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将献爱心进行到底教学设计
2024年幼儿园小班扶贫献爱心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扶贫献爱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爱的种子》第二章《关爱他人》,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贫困地区小朋友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扶贫献爱心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贫困地区小朋友的生活现状,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2.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珍惜生活、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扶贫献爱心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爱心卡片、书包、文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贫困地区小朋友的生活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2. 讲解:播放视频,让幼儿了解贫困地区小朋友的生活现状,引导幼儿关心和帮助他们。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制作爱心卡片,并准备书包、文具等物品,寄给贫困地区的幼儿园。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爱心卡片。
5. 随堂练习:幼儿动手制作爱心卡片,教师巡回指导。
7.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扶贫献爱心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贫困地区小朋友。
六、板书设计1. 《扶贫献爱心》2. 内容:(1)了解贫困地区小朋友的生活环境(2)关爱他人,乐于助人(3)制作爱心卡片,寄给贫困地区的幼儿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写上祝福语,寄给贫困地区的幼儿园。
答案示例:亲爱的朋友,祝你快乐成长!希望我们的爱心能给你带来快乐和温暖。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拍照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贫困地区的幼儿园,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
献爱心幼儿园教案

献爱心幼儿园教案教案主题:献爱心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了解到爱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献爱心的意识和行为,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幼儿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爱。
二、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图片、音乐、短视频等2.材料准备:纸、彩笔、卡纸、剪刀、胶水、毛线、积木等3.环境准备:活动场地,幼儿园周围的环境美化三、活动步骤:1.导入(15分钟):(1)播放一段以献爱心为主题的快闪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2)和幼儿们谈论献爱心的意义,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2.认识弱势群体(15分钟):(1)通过讨论、图片或视频展示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弱势群体,如孤儿、贫困儿童、老人等。
(2)带领幼儿共同思考:为什么他们是弱势群体?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3.制作爱心卡片(30分钟):(1)给幼儿分发纸、彩笔、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引导幼儿制作爱心卡片,可以自由发挥创意,可以写上温暖的祝福语或画上温馨的图案。
(3)鼓励幼儿将制作好的爱心卡片送给自己认为需要关爱的人或弱势群体。
4.环境美化(30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周围的环境,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
(2)组织幼儿整理花坛、捡拾垃圾等,积极参与环境美化活动。
5.爱心义卖(30分钟):(1)带领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小手工艺品或小食品等。
(2)安排义卖物品和摊位,将义卖所得的收入捐赠给当地的贫困儿童或慈善机构。
6.总结(15分钟):(1)让幼儿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2)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并提醒幼儿要长期保持献爱心的习惯。
四、活动延伸:1.家长参与:活动前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准备义卖物品,可以组织家长、幼儿和老师一起参观当地的养老院或福利院,对弱势群体进行关爱和支持。
3.社区合作:可以邀请社区工作人员或当地的慈善机构的代表来幼儿园进行讲座或交流活动,向幼儿介绍更多关于献爱心的事例和方式。
五、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幼儿参与活动后的表现和反应,如是否关心他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等。
2024年幼儿园小班扶贫献爱心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扶贫献爱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德育教材《爱的教育》第三单元“关爱他人”,详细内容为第5节“扶贫献爱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贫困地区的孩子生活现状,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贫困地区孩子的日常生活,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现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重点: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爱心卡片、故事书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贫困地区孩子的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关注这些孩子的困境。
2. 故事分享(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帮助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如何为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爱心”为主题,进行例题讲解,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4. 主题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爱心卡片制作”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祝福和关爱之情表达出来。
5.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关爱他人”的情境表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引导他们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爱心卡片:写上对贫困地区小朋友的祝福语。
2. 关爱他人:例题讲解、主题活动、随堂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份爱心礼物,送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答案:礼物形式不限,可以是手工制作、绘画等,重要的是表达出关爱之情。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
答案:故事内容具有教育意义,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公益活动,如爱心捐赠、关爱老人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幼儿园献爱心公益活动教案

