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考研心得体会与感想
会计专硕考研高分心得体会

会计专硕考研高分心得体会会计专硕考研高分心得体会作为一名考取会计专硕的学生,我深知考研的艰辛和困难。
以下是我总结出的一些考研高分心得体会,希望对即将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考研期间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因此制定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非常重要。
在制定计划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时间,明确每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其次,要善于总结。
考研的内容庞杂,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理解。
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归纳。
可以利用复习的过程中,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笔记,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提高复习效果。
第三,要注重做题的训练。
做题是考研复习的重要环节。
通过做题可以巩固知识点,提高答题技巧。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题目的解题思路,找到解题的关键点,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第四,要注重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是考研复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模拟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复习情况,找到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方法。
在模拟考试中,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并且要及时批改试卷,查漏补缺。
第五,要坚持每天的小打小闹。
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量和复习进度非常重要。
不要等到快要考试的前几天才开始全力冲刺,这样容易造成紧张和压力,而且效果往往不会特别好。
所以,要坚持每天的小打小闹,保持良好的复习习惯。
第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考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必须要有坚持和毅力。
在考研期间,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
同时,要学会放松自己,适当调整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最后,要找到合适的复习方法。
每个人的复习方法和习惯都有所不同,我们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优势,选择辅助教材和辅导班,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考研是一场长期的备考战役,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会计硕士考研感想小谈

会计硕士考研感想小谈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重视选校:对于cc来说好的开端何止成功了一半,倒在人大230分数线面前的炮灰一片片,这些倒下的人去考上财或许就上了。
我说或许,至少进复试了就有机会。
而人大就比上财强那么多吗?我看也未必。
名校情节很正常,但名校有很多,勿钻牛角尖。
这里我针对一般人,实力超群且对某校有特殊情结的,选你认定的,为梦搏一把。
选校先划地域,再划档次,报你接受度以上的学校,宁可考不上,也不要到最后思考,录取了要不要去的问题。
另外我要强调一下,如果你没有什么背景的,本科又一般的,一定要重视"黑不黑"这个问题,不要想着"哪个学校不黑 ", "我只要努力就好" 来自我催眠。
cc到今天已经初现混乱,有些学校复试线低的不合理,复试比例过大。
很多事情,说不清,为何不选个透明度高的学校呢?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学会分辨信息:现在基本上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的帖子了,但在10 、11年的时候版面上充斥着专硕vs学硕的对比,每天都能看见互喷的不亦乐乎。
这个时候需要你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认真思考下自己的选择,想想自己考cc的初衷:初试简单?认为就业前景好?改行?等等每当报名的时候,各种内幕党层出不穷“XXX学校已经报了多少多少”这里面多少用心不良的,你自己斟酌。
想想自己选择的那个学校是出于什么缘由。
事实上根据我的观察,你看见什么3k 4k的,直接关了帖子就好。
同理,快出国家线时、复试线时,各种"舅舅党"已经成了论坛特有的"风景" 。
