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命题研究(答案)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强基(培优)联盟2024年7月学考联考高二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浙江强基(培优)联盟研究院命题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经典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不断地改编,甚至可以写一部“艺术改编史”。
改编的优势,是有可依赖的、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母本”。
改编和原创一样,是需要高度想象力参与的艰苦的艺术创造。
改编的难度,在于如何摆脱杰出“母本”对作者再创作的限制,从而创造出独具艺术感染力的新的艺术文本。
改编,是致敬经典、理解经典、与经典深入会心的对话。
面对经典,改编者须吃透原作,在原作的字里行间探索前行,就像优秀工匠面对璞玉一般,反复打磨,然后小心翼翼地取舍增删,根据艺术逻辑进行重构,对保留下来的精华篇章,予以光彩照人、激动人心的放大。
改编的难点之一,在于不同艺术样式拥有的空间、篇幅不对等。
以长篇小说为母本改编的各类舞台剧,前者篇幅偏长,后者受制于几个小时上下的演出时长,改编中必须考虑舞台空间再现小说场景的限制。
有的在篇幅上做减法,使空间相对集中;有的在原著上做加法,以更具质感的细节和吸引观众的情节,丰富小说留下的空白。
改编的难点之二,是不同艺术本体之间的转换。
文学阅读的魅力,在于文学语言触发的阅读和想象的乐趣。
读者借助文字媒介,依靠想象力的参与,对艺术形象和故事场景进行再创造,自由而充满个性。
影像或者舞台艺术的魅力,除了剧本台词的文学性,还要借由演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功力来展示。
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中,下列哪项不是其主要目的?A. 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B.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D. 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2. 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中,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重视字词的识记B. 理解诗句的意境C. 分析诗人的情感D. 忽视对诗歌手法的分析3. 在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中,下列哪种题型最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 选择题B. 填空题C. 简答题D. 应用题4. 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中,下列哪项不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A. 理解文章内容B. 分析文章结构C. 评价作者观点D. 模仿文章写法5. 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中,下列哪种题型最能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A. 选择题B. 填空题C. 简答题D. 作文题二、判断题1. 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语文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二十三 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答案不全)
(三)记叙类文章阅读,怀化五年中考命题规律)2020~2020年怀化中考记叙文命题分析2020年怀化中考命题预测年份考查篇目考查知识点题型题号分值2020 《万元先生》理解句义简答题20 4 归纳情节简答题21 3 线索人物简答题22 3 人物作用简答题23 2 人物形象简答题24 42020 《租房三天的女人》人物形象简答题21 2 理解词义简答题22 2 描写手法简答题23 4 段落作用简答题24 2物言志等;材料安排上的详笔和略笔。
4.预测2020年记叙文的阅读难度将比2020年稍大,且会兼顾多种文体并保持三大文体之间的难易平衡,即所选择说明、议论阅读材料的设题难度小的话,则记叙文体阅读材料的设题难度会加大。
专题二十三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清思路,找准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
线索的作用是把文中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并推动情节发展。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
1.记叙文的线索的种类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台阶》以“台阶”为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题目即中心事件,也是线索。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回忆我的母亲》,以作者对母亲的深沉怀念与感激为线索组织材料。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2.把握文章的线索的方法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文章线索的特征。
文章的线索有两个特点:一是贯穿全文;二是线索往往有明显的文字标志,而且反复出现。
其次,可以采取以下做法来抓文章的线索:①看本质;②看文题;③看反复;④看抒情议论句;⑤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
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说明【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说明【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日C. 月D. 山2. 下列哪个句子是主动句?( )A. 我被老师批评了。
B. 老师批评了我。
C. 我批评了老师。
D. 老师被我批评了。
3.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 )A. 学富五车B. 孜孜不倦C. 一知半解D. 井底之蛙4. 下列哪个句子是省略句?( )A. 他每天早上跑步。
B. 他每天早上跑步锻炼身体。
C. 他每天早上跑步去学校。
D. 他每天早上跑步回家。
5.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 )A. 人B. 手C. 心D. 口二、判断题1. “汉字”是表音文字。
( )2. “的地得”是三个不同的字。
( )3.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
( )4. “议论文”是一种文学体裁。
( )5. “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
( )三、填空题1. “______”是汉字的六种基本构造之一。
2. “______”是一种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的词。
3. “______”是一种表示程度、范围等的词。
4. “______”是一种表示数量、顺序等的词。
5. “______”是一种表示肯定、否定等的词。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比喻”的定义和作用。
2. 请简述“拟人”的定义和作用。
3. 请简述“排比”的定义和作用。
4. 请简述“对偶”的定义和作用。
5. 请简述“夸张”的定义和作用。
五、应用题1. 请用“比喻”造一个句子。
2. 请用“拟人”造一个句子。
3. 请用“排比”造一个句子。
4. 请用“对偶”造一个句子。
5. 请用“夸张”造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1. 请分析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他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2. 请分析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大海是生命的摇篮。
”七、实践操作题1. 请用“比喻”和“拟人”各写一段话,描述春天的景象。
2. 请用“排比”和“对偶”各写一段话,描述秋天的景象。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小学语文命题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命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徜徉(cháng yáng)C. 蹒跚(pán shān)D. 踉跄(liàng qiàng)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完全赞同。
4.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5. “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A. 杜甫的《春望》B.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C.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D.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
