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应收款-存货舞弊案例

合集下载

财务报表舞弊案例分析

财务报表舞弊案例分析

财务报表舞弊案例分析目录1 2 3财务报表舞弊动机与类型分析财务报表舞弊主要手法分析财务报表舞弊典型案例01财务报表舞弊动机与类型分析ABC公司年度净利润正常在300万元左右,2012年公司目标利润300万元,2012年9月产生一项临时特殊损失500万元,导致预计2012年全年累计亏损200万元,这是董事会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于是责成总经理想办法扭亏为盈,财务总监提出若干方案。

(1)2012年度12月份的促销广告推迟,削减当年广告费用;(2)2012年度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应收账款、存货)尽量少计;(3)2012年度12月份固定资产折旧不予计提;(4)联系公司主要客户,要求客户将2013年1月份货物提前提货,并将发票开出确认收入和成本,但货款可延迟支付;(5)将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市值600万元的股权投资出售;(6)在市场销量未增加情况下,加大生产量,从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从而降低主营业务成本,但会形成大量库存;(7)不作任何调整,如实披露经营亏损。

?如果您是总经理,你会倾向于选择哪一个方案?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会计目标: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现实),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给报表使用者的企业财务报表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狭义的财务粉饰:利用会计规范预留空间、会计内在特征以及会计活动客观局限性,通过主动会计调整,以达到或接近自身期望会计结果的活动。

通常不涉及原始凭证的伪造等极端舞弊活动。

◼广义的财务粉饰:则包含财务造假或财务舞弊。

轻微严重通过交易安排,美化报表利用准则漏洞滥用会计选择权直接造假1234违规程度盈余管理财务粉饰财务造假或舞弊◼第一种层次:会计造假特点是虚构不存在业务。

◼第二种层次:滥用会计选择权特点是滥用会计选择权,包括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选择权,尤其是会计估计选择权,常见的手法有收益性支出资本化、提前(推迟)确认收入、推迟(提前)确认费用、多提(少提)资产减值准备、多提(少提)长期资产折旧费(摊销费)、多提(少提)预计负债(预提费用)。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存货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存货进行虚增、虚减或者其他不当处理的行为,以达到误导投资者、隐瞒真实财务状况的目的。

存货舞弊案例在企业中并不罕见,它对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分析两个存货舞弊案例,以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存货舞弊的形式、原因和预防措施。

案例一:XYZ公司存货虚增案XYZ公司是一家创造业企业,主要生产电子产品。

在一次财务审计中,发现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调查发现存在存货虚增的情况。

具体表现为:公司在年末将大量过期或者损坏的产品计入存货,虚增存货的价值,以提高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总资产和净资产。

存货虚增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财务目标压力:公司高层为了达到业绩目标,可能会采取不当手段来增加公司的利润和资产。

2. 内部控制不完善: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虚增行为。

3. 职员激励机制:公司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可能存在缺陷,导致员工为了获得奖励而进行存货虚增行为。

为预防存货虚增案,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明确的职责分工、审批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一致性。

2. 审计和监督: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虚增行为。

同时,加强对存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存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培养,提高员工对存货舞弊的认识和警惕性。

案例二:ABC公司存货虚减案ABC公司是一家零售企业,经营食品和日用品。

在一次财务审计中,发现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调查发现存在存货虚减的情况。

具体表现为:公司在年末将实际存在的存货价值减少,将一部份存货转移、销毁或者以低价出售给内部人员,以虚减存货的价值,从而减少公司的负债和成本,提高利润。

存货虚减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财务报表控制:公司高层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提高公司的财务指标,可能会采取存货虚减等手段。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摘要】本文探究了康美药业的造假手段及异常财务信号,有助于股民识别公司财务数据的可靠性。

同时针对财务造假的防治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造假康美药业财务异常康美药业(现为“ST康美”)是一家集药品、中药饮片、中药材和医疗器械等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医药民营企业。

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9年5月17日证监会通报了康美药业财务报告造假及涉嫌虚假陈述等违法违规行为。

市值曾达千亿的康美药业,如今市值降到百亿级。

然而从其理念财务数据来看,康美财务造假似早有预谋。

一、财务造假概念本文所述财务造假主要是指公司管理层,突破现有会计规范,蓄意编造、提供虚假的企业会计信息,对投资者或信息使用者造成严重误导,对投资决策造成重大、实质性影响的行为。

二、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分析(一)事件回顾2018年12月28日,康美药业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

4月30日,康美药业发布了近300亿的会计差错,同日在《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中,阐述了具体的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财务影响。

5月1日,发致股东信致歉。

5月9日,证监会向康美药业年审会计师事务所正中珠江下发调查通知书,因其在康美药业审计业务中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立案调查。

