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模型的经典文献--Dirk Helbing
社会冲突理论(科塞和达伦多夫)
(四)社会冲突的类型及作用 1.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 内部冲突及作用:增强群体生存、整合及稳定。 外部冲突及作用:明确群体之间的界限,加强内部的整合。 还能使群体发展、壮大、坚强。 限定条件:群体内聚力强弱。 2.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 以目的——手段的维度划分,现实冲突即是冲突是达到目 的的手段,而非现实冲突是冲突即是目的。 在现实冲突中,个人或群体简单地利用冲突作为一种最有 效的方法来获取想得到的东西。 非现实冲突不是由竞争性的目标引起的,而是由至少冲突 一方发泄紧张情绪的需要(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引起 的。
26现代冲突理论都是进行宏观层次的现代功能主义和现代冲突理论都是进行宏观层次的而不是微观层次的社会学分析二者与微观社会学理论而不是微观层次的社会学分析二者与微观社会学理论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理论比较他们在观察分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理论比较他们在观察分析社会时均是以析社会时均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景居高临下俯瞰全景的方式来进行的方式来进行这同微观理论这同微观理论下马看花身临其境逐个观察深入内下马看花身临其境逐个观察深入内心心的方式炯然相异因此功能主义理论摄取的社会图的方式炯然相异因此功能主义理论摄取的社会图像可能只是粗略的静止的画面要达到像可
五、对社会冲突论的总结与评价
率先动摇了功能主义独霸天下的地位,推动了西方社 会学理论的多元化发展;作为西方社会日益加深的社会 矛盾在理论上的反映和概括,它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代 西方社会特点的认识;它发展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如安 全阀机制、冲突调节机制等对于维护国家建设秩序也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代功能主义和现代冲突理论都是进行宏观层次的 而不是微观层次的社会学分析,二者与微观社会学理论 (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理论)比较,他们在观察、分 析社会时均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景”的方式来进行, 这同微观理论“下马看花,身临其境,逐个观察深入内 心”的方式炯然相异,因此功能主义理论摄取的社会图 像可能只是粗略的静止的画面,要达到“全息”的社会 景象非有微观的社会理论分析与之相配合不可。
柯林斯(西方社会学理论)
参与者的体验
1、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 2、个体的情感能量【EE】: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满腔热忱 的感觉 3、代表群体的符号“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使成员感到自 己与集体相关。(涂尔干所说的神圣物) 4、道德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的符号。
IRC是一个动机模型,它把个体从一种情景拉到和推到另一个 情境,它受市场式机制的驱动,这一机制表明拥有社会资源— —他们的EE和以前的IRC中积累的成员身份符号(或文化资 本)——的每个参与者,如何与他们相遇时将会发生什么类型 的IR的基础。每个IR达到的情感强度的相对程度,自热地会与 那些人的社会视阈之内的其他IRs做比较,把每人吸引到他们 感到会有更多的情感性的社会情景之中,而远离只有较低的情 感吸力或情感上厌恶的其他活动。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 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 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 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 或团体建立联系。
香港人觉得23条会损害香港。首先,它会限制信息的自由流动。它还 会使人们忧心忡忡,不知道他们能说什么,能做什么,能与什么人交 往。因此,它会加重香港媒体及学界的自我检察,加深大陆式政治制 度对香港的影响,而且会逐渐侵蚀香港的现行制度。最终,它会使整 个「一国两制」的概念变得没有什么价值。这不仅对香港人民和香港 的国际经济地位造成损害,对中国本身也是很有害处的。
2、观点:生活的功利性、经济性方面不是根本的,它取决于前 契约性团结,个体意识是集体意识的一部分,即个体因素通过 外部因素被社会化,把社会体验内化 。 (二)、韦伯
以权力、财富、声望三个唯独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其理 论实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
彼得原理(聂力兵、孙鹏飞)
彼得原理在追问:既然大家的能力 在提高,那么他们就会被继续提升,于 是又到了一个新的不胜任的位置。其实, 这样的无穷推进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 旦如此,彼得原理实际上是在说“人的 能力是有限的”。 不胜任是可以改进的,至少我们需 要尽力而为,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不 改进就难免会被替代。 每一个人都永远到达不了他所能胜任的岗 位,因此永远都要生活在不满意中。其实,上 升到一个哪怕是不胜任的职位上的想法,也是 一种动力,激励着每一个人改变自己以胜任当 前的岗位。
奖励机制(加薪、休假)
个人---与其在一个无法胜任的岗位勉强支撑、
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能游刃有余的岗位 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 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 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 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 滞。
彼得原理的评价
彼得原理道破了所有阶层制度之谜。凡 一切层级制度组织,如商业、工业、政治、 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都受彼得原 理控制。
一个收入固定的人,平时能合理地掌握他的钱财。可一旦当他继承了一笔巨额 财产后,他的理财能力就会变得无法胜任。 称职的科学家当被提升为研究院院长时,也可能会变成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
晋升之所以不胜任,是因为它需要被提升 者具备他以前所在职位所不需要的新能力。
如一向负责质量工作的雇员,可能会被提升到一个他比较胜任的督监 之职。然后,他或许还能升任管理方面的领导,虽然干起来有点吃力,但 是他努力工作,如果层级组织的其它条件有利的话,他还可能达到一种不 称职状态──做个部门经理,这可能是他所能爬上的最高一层阶梯了。 这时,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日常工作。如果有一群称职能干的 下属的支持和帮助,他还可以勉强完成工作。 由于他看起来还算称职,加上领导者的威望,他也许会进一步得到晋 升,即升任总经理──他现在已经达到了最大不称职状态。 作为一名总经理,他的主要责任是制定与公司目标和政策紧密相关的 决策,从负责质量工作到应付长远的目标和更抽象的观念,他越来越感到 力所难及,不仅给公司带来损失,而且给他个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6本社会学经典
6本社会学经典2017-12-05 09:57星岛环球网人只有承受,才能活着,生命必将获胜。
——涂尔干这个人就是一部作品。
——涂尔干友人 Frèdèric Rauh我们纪念涂尔干,并不是因为涂尔干以及那些后来深受其影响的思想者们已经找到了最终的出路,而是因为他们正在路上……涂尔干给予这个世界的,就是世界本身。
他给予同样致力于这一事业的人们的,就是生命本身。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埃米尔·杜尔凯姆,又译为迪尔凯姆、涂尔干等。
法国学院社会学的创始人和古代或原始社会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早期理论家,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年鉴》创刊人。
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涂尔干年表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
1882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
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任教,并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
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1898年:创建法国《社会学年鉴》。
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
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
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
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读涂尔干?涂尔干谈工业社会“正因为经济事务主宰了大多数公民的生活,成千上万的人把整个精力都投入在了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
……经济原则的匮乏,不能不影响到经济领域之外的各个领域,同样,公民道德也随之世风日下了。
”涂尔干认为:工业社会的病灶就是失范(anomie)。
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阶层相互倾轧侵占,传统的伦理规范消解;(2)无规范即无尺度、无界限,法律的治理让位给公众意见(舆论);(3)强力法则至上,到处是对抗和防范机制,赢者通吃;(4)个体上自由泛滥,政治上党派纷争;(5)世俗化进程加快,人们既无敬畏感,也无归属感。
社会学经典著作100部