这个时候除了你打电话给学校问到的和自己家人打探到的,论坛上的,看看就好,不要干扰到你的复习计划。
君不见多少人看见自己在复试名单里却没复习后悔不已,记住复习专业课永远不会带给你损失。
学会搜集信息:我总是看见人问什么X校学费多少,收多少人这种简章里就有的东西,还有初试用什么书已经快被多少前辈写烂的话题你都不肯看一眼。
会计硕士考研:考研经验教训分享

会计硕士考研:考研经验教训分享在考研中,无论怎样都有成败之分,有的人为成功而欣喜,也有的人为失败而沮丧。
希望大家在成功之后戒骄戒躁,总结成功经验,为下次成功做好准备。
下面就是一些在会计考研中成功败的一些经验教训和大家一起分享。
◆选择篇考研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然而,选择是痛苦的。
每一个选择都对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先是工作与考研之间的选择。
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越来越的人选择了考研,但是,这其中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考研的明确目的,只是随波逐流,跟着考研大军的脚步,这样的后果很可能是失败,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十足的动力,没有人能够坚持下来。
说说我自己吧,我是在大三上学期时决定考研的。
一部分原因是就业的压力,我本科所就读的学校是化工类,但是我的专业是财务管理,很多用人单位都在怀疑一个化工学校怎么还有经济类的专业,这无疑给我找工作设置了很大障碍。
自己又不愿意委屈自己,内心中总是无法接受一毕业拿着不够吃住的工资,过着疲惫不堪的生活,这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定,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就业的压力。
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逃避找工作。
而且,高考的失败一直使我不能释怀,一直觉得自己本能够做的更好,想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
想了很多之后,义无返顾的加入了考研大军。
之后便是学校的选择。
我是学经济的,在北京,经济类很出色的学校只有北大,人大,中财和贸大。
北大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完全没有考虑在内。
当然很多同学也为了梦想在进军北大,为之一博。
人大一直是我喜欢的学校,很希望有一天能够在那读书生活。
大三上学期,我偶尔到人大去听课,想提前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氛,也把人大作为自己的目标。
但是,经过一学期对考研相关各方面事情的了解,我渐渐放弃了人大。
一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考上人大的希望比较渺茫,很有可能付出一年的努力却没有任何结果,二是由于人大的行政色彩比较浓,我孤身一人在北京,没有熟人可以帮忙,很有可能过了初试而在复试被淘汰。
会计硕士总结范文

尊敬的导师、亲爱的同学们: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贵校攻读会计硕士学位的学习生涯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这段宝贵的时光里,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在学术研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此,我谨以这篇总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一、学术研究方面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始终保持着对会计领域的热情。
通过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我不断拓宽了学术视野,提升了理论素养。
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的撰写。
论文选题紧密围绕会计领域热点问题,通过文献综述、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我严谨治学,力求做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二、实践能力方面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在校期间,我曾担任学院会计协会副会长,负责组织策划学术讲座、企业参观等活动。
此外,我还利用假期时间,在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实习。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熟练掌握了财务报表分析、审计程序、税务筹划等实务操作。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综合素质方面在综合素质方面,我注重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担任过班级干部、学生会成员等职务。
