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之一(画面描写)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古诗鉴赏之“画面描绘”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古诗鉴赏之“画面描绘”课件

【实战演练】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的景象。 答案: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 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中考链接】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注:①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首联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答案:首联描画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用萧条 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 之情。
资料链接
氛围(意境)
诗歌的氛围(意境)常用两个词四个字来概括,例如: 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雄健高昂、高远广阔、雄浑壮丽 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清新明艳、朴素自然、清新飘逸 生机勃勃、华美艳丽、繁华热闹、 悲壮苍凉、萧瑟凄清、孤寂清冷、沉郁孤愁、肃杀荒寒
【精讲点拨】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走流离之后,暂时 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画了怎样的景物?请简要分析。 答案:此诗描画了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 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的明净绚丽的初春之景。
梦 境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描画画面
【【知知【识知梳识理梳】理】 识梳理】
(一)聚焦考点 明确题型
题目情势:
△ xx句描画了怎样的景象\画面 △ 请发挥想象,描画xx句所展现的画面\场景\情景 △ 诗歌中xx句描画了哪几幅图画\场景 △ 诗歌xx句描写的景物有___,展现了一种怎样的景象\氛围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一)来源于网络一、【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

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名师点睛1.明确表达技巧的范围。

表达技巧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表现手法上看,有联想、对比、衬托、烘托、白描、象征、抑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其中的借景抒情考查的频率较高;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等。

2.掌握答题的思维步骤。

解答鉴赏表达技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判断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分三个层面,首先要考虑的是第一个层面,考虑是否运用了对比、衬托、白描、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然后考虑第二个层面,即表达方式,尤其要注意借景抒情的情况;最后考虑第三个层面,也就是修辞手法。

专题04:古诗词鉴赏之描绘画面-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

专题04:古诗词鉴赏之描绘画面-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4:古诗词鉴赏之描绘画面【课标要求】描绘诗词画面,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课标》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要求:感知古诗文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古诗文的思想感情,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画面描写题,既考查了考生对诗歌的艺术形象、思想感情等综合欣赏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有创意地表达,因而这类题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考查重点】古诗词描写画面题,要学会从所描写的景色入手,调动自己的想象去欣赏、品味,并融入情感、生动描述,这样就能扣住题目、准确答题。

【主要题型】描绘诗词画面题目形式通常有:1.xx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请描绘xx句所展现的画面。

3.诗歌中xx句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4.诗歌xx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展现了一种怎样的景象?【命题趋势】古诗词中的画面美、意境美不在于画面意境中的景色本身的美,而在于其画面意境是否与诗人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美的)境界。

因此体会“和谐、统一”的风格境界才是体会画面、意境美的关键。

【备考策略】(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考法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古诗歌鉴赏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古诗歌鉴赏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所以鉴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必须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及其作用。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

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也可以是反衬。

(1)各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

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

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多高考资讯,敬请关注腾讯微博gaokaoge、微信号80796072(2)侧面描写——衬托对比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诗歌鉴赏探究古诗词中画面的描述

诗歌鉴赏探究古诗词中画面的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探究古诗词中画面的描述【学习目标】1.领悟并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形象。

2.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真题再现】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分)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

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

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

(2)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

(不超过100字)(4分)答:9.(4分)要求:写出出场的人物(诗人和村民)、景物和场面(摆的酒席)等。

【示例】【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题型示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描述前四句的画面:示例一:秋风凛冽,天空高远,清猿长啸,声音哀戚;江渚清冷,岸沙净白,孤鸟盘旋,无傍无依;树叶凋零,萧萧而下,飘飘洒洒,漫天遍地;长江奔腾,滚滚而来,浩浩汤汤,永不停息。

专题16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描述诗歌画面-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师版)

专题16  拓展讲义:诗词鉴赏之描述诗歌画面-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师版)

专题16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诗词鉴赏之描述诗歌画面”【知识梳理】1.考点概述画面描绘,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

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

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

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

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等。

2.提问方式3.答题思路四步法 (1)找全描写的事物(主要找名词)。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动词为主,修饰语要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4)展开联想想象丰富句子连缀成画面(尽量加上人物活动,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写)。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符合题目字数要求。

【专项练习】一、(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庭中栀子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用优美的语言作答。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前两句描绘了雨中山村的优美景色:弯弯的小溪边是一片葱郁滴翠的竹林,沿着竹林旁的小路走过横在溪流上的木板桥,听到几声鸡叫,循声望去,朦朦细雨中的山崖间隐约露出几间农舍。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之画面描写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之画面描写

