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企业文化差异
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与本民族的、历史的背景密切相联系。
企业文化作为众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各民族不同传统文化的反映。
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威斯勒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各个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由于文化特色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区域。
企业在一定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差异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长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不能不深深打上这种文化特色的印记,形成与该文化类型和文化区域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
文化承传的规律表明:儒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儒家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义务,把个人价值至于社会价值之中,提倡“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在修己的同时,注重入世,讲求修齐治平,经世致用,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学说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从而以对社会、国家贡献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高低。
中国企业文化萌芽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优点是强调和谐、稳定与团体意识,这对于避免团体间尖锐的矛盾冲突,更好地分配与利用有限的资源具有重大的作用。
然而,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该模式注重“人治”,而非“法治”,结果一切规章制度都形同虚设,执行时往往因人而异,常常被打破,由此造成企业没有独立的法人人格,企业工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比较低;其次,该模式提倡“平均主义”和“好人主义”,忽视了企业成员中实际上存在着好、中、差三部分人这一事实,这样做的客观结果是使处于“中”、“差”状态的人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经常处在“不死不活”的落后状态;再次,该模式片面信奉“仁者爱人”观念,在客观上助长了许多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干扰了企业正式组织的有效运转,甚至使正式组织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

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企业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微观组织文化,它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世界各国在长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地域差别等因素,造成了企业文化差异。
但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与世界的扁平化,各国的企业文化正逐渐趋同。
一、中日美文化发展背景(一)中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群雄争夺中原,又有百家争鸣的奇景,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重要的民族大融合。
到了西汉时期,统治者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伴随着朝代的更迭,我国文化逐渐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各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势必会对社会各个阶层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甚至影响至今。
即使处于现代,我们仍然不能漠视其存在,尤其对于企业文化,这些影响是确实存在的。
1、儒家学派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主张我们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为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要学会自省。
儒家学说重视“礼”和“仁”,“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论语》中号召“礼”的典型代表。
儒家学说的所有观点都在围绕一个“仁”,对于孔孟来说,“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先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运而生。
2、中国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儒家为重的汉族文化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汉族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确立了儒家的主导地位,同时,在这五千年的历程中,朝代的更迭,民族融合又使不同学派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交相辉映,各个文化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统一性。
多样性是指汉族以外的各民族文化以及舶来品文化,它们与汉族文化融合互补,长期共存。
3、中国文化提倡社会和谐“和”是儒家另一个重要思想,“和”包括自然之和、自然与人类之和、人与人之和,也就是各个元件之间的和谐状态。
和谐是不同的事物和睦相处。
中美日三国企业文化的不同

中美日三国企业文化的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中美日三国之间的企业文化,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美日企业文化的不同,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美日企业文化的不同1.价值目标。
日本企业较早地把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结合起来。
而我国这方面作的并不理想,表现在要么“重义轻利”,要么“见利忘义”。
改革前不讲利,只要完成任务,内部和谐统一,拿钱谁都一样。
改革开放后,盲目追求利,不顾信誉,不顾污染,谋求暂时的暴利,短期行为严重。
因此,怎样把两种目标结合起来,理顺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控制手段。
在控制方面,无论美国和日本都采取严格规章制度,虽然方法不同。
在这方面我们的控制则比较落后。
首先是我们的规章制度本身制定得不科学,而且执行起来不严格,这主要是我们习惯于用“人治”代替“法治”的结果。
3.报酬与晋升。
与美国的能力工资和日本的年功序列工资相比,我国实行的是结构工资制,与日本类似,但不完全相同。
即我国企业的分配制度还未能真正体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实际上,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与效益脱钩,乱发福利现象很严重。
在人员晋升上,基本上采取上级任命,论资排辈的方式,部分与日本相同。
4.人际关系。
中国企业同日本企业一样重视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但方式不同。
日本企业的老板对工人关心体现在与工人谈心、问寒问暖上;中国企业的领导则把职工的生、老、病、死等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日本企业强调“内合”; 中国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虽然亲密,但关系复杂,机关重重。
5.领导决策方式。
我国企业的领导方式是民主集中制,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好。
表现在会议太多,一项决策要经过大会小会反复讨论,最后,少数服从多数,还得上级主部门批准。
这与日本企业中一个问题要经过反复讨论直到基本达到统一认识后才决定执行有所不同。
虽然,中国企业文化与美日有所不同,但在加强人员管理,满足职工需要、注重培养企业职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方面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中美日企业文化差异