社会学经典著作100部社会学经典著作100部社会学系学⽣阅读书⽬(第⼀批)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辽宁⼈民(或华夏)出版社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或上**)出版社3.《西⽅社会学》.珀杜河北⼈民出版社4.《社会学理论》.约翰逊国际⽂化出版社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6.《现代西⽅社会学理论》乔纳森·H·特纳华夏出版社(及天津、浙江)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献出版社8.《社会学⼗⼤概念》让·卡泽纳弗上海⼈民出版社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上海⼈民出版社10.《⼗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H·⽶德中国城市出版社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献出版社12.《社会学⼆⼗讲》亚历⼭⼤华夏出版社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C·亚历⼭⼤上海⼈民出版社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科学⽂献出版社15.《社会学的想像⼒》赖特·⽶尔斯三联书店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社会科学⽂献出版社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R·伯恩斯社会科学⽂献出版社18.《实⽤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上海⼈民出版社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尔斯、帕森斯等浙江⼈民出版社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A·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学系学⽣阅读书⽬(第⼆批)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三联书店22.《社会⽣活中的交换与权⼒》彼得·布劳华夏出版社23.《⽇常⽣活中的⾃我呈现》欧⽂·⼽夫曼浙江⼈民出版社24.《⼼灵、⾃我与社会》乔治·⽶德上**出版社2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商务印书馆26.《社会契约论》卢梭商务印书馆27.《共有的习惯》爱德华·汤普森上海⼈民出版社28.《论传统》E·希尔斯上海⼈民出版社29.《权⼒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格尔哈斯·伦斯基浙江⼈民出版社3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丹尼斯·史密斯上海⼈民出版社31.《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译林出版社32.《社会权⼒的来源》迈克尔·曼上海⼈民出版社3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西师范⼤学出版社34.《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35.《宗教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上海⼈民出版社36.《社会的构成》安东尼·吉登斯三联书店37.《现代性与⾃我认同》安东尼·吉登斯三联书店38.《社会学研究⽅法论》迪尔凯姆(涂尔⼲)华夏出版社39.《社会科学⽅法论》马克斯·韦伯华夏(中央编译)出版社40.《社会科学的⽐较⽅法》尼尔·丁·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献出版社社会学系学⽣阅读书⽬(第三批)41.《道德教育》爱弥尔·涂尔⼲上海⼈民出版社42.《共同体与社会》费迪南·滕尼斯商务印书馆43.《社会分⼯论》爱弥尔·涂尔⼲三联书店44.《宗教⽣活的基本形式》爱弥尔·涂尔⼲上海⼈民出版社45.《经济与社会》马克斯·韦伯商务印书馆46.《货币哲学》格奥尔·西美尔华夏出版社47.《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华夏出版社48.《知识社会学问题》马克斯·舍勒华夏出版社49.《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爱弥尔·涂尔⼲上海⼈民出版社50.《普通社会学纲要》V·帕累托三联书店51.《保守主义》卡尔·曼海姆译林出版社52.《原始分类》爱弥尔·涂尔⼲上海⼈民出版社53.《价值的颠覆》马克斯·舍勒三联书店54.《资本主义的未来》马克斯·舍勒三联书店55.《重建时代的⼈与社会》卡尔·曼海姆三联书店56.《⽂明的进程》第⼀、⼆卷诺贝特·埃利亚斯三联书店57.《不平等和异质性》彼特·布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8.《论集体记忆》莫⾥斯·哈布⽡赫上海⼈民出版社59.《交往⾏动理论》第⼀、⼆卷哈贝马斯重庆出版社60.《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彼得·伯克上海⼈民出版社社会学系学⽣阅读书⽬(第四批)61.《儒教与道教》马克斯·韦伯商务印书馆62.《奢侈与资本主义》维尔纳·桑巴特上海⼈民出版社6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64.《⾃杀论》爱弥尔·涂尔⼲商务印书馆65.《孤独的⼈群》⼤卫·理斯曼南京⼤学出版社66.《街⾓社会》威廉·富特·怀特商务印书馆67.《理念⼈:⼀项社会学的考察》刘易斯·科塞中央编译出版社68.《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列⽂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9.《信任》弗朗西斯·福⼭海南出版社70.《神圣的帷幕》彼得·贝格尔上海⼈民出版社71.《德川宗教:现代⽈本的⽂化渊源泉》贝拉三联书店72.《⾝处欧美的波兰农民》W·I·托马斯、兹纳涅茨基译林出版社73.《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74.《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佩⾥·安德森上海⼈民出版社75.《家庭》古德社会科学⽂献出版社76.《精英的兴衰》维尔弗雷多·帕累托上海⼈民出版社77.《帝国的政治体系》S·N·艾森斯塔德贵州⼈民出版社78.《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克利福德·吉尔兹上海⼈民出版社79.《东⽅专制主义》卡尔·魏特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0.《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巴林顿·摩尔华夏出版社社会学系学⽣阅读书⽬(第五批)81.《社会实在问题》阿尔弗雷德·许茨华夏出版社82.《个体化社会》齐格蒙特·鲍曼上海三联83.《⼤分裂》弗朗西斯·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4.《疯癫与⽂明》⽶歇尔·福柯三联书店85.《地⽅性知识》克利福德·吉尔兹中央编译出版社86.《⽂化的解释》克利福德·吉尔兹上海⼈民出版社87.《驯服偶然》伊恩·哈⾦中央编译出版社88.《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齐格蒙·鲍曼学林出版社89.《⽴法者与阐释者》齐格蒙特·鲍曼上海⼈民出版社90.《实践与反思》⽪埃尔·布迪厄中央编译出版社91.《规训与惩罚》⽶歇尔·福柯三联书店92.《艺术的法则》⽪埃尔·布迪厄中央编译出版社93.《民族-国家与暴⼒》安东尼·吉登斯三联书店94.《致命的⾃负》F·A·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5.《通往奴役之路》F·A·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6.《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A·麦⾦太尔当代中国出版社97.《⼈的条件》汉娜·阿伦特上海⼈民出版社98.《流动的现代性》齐格蒙特·鲍曼上海三联书店99.《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弗朗西斯·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0.《后现代社会理论》乔治·瑞泽尔华夏出版社。
helbing人群拥挤社会力模型结论
helbing人群拥挤社会力模型结论
Helbing人群拥挤社会力模型是描述人群运动与行为的一种模型。
该模型认为,人的移动和行为是受到周围环境和其他行为的影响,人们会根据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同时,人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力,即对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的影响力。
在研究中,Helbing人群拥挤社会力模型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人群的运动和行为是具有自组织性的,即没有中心控制,而是由每个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共同影响。
其次,人群的运动和行为受到环境和其他人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和人群密度会影响人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最后,人们在移动和行为中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力,这种力量会影响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的行为。
综上所述,Helbing人群拥挤社会力模型可以用来理解和预测人群的移动和行为,对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1 -。
美国社会学杂志引用最多的50本著述
美国社会学杂志引用最多的50本著述美国社会学杂志引用最多的50本著述1.Bourdieu, P. (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 Nice,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布迪厄,1984,《区隔:一种趣味判断的社会学批判》2.Mark S. Granovetter.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ume 78, Issue 6 (May, 1973),1360-1380.格兰诺维特,1973,《弱关系的力量》3.Raudenbush,S.W. and Bryk,A.S. (2002).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 (Second Edition).ThousandOaks: Sage Publications.Raudenbush,S.W.,2002,《分层线性模型: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法》4.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by Robert D. Putnam.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2000)帕特南,2000,《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5.William Julius Wilson, The TrulyDisadvantag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威尔逊,1987,《真正的穷人》6.Denton Nancy,Douglas Massey ,1993,AmericanApartheid: Segregation andthe Making of the Undercl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南西,1993,《美国种族隔离:分割与底层阶级的产生》/doc/561266535.html,ler McPherson, Lynn Smith-Lovin, andJames MCook ,2001,Birds of a Feather: Homophily in SocialNetwork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 27: 415-444 (Volume publicationdate August 2001)米勒.麦弗逊等,2001,《物以类聚:社会网络中的同质性》,8.Barney G.Glaser, AnselmL. Strauss,1967,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格拉泽,斯特劳斯,1967,《发现扎根理论:定性研究的策略》9.Coleman,James (1990). Foundations ofSocial The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科尔曼,1990,《社会理论的基础》10.Ann Swidler. Culture in Action: Symbolsand Strateg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 51, Issue 2(Apr., 1986), 273-286.