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与慰藉_丽达与天鹅_解析

合集下载

“丽达与天鹅”-姊妹艺术之间的“艺格符换”2017年

“丽达与天鹅”-姊妹艺术之间的“艺格符换”2017年

“丽达与天鹅”:姊妹艺术之间的“艺格
符换”2017年
【摘要】:”丽达与天鹅”是欧美文艺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

其中,爱尔兰现代派诗人叶芝的”丽达与天鹅”是一首备受瞩目且富有争议的著名诗作,与之相关的批评研究也颇为丰富,但大多集中探讨诗作的政治诉求、性爱主题、互文性、暴力美学等,对其跨艺术价值的挖掘还有待深入。

本文从跨艺术诗学的视角呈现该诗作与同题美术作品之间的交织与互动,剖析姊妹艺术之间动态的”艺格符换”给读者/观者所带来的多层次解读与丰富的审美体验。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I562.072;J05
【正文快照】:
“丽达与天鹅”自希腊神话产生以来就成为欧美文艺创作的一个
重要母题,由其衍生的文艺作品源源不断。

其中,爱尔兰现代派诗人叶芝(W.B.Yeats)创作的“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因其内容和风格独树一帜,而备受关注。

中外评论家对其评论甚多,包括从民族主义、女性主义。

【诗歌鉴赏】丽达与天鹅[1]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丽达与天鹅[1]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丽达与天鹅[1]_诗歌鉴赏丽达与天鹅[1][爱尔兰]叶芝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一双巨翅还在乱扑,一双黑蹼抚弄她的大腿,鹤u彖衔着她的颈项,他的胸脯紧压她无计脱身的胸脯。

手指啊,被惊呆了,哪还有能力从松开的腿间推开那白羽的荣耀?身体呀,翻倒在雪白的灯芯草里,感到的唯有其中那奇异的心跳!腰股内一阵颤栗,竟从中生出断垣残壁、城楼上的浓烟烈焰和阿伽门农之死。

当她被占有之时,当她如此被天空的野蛮热血制服直到那冷漠的u彖把她放开之前,她是否获取了他的威力,他的知识?(飞白译)【注释】[1]据希腊神话传说,众神之王宙斯化作天鹅与人间少女丽达交配。

后来丽达生的女儿海伦因其绝色引起特洛伊的十年战争;战后希腊联军凯旋之时,丽达的另一个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又谋杀了她的丈夫、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

叶芝从他的神秘主义体系出发,认为宙斯与丽达产生了希腊文明,但也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和巨大的灾难,经典名言。

【赏析】诗集《塔堡》成功地表现了神秘主义象征体系,并且用简洁冷峻的风格描绘出爱尔兰内战时期的生活场景,揭示出了现代文明的破坏力,抒发了年老诗人对老年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追求。

诗人成功地将个人、象征和历史的因素糅合在一起。

在诗作《1919》中,叶芝指出所有的高尚传统都已经消失,世界为灾难的阴影所笼罩,人们不过是像鼹鼠在洞穴里打架。

作为两千年一循环的历史,现在似乎也到了要揭开新的一页的时刻,而写于1923年、定稿发表于1928年的《丽达与天鹅》则透彻地描写了这一时刻的来临。

天鹅一向是西方诗人热衷描写的对象,因为它优美、纯洁、文雅、正统、庄重,有许多让人喜爱的特征。

尤其是象征派诗人,当他们将天鹅作为描绘对象的时候,往往在天鹅的身上寄托着特殊的情思。

叶芝的这首诗歌也以天鹅作为描写的对象,但却一反常态,没有写天鹅温柔、姻静的本性,而是表现其作为强力化身的粗暴、狰狞,并且借诗句表现出了一种十分深奥玄远的观念,在咏天鹅的作品中可谓独一无二。

