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形象赏析
美与情的旷世之悲——《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形象再分析
渝。从“ 留待作遗施 , 于今无会 因。时 时为安慰 , 久久莫相忘” , 到“ 君当作磐
石, 妾 当作 蒲 苇 。蒲 苇纫 如 丝 , 磐 石 无
转移” , “ 新妇识马声 , 蹑履相逢迎 。怅 然遥相望 , 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 , 嗟叹使心伤” , 再到“ 黄泉下相见 , 勿违 今 日言” , “ 揽裙脱丝履 , 举身赴清池” 。
痛彻心扉 , 随着诗卷一步步展开的 , 恰 如鲁迅先生所 言 : “ 悲剧将人生 的有价 值 的东西毁 灭给人看 。 ” 本文结合众多 赏析文章和 不同版本高 中语文教材 中 的教案 设计 , 从三 个方面对 刘兰芝 的 悲剧形 象进行 分析 , 以期对 该诗 的解 读有所助益。
慧中, 既 有外在美 , 又有 内在美 , 集 多
维美感 于一身。同时 , 她的个人形象
又是 极 为真 实 的 , 是深 深 植 根 于 汉 末
社会之中的普通劳动妇女 的一员。她 既非屈原笔下 “ 披薜荔兮带女萝 ” “ 乘 赤豹兮从文狸” 的亦巫亦神的山鬼 , 也
非 曹 植 笔下 “ 翩若惊鸿 , 婉若游龙 , 荣
一
、
刘 兰芝 个 人 形 象 的 多维 美 感
自专 由。吾意久怀忿 , 汝岂得 自由 ! ” 而正是焦 母的态
度直接导致了刘兰芝的婚姻悲剧。
2 . 自求遣 归 与焦 家三 别
论是“ 人事不可量” “ 魂去尸长留” , 在读者的眼中, 刘兰
芝殉情 留下 的恰恰是跨越封建礼教宗法 、 追求 爱情 自 由的不死之魂 , 现世之悲带来的是两世隋殇。这种“ 生 不 同衾死同穴” 的爱情悲剧不禁使人慨叹 : “ 问世间情 为何物 , 直教人生死相许 。 ”
—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刘兰芝的女性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中的女性人物形 象解析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它以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 社会意义塑造了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这部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 的一部分,她们不仅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而且展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次演 示将着重探讨《孔雀东南飞》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人体动作的捕捉与描述是行为识别的核心步骤。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使用 各种传感器和设备来获取人体的运动信息,并通过特定的算法来描述这些运动。 例如,可以使用3D深度相机获取人体的深度信息,再通过骨架模型来描述人体的 动作。此外,还可以使用光流法、Mean Shift等算法对人体的运动进行分析和描 述。
其次,刘兰芝的悲剧性格源于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她深爱着焦仲卿,希望 能够与他共度一生。然而,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和世俗的偏见,她始终无法得到 真正的幸福。她的性格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另一 方面又无法摆脱社会束缚和压力。这种内心的挣扎使她在处理问题时常常表现出 犹豫、矛盾和不决断。
一、人体检测与跟踪
人体检测与跟踪是人体行为识别的重要前置步骤,它通过识别视频中的人体 并跟踪其运动轨迹,为后续的行为识别提供基础数据。这一过程通常使用背景减 除算法,以及深度学习模型,如YOLO、SSD等来实现。此外,为了提高检测的精 度,一些研究还引入了多尺度特征提取和时序信息利用等方法的一部经典巨作,它以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 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婚姻悲剧和人性的复杂。在这部作品中,刘兰芝的形 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演示将从刘兰芝的形象出发,探讨其性格特点、 社会背景以及与焦仲卿的爱情关系。
一、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刘兰芝是一个聪明、能干、善良的女性形象。她自幼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具 备了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她知书达理,善于处理家务,对待家人和亲戚 十分孝顺。然而,在面对婚姻问题时,她却表现出了坚定的个性和反抗精神。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现代作家刘兰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清末民初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位普通女子刘兰芝的一生,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风气和女性命运的变迁。
在整个小说中,刘兰芝作为主人公,她的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展现出了她的坚韧、聪明和勇敢,同时也描绘了她的苦难和牺牲。
刘兰芝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是一个洒脱的姑娘。
她自由自在地跑在大街上,独立地生活。
刘兰芝的早期形象展示了她对自由的追求和勇敢的个性。
她拒绝了传统婚姻的束缚,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她不再依赖男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份工作,独立养活自己和家人。
然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女性往往受到各种限制和不公平待遇。
刘兰芝在寒冷的城市里艰难度日,她遭受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
尽管如此,刘兰芝从未放弃她的尊严和尝试改变。
她意识到只有通过教育和提高自身素质,她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她努力学习,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梦想。
刘兰芝聪明而机智,在与各种不公和困难的斗争中,她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
小说中,她通过自学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水平,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文书,同时,她也学会了如何应对种种情况。
