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更替和制度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演变在中国古代史中,夏、商、周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代。
这三个时期的制度演变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演变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演进。
一、夏朝制度演变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夏朝的制度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权制度:夏朝实行了类似于王朝制度的分封制度,将国家划分为九州,并分封诸侯,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
同时,夏朝还设立了规定官职和分工的制度,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制能力。
2. 社会等级制度:在夏朝时期,社会等级制度逐渐形成,贵族阶层和平民有明显的分层。
贵族享有特权和政治地位,而平民则处于社会底层。
这种等级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3. 农业制度:夏朝是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实行了耕田制度,推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团化。
夏朝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土地制度,规定了土地的种植和使用方式。
4. 宗教制度:夏朝的宗教制度以祭祀为主要形式,尊崇天地之神和祖先。
夏朝君主被视为上天选定的王者,其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祭祀活动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统一信仰的重要手段。
二、商朝制度演变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社会,其制度演变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朝的制度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权制度:商朝实行了封建制度,将国家划分为多个封地,封地由贵族拥有和管理,贵族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管理。
商朝的国君是最高统治者,各个贵族的首领则是国君的亲信和重要助手。
2. 农业制度:农业是商朝社会的经济基础,商朝期间,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技术也有所提升。
商朝制定了一系列土地制度和农业税收制度,加强了对农民的统治和控制。
3. 奴隶制度: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社会,奴隶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
贵族和富有的商人拥有奴隶,奴隶为他们从事农田劳动、手工业生产和个人生活服务等。
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演变
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演变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三个朝代的名称,它们是夏朝、商朝和西周。
这三个朝代共同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阶段,其制度演变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来讨论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演变。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其政治制度呈现出明显的家族中心特征。
夏朝的统治者是夏王,王位世袭于夏禹,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夏朝的政权由王室家族控制,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王的手中,王进行宗族择官,民众无法参与政治决策。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与夏朝相比,其政治制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商朝依旧是以家族和宗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政权由商王掌握,但政治权力出现了更多的分散化倾向。
商朝的权臣、贵族和官僚开始逐渐崛起,与王共同分享政治权力,王的权力逐步受到制约。
3. 西周:西周是夏商周三代中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西周时期,政治制度进一步发展,采取了分封制,将国家划分为诸侯国。
诸侯国的统治者是诸侯,但仍然承认周天子的最高地位。
西周的政治制度最为复杂,政治权力关系错综复杂,周天子的统治地位逐渐被削弱。
二、经济制度的演变1. 夏朝:夏朝的经济制度以农耕经济为主,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
夏朝实行宗法制度,土地属于王室、贵族和宗族,人民依附于宗族,完成生产和纳税。
贵族和王室通过掌握土地和人民的生产手段获取经济特权。
2. 商朝:商朝的经济制度相对于夏朝来说有了一定的改变。
商朝逐渐形成以商贸为主的市场经济,商人的角色逐渐崛起,商业活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此外,商朝在经济上也出现了一定的等级制度,贵族和官僚阶层的经济特权得到加强。
3. 西周:西周时期的经济制度相对于商朝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经济体制。
农民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生产者,土地所有权逐渐下放到地方政权的手中。
贵族阶层开始通过掌握土地资源而获得经济支配权,加强了社会的等级差别。
夏商周的更替时间轴的方式知识体系
一、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时间轴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二、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1. 夏朝的政治制度:夏朝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宗法制,即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夏朝的国家权力主要集中在王室,其内部分封建制度及部落联盟的形式,整体上是一个以家天下的政治体系,地方上是通过爵位制度进行官职的任命。
夏朝的社会结构主要分为贵族及庶民两大阶层,贵族拥有绝对的政治和经济权力,庶民则处于被统治的地位。
2. 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延续了夏朝的宗法制,国家权力也主要集中在王室。
但商朝在王权大大加强的过程中出现了封建制和重农主义的特征,同时也建立了一套简明的吏政机构,并且最早出现了颇为完善的文字和官职制度,为后来的王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 周朝的政治制度:周朝的政治制度为封建制社会。
周朝共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最早的宗法政治体系就是在东周逐渐形成并巩固的。
东周开国君主和帝王是商朝后裔,便延续了商王世袭制,建成一个以宗法和贵族政治为主的封建政治体系,地方上大规模推行封建建制。
三、夏商周三代的思想文化特点1. 夏朝的思想文化:夏朝的思想文化主要有祭祀制度、甲骨文及青铜器等文物的发现,这些文化现象反映了夏朝社会的一些面貌及思想文化的特点。
2. 商朝的思想文化:商朝的思想文化主要有甲骨文、青铜器和美术等遗物以及先民的一些典籍,这些文化现象反映了商朝社会的一些面貌及思想文化的特点。
3. 周朝的思想文化:周朝的思想文化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并逐渐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基本统治秩序。
同时也成就了我国刑法的原型、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化基础及大量的文学作品。
四、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背景及影响1. 夏商周三代更替的社会历史背景: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主要是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蓬勃的势头,从而导致了不同时代政治制度及社会结构的更替。
1.2夏商周的更替和制度
问:殷指的是今天的哪里?为什么称之为殷墟?它 的主要出土文物是什么?