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10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花儿们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小河里的水开始变得温暖,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孩子们脱下厚厚的冬装,换上轻便的春装,跑到田野里去放风筝。
整个大地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6.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4分)7.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8. 短文中提到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9.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10. 你认为春天还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描述。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 成都真题精选
(3)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 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 生动。(4分)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 中的“蒹葭” 示例一 《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 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 《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 滔滔江水的哀愁?
2.(2022成都)《新华字典》伴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代人的成长。请根 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4分)
内容
更新词义例证
促进文化交流
技术
(2)下面短文是关于《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解说,请结合截图将空 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
(《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截图)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看上图,你就能发现“友”字有两个义项。①_如__何__得__知__这__一__点___?因 为它用“❶”“❷”作了分项标明。由第一个义项“朋友”引申出了“有 友好关系的”的意义,用“ ”标示,这样不仅②让___人__一__目__了__然__,还分出 了层次。义项之后往往③列__举___了__相__关__例__证__,比如“朋友”之后是“好~| 战~|网~”。这里,④_用___波__浪__号__(_或__缩__写__符___号__)_(_或__“__~__”__)__代__替__所__注__解__的__ _“__友__”__字___________,避免了“友”字的重复出现。因此,“友”字的注解 虽内容较多,但简洁明了。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思路及答案
一、命题思路1. 考察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
命题时,应注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汉字书写、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
2. 考察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命题时,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材料,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3. 考察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命题时,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水平,如作文体裁、结构、语言等方面。
4. 考察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命题时,应结合生活实际,考察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1. 基础知识部分(30分)(1)汉字书写(10分):考察学生汉字书写规范、美观程度。
(2)词语辨析(10分):考察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同音字的掌握。
(3)句子仿写(10分):考察学生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的运用。
2. 阅读理解部分(40分)(1)短文阅读(20分):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2)古诗鉴赏(10分):考察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赏析能力。
3. 写作部分(30分)(1)看图作文(20分):考察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
(2)话题作文(10分):考察学生写作技巧、表达水平。
4. 综合运用部分(10分)(1)生活应用题(10分):考察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答案示例1. 基础知识部分(1)汉字书写:书写规范、美观。
(2)词语辨析:正确使用近义词、反义词、同音字。
(3)句子仿写:运用正确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
2. 阅读理解部分(1)短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
(2)古诗鉴赏:理解古诗意境,赏析古诗修辞手法。
3. 写作部分(1)看图作文:观察力强,想象力丰富,表达流畅。
(2)话题作文:写作技巧娴熟,表达水平较高。
4. 综合运用部分生活应用题: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表达清晰。
四、命题注意事项1. 试题难度适中,既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原创命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相同的一项是:A. 蜻蜓(qīng tíng)风筝(fēng zhēng)B. 河流(hé liú)河道(hé dào)C. 柔软(róu ruǎn)柔韧(róu rèn)D. 火焰(huǒ yàn)火苗(huǒ miáo)2.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B. 太阳公公在天空中慢慢升起。
C. 她用轻柔的声音告诉我们一个故事。
D.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3. 下列词语中,与“快乐”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欢乐B. 悲伤C. 悲观D. 愉快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闪发光。
B. 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C. 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
D. 太阳像一个火球。
5.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我把作业写完了,就去操场玩了。
B. 操场上,同学们在欢快地跳绳。
C. 妈妈告诉我,要珍惜时间。
D. 小明昨天晚上没有睡觉,今天上课打瞌睡。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我喜欢读《》,因为这本书里的故事很。
7. 在《》这篇课文中,我学会了做。
8.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
9. 《》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他/她是一个的人。
10. 《》这篇课文中的诗句“ ”,描绘了。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夏天来了,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热得人们都躲在空调房里。
小丽却不一样,她每天早上都去公园跑步。
有一天,妈妈问小丽:“这么热的天,你怎么还去跑步呢?”小丽笑着说:“妈妈,我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让自己更健康。
”妈妈听了,很感动。
她知道小丽是个有毅力的人,决定支持她。
(1)小丽为什么每天早上都去公园跑步?(2)妈妈为什么支持小丽跑步?(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2.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语文命题研究
2013-2014学年小学语文命题研究一、人文性———让试题充满暖意,情趣盎然题型更具趣味性现在的试题在题型上有所改变,而这种简单的改变会促使学生产生探求谜底的欲望,客观上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设计“拼音岛”场景,在“拼音岛”上,小朋友们通过帮助汉字宝宝挑选一顶合适的拼音帽的情境,弱化学习氛围,在帮助他人的愉悦心理体验中答题。
然后齐心协力抵抗巫师的侵略,乘坐“棒棒号”和“嘟嘟号”气球去“快乐城堡”,在“快乐城堡”中寻找失散的“生字宝宝”,最后走出迷宫,返回可爱的家园。
