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并购双龙案例分析PPT
上汽集团与韩国双龙的并购案例分析 PPT
4.政府在鼓励走出去的同时适当 加以全面调控很重要
为确保海外并购的成功,政府 在支持中国企业的同时也要进行科 学的论证。
5 . 中国企业要加大在海外的宣传力 度,提升自身形象,为中国企业正 名
03
1.跨国并购复 杂的劳资关系 2.上汽对双龙 工重视程度不 足 3.上汽的承诺 超出呈现能力
04
05
1.并购双方 目标不同 2.韩国的 “外资厌恶” 和“警戒技 术流失”
1.金融危机
第三部分 总结与启示 CONTENTS 经验教训
01
02 建议
恋爱经验
1.经验教训
1. 海外并购要慎重,没 有足够的实力不要盲目 为了并购而并购
上汽与双龙合并将获得双龙汽车制 造的核心技术----发动机和变速器研发能 力,以及双龙在其强项SUV车型的整车 宝贵技术;上汽的自主研发能力也将拥 有双龙的技术平台规模
化 通过合并,上汽提升了自己在国 际市场的知名度,有利于今后自有品 牌的推广,也可以整合利用双龙分布 全球的经销网络,特别是在欧洲市场 的渠道资源,增加上汽在国外市场的 销量。
微观背景
上汽集团 1.上汽集团的软肋:大 而不强 2.上汽确立了新的三大 目标:改制重组、整 体上市、发展自主品 牌
双龙汽车 1.独自经营的双龙汽 车公司在陷入债务泥 潭后也面临被出售的 命运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01
并购过程
02
并购动因
03
并购后的整合
04
整合结果分析
05
失败原因分析
恋爱过程 1.并购过程
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失败案例分析
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失败案例分析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失败案例分析毛健(会计1107, 20111702733)1 背景资料上汽集团是中国三大汽车工业集团之一,2003年生产整车78.2万辆,并以合并销售收入117亿美元跻身于全球500强企业行列。
双龙汽车公司起始于1954年初创的东亚汽车公司,是韩国第4大汽车企业,主要生产越野车和高级轿车。
l997年,双龙汽车公司因资不抵债而被大宇集团收购。
l999年大宇集团解散时,双龙汽车公司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
由于经营不善,双龙汽车公司的债权债务出现严重倒置,企业濒于破产。
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便尝试向海外出售股权,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
2004年10月28日,中国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在汉城签署了双龙汽车公司部分股权买卖协议。
根据协议,上汽集团以5 900亿韩元收购双龙汽车公司48.92%的股份;次年,通过证券市场交易,上汽增持双龙股份至51.33%,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上汽拥有资金和市场的优势;双龙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上汽通过此次并购,既可以获取技术,又可以增强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而双龙的研发实力也对上汽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2并购动因2. 1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可以摆脱目前上汽在自主研发方面有所束缚的困扰,上汽的。
上汽不仅可以完善其产品类型,还将获得双龙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一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研发能力,以及双龙在其强项SUV车型的整车宝贵技术。
于是,上汽自主开发能力将因有了双龙的技术乎台而得以站得更高。
12.2占领市场双龙汽车当时是韩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商,年生产能力为l8万辆豪华轿车和SUV,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为11%。
收购双龙,使上汽集团可以拥有双龙品牌汽车的生产权和销售权,为上汽打入韩国乃至欧美市场提供了跳板。
2..3规模经济通过并购扩大了企业规模,初步达到了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最小水平,并有望通过整合中韩双方的管理和组织上优势资源,实现成本的降低,摆脱国产车高价低质的问题。
汽车行业间的并购案例解析
汽车行业间的并购案例解析中国与外国汽车行业间的并购案例一、上汽收购双龙:1、这次合作,堪称近三十年来汽车界最失败的一次。