殷指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北,殷墟有殷都废墟之意,它的 主要出土文物是“甲骨文”。
1.商汤建国:
约前1 6 0 0年
2.盘庚迁殷: 3.疆域:
当时世界大国
统治中心地区: 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 部,其势力所及,西 到陕西西部,北到河 北北部,南到湖北和 湖南北部,东到海滨。
西周在当时是世界上比较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周是一个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 加强,在世界的东方具有重要地位。主要活动地区在今陕西、 甘肃一带 。 西周的强盛自然不仅仅表现在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西 周时期奴隶制度和社会经济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政治制度也日 臻完善。
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根本目的: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
分什么 分给谁 怎么分
土地、人口、物资、武装和政治权力 同姓亲族(主体)、姻亲、 异姓功臣、前代贵族等 以血缘关系为主,层层分封
权利: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设官、建立军队和征赋; 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为天子镇守疆土,定期朝觐述职, 随从作战,缴纳贡赋。
天子
管辖国邑 管辖食邑 服务,食禄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
思考:国人暴动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 不可调和的地步。 直接原因:周厉王的残暴统治引起平民反抗。
公元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勾结犬戎,进攻西周,幽王兵 败被杀,西周灭亡。申侯拥立太子宜臼为天子,称平王,但这时镐 京已被犬戎摧毁,平王在周地区已无立足之地,于是平王于公元前 770年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D
7.西周与商朝相比较,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 C.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D.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 8.西周分封制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规定义务 D.规定贡赋
夏商周的更替
3、分封的作用: ①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 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对于维护 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 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 ②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 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1炮、烙武之王刑伐,纣古,史建传周说和时史间籍:一公般元认前为10是4殷6年纣王所为。
二、 商朝的兴亡 纣三王、大 西喜周,的以分后封经制常用铜格子烙人逗妲己发笑,许多人被烙伤或致死。
于1、是右,图纣是王建就立让我人国用历铜史制上成第方一格个,王下朝面的煨( 上炭) 火,把铜格子烧得通红,让有罪的囚犯赤着双脚在上面行走,囚犯痛得惨叫不已,有的 人夏就桀从 残格暴子的上统掉治下,来逼,迫落人入民火要中起被来烧反死抗。夏桀暴政。
国家机构建立的实质:保护统治者的利益。 4、夏桀的暴政。
夏桀残暴的统治,逼迫人民要起来反抗夏桀暴政。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为了巩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在西周初年,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A、、启黄继帝禹位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夏朝禹 的死建后立,启意继义承深父远亲,我王国位历,史成上为的夏第朝一国个王国,家从。此世袭了王位。
讨论: 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统治者的暴政使他们失去民心, 最终导致灭亡的根本原因。
三、西周的分封制
1、武王伐纣,建周 时间:公元前1046年 定都镐京
2、 分封制
夏商周更替和制度
D
D
A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 历史的进步?