二、生活性———让试题折射出应用的价值(一)“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考试命题应从生活出发,更多地考查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起试卷与生活沟通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考试进一步体会到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打开窗口,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身边的生活中“取题”现在的语文命题特别注意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情况,很多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生活情趣,学生不仅容易联系生活实际答题,更可从中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学问,语文就在我身边”。
例如:1.如果你班上有同学不喜欢读书,请你用一句名言劝劝他。
2.看到有同学在草坪上玩耍,你想到了哪句公益用语?3.去年我们家在市区新买了一套房子,爸爸又换了一辆新车,奶奶激动万分地说“:孙子你看,咱家的生活真是()!”你知道奶奶说了哪一句歇后语吗?(二)模拟真实生活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眼于生活,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贴近语文教学内涵的语言实践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融“情”于“境”,培养学生“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例如,有一些小书屋为了防止客人发出一些嘈杂的声音,用亲切温和的语调挂了一块标语:嘘!除了书声,声声刺耳!除了动脑,其他动作都请轻些。
”如果请你为学校餐厅拟一个大意是不浪费粮食的标语,你会写什么?(参考答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三、综合性———让试题展示学生的语文能力考试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甄别与选拔功能”,但它更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
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日B. 月C. 明D. 早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施耐庵D. 罗贯中3.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4.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学习5.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2.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恨歌》。
()4. 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
()5.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形容的是思念之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史称“______”。
2. “______,不耻下问”是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3. “______”是指春天的景色,常用来形容生机勃勃的景象。
4. “______”是指雨后的天空,常用来比喻经历挫折后的美好。
5. “______”是指文章的立意和构思,也可以指人的心思和谋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一问三不知”的含义。
3.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4. 请解释“春风化雨”的含义。
5. 请简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个句子:“春天”、“花朵”、“绽放”。
2.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个句子:“老师”、“教诲”、“感激”。
3.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个句子:“友谊”、“珍贵”、“长久”。
4.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个句子:“勇敢”、“困难”、“克服”。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1)(有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命题人:初一语文备课组审核人:初一语文备课组亲爱的同学,七上即将结束,你在语文学习上有什么体验和收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知识大闯关吧!活动一:探究意象享诗意(21分)【我来导学】1、下面是小语对诗歌“意象”的导学,请完成后面的任务。
(9分)在梳理古诗词中的“意象”时,我发现诗歌中的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某种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遨游于诗海,品味一个个别具一格的意象,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如鸟雀翱翔于云(xiāo) ______;我们可以仰望烂漫的星空,感受那浩瀚(ch éng)______ 澈的天宇。
温习知识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真是应(A.y īng B.yìng)了孔子的那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根据词语的解释,填入文中第一行“□”的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A. 赋有:具有某一样东西。
B. 富有:大量拥有。
②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注明该词的词性。
(4分)云(xiāo),词性为___________(chéng)澈,词性为__________③加点字“应”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A.yīngB.yìng④根据语境,选择语段结尾应该填入的句子()(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我来梳理】2、“月”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下面是小语同学整理的有关“月”的诗句,请一起完成表格。
(4分)意象诗句出处情感月峨眉山月半轮秋,①《峨眉山月歌》(李白)借“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②,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回乐烽前沙似雪,③《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我的发现:古诗词中的某些特定意象包含的情感或意境具有固定性,整理古诗词字词时可以用“意象辨析法”。
如下面这句诗的意象根据“意象辨析法”可以选出应填入正确的意象是:乡书何处达?归___④_____洛阳边。
中学语文命题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命题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 一诺千金,金石为开C. 明查秋毫,不见泰山D.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黄河远上白云间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霞与孤鹜齐飞4.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马致远D. 柳永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2. “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3. “________”是《论语》中的一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4. “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5. “________”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赞美了滕王阁的壮丽。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文段省略,假设是一篇经典文学作品的节选)1.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 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五、作文题(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够反映出你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A4. C5. D二、填空题1. 《水调歌头》2. 《关雎》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三、简答题1. 林黛玉性格特点:聪明、敏感、多愁善感,同时具有文学天赋和深刻的情感世界。
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仿真押题)(解析版)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省份的中学校暑期培训班星罗棋布、水平参差不齐,对那些无证无良的,________骗钱的,偷漏税款的,市场监管部门应毫不手软地打击取缔。
