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培训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培训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培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然而,在成长的道路上,一些不良行为可能会逐渐侵蚀他们的心灵,甚至将他们引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为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我们开展了这次意义深远的主题班会培训。

一、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危害不良行为是指那些违背社会公德、违反纪律或法律规定,对个人、他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

常见的不良行为包括但不限于:1、吸烟、酗酒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和酗酒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影响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

2、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还可能导致社交能力下降、心理问题等。

3、打架斗殴这种行为容易造成身体伤害,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暴力事件。

4、小偷小摸虽然看似是小错误,但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会逐渐发展为盗窃等犯罪行为。

5、早恋过早地陷入恋爱关系,可能会分散学习精力,影响身心健康。

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不容小觑。

它们不仅会影响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可能给家庭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违法犯罪的类型与后果违法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应当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

常见的违法犯罪类型有:1、盗窃盗窃他人财物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根据盗窃金额的大小,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制裁。

2、抢劫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夺取他人财物,性质更为恶劣,将受到严厉的法律惩处。

3、故意伤害故意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聚众斗殴参与多人之间的暴力冲突,扰乱社会秩序。

5、贩毒、吸毒贩毒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吸毒不仅损害自身健康,也违反法律规定。

一旦触犯法律,违法犯罪者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包括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同时,犯罪记录将伴随一生,对未来的就业、升学等方面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不良行为往往是违法犯罪的前兆。

扫黄除恶主题班会记录(3篇)

扫黄除恶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良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如涉黄、涉恶等违法犯罪行为。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我校决定开展“扫黄除恶”主题班会。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详细记录。

二、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同学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发言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她指出,扫黄除恶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让同学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抵制不良风气。

2. 主题讲座邀请法制副校长为同学们进行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1)扫黄除恶的定义和背景法制副校长详细介绍了扫黄除恶的定义,以及我国近年来在打击涉黄、涉恶违法犯罪方面取得的成果。

他指出,扫黄除恶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涉黄、涉恶违法犯罪的危害法制副校长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涉黄、涉恶违法犯罪的危害。

他强调,这些违法犯罪行为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会破坏社会风气,损害社会和谐。

(3)如何识别和防范涉黄、涉恶违法犯罪法制副校长从多个方面讲解了如何识别和防范涉黄、涉恶违法犯罪,包括:- 注意网络信息来源,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参与涉黄、涉恶活动;- 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涉黄、涉恶违法犯罪线索。

3.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在学习生活中如何抵制不良风气,做到遵纪守法的心得体会。

他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4. 班级讨论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进行班级讨论,讨论主题为“如何从自身做起,抵制涉黄、涉恶违法犯罪”。

同学们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一些讨论要点:- 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制不良风气;- 勇于举报违法犯罪线索,为打击涉黄、涉恶违法犯罪贡献力量;-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六一班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六一班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六一班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六一班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班会主题:六一班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导语: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远离不良行为,遵守法律法规,为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法制教育,引导大家认识法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一、法律的定义与重要性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保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从小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并帮助我们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

二、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安全感。

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情境演练,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和远离不良行为的决心。

三、如何远离不良行为1. 自我约束:我们应该总结以往的不良行为,认识到其对我们自身成长的阻碍和危害。

通过自我反思和约束,我们能够更好地远离不良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借鉴他人经验:我们应该积极寻求他人的指导和经验,借鉴他们在避免不良行为方面的做法。

我们可以向老师、家长、学长学姐等寻求帮助和建议,通过他们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3. 规范自身行为: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合理规划自己的行为。

在学习、交往、使用互联网等方面,我们要遵循法律法规,远离不良行为。

四、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合法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法制教育,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对我们个人发展的意义。

只有了解了法律,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禁止的,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真伪,做出正确的选择。

五、法制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 学习法律知识:我们应该通过学习法律相关的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法规。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一、背景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学生发生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现象时常发生,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本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目的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法治观念;2.增强学生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法规,避免不良行为;3.提升学生对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的识别和辨识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内容1. 法律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对社会、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明确法律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2. 法律意识的培养•介绍学校及社会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不同法规的内容和适用范围;•鼓励学生遇事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不私自解决问题。