是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 又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 需要。但是一种野蛮的 进步。
今天陕西西安
你从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今河南登封
一、夏、商、西周的更替
1、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4)商汤灭夏:(前1600年) 主观原因:夏桀暴虐无道,奴隶的反抗;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宫复原图
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 和豫西地区的 “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 《史记〃夏本纪》中 记载的夏代世系。
为何说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第二节
夏商周的更替和制度
(前2070年——前1600年——前1046年)
“国家政权”:通常指国家权力,有时也指行使阶级统治 权力和各种政权机关的通称,有镇压和保护两个方面的职 能,具有阶级属性。 朝代:指在奴隶、封建社会里,或沿袭了封建社会王室传 统的国家里,王朝更替或者国王更替的时间间隔。朝代一 般以王朝或者国王的名称加以命名,也有以年号加以命名 的。
一、夏、商、西周的更替
二、夏、商、西周的制度
1、王位世袭制: 2、等级制度: 3、人祭和人殉制度: 4、井田制: 5、宗法制: 6、分封制: 目的 :巩固统治; 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 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周地域空前广大; 积极: 传播了中原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发展; 影响:
消极: 随社会发展,逐渐出现诸侯割据的局面;
A
B
A.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B.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C.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D.庄园经济土地国有制
6、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 损益可知也。”这表明 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共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 7、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附属国的界限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8、《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 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夏商周的更替和政治制度
第一 夏商周的更替和政治制度基础网络社会.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
中心:今豫西、晋南。
时间:从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稳定:盘庚迁殷,从此稳定。
商朝由此又称殷朝。
①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后裔,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重点、难点、考点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①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②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③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④分封的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拓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最终导致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的后果,逐渐形成诸候割据的状态。
⑤分封制崩溃:春秋时期。
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
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2)、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①它始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②因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故称为井田。
③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④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⑤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
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第一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剖析
一、夏、商、西周的更替
夏朝——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奴隶社会的形成)
1.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 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古均台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 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 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
3)周武王继承其父周文王遗志,继续积极准备灭商。 他抓住商纣统治分崩离析的机会,联合众多部落举兵 伐纣。
4①统开微命侯231经...平治始,于霸国)西 西过民的了从天权人周周周、和起“此子开暴厉的 的影奴义共以。始王动建 强隶②和后西抬响暴和立 盛反周行诸周头)政抗厉政侯王。西奴王”兴权和周时隶被。师衰强“灭主赶王不落间盛国亡暴跑室再,、的人虐,衰请诸都表暴城现动、”开(国时君间主①动础荣社即主、各摇。并会奴阶原种了西不的隶级矛奴周能基阶的因盾隶前消本级矛、的制期除矛同盾激的的奴盾奴,化基繁隶,隶这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宫复原图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家天下”的局面 打破了原始社会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 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虽然原始社会的社会 成员是建立在平等、无剥削无压迫、平均分配产品的 社会关系上的,但它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状态下为 维护人类的生存而必须采取的一种社会形态。生活质 量很差,文化发展极为缓慢。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 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发展水平基础上,只有奴 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 奴隶的集体劳动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创造 了高度繁荣的文明,从历史发展来看,奴隶社会时期 不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原始社会,而且还创 造了原始社会所没有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为何说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为何说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氏族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禹治 氏族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按地区来管理, 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 九牧”去管理, 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 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 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 维系,这是国家和部落的根本区别。 维系,这是国家和部落的根本区别。 2.1958年河南二里头出土了宫殿建筑群,达一万平方 1958年河南二里头出土了宫殿建筑群 年河南二里头出土了宫殿建筑群, 并有一支军队,还有监狱文物, 米,并有一支军队,还有监狱文物,这些证明夏的国家 机构已初具规模,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机构已初具规模,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这些恰恰是 原始社会所不具备的。 原始社会所不具备的。