5月17日,据证监会初步调查,在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年至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涉嫌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包括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及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5月17日晚,康美药业再次致歉,表示因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原因,导致其资金管理及关联方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5月21日,康美药业主动申请ST。

6月29日,康美药业称其将续聘正中珠江为其2019年审会计师事务所。

(二)康美药业300亿去哪儿了?康美药业公告称此次会计差错仅涉及对2017年年报的追溯调整,且对更正原因的解释均为“会计处理存在错误”,包括多项受影响的期间报表项目。

应收账款审计案例分析5篇

应收账款审计案例分析5篇

应收账款审计案例分析5篇第一篇:应收账款审计案例分析应收账款审计案例分析学生:系别:专业:班级:任课教师:课程:案例审计分析得分:答辩得分(满分20分)论文得分(满分60分)2012 年 11月摘要摘要:应收账款是活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对外赊销商品、材料、提供劳务以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及其他收取的款项。

它固然也属于资产类账户,但它同企业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不一样,并没有实物形式,很轻易成为某些单位或者个人虚构业务,弄虚作假,贪污国家资产,进行各种舞弊活动的工具。

这就需要用审计的相关及手段对企业信息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查,确定其业务是否正当,并违法违规的原因,将错账、假账进行更正和调整。

关键词:应收账款审计核算规范坏账损失目录一、应收账款项目审计说明 (4)二、应收账款存在的常见问题 (5)(一)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调节收入和利润,谋取非法利益 (5)(二)利用应收账款可计提“坏账准备”这一规定,人为调节资产、费用、收益或转为账外资产 (6)(三)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利息转入“小金库”,延期承兑应收票据,索取酬金 (6)三、应收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7)(一)审计目标 (7)(二)审计程序···················································7 四、四川长虹应收账款审计案例 (8)(一)案例背景及过程 (8)(二)案例分析 (10)(三)应对的策略 (12)五、启示.................................................12 参考文献. (14)一、应收账款项目审计说明应收账款为单位销售产品所产生的货币性资产,其业务发生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余额的准确性及减值损失计提的合理性为其主要的审计目标,实际业务中,一般基于以下思路进行审计:应收账款的发生及余额与单位销售政策及收款政策相关联,所以,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审计人员首先要了解其生产经营特点、销售政策(包括: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收款政策,在此基础上结合应收账款账面发生记录及余额反映,判断它总体合理性,并为下一步确定审计重点打下基础;一般来说单位应收账款记录发生较多,不可能逐笔进行审计,所以,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通过对明细进行分析,选择余额、发生额较大、账龄较长、与单位的销售政策、收款政策相背离的客户及关联方客户作为审计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执行账面业务发生记录与索取的销售合同进行核对及函证等主要的审计程序进行确认。

“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一以华讯兴公司为例

“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一以华讯兴公司为例

目录1.公司情况介绍 (2)2.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 (2)2.1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原因 (2)2.2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手段 (3)2.3具体数据分析 (4)3.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及治理对策 (7)3.1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 (7)3.1.1査证有关“其他应收款”的各类事项 (7)3.1.2关注各类性质借款余额的大小 (8)3.1.3关注工程工期较长,一次性借款金额较大的情况 (8)3. 2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治理对策 (9)3.2.1加强和完善公司内部监督体系 (9)3.2.2完善公司“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和备用金内部管理制度 (11)3.2.3加强和完善公司外部监督体系 (16)3.2.4增强法律意识,提升职业道德 (19)3.2.5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21)“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一以华讯兴公司为例1.公司情况介绍公司属于装备制造业,以研发生产和销售大型节能环保设备和清洁能源设备为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分离机械系列设备和水轮发电机组设备。

目前,公司为国内较大的纯碱化工分离机械设备的供应商。

公司成立于2004年,四年后开始引进私募,一年后开始改制,改制后就谋划上市之路。

在2009年,公司顺利通过了板发审委的审核,准备在交所上市。

公司本次计划发行2360万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两个项目:一是节能环保离心机制造生产线技改项目,二是高水头混流式、低水头贯流式水电机组制造项目。

但年下半年证监会暂停新股发行,而且断档期”长达年多,终于在来年的12月31日,公司等几家公司先后获得批文,搭上了重启的末班车,公司上市心愿总算达成。

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显示,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较快。

2004年至2006年的年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2.82亿元和3.01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万元、2914.56万元和3002.83万元。

“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

“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

“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财务舞弊是舞弊者违反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故意违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原则的财务造假行为,这种行为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为目的,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均为虚假的会计信息。

我国发生了不少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如琼民源、PT红光、东方锅炉、大庆联谊、郑百文、银广夏,还有最近发生的绿大地、万福生科等财务造假行为都让人触目惊心。