3.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分类介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区别,让学生明确不良行为可能演变成违法犯罪的危害;•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识别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

四、活动安排•日期:XX月XX日•时间:XX:XX-XX:XX•地点:XX教室•参与对象:全体学生五、预期效果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预期能够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提高法制观念,引导他们远离不良行为,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为校园营造更加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以上方案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法治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有益之人。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特殊场合一:农村学校法制教育1.内容增加:需要增加农村法律法规的介绍,结合农村特殊情况,强调乡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2.活动安排变动:考虑到交通不便等问题,可以提前安排车辆接送学生参与活动。

特殊场合二:城市社区法治宣传1.内容增加:需增加关于城市社区安全、犯罪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城市生活的法规意识。

2.活动形式变动:考虑到社区环境的复杂性,可以安排社区治安部门人员参与活动,提供现场安全保障。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问题一: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一)迟到、早退、旷课;教学区打球、不按时就寝、夜不归宿(二)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九)携带管制刀具;吸烟、酗酒;(十)其它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案例1 (小偷小摸导致犯罪)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仅半年时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多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

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变得沉重起来. 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罚的犯罪恐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渐渐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

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宣称:“我还能偷2年”,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四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学生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加强法治教育,营造和谐和安全的教育环境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班会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带来的后果和危害,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任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做出了不好的事情,比如偷东西、打架斗殴、吸毒、谎报警情等等。

这些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远离这些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呢?2. 学习过程(1)什么是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任教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不良行为和什么是违法犯罪。

不良行为是指某些不具有法律禁止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是不符合社会风气、不符合职业道德、不符合一般人的行为标准的。

比如说上课玩手机、说脏话、欺凌同学等。

违法犯罪是指某些行为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比如说偷东西、打架斗殴、盗窃等等。

(2)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后果和危害•任教师: 了解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概念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后果和危害。

对于不良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而对于违法犯罪,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影响到个人未来的前途和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3)如何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任教师: 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比如说讲礼貌、遵守纪律、懂得尊重别人等等。

2.培养健康的娱乐生活。

比如说多读书、多运动、多和家人朋友交流等等。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一、背景近年来,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制意识,本校决定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帮助学生远离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目的1.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2.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3.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方案内容1.定期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内容包括法律常识宣讲、案例分析等;2.邀请法律专家或警方人员参与,讲解法律法规,答疑解惑;3.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手册等材料,提醒学生远离不良行为;4.组织学生参加法制知识竞赛、法制教育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实施步骤1.确定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时间和地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2.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活动,提前准备好宣传材料和教育内容;3.在班会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4.对班会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改进。

五、预期效果1.学生的法制意识得到提高,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2.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有所减少;3.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未来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希望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让他们远离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

特殊应用场合1. 学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条款:•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法规宣讲,包括相关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法律规定;•邀请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分享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经验。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1: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对主流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导致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

解决方法: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差异,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

•问题2:少数民族学生中可能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影响教育效果。

解决方法:派遣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员协助翻译或提供现场翻译设备。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使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教学内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2. 常见不良行为及其危害3. 法律法规的重要性4. 学生如何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5. 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3. 观看教育视频:播放相关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4. 小组互动法:开展小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

2. 学习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讨论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原因。

3. 分析典型案例: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不良行为的发展过程,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4. 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师讲解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5. 学习如何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6. 分享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技巧。

9. 课后跟进: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在抵制不良行为、遵守法律法规方面的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跟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法制教育】《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课件.ppt