在团队项目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此外,我还注重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四、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对会计领域的热情,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职业发展方面,我希望能够在会计、审计、税务等领域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还将不断学习,关注会计领域的新动态,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关心与帮助。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此致敬礼![您的姓名] [毕业时间]。
清华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心得分享

清华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心得分享首先,客观分析自己,是保研还是考研的抉择。
我本科就读于某985高校,本科是会计学专业。
受学校政策所限,专业前10%不允许外保。
我决定考研是因为两个理由:一是想弥补曾经的遗憾,一直想去“天南海北”拓展下视野,不想一直在一个地方,趁着年轻多闯一闯;二是由于大三暑期参加了华科的夏令营,在里面认识了不少同学,他们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长时间留在一个地方,只在某个小圈子里混,你的思维和见识就容易受限。
我真心的希望自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见识到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然后从他们身上取长补短。
既然不能保送到外校,自认为实力不差,那我就选择考研。
其次,关于择校。
我选择MPAcc主要考虑了会计需要经验和实践,而我对学术研究不太感兴趣。
主观地认为目前中国的学术氛围太浮躁,真正静下心来做学问的没有几个。
而见识了不少学校的学硕硕士的生活后,我更觉得选择MPAcc不错。
大不了以后如果想做学术研究再读博。
其实,当时我还是挺狂的,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觉。
我把自己的目标定于上财,厦大,人大和清华之间。
经过论坛上研友的指点,从就业考虑,若打算在长三角工作,可选上财,珠三角,则厦大,环渤海地区则人大和清华。
综合之下,选择了考取清华。
至于具体的备考过程,我不详说,毕竟因人而异。
简要说下,我是从暑期剩半个月时开始复习的。
政治报了任汝芬的班。
报班对我而言,有以下好处。
当我失落时,看看辅导班上那么多共同奋斗的战友,尤其是一些女生,那种坚持奋斗的勇气,让我不好意思退缩;当我略显浮躁时,再同样看看那么多的战友,藏龙卧虎,轮不到我得瑟。
除了辅导班之外,就是自己看辅导班的教材和资料,就这些足够了。
英语嘛,自认为是我的强项。
我买了北航蒋军虎的《阅读理解精度80篇》和机工出版社的《英语分册》,还有本是练习完形填空的,书名忘了。
数学,本身是理科生,买了北航陈剑的《数学高分指南》,仅此一本足够了。
逻辑,我买了机工的《逻辑精点》和《逻辑分册》,其实一本就够了,但我是拿其中一本当练习,其实两本的差别不大,有些题是重复的。
MPAcc考研经历和学习心得

MPAcc考研经历和学习心得交完英语考卷的那一刻,心情五味杂成,不知道该如何表述自己的心情。
虽然是应届生,但是经历了失败的高考与高复后,个人觉得算是个大龄青年,在一年前的我决定在给自己一次机会去证明自己。
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在专硕和学硕间纠结,像我天性本来就比较懒散的人,在加上英语烂到自己都觉得不可能上学硕的英语国家线,我还是选择了专硕,到现在为止我感觉自己选择还是没错的,毕竟对学硕考四门表示亚历山大。
先说说考试的情况,我报考的是浙江工商大学,上午的做综合出奇的顺利,很多人都觉得难度有所增加,数学个人认为有难度的大概有3道左右,我觉得时间把握尤为重要,数学的大概花去一个小时,前15道单选认真做,后十道蒙了2~3道,这点我觉得很重要,不蒙时间绝对是不够的,感觉计算量太大或者没有把握的题果断蒙。
逻辑感觉难度上其实有所下降,因为2011年的考试题干长度比今年要长,而且非演绎逻辑多,而今年演绎逻辑(就是如果……那么……,或,且,非那种多了不少而且提示词明显)大概花去50分钟的样子,演绎逻辑每题必争因为如果复习到位肯定都能拿到,非演绎逻辑遇到不太确定的还是蒙吧,不要超过50分钟,不然作文要悲剧。
考试时天气异常寒冷,写字速度要慢很多,而且还要填图以及各种现场的干扰,本人身边的一位女生就一直对老师发问。
考完后发现数学大概错3道,逻辑错了4道,还算马马虎虎基本达到要求。
下午的英语各种悲剧,其实今年的阅读并不难但是自己不知道怎么搞得,有点糊(前一天紧张到只睡了4个小时),阅读做到后来真不知道在讲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最后我都有点想放弃,随便做了一下,后来对了一下答案阅读扣了20分,其他加起来估计在怎么也要扣个20分,运气好能上60.还在祈祷!还是要注意时间,同一个考场发现很多MM没有把综合的作文写完,还有人英语在响铃了还在涂,时间我觉得是考试的关键因素。
关于复习,我觉得暑假开始复习完全来的及,英语单词可以提前着手,开始别急着做阅读,一定要把单词全部搞定,哪怕花三个月只记单词都是值得的,我用的是新东方的绿皮乱序那本,也有人喜欢星火,看个人喜好,星火太多而新东方的去掉一些不重要的再打乱了记起来不至于那么乏味,我一个同学用正序的,到考试时才记到c……开始建议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记,然后第2遍2单元一起,再3个单元,这样反复。