美 国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 家,这决定了美国民族文化 的个人主义特点。
中 国
中国以传统文化伦理为基石 和渊源,具有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特征(特殊的分配方式、 特殊的领导模式、特殊的人 际关系)
日 本
日本是一个单民族的国家, 社会结构长期稳定统一,思想 观念具有很强的共同性。
中 美 日 企 业 文 化 的 差 异
整体思路
文化根基 比较分析企业文化 Nhomakorabea中国
日本
美国
中国企业文化特点
• 政治色彩浓厚
• 注重伦理道德
• 人治情治法治相结合
日本的企业文化特点
• 具有鲜明的团队精神
• 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 企业终身雇佣制
美国企业文化特点
• 理性主义(根植于美国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民族 传统,例如:理性的制度、规范、条例和准则) • 个人主义(崇尚自我,尊重人格,尊重个人尊严和 价值,承认个人的努力和成就) • 权威主义(制度大于人情)
谢谢
中、日、美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

精心整理[摘要] 可以说,中国,日本和美国三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囊括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企业文化类型。
日本企业文化往往是强调共性,体制约束,集体利益;而美国企业文化则更注重个性,能力发挥,经济利益;相较于这两个国家,中国企业文化可以说是发展迅猛但尚未定型。
这三个国家分别代表了世界上三种不同的企业文化类型:集体至上型.个体至上型和尚未成型的类型。
而这三种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自然条件因素,历史因素和民族文化因素。
这些不同种类的企业文化导致了三个国家在经济领域内发展的不同走向和企业的不同的制度。
关键词:共性个性尚未定性中国,美国和日本,感,强调个性的张扬,遵从自由主义.不成熟,处于已经兴起并正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奔寻求自由而安宁的生活而且这就导致美国人也在美国人的企业文化中有所体现:1、雇佣制度美国公司往往使用的是短期的雇佣制,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解聘他认为不需要的员工,并随时补充新员工。
同时,每个员工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企业,这导致了人员的高频流动。
而这种雇佣制度,正是体现了美国的急功近利的文化思想。
2、决策制度在美国,大量的决策是凭借首席执行官CEO的个人能力和经验而自行实施,这样这样决策效率很高,但同时,执行时要使员工信服和理解却需要做大量的解释工作,并且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也例如百事可乐公司就是典型的美国式企业,?与单纯的学历相比,百事更注重员工的潜能与品质、团队协作和发展。
百事在面试、招聘员工时,特别注重3大方面——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潜能)和个人品质。
他们强调:一个优秀的百事员工,应具有在原有能力基础上发展的可塑性(潜能)。
在面试过程中,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考查应聘者的能力和潜力。
最后内部形成一致意见。
[1](二)日本的主导企业文化及其表现形式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尚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其经济实力及经济规模都有待发展,所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尚未完全定性。
各国的企业文化

各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风格,它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受到各自国家的历史、文化、法律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中存在着一些差异和特点。
以下将分别介绍中国、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强调家族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中国的企业中,家族企业占领很大比例,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亲情在企业经营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企业文化还注重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在中国企业中,上级对下级的权威关系较为明显,员工普遍尊重领导,而领导也会赋予员工更多的关心和照应。
美国企业文化:美国企业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市场竞争。
在美国的企业中,个人的能力和自主性被高度重视,员工们普遍追求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
美国企业文化强调效率和结果导向,追求市场竞争和商业成功。
在美国的企业中,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员工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权,企业注重员工的创新能力和个人发展。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长期稳定。
在日本的企业中,员工普遍具有忠诚心和奉献精神,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
日本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培养和长期发展,企业会为员工提供稳定的职业生涯和福利待遇。
此外,日本企业文化还强调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考虑到社会的利益和责任。
总结: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在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企业文化注重家族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美国企业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市场竞争,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长期稳定。
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对于跨国企业合作和文化交流非常重要,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成功。
美中日企业文化比较