【法制教育】《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课件.ppt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一)偷窃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
• 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 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
• 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 支笔、一块橡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通常称“敲竹杠”这种行为小则违法,大则犯罪。 如我市某技校一团委副书记文秀,乘全校教师开会时溜进老师 的办公室,在抽屉中发现出好的期中考试的《数学》试卷,就 用纸抄下来,抄的时候被同班同学月娥发现。那次的期中考试 文秀考了98.5分。月娥因掌握文秀抄试卷的事,就经常以借为 名向文秀索要钞票和好的衣服。过了一阶段,文秀偷看试卷的 事也在同学中间传开了。文秀认为是月娥说出去的,“你不仁, 我不义”,主动向班主任坦白了偷看试卷,月娥敲其钱、衣服 的事。一星期后,两人分别被学校作了处分。
法律知识链接
《刑法》第二 百六十三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刑,并处罚金。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二)故意损坏财物
• 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 日常生活中的故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
那我就将你的财物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少 年中多出于嫉妒或寻找刺激,而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 种行为既损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 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轻度不良行为
1. 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 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பைடு நூலகம்一些行为以及心 理障碍的总和。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背景近年来,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在学校中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本校决定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预防和减少学生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三、活动内容1.主题班会:邀请法律相关专业人员授课,讲解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法律和社会规范。

2.专题讨论:组织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分享身边的不良行为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违法行为的后果,增强警示教育效果。

4.征求意见:组织学生提交杜绝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建议,形成共识和行动计划。

四、活动安排•时间:每周一下午2点•地点:校会议室•负责人:学校班主任•参与人员:全体中学生五、预期效果•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整个校园氛围良好,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和沟通通过本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相信学生们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努力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愿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美好!特殊应用场合1. 受众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情况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情况,需要增加以下条款:•个性化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法律教育内容。

•专业指导:邀请相关特殊教育专家参与活动,提供专业指导。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自闭症等特殊情况,教育方式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

解决方法是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法律知识。

2.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情况针对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情况,需要增加以下条款:•文化活动结合:将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课件[1]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课件[1]

青少年远法犯罪的自身原因有什么?
1:平时有丌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戒无意识 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不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 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 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小偷小摸导致犯罪)
案例2: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因担:心 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 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 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 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 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 出来。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某日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 去翻,响声惊动了睡梦中奶奶,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奶奶, 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 里找到了两元钱,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 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小新告诉记者, 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 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 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
法律词典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 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 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 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的行为。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3. 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2. 如何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3. 讲座法:邀请法制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内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介绍不良行为的概念、特点,以及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

2. 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讲解法律、法规的作用,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讲座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5. 讲座环节:邀请法制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6. 总结发言: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远离违法犯罪。

七、课堂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作文。

反犯罪主题班会教案7篇

反犯罪主题班会教案7篇

反犯罪主题班会教案7篇反犯罪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要求:1.树立防范意识和平安意识,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平安、健康地生长。

2.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技能,提高平安生活能力,养成相应的平安生活行为习惯。

3.学习日常生活中平安使用电、火、煤气等常识。

活动准备:同学准备:课前搜集防触电、防火、防煤气泄漏、防学校伤害事故等平安小常识。

教师准备:课件、电话机、若干段电线、毛巾、卡纸等活动过程:一、录像导入,引入话题1.同学们,先让我们看一段录像,然后说说你的感受。

2.看完录像,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话想说?请同学谈感想。

3、危险就在身边,我们要掌握防护危险的知识。

二、同学自由组合,学习防护知识1.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平安隐患还真不少,有火、电、气方面的、有食品、交通方面的,还有学校生活方面的。

由于有的同学的平安意识不强,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贪玩、逞强开玩笑等等原因,这些隐患酿成了许多悲剧。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天有一个班(40多人)的未成年人在意外伤害中丧身,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命是最珍贵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平安意识,增强防护能力,使自身健康、平安地生长。

所以掌握一些防火、防触电、防煤气泄漏,防学校伤害事故……这样的防护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课前,大家搜集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就让我们用手中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吧。

我们分为五个大组,第一组是防火、第二组是防触电、第三组是防煤气泄漏、第四组是防学校伤害、第五组是防其他……同学们根据手中的资料,自由组合,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把讨论的结果写在文明花上,在全班同学中交流。