我国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泛滥,引发了我国证券市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受到挑战,极大的影响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从而对我国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其他应收款”这一科目由于其核算的内容相当繁杂,更是常常成为公司财务舞弊的工具。

许多公司都会利用“其他应收款”的这一特点隐藏公司异常交易行为,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向关联方输送资金等诸多目的。

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情况时常发生,这种行为提供的虚假会计信息欺骗了信息使用者,侵犯了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真实财务情况的权利,威胁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对财务舞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进行财务舞弊的行为进行研究,并找到有效治理抑制财务舞弊行为的方法正是当务之急。

本文的研究采取规范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图表为研究工具,从基础理论和现实案例两方面对我国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导论。

包括五个方面,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框架、研究方法、主要贡献和不足。

从总体上阐述了公司财务舞弊的相关问题,强调了对“其他应收款”财务舞弊行为进行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财务舞弊的动因、手段、识别、治理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回顾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第三章:财务舞弊的理论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存货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风险,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挑战。

存货舞弊是指企业在存货的采购、销售、计价、核算等环节上进行欺诈行为,以达到虚增利润、隐瞒亏损、夸大资产等目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存货舞弊案例,探讨其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案例一:A公司存货虚增案A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其主要产品为电子元件。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A公司的经营状况一直不佳。

为了掩盖亏损,该公司的管理层决定采取虚增存货的手段。

具体操作如下:1. 采购环节:A公司与供应商合谋,在采购电子元件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并要求供应商开具虚假发票。

2. 入库环节:虚增的存货被入库,并在库存账簿上记录虚假的数量和金额。

3. 销售环节:为了销售这些虚增的存货,A公司采取了多种手段,例如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给关联公司、与客户合谋进行虚假交易等。

4. 计价环节: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A公司将虚增的存货计入成本,从而虚增了利润。

这种虚增存货的行为给A公司带来了一些短期利益,但也带来了以下影响:1. 财务报表失真:虚增存货导致财务报表中的存货金额被夸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了误导。

2. 经营风险加大:虚增存货意味着企业实际拥有的资金被困在存货中,导致企业流动性不足,难以应对突发的经营风险。

为了防范存货虚增舞弊,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采购、入库、销售和计价等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和审计。

2. 强化风险意识:企业应加强对存货舞弊的风险意识培养,提高员工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3. 加强供应商管理: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监控机制,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查和监督,避免与不良供应商合谋进行存货舞弊。

案例二:B公司存货盗窃案B公司是一家零售企业,经营多种商品。

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B公司的存货管理存在漏洞,导致存货盗窃案的发生。

存货舞弊的案例

存货舞弊的案例

存货舞弊的案例【篇一:存货舞弊的案例】一、前言在形形色色的利润操纵手法中,资产造假占据了主要地位。

我国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财务报表舞弊案绝大多数与资产项目的造假有关,上市公司琼民源、蓝田股份、东方锅炉、成都红光就是其中的典型。

造假的公司一般使用五种手段来非法提高资产价值和虚增盈利,即虚构收入,虚假的时间差异,隐瞒负债和费用,虚假披露以及资产计价舞弊。

其中资产计价舞弊是资产造假的惯用手法。

而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又导致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对其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中外上市公司中,涉及存货舞弊的案例为数众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麦克森&罗宾斯公司、斯温道色拉油公司、权益基金、zzzz百斯特公司,法尔莫公司以及中国的红光实业公司、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等。

这些公司所策划的舞弊方案给带来了很大的审计风险。

下面就选择其中较为典型的美国法尔莫公司案予以介绍。

二、法尔莫公司案例从孩提时代开始,米奇莫纳斯就喜欢几乎所有的运动,尤其是篮球。

但是因天资及身高所限,他没有机会到职业球队打球。

然而,莫纳斯确实拥有一个所有顶级球员共有的特征,那就是他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求胜欲望。

莫纳斯把他无穷的精力从球场上转移到他的董事长办公室里。

他首先设法获得了位于(美)俄亥俄州阳土敦市的一家药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又收购了另外299家药店,从而组建了全国连锁的法尔莫公司。

不幸的是,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资产造假未检查出来的存货高估和虚假利润的基础上的,这些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莫纳斯及其公司的破产。

同时也使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五大事务所损失了数百万美元。

下面是这起案件的经过:自获得第一家药店开始,莫纳斯就梦想着把他的小店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药品帝国。

其所实施的策略就是他所谓的强力购买,即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

莫纳斯首先做的就是把实际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用自己的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