论叶芝名诗《丽达与天鹅》的政治与性别维度

论叶芝名诗《丽达与天鹅》的政治与性别维度

论叶芝名诗《丽达与天鹅》的政治与性别维度翟莹莹【摘要】爱尔兰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丽达与天鹅》以神话暴力和性色彩著称,具有突出的政治与性别维度,在文本阐释上充盈着理论张力。

这首诗隐含了对爱尔兰民族运动的政治期望,以及对整个人类历史命运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女性的矛盾观点:一方面将女性置于男权话语的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又将女性作为历史主体的代表,构成了政治与性别研究的重要问题框架。

%The famous Irish poet William Butler Yeats’s“Leda and the Swan”is wellknown for its myth of violence and sexual color, with the prominent political and gender dimensions, and its text interpretation filled with the tension of theory. The poem implies the political expectations for Irish nationalist movement, as well as the reflection of the fate of the whole human history;it reflects the poet’s contradictory views on the female:on the one hand, the author puts the female in the passive position according to patriarchal discourse, on the other hand, he treats the female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history subject, and constitutes the important problematic in the study of politics and gender.【期刊名称】《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66-69,86)【关键词】叶芝;丽达与天鹅;爱尔兰;政治维度;性别研究【作者】翟莹莹【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9.5叶芝的名诗《丽达与天鹅》作于1924年,其文本阐释充满了张力,可以从新批评、精神分析、政治蕴涵和性别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神性与人性的碰撞——评徐小斌《天鹅》

神性与人性的碰撞——评徐小斌《天鹅》

文章 编 号 :[ 0 0 8 . 9 6 4 0( 2 0 1 7) 0 5 . 0 0 3 0 . 0 2 说, 古 薇 和夏 宁远互 为彼 此 的 “ 耶稣 ”, 也 就是 神 。古 薇一直活在对死去初恋 的痛苦 回忆及早 已名存实亡 的家 庭 生 活 中 , 她没 有 反抗 , E t 复一 E l 地 如行 尸 走 肉 般生活 , 夏 宁远 的 出现让古 薇 暗淡 的 生活 重新 获得 了 生机 , 他 成 了她 的精 神支柱 。而从 小 身心 受创 的夏 宁 远, 内心 极 度 缺 乏 安 全 感 , 他 渴望 被 爱 , 相 比于 古 薇 的犹豫不决 , 夏 宁远 更 坦 然 、 率 真 。最 终 , 古 薇 接 受 了夏 宁远 , 其 是对 夏 宁远 的 “ 拯 救 ”, 拯救 他脱 离 那段 黑 暗 的往 事 , 用温 暖 的爱情 治 愈那颗 支 离破碎 的心 。 作 者 之所 以 将 不 惑 之 年 的 女 主 和 年 轻 俊 朗 的小 伙 都 描 写得 那 么纯 洁 、 不 为 俗 世 玷污 , 从 侧 面 反 映 了 整个 社 会环 境 的污 浊 , 物欲 横流 。古 薇 为作 者代 言 ,

要: 爱情 , 是 人 类情 感 的寄托 、 灵魂 的居 所 , 就像徐 小斌所 说 “ 爱情 是人 类 一息 尚存 的神 性”。《 天鹅 》
用近 乎超 脱 的手 法表现 了爱情 这种A- N最 美好 的情 感 , 既是 对人 类本 真 自我 的表达 , 又是 在展 现 近 乎 “ 自虐 ’ ’ 式的 爱 恋。本 文主要 从神 性 之 爱、 神 的启 示这 两 个方 面来 解读 《 天鹅 》。
关键词 : 神性 ; 爱情 ; 人性; 《 天鹅》 中 图分 类 号 :1 2 0 7 . 4 2 文献标 识码 :A 爱情 , 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 热烈而又含蓄, 不卑不 亢。 有人说, 徐晓斌的《 天鹅》 是物质时代的释爱之书, 笔者同意这一观点, 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徐晓斌是 在拯救爱 隋 观偏离正常轨道的读者 , 她期望用古薇和夏 宁远 的神性之爱 召唤出人们心灵深处沉 睡已久 的良知 。 《 天鹅 》 的女主人公古薇是一名音乐教师 , 她是一 个对 初恋 充满 无限 回忆及对 现实生 活深感 乏 味的 中年 女人 , 尽管已为人母 , 过 了青春韶华 , 但 中年 的她依然 美丽, 风姿 绰约 。二 十九 岁 的边 防部 队少 校 夏宁 远倾 慕 古薇 , 他 曾在 北京 听 过她 的讲 座 。后来 二 者都对 彼 此倾心 , 心里都荡漾着绵密不绝的情感涟漪 , 但年龄 上 的差距是他们爱情的绊脚石 , 他Y F ] 4 , 心翼翼地遵循 着世俗 , 不敢逾越情感的雷 区。音乐开启 了他们心灵 的钥匙 , 在谈论音乐时 , 他们可 以做 回常态的 自己。 神性 之爱

