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舞弊的案例
案例解读7.1 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与启示
案例解读1 达尔曼财务舞弊案例2005年3月25日,ST达尔曼成为中国第一个因无法披露定期报告而遭退市的上市公司。
从上市到退市,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达尔曼极尽造假之能事,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系统性舞弊手段,制造出具有欺骗性的发展轨迹,从股市和银行骗取资金高达30多亿元,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失。
一、案例简介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主要从事珠宝、玉器的加工和销售。
1996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并于1998年、2001年两次配股,在股市募集资金共计7.17亿元。
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一直是达尔曼第一大股东,翠宝集团名为集体企业,实际上完全由许宗林一手控制。
从公司报表数据看:1997—2003年间,达尔曼销售收入合计18亿元,净利润合计4.12亿元,资产总额比上市时增长5倍,达到22亿元,净资产增长4倍,达到12亿元。
在2003年之前,公司各项财务数据呈现均衡增长。
然而,2003年公司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3.16亿元下降到2.14亿元,亏损达1.4亿元,每股收益为-0.49元;同时,公司的重大违规担保事项浮出水面,涉及人民币3.45亿元、美元133.5万元;还有重大质押事项,涉及人民币5.18亿元。
2004年5月10日,达尔曼被上交所实行特别处理,变更为“ST达尔曼”,同时证监会对公司涉嫌虚假陈述行为立案调查。
2004年9月,公司公告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锐减为13亿元,净资产-3.46亿元,仅半年时间亏损高达14亿元,不仅抵销了上市以来大部分业绩,而且濒临退市破产。
此后,达尔曼股价一路狂跌,2004年12月30日跌破一元面值。
2005年3月25日,达尔曼被终止上市。
2005年5月17日,证监会公布了对达尔曼及相关人员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5]10号),指控达尔曼虚构销售收入、虚增利润,通过虚签建设施工合同和设备采购合同、虚假付款、虚增工程设备价款等方式虚增在建工程,重大信息(主要涉及公司对外担保、重大资产的抵押和质押、重大诉讼等事项)未披露或未及时披露。
12法尔莫存货舞弊案例-存货
(三)通过分析程序识别可能的存货舞弊
1、管理当局舞弊的动机,如财务困境,融资 需求,合同限制等 2、管理当局舞弊的机会 3、管理当局舞弊的迹象
启示
1、对舞弊的动机和机会予以充分关注 2、重视分析性程序的应用 3、充分估计风险,谨慎执行审计程序 4、注重培养注册会计师的反舞弊能力
美国法尔莫公司存货 舞弊案营药品的连锁企业,拥 有300家药店。它的创始人米奇· 莫纳斯自获得第 一家药店开始,就梦想着把他的小店发展成一个 庞大的药品帝国,其所实施的策略就是他所谓的 “强力购买”,即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 品。莫纳斯首先做的就是把实际上并不盈利且未 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用自己的笔为其加上并 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然后凭着自己空谈的天份 及一套夸大了的报表,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的 投资用以收购了8家药店,奠定了他的小型药品帝 国的基础。这个帝国后来发展到了拥有300家连锁 店的规模。一时间,莫纳斯成为金融领域的风云 人物,他的公司也赢得了令人崇拜的地位。
(二)盘点的局限性 (1)在执行盘点测试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一般 会事先通知客户测试的时间和地点以便其做好盘 点前的准备工作。但是,对于那些有多处存货存 放地点的公司,这种事先通知使管理当局有机会 将存货短缺隐藏在那些注册会计师没有检查的存 放点。 (2)管理当局往往派代表跟随注册会计师,一 方面记录下测试的结果,同时也可掌握测试的地 点及进程等情况。这样,管理当局就有机会将虚 构的存货加计到未被测试的项目中,从而错误地 增加存货的总体价值。 (3)有时注册会计师并不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 以进一步检查已经封好的包装箱。这样,为虚报 存货数量,管理当局会在仓库里堆满空箱子。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导致这个精心设计的、至少引 起5亿美元损失的财务舞弊事件浮出水面之时,莫 纳斯和他的公司炮制虚假利润已达十年之久。当 时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因公司以低于成本 出售商品而招致了严重的损失,但是莫纳斯认为 通过“强力购买”,公司完全可以发展得足够大 以使得它能顺利地坚持它的销售方式。最终在莫 纳斯的强大压力下,这位财务总监卷入了这起舞 弊案件。在随后的数年之中,他和他的几位下属 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用以应付注册会计师的审 计,一套反映糟糕的现实。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存货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存货进行虚增、虚减或者其他不当处理的行为,以达到误导投资者、隐瞒真实财务状况的目的。
存货舞弊案例在企业中并不罕见,它对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分析两个存货舞弊案例,以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存货舞弊的形式、原因和预防措施。
案例一:XYZ公司存货虚增案XYZ公司是一家创造业企业,主要生产电子产品。
在一次财务审计中,发现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调查发现存在存货虚增的情况。
具体表现为:公司在年末将大量过期或者损坏的产品计入存货,虚增存货的价值,以提高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总资产和净资产。
存货虚增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财务目标压力:公司高层为了达到业绩目标,可能会采取不当手段来增加公司的利润和资产。
2. 内部控制不完善: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虚增行为。
3. 职员激励机制:公司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可能存在缺陷,导致员工为了获得奖励而进行存货虚增行为。
为预防存货虚增案,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明确的职责分工、审批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一致性。
2. 审计和监督: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虚增行为。
