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的教案
高中数学数列教案:等差数列优秀3篇
高中数学数列教案:等差数列优秀3篇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篇一一、预习问题: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通常用字母表示。
2、等差中项:若三个数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与的,即或。
3、等差数列的单调性:等差数列的公差时,数列为递增数列;时,数列为递减数列;时,数列为常数列;等差数列不可能是。
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5、判断正误:①1,2,3,4,5是等差数列;()②1,1,2,3,4,5是等差数列;()③数列6,4,2,0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④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⑤数列是等差数列;()⑥若,则成等差数列;()⑦若,则数列成等差数列;()⑧等差数列是相邻两项中后项与前项之差等于非零常数的数列;()⑨等差数列的公差是该数列中任何相邻两项的差。
()6、思考:如何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二、实战操作: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是不是等差数列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3)已知数列的公差则例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例3、已知5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5,平方和为求这5个数。
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等差数列的函数特征;能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特殊入手,研究对象的性质,再逐步扩大到一般”这一研究过程,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通过阶梯性的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索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的理解,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等差数列》教案优秀3篇
《等差数列》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等差数列》教案优秀3篇以往的教师在把握教材是,大都是有什么教什么,不能够灵活的使用教材。
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案《等差数列》优秀4篇
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案《等差数列》优秀4篇1. 引言本教案是针对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材中的《等差数列》内容进行设计的。
《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学生理解数列的规律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 教案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2.1 教学目标•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
2.2 教学内容1.等差数列的定义;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的性质。
2.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并总结出等差数列的性质;•演示教学: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并帮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练习巩固: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对等差数列的理解。
2.4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程度。
3. 教案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3.1 教学目标•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理解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1.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2.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3.运用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3 教学活动•演示推导过程:教师通过详细的步骤,演示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意义;•练习应用:学生进行一些实例练习,运用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求和公式的掌握情况。
4. 教案三:等差数列的应用4.1 教学目标•熟练运用等差数列解决实际问题;•发现等差数列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1.通过例题引入等差数列的应用;2.探究等差数列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4.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规律;•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更多的应用案例,并探究其规律和特点;•学生报告: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应用案例进行报告,分享给全班同学。
等差数列教案范文最新12篇
等差数列教案范文最新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等差数列教案范文最新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等差数列教案(多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3)能够运用等差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差数列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特点;(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2. 教学难点:(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2)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讲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3. 例题解析:(1)分析等差数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2)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巩固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2. 练习运用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1)学生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2)学生能够运用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反思教学过程:(1)是否充分讲解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公式;(2)是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3)是否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3. 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讲解和练习;(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3)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特点;(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3)运用等差数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式:(1)课堂问答;(2)练习题;(3)课后作业;(4)小组讨论。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1)展示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2)呈现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3)提供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
等差数列两课教案
等差数列两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差数列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性质。
难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等差数列的相关教学材料、PPT、例题及练习题。
