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9课秦统一中国》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分析秦朝统一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理解还较为肤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掌握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提高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教学难点: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分析,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直观展示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秦朝版图,引导学生了解秦朝的疆域范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秦朝统一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4.教师讲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突出秦朝统一的重要性;5.互动环节:提问学生关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秦朝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原因:诸侯争霸,民不聊生2.过程:兼并六国,统一中国3.影响: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历史知识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秦朝统一中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共60张PPT)
问题探究
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是为什么呢?
读故事 阅读教材 中两人斗 富的故事
解历史
这个故事 反映了当 时怎样的 社会风气?
大臣石崇、国舅王恺斗富
290年6月12日 (农历榴月十八),石崇与王恺斗富。 石崇,西晋渤海南皮人,字季伦,官至荆州刺史。 王恺,西晋东海郊县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
二、结合单元特点选择学习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叙述的是中国古代一段 四百年的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历史,时间跨度 大,政权更替频繁。这其中既有分裂的史实,又 有统一的趋势;既有战争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破坏, 又有局部相对稳定带来的社会发展。在指导学生 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四百年历史发 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趋势,可以借助教材丰富 的学习材料加以展开。
观察下列两幅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说说自己看到的信息。
问题探究 图片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
胡床
椅子
方凳
概括总结
民族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丰 富了各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
3.材料研读:提供学生学习材料,并提出问 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
(1)课文中现有的: 问题思考: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 讨论。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指导中,要关注两个基 本问题:一是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历史趋 势,即使在政权分裂时期,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二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加强了交流、交往、交融, 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 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立德树人
第16课叙述的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也是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程。公元220年, 曹丕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 正式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263年,曹魏灭蜀汉。265司马炎废魏元帝 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 西晋灭东吴,至此三国时期结束,历时60年。
人教版全册七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人教版全册七年级历史教材分析研说人:田茂利各位老师,上午好,我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探讨一下我对本册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课标《历史课程标准》中确定中国古代史有九大学习主题。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二、国家的产生和变革;三、统一国家的建立;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八、科学技术;九、思想文化。
前七个主题内容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相一致,组成七个单元;第八、第九两个主题分别归至各自相关的单元中。
新版教科书将这七个单元分布在两册书中,由此构成上册四个单元,下册三个单元。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说教材(一)、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编者意图: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编者把历史教科书编成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全册书按课程标准分为3个单元22课。
4节活动课,分别穿插在有关内容的课后。
(二)、说教材的结构特点1、教材的结构主要由写给同学们(前言)、目录、主体课文、主题活动、附录构成。
其中“写给同学们”主要简介一下编者的意图。
主体课文实际上也就是每单元的课标要点。
主题活动即活动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科书后面,除列有大事年表外,还附录了好书推荐和历史学习网站,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和探索。
2、历史新教材几个突出特点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注重教材的启发性注重减轻学生的负担尊重传统史学,内容整合更合理(三)、说教材内容分析说教材内容分析及处理七年级下册三个单元,对应了课程标准中的三个主题及其内容标准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七年级上册的概况及其主要特点《历史课程标准》中确定中国古代史有九大学习主题,其中上册包含四大主题,即四个单元。
这四个单元所包含的内容,涉及自远古到南北朝的历史,贯穿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的基本线索,力求表现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
基本上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相一致,但又有所不同。
每个单元既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又表现了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社会的若干重要侧面。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内容标准】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重点】1.通过对北京人的基本生产生活的了解,理解劳动揭开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2.南北方农业生产结构产生的原因及各自的特征。
【单元难点】1.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2.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本单元以中华文明为基本内容,实际上是以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最有代表性的文明成果来表现,如元某人是目前可以证明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以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最能说明;中华文明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在南北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水田农业(粮食作物为稻)和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为粟),进而说明中华文明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中华人文始祖的传说和祖先崇拜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
即使到了今天,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仍然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三个根本内容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法指导:本单元在会考中的题型多为单项选择题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如在学习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具体史实时,设计表格,从距今年代、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社会组织等方面对比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6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6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6篇)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学生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本课重点。
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
活跃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舞台。
匈奴杰出的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
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
学习这段历史,可使学生感性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也为理解匈奴与两汉的“和”与“战”做了铺垫。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本课又一重点。
汉武帝时经济的繁荣和国力强盛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
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
匈奴南下掠夺,是掠夺战争。
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性质,但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精选5篇每一个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都不可避免的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篇1)大统一的汉朝[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东汉的统治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主要讲述了东汉时期的的历史变迁。