她在无力抗拒的时候选择了妥协,但她从不气馁,而是继续积极地寻找自己的机会,利用自己的智慧抓住机会。
另一方面,刘兰芝也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女性。
尽管她自己的生活并不容易,但她总是乐于帮助别人,关心周围的人。
她在城市里建立了社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也是她内心中坚定的信念在作用。
通过这些善举,刘兰芝不仅让自己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意义,也使自己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也不可避免地展现出一些弱点和无奈。
她作为女性在爱情和婚姻面前同样深受困扰。
她被迫入赘给有钱人家,既依然在物质上受到压迫,又无法忍受家庭暴力和婚姻的不幸福。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刘兰芝的女性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刘兰芝的女性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两汉乐府诗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它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女主人公刘兰芝。
刘兰芝是一个勤劳,善良,聪明,美丽,性格坚强,终于爱情,具有反抗精神的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长诗开篇就点出了刘兰芝的优秀。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这么一个贤淑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达理.并且具有良好家庭教养的女子.怎么会成为婆家谴归的对象呢?况且,刘兰芝也是外貌出众."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更让人无法理解其中的原委.从刘兰芝的口中得知,原来是焦母蛮横无礼,无论怎么样,就是看不上这么好的一个媳妇.总是用一种挑剔的近乎苛刻的眼光来审视刘兰芝."此妩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恐怕是焦母在刘兰芝刚进家门的时候,就已对刘兰芝有意将其扫地出门了.不知是何原因,待到今天,两人之间的矛盾才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长诗中没有提及焦仲卿的父亲,我想家中大权在握者非焦母莫属了.焦母之所以对刘兰芝如此忿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刘兰芝太过于聪明能干了.焦母怕她会动摇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于是不顾儿子的幸福,决意遣送刘兰芝回娘家.另为其谋娶.不管怎样说,从焦母安在刘兰芝身上莫名其妙的罪名和她无理的要求当中,其蛮横无礼的形象已经十分鲜明,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独裁者.刘兰芝此时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形态"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归."既然婆婆容不下媳妇继续待在家里.何必还要忍气吞声,寄人篱下,更不能被焦母休媳还家,污辱自己的名声,还不如自己先作决断."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表现出刘兰芝性格坚强,勇敢,具有强烈地反抗精神的一面.因为在当时那个时代,敢于作出这样决定的女子,真可谓少之又少,不光要有勇气,还要有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因为她们的敌人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就象20,30年代敢于摆脱包办婚姻,而自由恋爱的男女一样,刘兰芝是一个无畏的战斗者.在她被归遣的当天早上,刘兰芝并没有表现出平常女子那般哭哭泣泣的样子,而是神态如常,镇定自若,我猜想她此刻的心里也许正在想:我今日还家,也要体面异常.怎么进的焦家门我同样也要光彩照人的出来.不能让别人见笑"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可见她思谋已久,用心良苦.而且临行前,还上堂前去辞谢阿母.历正辞严.却也是字字句句入情入理,丝毫看不出有低声下气的感觉.如果,刘兰芝在当今这个时代,她亦然是一个出色,优秀的独立女性.有自己的追求,理想和主张.思想先进,决不会附会于谁,当是职业女性的典型代表,若称之为"白领丽人",我想决不为过.刘兰芝对于爱情的忠贞,也是令人敬佩的。
浅析《孔雀东南飞》中女主人公刘兰芝的悲剧命运
260报 刊 荟 萃文化视角wenhuashijiao《孔雀东南飞》主题一直被表述为:刘兰芝与焦仲卿两人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
追述汉代的礼教可知:西汉汉武帝“罢黜儒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儒家所提倡的道德、礼教标准也逐渐的推行,成为当时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汉朝的儒者发挥了先秦典籍中关于男尊女卑思想的表述,对妇女再嫁问题在道德上进一步否定。
班昭《女诫》中说:“男有再娶之意,女无再适之文。
”以一个妇女的口吻对同性的自由作出严格限制。
但是,两汉时期正统儒者的言论尚未完全拘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在当时并没有形成条文法律限制妇女再嫁。
而实际生活中,妇女再婚的现象屡见不鲜。
例如,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蔡琰(蔡文姬),先嫁河东卫中道、被掳入匈奴后与左贤王成亲,并生有子女,曹操赎回汉朝后,又嫁与董祀为妻,先后改嫁两次。
从这个角度讲,《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被休回家再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刘兰芝因为改嫁却选择了自杀,这与当时社会的风气格格不入。
因此,刘兰芝的死亡并非是简单的反封建礼教,也不是单一的对爱情的忠贞。
一、诗书礼教的影响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诗书指的是指诗经和书经,是儒学的经典著作。
接受过儒家教育的刘兰芝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儒家礼教的约束:从一而终对再嫁持抗拒的态度。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县令的求亲,刘兰芝直接拒绝,借口是“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从兰芝的语言里我们不难发现,她与府吏的誓言成为她拒绝再嫁的借口。
细读全诗,刘兰芝“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作为焦仲卿的妻子,两人见面的日子不多。
所有的家庭负担都压在刘兰芝一个人肩上,“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如此的沉重的压力却看不到焦仲卿的身影,在刘兰芝的生活中焦仲卿只是个影子。