安.斯威德勒,1986,《行动中的文化:象征与战略》11.Paul J.DiMaggio and Walter W.Powell,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8, No. 2 (Apr., 1983), pp. 147-160保罗J.迪马乔和瓦尔特W.鲍威尔,1983,《重新审视铁笼:组织领域的制度同构与集体理性》12.Annette Lareau,2003,Unequal Childhoods: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安妮特·拉鲁,2003,《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和家庭生活》13.West, C. and Zimmerman,D.H. ,1987,Doing Gender, Gender and Society, Vol.1, No. 2. (Jun., 1987), pp.125-151.沃特斯, 齐默尔曼,1987,《做性别》14.ErvingGoffman,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Anchor戈夫曼,195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15.Elijah Anderson,1999,Code of the Street:Decency, Violence, and the Moral Life of the Inner City,W. W.Norton & Company伊莱贾·安德森,1999,《街道法则》16.Robert J.Sampson ,1997,Neighborhoods and Violent Crime: A Multilevel Study of Collective Efficacy,Science,Vol.277 no. 5328 pp.918-924罗伯特﹒J.桑普森,1997,《社区与暴力犯罪》17.John W.Meyer,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83, No. 2 (Sep., 1977), pp.340-363梅耶,1977,《制度化组织:作为神话和仪式的正式结构》18.Anthony Giddens,1991,Modernity and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 吉登斯,1991,《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Arlie Russell Hochschild,1983,The Managed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霍赫希尔德,1983,《情感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20.Mark Granovetter. Economic Action and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ume 91, Issue 3 (Nov., 1985)格兰诺维特.《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1985.《美国社会学杂志》20.Bourdieu Pierre, 1977,Outline of a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Studie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布迪厄,1977,《实践理论大纲》22.Gottfredson,M. R., &Hirschi, T.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迈克尔·戈特弗里德森、特拉维斯·赫希,1990,《犯罪的一般理论》22.William Julius Wilson ,1996,When Work Disappears :The World of the New Urban Poor,Vintage;威尔逊,1996,《当工作消失时》22.James S.Coleman. Social Capital in the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4, Supplement: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Social Structure.(1988),pp. S95-S120.科尔曼,1988,《社会资本对人类资本的创造》25.David A.Snow, E. Burke Rochford, Jr.,Steven K. Worden and Robert D. Benford.Frame AlignmentProcesses,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1, No. 4 (Aug., 1986), pp. 464-481斯诺等.1986.《框架整合过程,微动员及运动参与》26.ErvingGoffman,1968, Stigma:Notes on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Identity, Harmondsworth: Pelican Books.戈夫曼,1968,《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27.Travis Hirschi ,Causes of delinquency.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特拉维斯·赫希,,1969,《少年犯罪原因》28.William H. Sewell, (1992), A theory ofstructure: duality, agency, and transform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8, no.1, pp.1-29.西威尔,1992,《关于结构的一个理论》28.J. Scott Long. Regression Models forCategorical and Limited Dependent Variables. Thousand Oaks, Calif.:Sage Publications, 1997.拉尔,1997,《类别与受限依变项的回归统计模型》30.Ronald Burt,1992,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罗纳德·伯特,1992,《结构洞:竞争的结构》31.George Herbert Mead, Mind, Self, andSocie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4.乔治.米德,1934,《心灵、自我与社会》32.Alejandro Portes. 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Sociology,Vol.24. (1998), pp. 1-24.艾勒占德罗·波特斯,1998,《社会资本:起源及其在现代社会学中的应用》33.McLanahan,Sara and Gary Sandefur. 1994.Growing up with a Single Parent: What Helps,What Hurts.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萨拉.麦克拉纳汉,加里.桑德弗,1994,《在单亲父母抚育下成长:什么有害,什么有助》33.McAdam, D.,Tarrow, S., &Tilly, D. ( 2001). Dynamics of contention. New York and 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2001,《斗争的动力》35.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Zald,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ol. 82, No. 6 (May, 1977), pp.1212-1241 麦卡锡、扎尔德,1977,《资源动员和社会运动》36.Alba, R.D.and Nee, V. (2003). Remakingthe American Mainstream: Assimilation and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阿尔巴、倪志伟,2003,《重造美国主流:同化和当代移民》36.Peter M.Blau and Otis Dudley Duncan. The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1967 彼特.布劳、邓肯,1967,《美国的职业结构》36.Radloff L S,The CES-D Scale:A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Population,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June1977 vol.1 no.3 385-401 拉德罗夫,《抑郁自评量表:一个在总人口中研究的自我报告抑郁量表》,197739.Alejandro Portes and Rubén G.Rumbaut,2001, Legacies: The Story of the Immigrant Second Gener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亚历山德罗·波茨、鲁本.拉姆鲍特,2001,《遗产:第二代移民的故事》40.Robert J.Sampson, Jeffrey D.Morenoff,and Thomas Gannon-Rowley,ASSESSING “NEIGHBORHOOD EFFECTS”: SocialProcesses and 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Annual ReviewSociology,2002桑普森等,《评估“邻近效应”:社会过程及研究中的新方向》,2002,《年度社会学评论》41.Charles Tilly,1978,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Longman Higher Education查尔斯.蒂利,1978,《从资源动员到革命》41.Pierre Bourdieu ,1990,the Logic ofPractic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布迪厄,1990,《实践的逻辑》43.Raewyn Connell. 1995. Masculinities.Cambridge, Polity Press;蕾恩.康奈尔,1995,《男性气概》44.Baron,Reuben M.; Kenny, DavidA.The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51(6), Dec1986,1173-1182.巴伦、肯尼,《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之区分》,198645.RobertD. Benford and DavidA. Snow,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Overview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0,Vol. 26: 611-639本福德、斯诺,《框架过程与社会运动》,200046.Kathryn Edin,MariaKefalas,Promises I Can Keep: Why Poor Women Put Motherhood BeforeMarriage,200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瑟琳.埃丁、玛利亚.可法拉斯,2005,《我可以保持的承诺》47.Meyer, J. W. et al. 1997. World Societyand theNation-Stat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3, No.1 (July), pp. 144-81.梅耶等,1997,《全球社会和民族国家》48.Blalock, H.(1967). Toward a theory ofminority-group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布莱洛克,1967,《迈向一个关于少数群体关系的理论》49.Pierre Bourdieu,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布迪厄,1992,《反思社会学的邀请》50.Gordon,M.M. (1964). Assimilation in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戈登,1964,《美国生活中的同化》。
