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按颜色分类附贴图

合集下载

和田玉按颜色分类附贴图

和田玉按颜色分类附贴图

[推荐]和田玉---【颜色分类】贴图1.白玉白玉的颜色由白到青白,多种多样,即使同一条矿脉,也不尽相同,叫法上也名目繁多,有季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白玉是和阗玉中特有的高档玉石,块度一般不大.世界各地的软玉中白玉极为罕见。

白玉子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色越白越好.光滑如卵的纯白玉子叫"光白子",质量特别好.有的白玉子经氧化表面带有一定颜色,秋梨色叫"秋梨子",虎皮色叫"虎皮子",枣色叫"枣皮子".都是和阗玉名贵品种白玉按颜色还可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 (1)羊脂玉羊脂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故名。

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以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

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和田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青白玉青白玉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葱白、粉青、灰白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渡品种,和阗玉中较为常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黄玉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

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探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

古代玉器中有用黄玉琢成的珍品,如清代乾隆年间琢制的黄玉三羊樽,黄玉异兽形瓶,黄玉佛手等。

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黄玉十分罕见,古人以“黄侔蒸梨”者为最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青玉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古籍记载有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等等。

现代以颜色深浅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

和田玉的分类与鉴别

和田玉的分类与鉴别

和田玉的分类与鉴别按传统的观点和行业的惯例,和田玉是以颜色特征为依据进行分类,这一分类并不代表品质和级别:白玉(羊脂白玉):优质白玉俗称“羊脂玉”,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接近脂白,质地细腻滋润,油脂光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是白玉中分出的优秀品种。

白玉:各种以白色调为主的和田玉,常稍微带有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灰等色调,质地细腻。

若其中糖色较多,占到体积的30-85%时称为糖白玉。

青白玉:灰绿色、青灰色、黄绿色等浅-中等色调的和田玉品种,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

黄玉:黄色调的和田玉品种,经常为浅-中等不同的绿黄色、米黄色,常带有灰、绿等色调。

墨玉:灰黑-黑色的和田玉品种,致色因素是因为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体,由于含石墨量多少不同,黑色深浅分布不均匀。

当玉石中夹有部分墨玉时俗称为“青花玉”。

糖玉:红褐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色调的和田玉,是由于原生或次生作用受氧化铁、锰质浸染而形成的颜色。

碧玉:青绿、暗绿、墨青玉:灰绿色、青灰色等中等-深色和田玉品种,偶尔带有灰蓝色、青绿色-翠绿色、烟灰色、灰黑色等,与青白玉主要是颜色深浅的差别。

绿色、绿黑色的和田玉。

常见两种,其一种纯净均匀细腻;另一种杂质多、不均匀,常含有黑色矿物包体。

碧玉即使接近黑色,其薄片在强光下仍是深绿色。

和田玉(软玉)鉴定及分类、命名方法(细则)新疆宝玉石检测研究中心岳蕴辉声明:此文章版权归“新疆宝玉石检测研究中心岳蕴辉”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一.前言本细则是依据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和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两项国家标准制定的,制订时参考了《珠宝玉石国家标准释义》、《系统宝石学》、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CIBJO 钻石·宝石·珍珠》等权威性专著。

软玉被称为中国的“国石”,中华民族使用软玉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从古至今,我国人民对软玉有自己相应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软玉(和田玉)分类

软玉(和田玉)分类

上海玉言工艺品有限公司和田玉分类、命名方法细则表白玉-羊脂白玉:表示优质白玉,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一般10%以下),糖色少于30%。

白玉:各种以白色为主的软玉,常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灰等色调,质地细腻或在细以上,糖色小于30%。

糖白玉:糖玉与白玉的过渡品种,其中糖色部分占30—85%。

糖白玉-羊脂白玉:糖白玉和羊脂白玉之间的过渡品种,其中糖色部分占30—85%。

青白玉:灰绿色、青灰色、黄绿色等浅—中等色调品种,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

青白玉—白玉:青白玉和白玉之间界限难以划分时,或同一块玉石上有两种颜色时,可以采用过渡的方法描述定名。

糖青白玉:带有很多糖色的青白玉,糖玉与青白玉之间的过渡品种,其中糖色部分占30—85%。

青玉:灰绿色、青灰色等中等—深色品种,偶尔带有灰蓝色调,与青白玉只有颜色深浅的差别。

应注意深灰绿色青玉与碧玉的区别。

糖青玉:带有很多糖色的青玉,糖玉与青玉之间的过渡品种,其中糖色部分占30—85%。

翠青玉:青绿色—浅翠绿色品种,偶见于某些产地,也可以直接以青玉命名。

烟青玉:烟灰色、灰紫色品种,偶见于某些产地,也可以直接以青玉命名,颜色深的应注意与墨玉的区别。

黄玉:浅—中等不同的黄色调品种,经常为绿黄色、米黄色、常带有灰、绿等色调,在具体鉴别中应注意与浅褐黄色糖玉的区别。

墨玉:灰黑—黑色软玉,致色因素是因为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体,在鉴别中应注意与绿黑色碧玉的区别。