美中日企业文化比较一、当代美、日的企业管理思想(一)非理性倾向的美国管理思想1.强调企业管理目标的可变性和适应性。
要求企业把自己的目标纳入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管理,使企业管理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由静态变为动态。
2.反对把组织机构配置得过分严密,把规章制度订得过分严格,企业认为,只要原则问题不乱,在某些方面有一定松散反而可能有好处,因为它留给了职工以自由发挥的余地,并可激发职工的创造力,而这正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3.塑造以人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认为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企业管理应该研究企业文化等涉及到人的价值观的管理哲学,发挥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核心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思想。
4.推行弹性管理。
严格的生产经营计划有时使企业陷入别无选择的境地,只有从刚性管理转变为弹性管理,计划指标才能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具有可调性和可操作性,给目标确定一个波动范围或制定几套目标,要比单一目标好。
5.管理决策的半定量化。
数值化的决策或预测模型不仅难以与实际要求相一致,而且各种改进所带来的决策或预测精确度几乎被企业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所抵消,因而利用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应是企业决策的可供选择的途径。
6.强调建立庞大的、不拘形式的、具开放性的信息沟通系统。
通畅的信息沟通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企业生存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7.提倡全员参与式管理。
满足职工需求不一定会有高绩效,但若不满足职工参与管理的愿望一定不会有高绩效。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应强调参与、民主。
8.强调企业必须负有社会责任。
(二)以和为贵的日本管理思想日本的管理思想包含了两个要点:一是以人性为导向;二是社会导向。
1.在管理型态上,强调组织、集体主义。
每个职工都要视组织利益超越个人利益之上,强调对组织的忠诚性。
2.在人事管理上,实际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
也就是职工从新人训练起,以思想稳健、人格完善为选择的基准,同时,考核一个人要以经历、学历为主。
3.重视无形资产管理。
中国美国日本企业文化区别及对中国文化的启示

中国美国日本企业文化区别及对中国文化的启示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
美国、中国、日本分别代表了当今世界企业文化管理的三种不同流派,因而对三国企业文化管理的异同点进行剖析,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呢,我们来看一看美、日、中三个国家在同一行业的经营理念:美国福特、日本丰田、中国长安。
这是三种能过代表国家的一些知名企业,但在同一行业为何他们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先锋呢??下面是我们组通过搜集、查阅资料得到的一些关于中、日、美三国企业文化管理的不同理念。
一、企业文化特质的根本区别区别之一:美国——偏重科学理性。
日本——注重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相结合。
中国——偏重精神理性。
区别之二: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精神。
日本——崇尚团队精神。
中国——崇尚集体主义精神。
区别之三:美国——提倡创新冒险。
日本——提倡为我所用。
中国——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二、企业管理模式特征的根本区别区别之一:美国——重制度规范的管理。
日本——重“情”、“理”结合的管理。
中国——重德重情的管理。
区别之二:美国——相对集权化的管理(自上而下的决策)。
日本——“独特”的官僚组织管理(自下而上的决策)。
中国——集权式管理(自上而下的决策)。
区别之三:美国——短期雇佣制。
日本——终身雇佣制。
中国——劳动合同制。
、三、企业管理模式比较四、美、日质量管理特色比较戴明循环强调自主、主动管理,即立足于企业内部;详细分析本企业目前存在什么主要问题,然后改进,特点是自我超越。
马克姆.波里奇奖强调程序化管理、重视量化指标,即立足于企业外部,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最优秀企业的业绩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以寻求改进,特点是定点超越。
事实上,日、美企业都在找差距,只是找差距的方式不同;日本企业通过戴明循环,与自己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自我超越;美国企业则通过与优秀企业比较以发现差距,然后定点超越。
(企业文化)中、日、美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