从_丽达和天鹅_解读话语_权力和真理

从_丽达和天鹅_解读话语_权力和真理

2007.11□武新玉从《丽达和天鹅》解读话语、权力和真理最近有很多文章都认为叶芝是一个后殖民主义的作家。

〔1〕许多评论家通过《丽达和天鹅》一诗中丽达的性别角色在诗歌中的展现将叶芝诠释为一个被英国传统文化所“强奸”的爱尔兰文化的代表者,同样也将这首诗歌诠释为在1920年代爱尔兰政治地位的体现。

与这些观点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丽达和天鹅》这首诗歌恰恰通过丽达的性别角色表达了女性身体话语的一种书写和重构,通过与强势文化的对抗和砥砺来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建构自我。

一、身体话语身体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存在于福柯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中。

身体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是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攻击传统思想和理性主体的起点。

自启蒙时期起,统治西方思想界的理性主体是建立在减损和压制“他者”的二元对立的基础上的,这二元对立的根源来自于笛卡尔的精神和肉体的对立。

所以通过展示理性和自我如何建立在被排除的肉体领域上,后现代主义者试图解构固定的、统一的主体概念,这样身体的归类就有了一种战略价值,以至于它被用来反对形而上学。

叶芝这首诗并不仅仅是一种强暴事件在文学中的呈现。

事实上,它是有关激烈矛盾的社会政治关系叙述的一种(具有潜在的结构分裂作用)标志物。

这些激烈矛盾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指的是:话语、权力和真理之间的一种关系,比如爱尔兰文化和英国文化,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男人和女人之间,包括爱尔兰和英国之间的关系。

而且这些关系都染上了很浓重的性别色彩———这里所说的性别是社会的产物,并不仅仅是生理差异的结果。

那么关于女性被强暴的叙述所展现的形象和故事也并不仅仅是一个“女性”的故事,它同时是一个社会的故事、一个政治的故事。

叶芝把女性的被强暴重新放在一个对社会和民族权力和能动力提出质疑的位置上,而不仅仅把它看作对女性身体的施暴。

这里,对于强暴的表述便无可避免地同对于民族和宗教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的表述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歌中有许多强势权力的表述,如“asuddenblow”,“thegreatwings”,“thewall,theroofandthetower”。