夏商周三代的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
项 目
朝 代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夏禹 商汤
周武王
夏 商
西周
夏桀
商纣 周幽王
5、西周的井田制和分封制
(1)实行的目的: 巩固奴隶主统治 )实行的目的: (2)井田制的含义及实质 (3)等级分封制(封藩建卫) 等级分封制(封藩建卫)
影响: 影响:周初巩 固了统治, 固了统治,扩 大了疆域。 大了疆域。但 由于封国有很 大的独立性, 大的独立性, 后来造成诸侯 割据
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1、牧野之战和西周建立 2、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 3、周厉王的残暴和“国人暴动” 周厉王的残暴和“国人暴动” 西周的灭亡及原因: 4、西周的灭亡及原因: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朝代,它们的更替和制度变迁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公认夏代的建立者是大禹。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主体,实行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
1.政治制度:夏朝的统治者以“天命”为依据,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夏朝的国家机构分为九级,分别是“禹、侯、伯、子、男、采、夫、庶、氏”,贵族子弟可以入仕,进行分封制的封建国家。
夏王还设立了相、司马、司徒、司空等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的军事、民政等方面的事务。
这些官员同时也是贵族,加强了统治者集权的力量。
2.经济制度:夏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实行井田制,这是一种封建私有制度。
夏朝的国家土地归王室所有,由贵族进行分配,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贵族利用农民劳动力进行生产,同时也要缴纳赋税给王室。
3.思想制度:夏朝的思想以尊崇天命、社会等级为核心。
尊崇天命的思想认为君主是天命所授,统治者有权通过天灾人祸来危及君主地位。
而社会等级制度强调贵族的特权地位,平民与奴隶在社会地位上相对较低。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以王室世袭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1.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遵循九级封建制度,但相较于夏朝,商朝的王权更加强大。
商朝的国家机构设置了丞相、太师、司马、司徒等一系列的官职,负责国家的管理和军事事务。
朝廷统治者凌驾于贵族之上,给予了王室实际的统治权力。
2.经济制度: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并发展了手工业。
在经济方面,商朝推行的是一种以王室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土地制度。
国家土地属于王室,由王室进行分封,地方王借给下级封地的土地归王室,不得私自占有。
3.宗教制度:商朝的宗教制度较为复杂,有科威特国教(以王室系)以及各部族的巫师(不同地区的部落首领)。
祭祀是商朝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商朝统治者利用宗教信仰来巩固政权。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中的朝代更迭和制度
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中的朝代更迭和制度中国历史中的朝代更迭和制度中国历史悠久灿烂,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制度和规则。
这些朝代的更迭和制度变革对中国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历史中的朝代更迭和制度进行探讨,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及其演变过程。
一、夏、商、周三代的朝代更迭和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是追溯最早的重要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由大禹建立。
夏朝的制度以封建制为主,上下分明,国家以王室血脉作为继承的依据。
商朝是夏朝的后继者,其制度具有世袭、宗法和宗族制度的特点。
商朝统治者奉行权谋政治,实行等级制度,以封国、分封的方式巩固统治。
周朝在商朝灭亡后崛起,周朝进行了分封制度的改革,它规定国家分为诸侯、卿大夫和庶民等层次,并建立了以封建制为基础的官僚制度,这为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时期的朝代更迭和制度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秦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
秦朝以中央集权为基础,实行郡县制和井田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汉朝是秦朝的后继者,汉朝建立了丞相制度,明确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采用了科举制度,实行了世袭制和宗法制。
汉朝成为了中国封建制度的鼻祖,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隋唐时期的朝代更迭和制度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隋朝由隋文帝杨坚建立,实行了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唐朝是隋朝的后继者,唐朝采用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建立了事权分割的州县制度,还强调法制建设。
唐朝的国家制度相对稳定,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对后来的中国朝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朝代更迭和制度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时期。
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强调文治,加强了官僚制度,以士大夫为核心的士人政权。
元朝由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实行了蒙古人的部落制度,同时吸收了中国的官僚制度。
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制度,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派遣巡抚管理地方、设立六部等。
高三历史课件:夏商周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手 工 业
夏桀把人当坐骑
夏朝 夏 、 商 、 西 周 奴 隶 制 王 朝 文化 经济 手工业 商业、交通、城市 政治 夏、商、 西周的更 替和制度 商朝 西周
农业和畜牧业
禹建夏朝,启继承禹的王位, 建立: 建立: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中国进入 奴隶社会。
夏 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 前1600年 统治 中心:今豫西、晋南 根本原因:桀暴