让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合作最好、讨论最快、发言最精彩。

2.同学小组合作,学习防护知识三、各小组在全班交流。

(根据同学发言开展a、b、c、d、e 的活动)a. 防火1.同学介绍防止火灾常识。

①不玩打火机、火柴。

②家里的汽油、煤油、酒、衣服等易燃可燃物品要远离火源。

反走组织犯罪法班会记录(3篇)

反走组织犯罪法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会议背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打击和预防组织犯罪的法律法规,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我校于2023年X月X日下午在XX教室召开了一次反走组织犯罪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学习《反组织犯罪法》,使同学们了解组织犯罪的危害,提高警惕,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X月X日下午地点:XX教室三、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同学四、会议议程1. 主持人介绍会议背景及目的;2. 班主任讲解《反组织犯罪法》的主要内容;3. 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4. 优秀小组代表发言;5. 班主任总结发言;6. 会议结束。

五、会议内容1. 主持人介绍会议背景及目的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本次班会的背景和目的,强调了学习《反组织犯罪法》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通过本次班会,提高法律意识,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2. 班主任讲解《反组织犯罪法》的主要内容班主任结合实际案例,对《反组织犯罪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包括:(1)组织犯罪的定义和特征;(2)组织犯罪的危害及防范措施;(3)校园内常见的组织犯罪类型;(4)同学们如何识别和防范组织犯罪;(5)遭遇组织犯罪时的应对方法。

3. 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同学们分为若干小组,就《反组织犯罪法》的内容进行讨论。

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4. 优秀小组代表发言经过激烈的讨论,各小组选出了优秀代表进行发言。

代表们结合自身实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习《反组织犯罪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班主任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对同学们的学习态度给予了肯定。

同时,班主任强调了以下几点:(1)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抵制组织犯罪;(2)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积极参与校园安全建设,共同维护和谐校园。

6. 会议结束在班主任的宣布下,本次反走组织犯罪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六、会议效果本次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通过学习《反组织犯罪法》,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演变为违法犯罪行为。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如何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演变为违法犯罪的过程。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如何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

五、教学内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可能演变为违法犯罪的过程,认识到不良行为的严重性。

3. 远离违法犯罪的策略:教育学生提高法制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远离违法犯罪。

4. 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5. 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强调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共同努力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案例分析:介绍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可能演变为违法犯罪的过程。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4. 情境教学: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其对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关系的认识。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表现,检验其是否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2023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2023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8篇2023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引言: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同学们都有十六七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主要内容:一、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它们有什么区别?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打架,携带自制刀具,偷窃,赌博,吸毒,旷课、夜不归宿,上营业性歌舞厅、网吧,吸烟、酗酒,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这些行为衍生下去就导致严重不良行为进而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不良行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夜不归宿往往使孩子处于危险境地案例1: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

预防犯罪主题班会记录(3篇)

预防犯罪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我校于2023年X月X日开展了以“预防犯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案例讲解、知识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学会如何预防犯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二、班会时间2023年X月X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持人班主任:XXX五、参会人员全体学生及班主任六、班会流程1. 班主任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强调了预防犯罪的重要性。

他指出,预防犯罪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能够提高警惕,增强法制观念,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2. 案例讲解班主任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犯罪行为的种类、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案例涉及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网络诈骗等多个方面,使同学们对犯罪行为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3. 知识问答为了检验同学们对班会内容的掌握程度,班主任设计了知识问答环节。

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通过问答,同学们对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4. 小组讨论班主任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预防犯罪”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以下为部分小组讨论成果:(1)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自身法律意识。

(2)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5.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他强调,预防犯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同学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法制观念,做到遵纪守法,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七、班会效果本次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对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法制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能够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预防违法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全国通用

六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预防违法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全国通用

六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预防违法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基本法律知识,认识到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识别和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法治观念,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介绍法律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解释违法与犯罪的不同,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界限。

3. 预防违法犯罪的措施:讨论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4. 不良行为的危害:分析不良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5. 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