同时,加强对存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存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培养,提高员工对存货舞弊的认识和警惕性。
案例二:ABC公司存货虚减案ABC公司是一家零售企业,经营食品和日用品。
在一次财务审计中,发现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调查发现存在存货虚减的情况。
具体表现为:公司在年末将实际存在的存货价值减少,将一部份存货转移、销毁或者以低价出售给内部人员,以虚减存货的价值,从而减少公司的负债和成本,提高利润。
存货虚减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财务报表控制:公司高层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提高公司的财务指标,可能会采取存货虚减等手段。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莫纳斯把他无穷的精力从球场上转移到他的董事长办公室里。
他首先设法获得了位于(美)俄亥俄州阳土敦市的一家药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又收购了另外299家药店,从而组建了全国连锁的法尔莫公司。
不幸的是,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资产造假——未检查出来的存货高估和虚假利润的基础上的,这些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莫纳斯及其公司的破产。
同时也使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五大”事务所损失了数百万美元。
下面是这起案件的经过:自获得第一家药店开始,莫纳斯就梦想着把他的小店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药品帝国。
其所实施的策略就是他所谓的“强力购买”,即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
莫纳斯首先做的就是把实际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用自己的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
然后凭着自己空谈的天份及一套夸大了的报表,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的投资用以收购了8家药店,奠定了他的小型药品帝国的基础。
这个帝国后来发展到了拥有300家连锁店的规模。
一时间,莫纳斯成为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他的公司则在阳土敦市赢得了令人崇拜的地位。
注册会计师们一直未能发现这起舞弊,他们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
那位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可见,德隆的发展历程非常神速,然而在2004年4月14日,对于风光的德隆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第一次集体“跌停”。
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德隆的信心丧失,也增加了市场流传的德隆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性。
德隆王朝的瓦解在2004年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主要从事珠宝、玉器的加工和销售。
1996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并于1998年、2001年两次配股,在股市募集资金共计7.17亿元。
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一直是达尔曼第一大股东,翠宝集团名为集体企业,实际上完全由许宗林一手控制。
存货内部控制_美国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分析报告
存货内部控制_美国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文以美国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为例,对存货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本文认为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防止存货舞弊的关键措施。
文章首先介绍了案例的背景和概况,然后对存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接着分析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文章总结了案例分析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引言存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
然而,存货管理和控制不善容易引发各种风险和问题,例如存货盗窃、损毁和滞销等。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存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本文通过对美国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的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案例概况美国法尔莫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
该公司的存货舞弊案例发生在2024年,案发时,公司员工通过虚构销售订单和收益来操纵存货数量和价值,以获取非法利益。
该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公司声誉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
3.存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存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存货管理和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减少风险,并确保存货的准确计量和完整性。
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保证存货管理和控制有效性的关键。
4.案例分析4.1控制环境问题案例中发现公司的管理层对存货管理和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的控制环境。
管理层没有设立明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并未给予存货管理人员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4.2计量问题案例中存货的计量出现了问题,虚假销售订单和收益虚构导致存货价值被高估。
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销售订单验证和收入确认程序,导致存货数量和价值无法准确记录。
4.3监督问题案例中公司对存货管理和控制的监督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审核和监察机制。
这导致存货舞弊活动长期存在而没有被发现。
