿观察正方体的特征,自由拼搭。
教师总结: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
正方体有6个面。
请幼儿进行验证。
(2)搭一搭:幼儿进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组合作搭出正方体。
总结:幼儿在拼搭的时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个正方体。
少一个正方形和六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3)量一量:找出正方体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总结:突出个别的,把不正确的进行讲解。
3、结束:找一找小朋友真棒,在我们幼儿园中也有好多的正方体,我们出去找找吧。
正方体的认识篇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说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以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看立体图形的能力。
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有趣的几何图形》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为认识正方体。
详细内容包括:正方体的定义、特征、展开图以及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正方体的定义,掌握正方体的特征,能识别正方体及其展开图。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方体的定义、特征及其展开图。
难点:正方体的展开图,以及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展开图、彩色积木。
学具:每组一套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展开图、彩色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彩色正方体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正方体的特征。
同时,让幼儿尝试用积木拼成一个正方体。
2. 新课导入(10分钟)(2)教师演示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折叠成立体图形。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正方体展开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对应的正方体面。
同时,让幼儿尝试自己折叠正方体展开图。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几个正方体展开图,让幼儿独立完成折叠。
(2)教师展示不同角度的正方体,让幼儿识别正方体的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正方体的定义、特征。
2. 展示正方体展开图,标注对应的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两个正方体展开图的折叠,并画出正方体的三个视图。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正方体有了深入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等,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反思认识正方体一、活动背景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科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本次教案旨在通过认识正方体这个具体的几何形状,培养幼儿的形状意识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特点和基本形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正方体的模型、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2. 幼儿准备:期望的目标是无需幼儿准备任何东西。
四、活动过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打开一站式教学系统,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东西,询问幼儿对这些形状是否熟悉。
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讨论和思考不同形状的特点。
教师:同学们,这些形状看起来熟悉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2. 新知介绍(1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正方体的模型,并解释它的特点。
教师:同学们,这个形状你们是否见过?它的名字叫做正方体。
它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个正方形。
正方体有八个顶点和12个边。
它是一个立方体的特殊情况。
3. 教学示范(15分钟)教师在彩色纸上画出正方体的形状,并将其剪下。
然后,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将剪下的正方体折叠成一个立体形状。
教师:同学们,我将用彩色纸示范如何将这个平面形状折叠成一个正方体。
请仔细观察,并尝试自己折叠一个。
4. 学生练习(20分钟)幼儿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彩色纸和剪刀,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尝试折叠出一个自己的正方体。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以用彩色纸和剪刀自由发挥,尝试折叠出一个漂亮的正方体。
你们可以将你们的正方体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者用彩色纸剪出一些图案。
5. 活动展示(15分钟)幼儿们完成后,教师让他们将自己制作的正方体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
然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鼓掌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六、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对正方体的认识更加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正方体教案及反思认识正方体教案及反思
认识正方体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操作中增强观察比较与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大正方体一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 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 各种正方体玩具、积木等。
4. 课件。
活动重点
知道正方体的名称以及正方体有六个大小形同的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活动难点
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方形的纸,复习导入
1.小客人是谁?它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交流。
小结: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边和角都能重合,说明边一样长、角也是一样大的。
这是一种办法,也可以用一条线来测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体,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 你认识它吗?它有什么特征?
2. 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
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 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小结:正方形的面是平面的,正方体是有棱角的,有空间的,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
(三)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进一步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1.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
2.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
4.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四)寻找正方体
1.在提供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检查验证
3.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4.找一找,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
5.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
(五)活动延伸
拼搭正方体,在生活中正确辨别正方体盒长方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
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正方体教案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D�D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
(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