(企业文化)中、日、美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企业文化是指一家企业内部的价值观、目标、行为准则、工作风格、制度等整体形象,它是企业的精神内核和行为准则,有助于企业实现长期发展。
中、日、美三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对这三个国家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式企业文化中式企业文化强调尊敬和仁爱,追求和谐、和顺。
在公司内部,尊重长辈、尊重传统文化、注重员工的福利是一些基本价值观。
在企业的经营方面,中国企业文化大多侧重于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和目标是前提,强调长远利益;注重忠诚和信任,并通过结盟合作、社会网络等方式来拓展商业机会;重视人际关系、关注企业文化的塑造。
当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些企业文化与传统的文化习俗较为相关。
日式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严谨、认真和尊重。
公司内部,企业文化强调要遵守公司规则和程序;形成团队协作氛围,重视和睦相处;讲究时间、效率和精准度;注重环保、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
在企业经营方面,日式企业文化追求创新,但不太重视急功近利,而是会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
此外,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以及员工拓展、学习均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以说,日本习惯于将整个社会视为一个大家庭,尊重集体、强调合作、注意防止个人主义。
美式企业文化注重效率、运营、最大化利润。
在公司内部,美式企业文化强调职业素养、个人能力、自我价值的开发和实现,追求独立与自由,贯彻“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注重激励、鼓励优秀人才发挥最大潜力。
在企业经营方面,美式企业文化通常有一个清晰的商业计划,会将各个方面的风险考虑全面,为企业的增长,努力寻找更多的机会;同时注重市场前景的研究,以找到更加流行的经营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总的来说,中、日、美三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存在的基本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不同的企业文化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中美日三个国家企业文化对比

中美日三个国家的企业文化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的,并目_与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不同的国度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组织文化特征。
任何一种形式的组织文化包括企业文化,都有它的长短利弊,应相勺_学习,取长补短。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企业领导人应该“知己知彼”,熟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洞悉不同地域背景下的生产经营观念与组织行为特点,在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建立自己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辐射力的企业文化。
这不仅是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在高强度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法宝。
一、美国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强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达,这与它的组织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美国是一个“移民之国”,民族文化复杂,历史文化根基较浅。
但是,移民文化的“杂交”优势,特别是产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组织管理思想的发展,并民形成了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具有独特风格。
1.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价值目标美国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组织,组织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为经济活动,因此组织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讲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获利状况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企业及企业家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不仅如此,美国企业还存在着一种过分追求短期利润的急功近利的企业文化取向。
这一企业文化的特质除了逻辑地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之外,也与投资人及社会公众对企业及其经营者的评价模式有关。
2.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至上文化美国文化是世界移民所带来的多种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果。
富于冒险与自我奋斗精神的移民们为寻求自身的发展,背井离乡,开拓进取,他们信仰个人至上,提倡个人奋斗,崇尚独立、自由、平等、竞争,这些思想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
这里所讲的个人主义在美国是一个褒义词,其本质的含义是“自己是自己前途的主人”。
中日美企业文化差异

美国的管理文化,沿袭了其非东即西、黑白分明的美国文化,在社会交往人的个性鲜明,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是非明确、有章可循,因此,美国公司的管理制度非常细化。
日本是一个求同的文化底蕴(同心圆),向心力很强,上司、长官、前辈(学长)的意见非常重要。
大家的行为非常一致,即使在思想上各有不同的看法,但行动上不会有方向性的差别,即使是错的,大家跟着一起错,最高层未有新的决定之前,错误继续。
但近年来,在日本本土,也有出现小部分日本员工跳槽频繁,不再囿于原先的企业终身制的限制,追求个性化的现象。
我们中国区别于前二者最大的是黑白中间夹着一大块灰地地带。
“是”有,如法律法规、企业制度,也就是原则性。
但“是”之外,不象美国,仅仅是“非”的问题。
中国人强调的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但灵活性没有标准,没有可供把握的尺度,因此造成了大量灰色地带,让人看不清楚,这种社会文化投射在企业管理上,也就形成了中国企业管理有别于日企、美企的特色管理文化。
要了解日本与美国企业文化的差异,首先要从两个国家的地缘差异来了解。
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不但有大量的海底火山,平坦和适宜发展农业的土地也几乎没有。
在山坡上开垦出的梯田利用每一寸适于耕种的土地。
同时日本还饱受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之苦。
为此,民众富于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历史上与中国的长期交流,使得日本接受了儒家学说的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和宗法观念。
民族单一,内聚力强,战后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了东西方融合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民族文化复杂,历史文化积淀较浅。
由于美国地域辽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导致了自力更生和更加独立的价值观。
美国的主导文化是科学文化。
独立人格和科学主义精神下形成的契约社会和法制结构,使美国企业文化具有充分逻辑原则,同时也使美国人富有开放与创新精神.。
中美日三国企业文化之异同