刘兰芝的坚持忍耐并没有得到婆婆的谅解,也没有得到丈夫的安慰。
浅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所具备的美好品质
析
XI
教
材解析
CAI JIE XI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在小说中,作者记录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现状,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给无数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品中的语言既细腻生动,又贴近现实生活,还十分幽默,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接下来,笔者就简要地谈一谈。
一、贴近生活
狄更斯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海军职员的家庭,他很
小的时候便开始独自谋生。
他在皮鞋店里打过工,在法律事务所当过誊写员,在自食其力的同时刻苦地学习写作。
他时常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非常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
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狄更斯使用了大量生活化的语言,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在读者的眼前。
比如“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
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这样的语言就非常贴近生活。
小说的主人公大卫成为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的伙计。
总结刘兰芝的形象
总结刘兰芝的形象当她貌美如仙,严肃地穿着典雅的服装,从容镇定的与婆婆告别,又怎能不是给婆婆一个有力的回击呢?尽管她无力抵抗命运的不公,但她用自己的行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艺术形象分析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诗”的《孔雀东南飞》,塑造了一个具体有极高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刘兰艺。
凡是读过、学习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刘兰芝独特的美丽所倾倒。
她如一支九月灿然开放的菊花,虽然经历风雪的扼杀,但却仍然永远美在人们的心中!本文就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刘兰芝的美学形象。
现代汉语辞典对“美女”的解释是容貌漂亮的女子。
刘兰芝就是一个美女,而且是一个不折不扣气质高雅的美女。
你看她离别夫君:身着严装,“著我绣夫衣君”“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衣着华贵的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从容优雅的步态;还有“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的容颜……可以想象平时居家的刘兰芝也一定是个举止端庄,温柔美丽的女子,而此刻“严装”的刘兰芝更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她光彩照人,明眸善睐地与丈夫告别,怎能不让丈夫心痛不已呢?当她貌美如仙,严肃地穿着典雅的服装,从容镇定的与婆婆告别,又怎能不是给婆婆一个有力的回击呢?尽管她无力抵抗命运的不公,但她用自己的行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刘兰芝心地善良,对爱情忠贞不渝,她的美女形象也因此以她美的神情表现出来,而且是以神情的凄美形象出现。
她不舍与小姑的妹妹情,“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她不舍自己劳作多年的家,“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她不舍与夫君离别,“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她被逼允婚,听到婚期时“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人说“娇女泪多”,就是这样一个美丽多情的女子被世事摧残,如梨花带雨无限悲威,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一种壮美呢?而这种壮美更能动人心魄,使读者不能忘怀。
淑女是指温和、善良、端庄美好的女子。
刘兰芝就是这样一个让无数现代人倾倒的淑女。
她本性温和,通情达理。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诗歌塑造了两组人物形象,一组是正面形象刘兰芝和焦仲卿。
一组是反面形象焦母和刘兄。
在正面形象中,刘兰芝是被着力赞美的人物。
她美丽、聪明、勤劳、善良,忠实于爱情,可贵的是她具有刚强的性格,勇于与封建家长制作斗争,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出最后的反抗,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勇于反抗恶势力的光辉妇女形象之一。
焦仲卿在忠实于爱情和反抗封建礼教迫害方面,和刘兰芝是一致的,但与兰芝不同的,是他对母亲存有幻想和顾恋,从而显得比较软弱。
但最终能够冲破家长制的束缚,以自缢于庭树,表现出叛逆的精神。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
她横暴专行,冷酷无情,为了遣回兰芝,不惜对儿子软硬兼施,以达到维护家长权威的目的。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是她和兰芝的哥哥一手造成的。
刘兄这个反面人物虽然出场不多,但他的专横跋扈、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市侩作风已暴露无遗。
他与焦母一起成为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叙事长诗,也是乐府诗歌的巅峰之作。
诗歌叙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东汉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娶刘氏兰芝为妻。
由于兰芝三年未育,焦母遂百般刁难,让仲卿休妻再娶。
仲卿长跪请求,焦母不睬,仲卿无奈休妻。
第二日,兰芝早起精心梳妆,登堂与婆婆、小姑作别,等车而去。
兰芝回家后,县令、太守相继遣媒上门提亲,她兄命难为,答应出嫁。
仲卿闻听兰芝允婚,当面质问兰芝是否记得当日诺言。
于是,二人做好了殉情准备,仲卿回家后拜别母亲。
夜深人静之时,热闹了一天的太守府,新妇投水自尽,仲卿自缢殉情。
两家商量后,将二人尸体合葬于华山旁。
这个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爱情经典,广泛传诵。
