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的方法与技巧
人民调解工作调解方法与技巧及注意事项
![人民调解工作调解方法与技巧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0565d1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01.png)
人民调解工作调解方法与技巧及注意事项人民调解是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
调解方法是指在运用一定的调解纠纷的形式下,具体采取的解决纠纷的措施。
由于民间纠纷是复杂多样的,当事人的情况各有差异,因此,在调解纠纷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调解方法,有时根据需要还可以同时结合使用几种调解方法。
根据结合多年的调解经验,以及收集同行乃至诸多基层司法所的调解方法与技巧,从人到社会及各相关角度,总结常用调解方法共十六种,下面我就从两个大的方面就人民调解工作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希望在以后的调解工作中有所帮助、有所启发:一、人民调解工作的常用方法与技巧(十六工作法)(一)心理调解法把握当事人心理首先是要探知当事人诉求,当事人各方会有各自在打官司中追求的主要利益,许多调解过程虽然具有对抗性,但却因为各自利益不同,导致追求的结果各不相同。
对这些纠纷进行调解时,关键是要知道当事人的利益所在,通过打官司最终想达到的主要目的。
准确了解各自的需求,协调好当事人的利益关系,申请和被申请可能会赢得皆大欢喜的结局。
其次要洞悉当事人的心理,法学是社会科学,调解员的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通过当事人表现的行为,洞悉当事人的心理,是调解案件的基础,也是调解技艺的体现,更能赢得当事人的尊敬。
心理虽然属于精神范畴,不像物质那样能直接看得见,摸得着,但它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行为及语言来表现,而后者是看得见、听得着的,并且心理活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测量。
当事人的心理,是当事人在参与调解时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心态。
基于各方诉求的不同,当事人所表现出的心态各异。
在调解时,如何甑别当事人所诉求的目的,这就需要调解员洞悉当事人的真实想法,为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有的放矢提供借鉴。
人民调解的方法与技巧
![人民调解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df6033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1.png)
人民调解的方法与技巧人民调解是一种通过协商、调解解决纠纷的方式,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种重要途径。
人民调解的目的是促使当事人和解,并达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结果。
在人民调解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来提高调解的效果。
人民调解需要注重沟通和倾听。
调解员应该主动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并通过耐心的沟通了解双方的意见和利益。
在倾听的过程中,调解员要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不偏不倚地对待双方当事人。
同时,调解员要善于引导对话,促使双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方向。
人民调解需要运用合理的谈判技巧。
调解员应该具备谈判的技巧,例如善于化解冲突、善于协调利益关系、善于找到共同利益点等。
在谈判过程中,调解员要注重双方的利益平衡,避免偏袒一方,以达到公正的结果。
此外,调解员还要善于运用语言技巧,例如控制语气、选择合适的词语等,以增加调解的成功率。
人民调解需要遵循法律原则。
调解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要根据法律的规定,帮助双方当事人理解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引导双方依法解决纠纷。
调解员还要注重法律的适用和公正,不能随意改变法律的规定,以免引发更大的争议。
人民调解还需要运用心理学原理。
调解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可以通过分析当事人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调解双方存在情绪化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缓解紧张气氛、引导双方冷静思考的方式。
通过合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帮助当事人理解问题、调整心态,从而达到调解的目的。
人民调解还需要注重保密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不泄露双方的隐私信息。
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是维护双方权益的重要一环,也是增加调解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调解员要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但同时也要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
人民调解是一种通过协商、调解解决纠纷的方式,在调解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
人民调解员调解技巧
![人民调解员调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72f12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6.png)
人民调解员调解技巧作为人民调解员,掌握有效的调解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调解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人民调解员常用的调解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争议,并维护社会稳定。
一、倾听和理解作为调解员,倾听并充分理解双方当事人的诉求是至关重要的。
调解员应该给予当事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不要打断他们的讲述。
调解员要做到客观、公正地收听双方的陈述,并通过提问和追问来深入了解纠纷的核心问题。
二、保持中立和公正在整个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该保持中立和公正的立场。
调解员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要确保各方获得相等的机会和待遇。
调解员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调解,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在对待纠纷时,调解员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私人情感和个人立场干扰。
三、建立信任和互信通过建立信任和互信关系,调解员能够更好地化解纠纷。
调解员应该尽可能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尊重和重视的。
调解员可以运用一些积极的沟通技巧,如赞美、鼓励和肯定,以增强与当事人的亲和力和互信感。
四、运用妥协和平衡的技巧调解员应该具备妥协和平衡的技巧,以促成双方达成共识。
调解员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柔性技巧,如问题导向、利益识别和利益互换等,来寻求各方的最大化利益。
调解员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各方之间的共同点和交集,以创造共赢的解决方案。
五、耐心和细心对待纠纷调解,调解员的耐心和细心是至关重要的。
调解员要有耐心听取双方的诉求和观点,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冷静和平和的态度。
细心是调解员应该具备的另一项技巧,他们需要仔细分析各方的言行举止,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导致纠纷恶化的因素。
六、化解情绪冲突纠纷中常常伴随着激烈的情绪冲突,调解员需要具备化解情绪的技巧。
调解员应该在双方情绪激动时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情绪干扰调解过程。
他们可以运用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换位思考、倾听和理解他人情感等,以缓和双方的紧张情绪。
人民调解技巧