由于含石墨量多少不同,黑色深浅分布不均,其过渡品种命名方法与前述相同。

糖玉:由于原生或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铁、锰质浸染呈红褐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色调的软玉,当糖色部分>85%时可以称为糖玉。

但如果可以观察到原来的玉种也可以按原玉种名定名。

碧玉:青绿、暗绿、墨绿色、绿黑色的软玉。

分为两种,其一种产于酸性侵入岩体的接触带,较纯净细腻;另一种产于超基性岩体的接触带,杂质多,常含有黑色矿物包体。

和田玉介绍PPT课件

和田玉介绍PPT课件
抛光后还有一种特有的猫眼效应。并很像金绿猫眼,极有收 藏价值。 (9)断口:参差状。 (10)密度:2.90-3.10g/cm3,平均为2.95 g/cm3。 (11)硬度:6.0-6.5。 (12)其他物理性质
软玉对冷热变化表现为惰性,冬天摸不冰手,夏 天摸不感热,因此人们喜欢贴身佩带。
二、软玉的基本性质
颜色以白、青为基础色,白中泛青,青中泛白,非青非白非灰之 色,较柔和均匀,油脂一蜡状光泽,质地致密细腻,半透明状,偶见 绺、裂、杂质,石花等其他缺陷。 三级青白玉
颜色以青、绿为基础色,泛白、泛黄,不均匀,较致密细腻,较 滋润,蜡状一油脂光泽,半透明状,常见有绺、裂、杂质、石花及其 他缺陷。
• (三)青玉类 颜色由淡青—深青,颜色种类较多,有虾青、竹叶青、杨柳青、
• 1、广义和田玉指的是:闪石类中某些具有 宝石价值的硅酸盐矿物(也就是透闪石、 阳起石等系列矿物)。是软玉的一种。
• 2、狭义和田玉指的是产于新疆和田的玉石 (软玉)
和田玉文化
软玉(Nephrite)在世界上产地众多,但以中国 新疆和田地区产的软玉质量最佳,开发历史最悠久。中国 人对和田玉的应用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如浙江河姆渡文 化、良诸文化等遗址出土的玉器中,都有大量用软玉制成 的品种。由于在新疆和田一带产出的软玉最有名,因而又 称和田玉。
透闪石
一些典型产地的软玉的化学成分表(%)
产 地 SiO2 成分
中 国 57.3 和田 1
俄 罗 57.0 斯0
新 西 55.0 兰0
美 国 54.1
TiO2
--0.04 0.10
Al2O3 MnO CaO MgO
0.56 -- 13.30 22.69 1.42 -- 13.19 21.39 0.90 0.19 11.80 21.80 3.30 0.20 10.30 20.30

新疆和田玉的种类及分类

新疆和田玉的种类及分类

新疆和田玉的种类及分类一、和田玉的外观分类:1.黄白种:黄白种和田玉晶莹剔透,有着宝石一般的质感,色泽呈现白色或浅黄色,颜色均匀柔和。

这种和田玉的纹理多以随机分布的颗粒状纹饰为主,它们在白色和田玉的背景下形成美丽的图案和斑点,极具观赏性。

2.青白种:青白种和田玉晶莹剔透,质感细腻,呈现淡青色或淡白色。

颜色纯净明亮,状如白云悠然飘动,其纹理主要以与之形成对比的浓淡不一的青色纹饰为主,犹如山水画般的自然美。

3.黑云种:黑云种和田玉外观呈现为暗黑色底色,类似于瑞士巧克力的颜色。

它的特点是黑色与白色相互交错,形成奇特的图案和纹路,如云雾般迷人。

4.红皮种:红皮种和田玉的外观以红褐色为主,色泽深沉。

其特点是红色与绿色的交融与对比,红色的颜色分布不规则,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纹理和色彩层次感。