中美日三国企业文化之异同第一篇:中美日三国企业文化之异同中美日三国企业文化之异同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由企业管理者倡导的,在大部分员工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感觉氛围、企业形象的总和。
本文通过对中美日三国企业文化的对比来分析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美国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启示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由企业管理者倡导的,在大部分员工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感觉氛围、企业形象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满足与战略系统相匹配的要求和与组织能力系统相匹配的要求。
在这个定义中,企业文化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涵:1、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决策者主导和倡导的,支撑企业发展的使命、宗旨、核心价值观、战略愿景等一系列价值观念、价值主张。
2、共同的行为模式——共同的行为模式包括由共同的行为意识、行为能力、行为实践构成的行为习惯和相应的行为结果。
3、共同的感觉氛围——组织群体共同的心理契约,形成了大家习惯的感觉氛围,这个氛围也是我们通常讲到的文化氛围。
4、外在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感受和认识。
企业文化是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创建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企业制度、组织机构、企业环境、企业产品、企业精神、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等。
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它的产生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企业文化至少分为核心层和外围层。
核心层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的外围层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模式。
企业文化在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企业中的每一件事,大至企业决策、人事任命、干部选拔,小至员工的行为举止、衣着爱好;它影响着企业的每时每刻,早至创立之初如何开展业务扩大规模,中至如何维持优势二次创业,后至走向衰退或者基业长青。
具体地说,企业文化的作用有以下五个方面:1、具有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2、具有团队精神建设的凝聚作用3、具有实现企业振兴的激励作用4、具有行为规范内在的约束作用5、具有企业形象美化的辐射作用二、中国企业管理特色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历了百余年。
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

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企业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微观组织文化,它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世界各国在长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地域差别等因素,造成了企业文化差异。
但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与世界的扁平化,各国的企业文化正逐渐趋同。
一、中日美文化发展背景(一)中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群雄争夺中原,又有百家争鸣的奇景,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重要的民族大融合。
到了西汉时期,统治者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伴随着朝代的更迭,我国文化逐渐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各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势必会对社会各个阶层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甚至影响至今。
即使处于现代,我们仍然不能漠视其存在,尤其对于企业文化,这些影响是确实存在的。
1、儒家学派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主张我们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为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要学会自省。
儒家学说重视“礼”和“仁”,“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论语》中号召“礼”的典型代表。
儒家学说的所有观点都在围绕一个“仁”,对于孔孟来说,“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先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运而生。
2、中国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儒家为重的汉族文化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汉族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确立了儒家的主导地位,同时,在这五千年的历程中,朝代的更迭,民族融合又使不同学派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交相辉映,各个文化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统一性。
多样性是指汉族以外的各民族文化以及舶来品文化,它们与汉族文化融合互补,长期共存。
3、中国文化提倡社会和谐“和”是儒家另一个重要思想,“和”包括自然之和、自然与人类之和、人与人之和,也就是各个元件之间的和谐状态。
和谐是不同的事物和睦相处。
企业文化比较(中、日、美)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一 神论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 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 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 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 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 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 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 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 派别。
日本:
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不但有大量的海底 火山,平坦和适宜发展农业的土地也几乎没有。 在山坡上开垦出的梯田利用每一寸适于耕种的土 地。同时日本还饱受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之苦。 为此,民众富于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自然资源的匮乏,迫使他们重视他们唯一的富裕 资源---人,也迫使他们依靠团结协作,降低损耗。 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普及教育,科技的发展成 为主流。
武士道精神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忠诚 团结 集体荣誉感
武士道精神在日本企业中的具体体现
武士道“忠”的观念激发出强大的企业内聚力。战后,日本国 民将武士道传统的效忠天皇,效忠国家这一民族价值观具体转 化成对关系个人生存的企业的效忠.在日本人塑造企业文化时,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犹如武士与主君即“主家与分家”的关系, 员工自觉地把企业看作是“主家”,而自己的家看作为“分 家”.按照武士“忠”的行动准则,主家的利益高于分家,分家的 利益高于个人,为主君效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员工普 遍奉行“公司第一”的信念.这种忠诚要素构成日本企业极强 的凝聚力,并通过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的形式得以强化.一 旦进入公司,公司就与员工结成终身的“主仆关系”,公司不会 轻易辞退员工,员工也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公司,员工与企业建 立了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盛衰荣辱密切 相联,从而衍生成一种利益相通,荣辱与共的“集团意识”,“集 团功利主义”.这种“企业使命共同体”使日本员工形成良好 的“爱社精神”和“敬业精神”,充分地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 和主观能动性.而内聚力正是在共同 。
比较中美日三国企