揭开其他应收款账户中的秘密的案例分析

揭开其他应收款账户中的秘密的案例分析

揭开其他应收款账户中的秘密的案例分析引言其他应收款账户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记录与企业相关的未来可收回的款项。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其他应收款账户可能暗藏许多秘密,有些可能涉及财务造假、欺诈或其他不当行为。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揭开其他应收款账户中的秘密,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

案例背景某公司A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了一笔巨额的其他应收款账户。

根据公开信息,这笔款项是向供应商B预付的,用于采购未来的商品和服务。

然而,投资者和审计机构开始质疑这笔款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他们发现供应商B的实际存在和业务活动均无法得到证实,并且存在多个涉及供应商B的公司注册在同一地址的情况。

案例分析1. 财务造假可能性供应商B的不存在以及相关公司注册在同一地址的情况引发了财务造假的怀疑。

公司A可能通过编造一个虚假的供应商并支付巨额款项,以此来虚增利润或掩盖其他问题。

企业家可能会利用其他应收款账户这一流动性较强的账项,再搭配其他操作手法,来实施财务造假。

2. 欺诈行为可能性除了财务造假,企业家还可能利用其他应收款账户进行欺诈行为。

他们可能与供应商合谋,通过虚构的交易和账目来转移资金或获取非法利益。

例如,通过虚构采购订单和付款事项,将公司资金转移到被供应商控制的账户上,从而违反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3. 内部控制缺陷对于其他应收款账户中的秘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

企业可能在内部控制流程中存在疏漏,例如不合理的职责分离、缺乏有效的审计和监控机制等。

这会使得个别员工或管理层有机可乘,实施不当行为并隐藏相关证据。

预防和解决措施1. 加强供应商尽职调查企业在与供应商建立业务关系之前,应加强尽职调查行为。

核实供应商的真实存在、业务活动和声誉等方面的信息,避免与没有真实业务的供应商进行交易。

2.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流程,确保良好的职责分离以及有效的审计和监控机制。

明确权限和责任,建立风险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并纠正任何异常或不当行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无报表但案例很多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无报表但案例很多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无报表但案例很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无报表但案例很多二、托付理财(一)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利用银行贷款或募股资金进行托付理财业务,为隐瞒托付理财造成的窟窿,用支付股权转让款、购置不动产、受让非专利技术以及定期存单质押的方式填补,资金一进一出,不留痕迹地掩饰了托付理财资金的亏损。

(二)具体案例案例一:金花股份2000年年报披露,将公司临时闲置的资金24,400万元托付西安金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投资治理,协议约定年收益率为6%,现在公司账面货币资金还有5,871万元,其它他应收款显示大股东现在已占用资金3,5 35万元;2001年年报披露,该(托付理财)合同已到期,本金24,400万元,收益1,464万元已全部收回,现在账面货币资金有11,430万元,报表附注称有8,000万元是3个月定期存款(2001.12.30-2002.03.30),其它应收款显示大股东现在还占用资金3,292万元。

金花股份在最新的公告中如此讲明巨额资金被占用的来龙去脉:2001年12月28日,经公司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收购金花投资持有的金花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下称“酒店公司”)97.14%的股权议案,支付股权转让金1 6,979万元,上述股权转让协议差不多履行完毕。

2002年2月6日,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司借款给酒店公司28,000万元,全部用于金花大酒店开业前的装修和设备、设施购置。

2002年10月,按照有关方面建议,公司与金花投资协商,解除上述股权转让协议,金花投资归还股权转让款及酒店借款。

鉴于金花投资已将股权转让款用作其他项目投资,因此只能通过增加银行借款的方式归还上述款项。

2002年12月23日,金花投资归还了酒店公司借款28,000万元。

2002年12月至2004年5月期间,金花投资分期归还了股权转让款16,979万元。

自2004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后,银行信贷政策发生调整,贷款规模大幅度压缩,经与借款银行协商,将金花投资部分贷款到期后,以公司名义再转贷,共计31,700万元。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例屡见不鲜,给投资者、市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财务舞弊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也削弱了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任。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几个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

一、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康美药业曾经是一家备受瞩目的医药上市公司,但却因财务舞弊行为而陷入困境。

康美药业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包括虚增营业收入、虚增货币资金、虚增固定资产等。

为了虚增营业收入,康美药业通过伪造销售合同、伪造客户回款等方式,营造出业务繁荣的假象。

在货币资金方面,康美药业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篡改财务数据等手段,夸大公司的资金实力。

此外,还虚增固定资产,将一些费用支出资本化,从而虚增资产价值。

这一舞弊行为被揭露后,康美药业股价暴跌,众多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公司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严厉的法律制裁。

二、獐子岛财务舞弊案獐子岛是一家以海洋养殖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然而,该公司却因“扇贝跑路”事件而引发了广泛关注。