河南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社会学理论经典著作导读
河南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社会学理论经典著作导读社会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科学,它以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探索社会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
在考研复习中,熟悉社会学理论的经典著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本经典的社会学理论著作,并对其内容进行简要导读。
1. 《社会学书目目录》《社会学书目目录》是一本汇编了大量与社会学有关的经典著作的书目。
它按照不同的社会学领域和理论流派进行分类,包括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等等。
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对社会学的各个领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深入研究的著作。
2. 《社会学史》《社会学史》是英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克的力作,他在书中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叙述。
从古代的希腊哲学到现代的社会学理论,科克通过对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和社会学家的观点进行梳理,帮助读者建立对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3. 《社会行为的结构》《社会行为的结构》是美国社会学家图尔明的经典之作。
他在书中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学观点,认为社会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图尔明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规范和社会行为的分析,揭示了社会运行的规律和原理。
4. 《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重要著作之一。
尽管它是一本哲学著作,但其中包含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
康德通过对人类理性的探索,提出了“人人都是目的”的原则,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
这本书对于理解社会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5. 《都市生活》《都市生活》是美国社会学家史蒂夫·格兰特的作品,他通过对纽约市的考察和观察,揭示了都市生活中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和问题。
格兰特通过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研究,探讨了都市化对社会关系和个体生活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以上只是几本经典的社会学理论著作中的一小部分,每一本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地铁换乘站客流分析及疏散研究
地铁换乘站客流分析及疏散研究作者:王磊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4年第06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同时,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人们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与日趋紧张的城市交通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愈发严重。
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则成为了当下解决城市交通发展瓶颈的有效方式,其中,地铁凭借其高速度、大运量以及安全、准点、环保节能等特点,历经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力量,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十余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线路总长近500km。
2010年,全国共有28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获批;2012年,又有19个城市、2个地区和一条线路的地铁建设获批。
而到2015年,全国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3000公里;2020年,将有40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里程达7000公里。
在地铁规划建设的城市中,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第一座开工建设地铁的城市,成都地铁1号线在2010年9月27日已正式投入运营;2号线建设工作于2007年启动,2012年9月16日,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2013年3月6日,地铁2号线西延线空载试运行。
这标志着成都地铁正在逐步朝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其大运量功能,发挥其规模效应。
随着地铁线网不断完善,关于地铁换乘站的客流组织及突发安全状况下的应急疏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换乘站,近年来,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又缺乏完善、规范、具体的应急体系与预案,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
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人为纵火事件,安全疏散不善,造成198人死亡,147人受伤。
2010年2月26日,上海地铁张江高科站发生严重客流拥堵,地铁运营公司依靠搭“人墙”等措施进行疏解。
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造成轨道交通网络所有线路均不能与地铁10号线换乘。
交通流文献综述
1.交通流理论发展及研究现状交通流理论研究是随着交通运输和汽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变化规律的模型和方法体系。
总结一下交通流理论发展历程之初到现在,可分为以下三个代表性标志阶段:是研究其随时间与空间从上世纪30年代创立。
1)创始阶段1933年,金蔡首次论述了Poisson分布应用于交通流分析的可能性,随后亚当斯于1936年发表了数值例题,标志着交通流理论的诞生。
1947年,格林希尔治等人在有关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中采用了Poisson分布[1],这一时期的交通流理论基本上是概率论方法。
2)快速发展阶段50年代后,经济复苏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迅速增加了道路交通流量,交通流中车辆的独立性越来越少;交通现象的随机性随之降低,为适应这些新情况,研究人员不断提出各种新理论,交通流理论得到了飞跃。
1955年,著名的流体力学家莱特希尔和惠特汉发表了交通流理论的里程碑著作《论动力波》[2-3]。
1956年,理查德独立提出相类似的理论,这就是称之为LWR理论的运动学模型。
LWR模型的优点是数学上只有一个微分方程,易于求解,且能用所得的微分方程解来解释最基本的交通现象;但LWR始终假设交通流速度总是处于平衡态,因而对交通瓶颈不能准确描述,更不能解释交通的时走时停和自组织现象[4]。
3)稳步发展阶段70年代,世界经济再一次快速增长,交通流理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1971年,Payne把流体动力学中的动量方程引入交通流中,结合LWR方程,推出了交通流动力学新模型,成为交通流动力学研究史上的另一篇经典著作。
[5]Payne 依照跟车理论,进一步将模型方程进行离散化,编写了第一个具有工程实际意义的计算机软件FREFLO程序。
[6]1975年,美国运输研究委员会编写了第一部交通流理论专著《交通流理论》,系统地阐述了这时期的理论研究成果。
1990年,加州大学阿道夫.梅.,又推出了另一部专著《交通流理论基本》,该书包括交通流理论研究的10个方面内容。
各类交通仿真软件综合介绍
EMMEEMME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出行需求预测系统,面向城市、区域和国家的交通规划。
EMME提供特有的灵活开放的建模思路,允许用户自由利用现有技术或创造新方法以满足当地需要。
目前的最新版本EMME3,通过新一代的工具和功能,如新的网络编辑工具、新的可视化和分析功能、新的GIS集成功能、超过100多个交通主题型地图的可扩展性图书馆功能,使得EMME3具有emme出行需求预测软件的工业标准上的高可信度。
Emme核心模块有4部分组成,私人交通、公共交通、需求模型、分析自动化。
•标准交通分配(Standard Traffic Assignment)采用线性相似的用户最佳 Frank and Wolfe均衡交通分配方法。
.•并行标准交通分配(Parallel Standard Traffic Assignment)标准交通分配的并行计算版,可以加速多处理器系统。
•基于路径的交通分配(Path-based Traffic Assignment)一种新用户最优均衡交通分配,具有较好的性能,收敛效果好,在反馈中使用加快迭代速度的热启动方法。
路径分析.每一个Emme交通分析工具都会提供Emme路径分析功能,允许路径选择和转向选择分析、浏览、局部分析等。
Emme路径分析,对汽车冷启动的排放污染、汽车寻找停车位、当地VS区域交通、匝道网络、收费网络以及其他应用进行建模。
通过标准和并行标准交通分配方法,Emme丰富的路径分析关键词和运算符集,可以计算真实距离矩阵(最短路径或平均OD矩阵),成本或通行费矩阵,子区域OD矩阵。
而Emme基于路径的交通分配方法可以保存路径,加以分析,无需再运行分配程序。
从规划到运营,Emme提供一系列交通分配方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评价相关的交通政策,如发车频率、时刻表、车容量、拥堵、费用表等。
•标准交通分配Standard Transit Assignment.复杂的多交通工具和多路径的交通分配,使得预期出行成本最小化。
管理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1.人群疏散研究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人群疏散的研究同等重要,一旦紧急事件发生,疏散不及时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人员疏散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的疏散模型的优缺点,总结了微观仿真模型建立流程图,提出了疏散仿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国外对于人群疏散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早在上世纪的二战后,在英国对人群疏散方面的探究开始了。