- 难点:区分违法与犯罪,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挂图。

-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法治宣传视频,引起学生对法律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解释违法与犯罪的不同。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 预防违法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提纲:1. 法律的基本概念2. 违法与犯罪的区别3. 预防违法犯罪的措施4. 不良行为的危害5. 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违法犯罪的短文。

- 小组作业:制作一份关于法治教育的海报。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应能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

教师应评估学生对法律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应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法制教育提供指导。

重点细节:预防违法犯罪的措施预防违法犯罪的措施是本教案中的重点部分,因为它是学生能够直接应用的行动指南,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在社会中频繁发生,给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引导学生远离不良行为、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我们开展了本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二、目的和意义通过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旨在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建设和谐校园。

三、活动内容安排1. 主题演讲邀请法律专家或警务人员进行主题演讲,介绍法律知识,讲解违法犯罪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身边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例,探讨如何预防和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提高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3. 视听教育播放法制宣传片或相关案例视频,通过视听形式直观展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引起学生的警惕和思考。

4. 情景模拟设置违法犯罪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处理突发情况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增强法制观念。

5. 互动游戏设计法制教育主题的互动游戏,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学习法律知识,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记忆。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预计能够提升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氛围。

五、总结通过不断开展类似的法制教育活动,持续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深化法治教育的内涵,促进社会风气的良好形成,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引导。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共同建设美好校园和社会。

特殊应用场合及相应条款调整1. 中小学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调整的条款:•增加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知识普及内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增加家长参与环节,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并共同关注学生的法制教育。

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1:学生多为未成年人,对法律概念理解有限。

解决办法:主题演讲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法律知识,结合生动有趣的例子进行讲解。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一、背景近年来,学校发现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甚至有少数学生陷入违法犯罪活动。

为了有效防范和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决定举行“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行为举止。

二、目的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强化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具体安排1.时间:下周五下午2点2.地点:教室3.主持人:班主任4.内容安排:–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定义和危害–分享案例分析,警示教育–强调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守法–进行互动讨论,答疑解惑–班主任负责主持会议–学生干部配合协助–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四、预期效果通过此次主题班会的开展,预期能够有助于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净化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评估与总结主题班会结束后,班主任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教育引导方向,持续开展相关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上是“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方案文档,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遵纪守法,远离不良行为,营造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

特殊应用场合及相应条款增补1. 针对高风险学生的场合增加条款:•设置个别辅导时间,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干预问题学生详细说明:在主题班会中,针对高风险学生的场合,应加强个别辅导和关注。

通过对这些学生的特殊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避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高风险学生可能不易自我调节,抵触心理辅导•解决办法: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团队,采取耐心倾听、渐进式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内心问题,提升心理素质。