![人民调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030497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7.png)
人民调解技巧人民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它是通过调解员的调解,使双方达成一致,避免了走法院的繁琐程序,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人民调解员是公正的第三者,他们不属于纠纷双方,在调解中,他们要保持公正、客观,掌握一些调解技巧将会使调解更加成功。
1.保持中立公正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双方纠纷时,必须保持中立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因此,调解员要在调解前了解纠纷的事实和调解双方的利益关系,了解双方在纠纷中的诉求和态度,以便掌握调解方向和方法。
在调解中,不可对其中一方心生偏见,否则会影响调解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也会影响到调解的效果。
2.听取双方意见在调解中,调解员首先要做的是听取双方的意见。
这是了解纠纷的本质和调解方向的重要手段。
因此,调解员要有良好的倾听能力,耐心聆听双方的诉求,了解他们想要的解决方案。
同时,以亲和的态度沟通,让双方感受到调解员的关心和支持,建立双方的信任感,才能达到更好的调解效果。
3.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为了实现调解的目的,调解员需要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沟通过程中,调解员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例如,使用领导技巧和强化技巧来鼓励双方沟通,使用解决问题技巧和转移技巧来协助双方解决纠纷。
通过灵活的沟通方式,调解员可以使双方更好地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最终达成调解方案。
4.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在调解中,调解员需要有多种解决方案供给双方选择。
这有助于双方在调解中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也能减少双方在解决纠纷中受到的压力。
因此,调解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多种选择,从而尽可能地解决纠纷并避免双方再次陷入纠纷。
5.坚持法律原则尽管人民调解强调和谐协议,但是调解员在调解中仍应坚持法律原则。
例如,调解员要依据法律规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在调解中遵守法律规定。
只有这样,调解的结果才能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的接受。
总之,人民调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通过调解员的不断努力,加上合理的调解技巧,双方可以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既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也能达到纠纷解决的目的。
人民调解员调解技巧
![人民调解员调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572b5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3.png)
人民调解员调解技巧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解技巧:
1. 保持中立:调解员需要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建立起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的信任感,这是顺利开展调解工作的前提。
2. 了解基本事实与法律关系:调解员需要了解纠纷的基本事实和相关的法律关系,这是制定调解方案的基础。
3. 主动引导:调解员不仅是裁判者,还应当积极充当双方关系的斡旋协调者。
在调解中,调解员不能机械理解当事人自愿原则,要把程序上的自愿与实体上的自愿结合起来,才能引导当事人展开调解。
4. 准备多种调解方案:调解员要准备多种调解方案,以供当事人选择,并根据情况逐步展开。
5. 是非责任适度评说:调解员需要对纠纷的是非责任进行适度评说,以引导当事人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6. 营造调解氛围:调解员需要选择布置恰当的场所,适用不同案件调解的需要,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有助于缓解当事人的紧张情绪。
7. 情义融化法:通过关心、关爱和情感交流等方法,让当事人感受到调解员的诚意和关心,有助于促进双方和解。
8. 利益平衡法: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需要寻求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点,同时也需要分析当事人个人利益的平衡。
通过平衡各方利益,达成和解。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调解员有效地调解纠纷,促进双方和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
![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c15ad5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0.png)
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文章一:《倾听的力量》在人民调解中,倾听可是一项超级重要的技巧。
你可别小看了这简简单单的听,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就说我家隔壁那两口子,天天吵得鸡飞狗跳。
居委会的李大姐去调解,啥也没说,就坐在那儿静静地听他们互相抱怨。
等他们都说累了,气也消了大半。
李大姐这才开口,几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让两口子都觉得不好意思,从此也不怎么吵了。
为啥倾听这么有用?因为当人们觉得自己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心里的火气自然就小了。
你认真听,对方就能感受到你的诚意,觉得你是真心想帮他们解决问题。
所以啊,下次遇到要调解的事儿,别着急说话,先好好听听人家怎么说。
文章二:《以情动人,化解纠纷》大家都知道,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在人民调解中,打感情牌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有个朋友是调解员,有一回处理一对兄弟争遗产的事儿。
那场面,真是剑拔弩张!朋友没有直接讲法律、讲道理,而是和他们回忆小时候一起玩耍、一起吃苦的日子。
说到动情处,兄弟俩都红了眼眶,想起了彼此的好。
遗产的事儿也和平解决了。
感情这东西,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人们心里那把锁。
只要用对了地方,再大的矛盾也能化解。
文章三:《寻找共同点,拉近彼此距离》调解的时候,要是能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可就好办多了。
比如说,有两个邻居因为停车位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
调解员去了之后,发现他们都喜欢养狗。
于是就从养狗的话题入手,聊得热火朝天。
聊着聊着,气氛缓和了,再谈停车位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共同点就像是一座桥梁,能把两个对立的人连接起来。
只要找到了,就能让调解工作顺利进行。
文章四:《适当妥协,皆大欢喜》调解不是非要争个你输我赢,有时候适当妥协,才能让大家都满意。
我记得有个小区物业和业主的纠纷,业主觉得物业费太高,服务又不好;物业觉得业主太难缠,不配合工作。
调解员两边劝,让物业适当降低一点费用,提高一下服务质量;也让业主理解一下物业的难处,按时交物业费。
双方都做了一点让步,问题解决了,小区又恢复了和谐。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1e39068561252d380eb6e09.png)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孙志华一、人民调解的基本知识1、人民调解的概念人民调解是由本地人民群众推选的群众性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弄清事实真相,评断是非曲直,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劝导,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人民调解也是一项中国特色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