最初接触这个故事时我只有13、14岁,是观看的晋剧《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形象汇总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形象汇总《孔雀东南飞》是两汉乐府诗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它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女主人公刘兰芝。
刘兰芝是一个勤劳,善良,聪明,美丽,性格坚强,终于爱情,具有反抗精神的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长诗开篇就点出了刘兰芝的优秀。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这么一个贤淑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达理.并且具有良好家庭教养的女子.怎么会成为婆家谴归的对象呢?况且,刘兰芝也是外貌出众."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更让人无法理解其中的原委.从刘兰芝的口中得知,原来是焦母蛮横无礼,无论怎么样,就是看不上这么好的一个媳妇.总是用一种挑剔的近乎苛刻的眼光来审视刘兰芝."此妩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恐怕是焦母在刘兰芝刚进家门的时候,就已对刘兰芝有意将其扫地出门了.不知是何原因,待到今天,两人之间的矛盾才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长诗中没有提及焦仲卿的父亲,我想家中大权在握者非焦母莫属了.焦母之所以对刘兰芝如此忿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刘兰芝太过于聪明能干了.焦母怕她会动摇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于是不顾儿子的幸福,决意遣送刘兰芝回娘家.另为其谋娶.不管怎样说,从焦母安在刘兰芝身上莫名其妙的罪名和她无理的要求当中,其蛮横无礼的形象已经十分鲜明,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独裁者.刘兰芝此时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形态"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归."既然婆婆容不下媳妇继续待在家里.何必还要忍气吞声,寄人篱下,更不能被焦母休媳还家,污辱自己的名声,还不如自己先作决断."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表现出刘兰芝性格坚强,勇敢,具有强烈地反抗精神的一面.因为在当时那个时代,敢于作出这样决定的女子,真可谓少之又少,不光要有勇气,还要有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因为她们的敌人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就象20,30年代敢于摆脱包办婚姻,而自由恋爱的男女一样,刘兰芝是一个无畏的战斗者.在她被归遣的当天早上,刘兰芝并没有表现出平常女子那般哭哭泣泣的样子,而是神态如常,镇定自若,我猜想她此刻的心里也许正在想:我今日还家,也要体面异常.怎么进的焦家门我同样也要光彩照人的出来.不能让别人见笑"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可见她思谋已久,用心良苦.而且临行前,还上堂前去辞谢阿母.历正辞严.却也是字字句句入情入理,丝毫看不出有低声下气的感觉.如果,刘兰芝在当今这个时代,她亦然是一个出色,优秀的独立女性.有自己的追求,理想和主张.思想先进,决不会附会于谁,当是职业女性的典型代表,若称之为"白领丽人",我想决不为过.刘兰芝对于爱情的忠贞,也是令人敬佩的。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命运的探析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命运的探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它的故事情节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其中塑造的刘兰芝这一形象,成为了中国艺术宝库中不可磨灭的瑰宝,读者从刘兰芝的悲剧命运中能够窥见中国封建社会所有女性的命运,从而达到揭示封建社会罪恶的目的,笔者认为造成刘兰芝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以下这些:一、强大的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制度封建礼教指的是封建社会一切规矩的总称,这一规矩体现在家庭关系中,就是封建家长权力的至高无上,具有生杀予夺之权。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正是凭借了这一点,赶走了美丽、善良、勤劳能干的刘兰芝。
在她眼里刘兰芝处处看着不顺眼:“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她就可以不顾儿子的感受,随意行使封建家长的权力,休掉儿媳妇。
焦仲卿也在母亲的淫威下,无能为力,最后也只能以死殉情。
另外,封建门阀制度也是造成刘兰芝悲剧的一个原因。
焦母认为,刘兰芝出身微薄,无法和她的门阀匹对,从她对儿子说的话可以印证:“汝是大家子,……贵贱情何薄?”焦母时时流露出由宗法社会独夫政治培养而成的那种蛮横顽固的面目,她的无理取闹更具体表现在不顾事非,“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一个“故”字就把她的蛮不讲理刻画地入木三分。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只注重自己的感受,根本不考虑别人的心理,自私任性。
从“小子无所畏,……会不相从许”的语言里又能看出她恼羞成怒后的一意孤行,她始终认为像她这样的人家娶个媳妇就像买个东西一样容易。
“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
”她何以如此有恃无恐,凭借的就是强大的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制度。
二、焦母是刘兰芝悲剧命运的直接制造者虽然都是女人,但焦母在家中处于主宰地位,这与封建社会夫荣妻贵,母以子贵的思想有关系。
尽管诗中没有提及焦父以及他生前的身份地位,但从诗中焦母所说的“汝是大家子”,“贵贱情何薄”中可以看出,焦父生前一定是为官者,依据夫荣妻贵的封建思想,焦母在家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再者,焦仲卿“仕宦于台阁”,焦母又凭借封建社会“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公羊传?鲁隐公元年》)的思想,又一次处于主宰地位,依据这两点,才有焦母在整个事态中的专横、无情和顽固。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形象,意思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
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雀东南飞》将刘兰芝塑造成了一个善良、有才、温顺、勤劳的人,但是她却以悲剧收场,而这样的结局与其性格特点有着一定的联系。
刘兰芝反抗精神、反抗行为有其软弱的,妥协的一面。