2、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源于文化差异,尤其是全球金融海啸的不可抗力。
在并购时机选择、自身管理、团队实力、危机处理能力方面尚有欠缺。
3、2004年底,上汽斥资约5亿美元,收购了经营状况岌岌可危的韩国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次年,通过证券市场交易,增持双龙股份至51.33%,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收购时间:2004年10月收购金额:5亿美元收购资产:双龙汽车48.9%的股权现状:在合资的几年里,上汽入股双龙时达成的技术转让协议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上汽被迫决定停止继续注资、听任双龙汽车破产重组时,反倒落了个“窃取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投资协议”的罪名。
去年,双龙汽车宣告破产,上海汽车为此付出近20亿元学费。
教训:失败源于文化差异,韩国工会、自己的技术问题、境外资本运作和管理问题。
其体验值得借鉴:宁可高价收购技术、设备,也不要低价并购工厂。
(一)企业概况1、背景资料: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历史双龙公司创办于1954年1月,之初主要生产重型商务车和特殊用途车辆。
在1975年5月,双龙公司股票正式上市.自1983年接收东亚(DONG-A)汽车公司后,双龙迅速崛起,成为最可靠的专业四轮驱动运动型多用途车的制造商。
双龙集团在兼并了东亚公司后,改名为双龙汽车。
1988年,双龙推出SUV型KorandoFamily,其对本土消费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1991年双龙与奔驰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合作范围涉及汽油/柴油发动机技术转让和共同开发轻型商务车等方面。
其合作在韩国也被称为短期内实现技术转让最成功的案例。
1993年双龙推出MUSSO系列四轮驱动越野车,成为韩国四轮驱动越野车的代表。
同年,双龙公司看好韩国高级轿车市场(当时韩国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公司举债10亿美元进军高级轿车领域,引进德国奔驰轿车制造技术,生产双龙豪华运动轿车。
上海一汽收购双龙案例分析(英文版)
上汽收购双龙事件始末
• On October28, 2004, SAIC bought 48.92% of Ssangyong's sta kes at a price of $5 billion, and Ssangyong became a brand of the SAIC. What's more, in the next year, SAIC increased the holdings of Ssangyong shares to 51.33% through the trading of securities market, becoming an absolute stockcontroling shareholder. • 2004年10月28日,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双 龙48.92%的股权,双龙成为了上汽旗下的一 个品牌;次年,上汽通过证券市场交易,又增 持双龙股份至51.33%,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 东。
上海一汽收购双龙
中国汽车业 海外收购的 第一案
上海一汽简介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oration (SAIC), is one of Chinese largest auto group.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是中国四大 汽车集团之一
上汽收购双龙事件始末
• In 2003, Ssangyong Motor Company wanted to sell their shares. They invited a number of overseas companies to come to bid, and selected the appropriate ones.
上汽并购双龙案例分析
上汽并购双龙分析一、案例始末: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要从事乘用车、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开发、投资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
过加强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全球著名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形成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等系列产品;推进自主品牌建设,相继推出了荣威品牌和750产品,逐步形成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