随着对人群疏散研究的越来越多的迫切要求,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来自日本的kikuji Togawa[1]首先对人群疏散的时间的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和进行数据统计,提出了疏散时间的经验理论,直到现在也被许多的疏散模拟仿真中作为参考广泛的使用。
另一关键的人物就是J.Fruin[2],其在1971年将行人的速度与密度进行关联研究,做了大量数据探索从而得出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随后,如Henderson[3]等人在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因素等条件下,对这两个因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人群疏散仿真研究更多考虑了人群流动的特性、行人行走的特性等更加符合现实的因素,发展出了宏观的人群疏散模型,发展出排队模型、博弈模型、路径选择模型等宏观模型[4]。
在微观模型中,考虑了行人的恐惧心理、从众心理、行人之间的作用关系、应急反应等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研究出Agent模型、社会力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格子气模型、磁场力模型等更加接近现实的模型[5]。
元胞自动机最早是由美国的von Neuman[6]提出的,随后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方面研究中,人群疏散也应用了元胞自动机,发展出元胞自动机模型。
随后,国外许多研究者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拓展看法。
Pablo Cristian Tissera[7]通过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在火灾的条件下的建筑模型和具有不同的条件出口的模型进行疏散研究,并且为了支持此模型,提出名字为EV AC的疏散系统,此系统可以设计、建造、执行和分析不同建筑物的不同的结构。
社会作用力 加强
社会作用力加强社会作用力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一个关于群体或他人影响个体的著名理论,由拉塔内(Latané,1981)在总结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利他行为和旁观者干预的实验研究后,在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提出。
社会作用力理论源于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勒温和他的追随者们提出场论公式:B=F(P, E)即个体的行为(behavior)是个体内外需要(person)与其所处心理环境(environment)的函数,个体所处的心理场决定个体的行为。
拉塔内认为,应该从社会力场(social force field)的角度来探索社会力(即他人或群体的影响力)对个体行为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及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基本的原则来统领所有关于群体或社会影响的研究和观点。
(1)社会作用力乘法法则社会作用力乘法法则(Principle 1:Social Forces)的数学表达式是:I=f(SIN)这是指,当其他人是社会影响源而某一个个体是影响源的目标靶时,该个体受到的社会影响力是他人的数量(N)、强度(S)和接近性(I)等三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须注意公式中等号两边的字母I的含义是不同的:等式左边的字母I是“impact”(译为“影响”或“作用”)的缩写,代表“社会作用力”(socialimpact);等式右边的字母I是“immediacy”(译为“接近”)的缩写,代表社会影响源与受影响的目标个体之间在时空上的“接近性”。
等式右边的字母S代表社会影响力的“强度”(strength),这是指目标靶个体所感受到影响源的影响或密度有多大的测量指标,这种强度主要是由作为影响源的其他人的身份、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及其与目标靶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等因素决定的。
字母N代表能对目标靶个体发出影响力的“人的数量”(number of people),用数学语言来说,上述公式表示“个体受到的社会作用力是作为社会影响源的其他人的数量、强度和接近性三个因素乘积的函数”。
初中必读社会学经典清单
初中必读社会学经典清单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它探讨人类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是很有益处的。
下面是我为初中学生准备的社会学经典清单。
《社会学导论》- 安德鲁·约翰逊
这本书是社会学的经典教材,它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通过阅读这本书,初中学生可以对社会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的社会学术语。
《社会学的想象力》- C.赖特·米尔斯
这本书介绍了社会学家的思维方式和观察社会的能力。
它鼓励读者发展自己的社会学想象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
《社会学的经典》- 加尔文·莫尔斯
这本书是社会学经典论文的汇编,包括了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
的研究成果。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论文,初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一些
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频道》
这是一个著名的社会学教育网站,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学教育资源。
初中学生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找到许多有趣的社会学视频和文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
《社会学101》
这是一本适合初中学生的社会学入门读物,它以简单易懂的语
言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建立起对社会学的基本认识。
这个社会学经典清单为初中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社会学的基础
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会学的知识。
初中学生可以通
过阅读这些书籍和网站上的内容,培养自己的社会学思维能力,并
深入了解社会的运作方式。
社科大考研 社会学 参考书目
社科大考研社会学参考书目
在社会学考研中,以下是一些参考书目:
1. 《社会学导论》(摩尔·迪纳)
这本书是社会学入门的经典教材,涵盖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论,适合初学者阅读。
2. 《社会学的想象力》(赫伯特·格尔曼)
这本书强调社会学思维的重要性,包含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
分析,对于考研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非常有帮助。
3.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李佳宏)
这本教材系统介绍了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内容涵盖了
从古典到现代社会学的重要观点和思潮。
4. 《社会学原理》(范西奥·“洛亨斯坦)
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社会学教材,在考研准备中可以作为社
会学基础知识的参考。
5. 《社会学理论导读》(刘达)
这本书对主要的社会学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深入理解
社会学的理论基础非常有帮助。
6. 《社会学概率原理》(范斯·浓宿)
这本书介绍了社会学中的概率原理和统计分析方法,对于进
行社会学研究和数据分析非常有用。
以上是一些社会学考研的参考书目,希望能对你的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记得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和阅读,多做题和练习也非常重要。
祝你考研顺利!。
有关社会学原理的书籍推荐
有关社会学原理的书籍推荐以下是关于社会学原理的几本经典书籍推荐:1. 《社会学原理》(Principles of Sociology)- Herbert Spencer2. 《社会学原理》(Principles of Sociology)- Émile Durkheim3. 《经济与社会:研究社会行为与制度的原理》(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Max Weber4. 《社会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Anthony Giddens5. 《社会学:观念、原理和方法》(Sociology: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Michael Haralambos and Martin Holborn6. 《社会学原理》(Sociological Theory)- George Ritzer 和Jeffrey Stepnisky7. 《社会学原理》(Sociological Theory)- Talcott Parsons8. 《各色人等:社会学的原理与实例》(People of the State of Minnesota v. Frank Richard Fitch)- Erving Goffman9. 《社会学:观念、导论和原理》(Sociology: A Down-to-Earth Approach)- James M. Henslin10. 《德国社会学:历史、理论和现代性》(Germany's Sociology of Sociology: History, Theory, and Modernity)- W. Richard Scott这些书籍涵盖了社会学原理的许多不同方面,从经典理论到现代观点都有涉及。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高级学生、教师、研究人员,这些书籍都可以帮助你深入理解社会学原理。
各类交通仿真软件综合介绍
EMMEEMME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出行需求预测系统,面向城市、区域和国家的交通规划。
EMME提供特有的灵活开放的建模思路,允许用户自由利用现有技术或创造新方法以满足当地需要。
目前的最新版本EMME3,通过新一代的工具和功能,如新的网络编辑工具、新的可视化和分析功能、新的GIS集成功能、超过100多个交通主题型地图的可扩展性图书馆功能,使得EMME3具有emme出行需求预测软件的工业标准上的高可信度。
Emme核心模块有4部分组成,私人交通、公共交通、需求模型、分析自动化。
•标准交通分配(Standard Traffic Assignment)采用线性相似的用户最佳 Frank and Wolfe均衡交通分配方法。
.•并行标准交通分配(Parallel Standard Traffic Assignment)标准交通分配的并行计算版,可以加速多处理器系统。