教材内容包括:光武帝建立东汉、东汉的统治、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割据、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东汉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事件,认识东汉的兴衰过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学生对于东汉时期的历史变迁、人物事迹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了解东汉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事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汉时期的建立、统治、起义、乱世、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认识东汉的兴衰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难点:东汉时期的统治政策、黄巾起义的原因和意义、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东汉时期的历史背景、事件过程、人物事迹等。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深入了解历史真相。
3.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
4.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发展趋势。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3.史料:与东汉时期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4.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5.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东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东汉时期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史料,了解东汉时期的建立、统治、起义、乱世、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重点介绍光武帝建立东汉、东汉的统治、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割据、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等内容。
XXX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全解读
XXX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全解读XXX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全解读教材分析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研究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研究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研究惯差。
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研究。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研究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
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研究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全册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历史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我国历史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历史学习,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要求更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的关键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对历史问题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课程基本知识。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短视频,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逐一回顾。
【独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历史核心素养版)
【独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历史核心素养版)【独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历史核心素养版)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7年级教材主要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比较久远,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影视剧等,对中国古代史有所接触,上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料例如图片、视频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问题探究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中国古代史教材的时序编排特点,历史地图等教学素材,使用图表类分析、归纳知识及学生探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主要以北京人为例讲述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第一部分简要讲述了早期人类的分布及元谋人,在第二、三部分重点讲述了北京人的发现及北京人的特征。
人类是从古猿发展而来,我国是人类发源的重要地区,北京人是迄今已经发现的猿人化石和相应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考古资料最丰富的遗址之一,在中华文明史前阶段占有重要地位。
四、教学准备1.将《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完成学习。
2.将本课课件准备好。
3.查看本课目录下自学检测、当堂达标、提升训练试卷。
五、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演示动画地图、播放视频资料,并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三个子目相关内容。
目标2:能够通过《我国境内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明确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分布的地理位置,能够在地图上正确指出元谋人、北京人等遗址位置;初步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历史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在280年统一全国后,由于统治腐朽、奢侈浪费,导致国家迅速衰落,最终在316年灭亡。
同时,课文还阐述了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晋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提高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
2.难点:分析西晋衰落的原因,以及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图片、文献资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西晋衰落的原因,以及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历史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的认识历史学科是知识性学科,是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
七年级历史课本以历史科学为基本素材,坚持历史教育的严肃性。
全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尽管篇幅有限,还是适量增加了翔实、准确、与文字相配合的插图、地图,使历史教学更直观可信,更方便有趣。
通过真实的图片及“自由阅读卡”“动脑筋”等栏目将许多传统的难点和疑点化难为易。
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涉及的民族问题较多,讲述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七年级历史课本精心选材,科学阐述,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和各民族的历史。
如第3课“远古的传说”,增添了黄帝、炎帝的“发明传说”(第13页),就在教材中成功地写好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第一笔。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第93~97页),把民族间的发展与和平相处归为主线。
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深浅适度,循序渐进地讲述了各民族间的进步及其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这样,就使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教育落在了实处。
七年级历史课本还把一部分历史规律的发现、历史观点的总结、重要人物与事迹的归纳与评价,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
这些很适合初一起始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符合了探究创新的时代精神。
七年级历史课本努力实现严谨的科学性与教育的实践性之间的有机统一。
在单元题目上,用“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等,使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在文化类课文中,用“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夏商西周)、“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春秋战国)、“汉字的演变”“活跃的学术思想”等标识,准确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轨迹。
加之图文并茂,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教育。
即使是传说或古迹的运用,也恰当地将科学与思想的教育贯彻其中。
如“导入框”设置如同文章的引言,多以科学论据开头。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用“从猿到人”的科学理论导入(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1)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本单元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形成和巩固阶段。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西汉统治者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 统的局面。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农业、手工业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城市繁 荣,文化科技高度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是当时世界文明最为辉煌的国家之一。
七年级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册 教材分析
一、七年级上册的概况及其主要特点