上汽集团除直接经营管理汽车零部件、服务贸易等业务外,其核心的整车业务已注入持股83.83%的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汽车”),目前上海汽车已成为国内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
双龙汽车起家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营不善,到1999年自有资本滑到负613亿韩元,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便探讨向海外出售股权,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
2003年下半年,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邀请包括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雪铁龙汽车公司、中国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以及印度塔塔的海外企业前来投标。
2004年7月上海汽车公司被债权团选中,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正式收购双龙汽车48.92%股权。
2005年1月27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股权交割手续,获得双龙汽车5 1.33%的股份,正式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08年,随着国际油价的飞涨,双龙以生产SUV和大型车为主的弊病显现出来。
2008年上半年,受韩国国内柴油价格高出汽油价格的影响,韩国政府取消了对柴油车的补贴,使得主要产品为柴油车的双龙汽车在韩国.国内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
截至08年第三季度,双龙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2009年1月5日,上汽紧急调拨4500万美元注入双龙,用于支付员工工资,上汽提出援助条件是双龙公司要从生产一线裁员2000人,但工会坚持不裁员使得上汽无法接受,其2亿美元的救济性资金援助也暂时搁浅。
救不救双龙,一时间让上汽陷入两难境地。
2009年1月9日,上海汽车向韩国首尔法庭申请双龙破产保护,以应对销量下滑和债务攀升的局面。
上汽收购双龙始末
(2)文化融合被忽略 (2)文化融合被忽略
韩国工会与外国企业的矛盾无法调和,在上汽收购双龙 韩国工会与外国企业的矛盾无法调和, 双方的文化一直没有很好的融合。 后,双方的文化一直没有很好的融合。 此前双龙董事会曾表示,由于销售量急剧减少, 此前双龙董事会曾表示,由于销售量急剧减少,应该实 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但是为了员工的雇佣稳定, 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但是为了员工的雇佣稳定,要求通过 多方面的方案。比如,进行希望退职,轮休, 多方面的方案。比如,进行希望退职,轮休,今后两年减少 工资以及冻结晋升、晋级、新招聘、 工资以及冻结晋升、晋级、新招聘、暂停福利等方法大幅减 少固定费用的支出,从而改善结构费用,并与工会充分协商。 少固定费用的支出,从而改善结构费用,并与工会充分协商。 此举引发了双龙汽车工会的强烈反应。 此举引发了双龙汽车工会的强烈反应。怪罪中国的声音 也随即在韩国媒体上出现。 也随即在韩国媒体上出现。 由于工会组织十分强势, 由于工会组织十分强势,双龙汽车削减人员以降低生产 成本的尝试在罢工威胁下屡屡宣告失败。但即便如此, 成本的尝试在罢工威胁下屡屡宣告失败。但即便如此,面对 全球裁员的大势上汽提出的裁员计划, 全球裁员的大势上汽提出的裁员计划,韩国工会还是给予了 强烈的反对回应。 强烈的反对回应。 对此,上汽却强硬地回应称,各方应共同努力援救双龙, 对此,上汽却强硬地回应称,各方应共同努力援救双龙, 如果工会坚持罢工则表明其不积极救助双龙的姿态, 如果工会坚持罢工则表明其不积极救助双龙的姿态,双龙未 来将葬送在工会手中。 来将葬送在工会手中。
2.海外车企的工会问题。双龙汽车的工会很强大, 2.海外车企的工会问题。双龙汽车的工会很强大, 海外车企的工会问题 美国、欧洲车企的工会也很强大, 美国、欧洲车企的工会也很强大,中国车企必须做 好充分的准备。 好充分的准备。上汽收购双龙主要是基于当时主要 还是考虑全球战略要求,认为关键是实现整合, 还是考虑全球战略要求,认为关键是实现整合,劳 资关系可以协商共处。 资关系可以协商共处。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令人失望 双龙工会和上汽方面一直十分抵触, 的,双龙工会和上汽方面一直十分抵触,甚至在签 约5天之前,双龙工会举行了总罢工。这说明中国 天之前,双龙工会举行了总罢工。 车企考虑海外收购最需要评估的, 车企考虑海外收购最需要评估的,就是能否与其工 会达成一致,最少不能在经营上形成阻滞。然而, 会达成一致,最少不能在经营上形成阻滞。然而, 习惯于中国低成本生产方式的中国车企们, 习惯于中国低成本生产方式的中国车企们,可能最 难理解的也是这一点。 难理解的也是这一点。
