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处理解释

合集下载

中国石化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LOGIK3.0简介

中国石化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LOGIK3.0简介

可 视 化 解 释
添加/删除配水器 添加/删除分隔器 添加/删除射孔层段 添加/删除喇叭口
添加取心
删除取心 修改取心符号 修改取心深度 岩心绘制控制
岩 心 归 位 与 取 值
单心移动 整筒移动 添加岩心 删除岩心 曲线取值
添加/删除固井属性 修改符号 修改位置 删除符号
三、采用特征库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数据格式转换功能 由于测井数据格式类型繁多,数据格式转换 一直是测井解释系统所面临的难题。通过分析各 种测井数据格式的信息特征,在本系统中,建立 数据格式特征码库。通过软件自动实现数据格式 特征识别与匹配,快速识别出该数据文件的格式 类型,调用相匹配的数据格式转换模块进行扫描、 转换。 利用格式识别特征库技术,加快了数据格式 识别速度,数据格式扫描、解编模块容错处理较 好,实现了自动识别数据类型的功能,简化了数 据转换的难度,保证转换模块安全运行。
文件 显示 处理方法 编辑 工具 窗口 帮助
工具条
图头显示、编辑区 方 法 管 理 区 可 隐 藏 参 数 编 辑 区 可 隐 藏
图形显示区、曲线编辑区
成果表区
窗口切换控制区 状态条
河南油田测井公司
测井微机解释系统SLOGIK
目 录
§1系统开发背景
§2系统设计思想
§3系统总体结构 §4 系统主要功能
测井微机解释系统SLOGIK
目 录
§1系统开发背景
§2系统设计思想
§3系统总体结构 §4 系统主要功能
§5 系统特点
河南油田测井公司
测井微机解释系统SLOGIK
§1系统开发背景
2007年初,河南油田测井微机解释系统(2.0 版)参加了中石化举办的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交流 会,被评为推广项目。为使该项目得到进一步推 广应用,根据与会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需 要针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进一步的修 改、扩充和完善。信息部于2007年4月将微机测井 解释系统2.0版列为提升完善项目,2007年8月中 国石化股份公司和河南油田分公司签订项目委托 开发合同。

测井实验报告_2

测井实验报告_2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课程设计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要求 (2)三、实验内容 (2)四、基本原理 (2)1. 岩性研究方法 (2)2. 物性研究方法 (5)五、实现步骤 (8)1.骨架图版的制作 (8)2.综合解释 (9)六、课程设计感想与体会 (14)一、实验目的本课程设计是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资料处理方法及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卡奔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划分出油水层,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实验要求1.基本测井数据的加载2.骨架图版的制作3.对特定井段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逐点定量解释以及对油水层的划分三、实验内容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及老师所提供的的资料,完成解释图版的绘制。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

3. 利用深侧向和浅侧向电阻率测井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4. 根据声波、补偿中子和密度测井曲线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四、基本原理1.岩性研究方法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

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

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

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曲线来识别岩性。

a.岩性定性评价在对淡水泥浆钻的井内,地层剖面由砂岩、粉砂岩、煤层和泥岩四种岩石组成。

如果测井资料有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密度和电阻率曲线,则可按下列步骤区分它们:①用自然电位和微电极测井曲线把渗透层和非透层区分开:砂岩和粉砂岩的自然电位有明显负异常,微电极有正幅度差,而煤层和泥岩自然电位无异常,微电极无幅度差。

0811005_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0811005_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Data课程编号: 0811005 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时/学分:36/2 开课学期:2课程性质:学位课适用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大纲撰写人:赵军龙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以地层评价为核心,着重介绍测井资料预处理、碎屑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火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及剩余油测井评价原理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从事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打好必要的专业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

1. 要求研究生结合实际掌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加强对相关原理及方法技术的理解和运用;2. 了解现代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前沿技术。

二、课程主要内容:1. 绪论①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内涵和发展;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任务;③测井资料数据处理系统。

2. 测井资料预处理①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②测井曲线的平滑滤波;③测井曲线的环境影响校正;④交会图技术及应用。