在开发的早期,机会虽多,可是蛮荒未辟, 心须奖励个人创新,提高大家的竞争意识, 让员工不断开拓创新是美国企业文化的一 大特点。
中国的企业文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企业管理的哲学基础,直接渊源于传统文化。从 管理观念来看,中国注重对人的管理,强调人事共有 一理、情理相融、同舟共济、礼仪为先,从而达 到合理、合情、合法。所以中国企业强调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重视群体的合作精神,倡导个人对家庭、 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重视人和,注重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乃至人与自然 之间的关系,主张一种和谐、协调的总体观念;
比较中美日三国企业文化的差异
三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
企业文化既与该国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关系, 更与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密切关系。 不管是从地理角度分析还是从文化的相关联系 方面我觉得都应该把美国文化单独的介绍。于 是我先介绍美国的企业文化然后再为大家介绍 中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
强调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的企业文化根植于美国理性主义的
民族传统,发端于泰罗的科学管理。这种文 化追求明确、直接和效率,生产经营活动以 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为 标准 。于是企业的员工注重行动的实干精神 行动迅速,快速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美国企业的员工具有勇于开拓 的创新精神和激烈的竞争意识,勇于 进取、不断开拓的冒险创新精神
中国企业注重生产,加班加点极为普通,十分注
意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各项经营活动之间的内在 联系,更强调从整体上进行控制。由于重视协调 各种关系和意见,因而倾向于集体决策和对工作 的集体负责,并由此而产生相对平等的分配方式。 中国的企业文化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最佳体现强调 以人为核心的各种群体关系。它所倡导的不是个 人主义而是对更大实体的责任感。东方文化中的 这种思想与西方个人主义传统完全不同。
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分析第一篇: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分析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分析地域差异带来的不仅仅会带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饮食习惯,更深层次的,由于社会文化的不同,企业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人在对相关专家对中、美、日三国间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消化吸收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在此与大家共分享。
首先,让我们先从美国的企业文化讲起,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突出个人能力,尊重个人价值美国的企业文化着眼于个人,鼓励个人努力奋斗,突出个人能力;企业内部充满自由平等精神,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革新和实验受到鼓励;人们乐于求新求变,乐于开拓冒险;强调个人负责,个人决策。
根据个人完成任务,尽责尽职情况,给予个人奖励。
这些突出个人能力智慧的企业文化,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了人们的竞争、创新和冒险精神,减少了人际摩擦和能量内耗。
但不利的一面就是,其易于削弱集体力量,影响相互合作,使人们更多地将企业看作是个人赚钱和实现抱负的场所,缺乏献身企业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重视理性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1.求实精神较强,形式主义较少。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讲求实在,较少虚假,沟通意见直接明确。
企业质量小组(QC)就信奉"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干得有意义,有效果就好"。
企业有较强的行动意识,既重言,更重实,乐于实干。
2.提倡科学与合理。
重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作用。
比较重视硬性管理。
企业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各种定量方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人们在经营管理过程,尊重科学,依章办事,追求合理,较少受人情关系的影响。
3.强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契约关系。
从实际需要出发,招聘或解雇工人完全靠合同契约维系员工之间的关系,较少考虑情面关系。
这样做,虽有利提高效率,但影响劳资关系。
由于只重理性,不重感情,企业内部等级较严,刚性过份,柔性不足,往往压抑人的情感和创造力。
近年一些企业已开始改变对员工行为的控制。
强调"独立自主","感情投资"、"协商沟通"、"大众参与"、"职务扩大化"、"弹性工作日"、"动式管理"等,来实现硬管理与软管理的结合,发挥员工各自优势。
中日美企业理念比较与分析

