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其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地发展中。1972年10月,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在荷兰召开的“关于CAD原理的工作会议”上给出如下定义:CAD是一种技术,其中人与计算机结合为一个问题求解组,紧密配合,发挥各自所长,从而使其工作优于每一方,并为应用多学科方法的综合性协作提供了可能。CAD是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对产品和工程进行设计、绘图、造型、分析和编写技术文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
根据模型的不同,CAD系统一般分为二维CAD和三维CAD系统。二维CAD系统一般将产品和工程设计图纸看成是“点、线、圆、弧、文本……”等几何元素的集合,系统内表达的任何设计都变成了几何图形,所依赖的数学模型是几何模型,系统记录了这些图素的几何特征。二维CAD系统一般由图形的输入与编辑、硬件接口、数据接口和二次开发工具等几部分组成。
三维CAD系统的核心是产品的三维模型。三维模型是在计算机中将产品的实际形状表示成为三维的模型,模型中包括了产品几何结构的有关点、线、面、体的各种信息。计算机三维模型的描述经历了从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到实体模型的发展,所表达的几何体信息越来越完整和准确,能解决“设计”的范围越广。其中,线框模型只是用几何体的棱线表示几何体的外形,就如同用线架搭出的形状一样,模型中没有表面、体积等信息。表面模型是利用几何形状的外表面构造模型,就如同在线框模型上蒙了一层外皮,使几何形状具有了一定的轮廓,可以产生诸如阴影、消隐等效果,但模型中缺乏几何形状体积的概念,如同一个几何体的空壳。几何模型发展到实体模型阶段,封闭的几何表面构成了一定的体积,形成了几何形状的体的概念,如同在几何体的中间填充了一定的物质,使之具有了如重量、密度等特性,且可以检查两个几何体的碰撞和干涉等。由于三维CAD系统的模型包含了更多的实际结构特征,使用户在采用三维CAD造型工具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时,更能反映实际产品的构造或加工制造过程。
目前,三维CAD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设计的主流工具。三维CAD系统已经从早期的实体造型,发展到特征造型和基于约束的造型。
CAD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航空航天、模具、仪表、轻工等制造行业。三维CAD 系统在产品的零件造型、装配造型和焊接设计、模具设计、电极设计、钣金设计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功能,真实感显示、曲面造型的功能也已经很强大。
目前,高端的三维CAD系统主要包括UG NX、CATIA、PRO-E。中端主流的三维CAD系统主要包括SolidWorks、SolidEdge、Inventor。国产的三维CAD系统有Solid3000和CAXA实体工程师。而我国流行的二维CAD系统主要包括AutoCAD、CAXA、中望、浩辰等。
基于三维CAD系统,已经有很多CAE/CAM系统,支撑产品的设计/仿真和制造。
CAD/CAE/CAM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佳工机电网
作者:卜云峰
CAD/CAE/CAM技术概况
CAD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50-60年代初CAD技术处於准备和酝酿时期,被动式的图形处理是这阶段CAD技术的特征。60年代CAD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并进入应用时期,这阶段提出了计算机图形学、交互技术、分层存储符号的数据结构等新思想,从而为CA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70年代CAD技术进入广泛使用时期,1970年美国Applicon公司首先推出了面向企业的CAD商品化系统。80年代CAD技术进入迅猛发展时期,这阶段的技术特征是CAD技术从大中企业向小企业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从用於产品设计发展到用於工程设计和工艺设计。90年代以后CAD技术进入开放式、标准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时期,这阶段的CAD技术都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图形接口、功能日趋标准化。微机加视窗操作系统与工作站加Unix操作系统在因特网的环境下构成CAD系统的主流工作平台,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CAD/CAE/CAM集成化体系摆脱空间的约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布局及生产管理的要求。在CAD系统中,正文、图形、图像、语音等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高新技术得到综合应用,大大提高了CAD自动化设计的程度,智能CAD应运而生。智能CAD把工程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知识库及专家系统、拟人化用户介面管理系统集於一体。