3. 碎屑岩储集层测井评价①碎屑岩储集层的地质特点及评价要点;②油、气、水层的快速直观解释方法;③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及测井响应方程的建立;④统计方法建立储集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⑤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常用参数的选择;⑥POR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4. 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①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②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③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方法;④CRA、NCRA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5. 火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①火山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②火山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③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解释方法。

6.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解释与水淹层评价①水淹油层的地质和测井响应特征;②常规测井资料评价水淹层技术;③剩余油测井评价方法。

7.测井资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①煤田测井资料综合解释;②煤层气储集层测井解释;③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④水文测井资料解释;⑤工程测井资料解释。

XMAC测井技术处理解释与应用

XMAC测井技术处理解释与应用

7、套管井中评价水力压裂裂缝
过套管X-MAC各向异性分析综合图
1582-1610m
1583-1601m
4、岩石机械特性和裂缝应力分析模块
岩石机械特性计算是利用纵波时差、横波时差、岩 性密度、自然伽玛等曲线计算弹性模量、井周应力、岩
石破裂压力等20多个参数,反映岩石抗压缩、抗剪 切、抗张裂的能力。可进行裂缝识别、泥浆比重选择、
地层破裂压力预测等方面应用。 三方面研究: 岩石强度、地应力、岩石破裂机理
全波波形的裂缝识别
38
横波各向异性识别高角度裂缝实例
高角度裂缝引起的各向异性
2、裂缝孔洞评价 低角度裂缝引起的各向异性
2、裂缝孔洞评价
全波能量衰减识别裂缝实例2Biblioteka 裂缝孔洞评价斯通利波的裂缝识别
3 地层各向异性分析
快慢横波示意图
XReceiver
Fast
Slow
Y Receiver
X Source q
一、测井仪器简介 二、数据处理
三、地质应用
XMAC 测井原理
仪 器 特 点:
8个独立的偶极接收器阵列 2个单极子声源 2个垂直摆放的偶极声源 每个深度点可记录12条单极源波形 (4个普通声波时差波形,8个阵列 全波波形);32条偶极源波形。
8 Receiver Array
Isolator
Transmitter Section
偶极发射器 X
单极发射器 T1 偶极发射器 Y 单极发射器 T 2
Y接收器 Y发射源
X接收器 X发射源
接收器
X
Y
X 发射器
Y
接收器
发射器
XY
X
XX XY
Y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测井综合解释评价
测井资料解释技术发展史
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称为半定量解释阶段
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测井资料采集技 术得到极大的提高,先后问世的CSU、CLS3700、MAX-500等 测井系统使测井系列得到极大丰富,测井资料解释摆脱手工定 性解释阶段,开始进入应用计算机的半定量解释阶段。解释评 价软件有:POR、SAND、CRA等,各油田还根据自己的的特 点研制开发了自动判别油气水层程序等多种应用软件,可以定 量计算孔、渗、饱、泥质含量、可动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 等参数,还可以通过地倾角测井,解释地层倾向、倾角、断层 等构造问题,研究沉积相变化等
3、工程和生产测井方法 固井质量检查:CBL-VDL、SBT、MAK-II 井温测井、套管损伤检查 生产测井方法:产液、注水
4、其它单项测井方法 地层倾角、自然伽马能谱 长源距声波、电缆地层测试(RFT、FMT) 碳氧比、介电、电磁波测井
测井系列选择
• 砂泥岩剖面(以冀中地区为例) 标准测井——2.5m、SP、CAL 组合测井——SP、GR、CAL、ML、0.4m、4m ILD-ILM-LL8、AC、CNL、DEN 新方法可选(MRIL、HDIL)
思路 地层
测井综合解释评价
POR=
AC - 180 ×.
620 - 180
1
CP
交会
k
0.136 4.4 Sirr 2


时差、密度、中子
渗透率
电阻率

岩性曲线

Sw
(
abRw m Rt )
1பைடு நூலகம்n
SH=(SHLG-Gmin)/(Gmax-Gmin) Vsh=(2 GCUR×SH-1)/(2 GCUR-1)