5.解决方案和建议为了防止存货舞弊,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5.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以及有效的控制环境。
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感悟
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感悟
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商业欺诈事件,该公司通过虚构库存数量、假冒产品等手段来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和资金。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商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
作为一家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守信地经营,就难以赢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任,从而失去市场竞争力。
同时,这种不诚实的行为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因此,在今天的社会中,企业必须遵循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商业道德,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并发展壮大。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商业成功和社会发展。
科龙电器及格林柯尔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科龙电器及格林柯尔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舞弊事件发生的导火索2005年4月29日,科龙电器公布2004年年报:亏损6,000多万元,这与上一年盈利2亿多元的业绩形成巨大反差。
5月,中国证监会就此问题立案调查。
二、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2005年5月11日,科龙电器公告说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有消息表明,中国证监会调查组在2005年4月份即已进入科龙电器进行调查。
从证监会对扬州格林柯尔收购襄阳轴承协议一直不予认可上可以看出,证监会对顾雏军早已保持了警惕。
为了查明科龙电器的违法违规情况,证监会从多个省市证监局抽调了大量的人员奔赴科龙电器。
此外,江苏、湖北、安徽等地的证监局还对同属格林柯尔系的ST亚星、襄阳轴承、美菱电器等上市公司进行了同步调查。
科龙电器案件的重要当事人之一顾雏军1959年生于江苏泰县,1981于年江苏工学院动力工程系本科毕业,1984于年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研究生毕业。
1985~1988年在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88年9月发明格林柯尔制冷剂。
1989年,在英国,顾雏军创办了顾氏热能技术有限公司,1995年12月,回国发展,投资5,000万美元在天津建成亚洲最大非氟制冷剂生产基地。
2000年7月,以北京、深圳、海南和湖北4家工程公司为主体,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发行2.5亿股,筹集资金5.45亿港元。
以发行价计算顾雏军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市值折合人民币17.3亿元,加上他的非上市资产,其总身价应当在20亿元以上。
从1989年只身赴海外到1995年回国创业,再到2000年成功上市,顾雏军11年挣了20多个亿。
2001年10月31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股权转让提示性公告,科龙电器公司第一大股东──原顺德市容桂镇政府所属的“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容声集团)”将总计20447.5755万股的法人股转让给原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公司,据科龙电器2001年中报显示,公司每股净资产4.17元,而此次转让价格每股2.74元,转让价比净资产折价34%,共计转让价款5.6亿元人民币。
美国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分析30页
如何识别存货舞弊?
?虚构存货 ?存货盘点操作 ?错误的存货资本化
LOGO
存货盘点的局限性
? (1)管理当局往往派代表跟随注册会计师,一方面记录下测试的结 果,同时也可掌握测试的地点及进程等情况。这样,审计客户就有机 会将虚构的存货加计到未被测试的项目中,从而错误地增加存货的总 体价值。
? (2)在执行盘点测试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一般会事先通知客户测试 的时 间和地点以便其做好盘点前的准备工作。但是,对于那些有多 处存货存放地点的公司,这种事先通知使管理当局有机会将存货短缺 隐藏在那些注册会计师没有检查的存放点。
选取部分典型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并审查以 下几个方面: (1)验证成本 计算是否正确 。
(2)审查成本计算单是否附有必 要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包括 生产通知单、领料单、产量和 工时记录、工资费用分配表、 材料费用分配表和制造费用分 配表等。
(3)从原始凭证追查至成本计算单, 检查:
A、各种费用归集、分配是否正 确;
美国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分 析(ppt 30页)
一、审计目标
? 1.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存货在资 产负债表日是否确实 存在,并为被审计单位所 拥 有;
? 2.确定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存货增减 变动业务的记录是否 完整,有无遗漏;
?3.确定存货的 品质状况;
?4.确定存货的 计价是否恰当; ?5.确定存货在会计报表上的 披露是否恰当。
十年,“强力购买”
收购另外299家,全国连锁 辉煌建立基础:未检查出来的存货高估
和虚假利润。
破产 LOGO
舞弊的手段
? 他们仿造购货发票 ? 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
账凭证 ? 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 ? 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其他应收款-存货舞弊案例
说起我从外审转入内审后不久,和比我年长几岁的另一个经理在上海闵行区的一家子公司作审计。
这是一家工厂,负责生产产品卖给中外的关联方销售公司,年销售额$100 M (1亿美元)以上,其president也因为身为1 million club的一员,而且又是DB在中国的元老,而在整个集团享有较高的声望。
审计过程中,我发现该公司在其他应收款(OR)科目某年底有240万元的余额。
对外资企业来说,OR科目的余额一般比较固定,无非是一些押金/质保金,员工借款,待摊费用等。
因此看到这笔不小的金额挂在年底我觉得有些奇怪,问财务总监,回答是年底清库存时有些不需要的原材料卖给第三方形成的余额。
于是找来财务总监,问出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事后的进一步审计结果和财务总监的答案一并附上:1. 问:这家客户(A)是怎么找来的。