•基于路径的交通分配(Path-based Traffic Assignment)一种新用户最优均衡交通分配,具有较好的性能,收敛效果好,在反馈中使用加快迭代速度的热启动方法。
路径分析.每一个Emme交通分析工具都会提供Emme路径分析功能,允许路径选择和转向选择分析、浏览、局部分析等。
Emme路径分析,对汽车冷启动的排放污染、汽车寻找停车位、当地VS区域交通、匝道网络、收费网络以及其他应用进行建模。
通过标准和并行标准交通分配方法,Emme丰富的路径分析关键词和运算符集,可以计算真实距离矩阵(最短路径或平均OD矩阵),成本或通行费矩阵,子区域OD矩阵。
而Emme基于路径的交通分配方法可以保存路径,加以分析,无需再运行分配程序。
从规划到运营,Emme提供一系列交通分配方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评价相关的交通政策,如发车频率、时刻表、车容量、拥堵、费用表等。
•标准交通分配Standard Transit Assignment.复杂的多交通工具和多路径的交通分配,使得预期出行成本最小化。
部编九年级上全册社会学文献专题
部编九年级上全册社会学文献专题
1. 文献一:《社会学导论》
- 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
- 摘要: 《社会学导论》是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历史、阶级斗争等重要概念的解析。
对于理解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二:《群体心理与分析学》
- 作者: 弗洛伊德
- 摘要: 《群体心理与分析学》是弗洛伊德的重要著作之一,探讨了群体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本书对于理解群体行为和社会心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3. 文献三:《社会学与现代社会》
- 作者: 韦伯
- 摘要: 韦伯是社会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社会学与现代社会》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介绍了韦伯的社会学思想和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于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4. 文献四:《社会契约论》
- 作者: 卢梭
- 摘要: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经典之作,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概念和人类政治组织的原则。
本书对于理解政治哲学和社会契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5. 文献五:《社会学原理》
- 作者: 杜尔汉姆
- 摘要: 《社会学原理》是社会学领域的经典教材,涵盖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概念等内容。
对于九年级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以上是部编九年级上全册社会学文献专题的一些推荐文献,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社会学必读书籍推荐
社会学必读书籍推荐社会学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
社会学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社会学必读书籍推荐,希望您喜欢!100本最经典的社会学著作书籍推荐1、Weber, Max:Economy and Society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2、Mills, Charles Wright: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查尔斯.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3、Merton, Robert K.:Social Theory and SocialStructure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4、Weber, M.: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Capitalism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5、Berger, P.L. and Luckmann, 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彼得.柏格,汤姆斯.卢克曼:《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6、Bourdieu, Pierre: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皮埃尔.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学批判》7、Elias, Norbert:The Civilizing Process诺伯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8、Habermas, Jürgen: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9、Parsons, Talcott: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10、Goffman, Erving: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Everyday Life欧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11、Mead, George Herbert:Mind, Self and Society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12、Parsons, Talcott:The Social System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系统》13、Durkheim, Emile:The Elementary Forms ofReligious Life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其本形式》14、Giddens, Anthony: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15、Wallerstein, Immanuel:The Modern World-System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6、Foucault, Michel: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the Prison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17、Kuhn, Thomas 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Revolutions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8、Simmel, Georg:Sociology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19、Beck, Ulrich:Risk Society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20、Braverman, Harry:Labour and Monopoly Capital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21、Adorno, Theodor W. and Horkheimer, Max:Dialecticof Enlightenment西奥多.阿多诺,麦克斯?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22、Gramsci, Antonio:Prison Notebooks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23、Coleman, James Samuel:Foundations of SocialTheory詹姆斯.萨缪尔.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24、Habermas, Jürgen: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尤尔根.哈贝马斯:《知识与人类利益》25、Moore, B.:The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Democracy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26、Polanyi, Karl:The Great Transformation卡尔.波兰尼:《大转型》27、Blau, Peter Michael and Duncan, Otis Dudley:TheAmerican Occup彼得.布劳,奥迪斯.戴德里.邓肯:《美国职业结构》28、Gouldner, Alvin W.: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Sociology阿尔文.古德纳:《西方社会学即将到来的危机》29、Luhmann, Niklas:Social Systems尼克拉斯.卢曼:《社会系统》30、Mannheim, Karl:Ideology and Utopia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31、Becker, Howard S.:Outsiders: Studies in theSociology of Deviance霍华德.贝克尔:《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32、Marx, Karl: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卡尔.马克思:《资本论》33、Olson, Mancur:The Logic Collective Action曼库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34、Durkheim, Emile: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爱弥尔.涂尔干:《劳动分工论》35、Durkheim, Emile: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36、Garfinkel, Harold: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哈罗德.加芬克尔:《常人方法学研究》37、Goffman, Erving:Asylums欧尔文.戈夫曼:《避难所》38、Lipset, Seymour Martin:Political Man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39、Mills, Charles Wright:The Power Elite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40、Bourdieu, Pierre:The Logic of Practice皮埃尔.布迪厄:《实践的逻辑》41、Cardoso, Fernando Henrique and, Faletto, Enzo: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费南多.恩希齐.卡多索,恩佐.法雷图:《拉丁美洲的依附与发展》42、Dahrendorf, R.: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anIndustrial Society拉夫.