5.蓝皮种:蓝皮种和田玉外观呈现深蓝色或青蓝色,质感细腻。

其纹理主要以蓝色和白色相互交织形成的线条纹饰为主,外观犹如蔚蓝的天空。

二、和田玉的形态分类:1.手镯:和田玉手镯是最常见的和田玉制品之一,人们经常佩戴它们作为饰品。

和田玉手镯的形态多样,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也有以动物为题材的雕刻。

2.吊坠:和田玉吊坠是常见的佩饰品,可以挂在项链上佩戴。

和田玉吊坠的形态有动物形象、植物造型、文字图案等,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3.首饰:和田玉可以制作成各种首饰,如耳环、项链、戒指等。

每一件和田玉首饰都有其独特的外观和纹理,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和观赏性。

5.雕刻作品:和田玉作为一种矿石材料,凭借其坚硬的性质可用于雕刻工艺。

和田玉雕刻作品有真实的人物形象、动物形象、植物形象等,展示了工匠们的技艺和创作力。

和田玉黄口料的分辨(图文并茂)

和田玉黄口料的分辨(图文并茂)

和田玉黄口料的分辨(图文并茂)和田玉黄口料目前有新疆若羌黄口(山料和戈壁料)、新疆黑山黄口、东北黄口和青海黄口。

下面谈谈如何分辨这些产地。

若羌黄口先说若羌的黄口料,一件这样的若羌料,太难碰了~ 密度油性基本可以和上等籽料媲美,所以这个称为黄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若羌黄口还有一种,是戈壁料如上图,表现形式不同,但是质地其实似乎还更接近清代黄玉的标准。

另一个新疆黄口的重要产地是黑山,在黄玉的价值还没有被发掘之前,黑山的料子是比若羌的贵的,因为黑山的料子要较为细腻,玉质的平均水平要比若羌的高。

但是这些年,由于黑山的料子会有青调,所以就没人谈黑山了。

其实清代的黄玉也有泛青调的料子,而且还不算少。

下图就是比较典型的黑山料。

再来看看所谓的东北黄口,当地人通常称为黄白老料。

这种是比较典型的,也比较好分辨的。

这类料子的标准器可以参考红山,辽博有参展的标准器。

这种料子能不能称为黄玉就见仁见智了,毕竟红山很遥远,见过真红山的太少太少。

标准参考下图,虽然抛了高光,但其实玉质非常典型。

加小编微信:danggui17.但是东北黄口可怕之处,就在于其中的一种料子几乎与若羌的无法分辨。

那就意味着清代玉器中是否存在东北黄口实际是无法判断的。

下图是一块东北黄口,如果没有说明,相信绝大部分朋友都会认为是若羌的。

最后要补充的一种,是青海黄口。

青海黄口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是产量挺高,现在市场上见到的很多都是青海的。

从颜色上,青海黄口比较偏向黑山的那个颜色,有点青调;从质地上,青海黄口还真是比较透比较青海,某些料子比较类似东北黄口的质地。

例如下图是比较容易分辨的高光制品。

下图是青海黄口的原石,这个就很难与黑山黄口分辨开来。

下面是一个例子:和田玉青海黄口料:大气观音牌65-41-9.5MM长宽厚重量:67.8克和田玉青海黄口料,混体均匀的青黄色调,别致有味道。

料子细透非常,上手质感不错,厚实的尺寸很压手。

电脑精工版,刻画到位,牌面规整。

瑕疵是一个侧边有2道机器痕(图有特写),背面底部有个浅棉纹,问题都不算大。

看图认识和田玉

看图认识和田玉

看图认识和田玉对于很多喜欢和田玉的玉友来说,和田玉世界的博大精深让人感到心慌。

鉴于很多新玉友对众多和田玉的类型、产地、产状等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我在这里做一个和田玉图解,将大多数和田玉所涉及到的产地、产状等用图片的形式加以说明,让大家做到一目了然。

闲话不多说,开始,,,山料:和田玉的原生矿形态,块度一般较大,棱角分明,品质一般山流水:山矿碎裂滚落至河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河水冲刷沉积在河床当中,河床干涸后裸露出来,表面较为圆润,品质介于山料和籽料之间籽料:山料崩落至河流中,经过长时间的河水冲刷所形成的,品质为和田玉三种产状中最好的皮色:只有籽料才有的一种次生色。