灭亡
过程:商汤讨桀灭夏。
商 朝
时间: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年 盘庚迁殷,从此稳定。商 稳定: 朝又叫殷朝。
根本原因:纣暴
灭亡
武王伐纣,战于牧 过程: 野,纣王自焚。
建立:武王建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性质: 国有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 内容: 始于商 盛行于西周 发展历程 瓦解于春秋 废除于战国 评价: 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性质: 奴隶制国家的行政制度、政治 制度 内容 周初重要诸侯国:齐 鲁 燕 卫 宋 晋 评价
经济: 井田制 西 周 巩固统 治的重 要制度
政治: 分封制 衰落:国人暴动后 灭亡
原因:1)根本原因:周王暴政;(2)直接原因: ( 经过:公元前771年,犬戎破镐京,杀幽王,灭西周。
农 业 和 畜 牧 业
农业(最 重要的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门)
五谷在商时都已种植,甲骨 农作物品种增多: 文和《诗经》有记载。 耕作技术提高: 懂得施肥
畜牧业:饲养家畜多 商民善经商,后世将经商者称为商人 业 商业 商朝以贝为币 道路、工具 交通 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城市: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
地位: 商周主要手工业部门,夏商周三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 铜 代表性青铜器: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夏:二里头遗址(目前最早) 夏量少, 商:作坊集中于王都, 情况:商周繁 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盛 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 玉器: 妇好墓中的玉器 商周遗址里出现原始瓷器——陶瓷发展史上的飞跃。 陶瓷: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 漆器:世界上最悠久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主要表现:第一,奢侈淫乐,荒淫无度;第二,严刑 峻法,镇压人民的反抗 。
由于商纣王修建宫殿、聚敛财富、终日饮酒作乐,还用炮烙之刑残害百姓和诸侯。 使商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正在此时,西方的周国势力强大起来。当时周的首领周 武王联合其他的小国和部落,出兵向商朝发起了挑战,史称“武王伐纣”。
一、夏、商、西周的更替
西周的发展
①各种矛盾的激化 动摇了奴隶制的基 ⑴夏朝——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奴隶社会的形成) ①平民和奴隶反抗奴隶主暴虐 础。西周前期的繁 统治的起义②周厉王被赶跑, ⑵商朝的兴衰——奴隶社会的发展 荣并不能消除奴隶 开始了“共和行政”。王室衰 社会的基本矛盾, ⑶西周的建立和强盛——奴隶社会的强盛 微,从此以后诸侯兴师不再请 即奴隶阶级同奴隶 1.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命于天子。西周王权衰落,诸 主阶级的矛盾,这 侯霸权开始抬头。 2.西周的强盛 其中还交织着平民 3.周厉王暴政和“国人暴动” 与贵族的矛盾,另 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的残暴统治,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周王朝 外还有与其他民族 开始衰落。周厉王贪财好利,专山林川泽之利,监视和杀戮国人,拒谏孤行。到 之间的矛盾。②对 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国,就是城郭,“国人”就是指居住在城 外战争连年不断, 郭以内的人。面对周厉王的残暴统治,统治内部也矛盾重重。国人最终忍无可忍,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冲进王宫把他赶跑了,周厉王最后死在了他乡。 物力,加速了王室 “国人暴动”的性质和后果是什么?西周为什么这 衰落。③周幽王的 思考 么快就衰落下去了? 昏庸残暴。
阅 读 材 料
材料一:《史记· 夏本纪》记载:“桀不务德而武伤 百姓,百姓弗堪。”又筑倾宫、瑶台,生活更加奢侈腐 化,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也更加残酷,阶级矛盾日益尖 锐。 材料二: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 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 乃去其三面,祝曰: “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 曰: “汤德至矣,及禽兽。” 材料三: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 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 材料四: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 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 伐桀。汤曰:“格女觽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 行举乱, 有夏多罪,予维闻女觽言,夏氏有罪。予畏上 帝,不敢不正。
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发展
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发展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起源时期,也是我国人类社会文化的源头之一。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长达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在不同朝代中,不断地调整和改革,形成了适应时代需求的制度框架。
本文将从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变化与发展的角度,探索中国封建制度的源头和特点。
一、夏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启王建立夏王朝后,掌控了敕授、徭役、土地等主要的政治权力,形成了夏代的一系列制度。
夏代最显著的制度是土地制度,夏代谷神氏八世孙禹在治水时施行的“九州分土”政策,把中国整个领土划分为九州,按照各州的地理和人口条件分配土地,形成了一种土地制度,使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夏代也出现了两条血统原则,即“血统近”的原则和“男尊女卑”的原则,体现了夏王朝的封建性质。
夏代以敖聿作为太岁,燮以作为右相,运用了分权制度,使得夏王朝政治神秘化和宗教化,夏代政治制度一步一步从原始社会进化为封建社会。
二、商代政治制度的转变商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进化。
商代的政治制度是以王权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商代王权的表现是一系列的权力象征。
商代的文物和文献证明,商天子在周围的王公贵族和百姓面前,以神秘主义的封建仪式,展现出了他的王权威严,商代的社会等级制度分为四级,从上到下分别是贵族、士族、平民和奴隶。
此外,商代也很注重农业的发展,实行赤田制和职业农民制,发展了农业生产。
三、周代的政治体制周代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顶峰,周朝使用农民的劳动力 form 享受农业带来的收益,对商代社会制度作出根本改革,建立了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传封代代的王朝。
周朝的政治体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封建制度,二是分封制度。
周朝使用一个个大的封地,封给亲王、诸侯、卿士、野王,而封地大则意味着实际上掌握了更多的权力,阶级制度出现带来了相应的贵族权力,贵族成员享受更多的特权和权力,使得国家的规模和权力越来越庞大,周朝也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
夏商周朝代更替知识点总结
夏商周朝代更替知识点总结一、社会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是中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其社会制度主要表现为氏族部落制度。