实际上,獐子岛通过操纵存货盘点等手段进行财务舞弊。

在某些年份,声称扇贝大量死亡或失踪,从而减少存货价值,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这种手段不仅欺骗了投资者,也严重破坏了公司的声誉。

监管部门经过深入调查,最终认定獐子岛存在财务舞弊行为,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三、欣泰电气财务舞弊案欣泰电气通过虚构应收账款收回、少计提坏账准备等手段进行财务舞弊。

为了虚构应收账款收回,欣泰电气伪造银行单据,营造出应收账款已经收回的假象。

同时,少计提坏账准备,以美化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这一舞弊行为导致欣泰电气被强制退市,投资者损失惨重。

四、财务舞弊的手段与动机上述案例只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冰山一角。

通常,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1、虚构收入:通过伪造销售合同、发票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

2、操纵成本:故意少计成本或延迟成本的确认,以提高利润。

存货内部控制-美国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内部控制-美国法尔莫公司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舞弊的结局
❖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莫纳斯及其公司的 破产。
❖注册会计师们一直未能发现这起舞弊, 他们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项审计 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 了3亿美元。
❖那位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 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疑问
1.财务部门为什么可以隐瞒存货短缺? 2.为何注册会计师们一直未能发现舞弊迹象? 3.一个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公司怎能赚钱?
为什么要对存货进行内部控制?
❖ 由于存货属于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 最大、品种多、受市场因素和生产经营计划影响 较大,而且流动性强,经常处于不断销售、耗用、 购买和重置中。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下能够规 律的转换为货币资产或其他资产,但长期不能耗 用或销售的存货,就有可能变为积压物品而降低 价值,从而造成损失,所以存货的内部控制就显 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对存货的需 要,降低存货相关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就 必须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
(四)领用和发出控制
❖ 存货的发出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大批商品、贵重商 品或危险品的发出应当得到特别授权。仓库应当根据经 审批的销售通知单发出货物,并定期将发货记录同销售 部门和财会部门核对
❖ 存货发出的责任人应当及时核对有关票据凭证,确保其 与存货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一致。
❖ 财务部门应当针对存货种类繁多、存放地点复杂、出入 库发生频率高等特点,加强与仓储部门经常性账实核对 工作,避免出现将已入库存货不入账或已发出存货不销 账之情形。
采购计划
和实际需要
采购
请购
采购申请
(仓储计划、资金筹措计❖采购业务(主要风险 三个“不”) 1、需求或采购计划不合理 2、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计划采购 3、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

公司舞弊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公司舞弊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销售。

公司初期发展迅速,市场份额逐年上升,成为业内知名企业。

然而,在2018年,公司被指控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涉及金额巨大,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投资者的利益。

经过调查,法院最终认定科技公司存在以下舞弊行为:1. 虚增收入:科技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将未实际完成的销售计入收入,虚增公司收入。

2. 隐瞒费用:公司通过隐瞒实际发生的费用,将费用转移至下一年度,从而虚增公司利润。

3. 虚构资产:科技公司虚构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虚增公司资产总额。

二、案例分析1. 虚增收入案例分析:科技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和提前确认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属于典型的收入舞弊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还违反了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公司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会计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六条,科技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可能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等处罚。

2. 隐瞒费用案例分析:科技公司通过隐瞒实际发生的费用,将费用转移至下一年度,从而虚增公司利润。

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费用舞弊行为,不仅违反了会计准则,还可能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失真,误导投资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会计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

”- 《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六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一条,科技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可能面临罚款、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处罚。

财务报告造假案例

财务报告造假案例

案例1:资产贱买贵卖,获取投资收益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以超低价卖给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再把这些资产按正常价格或高价卖出,则可获得高额价差带来的投资收益。

如:2000年年报显示,陕长岭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买母公司持有的圣方科技1000万股,随后以8元/股的价格将这部分股份转让给了美鹰玻璃实业公司,获投资收益7000万元,占2000年利润总额13360万元的52.4%。

又如世纪中天以人民币1950万元受让第一大股东持有的亚太东方通信网络有限公司40%的股权,然后以3000万美元价格转让,获投资收益21750万元,占2000年利润总额的80.1%。

不难发现,这些案例无一不具有两大特点:一、关联交易涉及的投资收益绝对金额较高;二、这些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很大。

这说明了什么呢?首先,企业利润表中高额的投资收益可能来源于关联交易,在公司财务状况不佳时,这种关联交易可以起到粉饰利润指标的作用,从而使广大投资者受到蒙蔽。

其次,如果关联交易产生的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很大,说明公司的盈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方,这就存在了上市公司通过不等价交换来进行报表粉饰的可能性。

因此,对2001年中报a股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率进行计算和排名,其前10位公司及其所涉及的关联交易如表2所示。