2、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1)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一方面,要加大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力度。
使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努力把可能激化的纠纷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当前民间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对民间纠纷发生的预测,控制能力,加大预防工作的力度,减少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通过调解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法律教育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3)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二、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调解工作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调解同种类型,同等难度的民间纠纷时,尽管甲乙两名人民调解员采用的调解手段、运用的调解方法和经历的调解程序大致相同,但调解结果却迥然不同,甲调解员又快又好地解决了纠纷,而乙调解员却事倍功半,久调不决。
原因何在?一项调解工作的顺利完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调解人员的调解方式和技巧。
在调解不同类型的纠纷时,除了要运用不同的调解方法,还要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解技巧,把调解方法和调解技巧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顺利完成调解工作的目的。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一讲在调解纠纷过程中,纠纷要素的运用技巧。
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原因是民间纠纷的五大要素。
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五大要素是做好各类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也可以说,掌握好这五大要素是调解好民间纠纷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技巧。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382b72f0722192e4536f69b.png)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一、人民调解的基本知识1、人民调解的概念人民调解属于民间调解。
它是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
2、人民调解的任务(1)积极调解民间纠纷。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纠纷主体日益多元化,内容日益广泛化,表现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域应当适应这一发展变化,不断加以扩大。
当前,要进一步调解好婚姻、家庭、邻里、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控制矛盾纠纷总量,稳定社会关系。
同时,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针对突出的热点难点纠纷开展工作,有效缓解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
(2)深入开展防激化工作。
防激化,即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为自杀、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把防激化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任务,反映了“标本兼治”的指导思想,适应了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体现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特色和优势。
(3)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人民调解组织开展法律和道德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寓于纠纷调解之中,与调解工作的开展紧密结合起来。
可以按照纠纷的种类,结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案释法、以事议法,起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作用;从而使广大群众知道哪些是违背法律或违背公共道德的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或公共道德所允许或提倡的行为,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预防纠纷的发生。
(4)努力与基层各项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相结合,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效果。
人民调解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促进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人民调解组织应当及时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使党和政府及时了解广大群众对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的意见和要求,了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现状,集中群众意志,维护社会稳定。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fce188dbceb19e8b8f6ba26.png)
六、师生互动
三、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方法
• (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
(二)动员多种力量协助调解的方法 (三)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的方法 (四)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的方法
•
(五)换位思考的方法
(六)苗头预测的方法 (七)模糊处理法
•
(八)褒扬激励的方法
四、人民调解工作的实用技巧
•
(一)时间要素运用技巧
(二)地点要素运用技巧
• (三)人物要素运用技巧 (四)情节要素运用技巧
五、调解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 (一)在人民调解活动中������ 纠纷当事人享有下 列权利������ 应记入调 • 解记录或询问申请人的笔录中������ 。 • ������ 1、自主决定接受������ 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 ������ • ������ 2、要求有关调解员回避������ • ������ 3、不受压制强迫������ 表达真实意思������ 提出 合理要求������ • ������ 4、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 (二)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承担 下列义务应记入调解记录或询问申请人的 笔录中。 • 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伪证明 材料 • 2、遵守调解规则 • 3、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 • 4、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 费。 • (四)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必须遵守下列 纪律 • 1、不得徇私舞弊 • 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 3、不得侮辱、处罚纠纷当事人 • 4、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 • 5、不得吃请受礼。
• • • • • • • • •
4、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 一是纠纷受理是自愿的: 二是接受调解是自愿的; 三是达成的协议是自愿的。 (2)合法合理原则。 一是合法性原则 二是合理性原则 (3)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