反抗与妥协,刚强与软弱相融合,二律背反,兰芝的忍辱负重与焦母的强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刘兰芝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女子,遵循古时极为崇尚的三从四德,而她和焦仲卿最后的结局则是封建爱情的必然结果。
当然,刘、焦二人的悲剧与他们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现在,从刘兰芝的形象特点来分析《孔雀东南飞》这个经典故事。
刘兰芝是一个才女。
文中多次提到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在古代来说,一个女子能做到这些是可以算有才的了。
刘兰芝吃苦耐劳。
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很好的说明了刘兰芝的心灵手巧和任劳任怨。
一个弱小女子每日勤于机织,还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
刘兰芝心地善良,善解人意。
婆婆故意刁难她,她却在被婆婆逼走的时候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还嘱咐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足以看出她是多么善良。
另外,焦仲卿告诉她过段时间再去找她的时候,她担心的并不是自己能不能再回来,而是只希望焦仲卿可以记住她,这是真诚的爱。
既然刘兰芝有才华、能吃苦又知书达理,为什么最后却不能和焦仲卿在一起呢?原因就在于刘兰芝本身很软弱,什么事情都是逆来顺受,从来没有想过反抗。
婆婆欺负她,她忍气吞声,让她走她就走;哥哥逼她嫁人,她就答应下来。
她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去反抗,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责怪她,是封建思想戕害了刘、焦,更注定了他们的悲剧。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形象赏析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形象赏析摘要:《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一位有着传统美德的女性。
她慎于言辞,端庄安闲,动静有度,执事勤苦,符合汉代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要求。
她不但有着无与伦比的外在美,同时也具备无可挑剔的内在美。
在她的身上闪烁着现代女性意识:自尊、自强、清醒、刚毅,但是这一切不但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反而加速了她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刘兰芝中国古代妇女道德为什么一个体现封建妇女道德规范的妇女长期以来甚至到今天仍为人们所称引喜爱呢?为什么从刘兰芝遵循“三从四德”的道德实践中,人们仍能感受到什么是善良、坚忍呢?很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封建妇女道德的丰富复杂的内涵。
本文试从道德层面作粗浅分析,以期更全面发掘这一形象及作品的典型意义。
一、刘兰芝的道德风范刘兰芝善良坚忍,勤于纺织,工于剪裁,也确实体现了劳动妇女的特点和品德。
从妇女道德来看刘兰芝,在日常生活中,她不失为一位合乎汉代“三从四德”规范的淑女、贤妻和孝顺的儿媳。
1.1 刘兰芝的言行举止(1)其言:作品《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求遣之辞,义正言婉;拜别之辞,贬己自责;密誓之辞,情真义重;谢媒之辞,颇有分寸。
皆有规短可寻而不容越,皆能依对象处境的不同而有别,合乎“四德”要求。
所谓“择词而说,不遂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
”“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
”是不忘长辈之善不言人过的措词。
“本自无教训”“生小出野里”是严于责己,示卑弱以让人。
“儿实无罪过”,仅此一句,回复亲娘的责备追问,吞下了多少委屈和苦衷。
是“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的突出体现。
(2)其容:汉代对妇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不必颜色鲜丽”;“沐浴以时,身不含垢”。
从焦母对刘兰芝的指责和对“东家贤女”外儿的夸张看,大概刘兰芝平日忙于家务纺织之事而不遑打扮,这在焦母这个以儿子为“贵家子”的俗气之人看来,似乎有失体面,但刘兰芝所为,未失妇容。
一旦被遣,依汉礼仪应着嫁时之装以“大归”时,她“事事四五通”严妆而出,令人有“精妙世无双”之叹。
试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性格悲剧
试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性格悲剧1、引言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杰出作品,它叙述了焦仲卿、刘兰芝真心相爱却无法相守、最后以死相殉的爱情悲剧。
与其说焦刘的悲剧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迫害所致,倒不如说他们的婚姻悲剧与刘兰芝的性格有着更大的关涉。
特殊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环境塑造了刘兰芝追求个性解放以及自由的叛逆性格。
而中国传统文化“个人”和“自由”的缺失,又最终导致了刘兰芝个人的反抗在“伦理本位”的社会面前注定以失败告终。
也就是说,刘兰芝特立独行的性格,导致了她婚姻和爱情的悲剧。
刘兰芝的性格悲剧所揭示出来的社会意义,正在于社会传统的巨大滞后影响力对于初生历史的窒息性。
2、混乱的社会、特殊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刘兰芝独立自主的个性《孔雀东南飞》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东汉建安末年,在汉献帝(公元196-220年)在位的25年之中,这是一个政治黑暗、军阀混战、瘟疫横行、民不聊生的混乱年代。
汉代的最高统治者一直都很重视表彰儒学与孝道,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口号,到儒家思想正式被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就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到了建安时代,情况却发生了逆转,如曹操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公然要求群臣在举荐人才之时,可以无视其人品的仁孝与否。
孔子的后裔孔融对亲子关系发表了更为大胆的议论:“父之于子,当有和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后汉书·孔融传》)“被儒家视为庄严神圣的亲子间的伦理道德,在这种大胆的思想面前被撕的粉碎。
化为赤裸裸的生物现象了”。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及其反复倡导推行的礼教已经从统治地位下滑至崩溃的边缘。
在这样一个观念剧变的时期,重视自身生命、情感,重视现实人生的意识已经兴起。