上汽公司收购韩国双龙公司并购案例
2、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介绍 双龙汽车公司是韩国第四大汽车公司,主要生产中 高档越野车、高级轿车和房车。目前双龙公司的生产 能力为25万辆,其产品已出口到欧洲、亚洲、中南美 洲及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双龙汽车公司前身为创立于1954年的东亚汽车公 司,1988年3月更名为双龙汽车公司。1997年,双 龙汽车公司因资不抵债而被大宇集团收购。1999年, 大宇集团解散时,双龙汽车公司分离出来,成为独立 的上市公司。由于经营不善,企业濒于破产。2004 年10月双龙汽车公司的债权团举行会议,以投票方式 决定以约5亿美元的价格,将双龙汽车公司48.9%的 股权出让给上汽集团。
Introduction
“
陈 述
Introduction
2005年11月5日,上汽以企业经营不振为由,罢免了苏镇王官在双龙的职务 。这次罢免引发了双龙汽车工会与内部员工对于上汽“转移技术”的猜疑,而 这种怀疑更在员工与双龙工会的肆意渲染之下,进而扩散到整个韩国社会和舆 论界。2005年11月9日,双龙工会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主题为“阻止双龙汽车 作用降低及汽车产业技术流出的总罢工”,并要求蒋志伟自动辞职。 双龙工会 不断要求上汽尽快履行“把双龙产能扩建到30万台”和追加投资的承诺。此时 的双龙SUV在韩国总体市场中的份额已经从2000年初的35%下降到20%,韩 国政府政策调整,结束了对柴油的补贴,而双龙的大部分产品是以柴油为动力 的,影响很大。2005年,双龙预计全年销售17万辆的目标,只完成了14.1万 辆,亏损达1043亿韩元(约1.08亿美元)。上汽向双龙工会提出,双龙面临 经营危机,希望辞退部分员工,中断福利。但双龙工会不认为裁员是解决危机 的办法,并以在双龙总部前抗议集会的形式表示愤怒。积蓄已久的质疑与潜在 对抗让上汽陷入到并购双龙后最大的信任危机当中,裁员行动让对立最终达到 沸点,以罢工的形式爆发。 2006年 7月13日,双龙工人开始了第一轮罢工,工会成立了“爱国斗争实 践团”,开始在全韩国范围宣传“技术流出”的严重性。7月21日,150名双 龙工人在首尔和平泽的大街上以三步一拜的形式发起抗议,并向平泽市民宣布 长期斗争的计划。 尽管上汽方面从2006年2月就开始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罢工的准备工作,但这 场持续了49天的罢工还是给这家首次跨出国门的上海企业在精神上、心理上带 来了巨大的震撼。以致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曾表示,之前就知道韩国工会厉 害,但没想到会到这种程度。8月16日,双龙工会开始实行所谓的“玉碎罢 工”。但上汽没有就此表示妥协。8月18日,上汽冻结了双龙汽车包括工资、 税金在内的所有现金支付,直到工会罢工为止。
上汽收购双龙
上汽收购双龙案例1一、案例简述双龙汽车公司(简称双龙)是韩国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主要生产大型SUV 和高档豪华轿车。
1997 年,双龙因资不抵债而被大宇集团收购。
1999 年,大宇集团解散时,双龙被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
由于经营不善,双龙的债权债务出现严重倒置,公司濒于破产。
为此,双龙的债权团开始探讨向海外出售股权,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
2003 年下半年,债权团邀请海外企业前来投标,从中遴选合适的购买对象。
2004 年7月,上海汽车公司(简称上汽)中标,以每股1万韩元(约1130 韩元合1美元)、总计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经营状况岌岌可危的双龙48.92% 的股权。
2005 年,上汽又增持双龙股份至51.33%,成为其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2007年之后,随着国际油价的走高,SUV由于耗油量大,开始不被消费者看好,双龙在韩国的销售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
虽然上汽将双龙的多款汽车引入到了我国,还帮助双龙在我国建立起了相应的销售渠道,但我国的消费者并不认可双龙品牌,双龙汽车在我国也没有打开销路。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双龙的现金流几近枯竭。
为此,上汽与双龙管理层一起决定对公司架构进行重组,将旗下九个本部缩减到四个,并取消在韩国市场推出新款轿车的计划。
同时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上汽与双龙管理层一起提出减员增效、收缩战线的方案。