人民调解工作技巧
![人民调解工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2867f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e.png)
人民调解工作技巧
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需要一定技巧的工作,以下是一些人民调解工作的技巧:
1. 充分了解案情:在进行人民调解工作之前,要充分了解涉及方的事实情况、背景信息和利益诉求等,从而更好地把握矛盾的本质和根源。
2. 保持中立公正:作为调解员,要保持中立的立场和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坚持客观公正原则,避免偏听偏信。
3. 善于倾听和引导:调解员需要善于倾听各方的诉求和意见,理解各方的感受和想法,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协助各方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4. 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调解员需要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矛盾的症结所在,并与各方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5. 保持机密性:对于涉及个人隐私或敏感信息的案件,调解员要保持机密性,确保各方的个人隐私不会被泄露。
6. 培养和谐氛围: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促使各方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双方和解。
7. 引导双方达成共识:调解员要善于引导各方认识到互利共赢
的重要性,通过沟通和协商,使双方最终达成可行的共识和解决方案。
8. 结案后的跟进:在成功调解完成后,调解员要进行后续的跟进工作,确保各方按照协议履行义务,避免纠纷再次发生。
总之,人民调解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沟通、协商、调解等技巧,在公正、中立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村官考试农村工作知识: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村官考试农村工作知识: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655822a2f60ddccda38a00b.png)
(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照合法性的原则,严格依法律调解,对纠纷的解决没有具体法律规定可循时,依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处理。
(二)是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的时候,应当坚持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应当对当事人宣传讲解国家现行法律的要求,进行普法教育;另一方面应在调解中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善良风俗,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
这是人民调解工作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内在要求。
(三)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的方法民间纠纷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情况不断变化,千头万绪。
这就要求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要能够全面了解纠纷的情况,掌握纠纷发展变化的规律,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从而牢固把握调解工作的重点。
一般而言,要顺利解决纠纷,特别是复杂的纠纷,就必须学会抓主要矛盾,突出调解工作重点的方法。
当然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因此,调解员在解决纠纷的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而且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注意处理好其他次要矛盾。
(四)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一般而言,调解工作主要是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这对多数当事人是有效的,但有些时候耐心的说教并不能触动当事人。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出丑。
一个人产生的思想问题、与他人发生纠纷,大多数与切身利益有关。
有些民间纠纷发生的原因,是当事人在生产生活中确实存在一定实际困难。
解决这类纠纷,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找出症结所在,切实帮助解决。
困难解决了,矛盾也就化解了。
因此在调解民间纠纷时,调解员应当注重解决在纠纷中当事人所面对的实际问题。
如果不注意解决当事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调解员对当事人的思想开导就会脱离当事人的实际状况,难以收到实效。
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资料讲解
![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150b17ea76e58fafbb0030d.png)
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一、“冷却降温法”也叫“热案冷处理法”当矛盾纠纷激化,有可能引发刑事案件的情况下,调解人员一定要临阵不乱,冷静思考,首先米取有效办法和策略,制止事态扩大和曼延。
然后依照法律法规,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待双方心平气和,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进行调解。
这类纠纷的特点是:双方当事人一般文化程度底,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失去理智。
气头之上谁规劝也不行,有一股:“二杆子”劲,甚至拉拢纠集亲朋好友参与其中,很容易发生群体性械斗事件。
如果调解人员不明事理,满目前往立即调解,不仅在节骨眼上无法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大曼延,反而由于处置不当会激发矛盾,引火烧身,危及自身安全,甚至陷入一场混战之中,无法脱身。
二、“情理交融法”又称“换位思考法”俗话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在民事调解中,双方当事人由于自私自利思想作嵩,跳不出个人圈子,好“钻牛角尖”。
我们启发双方当事人转换角色,换位思考。
在考虑个人得失的同时,也要替对方利益着想,做到知彼知己自我约束。
然后,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进行调解。
此类纠纷特点:双方当事人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爱争强好胜。
三、“扶正去邪法”是指运用法律的规定、道德的约束等,去除纠纷当事人的无理要求及邪念,弘扬正气,压制邪气,找准纠纷争议的焦点所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症下药,进行调解。
此类纠纷的特点:双方当事人胡搅蛮缠,提出无理要求,混淆是非,掩盖事实真相。
四、“逆向求助法”是指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让双方当事人首先明白争执结果如何?然后冷静思考,端正态度,辅之调解员法制宣传及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而达到调解之目的。
此类纠纷的特点:正向思维根本解决不了,双方当事人充满幻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五、“案例引导法”是指运用调解成功的相似案例,以案说法进行剖析,让双方当事人结合案例,对纠纷重新思考,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六、“亲友疏导法”是指用亲情友情加法律手段对纠纷当事人进行攻心疏导,在亲情友情的感化下达成成功调解。
人民调解技巧十种方法
![人民调解技巧十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31643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65.png)
人民调解技巧十种方法人民调解是一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推崇。