“人性真率的赤裸裸的表现,不以道德规范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不拘一格的存在方式。
大量活生生的事物因此而展现或被创造出来。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礼教标准被颠覆,对妇女的言行也随之减弱。
刘兰芝的形象分析
刘兰芝的形象分析刘兰芝的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将刘兰芝塑造成了一个善良、有才、温顺、勤劳的人,但是她却以悲剧收场,而这样的结局与其性格特点有着一定的联系。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刘兰芝的形象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刘兰芝的形象分析篇1《孔雀东南飞》内容丰富、深刻, 技巧娴熟, 是我国产生于民间的叙事诗的最伟大的作品, 也代表着汉乐府的叙事诗的高峰,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它通过描写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以血的事实有力的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寄托了青年一代对幸福婚姻的热烈向往。
诗中最主要的人物是刘兰芝。
她是汉乐府诗中、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独特的、有典型意义的、颇为杰出的女性人物形象。
诗中的情节主要围绕她而展开和发展。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现了她的形象。
刘兰芝是汉代末年庐江郡的一个小家碧玉,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是一个家教严谨, 多才多艺而又知书达礼的闺阁少女。
她年轻而美丽。
诗中写她十七岁嫁给焦仲卿,“共事二三年”,到被-迫离开焦家,才只有二十岁左右,正是女人最为美好的年华。
对她的美丽,作者特意在她被遣归娘家、临行前辞别焦母那天早上的精心打扮中用很简练明丽、生动传神的笔墨表现出来:“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丸素,耳著明月裆。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事无双。
”作者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着意描写她的精心打扮和美丽,意味深长。
既突出了刘兰芝的美好,作者对她的喜爱和同情,更显示了刘兰芝的自尊和坚强,同时也不无对她惋惜和暗含对焦母的谴责之意。
刘兰芝还很善良重情。
她不但把嫁妆给焦仲卿“留待作遣施??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而且,虽然婆婆一再刁难她,狠心迫使儿子休弃她,可她辞别婆婆时却“念母劳家里”;与小姑结下了深厚的情义,满含眼泪对她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性格特点《孔雀东南飞》是一部描写民国时期女性命运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刘兰芝是小说中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她是一个勇敢、独立、有主见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个热情、感性、温柔的女子,她的性格非常复杂,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一、勇敢的个性刘兰芝在小说中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女性,她并不像传统女性那样对世界望而却步,反而追求自由和独立并视其为一种追求人生幸福的重要途径。
尽管生活给了她无数的打击和磨难,她依然不服输,积极挑战命运。
在遇到困境和压力时,刘兰芝并不畏惧,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并积极寻找突破的方法。
她的勇敢和果敢不仅让她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和财富,还使她在感情上不断寻求真爱的幸福。
二、独立的精神刘兰芝是一个非常有主见和独立性的女性,她经常做出让传统女性难以接受的决定。
在那个父权社会中,女性是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和前途的,但刘兰芝不同,她不愿意受父母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性格中饱含了对自由的渴求。
她渴望自己的生命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发掘和实现,而不是受到别人的支配和摆布。
她始终坚信人生难得一遇,不愿作牺牲品,因此注定要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踏上属于自己的路。
三、感性的情感刘兰芝是一个有着非常丰富感情世界的女性,她渴望被人理解,希望获得情感的滋养。
她非常真挚地爱着吕子乔,并在他身上寻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所在。
尽管她对吕子乔的爱情曲折寂寞,但她始终相信爱情可贵,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她渴望能够和吕子乔一起经历人生的苦辣酸甜,用美好的回忆来抚慰自己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路途上的心灵伤口。
四、优雅温柔的气质刘兰芝在性格中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她非常优雅、温柔、细致。
尽管她已经成为一个商场老板,但她的举止言谈依旧充满了女性的细腻和温馨,令人感到温馨怀念。
她始终积极寻找自己的感悟,不断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寻求平衡,力图使自己变得更为完整。
综上所述,刘兰芝是一个勇敢、独立、有主见,同时又热情、感性、温柔的女性。
白璧之瑕:《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形象的败笔
一
造 的刘兰芝这一光辉灿烂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有着 极 为 密 切 的关 系 。然 而 , 在 歌颂 刘 兰芝 忠 于爱 情 、
体创造所带来的弊端 , 亦即在她 身上有着不可忽略 的不和谐之处 , 而这种不和谐 , 造成了刘兰芝这一形 象塑造 中的败笔 。
关键词 : 孔 雀 东 南飞 ; 刘兰芝; 形 象; 败 笔
中图 分 类 号 : I 2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8 9 6 ( 2 0 1 5 ) ( ) 1 - 0 0 1 1 — 0 3
第 8卷 第 1 期 2 0 1 5 年 1 月
清 远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Q i n g y u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Vo 1 .8 . No . 1
J AN. 2 01 5
白璧 之瑕 : 《 孔雀 东南飞》 中刘 兰芝形象 的败 笔
成 了一 桩大 闹剧 ?