中日美企业理念比较与分析近几十年来,中国、日本和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三大重要参与者,其企业文化与理念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这三个国家的企业理念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了解其中的异同和优劣。
一、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在理解中日美企业理念之前,有必要了解其文化背景与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强调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尊重长辈和权威。
日本强调团队合作、忠诚度以及尊重他人的传统价值观。
美国则崇尚个人主义、个人权利和竞争意识。
这些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企业理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中日美企业理念比较1. 组织结构与决策方式:中日企业通常采用等级制度,强调上下级之间的垂直联系。
而美国企业一般更倾向于平等和自由的工作环境,并鼓励员工自主决策和创新。
2. 工作态度与责任心:中日企业的员工普遍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态度。
他们注重细节,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而美国企业则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加注重自身利益和个人发展。
3. 竞争与合作:美国企业文化强调竞争和创新,鼓励员工在竞争中不断进取。
相比之下,中日企业更加注重合作和团队精神,追求共同的目标。
4. 风险承担与稳定性:在商业决策中,美国企业更愿意承担风险,追求高回报。
中日企业则更注重稳定性和长远发展,具有更强的风险规避意识。
三、中日美企业理念的优劣势1. 中日企业的优势:中日企业注重团队合作、执行力和稳定性,追求长期发展。
他们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2. 美国企业的优势:美国企业在创新、市场营销和谈判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他们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擅长利用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发展。
3. 中日美企业理念的互补性:中日美企业理念各有千秋,可以在某些方面相互补充。
例如,中日企业注重细致与稳定,美国企业则注重创新与市场营销,通过合作和交流,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比中日美企业理念的异同和优劣势,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在全球市场中都有着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 美 日 文化差异

中、日、美三国企业文化差异性企业文化既与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关,更与该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摇篮,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一旦形成,就将对该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这一地区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世界各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因而造成了各具特色的各国企业文化。
一、日本文化的特征日本属于典型的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 中国儒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人接受了儒教中的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宗法观念等思想,逐渐形成了“稳定性强”的具有大和民族色彩的文化,它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管理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日本的传统文化,就不会产生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文化。
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族昌盛愿望(二)永不满足的学习精神。
(三)忠诚精神(四))“家族”意识和强烈的团队精神。
(五)亲和一致的精神。
具体说来,日本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重视经营理念和发挥团队精神两个方面:(一) 强调经营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与西方企业仅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奋斗目标不同,日本企业强调追求经济效益和报效国家双重价值目标。
这使得日本企业的价值目标有双重趋向:一是追求经济效益,二是追求社会效益,这种价值趋向在日本的企业文化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二)强调团队精神的发挥。
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具有长期的家族主义传统,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集团意识。
使企业全体职工结成“命运共同体。
员工与企业之间保持着较深厚的“血缘关系,人们对企业坚守忠诚,信奉规矩,对企业有着很强的归属感。
正因为日本企业把培养团队精神视为企业的灵魂。
相比之下,美国企业则是一个较机械的组织。
团队精神(也可称为和的哲学)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提倡集体主义管理。
在决策中,上下级之间除进行正式沟通外,还象“兄弟”一样进行各种非正式沟通,自上而下集中多数人的智慧,经过反复酝酿,直到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后才拍板定案。
中日美企业文化差异