在进行人民调解时,调解员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以便更好地解决纠纷。
以下是人民调解技巧十种方法:1. 确定谈判目标:在谈判前,调解员需要清楚地了解双方的意愿和要求,并确定调解的目标。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更好地进行调解。
2. 善于倾听:调解员需要耐心地听取双方的意见和想法,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建立起互信和沟通的基础。
3. 保持中立:调解员应该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并且不应该插手或干预双方的争端。
调解员应该在调解过程中保持公正,让双方感受到公正的待遇。
4. 寻找共同点:调解员需要在双方的观点中寻找共同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解。
这样可以为解决纠纷奠定良好的基础。
5. 善于引导:调解员需要善于引导双方思考,使他们能够理性地解决问题。
调解员应该避免冲突和争吵,让双方更加理性地思考。
6. 尊重双方:调解员需要尊重双方的权利和尊严,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注。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该避免伤害双方的感情。
7. 利用媒介:调解员可以利用媒介来帮助双方解决纠纷。
例如,调解员可以采用人民调解室、网络调解等方式来促进调解。
8. 采取灵活的方式:调解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调解方式。
例如,可以采用单独调解、集体调解等方式。
9. 注重细节:调解员需要注重细节,例如,在调解场所的布置、调解时间的安排等方面,都需要注意细节问题。
这样可以为调解创造良好的氛围。
10. 鼓励双方和解:调解员需要鼓励双方和解,让他们理性地解决问题。
在调解结束后,调解员还需要跟踪双方的和解情况,确保调解的结果得到实现。
人民调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可以迅速解决各种各样的纠纷。
调解员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才能更好地进行调解。
希望以上方法能对人民调解工作有所帮助。
人民调解有哪些技巧
![人民调解有哪些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8ab576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a.png)
人民调解有哪些技巧人民法院在受到了当事人起诉之后,一般是会安排调解的,希望能够通过调解解决彼此的纠纷,让人民的纠纷能够更快的解决掉,而不需要对簿公堂,这也变相的在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的。
关于调解的内容我给出下面意见。
人民调解有哪些技巧一、及时稳定当事人情绪,为开展调解创造先决条件凡发生矛盾纠纷的,都是因某些利益冲突而又不能达成共识,各持己见才发生纠纷。
因此,双方当事人心中都有一个“结”,一股气,情绪都很激动。
我们要做好调解工作,首先必须稳定当事人的情绪。
他们心情平静了,才能进行调解。
否则无法调解,甚至愈演愈烈,发生更严重后果。
如何稳定当事人的情绪?1、创造一个亲近、祥和、安定的氛围。
调解人员对申请调解或是走出去调解的,对当事人都一样热情,贴近他们,关心他们。
在嘘寒问暖拉家常基础上,对他们发生的事情表示关切,也表明帮助他们公平合理解决问题,借此转移双方当事人“对抗”的注意力。
(例)2、在当事人之间树立信任感。
调解人员在当事人之间一定要树立平等待人和公平、公正处事的形象。
使他们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坚定依靠调解解决纠纷的信心。
(例)3、引导当事人树立自我探讨、认识、处理相互之间所发生的纠纷的决心。
调解人员对双方当事人明确提出:人与人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冲突很正常,在社会上经常发生。
解决矛盾纠纷,可以通过诉讼渠道,也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自己的组织机构,也是第三方参与当事人之间对双方发生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探讨和协商处理,这样既省钱省力,又不伤和气达到化解矛盾,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肯定他们,愿意接受调解是有觉悟的积极表现。
(例)二、在调解中一定要严格掌握“评、判、裁、决”四个字人民调解委员会既不是党政机关,也不是司法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第七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调解机构没有作出判决、裁定、决定的权力。
在具体调解工作中,对当事人的是非对错,不要随便批评、评论,更不能作出判决、仲裁或行政决定。
人民调解的方法和技巧
![人民调解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2e3e70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b.png)
化解矛盾的艺术:人民调解的方法和技巧人民调解是新时代推行的一种人民调解制度,其目的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在实际操作中,人民调解涉及到许多方法和技巧,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和程序人民调解的第一步是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和程序。
了解法律相关知识和程序,可以帮助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的思路更加清晰,能够分析矛盾的根本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二、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情感调解员在调解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情感。
要注意当事人在表达意见,对于每一个问题细心聆听,了解每个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心理状态以及双方对于矛盾的看法,了解双方的心理需求,有助于调解员在调解一个矛盾时了解每一方的实际情况和感受,减轻人民调解的难度。
三、寻找共性,化为可量化的条款在人民调解中,必须要抓住相关问题的共性和可通行的路线。
如能在矛盾的分析中找到某种共性,就可以将这种共性转化为可量化的对双方都有利的条款,通过强化这些条款来减轻人民调解的难度。
四、注重说服和引导人民调解的一个核心的精髓就是说服和引导。
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要注重说服和引导,在交涉过程中通过谈话、分析、解释等方式拓展当事人的思路,促进双方的思维起伏,引导当事人建立信任、理解及相互包容的心态,最终达到相互谅解,化解矛盾。
五、注意细节问题人民调解过程中有时候会受到一些细节问题的干扰,例如语言表述方式、沟通方式、表情和语气等等,这些问题通常可能会影响调解员的说服力和引导能力。
在人民调解中,调解员必须时刻注意口头表述和非语言沟通的问题,避免任何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以上是人民调解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这些经验可以有所启发,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帮助。
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
![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4c59a22a26925c52cc5bfdf.png)
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人民调解中的七种调解技巧一、“冷却降温法”也叫“热案冷处理法”当矛盾纠纷激化,有可能引发刑事案件的情况下,调解人员一定要临阵不乱,冷静思考,首先采取有效办法和策略,制止事态扩大和曼延。
然后依照法律法规,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待双方心平气和,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进行调解。
这类纠纷的特点是:双方当事人一般文化程度底,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失去理智。
气头之上谁规劝也不行,有一股:“二杆子”劲,甚至拉拢纠集亲朋好友参与其中,很容易发生群体性械斗事件。
如果调解人员不明事理,满目前往立即调解,不仅在节骨眼上无法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大曼延,反而由于处置不当会激发矛盾,引火烧身,危及自身安全,甚至陷入一场混战之中,无法脱身。
二、“情理交融法”又称“换位思考法”俗话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在民事调解中,双方当事人由于自私自利思想作嵩,跳不出个人圈子,好“钻牛角尖”。