学生准备:学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了解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等差数列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等差数列的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差数列的前几项,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等差数列的性质。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学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推导,理解并掌握通项公式。
4. 应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问题(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解答例题,教师点评解答过程。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等差数列的知识。
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等差数列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案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差数列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等差数列的相关教学材料、PPT、例题及练习题。
学生准备:学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了解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数列教案(精选多篇)
等差数列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等差数列教案4等差数列(1)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通项公式及其简单应用,初步领会“迭加”的方法;2.通过通项公式的探求,引导学生学习归纳、猜测、证明等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方法,提高学生分析^p 、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证明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设计思想1.根据本节内容,我们选用“探究发现式”教学法,并按如下顺序逐步展开:d即的第二通项公式anamd∴ d=amanmn如:a5a4da32da23da14d三、例题讲解例1 ⑴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⑵ -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解:⑴由a18,d58253n=20,得a208d例3将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输入计算器数列un中,设数列的第s项和第t项分别为us和ut,计算usut st解:通过计算发现usut的值恒等于公差st证明:设等差数列{un}的首项为u1,末项为un,公差为d,usu1d和an=p n+q (p、q是常数)的理解与应用.第五篇: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二)课题:3.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6161,又∵n∈n*∴满足不等式n<的正整数一共有30个. 22二、例题讲解例1 .求集合m={m|m=2n-1,n∈n*,且m<60}的元素个数及这些元素的和. 解:由2n-1<60,得n<即集合m中一共有30个元素,可列为:1,3,5,7,9,…,59,组成一个以a1=1, an(a1an)30=59,n=30的等差数列.∵sn=2,∴s30(159)30=2=900.答案:集合m中一共有30个元素,其和为900.例2.在小于100的正整数中共有多少个数能被3除余2分析^p :满足条件的数属于集合,m={m|m=3n+2,m<100,m∈n*}解:分析^p 题意可得满足条件的数属于集合,m={m|m=3n+2,m<100,n∈n*} 由3n+2<100,得n<322 3,且m∈n*,∴n可取0,1,2,3, (32)即在小于100的正整数中共有33个数能被3除余2.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出来就是:2,5,8, (98)它们可组成一个以a1=2,d=3, a33=98,n=33的等差数列.由sn(a1an)n=2,得s33(298)33=2=1650.答:在小于100的正整数中共有33个数能被3除余2,这些数的和是1650. 例3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和,求证:⑴s6,s12-s6,s18-s12成等差数列;⑵设sk,s2ksk,s3ks2k (kn)成等差数列证明:设an,首项是a1,公差为d则s6a1a2a3a4a5a6∵s12s6a7a8a9a10a11a12(a16d)(a26d)(a36d)(a46d)(a56d)(a66d)(a1a2a3a4a5a6) 36ds636d∵s18s12a13a14a15a16a17a18(a76d)(a86d)(a96d)(a106d)(a116d)(a126d)(a7a8a9a10a11a12)36d(s12s6)36d∴s6,s12s6,s18s12是以36d同理可得sk,s2ksk,s3ks2k是以k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三、练习:1.一个等差数列前4项的和是24,前5项的和与前2项的和的差是27,求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p :将已知条件转化为数学语言,然后再解.解:根据题意,得s4=24, s5-s2=27则设等差数列首项为a1,公差为d, 24(41)d4a2412则(5a5(51)d)(2a2(21)d)271122a13解之得:∴an=3+2(n-1)=2n+1. d22.两个数列1, x1, x2, ……,x7, 5和1, y1,y2, ……,y6, 5均成等差数列公差分别是d1, d2, 求xx2x7d1与1y1y2y6d2解:5=1+8d1, d1=d147, 又5=1+7d2, d2=, ∴1=; d2278x1+x2+……+x7=7x4=7×15=21,2y1+y2+ ……+y6=3×(1+5)=18,∴x1x2x77=. y1y2y663.在等差数列{an}中, a4=-15, 公差d=3, 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sn解法1:∵a4=a1+3d, ∴ -15=a1+9, a1=-24,3n(n1)3512512∴ sn=-24n+=[(n-)-],36226∴ 当|n-51|最小时,sn最小, 6即当n=8或n=9时,s8=s9=-108最小.解法2:由已知解得a1=-24, d=3, an=-24+3(n-1),由an≤0得n≤9且a9=0,∴当n=8或n=9时,s8=s9=-108最小.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an是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和,则sk,s2ksk,s3ks2k (kn五、课后作业:1.一凸n边形各内角的度数成等差数列,公差是10°,最小内角为100°,求边数n.解:由(n-2)·180=100n+n(n1)×10, 2求得n2-17n+72=0,n=8或n=9,当n=9时, 最大内角100+(9-1)×10=180°不合题意,舍去,∴ n=8.2.已知非常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10snm23n2(m1)nmn解:由题设知2n2(n∈n, m∈r), 求数列{a5n3}的前n项和. sn=lg(m32即 sn=[(m1)n2mn(m1)n2mn)=lgm+nlg3+lg2,52(m1)mlg2]n2+(lg3+lg2)n+lgm2,55∵ {an}是非常数等差数列,当d≠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m1)lg2≠0且lgm2=0, ∴ m=-1, 5212 ∴ sn=(-lg2)n+(lg3-lg2)n,55(请您支持.aoo.) 3 则当n=1时,a1=lg3lg2 521当n≥2时,an=sn-sn1=(-lg2)(2n-1)+(lg3-lg2) 5541=nlg2lg3lg2 55∴41nlg2lg3lg2 554 d=an1an=lg2 541a5n3=(5n3)lg2lg3lg2 5511=4nlg2lg3lg2 531数列{a5n3}是以a8=lg3lg2为首项,5d=4lg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数列5∴an={a5n3}的前n项和为n·(lg331211lg2)+n(n-1)·(4lg2)=2n2lg2(lg3lg2)n 2553.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2项和为354,前12项中偶数项的和与奇数项的和之比为32:27,求公差d.解:设这个数列的首项为a1, 公差为d,则偶数项与奇数项分别都是公差为2d的等12a166d35432, 解得d=5. 差数列,由已知得6a230d6a130d27解法2:设偶数项和与奇数项和分别为s偶,s奇,则由已知得s偶s奇354s32,求得s偶=192,s奇=162,s偶-s奇=6d, ∴ d=5. 偶s27奇4.两个等差数列,它们的前n项和之比为5n3, 2n1解:a9a1a17b9b1b1717(a1a17)s8. 17"17s173(b1b17)2 5.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为100,前100项和为10,求它的前110 解:在等差数列中,s10, s20-s10, s30-s20, ……, s100-s90, s110-s100, 成等差数列,∴ 新数列的前10项和=原数列的前100项和,10s10+109·d=s100=10, 解得d=-22 2∴ s110-s100=s10+10×d=-120, ∴ s110=-110.6.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3=12,s12>0,s13<0,(1) 求公差d的取值围;(2) 指出s1, s2, s3, ……,s121211s12ad01122a111d02解:(1) ,1312a6d01s1313a1d02 ∵ a3=a1+2d=12, 代入得247d024, ∴ -<d<-3, 73d0(2) s13=13a7<0, ∴ a7<0, 由s12=6(a6+a7)>0, ∴ a6+a7>0, ∴a6>0,s6最大.六、板书设计(略)七、课后记:。