然而,这样的“精兵简政”计划却遭到了双龙工会的反对。
2008 年12月17日,双龙工会成员以外泄核心技术为由,扣留了平泽工厂的中方管理人员,其后又演化为去我国驻韩国大使馆门前的示威活动。
终于2009 年2 月6日,韩国法院宣布双龙进入破产重组程序,这意味着双龙的大股东上汽永远失去了对双龙的控制权。
1本案例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李凤云、王百强编写1二、并购双方简介(一)被并购方:韩国双龙汽车公司韩国双龙汽车公司是韩国第四大汽车制造企业,以生产销售越野车与高档房车为主,主要产品包括Rexton、Rodius和Chairman。
汽车行业间的并购案例解析
汽车行业间的并购案例解析中国与外国汽车行业间的并购案例一、上汽收购双龙:1、这次合作,堪称近三十年来汽车界最失败的一次。
2、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源于文化差异,尤其是全球金融海啸的不可抗力。
在并购时机选择、自身管理、团队实力、危机处理能力方面尚有欠缺。
3、2004年底,上汽斥资约5亿美元,收购了经营状况岌岌可危的韩国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次年,通过证券市场交易,增持双龙股份至51.33%,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收购时间:2004年10月收购金额:5亿美元收购资产:双龙汽车48.9%的股权现状:在合资的几年里,上汽入股双龙时达成的技术转让协议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上汽被迫决定停止继续注资、听任双龙汽车破产重组时,反倒落了个“窃取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投资协议”的罪名。
去年,双龙汽车宣告破产,上海汽车为此付出近20亿元学费。
教训:失败源于文化差异,韩国工会、自己的技术问题、境外资本运作和管理问题。
其体验值得借鉴:宁可高价收购技术、设备,也不要低价并购工厂。
(一)企业概况1、背景资料: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历史双龙公司创办于1954年1月,之初主要生产重型商务车和特殊用途车辆。
在1975年5月,双龙公司股票正式上市.自1983年接收东亚(DONG-A)汽车公司后,双龙迅速崛起,成为最可靠的专业四轮驱动运动型多用途车的制造商。
双龙集团在兼并了东亚公司后,改名为双龙汽车。
1988年,双龙推出SUV型KorandoFamily,其对本土消费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1991年双龙与奔驰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合作范围涉及汽油/柴油发动机技术转让和共同开发轻型商务车等方面。
其合作在韩国也被称为短期内实现技术转让最成功的案例。
1993年双龙推出MUSSO系列四轮驱动越野车,成为韩国四轮驱动越野车的代表。
同年,双龙公司看好韩国高级轿车市场(当时韩国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公司举债10亿美元进军高级轿车领域,引进德国奔驰轿车制造技术,生产双龙豪华运动轿车。
并购之文化整合失败案例-上汽收购韩国双龙讲述
3
$
被并购方:韩国双龙汽车公司
是韩国第四大汽车制造企业,以韩国高端 汽车生产商著称。公司前身为创立于1954 年的河东涣汽车制造厂。
1988年,双龙汽车推出SUV型汽车,在韩国消费者中引进了极大的震动 1991年,与奔驰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取得动力系统、生产组装技术百分之百 的转移,在短时间内便获得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汽车制造企业。 1997年发表的极致造车工艺的高级房车代表作CHAIRMAN,成为韩国史上最畅 销的高级房车。 1999年,率先投身于柴油发动机研发,自主研发新一代的柴油引擎技术,具有世界 级水平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在后来的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奠定了世界级的领先地位。
2.公司简介
并购方:上海汽车集团
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 2013年,上汽集团汽车销量超过500万辆,继续 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九次入选《财富》杂 志世界500强。
$
1
2
上汽当时的软肋:培养自主研发和建设自主品牌的压力。 从2002年到2004年,上汽已经投入40亿元用于自主研发,但未看 到市场成果。 无奈之下,上汽开始走向海外,希望通过技术购买、技术合作或 者并购来获得自主研发能力,打造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03年9月28日,上汽决定正 式参与收购双龙汽车公司