答:采购部门找来的。
以前只从A这里买原材料,从来没有卖材料给A (采购部门找客户?)问:为什么要卖材料给A。
这些材料当初是从A这里买的么?答:我们自己不需要了,产品停止生产了。
不是从A买来的。
问:你自己都不需要,A买过去干什么,何况他为什么同意按照你的库存价格购买,(A是不是脑子有病)答:这个我就不清楚了问:卖出去的存货清单有没有答:我去找找看(过了两天弄了一份给我,但怎么看都像现编的,VAT发票上也没有明细)问:为什么这些型号的材料年底的存货帐上还剩很多?既然不需要了,为什么不全部卖掉?答:这些要问采购部(采购部最后没有给出原因)2. 问:把12月份卖出去的发货单找来给我看答:当时很着急,没有相对应的出库单问:那么物流公司的运单或者运输记录拿来看答:是A安排的物流公司,我们这里没有任何单据。
问:发货没有任何记录是不是内控有问题答:是的,这是我们的疏忽,以后一定改正(财务总监觉得最后问题落在内控失误上,无关痛痒,想赶紧认罪就这么完了。
岂料我的兴趣刚刚提起来)3. 问:3月份这笔余额为什么没有了,是收款么?答:今年开始我们又收到了订单,开始逐步回购这些货物,3月份全部按原价回购了,应收应付相抵。
存货舞弊的识别与应对基于康美药业的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的识别与应对基于康美药业的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存货舞弊是企业财务报表舞弊的常见形式之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康美药业存货舞弊案例,深入探讨存货舞弊的识别与应对方法。
本文将概述康美药业存货舞弊的背景和情况,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本文将介绍存货舞弊的常见手段和特征,帮助读者提高对存货舞弊的识别能力。
接着,本文将分析康美药业存货舞弊的具体手段和动因,探讨其舞弊行为对企业的影响和后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应对存货舞弊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完善法律法规等。
本文将总结存货舞弊的识别和应对经验,为类似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康美药业存货舞弊案例的分析,本文旨在帮助企业和投资者提高对存货舞弊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
本文也希望引起监管部门对存货舞弊问题的重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康美药业存货舞弊案例详述康美药业,作为中国知名的医药企业,其存货舞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该案例不仅揭示了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的重大漏洞,也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
康美药业存货舞弊的主要手段包括虚构存货、延迟确认存货减值等。
公司通过虚增存货价值,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存货管理上,康美药业存在严重的内控失效问题,如存货盘点不严格、存货计量不准确等,这些都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舞弊行为被发现后,康美药业受到了严重的法律和市场惩罚。
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市值蒸发巨大,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同时,公司还面临着一系列法律诉讼和监管处罚,声誉严重受损。
深入分析康美药业存货舞弊的成因,我们发现这既有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缺陷,也有外部监管环境的不足。
康美药业在追求规模和利润的过程中,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导致内部监督失效。
外部监管机构在监管力度和监管手段上也存在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的舞弊行为。
近三年的审计舞弊案例
近三年的审计舞弊案例那我给你讲讲康美药业的审计舞弊案例吧。
一、康美药业。
1. 事件概述。
康美药业以前可是医药界的“大明星”呢。
可是后来被发现财务造假玩得那叫一个“花”。
它在2016 2018年这几年间,通过虚增营业收入、利息收入,虚增货币资金等手段来美化自己的财报。
比如说它虚增的货币资金就高达几百亿呢,这就像一个人明明口袋里没那么多钱,却对外宣称自己是个超级大富豪。
2. 审计失败之处。
它的审计机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也被拉下水了。
正中珠江在审计过程中就像是“睁眼瞎”一样,对康美药业那些明显不合理的财务数据都没有发现问题。
比如康美药业的货币资金余额那么大,按照正常的审计程序,应该要核实资金的真实性,是存在银行里,还是根本就是虚构的数字。
可是正中珠江呢,就稀里糊涂地给康美药业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就好像给一个成绩差得不行的学生打了个优秀的分数一样不靠谱。
3. 后果。
康美药业后来被处罚得很惨,公司和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巨额罚款。
正中珠江也被吊销了相关的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很多参与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也被处罚了。
这就像是一群在舞台上表演造假戏码的演员,最后被观众发现,然后被赶下了舞台。
还有投资者们可惨了,因为相信了康美药业那造假的财报,好多人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就好比是你以为跟着一个看起来很靠谱的人能发财,结果发现自己被骗得底儿掉。
二、瑞幸咖啡。
1. 事件概述。
瑞幸咖啡那可是在资本市场上搞出了个大新闻。
它在2019 2020年期间,通过虚增销售额等手段来制造公司业绩良好的假象。
比如说它自己编造了很多根本不存在或者夸大了的咖啡销售订单,就像一个人在店里没卖出去多少东西,却对外宣称自己的生意超级火爆,每天顾客排成长龙似的。
2. 审计相关问题。
它的审计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把关作用。
虽然瑞幸咖啡造假手段比较隐蔽,像通过关联方交易、虚增每单销售额等方式,但审计师如果足够谨慎,多做一些调查,比如对一些所谓的大客户进行实地走访核实订单的真实性等,还是可能发现问题的。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存货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风险,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挑战。
存货舞弊是指企业在存货的采购、销售、计价、核算等环节上进行欺诈行为,以达到虚增利润、隐瞒亏损、夸大资产等目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存货舞弊案例,探讨其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案例一:A公司存货虚增案A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其主要产品为电子元件。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A公司的经营状况一直不佳。