由表中可以看出,在2001年中报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率前10位公司中,绝大多数发生了关联交易,且关联交易涉及金额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较大。

尤其是排名前5位的公司中,就有4位关联交易涉及金额与利润总额的比例超过了100倍。

说明这些高额的关联交易很可能是构成公司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

投资者应当进一步根据会计报表附注所揭示的内容,特别关注关联交易发生的时间、目的及其定价策略等。

必要时,可以运用关联交易剔除法,即: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从公司利润表中予以剔除,来分析上市公司自身获取利润能力的强弱,从而判断其利润来源是否稳定、未来的成长性是否可靠,并确定其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等。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例分析及审计策略---------------以吉林紫鑫药业为例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例分析及审计策略---------------以吉林紫鑫药业为例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例分析及审计策略---------以吉林紫鑫药业为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频频出现管理舞弊案例,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类事件不仅引起股东和其他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导致资本市场秩序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及相应的审计对策,对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对遏制此起彼伏的舞弊案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五种常用方法:关联方交易舞弊、掩饰交易或事实舞弊、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资产重组舞弊、地方政府援助舞弊,并以吉林紫鑫药业2010年涉嫌管理舞弊案为例,采用案例研究分析方法,得出它借助于集团控股,利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成立壳公司,进行自买自卖关联方交易的真相,从而揭示管理舞弊的具体表现形式。

最后通过此案例的审计不足对改善管理舞审计对策提出五点建议,包括:保持适当的职业质疑、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正确评审内部控制、有效地利用分析性复核。

关键词:管理舞弊紫鑫药业审计对策1、引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在有效性、市场法规等方面的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随着资本市场上的资金量、投资者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扮演的角色显得更加重要,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无形之中加重了上市公司的压力;同时,对于处在盈亏边缘的上市公司来说,加重了发生管理舞弊的可能性。

管理舞弊是指管理当局故意通过具有严重误导性质的财务报表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行为,也称为财务报告舞弊,舞弊者为管理当局,受害者为投资者和债权人,舞弊工具为财务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主要是公司管理舞弊,而管理舞弊的发生会给注册会计师行业、资本市场以及社会经济秩序产生巨大冲击。

管理舞弊的作弊者通常均于事前精心设计,事后极力设法隐瞒,舞弊者的层次越高,越难有效地预防与检查。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一、现金(一)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1.虚假现金陷阱(1)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2)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并且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根本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实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1)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帮助关联方偿还贷款1)大股东平时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2)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占用资金1)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经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2)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别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通过制造现金流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总额上市公司委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

这样上市公司既达到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将募股资金转移至账外买卖股票,为隐瞒事情真相,伪造或变造银行对账单。

(二)具体案例案例一:金花股份(600080)2005年10月14日公告,近期,公司在应上交所要求进行自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控股股东金花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占用公司资金问题,合计60,200万元。

公告称,公司自2004年11月起,将28,500万元以存单质押的方式为金花投资及其关联公司提供全额银行承兑保证。

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引出漏税大案

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引出漏税大案

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引出漏税大案2009年12月,杭州市某区税务稽查组收到通知,要求其对从事海洋运输的A公司进行检查。

检查发现“其他应收款-B公司”账户2009年年末余额为贷方1 963.63万元,且由年初结转而来。

检查员小余了解后认为,这事情有悖常理,明明是A公司为B公司提供运输业务,怎么会是A公司欠B公司款项且挂其他应收款贷方呢?对此,小余询问了A公司财务总监,财务总监不仅立即承认了会计处理有误而且爽快地答应了调账建议。

小余将此事作为花絮向检查组长老张作了汇报,老张觉得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于是,请小余查明情况后再作结论。

小余又进入到新一轮的调查中,通过调查发现,2007年底,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长期出口粮油的运输合同,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A公司租借了一条海轮并预支了一年的租金,同时还对海轮进行了改造和修缮,为此发生了2 300多万元的费用。

但是,2008年初,运输业务还未执行,B公司就提出终止合同,由此造成A公司的巨额损失,于是A公司将B公司诉至法院,2008年10月,法院终审判决A 公司胜诉,B公司应赔偿A公司2 068万元,A公司于2008年底前收到了全部赔款。

扣除A公司因诉讼支付的各项费用约104万元,最终形成“其他应收款-B公司”账户贷方余额1 963.63万元。

至此,小余觉得问题已水落石出,并判断“其他应收款-B公司”账户的贷方余额1 963.63万元应全额作为计税所得额计缴企业所得税,而检查组长老张认为,不仅贷方余额1 963.63万元应全额并入计税所得额计缴企业所得税,而且2 068万赔偿款还应全额交纳营业税。