熟悉和田玉的人都知道,在玉龙喀什河干涸的河床里扔一块磁铁,就能吸附起来很多的铁粉。

和田周边本身就是一个大铁盆,含铁量很丰富,和田玉在流水的作用下,在玉质较松,有裂纹往往会被金属阳离子所沁入,形成了所谓的皮色。

这是典型的洒金皮,属于和田玉皮色中比较名贵的一种光白籽:面光滑无皮(或者很少的皮),白度一级,无明显瑕疵,外形圆润的原籽被称为光白籽,属于比较开门的东东,品质(特别是白度)在和田玉里数一数二,羊脂白玉也都出于此类中,块度较大会非常值钱羊脂白玉:其珍贵和稀缺,在市场上很难见到。

现在网上“羊脂玉”到处都是,发一些基本到达羊脂级别的料子,您自己对比去看。

注意到了吗,羊脂玉不仅仅是“白”,要油,要润,如果您还是找不到感觉,找块羊油就明白了。

白玉:青白玉:青玉: 碧玉:墨玉:碳元素的沁入所造成的,和皮色不同的是,墨玉的黑色属于沁色,渗入内部并均匀分布。

皮色则是在表面,沁入往往在几个毫米左右黄口料:本身为嫩黄质地,发绿,国标鉴定为黄玉,但圈子内并不认可黄沁料:曾经最贴近黄玉的东东就是黄沁料,但其本身依然是黄皮籽料,只是沁色深罢了糖玉:圈子里习惯称为糖料,应为严格意义上来讲,糖玉并不属于和田玉5大色系中的任何一类(白、青、墨、黄、碧,这里说的是国标),底色依然属于白玉类(可以理解为瓷器胎)。

千颜百色的和田玉,八大类图文通解

千颜百色的和田玉,八大类图文通解

千颜百色的和田玉,八大类图文通解市面上的和田玉颜色多种多样,到底有多少个品种呢?按行业惯例,一般将和田玉分为以下几类:羊脂玉:和田玉中的“天之骄子”,可称“羊脂玉”,它的颜色呈脂白色或接近脂白,质地细腻滋润,油脂光泽,是白玉中的特优品种。

白玉:以白色调为主的和田玉,常稍微带有灰、青、黄、绿等色调。

青白玉: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通常是灰绿色、青灰色、黄绿色等浅、中等色调的和田玉品种。

青玉:与青白玉主要是颜色深浅的差别,通常是灰绿色、青灰色至黑青色和田玉品种。

墨玉:石墨包体的深灰黑-黑色的和田玉品种。

由于含石墨量多少不同,黑色深浅分布不均匀。

碧玉:青绿、暗绿、墨绿色、绿黑色的和田玉。

常见黑色矿物包体,也有玉质纯净均匀细腻的佳品。

当碧玉的颜色过深时可接近黑色,但其薄片在强光下仍是绿色的。

黄玉:黄色调为原生的和田玉品种,是一种特有的嫩黄绿色。

糖玉:由于次生作用受氧化铁、锰质浸染而形成的颜色为红褐色、黄褐色、黑褐色、棕色等色调的和田玉。

——————————————————和田玉不同品种实物样品↓墨玉、糖玉、青玉的实物颜色过渡图↓请认真观察学习上图:仔细领会玉种色彩的丰富变化!以上为八大类玉种,还有些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俗称)都可以归入以上八类,但在业内通常都是单叫名字。

如:青花:当白玉、青白玉或青玉中夹有部分墨玉时俗称为“青花玉”。

颜色分明,质地好的青花往往价值不菲。

当墨色占到玉石面积40%(一说60%)以上时,鉴定学上一般归为墨玉,低于时归为白玉;青花籽料的一个美女雕件↓点墨:白玉、青白玉或青玉中夹有极微量并呈点状分布的石墨包体,时俗称为“点墨”。

鉴定学上一般将其归为白玉,但是黑点过多是可能归为墨玉的;点墨籽料↓烟青:一般指带有灰色或黑色的青海料。

当颜色较深时,易于青花混淆,区别方法为打光观察,青花透白光,烟青透紫光。

鉴定学上一般将其归为青玉;青海烟青玉手镯↓翠青:一般指带有绿色的青海白玉,和田籽料和俄山料中也有翠青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和田玉---【颜色分类】贴图
1.白玉白玉的颜色由白到青白,多种多样,即使同一条矿脉,也不尽相同,叫法上也名目繁多,有季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白玉是和阗玉中特有的高档玉石,块度一般不大.世界各地的软玉中白玉极为罕见。