在 诗 的最后 ,刘 兰芝 以死亡 换来 了与焦 仲 卿
“ 生不能 同床死同穴” 的长相厮守, 可谓求仁得仁 ,
但 她 有 没有 想 到过 以浩 大声 势迎 娶 自己 的太守 家 以及第 五郎 的感 受 ?
2 为什 么说婚 日自尽是 刘兰 芝形 象 的败笔
从 艺术 手 法 而言 ,一 边太 守家 喜 气洋 洋 要 迎 娶 新妇 , 一 边 焦仲 卿 匆匆 赶 回来见 前 妻 ; 一 边 热 闹 不 已, 一边命丧黄泉 , 的 确有 强 烈 的对 比效 果 , 也
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
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
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文通过曲折的情节、艺术的手法描述了东汉末年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的婚姻悲剧故事。
在此诗中,作者极力刻画了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两位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人物形象。
作者刻画了一位有着美丽外貌和美好内在的完美女性的被毁灭,展示了封建礼教制度对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的才摧残,使这部悲剧引起了读者的愤慨与同情。
刘兰芝的形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首先她是一个勤劳能干、温柔体贴的女性。
文中“十三能素织,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体现了她的多才和勤劳。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尽管焦仲卿常日不在家,与刘兰芝见面也是“常日稀”但刘兰芝依然在家“守空房”反映了她的温柔体贴与大方,正是由于她的体贴、大方才使得焦仲卿得以抽出时间在事业上奔波。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用陈祚明的话说“鸡鸣织何早,夜不息何迟,三日五匹何速,甚言无可出理。
”亦充分说明兰芝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女性。
其次,刘兰芝是个自尊自重,并竭力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的女性。
面对“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她宁可忍受恩爱夫妻分离的痛苦也要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主动提出“及时相遣归”。
在仲卿面前,她也没有哀求仲卿去向焦母求情以求容纳自己。
面对仲卿“不久当还归,还必相迎取”的承诺,兰芝以“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维护自己的尊严。
刘兰芝还有着镇定、刚强的性格。
兰芝临行前的“事事四五通”的严妆打扮写出了即使是被驱谴回家也要严妆打扮一番的刚强的女子形象。
后文的“上堂拜阿母”,兰芝的不悲不亢亦体现了她的镇定的性格。
还有刘兰芝被兄长逼迫嫁于太守第五郎,兰芝虽然表面答应兄长但最后却以投水自杀来抗婚,表现了刘兰芝的刚强的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形象赏析
摘要:《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一位有着传统美德的女性。
她慎于言辞,端庄安闲,动静有度,执事勤苦,符合汉代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要求。
她不但有着无与伦比的外在美,同时也具备无可挑剔的内在美。
在她的身上闪烁着现代女性意识:自尊、自强、清醒、刚毅⋯⋯,但是这一切不但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反而加速了她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刘兰芝中国古代妇女道德
为什么一个体现封建妇女道德规范的妇女长期以来甚至到今天仍为人们所称引喜爱呢?为什么从刘兰芝遵循“三从四德”的道德实践中,人们仍能感受到什么是善良、坚忍呢?很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封建妇女道德的丰富复杂的内涵。
本文试从道德层面作粗浅分析,以期更全面发掘这一形象及作品的典型意义。
一、刘兰芝的道德风范
刘兰芝善良坚忍,勤于纺织,工于剪裁,也确实体现了劳动妇女的特点和品德。
从妇女道德来看刘兰芝,在日常生活中,她不失为一位合乎汉代“三从四德”规范的淑女、贤妻和孝顺的儿媳。
1.1刘兰芝的言行举止
(1)其言:作品《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求遣之辞,义正言婉;拜别之辞,贬己自责;密誓之辞,情真义重;谢媒之辞,颇有分寸。
皆有规短可寻而不容越,皆能依对象处境的不同而有别,合乎“四德”要求。
所谓“择词而说,不遂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
”“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
”是不忘长辈之善不言人过的措词。
“本自无教训”“生小出野里”是严于责己,示卑弱以让人。
“儿实无罪过”,仅此一句,回复亲娘的责备追问,吞下了多少委屈和苦衷。
是“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的突出体现。
(2)其容:汉代对妇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不必颜色鲜丽”;“沐浴以时,身不含垢”。
从焦母对刘兰芝的指责和对“东家贤女”外儿的夸张看,大概刘兰芝平日忙于家务纺织之事而不遑打扮,这在焦母这个以儿子为“贵家子”的俗气之人看来,似乎有失体面,但刘兰芝所为,未失妇容。