$
12月11日,递交投标书
05年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 东,股份 51.33%
04年3月12日,蓝星集团撤 出
10月28日,签订正式的买 卖合同,以五亿美元购 48.92%股份
7月28日,正式签署收购备 忘录
2.并购动因
上汽集团方面: 获得核心技术,增加自主车销售佳绩。2004年初,双龙汽车推出了一款四排坐 椅、 11座的 MPV “ Rodous ”,震惊全球车坛
上汽并购双龙案
企业应当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自身形象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的商品逐渐走向世界。 中国商品在赢得物美价廉美誉的同时,个别产品也出现了以次充好,质量 不达标的现象,中国制造遭到了世界普遍的质疑。中国企业在海外更是越 来越不受欢迎,成为“技术窃取者”和“资源掠夺者”的代名词。从中海 油竞购美国优尼科,到海尔集团竞购美国美泰,从TCL并购施奈德和汤姆 逊,再到京东方买下韩国的BOE和盛大收购韩国在Actoz,几乎全部都以 失败而告终,而且给国外留下了很负面的影响。上汽收购双龙的罢工事件, 显然也是中国企业负面印象的佐证之一。
5
XXXXXXXXXXXXXXXXXX
案例介绍
案例背景
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韩国各汽车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 困难,进入结构调整的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韩国汽车企业先后被国内 外企业并购,形成了新的市场格局。现代汽车公司收购起亚汽车公司,美 国通用汽车公司吞并大宇汽车公司,法国雷诺并购三星汽车公司。独自经 营的双龙汽车公司在陷入债务泥潭后也面临着被出售的命运。1999年12 月,双龙汽车公司负债达3.44万亿韩元(约合30亿美元),自有资本滑到 负613亿韩元(约合5330万美元)。自2003年下半年,双龙汽车公司债 权团加快了出售双龙汽车公司股权的步伐,包括美国通用、法国雷诺、雪 铁龙、中国上海汽车集团、中国蓝星集团以及印度的塔塔集团等均表达了 参加竞标的意向。
3
XXXXXXXXXXXXXXXXXX
双龙汽车公司(SSANG YONG Motor Company)
1.1
双龙汽车公司(Ssangyong Motor Company) 是韩国第四大汽车公司,主 要生产中高档越野车、高级轿车和房车。目前双龙公司的生产能力为 25万辆,其产品已出口到欧洲、亚洲、中南美洲及非洲等60多个国家 和地区。 双龙汽车公司前身为创立于1954年的东亚汽车公司,1988年3月更名 为双龙汽车公司。1997年,双龙汽车公司因资不抵债而被大宇集团收 购。1999年,大宇集团解散时,双龙汽车公司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 上市公司。由于经营不善,企业濒于破产。2004年10月双龙汽车公司 的债权团举行会议,以投票方式决定以约5亿美元的价格,将双龙汽车 公司48.9%的股权出让给上汽集团。
上汽收购双龙
⒊)市场势力效应。 持有这种动机的企业是想通过横向并购减少竞争 对手来增强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支配能 力,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或寡占以及由此带 来的垄断或寡占的利润。 A.通过横向并购减少竞争对手,形成市场支配力。上 汽在收购双龙的过程也考虑到要扩大市场占有额的 问题,因为双龙在韩国占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力,而 上汽在中国市场更是具备较强竞争力,这种强强联 合可以更有效的扩大市场占有率。 B.通过横向并购引起的集中,导致企业间易形成共谋。 在上汽收购双龙的过程中,对于形成市场卡特尔或 辛迪加没有做很多打算,也就是说上汽只是希望通 过并购可以更有效增加自身的有效竞争力。
1.要有战略考虑,要有长远打算。
不能只想着收购了就完事了。韩国社会商业贿赂成风,经济犯罪成本 极低,造成原管理层能力低下,且供应商与管理层和工会多有利益关系。 但是董事会罢免了原社长后,中方没有一个国际收购的整体团队支撑双 龙运作。
2.海外车企的工会问题。
双龙汽车的工会很强大,美国、欧洲车企的工会也很强大,中国车企必 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上汽收购双龙主要是基于当时主要还是考虑全球战略要 求,认为关键是实现整合,劳资关系可以协商共处。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令人 失望的,双龙工会和上汽方面一直十分抵触,甚至在签约5天之前,双龙工 会举行了总罢工。这说明中国车企考虑海外收购最需要评估的,就是能否与 其工会达成一致,最少不能在经营上形成阻滞。然而,习惯于中国低成本生 产方式的中国车企们,可能最难理解的也是这一点。
收购现实原因分析
国家层面
上海方面
上汽方面
完善产品线—— 夺取中国SUV市 场; 获得核心 技术——中高档 SUV技术;提升 研发生产能力; 中国首家海外收 购整车企业,开 国际整合之先河