在夏朝时期,社会上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氏族家族,这些氏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夏朝的建立,对于氏族家族的权力进行了限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夏朝在政治上采用了王权神授的原始政治制度,王朝的继续以家族长辈为中心的权威立法,社会上出现了国家政权的地方行政系统。
社会上的劳动分工领域不断的分工和协作,经济生产条件逐渐改变。
国家在劳动分配上的自然劳动贸易方式消失,金属冶炼良种选择出现。
这都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夏商周的开国者,由于国家政权的中央行政机构形成,国家在区域行政中的力量增强,国家在政治上的机构建立,农民劳动分子在战争中的危害更大,依靠土地所有权(封建地主阶级、刑法逐渐销声),劳动方式逐渐形成。
这就为国家生产、中央制度建立提供了条件。
二、政治制度夏商周朝代更替过程中的政治制度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夏朝是中国史前文明的象征,夏代开辟了中国封建社会体系的先河,它的政治制度是最初的政治制度,它的国家形式是出产自原始社会。
最早的封建神权与地权配制制度,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用文字记出历史。
夏朝形式上的统一国家的建立,军民一体化,集权国家。
夏代建立于中国黄河流域中部,国家的行政范围有限,统一程度较低。
夏代的社会分工已有拓展,人们利用丰度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建筑钦工作。
国家政权办理地方行政的机构地方行政建设,军民劳动分工的改善已逐步增加。
商朝的打造,国家权力部分划至附国政权力,封建社会中源力中央行政机构,国家建立了物质流动经济和信息经济的系统法。
划定了国家独立的国家经济,使丰度资产和信息成为具备国家政教系统表现的骨干范围。
周朝取代商朝的过程中,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周朝是中国历史年表中的古代缓和王朝,继承了商朝的政治传统,继续实行封建制度,采用了君主专制制和分封制度,为的是低阶级而大地去地租的国家制。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分封制、井田制。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思考“商为何能灭夏”、“周为何能灭商”等问题,培养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武王伐封是正义的战争?”培养学生用社会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总结归纳夏商人民的反抗及西周的“国人暴动”,说明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是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动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了“家天下”的局面。
夏桀的暴虐无道是夏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2.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后,商朝进入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周武王顺应民心,讨伐商纣,经牧野之战取得了胜利,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4.西周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有利于奴隶制国家的巩固。
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它的瓦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武王伐纣、“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分封制、井田制。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分封制和宗法制,又是怎样起到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介绍本节基本线索。
1.从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起,我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者实行的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使周王朝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和疆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西周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国人暴动”是平民反抗奴隶主的一次武装斗争。
此后西周逐渐衰亡,至公元前770年,为东周所代替。
讲授新课:一、夏朝的建立1.建立:①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了。
②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了“家天下”的局面。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它们之间的更替和制度变革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据可查的朝代,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历时约470年。
夏朝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国家政权系统,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夏朝的政权由奴隶主贵族掌握,他们建立了王国和管理中央政府的制度。
国家权力完全掌握在国王的手中,国王是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他负责决定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国王下设官僚机构,由贵族出任重要职位。
此外,夏朝还建立了庙堂制度,国王通过祭祀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还通过婚姻联姻来巩固与其他贵族家族的关系。
然而,夏朝的制度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各个贵族家族的势力膨胀,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了夏朝的覆灭。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大约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历时约550年。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政治制度,但在制度上进行了一些和完善。
商朝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文字系统─甲骨文。
这一制度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的管理和文化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文明的进程。
商朝的政权结构与夏朝相似,中央政权权力仍然集中在王室手中,但贵族家族的势力进一步削弱。
此外,商朝还将周边各个国家纳入统治范围,形成了一个大型封建国家。
然而,商朝的衰落是由于王权的腐败和贪污导致的。
商朝最后衰落于西周的统治。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大约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历时约275年。
西周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一个更为完善的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
西周的政权由宗室掌握,王权仍然是最高统治者。
国家的行政机构被分为九个部门,各有专门的职责。
此外,西周还设置了风调制度,通过宴会、祭祀等社交活动来巩固国家统一、西周时期的制度变革还包括加强了宗教的地位,建立了神庙和神职人员来管理宗教事务。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稳定,但却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国家控制力度过于强大,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都城:阳城。