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数学等差数列教案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篇一」一、等差数列1、定义注:“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用红色粉笔标注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一)例题与练习通过练习2和3 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新课探究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强调: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f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an+1—an=d (n≥1) ;h4z+0"6vG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 9 ,8,7,6,5,4,√ d=—12、2、2、2、2、2、2、2、2、2、74√ d=0。
013、3、3、3、3、3、3、√ d=04、4、4、4、4、4、4、×5、5、5、5、5、5、×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0,第三个数列公差=0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a4 的通项公式。
通过总结a4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a40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an的通项公式。
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得:a2 — a1 =d 即: a2 =a1 +da3 – a2 =d 即: a3 =a2 +d = a1 +2da4 – a3 =d 即: a4 =a3 +d = a1 +3d猜想: a40 = a1 +39d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a2 – a1 =da3 – a2 =da4 – a3 =dan+1 – an=d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 d 即 an= a1+(n—1) d (1)当n=1时,(1)也成立。
等差数列教案(多篇)
等差数列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学会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3. 能够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等差数列的定义:介绍等差数列的概念,解释相邻两项的差称为公差。
2. 等差数列的性质:探讨等差数列的性质,如项数与项的关系,相邻项的关系等。
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解释其意义。
4.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并解释其意义。
5. 等差数列的应用: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数列的前n 项和、项的值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 利用数列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差数列的特点。
3. 运用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题能力。
4.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综合性的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案:提供详细的教案,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
2. 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 练习题:提供丰富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视频:引入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六、教学活动:1. 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数列图或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等差数列,理解相邻两项的差称为公差。
2. 探索等差数列的性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等差数列的性质,如项数与项的关系,相邻项的关系等。
3. 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归纳法或几何方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4. 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列的性质和代数方法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案等差数列优秀4篇
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案等差数列优秀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案等差数列优秀4篇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你对等差数列了解多少呢?这次为您整理了高三数学必修五教案《等差数列》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等差数列教案(多篇)
等差数列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等差数列的概念与性质1.1 等差数列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数列的概念,介绍等差数列的定义。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特点,即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常数。
1.2 等差数列的性质探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解释和应用。
第二章:等差数列的求和2.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引导学生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解决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2.2 等差数列的求和性质引导学生探索等差数列的求和性质,如求和的对称性、求和的倍数性质等。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等差数列的求和技巧。
第三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性质,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通项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3.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应用引导学生运用通项公式解决等差数列的问题,如求特定项的值、判断数列的性质等。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通项公式的应用。
第四章:等差数列的图像与性质4.1 等差数列的图像引导学生绘制等差数列的图像,理解图像与数列的关系。
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图像的特性,如直线趋势、斜率等。
4.2 等差数列的性质探究引导学生探讨等差数列的性质,如单调性、周期性等。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性质解决等差数列的问题。
第五章:等差数列的应用5.1 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如人口增长、金融投资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5.2 等差数列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在数学竞赛中的常见题型和解决方法。
通过竞赛题目让学生挑战自我,提高解题能力。
第六章:等差数列的递推关系6.1 等差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引导学生探究等差数列的递推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关系。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递推关系式的应用,解决等差数列的递推问题。
等差数列教案(多篇)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列的概念,进而引出等差数列的定义。
2. 讲解: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3. 举例:给出几个等差数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公差。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判断一些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并找出它们的首项和公差。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
2. 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n-1)d$,其中$a_1$ 是首项,$d$ 是公差,$n$ 是项数。