测井综合解释-3

测井综合解释-3
232
83
65
80
4
Pe<Py
Pe>Py
Pe<Py
Pe>Py
合计
油层测试点
水淹层测试点
备注:Pe为压力系数,Py为平均原始压力系数
通过查找邻近注水井注水情况及生产井的产水情况,结合本井所处的构造位置,确定水淹方向、水淹层位及水淹程度。由于水淹十分复杂,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在测井曲线有所显示,但有时却没有显示或异常显示幅度太小,会被岩性物性的变化所掩盖,而结合动态资料,可以克服单纯依靠静态资料解释的缺陷,提高解释的准确性。
05.6.射孔,日产液34.1t,油14.3t,含水58.1%。
05.5射开2047.1~2.73.4m,日产油19.2t,含水1.5%。
常见岩石的测井特征表
大于钻头直径
高值
极低
基值
最低、钾盐最高
接近于0
约2.1
约220
岩盐
接近钻头直径
高值
基值
最低
约50
约2.3
约171
石膏
接近钻头直径
高值
基值
将测井曲线按一定的比例关系重叠在一起,通过分析其相对位置和幅度差,进行定性解释。 1、三电阻率曲线重叠:以相同的对数比例重叠,可识别含油性 油层:高阻值,减阻侵入 ILD>ILM>LL8 水层:低阻值,增阻侵入 ILD<ILM<LL8 干层:高阻值,三电阻率曲线近于重合
43-46号层,投产日产油14.6t,水0
计算储集层渗透率
直接获取地层流体样品
分析储集层压力系统
RFT(Repeat Formation Tester)一次下井可以重复测量储集层的地层压力,并可取得两个地层流体的样品。

测井解释教案-录井

测井解释教案-录井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初步知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质研究院
二○○五年三月
第一部分 测井基础
第二节 综合解释方法介绍
快速直观解释
1、第一性资料有限(取心--有些井段没有) 2、用解释模型计算So判断地层含油气性,较复 杂,速度慢,曲线上不能给人直观的感觉。 3、用测井曲线定性判断地层的含油气性,不够准 确,多依赖解释人员的经验,易发生误判。 4、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在井场快速给出含油气性 评价,从而产生了该方法。
鲁4-8井AC—RD识别油层示意图
孔隙度差异法识别气层(红台2井)
第三部分 测井解释
二、各种参数的确定

完毕! 谢谢各位。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应用2022年一、石油测井技术方法二、石油测井地质应用三、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一)石油测井技术概述石油测井技术是采用声、电、磁、放射性等物理测量方法, 应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井中对地层的各项物理参数进行连续测量, 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得到地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泥质含量等参数。

石油测井技术与录井、取心等其他技术手段相比,它之所以成为地层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技术手段,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观测密度大、高分辨率与纵向连续性,以及由众多信息类型组成的综合信息群等技术优势。

三维地震服务于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全过程裸眼井测井评价裸眼井测井资料油井动态测井资料电缆测试资料射孔地震合成剖面测井沉积相分析地层评价(逐井) 岩性描述储层分析含油气评价储量计算勘探初期油藏模式分析油田解释模型完井评价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压力剖面勘探中后期油藏描述开发初期油藏模拟水泥胶结套管状况监测酸化压裂效果防砂效果产液剖面注入剖面温度压力剖面剩余油分布开发中期油藏工程开发后期采油工程油藏监测油田生产动态(二)石油测井技术方法迄今为止,测井技术已经历了四次的更新换代,这一发展进程,实质上是一个在更高层次上,形成精细分析与描述油藏地质特性配套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测井发现和评价油气藏能力的过程。

第一代:模拟测井(60年代以前、80年代末) 第二代:数字测井(60年代开始、90年开始)第三代:数控测井(70年代后期、97年开始)第四代:成像测井(90年代初期、2022年)测井方法电学声学核物理学力学磁学光学量子力学实验学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核测井电缆地层测试井方位测井流体成份测量核磁共振测井岩电实验室测井技术应用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传感器技术、精密加工和材料学的成果。