4.统治中心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部,沿黄河至河北、山东交界处。
5.灭亡:黄河下游商部落汤讨桀灭夏。
二、商朝的兴衰1.时间: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2.都城:亳——(盘庚)殷。
3.残暴统治:纣王—炮烙之刑。
人祭和人殉。
4.灭亡:周武王—牧野之战。
三、西周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镐京。
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一)“国人暴动”1.背景:周厉王贪财好利。
2.爆发:公元前841年。
3.结果:厉王外逃;“周召共和”。
(二)西周灭亡1.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长不来朝贡,战争连年,国力贫困。
2.标志: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
3.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五、井田制和分封制(一)井田制1.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2.内容:(1)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
(2)诸侯交贡赋。
(3)奴隶集体耕种。
(4)如同井字。
3.瓦解:春秋战国铁器牛耕——私田增多——封建剥削方式出现——井田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度逐渐确立。
(二)分封制1.含义:分封诸侯的制度。
2.原因: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3.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4.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5.义务:服从王命、缴纳贡赋,随王作战。
6.意义: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与阶级演变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与阶级演变中国古代是一个悠久而璀璨的文明史,其社会制度与阶级演变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从封建社会到帝制社会,这一演变过程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规律。
一、夏、商、周三代封建社会1. 夏代社会制度夏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大型封建社会。
夏代实行的是世袭制封建制度,其中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贵族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将土地分配给贵族,百姓依附于贵族,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2. 商代社会制度商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商代社会制度中,商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实行君主制,实行祭祀至上的宗庙制度,同时实行世袭制封建制度,以贵族阶级作为统治核心。
3. 周代社会制度周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由部落联盟向国家形态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
周代社会制度中,周天子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通过授予封号和封土来奖赏功臣,实行封建制度。
周代的封建制度也是以世袭为主,而且加强了分封的程度,同时也确立了等级秩序,形成了以王为中心的封建专制体制。
二、秦汉之际的社会制度变革1. 秦朝的社会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实行的是极端的法家思想,以强制统一来治理国家。
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如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文字等,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汉朝的社会制度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封建王朝。
汉武帝时期,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在社会制度方面,汉朝继承了周代的封建制度,但在官僚体制和土地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
三、唐宋时期的社会制度演变1. 唐朝的社会制度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
唐朝的社会制度相对宽松,封建贵族与士人阶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士人通过科举制度可以晋升为官僚,而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
2. 宋朝的社会制度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特点是重商主义的兴起和科举制的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夏商周的更替和制度(前2070年——前1600年——前1046年)“国家政权”:通常指国家权力,有时也指行使阶级统治权力和各种政权机关的通称,有镇压和保护两个方面的职能,具有阶级属性。
朝代:指在奴隶、封建社会里,或沿袭了封建社会王室传统的国家里,王朝更替或者国王更替的时间间隔。
朝代一般以王朝或者国王的名称加以命名,也有以年号加以命名的。
1、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1)夏朝的建立:建立:意义:一、夏、商、西周的更替时间:约前2070年;初建:禹(大禹、夏禹);巩固: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
2)国家机构的建立:建立武装,设置政府机构和监狱,制定刑法:《禹刑》。
3)夏朝的统治区域:夏初建都阳城,统治中心地区: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1、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1)夏朝的建立:一、夏、商、西周的更替今河南登封4)商汤灭夏:(前1600年)主观原因:夏桀暴虐无道,奴隶的反抗;1、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一、夏、商、西周的更替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宫复原图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
为何说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1.氏族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这是国家和部落的根本区别。
2.1958年河南二里头出土了宫殿建筑群,达一万平方米,并有一支军队,还有监狱文物,这些证明夏的国家机构已初具规模,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这些恰恰是原始社会所不具备的。
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这是禹太自私了呢,还是社会的进步?原因何在?是社会的进步;原因:生产力水平进步导致贫富分化出现,世袭制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发展的产物。
启继禹位,标志着中国“家天下”的首创,同时也开了历代篡夺政权的先例。
1、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一、夏、商、西周的更替2、商朝的兴衰开国:商汤(成汤、成唐)时间:约前1600年;初期建都:亳2)政治:1)建立:中期:盘庚迁殷,政治稳定下来,商朝又叫殷朝;初期:动荡;3)疆域:今河南安阳今河南郑州统治中心地区: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其势力所及,西到陕西西部,北到河北北部,南到湖北和湖南北部,东到海滨。
1、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一、夏、商、西周的更替2、商朝的兴衰2)政治:1)建立:3)疆域:4)商朝的灭亡(前1046年):原因:“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性质:奴隶主反抗暴政的正义战争;商纣王的暴政;西周的强盛;主要表现:第一,奢侈淫乐,荒淫无度;第二,严刑峻法,镇压人民的反抗。