CAD体系结构大体可分为基础层、支撑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基础层由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和系统软件组成。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异地协同虚拟CAD环境将是CAD支撑层的主要发展趋势。应用层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有各自的CAD专用软件来支援相应的CAD 工作。
CAE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CAE主要指用计算机对工程和产品进行性能与安全可靠性分析,对其未来的工作状态和运行行为进行模拟,及早发现设计缺陷,并证实未来工程、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可用性与可靠性。CAE软件是迅速发展中的计算力学、计算数学、相关的工程科学、工程管理学与现代计算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知识密集型信息产品。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工程需要解决而理论分析又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CAE技术的研究始於20世纪50年代中期,CAE软件出现於7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CAE软件在可用性、可靠性和计算效率上已基本成熟。国际上知名的CAE软件有NASTRAN、ANSYS、ASKA、MARC、MODULEF、DYN-3D等。但其数据管理技术尚存在一定缺陷;运行环境仅限於当时的大型计算机和高档工作站。近十多年是CAE软件的商品化发展阶段,其理论和算法日趋成熟,已成为航空、航天、机械、土木结构等领域工程和产品结构分析中必不可少的数值计算工具,同时也是分析连续过程各类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功能、性能、前后处理能力、单元库、解法库、材料库,特别是用户介面和数据管理
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前后处理是CAE软件实现与CAD、CAM等软件无缝集成的关键性软件成份;它们通过增设与相关软件(如Pro/E、CADDS、UG、Solidedge以及Solidworks、MDT 等软件)的接口数据模块,实现有效的集成;通过增加面向行业的数据处理和优化算法模块,实现特定行业的有效应用。CAE软件对工程和产品的分析、模拟能力,主要决定於单元库和材料库的丰富和完善程度,知名CAE软件的单元库一般都有百余种单元,并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材料库,使其对工程和产品的物理、力学行为,具有较强的分析模拟能力。一个CAE软件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结果的精度,主要决定於解法库;特别是在并行计算机环境下运行,先进高效的求解演算法与常规的求解算法,在计算效率上可能有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差异。CAE软件现已可以在超级并行机,分布式微机群,大、中、小、微各类计算机和各种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目前国际上先进的CAE软件,已经可以对工程和产品进行如下的性能分析、预报及运行行为模拟∶
静力和拟静力的线性与非线性分析包括对各种单一和复杂组合结构的弹性、弹塑性、塑性、蠕变、膨胀、几何大变形、大应变、疲劳、断裂、损伤,以及多体弹塑性接触在内的变形与应力应变分析;
线性与非线性动力分析
包括交变荷载、爆炸冲击荷载、随机地震荷载以及各种运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振动模态分析、谐波响应分析、随机振动分析、屈曲与稳定性分析等;
声场与波的传播计算
包括静态和动态声场及噪音计算,固体、流体和空气中波的传播分析,以及稳态与瞬态热分析(传导、对流和幅射状态下的热分析,相变分析等),静态和交变态的电磁场和电流分析(电磁场分析、电流分析、压电行为分析等),流体计算(常规的管内和外场的层流、端流等)等。
CAM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CAM中的核心技术是数控技术,编制零件加工程序是数控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靠手工编程无法满足复杂零件数控加工的需求,5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了数控自动编程技术-APT语言的研究,形成了早期的CAM系统;如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编程机及部分编程软件∶FANUC、Siemens编程机。目前,CAM技术已经成为CAX(CAD、CAE、CAM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在CAD系统上建立起来的参数化、全相关的三维几何模型(实体+曲面)上进行加工编程,生成正确的加工轨迹。典型的CAM系统有UG、Pro/E、Cimatron 、MasterCAM等。其特点是面向局部曲面的加工方式,表现为编程的难易程度与零件的复杂程度直接相关,而与产品的工艺特征、工艺复杂程度等没有直接相关关系。CAM系统仅以CAD模型的局部几何特征为目标对象的基本处理形式,已经成为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只有采用面向模型、面向工艺特征的CAM系统,才能够突破CAM自动化、智能化的现有水平。
CAD/CAE/CAM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