1.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 展现的图景
广阔无垠的大漠上,黄沙漫漫,黄昏 是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的 居于天际,辉映这波澜不惊的闪着白 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 烟,直上高空。
2、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做一段景物描写
秋天的季节,诗人手提花篮悠闲地走出 茅屋,一片片菊花在院内的篱笆下静静 地开放着,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 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 扑鼻,诗人不时地缓缓抬起头来,远处 的南山尽收眼底。
1、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2、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 注意此题与以往题目考察的异同: 1、都更加关注意境的描写,更加关 注想象,要求内容的丰富; 2、有了字数的限制; 3、考察的句子也许不是名句。
新题型示例——挑战题:
评分意见:画面描绘2分,语言1分。
新题型示例——挑战题:
阙题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 做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译文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 春光 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 花随溪水飘流而至, 远远地就可闻 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 蜒的山路, 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 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 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2、傍晚潮水夹带着春雨而来,渡口河面上 的小船独自横斜着。 (1分)
直译,内容不丰富,语言不生动
(0分)
3、傍晚之时,春雨急骤,潮水横冲 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安详, 周围了无人踪。 景物不全 (2分)
参考答案 • 傍晚之时,春雨急骤,潮水横冲 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 安详,周围了无人踪,只有渡船 横斜在河中。(3分)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 横。

专题11 古诗词画面描绘-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11 古诗词画面描绘-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11古诗词画面描绘(原卷版)考点穿透[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发挥想象和联想,展开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这种题型,是在考察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更考察学生“借题发挥”的想象力。

对比翻译,我们会发现始终不变的部分是诗句所涉及的对象,从语文语法上来说就是主语和宾语,然后可以发挥的地方就是修饰部分,修饰主语、修饰谓语、修饰宾语的部分,有时可以加上一些恰当的补语,使整幅画面更具真实感,有时从整首诗歌来看,还可以加上一些背景的铺陈,这些都建立在学生对这首诗有比较正确的了解的基础上。

还有一点,此题型很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文采的功底。

典例在线【一、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二、2020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答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 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14.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三、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4.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赏析。

高考古典诗词景物描写方法鉴赏

高考古典诗词景物描写方法鉴赏

高考古典诗词景物描写方法鉴赏1、反衬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环境寂静。

(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心中由飘泊而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

(步骤三)约客赵师秀2、细节描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觉,醒。

问: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划线句答案:细节(或动作)描写。

“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

“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的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陶者梅尧臣3、对比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

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梅花?请具体说明。

答:此诗用了对比修辞手法写梅花。

作者用“万木冻欲折”和“梅花孤根暖独回”“昨夜一枝开”作对比。

这样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梅花的孤高傲雪的品格。

漫成一首杜甫4 、动静结合.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答案: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雨后池上刘攽(bā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七年级语文古诗鉴赏常考题型:画面描绘与炼字

七年级语文古诗鉴赏常考题型:画面描绘与炼字

七年级语文古诗鉴赏常考题型:画面描绘与炼字七年级语文古诗鉴赏常考题型梳理画面描绘题、炼字题一、知识梳理(一)画面描绘题古诗词画面是指诗词中通过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以及景物的细致描写,创造出符合诗人内心体验和情感基调的场面,从而更好地抒发内心感受和思想情感。

诗歌画面虽然描绘的是自然环境,但其中浸透了诗人的情感,是主观情感在外在景物上的投射。

诗歌画面描绘题在初一阶段一般有以下几种考查方式:1.直接设问:诗歌(第几句、某一联、或上阕/下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或者什么样的画面)?2. 直接描绘: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诗歌(第几句、某一联、或上阕/下阕)展现的画面。

3. 间接考查(初一不常见):请结合意象(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诗歌描绘的画面(概括诗歌描绘景物的特点)。

对古诗词的画面把握和再现,在初一阶段尤其常见,一般占分在2~3分。

它的答题步骤为:1.对诗句内容进行恰当翻译,注意不能漏字,确保诗意完整。

2. 动用合理的想象,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将第1步所得句子进行润色,以求流畅和有文采。

(二)炼字题炼字即锤炼词语,指的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在浩瀚的词库中精心选择了最适合、生动、准确的词语来刻画事物或是传达情感。