幼儿园献爱心公益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公益活动是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幼儿可以学会分享、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本次公益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的关爱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目标1.借助公益活动,让幼儿了解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
2.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完成公益活动。
3.培养幼儿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等方式参与公益活动。
4.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1. 活动前准备•宣传与准备材料: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活动内容、时间和地点,向家长传递活动意义和目标。
•物资准备:购买活动所需物品,如绘画工具、纸张、公益物品等。
•团队组织:确定活动组织者和负责人员,并分配任务。
2. 活动启动仪式•观看公益视频:播放一段关于关爱弱势群体的视频,激发幼儿的关注和注意力。
•主题讲解: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公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明白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3. 活动实施•分组制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制定一个公益项目,如包装食物、绘制明信片或卡片等。
•材料准备:为每个小组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能够展开创作。
•创作过程: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公益项目,并进行创作,引导他们用心、用情去做。
•团队合作:鼓励幼儿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公益项目。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完成后,让他们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活动总结和反思•总结活动: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参与人数、完成的项目等。
•分享反思: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让他们思考公益活动的意义以及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点评: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活动评估1.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关注度。
2.收集幼儿的作品,并进行评估,包括创意和实用性。
幼儿园献爱心活动方案范本(2篇)

幼儿园献爱心活动方案范本一、活动主题:共同关爱,温暖成长二、活动目的:1.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2. 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 促进家园合作,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参与活动,共同关爱幼儿的成长。
三、活动内容:阶段一:主题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将活动主题和目的展示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2. 通过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QQ群等传达活动信息,邀请家长参与;3. 在幼儿园的每间教室设置宣传展板,介绍活动具体内容和参与方式,引导幼儿对活动有积极的期待。
阶段二:爱心义卖1. 邀请幼儿园的家长共同参与,将自己家中不再使用的旧衣物、玩具、书籍等捐献给幼儿园;2. 幼儿园提前将这些物品进行清洗、分类整理,并在活动当天开设爱心义卖摊位;3. 家长可以携带一定金额的零钱,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物品进行购买,所筹得的款项将全部用于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和群体。
阶段三:亲子创意工作坊1. 在幼儿园的活动室设置创意工作坊区域,提供各种手工材料和工具;2. 邀请家长和幼儿一同参与创意工作坊,制作符合主题的手工作品;3. 鼓励幼儿和家长结合自身的想法和创意,设计并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阶段四:亲子义卖1. 将创意工作坊中的手工作品进行展示和宣传,并邀请家长参与义卖活动;2. 通过事先制作的拍卖牌和价格牌,让家长参与竞价活动,所筹得的款项将用于爱心捐助;3. 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组队负责设计、制作、宣传和销售,增强家庭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阶段五:公益参观活动1. 邀请社区的福利院、敬老院等机构的老人和孤儿等参观幼儿园;2. 幼儿园的幼儿和家长准备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参观的老人和孩子;3. 开展互动游戏、歌舞表演等活动,让幼儿和参观者共同愉快地度过一天。
阶段六:践行公益1. 鼓励幼儿和家长在活动后继续参与公益事业,比如捐赠物资、参加义工活动等;2. 组织幼儿和家长定期参观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亲手送去衣物、食品和学习用品,让幼儿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3. 在幼儿园的墙壁上制作感谢卡,让幼儿和家长亲手写下对捐赠者的感谢之情。
幼儿园献爱心公益活动教案

幼儿园献爱心公益活动教案幼儿园献爱心公益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会:1. 理解爱心公益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2. 学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尊重他们的权益;3. 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心、分享爱心;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爱心公益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2.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尊重他们的权益;3. 培养传递爱心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流程1. 活动准备(1)准备捐赠物品:食品、衣服、玩具等。
(2)设计爱心卡片,让孩子们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祝福和鼓励语。
2. 活动介绍(1)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孩子们思考什么是爱心,什么是公益。
(2)教师播放有关公益活动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孩子们理解公益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3. 组织孩子们进行公益活动(1)教师带领孩子们将捐赠物品打包。
(2)孩子们手持自己设计的爱心卡片,前往托儿所、敬老院等地,将爱心物品和卡片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3)孩子们可以和被帮助的人互动,传递温暖和关爱。
4. 活动总结(1)主持人和老师提问,引导孩子们回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体会。
(2)教师通过评价和表扬,鼓励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积极性和为他人着想的行为。
四、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评估孩子是否能够理解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孩子是否能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尊重他们的权益,培养传递爱心的意识和能力。
3. 通过总结和讨论,评估孩子对爱心公益活动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点滴小事体现爱心和关爱。
2. 可以通过绘制画册、参加其他公益活动等形式继续培养孩子们的爱心精神。
六、教学用具与费用用具:捐赠物品、爱心卡片。
费用:视捐赠量而定。
七、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公益活动,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但是,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我们在活动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安排,确保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幼儿园献爱心教育方案