为了掩盖亏损,该公司的管理层决定采取虚增存货的手段。
具体操作如下:1. 采购环节:A公司与供应商合谋,在采购电子元件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并要求供应商开具虚假发票。
2. 入库环节:虚增的存货被入库,并在库存账簿上记录虚假的数量和金额。
3. 销售环节:为了销售这些虚增的存货,A公司采取了多种手段,例如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给关联公司、与客户合谋进行虚假交易等。
4. 计价环节: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A公司将虚增的存货计入成本,从而虚增了利润。
这种虚增存货的行为给A公司带来了一些短期利益,但也带来了以下影响:1. 财务报表失真:虚增存货导致财务报表中的存货金额被夸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了误导。
2. 经营风险加大:虚增存货意味着企业实际拥有的资金被困在存货中,导致企业流动性不足,难以应对突发的经营风险。
为了防范存货虚增舞弊,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采购、入库、销售和计价等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和审计。
2. 强化风险意识:企业应加强对存货舞弊的风险意识培养,提高员工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3. 加强供应商管理: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监控机制,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查和监督,避免与不良供应商合谋进行存货舞弊。
案例二:B公司存货盗窃案B公司是一家零售企业,经营多种商品。
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B公司的存货管理存在漏洞,导致存货盗窃案的发生。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介绍存货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可能会通过舞弊手段来操纵存货数据,以达到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的目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存货舞弊案例,深入探讨存货舞弊的原因、影响和预防措施。
2. 案例分析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
该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销售额和利润率大幅增长的情况,但与此同时,库存周转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
财务部门开始怀疑可能存在存货舞弊的情况,并对该公司的存货进行了详细调查。
2.1 存货舞弊手段经过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存货舞弊手段:- 虚构存货:该公司通过虚构存货的方式,将实际不存在的产品计入存货,以增加资产和利润。
- 假冒存货:为了掩盖销售下滑的情况,该公司购买了一些低价产品,并将其标记为高价产品,以增加存货价值和利润。
- 隐藏存货:该公司将一部分存货转移至其他地点或隐藏在其他设备中,以逃避财务部门的检查。
2.2 存货舞弊的影响存货舞弊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财务报表失真:存货舞弊会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影响,使得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准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 经营决策错误:由于存货数据的失真,企业管理层可能会基于错误的信息做出决策,导致企业经营不善甚至面临经营困境。
- 市场信誉受损:一旦存货舞弊被揭露,企业的声誉将受到严重损害,投资者和客户可能会失去信心,导致企业市场地位下降。
3. 存货舞弊的预防措施为了防止存货舞弊的发生,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明确的存货管理流程、责任分工、审批制度等,以确保存货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 强化审计监督: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计,对存货进行全面检查和核实,确保存货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 提高员工意识: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存货舞弊的认识和风险意识,引导员工遵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道德规范。
phar-mor审计案例
phar-mor审计案例
Phar-Mor审计案例是一个著名的财务造假案例。
Phar-Mor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大型连锁药店,成立于1982年。
在其发展的高峰期,公司规模迅速扩大,拥有超过300家药店和2.5万名员工。
然而,这一切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存货资产造假和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之上的。
Phar-Mor公司的舞弊行为主要是通过虚增存货和销售收入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公司的高管们通过虚构药品采购和销售的交易,使得公司的财务报表看起来比实际状况要好得多。
这些虚假的交易使得公司的存货资产和销售收入都被人为地夸大,从而掩盖了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然而,这些虚假的交易最终还是被揭穿了。
在1992年,Phar-Mor 公司的舞弊行为被曝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调查。
经过审计和调查,人们发现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严重的虚假和误导,导致公司的股价暴跌,最终走向了破产。
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企业的成功不能仅仅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报表之上,而应该是建立在真实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之上。
其次,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最后,高管们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不得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总之,Phar-Mor审计案例是一个典型的财务造假案例,它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有些企业为了达到一些不当目的,可能会通过虚增存货、伪造采购和销售等手段进行存货舞弊。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存货舞弊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以提高对存货管理的认识。