②至于在反腐败中落马的“裸官”,在贪腐时亦________,将贪腐得来的钱财转移到海外,以供家属挥霍。
可见,治理“裸官”是反腐课题里不行或缺的组成部分。
③部分高校提高学费的理由是“培育同学的成本上升”,看上去________。
可是,众所周知,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过多才是经费紧急的最大缘由。
A.冠冕堂皇肆无忌惮明火执仗B.肆无忌惮冠冕堂皇明火执仗C.明火执仗肆无忌惮冠冕堂皇D.冠冕堂皇明火执仗肆无忌惮【答案】C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家的花虽多,但与公园里的花相比,不过是________,不值一提。
②他认为自己的贡献________,认为自己不配受如此隆重的褒奖。
③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要量________,但假如缺少了它们,同样会影响健康。
A.微乎其微九牛一毛微不足道B.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微乎其微C.微不足道微乎其微九牛一毛D.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九牛一毛【答案】B【解析】九牛一毛,比方数量极微小或价值微不足道,一般用于比较数量的场合。
微不足道,渺小得不值一说,强调“不足道”。
微乎其微,强调数量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作为新兴产品的空气能热水器,假冒产品充斥市场,可谓________,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
②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以及科学的估价体系,保藏市场监管滞后,参与人员________,欺诈之事时有发生。
③本市各类培训机构中外籍老师的素养参差不齐,市场上正规的培训机构基本都能执行外教聘任规定,但浩大的外语培训市场还是有不少________者。
A.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滥竽充数B.鱼目混珠滥竽充数鱼龙混杂C.鱼目混珠鱼龙混杂滥竽充数D.滥竽充数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答案】C【解析】鱼目混珠:拿鱼的眼睛冒充珍宝,比方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旨在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试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其命题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此,对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对小学语文试卷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研究结果1.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内容涵盖了拼音、识字、词语、句子、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注重能力的考查。
试卷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语言表达等能力。
(3)注重素质教育的体现。
试卷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审美情趣等综合素质。
2.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存在的问题(1)试题内容单一。
部分试卷内容过于侧重于知识点的考查,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不适宜。
部分试题难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
(3)试题创新性不足。
部分试题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进策略(1)丰富试题内容。
在保证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
(2)合理设置试题难度。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设置试题难度,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
(3)提高试题创新性。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新颖、有趣的试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论通过对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研究,本文认为,提高小学语文试卷命题质量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应关注试卷命题的特点、问题及改进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小学语文命题比赛试卷及答案解析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漫步(màn)B. 漫画(màn)C. 漫长(màn)D. 漫山遍野(màn)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含”指包含)B. 奔流到海不复回,徒留空悲切。
(“徒”指白白地)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览”指观看)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及”指比得上)3.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对”指对着)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倍”指更加)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若”指好像)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化”指变成)4.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shēn mò)领略(lǐng lüè)慷慨(kāng kǎi)B. 悲观(bēi guān)奔跑(bēn pǎo)惊慌(jīng huāng)C. 美丽(měi lì)陶醉(táo zuì)纷飞(fēn fēi)D. 勇敢(yǒng gǎn)欣喜(xīn xǐ)舒适(shū shì)5.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爷爷在门口等我。
B. 爸爸告诉我,他已经走了。
C. 妈妈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D. 老师问我们,谁去图书馆借书。
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这首诗的题目是《()》。
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这首诗的题目是《()》。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这首诗的题目是《()》。
9.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出自清代诗人(),这首诗的题目是《()》。
10.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出自唐代诗人(),这首诗的题目是《()》。
三年级语文试题命题意图及答案
命题意图一、基础知识1题的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能根据拼音认真书写词语;2题的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的读音;3题的命题意图是掌握多音字并组词;4题的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的辨别能力;5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掌握“的、地、得”的用法;6题的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对词语的积累;7题的命题意图是词语的正确判断;8题的命题意图是学生对句子的运用;9题的命题意图是对诗句的积累;10题的命题意图是对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的考察;二、阅读部分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
三、习作部分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使学生懂得回报。
参考答案1、读拼音,写词语。
荒芜、衬衫、繁殖、情不自禁、羡慕、废墟、奥秘、清晰可见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标出。
教书(jiāo√jiào)弓弦(xiá√xuán )窟窿(lónɡlonɡ√)复习(fúfù√)否则(fǒu√fǎo )虽然(suī√suí)3、给多音字组词。
zài(载重) dà(大人) xiánɡ(投降)载大降zǎi (记载) dài(大夫) jiànɡ(降落)5、的、得、地。
6、提心吊胆、名不虚传、和颜悦色、栩栩如生、苍翠欲滴、语无伦次、勤学好问、琳琅满目、7、①眼、束②严肃③机灵8、(1)扩写句子。
①一群(彩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②老师(高兴地)说:“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2)照样子写句子。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轻轻地摇着。