3. 推导:引导学生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推导出前$n$ 项和的公式。
4. 练习:让学生运用通项公式计算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以及求前$n$ 项和。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
2. 讲解:等差数列的性质有:①首项和末项的平均值等于中项;②相邻两项的差等于公差;③前$n$ 项和的公式为$S_n = \frac{n(a_1 + a_n)}{2}$。
3. 举例:给出一些等差数列,让学生观察并运用性质进行判断。
4. 练习: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如求等差数列的中项、判断两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等。
四、等差数列的应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讲解: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①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②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③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工资增长、人口增长等。
3. 举例: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解决。
4. 练习:让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工资总额、预测人口增长等。
五、等差数列的综合练习1. 给出一些关于等差数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解答疑惑。
3.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和应用。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教案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够识别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 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等差数列的概念:定义、通项公式。
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公式、性质。
3. 等差数列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
2. 难点:等差数列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问题。
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
3. 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等差数列概念和前n项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测验评价:进行等差数列相关知识的测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等差数列的进一步研究:引导学生探讨等差数列的性质,如项数与项的关系、项的取值范围等。
2. 等差数列与其他数列的关系:介绍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其他数列的联系和区别。
3. 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等差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统计数据处理、财务计算等。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教案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2. 学会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3. 能够运用等差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教学难点: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
2.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5分钟)1. 介绍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
2. 解释通项公式的含义和推导过程。
3. 举例说明如何使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第n项。
三、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5分钟)1. 介绍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2 (a1 + an)。
2. 解释前n项和公式的含义和推导过程。
3. 举例说明如何使用前n项和公式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四、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15分钟)1.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等差数列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等差数列的和、求等差数列中的特定项等。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2. 布置作业:求等差数列的第n项和前n项和,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举例和实际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练习题的解答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等差数列的应用领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等差数列。
六、等差数列的性质深入探讨(15分钟)1. 讲解等差数列的单调性,即等差数列是递增还是递减的。
2. 解释等差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的性质。
3. 举例说明等差数列的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教案(5篇)
等差数列教案(5篇)第一篇:等差数列教案等差数列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通项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了解等差中项的概念;(2)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3)能通过通项公式与图像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能用图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解决某些问题.2.通过等差数列的图像的应用,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渗透方程思想.3.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从而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关于等差数列的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重点、难点分析①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与应用,等差数列是特殊的数列,定义恰恰是其特殊性、也是本质属性的准确反映和高度概括,准确把握定义是正确认识等差数列,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提条件.通项公式是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是研究一个数列的重要工具,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结构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密切相关,通过函数图象研究数列性质成为可能.②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所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另外,出现在一个等式中,运用方程的思想,已知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量.由于一个公式中字母较多,学生应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是教学的有一难点.(3)教法建议①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一节为等差数列的定义与表示法,一节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②等差数列定义的引出可先给出几组等差数列,让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共同规律,再由学生尝试说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对程度差的学生可以提示定义的结构:“……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由学生把限定条件一一列举出来,为等比数列的定义作准备.如果学生给出的定义不准确,可让学生研究讨论,用符合学生的定义但不是等差数列的数列作为反例,再由学生修改其定义,逐步完善定义.③等差数列的定义归纳出来后,由学生举一些等差数列的例子,以此让学生思考确定一个等差数列的条件.④由学生根据一般数列的表示法尝试表示等差数列,前提条件是已知数列的首项与公差.