案例一:虚增存货某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虚增存货,通过采购未发生的物料来增加存货数量和金额。
这样的行为使得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存货在数量和金额上都被大大夸张,从而误导了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虚增存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为了提高经营业绩,达到某些指标或获得额外的融资。
虚增存货对企业带来了以下影响:1. 财务报表准确性下降,丧失了对企业真实状况的反映能力。
2. 误导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影响企业的信用和声誉。
3. 存货周转率下降,资金占用增加,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负面影响。
应对虚增存货的措施包括: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存货的审核和监督。
2. 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查,避免采购不存在的物料。
3. 定期进行存货盘点,确保存货数量和金额的准确性。
4. 提供员工的诚信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对存货管理的责任感和敬畏感。
案例二:伪造采购和销售某公司为了虚增存货的金额,通过伪造采购和销售记录来增加存货的数量和金额。
伪造采购和销售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客户的合谋完成,也可以通过伪造相关凭证和文件来实现。
这样的行为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在存货方面存在不实际的记录,从而歪曲了企业的真实状况。
伪造采购和销售对企业带来了以下影响:1.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2. 影响企业的税务处理,可能导致税务风险和法律责任。
3. 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信誉,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伪造采购和销售的措施包括:1. 加强对采购和销售流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定期与供应商和客户核对账务和凭证,确保采购和销售的真实性。
3. 审查和验证采购和销售凭证的真实性,如发票、合同等。
存货造假舞弊案例分享
存货造假舞弊案例分享☝会计造假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其产生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
一般而言,企业经营者对本企业会计信息的掌握最为准确、全面和及时,而其他的包括债权人、投资者、供应商等在内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来获取企业的会计信息。
这就使得经营者可能以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方式来损害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而使自己从中获利。
另外,不容忽视的不完善的制度也给会计造假提供了环境和条件。
《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都从不同角度为会计信息的披露作了规定,但是对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怎样界定信息失真的程度,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甚明朗,这样,漏洞的存在就为会计造假大开了方便之门。
常见的会计造假手段有销售造假、资产造假、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等。
企业一般通过虚增收入、虚假的时间差异、隐瞒负债和费用、虚假披露以及资产计价舞弊等五种非法手段来提高企业价值。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收发频繁,经历采购、入库、保管、领用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等特点,导致存货的高估构成了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存货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计价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计价,实际成本计价法又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企业会出于虚增资产或虚增利润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
另外不诚实的企业也会利用以下几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存货造假:一、主要存货造假方法1.虚构存货对实际并不存在的存货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伪造存货装运单据、验收报告以及采购订单,从而虚增存货价值。
因为对这些伪造的材料进行有效识别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审计人员往往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证实存货的存在与估价。
2.操纵存货的盘点假如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期间收到了一大批货物,然后将所有与之相关的验收单据、发票等隐藏起来,并将这批货物混入实际盘点的存货中,希望借此张冠李戴来蒙骗审计人员。
獐子岛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獐子岛未如实反映扇贝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的 客 观 情 况 遥 2018 年 公 司 对 107 .16 万 亩 虾 夷 贝 库 存 进
行 核 销 袁 对 24 .30 万 亩 虾 夷 贝 库 存 进 行 减 值 遥 然 而 调 查
显 示 袁 核 销 海 域 中 袁 2014 年 尧 2015 年 尧 2016 年 底 播 虾 夷 贝
分 别 有 6 .38 万 亩 尧 0 .13 万 亩 已 在 以 往 年 度 采 捕 袁 致 使 虚
增 资 产 减 值 损 失 1 110 .52 万 元 袁 占 减 值 金 额 的 18 .29 % 遥
渊 4冤 虚 增 尧 虚 减 利 润 总 额 遥
综合考虑对营业成本尧营业外支出尧资产减值损失
科 目 的 人 为 调 整 袁 獐 子 岛 2016 年 度 虚 增 利 润 13 114 .77