诗歌炼字题考查的就是学生结合全诗,对于古诗中某个特定的词语的理解,一般有以下几种考查方式:1.某联中有某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2.诗中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把诗中某个字替换成另一个字可以吗?为什么?4.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古诗炼字题本质上是对这个字(词)的赏析,答题时可以结合赏析题的作答方法。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步:第一步,解释字义,解释这个字(词)在诗中的含义。

注意古诗的注释部分和题目的题干部分常常有关于这个部分的提示。

第二步,描绘画面,展开联想描绘原句表现的画面。

在这一步中需注意表达的清楚流畅和修辞的运用。

第三步,分析这个字(词)烘托出一种怎样的氛围,或分析这个字(词)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古诗中描绘画面举例的句子

古诗中描绘画面举例的句子

古诗中描绘画面举例的句子
以下是一些古诗中描绘画面举例的句子: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6.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10.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以上例子仅供参考,如果想要更多句子,建议查阅古诗书籍。

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明确考试要求,了解何谓“描绘画面。

”2.掌握描绘诗句画面的方法。

3.试一试,结合练习提高诗句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描绘诗句画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画是无字的诗,诗是无形的画;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

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美的画卷。

古诗词里有很多写景的句子,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

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能感知里面的色彩、声音、人物的情感,那才能说感受到了它的美,才能说踏入了欣赏它的门槛。

描绘画面,对我们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二、真题再现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3.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4.诗歌的一二句刻画了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绘。

三、何谓描绘画面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所谓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四、方法指导(1)前提原则写明句意——前提忠于原诗——原则(2)步骤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例;1.找出描写的全部景物:日夜春年2.抓景物的特点或修饰词:海日残夜江春旧年3.为景物加上修饰词(多为形容词),重新加以描述;海日:海上刚升起的红日残夜:夜将近未尽之时江春:江上的春景即新一年的景象旧年:旧的一年4.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最后用顺畅优美的语言连缀成画面即可。

明确:在夜将近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面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将去,江面上已经呈现出新一年的景象。

五、小试牛刀再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为例,同学们一起来试一试。

1.先找描写的全部景物:莺树燕泥2.再找抓景物的特点或修饰词:早莺暖树新燕春泥3.再为景物加上修饰词(多为形容词),重新加以描述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暖树:向阳的树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春泥:春天的泥粒4.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5.最后用流畅(注意语序)优美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鉴赏之一
《诗词中的画面描写》教学设计
黎美焕
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目的:1.通过品读、思考、研讨、归纳,掌握诗歌画面描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接受古代诗歌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诗词鉴赏——朗读
分析: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

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

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

方法:1.听朗读录音,感受朗读的魅力;(配乐诗朗诵:孟浩然《春晓》、高鼎《村居》、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叶绍翁《游园不值》、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杜甫《绝句(一)》、《绝句(二)》、《江畔独步寻花》、贺知章《咏柳》、朱熹《春日》、白居易《忆江南》、张志和《渔歌子》)
2.配乐朗读,体会朗读的美丽;(与春有关的古诗)
3.反复朗读,强化积累。

(比一比,谁积累得多)
第二步:诗词鉴赏——画面描写
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1.观美景,猜诗句。

(抢答题)(五张ppt)
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在中国的古典诗歌当中,画意往往取代了诗情的成分。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远近、俯仰的顺序);二是画面色彩(情感基调);三是动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四是静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下面,我们就用具体的诗句来体会一下如何用语言文字来描绘诗的画面美。

例1: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分钟后,比一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注意步骤:1)找出描写到的所有景物:莺、树、燕、泥;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莺(早)、树(暖)、燕(新)、泥(春);3)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
莺:早出生的黄莺;
树:向阳的树木;
燕:刚会飞的燕子;
泥:春天的泥粒。

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几只早出生的莺儿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巢。

方法总结:画面描写:1.找全景物;2.加修饰语;3.展开联想、想象;4.语言流畅生动。

例2: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答题指导:
A.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

B.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可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分析。

C.概括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

分析:诗里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

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

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

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

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例3: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分析: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

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

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

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

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

描绘画面: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

二、“诗中赏画”——运用修辞和联想想象,描述诗的画面美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

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例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
“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例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析】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例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析】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教学成果:
练一练:(先用文字描述,再用铅笔把你描述的画面描绘下来。


1.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