我们启发双方当事人转换角色,换位思考。
在考虑个人得失的同时,也要替对方利益着想,做到知彼知己自我约束。
然后,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进行调解。
此类纠纷特点:双方当事人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爱争强好胜。
三、“扶正去邪法”是指运用法律的规定、道德的约束等,去除纠纷当事人的无理要求及邪念,弘扬正气,压制邪气,找准纠纷争议的焦点所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症下药,进行调解。
此类纠纷的特点:双方当事人胡搅蛮缠,提出无理要求,混淆是非,掩盖事实真相。
四、“逆向求助法”是指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让双方当事人首先明白争执结果如何然后冷静思考,端正态度,辅之调解员法制宣传及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而达到调解之目的。
此类纠纷的特点:正向思维根本解决不了,双方当事人充满幻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五、“案例引导法”是指运用调解成功的相似案例,以案说法进行剖析,让双方当事人结合案例,对纠纷重新思考,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人民调解员技巧
![人民调解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f7e29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5.png)
人民调解员技巧人民调解员是社区中解决纠纷的重要角色,他们通过沟通、调解和协商等手段,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以提高调解的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人民调解员的技巧,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一、倾听和理解作为人民调解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当事人在解决纠纷时,通常会情绪激动,需要有人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痛苦。
人民调解员应该虚心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不打断他们说话,并通过积极的肢体语言和回应,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注。
只有真正理解了当事人的心情和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调解工作。
二、客观公正人民调解员是一个中立的角色,应该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无论是在听取当事人陈述时,还是在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都要尽量做到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面对复杂的矛盾纠纷时,人民调解员要善于分析和评估,找出事实真相,并以客观的态度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三、引导和协调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常常需要引导当事人表达意见、协调冲突。
在引导过程中,人民调解员要善于提问,帮助当事人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方向。
同时,要注重维护当事人的尊严和面子,避免采取强势或威胁的方式。
通过引导和协调,人民调解员可以使当事人逐渐理解对方的立场,找到共同的利益点,达成共识。
四、沟通和表达有效的沟通和表达是人民调解员必备的技巧之一。
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传达给当事人。
同时,人民调解员还应该善于运用非语言沟通,如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强沟通的效果。
通过恰当的沟通和表达,人民调解员可以更好地与当事人建立信任和共鸣,促进纠纷的解决。
五、灵活应对在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
因此,他们需要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
人民调解员应该具备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的特点,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调解方法和策略。
有时候,他们需要采取主动引导的方式;有时候,他们需要采取退一步、让步的方式。
人民调解方法与技巧
![人民调解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2f7ee8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7e.png)
人民调解方法与技巧人民调解的方法和技巧新时期的民间纠纷非常复杂,千头万绪,我们广大的人民调解员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总结,完善方法和技巧,总结出比较实用的方法。
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几种调解方法,从而提高了解决矛盾纠纷的效率,促使调解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一是另辟蹊径,迂回包抄矛盾发生时,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时,如果调解员简单的说教,老话重提,可能会引发当事人的厌烦和抵触情绪。
此时,避开矛盾焦点,顾左右而言他,寻找突破点,引起当事人的兴趣,然后再巧妙引导当事人主动回到主题,往往能够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比如:京包线拆迁案。
二是以案说法,触类旁通纠纷当事人往往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尽可能解释自己所犯的错误。
有比较才有鉴别,此时发挥典型案例引导示范作用,让当事人有所参考,举一反三,联系自身,认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纠纷也能迎刃而解了。
比如:农民工讨薪案。
三是趁热打铁,求同存异对于一般类似赔偿的纠纷,纠纷清洁较为简单,双方在权利义务的归宿上无大分歧,主要在细节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调解这类纠纷要就事论事,了解双方在主要事项上是否有接近的可能,趁热打铁,往双方都有可能接受的方向上撮合。
比如:顺峰高尔夫球场辞退员工案。
民间纠纷类型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类型的纠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类的纠纷又有不同的情况。
做好调解工作,首先要讲究调解语言的技巧。
例如: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妻要离婚,理由是婆媳不和,丈夫无法消除纷争,为讨个清净,同意离婚,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并不是已经死亡的婚姻家庭纠纷时,调解语言技巧尤其至关重要。
在初次接触要求离婚的女当事人时,我们不妨真诚地说“把你心中的苦水倒出来给我们听听”,一句贴心的话,使女方倾其所有,这时,你只管静静地听,在初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采取举一反三,换位思考的方式耐心的进行劝解。
对于老人,我们首先说话要说到老人的心里,如过去苦难日子,现在的幸福生活,使老人愿意与你谈心,然后谈自己的想法,使老人换一个角度来认识问题,使婆媳矛盾得以化解,握手言和。
人民调解员技巧
![人民调解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95c6f7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d.png)
人民调解员技巧人民调解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的工作是协调和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能力。
下面是人民调解员技巧的主要内容:一、沟通技巧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人民调解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倾听:人民调解员需要认真倾听当事人的意见和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
2.表达:人民调解员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当事人能够理解和接受。