论叶芝名诗《丽达与天鹅》的政治与性别维度

论叶芝名诗《丽达与天鹅》的政治与性别维度

二、 《 丽达 与天鹅 》的政治维度
出激情 ;她 既憎 恨 自己 的软弱 , 不得 不屈 从 于宙 斯
叶 芝是 1 9 世 纪下 叶举 世 瞩 目的爱 尔 兰文 艺 复兴 从 他那 里 获 得知 识 与力 量 ,又 浑 身洋溢 着 挣脱 这 种 的代 表 性诗 人 。最初 这 首诗 的面世 具 有 政 治吁求 的 束 缚 的热 情 。这 种 女性 的双 重 性格 恰好 与 爱 尔兰 的
[ 作者简介] 翟莹莹 ( 1 9 8 7  ̄),女,汉族 ,河南 开封市人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 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 。研究方
向 :欧 美 文 学 。
6 6
翟莹莹
论叶芝名诗 《 丽达与天鹅 》的政治与陛别维度
男 性 强悍 与 体验 ,折射 了美 少 女丽 达 的 女性 弱势 与 瞬 间新 文 明 的诞 生 ,这 一切 体现 了叶 芝对 爱尔 兰尴
在 叙事 特 征上 ,叶芝 的 《 丽达 与 天鹅 》 以神 话 神 分 析 、 政 治 蕴 涵 和 性 别 研 究 等 方 面 进 暴 力和 性色 彩 著称 ,具 有 明显 的修 辞 学意 义上 的 象
行 探 讨 。许 多研 究者 认 为这 首诗 体 现 了爱尔 兰 民族 征 与寓 意属 性 。借 用新 批评 “ 细读 ”方法 和精 神 分
在踉 跄 的少 女 身上 ”u ,丽 达在 毫无 提 防 的情 况 下
遭受 了天鹅 的突 袭 ,天 鹅 的 “ 一双 巨翅 还 在乱 扑 ” 这 使得 丽达 在 惊 恐 中无 从抗 拒 。 “ 手指 啊鹅 》的叙事特征

从 松 开 的腿 间推 开 那 白羽 荣 这 首 名诗 基 于一 个希 腊神 话 故事 。在 希 腊神 话 惊呆 了 ,哪 还 有 能 力/ 。 诗 歌刻 画 了天 鹅 的 强大 与力 量 以及 丽 达 的 中,少 女 丽达 是 古代 斯 巴达 的王 后 ,宙斯 心 醉 于她 耀 ? ”。

1923《丽达与天鹅》

1923《丽达与天鹅》

1923《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A SUDDEN blow: the great wings beating still Above the staggering girl, her thighs caressed By the dark webs, her nape caught in his bill, He holds her helpless breast upon his breast. How can those terrified vague fingers push The feathered glory from her loosening thighs? And how can body, laid in that white rush,But feel the strange heart beating where it lies?A shudder in the loins engenders thereThe broken wall, the burning roof and tower And Agamemnon dead.Being so caught up,So mastered by the brute blood of the air,Did she put on his knowledge with his power Before the indifferent beak could let her drop? 猝然一攫:巨翼犹兀自拍动,扇着欲坠的少女,他用黑蹼摩挲她双股,含她的后颈在喙中,且拥她捂住的乳房在他的胸脯。

惊骇而含糊的手指怎能推拒,她松弛的股间,那羽化的宠幸?白热的冲刺下,那扑倒的凡躯怎能不感到那跳动的神异的心?腰际一阵颤抖,从此便种下败壁颓垣,屋顶和城楼焚毁,而亚加曼侬死去。

就这样被抓,被自天而降的暴力所凌驾,她可曾就神力汲神的智慧,乘那冷漠之喙尚未将她放下?。

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与慰藉——《丽达与天鹅》解析

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与慰藉——《丽达与天鹅》解析

dr ) e ”是天鹅发出的, s 代表其主动的侵略行为; 而被动动作
Cc es ”“agt和“ at e”就是丽达的回应, a s d 、cuh” m s r ) r e ed 代表 其被动的被侵略事实。因此动词在对诗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叶芝利用几种手段来表现诗中描述的强度, 包含头韵
实际上并未冠名宙斯, 甚至也没指出是天鹅( 阿伽门农是唯