但A公司财务总监提出了三点辩解:一是老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没有对赔偿款征税的规定(老税目中也未列示);二是B公司支付的2 068万赔偿款仅是对其所造成损失的部分补偿,根本不能全额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失,不含有营业税税收成份;三是即使考虑向购买方收取的违约金系价外收费应并入主营业务收入一并交纳营业税的问题,但由于A公司向B公司提供的应税劳务本身因B公司的违约就没有履行,未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价内收费都没有实现,因此不应该称之为价外收费。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有些企业为了达到一些不当目的,可能会通过虚增存货、伪造采购和销售等手段进行存货舞弊。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存货舞弊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以提高对存货管理的认识。

案例一:虚增存货某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虚增存货,通过采购未发生的物料来增加存货数量和金额。

这样的行为使得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存货在数量和金额上都被大大夸张,从而误导了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虚增存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为了提高经营业绩,达到某些指标或获得额外的融资。

虚增存货对企业带来了以下影响:1. 财务报表准确性下降,丧失了对企业真实状况的反映能力。

2. 误导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影响企业的信用和声誉。

3. 存货周转率下降,资金占用增加,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负面影响。

应对虚增存货的措施包括: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存货的审核和监督。

2. 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查,避免采购不存在的物料。

3. 定期进行存货盘点,确保存货数量和金额的准确性。

4. 提供员工的诚信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对存货管理的责任感和敬畏感。

案例二:伪造采购和销售某公司为了虚增存货的金额,通过伪造采购和销售记录来增加存货的数量和金额。

伪造采购和销售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客户的合谋完成,也可以通过伪造相关凭证和文件来实现。

这样的行为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在存货方面存在不实际的记录,从而歪曲了企业的真实状况。

伪造采购和销售对企业带来了以下影响:1.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2. 影响企业的税务处理,可能导致税务风险和法律责任。

3. 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信誉,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伪造采购和销售的措施包括:1. 加强对采购和销售流程的监督和控制,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定期与供应商和客户核对账务和凭证,确保采购和销售的真实性。

3. 审查和验证采购和销售凭证的真实性,如发票、合同等。

存货造假舞弊案例分享

存货造假舞弊案例分享

存货造假舞弊案例分享☝会计造假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其产生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

一般而言,企业经营者对本企业会计信息的掌握最为准确、全面和及时,而其他的包括债权人、投资者、供应商等在内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来获取企业的会计信息。

这就使得经营者可能以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方式来损害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而使自己从中获利。

另外,不容忽视的不完善的制度也给会计造假提供了环境和条件。

《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都从不同角度为会计信息的披露作了规定,但是对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怎样界定信息失真的程度,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甚明朗,这样,漏洞的存在就为会计造假大开了方便之门。

常见的会计造假手段有销售造假、资产造假、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等。

企业一般通过虚增收入、虚假的时间差异、隐瞒负债和费用、虚假披露以及资产计价舞弊等五种非法手段来提高企业价值。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收发频繁,经历采购、入库、保管、领用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等特点,导致存货的高估构成了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存货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计价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计价,实际成本计价法又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企业会出于虚增资产或虚增利润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

另外不诚实的企业也会利用以下几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存货造假:一、主要存货造假方法1.虚构存货对实际并不存在的存货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伪造存货装运单据、验收报告以及采购订单,从而虚增存货价值。

因为对这些伪造的材料进行有效识别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审计人员往往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证实存货的存在与估价。

2.操纵存货的盘点假如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期间收到了一大批货物,然后将所有与之相关的验收单据、发票等隐藏起来,并将这批货物混入实际盘点的存货中,希望借此张冠李戴来蒙骗审计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起我从外审转入内审后不久,和比我年长几岁的另一个经理在上海
闵行区的一家子公司作审计。

这是一家工厂,负责生产产品卖给中外
的关联方销售公司,年销售额$100 M (1亿美元)以上,其president也
因为身为1 million club的一员,而且又是DB在中国的元老,而在整个集团享有较高的声望。

审计过程中,我发现该公司在其他应收款(OR)
科目某年底有240万元的余额。

对外资企业来说,OR科目的余额一般
比较固定,无非是一些押金/质保金,员工借款,待摊费用等。

因此看
到这笔不小的金额挂在年底我觉得有些奇怪,问财务总监,回答是年
底清库存时有些不需要的原材料卖给第三方形成的余额。

于是找来财务总监,问出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事后的进一步审计结
果和财务总监的答案一并附上:
1. 问:这家客户(A)是怎么找来的。