国家鼓励自 主创新,壮 大中国车企
上汽收购双龙_doc
并购案例分析:上汽收购双龙小组成员沈虓(2010100035 金融3班)冉绍明(2010100037 金融3班)李瑶(2010100082 金融3班)熊英(2010100097 金融3班)张轶旻(2010100100 金融3班)王丽敏(2010100139 金融3班)并购案例分析:上汽收购双龙1.行业背景汽车工业是一个规模效益十分显著的产业。
世界汽车工业诞生100多年来,重组浪潮风起云涌,从早期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的自由竞争,到今天只剩下“6+3”少数几家企业的寡头竞争,并购重组一直是汽车行业的主旋律之一。
其中“6”指的是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日产,“3”指的是相对独立自主的本田、标致-雪铁龙和宝马。
有数据统计,在这“6+3”共9家企业中,前3家就占了全球汽车产量的接近一半,前6大跨国公司合计产销量已经超过全球总量的75%,再加上3家独立车厂,9家公司的汽车年产销量占世界市场总量的比例高达92%。
其中2004年,美国通用产销汽车810多万辆,位居世界第一;日本丰田为670万辆,居第二位;美国福特640万辆,排名第三,这几家企业的产量都超过中国去年全年的汽车产量。
整个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竞争能力的获得取决于规模的扩张以及技术实力的提高,这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单纯依靠自身发展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中迅速做大做强,而并购重组却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从世界范围看,国际汽车行业的并购重组按其所在不同地域、兼并特点及其影响,经历了萌芽期、启动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和日产雷诺六大汽车集团以及标致-雪铁龙、本田和宝马等几大汽车公司的形成,宣告了并购重组已进入成熟阶段。
反观正处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汽车行业,国内汽车市场的急速发展以及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的大量出现,均证明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在中国已开始进入启动期。
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汽车市场相比,中国汽车市场将更快进入收购兼并的成长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下半年,双龙汽 车公司债权团加快了出 售双龙汽车公司股权的 步伐,邀请海外企业前 来投标,从中遴选合适 的购买对象。
同年由于经营不善,双 龙汽车公司的债权债务 出现严重倒置自1999年 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便 探讨向海外出售股权, 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
6
并购过程
03年9月28日,上汽决定正 式参与收购双龙汽车公司
被并购方
双龙汽车公 司(韩国)
次年通过证券市场交易,增持至51.33%股权(绝对控股)
并购原因:上汽集团缺乏研发能力
3
被并购方:韩国双龙汽车公司 h
1988年 1991年
双龙汽车推出SUV型汽车
与奔驰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取得动力系统、生 产组装技术百分之百的转移,在短时间内便获得技 术上的重大突破,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汽车制造企业。
13
h
四、并购失败的跨文化分析
从跨文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此次并购失败的原因 归结为上汽对双方的文化差异认识不够。我们可以从中 韩的国家文化差异、商业文化差异和双龙汽车的特殊文 化三个角度分析上汽并购双龙失败的原因。
14
h
中韩两国的国家文化差异
维度 权利距离
中国 上下级距离更小
不确定性规避
习惯在交流场合使用 模糊词汇
1997年
推出高级房车代表作CHAIRMAN,成为韩国史上最畅 销的高级房车。
1999年 2004年
率先投身于柴油发动机研发,自主研发新一代的柴 油引擎技术,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柴油发动机技术。
双龙汽车推出了一款四排坐椅、 11座的 MPV “ Rodous ”,震惊全球车坛
4
h
并购背景
04年左右,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韩国各汽车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
9