达伦多夫:《工业社会中的阶级与阶级冲突》43、Giddens, Anthony: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44、Goffman, Erving:Stigma欧尔文.戈夫曼:《污记》45、Kanter, R.M.:Men and Women of the Corporation罗莎贝丝.坎特:《公司里的男人和女人》46、Schütz, Alfred: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World阿尔弗雷德.舒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47、Berger, Peter L.:Invitation to Sociology彼得.柏格:《社会学的邀请》48、Bourdieu, Pierre and Passeron, Jean-Claude: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皮埃尔.布迪厄,让-克劳得.帕松:《教育、社会和文化中的再生产》49、Etzioni, Amitai:The Active Society阿米泰.埃奇奥尼:《积极的社会》50、Glaser, Barney G. and Strauss, Anselm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巴尼.格拉斯,安瑟伦.斯特劳斯:《扎根理论的发现》51、Habermas, J.: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Public Sphere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52、Sorokin, Pitirim A.:Social and Cultural Dynamics皮特林.索罗金:《社会和文化的动力》53、Touraine, A.:Production de la societe阿兰.图海纳:《社会的生产》54、Weber, Max:Sociology of Religion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55、Weber, Max: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Sciences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56、Arendt, Hannah: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57、Boudon, Raymond:The Logic of Social Action雷蒙.布东:《社会行动的逻辑》58、Braudel, Fernand: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和资本主义》59、Durkheim, Emile:The Suicide爱弥尔.涂尔干:《自杀论》60、Geertz, Clifford: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柯利弗德.格尔兹:《文化的阐释》61、Giddens, Anthony:Sociology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62、Janowitz, Morris:The Professional Soldier莫里斯.加诺维:《职业士兵》63、Lazarsfeld, Paul Felix and Rosenberg, Morris:TheLanguage of Social Research保尔.拉扎斯菲尔德,莫里斯.罗森伯格:《社会研究的语言》64、Lukács, Georg: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格奥尔格.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65、Mies, Maria:Patriarchy and Accumulation on WorldScale玛丽亚.密斯:《父权制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本积累》66、Nisbet, Robert A.: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罗伯特.尼斯贝特:《社会学传统》67、Palmer Thompson, Eric:The Making English LabourClass埃里克.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68、Riesman, David:The Lonely Crowd大卫.里斯曼:《孤独的人群》69、Schütz, Alfred:Collected Papers阿尔弗雷德.舒茨:《舒茨文选》70、Simmel, Georg:The Philosophy of Money格奥尔格.齐美尔:《货币哲学》71、Whyte, William Foote:Street Corner Society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72、Alexander, Jeffrey C.:Theoretical Logic in Sociology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73、Althusser, L.:Reading Capital路易斯.阿尔都塞:《阅读<资本论>》74、Anderson, Benedict:Imagined Communities本尼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75、Arendt, Hannah:The Human Condition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76、Baumann, Zygmunt:Postmodern Ethics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77、Beauvoir, Simone de:The Second Sex西蒙.波伏娃:《第二性》78、Benedict, Ruth:Patterns of Culture鲁斯.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79、Blumer, Herbert:Symbolic 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 and Method赫伯特.布鲁默:《符号互动论:视角与方法》80、Boudon, Raymond: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of Social Action雷蒙.布东:《社会行动的意外后果》81、Bourdieu, Pierre:Outline of a Theory Practice皮埃尔.布迪厄:《实践理论大纲》82、Castells, Manuel:The Urban Question曼纽尔.卡斯特尔:《都市问题》83、Crozier, Michel J.:The Bureaucratic Phenomenon米歇尔.克罗齐埃:《科层现象》84、Crozier, Michel J. and Friedberg, Erhard:Actors andSystems米歇尔.克罗齐埃,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85、Fanon, Frantz: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弗朗茨.法农:《地球上的不幸者》86、Friedmann, G.:Problemes humains du machinismeindustriel乔治斯.弗里德曼:《工业社会》87、Gans, Herbert J.:The Urban Villagers赫伯特.甘斯:《城市村民》88、Gerth, H.H. and Mills, Ch.W.: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汉斯.格斯,赖特.米尔斯:《马克思?韦伯:社会学论文集》89、Giddens, Anthony:New Rules of the SociologicalMethod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90、Giddens, Anthony: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91、Goffman, Erving:Frame Analysis欧尔文.戈夫曼:《框架分析》92、Hughes, Everett Charrington:The Sociological Eye埃弗雷特.休斯:《社会学见解》93、Mann, Michael: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94、Marx, Karl: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of 1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和哲学手稿》95、Mauss, Marcel:The Gift马塞尔.莫斯:《论礼物》96、Popper, Karl R.: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97、Poulantzas, Nicos: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Class尼科斯.普兰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98、Sorokin, Pitirim A.:Social and Cultural Mobility皮特林.索罗金:《社会和文化动力》99、Thomas, William Isaac and Znaniecki, Florian:The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威廉.伊萨克.托马斯,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100、Wittgenstein, Ludwig: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社会学中的经典著作
社会学中的经典著作《社会学中的经典著作》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理论体系。
在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中,一些经典著作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几本在社会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经典著作,包括《社会学的想象力》、《资本论》和《社会学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著作。
这本书由美国社会学家C. Wright Mills于1959年出版,被认为是社会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社会学的想象力》提出了“个人问题”和“公共问题”的概念,强调了个人生活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深入剖析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该书呼吁社会学家要具备宏观和微观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
其次,我们来看马克思的《资本论》。
这本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被视为现代社会学的重要基石。
《资本论》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和矛盾。
该书对于理解社会阶级结构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们来看《社会学的方法》这本著作。
这本书是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笛卡尔的代表作,于1895年出版。