②例: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这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
这不恰好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吗?9、(1)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2)碧玉妆成一树高,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10、(1)漠漠水田飞白鹭。
(2)不怕千万里,不怕千万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态下的高考语文备考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周京昱阅读(一)[示例一](2002年高考北京卷试题)登鹳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
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示例二](2004年高考北京卷试题)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从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
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
此乃写物之功。
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示例三](2008年高考北京卷试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的一项是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示例四](2010年高考北京卷试题)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的一项是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示例五](2011年高考北京卷试题)示秬秸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示例六] (2007年高考北京卷试题)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
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
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镵①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②,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
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
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
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
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
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注释:①镵(chán):刺、刻。
②熙:光明、兴盛。
③临:统管、治理。
的一项是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A.法弗能正.也正:正确B.死不还踵.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C.上唱.而民和唱:倡导D.察.其党与察:仔细看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被创流血,至.难也碧水东流至.此回B.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若风之.摇草木C.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群贤毕至,少长咸.集D.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①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②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④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⑥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④⑥D.③④⑥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
B.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
C.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人。
D.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示例七](2008年高考北京卷试题)延寿字长公,燕人也。
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
颍川多豪强,难治。
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
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
恐百姓不从,乃历召①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
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
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②,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
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
又臵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
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
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
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③,因瘖不能言。
延寿闻之,对掾史④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
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延寿止车问之,卒曰:‚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
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
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归舍,召见门卒。
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
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注释:①历召:一一召请。
②学官:学校。
③不殊:没死。
④掾史:下级官吏的通称。
的一项是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过法:逾越法规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擢:提拔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愿:希望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问以谣俗、民所.疾苦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B.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微.斯人,吾谁与归C.设酒具食,亲与相.对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D.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理解: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B.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理解:里弄街道出了事,官吏就会接到报告C.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理解:骑吏不守时,延寿命功曹拟定处罚并且公布D.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理解: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该不会吃亏太大了吧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组是①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②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③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④又臵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⑤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⑥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韩延寿不喜欢百姓互相告发的民俗,主张和睦、礼让、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