MPAcc考研经历和学习心得

MPAcc考研经历和学习心得交完英语考卷的那一刻,心情五味杂成,不知道该如何表述自己的心情。
虽然是应届生,但是经历了失败的高考与高复后,个人觉得算是个大龄青年,在一年前的我决定在给自己一次机会去证明自己。
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在专硕和学硕间纠结,像我天性本来就比较懒散的人,在加上英语烂到自己都觉得不可能上学硕的英语国家线,我还是选择了专硕,到现在为止我感觉自己选择还是没错的,毕竟对学硕考四门表示亚历山大。
先说说考试的情况,我报考的是浙江工商大学,上午的做综合出奇的顺利,很多人都觉得难度有所增加,数学个人认为有难度的大概有3道左右,我觉得时间把握尤为重要,数学的大概花去一个小时,前15道单选认真做,后十道蒙了2~3道,这点我觉得很重要,不蒙时间绝对是不够的,感觉计算量太大或者没有把握的题果断蒙。
逻辑感觉难度上其实有所下降,因为2011年的考试题干长度比今年要长,而且非演绎逻辑多,而今年演绎逻辑(就是如果……那么……,或,且,非那种多了不少而且提示词明显)大概花去50分钟的样子,演绎逻辑每题必争因为如果复习到位肯定都能拿到,非演绎逻辑遇到不太确定的还是蒙吧,不要超过50分钟,不然作文要悲剧。
考试时天气异常寒冷,写字速度要慢很多,而且还要填图以及各种现场的干扰,本人身边的一位女生就一直对老师发问。
考完后发现数学大概错3道,逻辑错了4道,还算马马虎虎基本达到要求。
下午的英语各种悲剧,其实今年的阅读并不难但是自己不知道怎么搞得,有点糊(前一天紧张到只睡了4个小时),阅读做到后来真不知道在讲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最后我都有点想放弃,随便做了一下,后来对了一下答案阅读扣了20分,其他加起来估计在怎么也要扣个20分,运气好能上60.还在祈祷!还是要注意时间,同一个考场发现很多MM没有把综合的作文写完,还有人英语在响铃了还在涂,时间我觉得是考试的关键因素。
关于复习,我觉得暑假开始复习完全来的及,英语单词可以提前着手,开始别急着做阅读,一定要把单词全部搞定,哪怕花三个月只记单词都是值得的,我用的是新东方的绿皮乱序那本,也有人喜欢星火,看个人喜好,星火太多而新东方的去掉一些不重要的再打乱了记起来不至于那么乏味,我一个同学用正序的,到考试时才记到c……开始建议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记,然后第2遍2单元一起,再3个单元,这样反复。
会计专硕考研心得

会计专硕考研心得考研是许多大学生继续深造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取会计专硕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在我的考研心得中,我将分享一些准备考研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希望对即将参加会计专硕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明确目标和计划考研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学习和备考过程,因此在准备考研之前,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首先,明确自己想要考取的学校和专业,了解该专业的具体要求和考试大纲。
其次,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并根据考试科目的内容和比重,进行科学而有针对性的复习安排。
二、系统学习基础知识考研的基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会计专业的考研科目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些科目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学习。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听课、阅读专业书籍和参考资料来加深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
同时,做好笔记和总结,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方便后期的复习和记忆。
三、做好题目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做题是考研备考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分析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并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关注时事和热点考研的复习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关注时事和热点问题。
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财经和会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通过读报纸、杂志和网络资讯,了解行业的最新政策和变化,对于备考和解答综合案例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提高英语水平会计专业的考研中,英语科目是必考科目之一。