一尧引言 近 年 来 袁 中 国 证 监 会 秉 持野 依 法 尧 全 面 尧 从 严 冶 的 监 管 理念袁按照依法依规尧改革创新尧协同共治的基本原则袁 不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遥 而随着科创板的 推出及制度的完善袁证监会的角色定位也从事前监管逐 渐向事中尧事后转变遥 面对屡禁不止的上市公司违法行 为袁证监会应借助多元化的治理框架袁进一步提升规则 制定能力袁加大调查和惩处力度袁在其相对薄弱的监管 领域积极与自律组织尧市场机构等合作治理袁强化信用 监管尧创新监管制度尧优化监管资源尧建立诚信机制袁提 高 证 券 市 场 的 经 济 效 率 和 治 理 效 果渊 吕 成 龙 袁 2019冤 遥 2019 年 7 月 袁 证 监 会 对 獐 子 岛 开 出 行 政 处 罚 及 市 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袁 獐子岛因涉嫌财务造假尧 虚假记 载 尧 未 及 时 披 露 信 息 等 问 题 袁 中 国 证 监 会 拟 对 其 进 行 60 万 元 的 顶 格 处 罚 袁 一 众 董 监 高 处 以 3 万 元 耀 30 万 元 罚 款不等袁 对董事长吴厚刚则开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 处罚遥 本文笔者基于舞弊三角理论袁在分析獐子岛财务 舞弊的动机及其原因基础上袁 提出了加强上市公司财 务舞弊监控的若干对策遥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2016-11-24审计通一、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
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
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傲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
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二、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一)从存货做文章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
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
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
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
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
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
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舞弊的案例【篇一:存货舞弊的案例】一、前言在形形色色的利润操纵手法中,资产造假占据了主要地位。
我国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财务报表舞弊案绝大多数与资产项目的造假有关,上市公司琼民源、蓝田股份、东方锅炉、成都红光就是其中的典型。
造假的公司一般使用五种手段来非法提高资产价值和虚增盈利,即虚构收入,虚假的时间差异,隐瞒负债和费用,虚假披露以及资产计价舞弊。
其中资产计价舞弊是资产造假的惯用手法。
而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又导致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对其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中外上市公司中,涉及存货舞弊的案例为数众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麦克森&罗宾斯公司、斯温道色拉油公司、权益基金、zzzz百斯特公司,法尔莫公司以及中国的红光实业公司、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等。
这些公司所策划的舞弊方案给带来了很大的审计风险。
下面就选择其中较为典型的美国法尔莫公司案予以介绍。
二、法尔莫公司案例从孩提时代开始,米奇莫纳斯就喜欢几乎所有的运动,尤其是篮球。
但是因天资及身高所限,他没有机会到职业球队打球。
然而,莫纳斯确实拥有一个所有顶级球员共有的特征,那就是他有一种无法抑国的基础。
这个帝国后来发展到了拥有300家连锁店的规模。
一时间,莫纳斯成为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他的公司则在阳土敦市赢得了令人崇拜的地位。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导致这个精心设计的、至少引起5亿美元损失的财务舞弊事件浮出水面之时,莫纳斯和他的公司炮制虚假利润已达十年之久。
这实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因公司以低于成本出售商品而招致了严重的损失,但是莫纳斯认为通过强力购买,公司完全可以发展得足够大以使得它能顺利地坚持它的销售方式。
最终在莫纳斯的强大压力下,这位财务总监卷入了这起舞弊案件。
在随后的数年之中,他和他的几位下属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用以应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一套反映糟糕的现实。
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产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都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
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
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
如果不考虑其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已濒临破产。
在最近一次审计中,其现金已紧缺到供应商因其未能及时支付购货款而威胁取消对其供货的地步。
会计师能够弄清这些欺骗性操纵是如何进行的,对于发现这些舞弊将会大有帮助,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必须掌握识别存货舞弊的技术。
(一)存货价值的操纵手法存货的价值确定涉及两个要素:数量和价格。
确定现有存货的数量常常比较困难,因为货物总是在不断地被购入和销售;不断地在不同存放地点间转移以及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
存货单位价格的计算同样可能存在问题,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以及其他的计价方法所计算出来的存货价值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差异。
正因如此,复杂的存货账户体系往往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舞弊对象。
不诚实的企业常常利用以下几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存货造假:虚构不存在的存货,存货盘点操纵,以及错误的存货资本化。
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虚增存货的价值。
1、虚构存货正如莫纳斯所做的那样,一个极易想到的增加存货资产价值的方法是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记账凭证、夸大存货盘点表上存货数量、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购单,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