前1046 年一、夏、商、西周的更替1、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2、商朝的兴衰3、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1)西周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都城在镐2)西周的强盛和疆域:今天陕西西安3、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1)西周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都城在镐2)西周的强盛和疆域:1、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一、夏、商、西周的更替2、商朝的兴衰3)“国人暴动”(前841年)“国人”:居住在城郭以内的人(平民、奴隶);西周的“庶民”;原因:周厉王的贪暴影响:西周王权衰落,诸侯霸权开始抬头;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群众暴动;周厉王逃跑,开始“共和行政”:周召共和;3、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1)西周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都城在镐2)西周的强盛和疆域:1、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一、夏、商、西周的更替2、商朝的兴衰3)国人暴动(前841年)4)西周的衰落和灭亡犬戎的进犯(直接);原因:周幽王黑暗统治:内乱;社会矛盾的激化:公元前771,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标志:小常识:夏、商、周源考: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
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
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
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
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课堂检测1、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为4080~3609年之间。
据此,“二里头”文化相当于A.大汶口文化晚期B.夏朝C.商朝早期D.商朝中期B 3、夏商两朝的覆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A.要重视教育,奖励耕战B.要加强国防,充实军备C.要任用贤臣,勤政爱民D.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C2、《史记》中:“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武王驰之,纣兵皆叛纣”的内容反映了A .商汤灭夏桀B .周灭商C .国人暴动D .犬戎攻破镐京B二、夏、商、西周的制度1、王位世袭制:3、人祭和人殉制度:夏朝创立;商朝最盛,体现了奴隶制度的残酷性;4、井田制:1)目的:一、夏、商、西周的更替2、等级制度:王室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既体现等级制度,也是奴隶制国家组织形式。
巩固奴隶制统治;2)含义:井田制1、王位世袭制:3、人祭和人殉制度:夏朝创立;4、井田制:1)目的:2、等级制度:巩固奴隶制统治;2)含义:具体规定:奴隶社会的国有土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始于商朝,盛于西周;3)性质:分布:主要集中在都邑的周围,生产力水平决定;4)实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奴隶社会进入强盛时期;5)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体现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
1、王位世袭制:2、等级制度:3、人祭和人殉制度:4、井田制:5、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度;作用:把“国”和“家”密切结合,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宗法制: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度(核心);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同时大小宗地关系是相对的);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二、夏、商、西周的制度1、王位世袭制:3、人祭和人殉制度:4、井田制:一、夏、商、西周的更替2、等级制度:5、宗法制:6、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分封办法:关系:周王是诸侯的共主,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义务: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先代贵族:宋、楚王族:鲁、卫、晋、燕功臣:齐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起于周朝。
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周分封为五等:公国:50平方公里:齐、鲁;侯国:35平方公里:晋;伯国:35平方公里:申;子国:25平方公里黄、罗、祝、邾;男国:25平方公里许。
1、王位世袭制:3、人祭和人殉制度:4、井田制:2、等级制度:5、宗法制:6、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影响:积极: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周地域空前广大;传播了中原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发展;随社会发展,逐渐出现诸侯割据的局面;消极:1、王位世袭制:3、人祭和人殉制度:4、井田制:2、等级制度:5、宗法制:6、分封制:7、分封制与井田制关系:井田制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8、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王室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既体现等级制度,也是奴隶制国家组织形式。
二、夏、商、西周的制度1、王位世袭制:3、人祭和人殉制度:4、井田制:一、夏、商、西周的更替2、等级制度:5、宗法制:6、分封制:7、分封制与井田制关系:井田制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8、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4、《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5、与图中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A.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B.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C.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D.庄园经济土地国有制青铜铲A B石刀耒耜6、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这表明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共同之处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7、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附属国的界限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8、《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AD D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又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但是一种野蛮的进步。
今天陕西西安你从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