为了应对英语的考试,我们需要提前做好英语学习和准备。
可以通过参加英语培训班、刷英语题、背单词等方式来提高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和翻译的技巧。
同时,也要注重积累专业英语词汇和短语,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英语的问题。
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体魄备考考研是一项长期而紧张的任务,需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硕士考研心得体会与感想————————————————————————————————作者: ————————————————————————————————日期:会计硕士考研心得体会与感想【决定考研之前的杂言】一、知己知彼,赢在起跑线每种考试有它的脾气,学硕和专硕考察内容有很大差别,我当初就是从学硕转战专硕的,MPAcc考察的内容很少:初等数学,逻辑,写作,英语。
所以经常看到网上用两个月、三个月考了240+的大神,这羡慕不来,因为有些人就是适合考专硕。
如果你说你英语不好,不想背单词,你作文不好,你懒得动笔,你最大的优势是数学,那……我真的劝你去考学硕吧。
专硕不能保证你的付出跟收获成正比,所以别觉得别人3个月能考240+,你用6个月就能考220,专硕的账不是这么算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考专硕呢?我觉得,首先,英语不能是弱项。
英语占三分之一分数,别想着靠别的科目补救,“别的科目”只有一门……其次,在逻辑方面,你不能是钻牛角尖的人,有些人看逻辑答案总觉得答案不对,自己想的才是对的。
再次,如果你初中数学不错,作文底子不错,平常就挺有逻辑思维,英语不错,cc欢迎你……ﻫ二、制定计划跟上一条相关,一旦确定了你跟cc考试的相关度,以及你和目标分数、目标院校的差距,你就要开始努力了,但是如何努力呢?半年,一年的时间,你觉得时间很长,但是分配到每门课、每本书上的时间有多少呢?指定计划,可以提高每天的学习效率,可以让你心里有数,可以让你对自己的进度了如指掌。
当然,计划的详细程度可以因人而异,做的详细可以提高效率,做的宽松可以更加灵活,有计划外时间做些计划外的书和卷子。
ﻫ三、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跟上一条有一定联系,每个人与cc考试的贴合程度不同,数学不好要多学数学,英语不好要多学英语,这个每个人都知道。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现实中坚持学自己的习!今天,别人跟你推荐了一本逻辑书,可是你最近的复习计划是英语,这本书你做还是不做呢?明天,你看别人拿着太奇英语的模拟卷在做,可是你觉得太奇的卷子不适合你,你做还是不做呢?每天,你看见身边人天天5点起,12点睡,在自习室泡十多个小时,可是,你每天的任务根本不需要你在自习室待这么久,于是周围有人说你学习不刻苦,你心里有愧疚感,你是否也开始整天泡自习室呢?事情其实很简单,你就是要按照你的进度,完成你的计划,你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只要完成计划的内容,我就可以达到目标的要求。
你不需要比身边所有人努力,你不需要做别人做过的每一本书,你不需要做自习室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个,因为,你不是别人。
【各科复习】ﻫ一、数学ﻫ数学做三四本书就可以了,没必要把能找到的题都做了。
ﻫ首先,初了解——数学分册。
ﻫ数学分册,前面两三章还可以,后面的内容偏简单,但是用来让自己有个对初等数学概念还是可以的,看看每一章有什么考点,这本书顶多最后再回过头来看一遍,不需要反复研读。
估计一周就可以看完。
时间:5-7月。
ﻫ其次,打基础——凯程管理类综合能力核心笔记数学。
我当初是报了辅导班,所以发的这本书,后来我其实是最先做的这本书,觉得真心不错,没章前面的知识点很综合很全面,也列出了每章在前几年的考试占多少分。
总之,我感觉我是做了这本书入的门。
这本书做完可能需要2周时间。
但是我总共看了三遍左右,第一遍(7月)构建知识结构,还做了笔记,有很多不会的题;第二遍(9月)自己就忽然会了很多之前不会做的题,很有成就感,也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对以前就会的内容和题目也有了新的理解;第三遍(11月),就看的很快了,大概的又回忆了下基础知识点,重新做了下第一遍不会做的题。
这三遍是穿插开的,不是连着完成的。
再次,提高升华——数学高分指南。
其实,对于书籍内容好坏的把握,我特别不擅长,我都是在网上看别人对书的评价然后再决定买什么的,这本高分指南我买的很早,还是12版的,但是,直到出了13版的书,我的高分指南还没有写名字呢。
后来,在我做这本书之前,又看到有人在论坛上写“数学高分指南”是一本充满魔力的书。
于是,我在做这本书的时候就带着一种虔诚的感情。
这本书前两章很难,每道题都像是小学奥数,我做的很崩溃,但是,我知道我会做完这本书,我的校内状态是:高分指南,我只允许你嚣张一周!我给自己的计划是一周做完这本书(不是一周的全部计划),后来,没完成,拖了几天,后面的部分还可以。
于是,我又试着做套题……我发现,我的做题速度真的提高了很多!以前刚接触时,可能需要用一个半小时左右数学部分,现在最快可以一个小时完成……(但保险起见,我每次都几乎留一个半小时给数学)自己都觉得很神奇,奇迹发生在了我的身上!或许不全是这本书的功劳,还有前面的数学笔记,是一段时间积累的结果,当然,这本书还是很值得推荐。
我是10月份才第一次做这本书,应该也是看了两三遍吧,跟数学笔记一样。