《历史课程标准》中确定中国古代史有九 大学习主题 ,其中上册包含四大主题,即四 个单元。这四个单元所包含的内容,涉及自 远古到南北朝的历史,贯穿了中华文明的起 源、发展的基本线索,力求表现中华文明发 展的特点。基本上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 段性相一致,但又有所不同。每个单元既反 映了中国古代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历史 特征,又表现了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时期 社会的若干重要侧面。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
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
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单元重点: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 瓦解;商鞅变法;先秦文化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重要的历史人物和 历史事件,如评价秦始皇,既要看到他们为实现 统一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也要看到他的 暴政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内容标准】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
南开发的史实。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内容主要包括北魏的政治制度、孝文帝改革以及北方民族的交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展示了北魏时期的历史风貌。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北魏时期的历史认识可能较为模糊,对于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交融的意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的历史知识充满好奇,善于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材料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2.掌握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认识到民族交融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和解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北方民族交融的过程及其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史料教学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事实。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素养。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史料。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北魏时期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如封建化、中央集权等。
七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概况本册书共分为七个单元 23 课, 3节活动课,每单元均有单元综合与测试。
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其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主线;其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即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发展和富强两条主线。
两条主线虽互为表里并呈现出相互缠绕交叉之势,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历史的发展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课标要求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分析本方块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的历史,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期。
呈两条线索,即中国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通过列强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分析,理解中国近代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用史实阐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通过分析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得出腐朽的清朝封建制度是导致中国屡战屡败的原因,提升爱国主义情感;而面对列强的肆虐,中国人民进行的不断抗争也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优秀民族,这也正是我国得以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的源泉所在。
三、知识要点1、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影响以及英法和沙俄所犯下的罪行。
七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三篇
《大变革的时代》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
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分析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故事讲解、分析比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铁器的广泛应用的意义);通过“立木为信”、“舌战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自己却被秦国以‘谋反罪’车裂而死,他为变法献身值不值?”进行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七年级历史全册教材分析PPT课件
它有利于拓宽 学生知识面, 使历史更加贴 近生活,并能 提高学生阅读 能力,引发他 们学习历史的 兴趣。
新教材的突出特点
1 2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4
5
注重教材的启发性 注重减轻学生的负担 转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尊重传统史学,内容整合更合理
6
小组合作探究法
难点突破途径
科举制
繁荣一时隋朝 贞观开元 诞生 繁荣 大运河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完善
明清文化
闭关锁国 建筑、科技 小说书画
从初始年级到毕业班如何 处理本教材
重点讲述中国古代 人民所创造的优秀 文明成果。
司目戊鼎 四羊方尊
三星堆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祖冲之 张仲景 华佗 《九章算术》 李时珍
《水经注》
思想
医学
道教 佛教 甲骨文
每课的基本结构
6 7 注释和注音
8
9
10 自由阅读卡
动脑筋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便于学生 参与课堂 教学,发 展想像力 和创造性 思维。
目的是浅 化教材, 便于学生 自学,扩 大知识面。
通过不同形 式的练习题, 检验自己对 本课核心知 识的理解和 把握。
用以启发学 生的思维能 力,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 力,以及与 其他学科交 叉、与现实 生活联系学 习的能力。
天文历法 医学
屈原《离骚》 文字
秦末起义 秦的暴政 秦的建立
汉武帝大一统 文景之治 汉武帝战争 汉初和亲 汉元帝和亲
青铜文明
秦王扫六合
中华文化的勃兴
汉匈和战
丝绸之路
西域都护 张骞通西域
国家的产生和 社会的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全册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共有四大学习主题,分为四个单元,叙述我国远古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至第三课,是以后世发展的眼光来概述原始社会的历史。
主要讲述中国境内远古居民、农耕文化特征和华夏之祖的形成;二、国家的产生和变革,第四至第九课,提示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文明成就和社会变革;三、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十至第十七课,侧重于秦汉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历史。
如《秦王扫六合》指导学生复习前面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为秦实现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分析并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并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每一措施的利弊,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秦在巩固政权的同时形成了暴政,为秦末农民起义做铺垫。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史实评价历史人物;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十八课至第二十二课,政权分立是社会分裂动荡的反映,是消极的,但分裂动荡中又包含一些积极的因素,客观上为民族交往与融合提供了土壤。
讲解官渡和赤壁战役的经过,分析胜败的原因及历史作用,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曹操的分析评价,认识到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目的要求: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讲解远古居民和农耕居民,从图表中
文字材料中解读他们的生活情况和特征,对比形成表格。
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认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个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促进社会的进步;
第三个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通过本单元学习,重点掌握秦始皇、汉武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作出的贡献。
同时,掌握秦汉时期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自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
第四个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本单元主要掌握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开发及本时段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重难点:
第一单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系统了解原始社会的发展全貌,认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
第二单元:夏朝的建立;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和封建国家的形成。
第三单元:秦的统一及其作用;秦末农民战争;汉武帝的大一统。
第四单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单元课时安排:全书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每单元后各设一节活动课,本书最后设一节活动课,活动课共用5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多媒体、幻灯片
信息化整合:图片和史物资料用投影展放,电子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