明确指出其图像是一条直线上的一些点,根据图像观察项随项数的变化规律;再看通项公式,项其图像的形状相对应.可看作项数的一次型()函数,这与⑤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与通项是有区别的,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第项与项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有穷等差数列的项数未必是,即其末项未必是该数列的第项,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这一点.⑥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推导离不开等差数列的性质,所以在本节课应补充一些重要的性质;另外可让学生研究等差数列的子数列,有规律的子数列会引起学生的兴趣.⑦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数列的数学模型,如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还可让学生去搜集,然后彼此交流,提出相关问题,自己尝试解决,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创设相互研讨的课堂环境.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加深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认识,能参与编拟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2.利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项、项数、公差、首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思想;3.通过参与编题解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通项公式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对公式的灵活运用.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教学方法研探式.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表示法,请同学们回忆等差数列的定义,其表示法都有哪些?等差数列的概念是从相邻两项的关系加以定义的,这个关系用递推公式来表示比较简单,但我们要围绕通项公式作进一步的理解与应用.二.主体设计通项公式反映了项与项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确定后,数列的每一项便确定了,可以求指定的项(即已知求,求).找学生试举一例如:“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这是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由学生解答后,要求每个学生出一些运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题目,包括正用、反用与变用,简单、复杂,定量、定性的均可,教师巡视将好题搜集起来,分类投影在屏幕上.1.方程思想的运用(1)已知等差数列的第______项.中,首项,公差,则-397是该数列(2)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则公差(3)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则首项这一类问题先由学生解决,之后教师点评,四个量,在一个等式中,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已知其中三个量的值,可以求得第四个量.2.基本量方法的使用(1)已知等差数列中,求的值.(2)已知等差数列中,求.若学生的题目只有这两种类型,教师可以小结(最好请出题者、解题者概括):因为已知条件可以化为关于的,由和和的二元方程组,所以这些等差数列是确定写出通项公式,便可归结为前一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只需把两个和的二元方程组,以求得和,和称作基条件(等式)化为关于本量.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已知等差数列的一个条件(等式),能否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启发,由这一个条件可得到关于这是一个和和的二元方程,的制约关系,从这个关系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举例说明(例题可由学生或教师给出,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已知等差数列中,…由条件可得即,可知,这是比较显然的,与之相关的还能有什么结论?若学生答不出可提示,一定得某一项的值么?能否与两项有关?多项有关?由学生发现规律,完善问题(3)已知等差数列中,求;;;;….类似的还有(4)已知等差数列中,求的值.以上属于对数列的项进行定量的研究,有无定性的判断?引出 3.研究等差数列的单调性,考察随项数的变化规律.着重考虑的符号,由学生叙的情况.此时是的一次函数,其单调性取决于述结果.这个结果与考察相邻两项的差所得结果是一致的.4.研究项的符号这是为研究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所做的准备工作.可配备的题目如(1)已知数列始小于0?的通项公式为,问数列从第几项开(2)等差数列三.小结从第________项起以后每项均为负数.1.用方程思想认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2.用函数思想解决等差数列问题.第二篇:等差数列教案(精选)等差数列教案一、教材分析从教材的编写顺序上来看,等差数列是必修五第二章的第二节的内容,一方面它是数列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与前面学习的函数等知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为进一步学习等比数列及数列的极限等内容作准备.就知识的应用价值上来看,它是从大量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模型,对其在性质的探究与推导需要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的良好载体.依据课标“等差数列”这部分内容授课时间3课时,本节课为第2课时,重在研究等差数列的性质及简单应用,教学中注重性质的形成、推导过程并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学试讲教案《等差数列》
数学试讲教案《等差数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差数列的定义2. 等差数列的性质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4.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5. 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难点: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等差数列的知识。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价值。
3.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工资、统计数据等,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
2. 等差数列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等差数列的定义,并进行总结。
3. 等差数列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推理,得出等差数列的性质,并进行验证。
4.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5.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进行运用。
6. 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等差数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等差数列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等差数列的理解和心得。
3.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思维训练:通过设置一些思维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等差数列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的教案
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的教案教案: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学科:数学年级:高中(10-11年级)时长:2个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常用特性;2.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3.掌握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常用特性;2.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3.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应的教材、黑板和多媒体设备;2.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Step 1 引入(15分钟)1.教师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比如:假设一家公司每天增加150元的营业额,我们可以用等差数列来表示这个过程。
2.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的特点,比如:相邻两项之差相等,公差为常数。