《社会学的方法》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笛卡尔主张社会学研究应该以实证主义为基础,注重观察、实证和统计分析。
他还强调社会学研究应该具备客观性和科学性,避免主观臆断和价值判断。
这本著作对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社会学中的经典著作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工具。
《社会学的想象力》通过强调个人问题与公共问题的关系,呼吁社会学家具备宏观和微观的视角;《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和矛盾,对于理解社会阶级结构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学的方法》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ny people have the feeling that human behavior is ‘chaotic’ or at least very irregular and not predictable. This is probably true for behaviors that are found in complex situations. However, at least for relatively simple situations stochastic behavioral models may be developed if one restricts to the description of behavioral probabilities that can be found in a huge population (resp. group) of individuals (see [3,23,24]). This idea has been followed by the gaskinetic pedestrian model [1–3].
Social force model for pedestrian dynamics
arXiv:cond-mat/9805244v1 [cond-mat.stat-mech] 20 May 1998
Dirk Helbing and P´ eter Moln´ ar
II.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70550 Stuttgart, Germany
Typeset using REVTEX 1
I. INTRODUCTION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models of pedestrian behavior have found notable interest for several reasons. First, there are some striking analogies with gases [1–3] and fluids [1,2,4,5]. Second, all model quantities like places rα and velocities vα of pedestrians α are measurable and, therefore, comparable with empirical data. Third, there already exists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data material like flow measurements or (video) films [6–8]. Fourth, pedestrian models can provide valuable tools for designing and planning pedestrian areas, subway or railroad stations, big buildings, shopping malls, etc. [9–11]. In the 1970s Henderson [4,5] has compared measurements of pedestrian flows with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considerable success. His phenomenological fluid-dynamic approach has been improved and mathematically founded by Helbing in the 1990s on the basis of a pedestrian specific gaskinetic (Boltzmann-like) model [1,2]. This model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me gaskinetic [12,13] and fluid-dynamic [14–16] traffic models. Recently,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attracted by ‘microscopic’ approaches for vehicular traffic [17–20]. In the following, we will introduce a social force model for pedestrian motion. First ideas of this ‘microscopic’ modeling concept were formulated in [2,21]. A short overview of ‘microscopic’, ‘mesoscopic’ and ‘macroscopic’ descriptions of pedestrian behavior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 is given in Ref. [22].
Abstrac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otion of pedestrians can be described as if they would be subject to ‘social forces’. These ‘forces’ are not directly exerted by the pedestrians’ personal environment, but they are a measure for the internal motivations of the individuals to perform certain actions (movements). The corresponding force concept is discussed in more detail and can be also applied to the description of other behaviors. In the presented model of pedestrian behavior several force terms are essential: First, a term describing the acceleration towards the desired velocity of motion. Second, terms reflecting that a pedestrian keeps a certain distance to other pedestrians and borders. Third, a term modeling attractive effects. The resulting equations of motion are nonlinearly coupled Langevin equations.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crowds of interacting pedestrians show that the social force model is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several observed collective effects of pedestrian behavior very realistically.
2
Another approach for modeling behavioral changes has been suggested by Lewin [25]. According to his idea behavioral changes are guided by socalled social fields resp. social forces. In the following we will examine if this idea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description of pedestrian behavior. Figure 1 illustrates a scheme of the processes that lead to behavioral changes. According to this, a sensory stimulus causes a behavioral reaction that depends on the personal aims and is chosen from a set of behavioral alternatives with the objective of utility maximization. Table 1 suggests a classification of stimuli into simple or standard situations that are well predictable, and complex or new situations that may be modelled with probabilistic models. However, since a pedestrian is used to the situations he/she is normally confronted with, his/her reaction is usually rather automatic, and determined by his/her experience of which reaction will be the best. It is therefore possible to put the rules of pedestrian behavior into an equation of motion. According to this equation the systematic temporal changes dwα /dt of the prefered velocity wα (t) of a pedestrian α are described by a vectorial quantity Fα (t) that can be interpreted as social force. Clearly, this force must represent the effect of the environment (e.g. other pedestrians or borders) on the behavior of the described pedestrian. However, the social force is not excerted by the environment on a pedestrian’s body. It is rather a quantity that describes the concrete motivation to act. In the case of pedestrian behavior this motivation evokes the physical production of an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force as reaction to the perceived information that he/she obtains about his/her environment (see figure 1). In summary, one can say that a pedestrian acts as if he/she would be subject to external forces. This idea has been mathematically founded in Ref.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