一旦被遣,依汉礼仪应着嫁时之装以“大归”时,她“事事四五通”严妆而出,令人有“精妙世无双”之叹。
“细步”处,俨然大家风范。
临别前对房中什物的捡点交待,可证平日操持的稳重和临乱不苟;拜别焦家的礼节和言行,足见其虽内心痛苦而容止安详。
即使投身清池,也不忘脱履于岸,既可表明心迹,又可免无谓的牵连。
真可谓“清闲宁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
”
1.2刘兰芝的家庭人际关系
刘兰芝“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未违“三从”之教。
主要表现在:
(1)对丈夫贞顺。
刘兰芝首要的社会角色是妻子,她对焦仲卿恩爱始终,生死相依,无疑是出于夫妻情深。
因为焦仲卿给予了她应有的理解、同情,在她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曾以微弱之躯,为她抵挡生活中的风雨,甚至到死,也未放弃对妻子的爱。
但焦仲卿之所以如此,也离不开刘兰芝对为妻之道的恪守。
(2)对长辈的孝顺。
刘兰芝两头均已丧父,但从她对焦刘二母的态度亦足见孝顺之德。
在平日的刁难虐待下,她仍不忘“供养卒大恩”;被遣前焦母的“槌床大怒”和堂上拜别时焦母的冷酷,都说明婆母在以“义绝”驱媳,但刘兰芝言辞委婉,依礼行事,谨奉孝道。
显然,这不是内在的自然情感的流露,而是对“曲从舅姑”道德规范的遵循。
(3)对幼辈的慈爱。
刘兰芝膝下尚无子,从她对小姑的情义,可以看到她“和于家”的品德:“却与小姑别,泪落连如子。
”洒下的是一片真情。
“始扶床”“如我长”的感慨,“勤心奉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久,嬉戏莫相忘”的叮咛,感人至深。
二、刘兰芝之死
刘兰芝在被遣之后拒绝家长和官吏对她的操纵,以死抗争。
她的死体现了妇女道德规范的人格标准,是殉情,也是殉道即“发乎情,止乎礼义”。
1.1同焦母刘兄的冲突
虽然从礼法制度上讲,刘兰芝同焦母刘兄的冲突,是长幼冲突,但从道德层面上分析,则是一场善恶冲突。
因为刘兰芝在她们面前,从无不是之处,而恰恰是焦母刘兄首先背弃了人伦道德。
《孔雀东南飞》正是通过悲剧双方善恶对照以寄托其道德评价的。
1.2个体的道德信念
源于自身的道德信念,是一定时代和社会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内化的结果。
刘向的《列女传》分类编定的古代妇女事迹,是对“母仪”“贞顺”“节义”“贤明”的形象解说;汉代诗歌《列女操》《贞女引》《高拘操》《雉朝飞操》和《杞梁妻歌》的风靡于世,正是妇女重品性操守风尚的曲折反映。
同许多以毁容,断发,自尽以全人格的东汉女子一样,刘兰芝“人贱物亦鄙”的叹息,“进退无颜仪”的羞惭,“愁思出门啼”的悲愤,不也正是夫妻之情被毁,道德人格失落的双重痛苦吗?
1.3刘兰芝的道德理念
在兄长令其出嫁的决定作出之后,刘兰芝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顺从兄长之意,嫁太守家以求终此一生,或可得荣华富贵;一是谨守与仲卿之约,宁为玉碎,不求瓦全。
前者谓之“从父”之德,后者谓之“从夫”之义。
正是这种情与义
都处于两难的人生选择中,刘兰芝选择了后者。
这种选择,既合乎“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的妇女生活理想,也合乎“从一而终”的封建妇女道德信条。
三、刘兰芝的形象
刘兰芝形象具有经久不衰的美学和伦理学价值,一个民族的道德是不可能断流的。
尤其是那些至今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仍能发挥积极作用的道德规范和公共准则,更应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改造以发展新的文明。
首先,妇女道德是一定社会特定生产方式的产物,“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的自然经济,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几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聚族而居的村社环境,必然使谨夫妇,敬爹娘,和家人,睦邻里,存后人的道德观念有发生和存在的土壤。
其次,家庭作为妇女道德的实践范畴,是长幼血缘亲情和男女天然关系的结合体,因而作为封建妇女道德的主体的婚姻家庭道德必然要更多地吸收和融注本民族长期形成的,诸如仁爱、宽容、恻忍、孝顺等。
第三,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古代妇女处于社会和家庭的最低层,因而更多地继承和弘扬起中华民族厚德载物,于柔弱中求自强的精神。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妇女的这种自强和牺牲,不仅不会惊忧社会的安宁,反而会维系人类文明的延续,经过长期的历史选择而积淀为民族的共同心理和风俗习惯。
四、结论
长期以来,我们对刘兰芝形象的道德内涵仅以“善良”“劳动妇女美德”概括之而语焉不详。
实际上刘兰芝不是受到封建家长迫害的一般古代妇女形象,而是一位“在忠实于家庭义务方面达到悲剧美最高峰”的古代妇女的典型,是体现封建时代完美的“妇德”的形象。
她由淑女而贤妻而烈女的道德实践,概括了中国古代妇女道德的基本内涵。
她的生活道路,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的悲剧命运。
这便是刘兰芝形象在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义的同时所具有的美学伦理学价值。
参考文献:
[1]从《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看该诗的悲剧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1985. 4.
[2]刘兰芝艺术形象二题[J].锦州师院学报,1986. 2.
[3]试论《孔雀东南飞》的细节描写[J].广西师院学报,1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