答:采购部门找来的。

以前只从A这里买原材料,从来没有卖材料给A (采购部门找客户?)
问:为什么要卖材料给A。

这些材料当初是从A这里买的么?
答:我们自己不需要了,产品停止生产了。

不是从A买来的。

问:你自己都不需要,A买过去干什么,何况他为什么同意按
照你的库存价格购买,(A是不是脑子有病)
答: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问:卖出去的存货清单有没有
答:我去找找看(过了两天弄了一份给我,但怎么看都像
现编的,VAT发票上也没有明细)
问:为什么这些型号的材料年底的存货帐上还剩很多?既然不需要了,为什么不全部卖掉?
答:这些要问采购部(采购部最后没有给出原因)
2. 问:把12月份卖出去的发货单找来给我看
答:当时很着急,没有相对应的出库单
问:那么物流公司的运单或者运输记录拿来看
答:是A安排的物流公司,我们这里没有任何单据。

问:发货没有任何记录是不是内控有问题
答:是的,这是我们的疏忽,以后一定改正(财务总监觉得最
后问题落在内控失误上,无关痛痒,想赶紧认罪就这么完了。

岂料我
的兴趣刚刚提起来)
3. 问:3月份这笔余额为什么没有了,是收款么?
答:今年开始我们又收到了订单,开始逐步回购这些货物,3月份全部
按原价回购了,应收应付相抵。

问:其间没有实际的款项结算?
答:确实没有。

问:把3月份回购时候的入库单拿来看
答:找不到了。

问:这些货物卖出买进有没有合同
答:有,连忙拿给我看(合同虽然简单,但没有明显漏洞,签字人是采购经理。

她哪里知道我要这份合同不光是为了了解买进卖
出的合同依据,更是要拿到舞弊的罪证——因为整个故事到现在都是财
务总监跟我“说”的,没有出库单,入库单,运单,销货/购货清单,就是说没有任何的纸面依据,万一他们到时候翻供,我这里就什么证据都
没有了。

但这份合同形成了最重要的证据,把整个卖出买进的过程说
的一清二楚,签字盖章,再也赖不掉)
事后我有把一部分的相关问题问了一遍采购经理,得到了近似的答案。

最后再问了President,他老人家竟然声称对整个事件不是很了解!
一般来说,对于外审而言,看到这里也就可以了,毕竟人家有发票,
又有合理解释,而且因为不是专项的样本测试,也不一定需要查3单
对应(发票,订单,出库单)。

而且这笔余额次年3月底就没有了,
对外审来说通过期后事项也没发现有问题。

但对内审而言,这是一笔有点奇怪的交易,有几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直
接会冒出来:
1. 把不需用的原材料卖给第三方在DB甚至大多数企业很少发生,尤
其是这么大金额的一次性交易;
2. OR显示的客户名称不是该其企业的客户(还记得该企业产品都卖给关联方么?)
3. 这样的交易发生在年底也比较奇怪,因为年底大家都忙着冲业绩,
哪有时间来整理库存。

况且DB对企业的存货余额有明确指标,存货太
高会影响管理层业绩。

4. 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是否都齐备,包括出库单,年后收款单等。

这里就可以交代背景了,该公司作为集团内的主要生产厂家,管理层
最重要的业绩之一就是存货水平,年底的存货水平一定要降到指标以下,才能拿到这部分的奖金。

我想大家应该多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了吧?
具体的审计工作到此为止,毕竟我们不是警察律师,不能再继续深挖。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不过瘾,因为这么多疑点还没有解开,也远未到
水落石出的时候。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就是内审最特殊,也是最需
要水平的一点:你怎么样把所有现象都挖出来,有条不紊的列在报告里,其中植入一条思路引导报告阅读者自己得出你想要的结论。

报告
之外,我们还通过其他途径与该公司President的美国老板取得联系,
让他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另外,美国总公司的CFO也得知了此事,压下来让他们集团内部调查。

最后的结果是:
1. 该子集团的调查工作没有获得明确的结论,该President也没有供认
造假,但他的年终奖只拿到一半,40万人民币;
2. 该公司的财务总监(就是前面回答了很多问题的那位),3个月后
离职了。

我相信这件事情不是她主导,但因为她年轻也没有根基,做
了替罪羊
我希望给各位分享的几点经验是:
1. 与外审不同,内审更多的要看合规性(compliance),合理性(reasonableness)。

第二点需要一定的功力;
2. 如果你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得到一些证据支持,要尽力
查下去。

在这件事件中,我那位年长的同事曾经劝我别再多费力气了,他觉得只是一笔常规的交易。

3. 内审不是警察,你不要希望弄清黑与白,你需要做的是把现象和证
据按照合理的方法列示给管理层,让他们自己调查作出结论。

你要相信,有些结果虽然你不一定知道,但有你的功劳。

4. 作内审需要有热情,对内审缺乏热情,或者不喜好钻研的内审,更
多的会把工作留于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