Step 2 学习和总结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常用特性(30分钟)1.教师将等差数列的定义写在黑板上,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2.教师让学生自己尝试找出等差数列的特性,并共同总结出结论。
Step 3 学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30分钟)1.教师列举一个简单的等差数列,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逐项对应的方法来推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2.教师让学生运用求和公式计算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Step 4 小结(1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等差数列的概念、特性和求和公式。
2.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查找一些实际生活中应用等差数列的例子,并准备相关问题。
第二课时Step 5 复习(1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
2.学生互相出示自己准备的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例子,并向全班展示。
Step 6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日常开销、年龄增长、人口增长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准备一些相关问题,以便在班级中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
Step 7 小结和展示(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想法。
最新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的教案
【课题】6.2.4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目标:(1)应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数列的相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2)应用等差数列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处理数据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形成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文化.【教学重点】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教学难点】恰当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解决应用问题.【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教过学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创设情境兴趣导入老师想买iphone6需要5500元,小朋每月除去所有日常开从实际生支,大约结余450元,采用零存整取的方式把余钱积蓄起来,每月初存入银行450元,存期1 年(存12次),到期取出本和息,假设一年期零存整取的月利率为0.3%,每期存款按单利计息,那么,老师一年后能买这部手机吗?复习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引导分析思考回答活引入,引起学生兴趣回顾旧知识,为新课作铺3分2分垫提问讲授新课1.储蓄问题例1小王参加工作后,采用零存整取方式在农行存款.从元月份开始,每月第1天存入银行1000元,银行以年利率2.4%计息,试问年终结算时本金与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总额是多少?【说明】引领分析思考分析年利率 2.4%,折合月利率为0.2%.计算公式为月利率=年利率÷12.解年利率2.4%,折合月利率为0.2%.强调含义反复强调第1个月的存款利息为1000×0.2%×12(元);第2个月的存款利息为1000×0.2%×11(元);第3个月的存款利息为1000×0.2%×10(元);……第12个月的存款利息为1000×0.2%×1(元)应得到的利息就是上面各期利息之和.板书解题步骤10分s 10001210000.2%12312156n(元),故年终本金与利息之和总额为12×1000+156=12156(元).2.求和问题例2某礼堂共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问礼堂共有多少个座位?学生计算思考通过例题进一a 25解1由题意知,各排座位数成等差数列,设公差70,于是70a (251)2,1d=2,说明强调引领步领会等差数列通项公10分解得a 221.式及前n所以S2525(2270)21150 .主动求解项和公式答礼堂共有1150个座位.解2将最后一排看作第一排,则a 70,d 2125,因此25(251)(2)S 25701150.25答礼堂共有1150个座位.【想一想】,n=讲解说明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点比较本例题的两种解法,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练习1.一个屋顶的某一个斜面成等腰梯形,最上面一层铺了21块瓦片,往下每一层多铺一块瓦片,斜面上铺了20层瓦片,问共铺了多少块瓦片.2.张新采用零存整取方式在农行存款.从元月份开始,每启发引导提问巡视思考分析可以交给月第1天存入银行200 元,银行以年利率1.71%计息,试问年指导终结算时本利和总额是多少(精确到0.01元)?动手学生自我求解发现归纳10分*归纳小结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引导回忆3分作业做)(1)书面作业:教材习题6.2(必做);学习指导6.2(选说明记录分层次要求2分(2)实践调查: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2。
2023最新-2023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优秀4篇】
2023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优秀4篇】很多同学总是抱怨数学学不好,其实是因为试题没有做到位,数学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点。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2023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小学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篇一1、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一些特殊数列求其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
(2)通过把某些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的数列化归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数学运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
把某些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的数列化归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寻找适当的变换方法,达到化归的目的复习引入:(1)1+2+3+ (100)(2) 1+3+5+……+2n-1=(3) 1+2+4+……+2《数列求和》教学设计及反思=(4)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旧知,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学习《数列求和》第二课时,课标要求和学习内容如下:(多媒体课件展示)导入新课:[情境创设] (课件展示):例1:求数列《数列求和》教学设计及反思,…的前《数列求和》教学设计及反思项和分析:将各项分母通分,显然是行不通的,启发学生能否通过通项的特点,将每一项拆成两项的差,使它们之间能互相抵消很多项。
[问题生成]:请同学们观察否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设问:既然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那么就不能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此数列有何特征[教师过渡]:对于通项形如《数列求和》教学设计及反思(其中数列《数列求和》教学设计及反思为等差数列)求和时,我们采取裂项相消求和方法[特别警示] 利用裂项相消求和方法时,抵消后并不一定只剩下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也有可能前面剩两项,后面也剩两项,再就是将通项公式裂项后,有时候需要调整前面的系数,才能使裂开的两项差与原通项公式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6.2 .4 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能力目标:
(1)应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数列的相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2)应用等差数列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处理数据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形成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
恰当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解决应用问题.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