测井技术采用声、电、磁、放射性等物理测量方法, 应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制造成测井仪器,在井中对地层的各项物理参数进行连续测量,现有的测井方法多达几十种.1 地层电阻率测井方法:双侧向测井双感应测井阵列感应测井微电极测井微球型聚焦测井 2.5米电位电极系测井 4.0米梯度电极系测井2、声学测井技术补偿声波长源距声波声波测井资料应用:确定岩性计算储层孔隙度及渗透率识别地层含流体性质计算岩石力学参数阵列声波数字声波多极阵列声波(Vp、Vs、Vst)垂直地震(VSP)刻度地面地震资料3、放射性测井技术自然伽马(GR) 补偿中子孔隙度(CNL) 岩性密度(DEN,Pe) 补偿密度(DEN) 自然伽马能谱(U、Th、K、SGR、CGR) 中子伽马(NGR)A、自然电位测井资料应用1.划分渗透性储层2.判断油水层(异常幅度大小)和水淹层(泥岩基线偏移) 3.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 4.估算泥质含量C SP SP min SP max S P min 2 GCUR *C 1 VS H 2GCUR 1自然电位5.确定地层水电阻率SSP K * lg Rmfe Cw K * lg Rwe CmfB、自然伽马测井资料应用1.划分岩性和地层对比高放射性储层:火成岩、海相黑色泥岩等;中等放射性岩石:大多数泥岩、泥灰岩等;低放射性岩石:一般砂岩、碳酸盐岩等自然伽马2.划分储层砂泥岩剖面:低伽马为砂岩储层,在半幅点处分层碳酸盐岩剖面:低伽马表示纯岩石,需结合地层孔隙度分层B、自然伽马测井3.计算地层泥质含量GR GRmin C GRmax GRmin 2GCUR *C 1 VS H 2GCUR 1自然伽马4.计算粒度中值粒度大小与沉积环境、沉积速度及颗粒吸附放射性物质的能力有关,岩性越细,放射性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测井条件、测井目的、测井环境等的限制,一口井的测井项目往往是不同井段、不同时 期、不同信息的多次测量;在应用时需要根据使用目的进行合理的拼接与合并。
由于不同测井方法纵向分辨率的差异以及仪器的偏心程度不同、遇阻弹性伸缩等因素,同一 口井的不同测井曲线间往往会存在深度误差。为保证同一深度的各条测井曲线的响应值均来 自同一深度地层,必须对测井曲线进行深度匹配。
测井数据予处理
标准层与标准值
对于某些测井,一些稳定发育的纯岩层 可作为测井资料应用的标准层,因为这 些测井记录在这样的纯岩层中表现出极 其稳定的标准值,大量的仪器就是通过 具有同样标准值的纯岩石进行刻度的。
一般来讲,稳定的化学岩可以作为声测 井和核测井的标准层;而稳定的泥页岩 或岩石成分和储集物性均较稳定的纯水 层可作为电法测井的标准层。
测井深度是以钻井平台的位置(包括方补)而不 是地面为深度0点的;如果套管鞋深度没问题, 则可以作为测井深度的一个标准;反之,测井深 度也可以作为套管计量准确与否的检查,特别是 专为检查套管接箍而设计的磁性定位测井。
标准曲线与套管标深
套管下深 791.05米
测井数据予处理
曲线拼接与合并、测井曲线深度匹配
14740000
GR直方图
100.
90.
80.
70.
60.
标准化 50. 40.
30.
20.
10.
120.
150.
00. .
30.
60.
90.
120.
150.
GR
测井数据予处理
测井曲线校深
测井数据予处理
Forward软件中的应用
测井曲线环境校正
测井数据予处理
测井曲线拼接
深度校准 (井信息空间归位) 1、标准曲线与套管标深 2、曲线拼接与合并时的深度对齐 3、测井曲线深度匹配 4、井斜校正与多井深度统一
幅度校准 (精准度分析与校正) 1、标准层与标准值 2、井径与井眼环境校正 3、径向深度聚焦与侵入校正 4、系统误差校正(区域标准化)
测井数据予处理
为了方便多次下井测井曲线的深度对齐,每次下 井一般会有自然伽马测井,所以GR也常被用来作 为深度对齐的标准对比曲线,其他测井曲线则依 照GR曲线深度对齐。
AC=ACC ENDIF
声波时差曲线重建
井眼坍塌及泥浆环境校正 泥浆压力校正 泥浆温度校正 泥浆密度校正
中子测井泥浆环境校正
测井数据予处理