h
并购结果分析
双龙销售收入与利润图(单位:亿美元)
上图上汽和双龙并购后,双龙的盈利情况。双龙被收购后,只有2007年实现了 0.13亿美元的微利,2005、2006、2008三年的亏损达到了4.01亿美元,双龙不仅 没有成为上汽“现金牛”,其自身的运营都会有一定的困难。
10
h
上汽和双龙销售量(单位:万辆)
05年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 东,股份 51.33%
10月28日,签订正式的买 卖合同,以五亿美元购
48.92%股份
h
12月11日,递交投标书
04年7月28日,正式签署收 购备忘录
7hLeabharlann 二、并购动因 获得核心技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优化产品结构 利用双龙,走向国际化 获得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8
h
上图是上汽和双龙从2003年到2008年的销量图。双龙的销量一 直徘徊不前,而且2008年由于罢工及市场等原因,更是达到了 9.22万辆的新低。上汽虽然每年销量都有一定的增长,但其增 长速度趋缓。
11
h
双龙汽车股价图(单位:韩元)
2004年10月28日上汽以每股1万韩元收购双龙汽车48.92%股权,并购双方都表 示对未来充满信心,但并购后双龙股价持续下跌。进入2005年后第一季度双 龙的上佳表现让投资者刮目相看,股价开始不断上涨。但由于各种原因双龙 股价在2006年开始下跌,到“玉碎罢工”左右,股价跌倒低谷。罢工的顺利 解决虽然使股价开始上涨,但在其后的半年内,股价一直徘徊不前,未出现 大的增长。虽然2007年上半年双龙实现盈利,但双龙的股价距上海收购出价 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困难,进入结构调整的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韩国汽车企业先后被国内外
企业并购,形成了新的市场格局。独自经营的双龙汽车公司在陷入债务泥潭
后也面临着被出售的命运。
现代汽车
起亚汽车
美国通用
大宇汽车
汽车
法国雷诺 汽车
三星汽车
双 龙
5
h
鼎盛时期曾达到年产汽车20万辆,占韩国汽车市场份额近10%。
就是这样一家以生产高级休闲车为主的知名企业,97年以来,却
三、并购后果
并购后双龙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双龙工会的 强势举世闻名,多次举行罢工使得双龙的重组计划 无法得到正常实施。2009年1月9日,双龙申请法 院接管,上汽正式放弃对双龙的经营权。2009年 2 月 6 日,韩国法院批准双龙的破产保护申请, 正式启动双龙“回生”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 着上汽对双龙的并购失败。
一直处于危机状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 美中集袭因购国国团, 资 。通上以双不用海及龙抵、汽印法资债车度国金而集的雷链被团塔诺断大、塔、中集裂宇雪国团,收铁蓝等龙星均、
表达了参加竞标的意向
1999年,双龙汽车母公司 大宇集团被800亿美元债 务压垮后进入破产程序, 双龙汽车9公9年司1分2月离,出双来龙后汽车公司负债 经过债转达股3与.4业4万务亿重韩整元,(约合30亿美 成为独立元的)上,市自公有司资。本滑到负613亿韩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男权主义 / 女权主义
个人主义倾向不断加 大
男权主义
长期取向 / 短期取向 看重长期承诺,愿意 为长期收获放弃短期 利益
韩国
上下级距离更大,有 明显的阶层概念
追求绝对真实的东西, 对于不确定的、模糊 的东西抵触强烈
集体主义保留得更为 完整
h
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 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S1318W1052 刘秋亚 S1318W1019 董敏
1
目录
h
一 案情简介 二 并购动因 三 并购结果 四 并购失败的跨文化分析 五 教训与启示
2
一、案情简介
h
并购方
上海汽车工业 总公司(中国)
5900 亿 韩 元 ( 约 41亿)元人民币
48.9%股权
12
h
上汽如何失去对双龙的控制权
2008年12月双龙爆发经营危机,资金缺口巨大。上汽提出的重 组谈判遭到了工会的拒绝。此时,面对现金流短缺、工会反抗 、市场需求下滑和管理失控等问题,上汽不得不同意双龙申请 破从产销保量护下滑。、2经00营9困年难1,月到9破日产。危双机,龙再汽到车申请公法司院正托管式,向下韩一步国双法龙院可能申就请 破 请是文产破破不回产产值。生保,这上程护是汽序。一用。换个40惨亿据句痛买了话的了解说教个训教,,。训韩如4。年国果教前训的双,告一“龙诉个回的我价们生棘值,5”手亿并程问美购元有序题的风类 依企险似然业,,投于得4资年西不要后方到谨可慎的各能。分申方 协商后妥善解决。公司将由此进入破产清算阶段,上汽也为此 交出昂贵学费。至此,轰动一时的上汽收购双龙也以失败画上 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