(1)具有追求经济效益和报效国家的双重价值目标。 同欧美国家比较,日本人和日本企业形成了较强的国家观念。因 为日本资源短缺,企业必须依靠国家,这就使日本企业的价值目标有明 显的双重趋向:一是追求经济效益,二是追求社会效益,并经由企业文 化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信奉家族主义和资历主义
这种家族主义思想在形式上把企业看成一个大家庭 ,其中最高经营者被 视为家长,职工被视为家庭成员,全体职工在家庭似的企业中互敬互爱,共同创 造事业生活。
(3)富有集体主义精神。 日本企业集体主义并不完全排斥个人主义,只是日本人比西方人更多 地把他的个人主义从属于集体。日本企业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团体 内部倡导员工和睦相处,合作共事,而反对彼此倾轧、内耗外损。
(1)奉行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念,是美国民族精神的本质。美国企业提倡 个人奋斗,崇尚独立、自由、平等、竞争,强调个性、个人价值、个人权利和 个性解放。 (2)重视理性主义文化 美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较为浓厚的法律意识,企业都用法律条文作为自己 言行举止的依据。对法律的遵从使得美国企业强调按理性主义的信条办事, 每作出一个决定,都必须要有坚实的客观依据,强调数据与实证的重要性; 讲求程序和秩序,坚持公事公办原则。企业之间在进行经济合作时,一般都 要签订正式的经济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他们十分信守合同, 把商业信誉看得至高无上。 (3)崇尚创新 美国企业不满足于现状,崇尚进取与发展,事事追求卓越,具有强烈的创 新意识,这不仅是美国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其具有强大竞争力和旺 盛生命力的一项基本保证。与创新相联系的就是冒险精神,要冒险、创新,就 难免有挫折与失败,因而美国企业孕育出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企业价值观。
(1)强调集体主义 中国企业强调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以集体 利益为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 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2)重伦理,轻理性 在传统的伦理文化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集 权管理模式的滞后效应。不管是干部的任命考核,还 是企业决策及行为的选择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带有 随意性、模糊性等特点 (3)创新与个性化不强 由于功利、形式、经验主义的影响较深,许多中国 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常持实用主义的态度,形式 主义泛滥,凭经验和感觉行事,没有鲜明的个性特 色。企业缺乏对自己行业定位及所奉行的价值理念 的思考与研究,因而发展的竞争力不强,生命力不 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
பைடு நூலகம்
•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 志、特 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 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探索企 业文化以及应用企业文化的路上更 是有许多专家将其先后定义为:
• 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 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 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 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 总和。
铁路物流141 2栋209
• • •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既与该国的 文化传统有的关系,又与该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有 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摇篮,区别于其他地区 的民族文化一旦形成,就将对该地区人们的思维 方式、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这 一地区的企业文化。 世界各国在长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 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因而造成了各具特 色的企业文化。
讨论:东西方企业文化的比较
分别侧重于什么? 侧重的思想是什么? 相同点是什么?
第一, 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其他文明同样可以孕育符合 现代经济发展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所谓现代的、 先进的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不再是西方文化的专利品。 第二, 企业文化具有民族性,即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不 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将形成不同 的文化风格和管理模式。 第三,企业文化具有普遍性的规律。随着世界各国经 济生活的国际化,先进的企业文化理论、经验的传播速度 将大大加快,从而使各国的管理方式之间呈现出越来越多 的共同性。当然,这需要一个与本民族的文化、国情相融 合的过程。
(1)具有追求经济效益和报效国家的双重价值目标。 同欧美国家比较,日本人和日本企业形成了较强的国家观念。因 为日本资源短缺,企业必须依靠国家,这就使日本企业的价值目标有明 显的双重趋向:一是追求经济效益,二是追求社会效益,并经由企业文 化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信奉家族主义和资历主义
这种家族主义思想在形式上把企业看成一个大家庭 ,其中最高经营者被 视为家长,职工被视为家庭成员,全体职工在家庭似的企业中互敬互爱,共同创 造事业生活。
(1)强调集体主义 中国企业强调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以集体 利益为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 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2)重伦理,轻理性 在传统的伦理文化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集 权管理模式的滞后效应。不管是干部的任命考核,还 是企业决策及行为的选择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带有 随意性、模糊性等特点 (3)创新与个性化不强 由于功利、形式、经验主义的影响较深,许多中国 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常持实用主义的态度,形式 主义泛滥,凭经验和感觉行事,没有鲜明的个性特 色。企业缺乏对自己行业定位及所奉行的价值理念 的思考与研究,因而发展的竞争力不强,生命力不 足。
(3)富有集体主义精神。 日本企业集体主义并不完全排斥个人主义,只是日本人比西方人更多 地把他的个人主义从属于集体。日本企业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团体 内部倡导员工和睦相处,合作共事,而反对彼此倾轧、内耗外损。
(1)奉行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念,是美国民族精神的本质。美国企业提倡 个人奋斗,崇尚独立、自由、平等、竞争,强调个性、个人价值、个人权利和 个性解放。 (2)重视理性主义文化 美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较为浓厚的法律意识,企业都用法律条文作为自己 言行举止的依据。对法律的遵从使得美国企业强调按理性主义的信条办事, 每作出一个决定,都必须要有坚实的客观依据,强调数据与实证的重要性; 讲求程序和秩序,坚持公事公办原则。企业之间在进行经济合作时,一般都 要签订正式的经济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他们十分信守合同, 把商业信誉看得至高无上。 (3)崇尚创新 美国企业不满足于现状,崇尚进取与发展,事事追求卓越,具有强烈的创 新意识,这不仅是美国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其具有强大竞争力和旺 盛生命力的一项基本保证。与创新相联系的就是冒险精神,要冒险、创新,就 难免有挫折与失败,因而美国企业孕育出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企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