3.引导:人民调解员需要引导当事人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调解技巧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调解技巧,能够有效地协调和解决矛盾。
在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客观公正:人民调解员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2.平衡利益:人民调解员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3.灵活应变:人民调解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采取不同的调解策略。
三、法律知识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够正确地引导当事人解决问题。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人民调解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循法律程序,确保调解结果合法合规。
四、心理学知识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当事人的心理状态。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人民调解员需要了解当事人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调解策略,缓解紧张情绪,促进和谐解决。
总之,人民调解员技巧的主要内容包括沟通技巧、调解技巧、法律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只有具备这些技能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03f73cb102de2bd96058834.png)
人民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一)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享有下列权利(应记入调解记录或询问申请人的笔录中)。
1、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2、要求有关调解员回避;3、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意思,提出合理要求;4、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二)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承担下列义务(应记入调解记录或询问申请人的笔录中)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伪证明材料;2、遵守调解规则;3、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4、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费。
(四)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必须遵守下列纪律:1、不得徇私舞弊;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3、不得侮辱、处罚纠纷当事人;4、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5、不得吃请受礼。
五、调解民间纠纷的规则1、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指定一名人民调解员为调解主持人,根据需要可以指定若干人民调解员参加调解。
当事人对调解主持人提出回避要求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予以调换。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分别向双方当事人询问纠纷的事实和情节,了解双方的要求及其理由,根据需要向有关方面调查核实,做好调解前的准备工作。
3、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根据需要可以邀请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参加,被邀请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给予支持。
4、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一般在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进行,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便利当事人的其他场所行。
5、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根据需要可以公开进行,允许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和当地(本单位)群众旁听。
但是涉及当事人的隐私、商业秘密或者当事人表示反对的除外。
6、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在调解前应当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人民调解的性质(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原则(合法、自愿、尊重诉权)和效力,以及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7、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特点和纠纷性质、难易程度、发展变化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报疏导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消除隔阂,引导、帮助当事人达成解决纠纷的调解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人民调解工作的实用技巧在调解工作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调解同种类型、同等难度的民间纠纷时,尽管甲乙两名人民调解员采用的调解手段、运用的调解方法与经历的调解程序大致相同,但调解结果却迥然不同。
甲调解员又快又好地解决了纠纷,而乙调解员却事倍功半,久调不决。
原因何在?一项调解工作的顺利完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就是调解人员的调解方式与技巧。
在调解不同类型的纠纷时,除了要运用不同的调解方法,还要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解技巧,把调解方法与调解技巧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顺利完成调解工作的目的。
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原因就是民间纠纷的五大要素。
及时了解与掌握这五大要素就是做好各类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也可以说,掌握好这五大要素就是调解好民间纠纷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技巧。
(一)时间要素运用技巧民间纠纷所涉及的时间问题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纠纷发生的时间;纠纷持续的时间;调解纠纷的时机。
民间纠纷发生的时间往往具有季节规律,它就是调解人员做好预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
民间纠纷持续的时间,往往说明了民间纠纷的复杂程度与调解工作的难易程度。
对于这类时间长、隔阂深、问题比较复杂的纠纷,调解人员要做好持续作战的准备。
调解纠纷的时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就是指对于持续时间长久调未决的纠纷,调解人员要选取最佳时机再一次进行调解;二就是指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调解人员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如何灵活把握调解纠纷的时机呢?首先,在调解时不要急于求成而就是要反复调查研究,耐心细致地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稳妥解决。
如果遇到当事人不懂法时应当先宣传有关法律,循循善诱,积极疏导,进行调解。
如果遇到当事人冲动发火不冷静时,不能强行调解,这样就是起不到调解的作用的。
应等待时机再行调解。
其次,根据谈话的环境与当事人的心态决定谈话的内容。
特别就是批评教育的话,提出要求的话,更要注意说话方式与说话时间,以免引起当事人的反感与敌视。
【案例K】家住厂洼村柿园组的李保诚老人,其儿媳王晓梅人高马大,蛮横泼辣,对公婆、丈夫不打即骂,一家人见其无不胆战心惊。
自儿子结婚五年来,李保诚老人已多次到有关部门反映其儿媳虐待老人。
有关工作人员也多次上门调解,但王晓梅态度很强硬,不听劝,反而说这就是自家的事,叫调解人员少管闲事。
王晓梅虽对公婆不孝顺,但与自己的母亲感情却很好。