数学是我的弱项,所以我的策略就是多给数学留时间,少错一道是一道……ﻫﻫ最后,查缺补漏——错题本。
每个老师都建议建一个错题本,记下你的错题,我也这么建议。
关键是错题本什么时候建立比较好。
我是从10月份开始的,那时候我的基础知识已经比较牢固了,开始提高阶段,我的错题本里的小部分错题是前三本书里做错且每次需要考虑很久的题,大部分题是后来12月份的模拟卷里的错题,总共50道左右,不多不少,大约3个小时能全部看完一遍,后来一共看了三四遍的样子。
二、逻辑:因人而异这部分,我真的是不知道该出给什么样的建议。
只能讲讲我的经历了,估计看完后,会有人觉得我是在打广告……那我就该哭了……报了辅导班,12年上半年是基础班,每周一次课,不确定是数学逻辑还是写作,所以,一个学期估计就上了四五次逻辑,饶思中讲的,每次讲一部分,但是,什么都不会,觉得逻辑好难,自己都愁得慌。
后来,暑假班,逻辑一共两三天,郭晨洁讲的,又一个奇迹发生在了我身上,我忽然逻辑入门了,形式逻辑我一共做了两三页笔记,日常逻辑有点像阅读理解,感觉大家做的都差不多。
于是,这两三天之后,我从不会逻辑,慢慢就能在40分钟内做完逻辑(考场上时用了50分钟),而且错的个数在5个以下(考场上错了9个,泪奔……),因为我考的不是顶级名校,所以,这样的程度已经够了。
考人大上财就不能止步于这种程度了哦。
再往后,就没有特别认真的做过逻辑书了,貌似每本逻辑书都有自己的脉络,但是我一旦形成了我的思维体系就不想再吸收融合别的方式了,我怕太乱我反而不会做题了,于是后面的书我就只是做做练习题,看看错的题目。
逻辑也是需要错题本的,估计大家一想到逻辑每道题的长度就头疼,做一道题只需要1分钟,可能抄下来需要十分钟都不止。
但是,没人让你抄啊……我的错题本基本是后来模拟题的错题,那些很经典很有意思的我就会把它们放进错题本,工具就是一把小刀一支胶棒,割下来,粘上去,ok啦,很方便,而且比我抄上去的字迹工整,估计要是我自己抄的,我就不愿看第二遍了。
ﻫ三、写作:勤写多练,注重积累ﻫ我开始的有点晚,11月份才开始写,一直懒得动笔懒得学,两三本作文书都是全新的。
到了11月,没法再拖了,于是开始看写作的核心笔记(也是凯程机构的那本,因为那本最薄),前面小作文给的逻辑错误和反驳的内容给的很充分,当时给自己定的计划很送,看了四五天才开始真正动笔写,然后,动笔写发现之前背的内容都忘了……自己也有点着急了,于是每天都写,然后写了三五天就觉得小作文真的就是套格式,很容易,小作文达到平均水平很容易,六段分的很公正,中间抓点的四段就是:文中原话+这句话的逻辑错误+原因+收尾句。
写作的核心笔记看完了,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小作文结构和模板,不全是书里教的部分,然后再翻剩下的写作分册,就发现套路不太一样……于是,跟逻辑一样,不想再改变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于是,写作分册的小作文部分就是草草翻过。
大作文上手就更容易了,由于我从初中开始的作文就是议论文,所以也比较擅长写议论文体裁。
但是还是仔细看了手边两三本写作书的大作文部分,抄下了觉得比较好的句子,给的事例论据也是都有积累,后来,写的大作文多了,就发现了自己经常用的一些论据,于是再重点完善一下它们,考场就用到了之前用的论据。
ﻫﻫ其实,写作最重要的就是多练,因为写作在考试的科目里属于需要固定占用时间的部分,不是说你写作好,你就能比别人节约很多时间,相反,如果你写作不熟悉,比别人多用多少时间都是可能的。
所以,多练的作用,一是让你熟悉小作文结构和大作文论据,二就是提高速度。
平常练习中,如果大小作文材料给的比较适中,我基本能在50-55分钟内写完两篇作文,这时候我的大小作文还是放在一起写的。
后来,我改变了下做题顺序,小作文,逻辑,大作文,最后数学。
你就知道为什么我的逻辑和写作都要做的这么快的,因为我的数学不好……用时长,错误多。
出成绩前,看到网上很多人说自己的作文莫名其妙得了20多分,而且觉得自己写的不错,我就特别担心,因为楼主字不是很好,考试那天手冻得不会写字了。
后来出分了,根据之前看的网上的数学和逻辑答案,发现我的作文得了大概45分,我自己也觉得很幸运。
但我一直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四、英语:跳出形式,提高能力在英语二用书方面,我真的是一点发言权也没有,我做的英语辅导书比逻辑还少,英语的书总共就两本,一本新东方单词红宝书,一本蒋军虎的历年真题,真题还是12版的,因为我买的比较早……但是最后还是连一遍都没做完……我始终认为,英语是一门需要积累和知识储备的学科,我英语82分,所以估计我的经历也可能会有点值得借鉴的地方,精华还是糟粕,需要各位同学自己去辨别和取舍,因为,所以东西因人而异。
ﻫ2月29号这个特殊的日子正式开始了我的cc之旅,第一个计划就是背单词,3月13号第一次背完红宝书,直到上考场,我总共背了20遍。
ﻫ上半年我几乎都在学英语,只是不是考研英语。
4月8号上午参加了大学生英语竞赛,就是考一张试卷,之前做完了这个比赛唯一的一本辅导书。
同天下午希望之星市里的复赛。
月底,又参加了市里的决赛,后来没继续参加省赛了。
5月份在准备BEC中级,6月份是BEC 考试和六级考试,说实话,六级没准备,貌似考前看了一套题还是两套题来着,反正没听听力,这两个考试都不尽如人意,都没达到之前的目标,BEC正好60分,人品大爆发,只是很遗憾我的口语竟然是“及格”,六级也刚过口试线,522。
不过,今年六级与英语二的对应关系可能参考性不大,因为今年英语二太简单了。
说这些,只是想表明,学什么不重要,只要你在学英语,英语二就会有提升!很多人在论坛上问英语二要不要做英语一的题,要不要做黄皮书,要不要做长难句,其实,别人的建议决定不了你的计划,你要是时间充足就做,时间不够就背好单词,打好基础,老师教的阅读题分主旨题、细节题……之类之类的,都是建立在你看得懂的基础上,所以,如果你单词还没背过,别想着靠技巧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