幼儿园献爱心教育方案一、方案概述本方案旨在通过幼儿园献爱心活动,引导幼儿树立善良、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品德观念,同时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培养幼儿园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方案实施1.献爱心主题口号:献出你的爱心,让世界更美好!2.活动时间: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活动时间。
通常情况下,可以计划在每年的五月份,即“五月份的爱心”里开展,活动时间可以选择一个星期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活动内容:(1)教育宣传氛围营造通过社区、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加强幼儿园内外爱心教育的宣传力度。
可以通过宣传标语、海报、宣传栏、幼儿手工制作等方式诱导幼儿对活动有所认知和了解。
(2)亲子合作家长亲子参与,让幼儿更深刻地感受到亲情、爱情和友情的真谛,激发幼儿的参与性和竞争意识。
(3)爱心捐赠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捐款,为贫困儿童等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一份温暖。
(4)志愿助学幼儿园可以联合社区、学校和相关机构,组织团队开展志愿者送教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5)关爱孤老带幼儿去养老院或者社区对孤老进行爱心探访,唠嗑聊天,歌舞表演,比如“孝老爱亲”活动,鼓励幼儿向父母和祖辈孝敬的形象。
这将有助于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爱护老人的美德。
(6)环境整治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开展清理,维护绿化,尽最大努力打造一个安全、卫生、美好的环境。
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意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还能够让孩子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4.活动流程:(1)活动启蒙:老师和家长带领孩子参观当地社区、养老院等地点,介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2)小组讨论:老师和家长与孩子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深入理解和体验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意义。
(3)亲子捐款:老师和家长一起为偏远地区的学校和贫困家庭捐款,让孩子体验到善良的力量和个人的影响。
(4)志愿助学:和当地协会、志愿者等部门合作,到贫困地区开展志愿支教,帮助孩子们获得良好的教育。
幼儿园献爱心主题教育方案

幼儿园献爱心主题教育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爱心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幼儿期是培养孩子的品质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献爱心主题教育,可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同时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目标1.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2.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3.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4.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设计与实施1. 活动名称:幼儿园小小志愿者目标: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让幼儿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树立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实施步骤:1.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志愿者的概念和工作内容;2.组织幼儿参观社区的志愿者服务站点,让幼儿亲身感受志愿者们的工作;3.安排幼儿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公益活动等志愿服务,并记录下来;4.分享活动经历,让幼儿发表感想并画出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场景。
2. 活动名称:童心相伴,关爱特殊儿童目标:通过接触特殊儿童,让幼儿了解和关爱不同的特殊群体,培养同理心。
实施步骤:1.邀请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到幼儿园,与幼儿共度一天;2.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让特殊儿童与幼儿一起玩耍,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3.组织幼儿参观医院康复中心等机构,了解特殊儿童的康复过程;4.进行简单的残疾模拟体验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特殊儿童的生活困难;5.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特殊儿童的关心和祝福。
3. 活动名称:爱心捐助,助力社会公益目标:通过幼儿们的捐助行为,培养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实施步骤:1.向幼儿家长发送捐助倡议书,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爱心捐助活动;2.制作爱心捐助箱,放置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并组织幼儿及其家长将捐助物品放入其中;3.定期清点和整理捐助物品,并制作物品清单,向家长进行公示;4.安排幼儿与老师一起将捐助物品送到需要帮助的人和机构,并记录下捐助活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小班社会活动:将献爱心进行到底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ocial Activities in Small Classes: Carrying Love to the En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小班社会活动:将献爱心进行到底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的意义。
2、通过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3、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并乐意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完成需要帮助的人调查;
物质准备:幻灯: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资料;幼儿捐献物品的统计表,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图片了解生活困难的小朋友的生活,激起幼儿援助的爱好和热情。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呢?
二、初步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
教师讲解:为了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小朋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帮助需要帮助
的小朋友。
于是,将每年的6月22日定为“中国儿童慈善日”
三、介绍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1、请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2、老师也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3、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
四、讨论帮助的方法,知道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解决。
(让幼儿先讨论,再来说)
2、老师用幻灯介绍人们帮助别人的办法。
3、小结:当人们碰到困难时我们采取各种方法去帮助他们,献爱心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五、献爱心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请幼儿准备一份献爱心的物品(自己的玩具、图书、学习用品,零用钱)
2、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幼儿依次捐献
3、请家长统计并将物品捐献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