2. 针对特殊年级的场合(如高中毕业班)增加条款:•加强职业规划和生涯教育指导•强化大学生活和社会适应性教育详细说明:针对特殊年级如高中毕业班,除了警示防范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还应加强职业规划和生涯教育指导,引导学生健康面对未来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往。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
对照检查:
下列不良行为的种种表现 看看我们身上有没有类似不
良行为
.
严重不良行为:
•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 罚的违法行为:
•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 (五)多次偷窃; • (六)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 (七)吸毒、注射毒品等。
• 有这样一则寓言:
• 河水认为被河堤限制了自由很不舒服,
一气之下便冲出了河堤,涌上了原野,吞 灭了房屋和庄稼,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 难。直到有一天,河水最终也由于受到阳
光的蒸发和大地的吸收而干涸了。这则寓 言应证了一句什么俗语?
.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 有的同学可能会这样认为:讲法制就有可 能会限制人身自由,讲自由就不要受到法 制的约束。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常以“天高 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表达对自由的向
• 7、网癔、早恋、意气用事很有可能导致青少年误入 歧途、走上邪路而不能自拔……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一名死囚犯写给弟弟的一封信》
• 亲爱的弟弟:父母这一辈子,养了你和我两个孩子,现在哥 哥就要走了!孝敬父母的重担全靠你一个人挑,哥对不起父母, 也对不起你。我现在唯一能够做的,是给你留下一句话:千万 要学好,决不可做坏事,就是很小很小的坏事也不要做!
• 妈妈,妈妈,儿今天叫一声妈,禁不住泪如雨下, 高墙内春秋几度,妈妈呀,你墙外渴盼,泪水染白发。 想昨天,儿像脱缰的野马,狂暴粗野,乱踢乱踏,妈 妈呀,儿跌入激流,几番沉浮,不能自拔,几番沉浮, 不能自拔,又恰似狂风暴雨,摧折了未来的花。 妈妈妈妈,儿今天叫一声妈,早见你热泪腮边挂, 高墙内春风吹拂,妈妈呀,你墙外可见,枯枝发新芽。 为明天,洗刷满身的污泥,弃旧图新,立志奋发。 妈妈呀,幼苗回春,残枝败叶,又发新芽,残枝又发 新芽,儿已被扶上骏马,去追回失去的年华。妈妈呀 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待儿回 家时,再喊你亲爱的妈,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 妈妈呀,妈妈呀,妈妈呀,妈…妈!
的,但也是有危险性的!假如…,然而没有假如…
.
法律词典
• 法——指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 定或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 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 行为。
•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 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
中度不良行为:
•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中学生不可为的一些行为: • (一)旷课、夜不归宿; • (二)携带管制刀具; •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 •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
• 为此,我两次被送去劳动教养。本来,这也是改掉坏毛病的
好机会,管教干部也都很和气,天天组织学习、教导我们。不
少像我这样的人都改好了,并重返家庭、回归社会、报效国家、
重新做人了,可是我表面装着改好了,但心里根本没改,出来
后干得更加厉害,而且变得越来越心狠手辢了,终于沦落到了
今天可悲的下场!
.
《少年犯》主题曲—“心声”
• 自从我被送进死牢房里,就一直在想:我是怎么落得这样可 悲的下场的?追根寻源,就是开始干坏事的时候,一点也不在 乎,总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记得我第一次做的坏事,是在 小摊贩那里偷了两个苹果,虽然心里害怕,但没有被人发现, 心里还觉得占了便宜又平安无事,所以后来就不断地干些小偷 小摸的事。见了好的东西,心里发痒,手也痒了,总是控制不 住自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架车撞人后又对 伤者连剌八刀直致伤者死亡!
.
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 (汕头市人)因生活琐事竞用投毒的方法毒死
了同宿舍的黄洋同学!望了
关押在铁网高墙中的40多名少年犯,使我的心灵
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的确,青春是美丽
.
注重自我预防—
•—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 大量事实表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
犯罪的开始,放松小错误,将来很有可能酿成千古恨!我 们现在就要以一名合格的中学生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 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在家是个好孩子、在学校是个好学生、 在社会是个好少年,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坚决摒弃各种
.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 必须坚决杜绝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七 种不良行为习惯:
• 1、夜不归宿容易使青少年处于危险境地; • 2、旷课、厌学是学习成绩走下坡路的重要信号; • 3、酗酒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发因素; • 4、青少年违法犯罪往往是从学会抽烟开始的; • 5、赌博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又一个重要诱因; • 6、拉帮结伙、交友不慎极容易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
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 (九)吸烟、酗酒等。
.
轻度不良行为
• 轻度不良行为是指违反《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众道德规范 的一些行为:
• 比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 异服、染发、文身、男生留长发、剃光头、 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 为。
.
遵守守法、从我做起
杜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
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博罗县关工委 张进来
.
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 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 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 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 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 的不良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 身原因很重要 !
.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家 爵因生活琐事连杀4名同学!
• 了解盗窃、殴打他人两种最常见 违法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
• 盗窃—一般的小偷小摸属于不道德行为;盗窃
1000元以上不满2500元的处管制、拘役、有期徒 刑六个月或处罚金;2500元以上…
• 殴打他人—《治安处罚法》第43条规定: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 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 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