白玉子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色越白越好.光滑如卵的纯白玉子叫"光白子",质量特别好.有的白玉子经氧化表面带有一定颜色,秋梨色叫"秋梨子",虎皮色叫"虎皮子",枣色叫"枣皮子".都是和阗玉名贵品种白玉按颜色还可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 (1)羊脂玉羊脂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故名。

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以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

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和田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青白玉青白玉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葱白、粉青、灰白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渡品种,和阗玉中较为常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黄玉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

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探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

古代玉器中有用黄玉琢成的珍品,如清代乾隆年间琢制的黄玉三羊樽,黄玉异兽形瓶,黄玉佛手等。

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黄玉十分罕见,古人以“黄侔蒸梨”者为最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青玉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古籍记载有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等等。

现代以颜色深浅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

和阗玉中青玉最多,常见大块者。

近年,见有一种翠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是较
好的品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墨玉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

工艺名称繁多,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须等。

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淡分布不均,多见于与青玉、白玉过渡。

一般有全
墨,聚墨、点墨之分。

聚黑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较聚集,可用作俏色。

点墨则分散成点,影响使用。

墨玉大都是小块的,其黑色皆因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

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多见于青玉、白玉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点墨之分,全墨即“黑如纯漆”者乃是上品,十分少见。

墨玉大都块度较小,其黑色皆因其含较多的细微石墨(碳质)鳞片所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和阗玉除上述四类外,古籍中提到的"赤如鸡冠"的赤玉,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均未见,只见具暗红皮色的子玉和具褐黄色的糖玉,其皮色薄,块度也小。

古玉至今未见赤玉工艺品,所以不单独作为一个品种列出。

【璞】璞玉的外皮,按其成份和产状等特征,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色皮:和阗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

如前述,玉皮有各种颜色。

玉石界以各种颜色而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等。

从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质量,如黑皮子、鹿皮子等,多为上等白玉好料。

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有秋梨等皮色,价值更高。

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

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
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

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阗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

有经验的拾玉者,到中下游去找带色皮的子玉;而往上游,找到色皮子玉的机会就很少。

此外,在原生玉矿体的裂缝附近也嫩能偶尔发现带皮的山料,这也是由于次生氧化形成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糖皮:指和阗玉山料外表分布的一层黄褐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故把有糖皮玉石称为糖玉。

糖玉的内部为青玉或白玉。

糖玉的糖皮厚度较大,从几厘米到20--30厘米,常将白玉或青玉包围起来,
呈过渡关系,糖玉产于矿体裂隙附近。

对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玉石矿糖玉的糖皮进行研究,为和阗玉氧化所致。

在上海珠宝沙龙出品的珠宝鉴别仪下观察,糖皮由透闪石微晶组成,呈壕状和交织纤维结构,单偏光下可见淡褐色铁质在透闪石中呈云片状分布。

糖皮的化学成分经化学分析,结果:SiO256.85%,AL2O30.98%,CaO13.64%,MgO22. 895,Fe2O30.98%,FeO0.88%, MnO0.18%,TiO20.05%,P2O50.06%, SO31.28%,H2O+2.69%,H2O-0.33%,灼失量3.48%。

电子探针质谱分析结果为:SiO256.88%,AL2O30.44%,CaO13.98%,MgO23.55%, FeO0.84%,TiO20.07%, Cr2O30.02%,K2O0.00%,Na2O0.59%,H2 O3.5%等从化学成分可知,糖玉糖皮与白玉近似,但有两点明显同不,一是Fe2O3>FeO而白玉中Fe2O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石皮:指和阗玉山料外表包围的围岩。

围岩一种是透闪石化白云大理石岩,再开采时同玉一起开采出来,附于玉的表面,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

当他经流水或冰川的长期冲刷和搬运后,石与玉则分离。

围岩另一种是透闪石岩。

如和阗玉再形成过程中交代了粗晶状的透闪石,由于交代不彻底,在玉的表面常附有粗晶透闪石,这种石皮与玉界限过渡。

工艺界称玉的阴阳面,阴面是指玉外表的这种石质。

和阗玉璞玉之所以贵重,一是因为色皮可以利用作俏色玉器;二是因为玉的质量很好。

俏色玉器制作,中国已有很久历史,直到现在,还利用色皮琢成各种玉器,使其更富有情趣。

一些仿古制中更为常见,如仿古玉杯和仿古玉佛手利用秋梨皮和虎皮琢制更显示古色古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