对于油气层,泥浆滤液侵入地层受影响 最大得是电阻率测井。在径向探测范围 内,不同探测深度得测量受侵入影响效 果不同,这就需要根据仪器的响应特点 对测量信号进行适当得深度聚焦。并在 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侵入模型,完成侵 入校正,恢复地层真电阻率。
标准化方法: 1、直方图法 2、趋势面法
4318000
4316000
4314000 14726000
14728000
GR直方图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
30.
60.
90.
GR
14730000
14732000
14734000
14736000
14738000
测井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
测井资料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
• 测井资料数据处理 • 煤及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 • 常规油气测井资料解释
测井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的现状
测井解释已经从早期的手工解释发展到目前的计算 机数值处理,硬件设备由小型微机——大型的PE机发 展到目前的工作站,解释软件也由行命令不可视化发 展到目前的菜单型的平台化,且计算机软件的智能化 越来越强,计算机的绘图技术越来越强大,使测井在 地质综合应用的能力逐渐增强。
哈得逊测井标准层“双峰灰岩”
上峰为纯灰岩:GR=22API;CN=0%; DEN=2.71g/cm3;AC=50us/ft
下峰为硬石膏:GR=14API;CN=-1.9%; DEN=2.98g/cm3;AC=50.5us/ft
测井数据予处理
自然伽马井眼扩径校正 INPUT AC,X,CALCUT ACC=F(X) IF CAL>CALCUT AND AC>ACC
4、一般以声感系列为标准,以各系列共有的GR为 基础,采用相似相关原理,把其他测井曲线自动或 人工校正到与声感自然伽马曲线对齐。这一工作对 于薄互层处理尤为重要。
测井数据予处理
井斜校正与多井深度统一
为了方便多井测井曲线的区域地层对比,井信息的空间归位显的十分重要,特别 是对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进行井斜处理和统一海拔工作,建立三维空间井眼以 作为井信息(当然主要是测井信息)空26 lg(ild )0.04955 0.062595
Rt 10
ild
测井数据予处理
测井曲线标准化
消除系统误差
统一地层参数
4322000
4320000
方便区域地层对比
标准层的选择: ①在全油田范围内普遍分布 而且稳定; ②岩性、物性稳定,易于表 征; ③井眼条件好,测井响应特 征明显,便于对比; ④厚度较大,一般不小于5 米。
目前常用的解释平台包括:
国内:FORWORD、卡奔等; 西方Atlas公司的EXPRESS 斯仑贝谢公司的GEOFRAME 哈里伯顿公司的DPP
测井资料数据处理
•测井数据预处理 •常规测井数据处理方法 •成像测井数据处理方法
测井数据予处理
测井曲线深度与幅度的准确性是保证测井解释结果可靠的前提。然而,由于测井仪 器本身的局限,以及野外测井作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采用严格的技术措 施,也不能保障测井曲线的深度和幅度完全准确。并且,由于地质或工程需求的多 样性以及测井信息的间接性,多数地质或工程参数的获取需要从相关测井信息中有 限的抽提,这就需要针对仪器的响应特点,对测量信号进行合适的压制或放大,尽 量提高测井信息相对所描述的地质或工程参数的信噪比。也就是说,在测井信息投 入地质或工程应用之前,首先要完成测井数据的予处理工作。
1、以第一次有效的常规电阻率系列测井作为拼接 与合并的标准系列,以该测井文件中的GR为标准曲 线,首先完成该标准系列测井曲线的深度核准。
2、对于不同深度的同系列测井,以重复段测井曲 线(或套管鞋)为对比标准,完成测井曲线拼接。
3、对于同一深度的不同测井系列,以各系列都有 的GR为主要对比曲线,完成测井曲线合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