前不久,她回了趟娘家,她母亲向她哭诉,说她那个刚进门才半年多的弟媳妇好吃懒做,对老人呼来喝去。
老人有一点做得不让她满意,不就是骂就就是打。
王晓梅听了很生气,与弟媳妇大吵了一架,两人还扭打起来。
王晓梅的脸还被她弟媳妇抓花了。
这时,她弟弟及时赶回家,把两人拉开了。
回到家后,王晓梅一肚子气,踢桌子摔凳子。
李保诚老人听见屋里有很大的响动,就到屋门前朝里瞧了瞧。
王晓梅瞧见老人,破口大骂:“瞧什么瞧,快给我滚!”并随手拿起桌上的杯子朝老人扔了过去,砸到了老人的头,顿时肿了一块。
老人伤心得跑到村调解员老张家,哭着说:“我做的什么孽啊!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老张瞧见老人这样,忙把老人带到村卫生所诊治并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老张领着包扎好的老人回到了老人的家。
王晓梅瞧见她二人进门,很不好意思,扭身就要进里屋。
老张叫住了她,关切地问:“晓梅啊,您这脸上就是怎么了,没事吧?”王晓梅没说话,坐了下来。
老张一口没提她打老人的事,只就是与她拉起了家常话。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王晓梅娘家。
这一下就打开了王晓梅的话匣子。
对王晓梅弟媳的所作所为,老张表示愤慨,她语重心长地说:“老人把我们养大不容易啊,婆婆与亲妈都就是妈。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难道就不怕自己老了被孩子这么对待?”王晓梅听了,若有所思。
老张趁机讲起了李保诚老夫妻俩料理家务与照顾孙子的辛苦,并把我国赡养老人的法律、政策一一讲给王晓梅听,告诉她虐待老人就是犯罪,要受到刑事追究的。
说得王晓梅直点头,她说:“张调解,就是我错了。
我早该听您的劝。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说服教育,终于使王晓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她向公婆认了错,为老人买药治伤,并写了保证,永不再犯。
一家人与与美美地过起了日子。
分析这起久调不决的纠纷最终得到圆满解决,关键在于调解员准确把握住了有利的调解时间。
在王晓梅对其弟媳虐待其母亲的事愤愤不平时,调解员老张在对王晓梅批评其弟媳的所作所为表示赞同的同时,抓住机会向王晓梅灌输赡养老人的美德与虐待老人的法律责任。
这些话,以前王晓梅听不进去。
可这次她听进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此时此刻的王晓梅心态与以前不一样。
她瞧见弟媳虐待自己母亲,在心疼母亲的同时,隐隐意识到了自己虐待老人的不对。
这从她瞧见老张领着李保诚老人进门,不再像以前那样不依不饶,而就是理亏地想躲避,可以明显地瞧出来她态度的改变。
在这样的时刻,调解员老张语重心长的话,她当然能听得进去。
从这件纠纷的解决,可以瞧出对于这种持续时间长的家庭纠纷,有时很难一下子把当事人的思想弄通。
一个优秀的调解员不会急于一时,而就是等待有利时机,重拳出击。
再难的纠纷也会迎刃而解。
(二)地点要素运用技巧受生活环境与传统习俗的影响,发生在不同地方的相同民间纠纷,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譬如,同样就是因为建房时所建房屋高于邻居家的房屋而引起的房屋纠纷,在发达的农村地区,邻居往往会因为采光权受影响而与建房者发生纠纷,大多表现为争吵;而在落后且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农村地区,邻居往往会以自家的风水受影响而与建房者发生纠纷,发生打架斗殴的概率大大增加。
调解人员只有熟悉掌握地点要素,才能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
纠纷发生的地点不同,纠纷态势的发展程度就会不同。
例如,婚姻家庭纠纷,如果就是发生在家庭之外,其严重性就会增加,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就要升级甚至已经升级,调解的难度也就会增加。
而如果发生在家庭内部,问题也许会比较容易解决。
因此,纠纷发生的地点不同,调解纠纷所要采取的对策也要随时调整、改变。
正确掌握纠纷发生的地点要素,便于正确选择适当的调解方法,也便于灵活运用其她调解技巧。
【案例M】田桥镇的张柱与邻乡姑娘陈静结婚两年。
刚开始小夫妻两人倒还相敬如宾,日子过得与与美美。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锅碗瓢盆的琐碎生活让两人觉得生活并不像结婚前想象的那么美好。
两人开始拌嘴,吵厉害了,陈静就收拾东西回娘家住一段。
前不久,夫妻俩大吵了一架后,陈静又回娘家了。
过了一个星期还没回家。
张柱就去接。
好说歹说,终于把妻子劝通了,跟她一起往回走。
快到家了,两人又吵上了,陈静不愿进门,转身就要回娘家,张柱不让,拖着陈静要进家门。
推推搡搡中,陈静扬手就给了张柱一巴掌。
张柱想想自己为了劝她回家,低声下气地说了那么多好话,赔了那么多不就是,结果却在邻居面前被老婆打了耳光,太窝火,太丢面子了。
她越想越生气,与陈静提出了离婚。
陈静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她表示不愿意离婚,但张柱坚决要离。
陈静跑到镇调解员韩大妈那里把事情告诉了她。
韩大妈知道小夫妻俩并没有太大的感情上的不合。
张柱这次坚决要离婚,主要就是因为陈静当着众多街坊邻居的面打了张柱一耳光,让死要面子的张柱下不了台。
想到这,韩大妈决定不私下调解这件事。
她邀请夫妻俩的亲戚与邻居开了个小型调解会。
在调解会上,陈静当着众多亲戚、邻居的面给张柱道了谦。
张柱瞧妻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诚心诚意地向自己道歉,内疚地说:“其实我也不对,不该与您闹离婚。
小静,您原谅我吧。
”陈静一瞧丈夫向自己道歉,忙说:“都就是我不好。
”众人一瞧两人与好了,都笑着说:“好了,不要您道歉来我道歉去了。
您俩快谢谢韩大妈吧。
”分析通常来说,婚姻家庭纠纷多发生在家里。
这时候,调解工作会比较好做。
但一旦发生在其她公共场合,这种矛盾往往就会升级。
因为,注重面子的当事人会认为家丑不可外传,对不分地点与自己起纠纷的另一方当事人产生极强的反感与敌对心理。
调解员韩大妈深谙其中的道理。
因此,她选择了一种恰当的纠纷调解方式:召开小型调解会,而不就是进行单个调解。
她要借调解会的形式让觉得丢了面子的张柱捡回面子,从而积极配合调解工作。
实践证明,韩大妈的判断就是正确的,采取的方法也就是正确的。
(三)人物要素运用技巧纠纷的主体就是双方当事人。
调解纠纷实际上就是调解人员对双方当事人所做的疏导、说服工作。
由于自然状况、社会阅历、文化素质与道德观念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
不同个性特征的当事人对纠纷与调解人员的工作会有不同的瞧法。
如外向型性格的人感情外露,内心想法会很快通过表情与行为表现出来;而内向型性格的人感情深沉,内心想法不易形于色与付诸于行动。
这就要求调解人员善于察颜观色,通过分析纠纷当事人的表情、言语与行为,弄清楚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再如,文化水平、法律素质高的人,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纠纷心理不容易形成,即使形成也不易外化为纠纷行为。
如果这类人与其她人发生了纠纷,她们对调解员有道理的话容易听得进去,也能理解调解员的工作并给予配合;反之,文化水平、法律素质低的人,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纠纷心理容易形成并容易外化为纠纷行为。
对这类纠纷当事人,调解人员就必须多花功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法律与政策讲清楚、讲透彻。
针对这种类型的当事人,平时的帮教工作与回访工作都就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调解人员只有把握了纠纷当事人的个性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调解方式与方法,攻心为上,突破当事人的种种心理障碍,以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
【案例N】五月一天,阴雨连绵,郭大娘满面泪水的来到工人新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哭诉道:“我年轻守寡,家中贫苦,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相依为命,我又把三个孙子拉扯大。
现在儿子不认娘了,这可叫我咋活啊!”人民调解员们一面安慰老大娘,一面答应马上给她解决问题。
根据郭大娘的反映,人民调解员们不辞辛苦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
郭大娘的儿子郭兴华在市机械制造厂当工人。
三个孩子都已经参加了工作。
五年前,为了一点小事,郭兴华嫌母亲在外人面前多嘴,丢了她的脸,于就是开始刻薄老人,家中的好菜好饭与水果统统不许老人吃。
平日不理老人,五年多了,竟没叫过一声娘。
老人痛苦不堪,多次到儿子单位找领导反映情况。
领导多次找郭兴华谈话,做思想工作,她仍不回心转意。
最后在单位领导的帮助下,老人与儿子分居了。
郭兴华每月付给老人一定的生活费。
从此,郭大娘孤身一人过日子了。
今年元月的一天,郭大娘又与儿子发生了口角,儿子声称再也不认这个娘了,从此再也不肯付给老人生活费了。
调解委员会掌握了情况后,首先分析了郭兴华的特点,她文化素质不高,比较自满,个性很强,能说会道,好强词夺理。
调解委员会派熟悉郭家的调解员老孙去找郭兴华谈话。
老孙从郭兴华的三个孩子谈起,说到三个孩子小时候,郭兴华工作忙,妻子身体又不好,都就是郭大娘忙里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