因为很难对这些伪造的材料进行有效识别,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证实存货的存在与估价。
后一段时间内的款项支出。
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有未在采购日记账中记录的直接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就应该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3、错误的存货资本化虽然任何存贷项目都可能存在不恰当资本化的情况,但产成品项目中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有关产成品被资本化的部分通常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为了发现这些问题,注册会计师应当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人员进行访谈,以获取归入存货成本的费用归集与分配过程是否适当的信息。
审计客户往往可列出很多看似非常充分的理由,用以支持通过对存货项目进行资本化而增加利润的处理。
此类舞弊往往是财务总监在总裁的指使下实施的。
因此,在对关键人物的正式访谈中,如果怀疑有人指使他们夸大有关存货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采取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以责难的态度迫使其说出真相。
(二)盘点的局限性证实存货数量的最有效途径是对其进行整体盘点。
注册会计师必须合理、周密地安排盘点程序并谨慎地予以执行。
盘点的时间应尽量接近年终结账日。
在盘点时应尽可能采取措施以提高盘点的有效性,比如各存放点同时盘点、停止存货流动以及盘点数额达到合理的比例等。
不过,即使注册会计师谨慎地执行了该程序,也不能保证发现所有重大的舞弊。
这是因为存货的盘点测试存在以下局限性:(1)管理当局往往派代表跟随注册会计师,一方面记录下测试的结果,同时也可掌握测试的地点及进程等情况。
这样,审计客户就有行为。
不仅要推测舞弊是如何进行的,而且要推测客户为什么要舞弊以及客户为什么要将这种违规做法作为首要的选择。
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要对管理当局进行重大存货舞弊的动机和机会进行评估以发现资产造假行为。
1、管理当局舞弊的动机客户进行舞弊的动机可谓多种多样,对其进行分析并在执行审计过程中予以考虑将有助于发现可能的舞弊。
以下列举了导致管理当局产生舞弊冲动的几种常见原因:客户公司正面临财务困难。
错列预提费用,隐瞒利润案1995年11月,税务人员对某工业企业的预提费用利息进行审查时,发现该企业每月预提利息费用2万元,共计8万元。
经询问企业并无短期借款,调阅记帐凭证,发现其摘要注明为基建借款200万元,月利率10。
会计分录为:借:财务费用20000贷:预提费用利息20000按规定,长期借款利息,如在建工程处于建设期,应计入工程成本。
长期借款利息应在长期借款帐户核算。
很明显,该单位错用科目,增加企业费用,减少利润,偷漏所得税。
应调整帐务,补缴税款。
5.结转预提利息:借:在建工程80000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80000我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某4大师事务所,从事了一些年的外审工作,也有1年多的海外交流工作经验,但毕竟老pa(下级员工私下对合伙人的称呼)不是我的目标,自认也没有能力熬到那把椅子,于是进入了一家美国500强公司,db,担任亚太区内审经理。
说是经理,其实就是一干活的,上有领导,下无小兵。
但现在想来,这些年干活的经历让我掌握了大量内审的工作经验,就是老外所说的hands-on经验。
同时,我还要独立完成写报告(全英文),清q (报告交给老板复核会有很多问题query ,要一一清除),组织子公司管理层和总部领导一起开会,跟踪发现事项(issue)的解决说实话这些年确实很忙,但回头看来还是相当充实的一段经历。
相比于整日埋头于报告和开会的那些纯粹经理来说,我自认为这些年的内审实务经验让我的工作更扎实,也让我在和高管们的沟通中有了更多的底气。
其实你如果在企业呆久了,就会发现大多数的管理人员擅长的其实是说,而且是说条条框框的道理,真的让他们做,或者让他们说出细节和门道,他就开始支支吾吾模模糊糊了。
作为内审,这个时候你就开始觉得脑子有点乱了,其实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家伙开始胡诌了!这个时候你一般有两个选择:重复刚才的问题,重点词汇做强调,让他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个做法会给他一个下马威,当然有一般来说,对于外审而言,看到这里也就可以了,毕竟人家有发票,又有合理解释,而且因为不是专项的样本测试,也不一定需要查3单对应(发票,订单,出库单)。
而且这笔余额次年3月底就没有了,对外审来说通过期后事项也没发现有问题。
但对内审而言,这是一笔有点奇怪的交易,有几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直接会冒出来:把不需用的原材料卖给第三方在db甚至大多数企业很少发生,尤其是这么大金额的一次性交易; or显示的客户名称不是该其企业的客户(还记得该企业产品都卖给关联方么?)这样的交易发生在年底也比较奇怪,因为年底大家都忙着冲业绩,哪有时间来整理库存。
况且db对企业的存货余额有明确指标,存货太高会影响管理层业绩。
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是否都齐备,包括出库单,年后收款单等。
于是找来财务总监,问出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事后的进一步审计结果和财务总监的答案一并附上:问:这家客户(a)是怎么找来的。
答:采购部门找来的。
以前只从a这里买原材料,从来没有卖材料给a (采购部门找客户?)问:为什么要卖材料给a。
这些材料当初是从a这里买的么?答:我们自己不需要了,产品停止生产了。
不是从a买来的。
问:你自己都不需要,a买过去干什么,何况他为什么同意按照你的库存价格购买,(a是不是脑子有病)答: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答:今年开始我们又收到了订单,开始逐步回购这些货物,3月份全部按原价回购了,应收应付相抵。
问:其间没有实际的款项结算?答:确实没有。
问:把3月份回购时候的入库单拿来看答:找不到了。
问:这些货物卖出买进有没有合同答:有,连忙拿给我看(合同虽然简单,但没有明显漏洞,签字人是采购经理。
她哪里知道我要这份合同不光是为了了解买进卖出的合同依据,更是要拿到舞弊的罪证因为整个故事到现在都是财务总监跟我说的,没有出库单,入库单,运单,销货/购货清单,就是说没有任何的纸面依据,万一他们到时候翻供,我这里就什么证据都没有了。
但这份合同形成了最重要的证据,把整个卖出买进的过程说的一清二楚,签字盖章,再也赖不掉)事后我有把一部分的相关问题问了一遍采购经理,得到了近似的答案。
最后再问了president,他老人家竟然声称对整个事件不是很了解!这里就可以交代背景了,该公司作为集团内的主要生产厂家,管理层最重要的业绩之一就是存货水平,年底的存货水平一定要降到指标以下,才能拿到这部分的奖金。
我想大家应该多少知道发生了什我希望给各位分享的几点经验是:与外审不同,内审更多的要看合规性(compliance),合理性(reasonableness)。
第二点需要一定的功力;如果你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得到一些证据支持,要尽力查下去。
在这件事件中,我那位年长的同事曾经劝我别再多费力气了,他觉得只是一笔常规的交易。
内审不是警察,你不要希望弄清黑与白,你需要做的是把现象和证据按照合理的方法列示给管理层,让他们自己调查作出结论。
你要相信,有些结果虽然你不一定知道,但有你的功劳。
作内审需要有热情,对内审缺乏热情,或者不喜好钻研的内审,更多的会把工作留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