在诗 的 主体 部分 提 及 的名 字) 。天 鹅被 称 为 “ r t ge a
生追求的爱人毛德 ・ 而天鹅就是诗人叶芝 自己。在诗 冈,
wig ” “ a k we s 、 ta ier s ” “ lo ” “n i e— n s 、 d r b ” “ h twht u h 、 bo d 、 idf r f
结合诗人生平和心理分析来评述和解读《 丽达与天鹅》 , 对诗歌的理解会更透彻。通过了解叶芝一生的遭遇, 这首诗
可以理解为叶芝自己特殊的强奸幻想, 诗中的丽达就是叶芝

n p” “ e e l sbes” h r o snn h h ” ae 、hrhl e rat和“ e oe i ti s 。天鹅 ps l g g
头三行, 但直到最后一行都没有打断整句的句法, 强烈的紧
迫感一直伴随其中。这一开场产生了拉开诗的序幕的效果,
将观众、 叙述者和读者吸引到诗的这一行动中。
初读这首诗时, 诗人将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事物融合到
了一起, 存在模糊之处, 这种模糊也可以理解为诗中存在的

Cbue l d)五音步抑扬格和一般的韵律等。诗中不存 rt b o” , o 在固定的规格韵律, 但是产生了一个建立在动词重音取代语
《 丽达与天鹅》 采用传统的文学形式( 十四行诗) 和传统

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与慰藉——《丽达与天鹅》解析

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与慰藉——《丽达与天鹅》解析

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与慰藉——《丽达与天鹅》解析
王丹丹
【期刊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26)4
【摘要】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丽达与天鹅>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结合叶芝生平分析解读<丽达与天鹅>,诗中的对立模糊是诗人坎坷的爱情经历与肉体灵魂的冲突,将梦幻的理想和感知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性爱融合于想象之中,在充满想象的诗句中诗人使自身的爱情得到了升华,使肉体与灵魂得到了一定的慰藉.
【总页数】3页(P13-14,17)
【作者】王丹丹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灵魂以及灵魂与肉体之间--我国早期哲学中的人学探秘 [J], 刘长欣
2.肉体之欢与灵魂之爱的冲突较量——论中国古代爱情小说的主题嬗变 [J], 李云
3.北欧灵魂的归于灵魂把肉体还给肉体 [J], 阿达;
4.冲突的声音——电影《黑天鹅》的女性主义解析 [J], 潘延
5.冲突的声音——电影《黑天鹅》的女性主义解析 [J], 潘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概念整合理论对《丽达与天鹅》中诗歌意象的阐释

概念整合理论对《丽达与天鹅》中诗歌意象的阐释
2016 年 4 月刊
文化
概念整合理论对《丽达与天鹅》中诗歌意象的阐释
■ 祝懿婷 杨颖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415)
【摘 要】 本文用概念整合理论阐述了叶芝诗歌代表作之一 《丽达与天 鹅》的诗歌意象。这说明概念整合理论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读诗歌 的强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叶芝;丽达与天鹅 Nhomakorabea·387·
她是否获取了他的威力,他的知识? (飞白译)
从诗歌的描述中,读者的两个输入空间获得了相关的信息元素。输入 空间一:袭击、少女、巨翅、鹅喙,腰股;输入空间二:断桓残壁、城楼、浓烟 烈焰、阿伽门农。在类属空间这些信息得到筛选和甄别并形成抽象的结 构,即:少女被一只巨大的天鹅袭击;有阿伽门农参与的一场注定失败的 战争。但是有以上这些抽象的信息还不足以理解诗歌要表达的内容。因 此,当这些信息被映射到合成空间时,读者的背景知识对于诗歌意象的理 解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根据希腊神话和传说,宙斯曾变化为天鹅强奸了利 达,使她生下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正是引发特洛伊之战的海伦。;另一方 面,根据圣经的记载,上帝幻化成一只鸽子,使圣母玛利亚受孕诞下圣子 耶稣。耶稣洗净了人类的罪恶,并承诺当人类社会被邪恶统治即将崩溃 之时,他将重临人间。
一、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美国认知语言学家 Fauconnier 和 Turner 在传统心理 空间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的认知语言学概念。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 是心理空间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脑在感知和理解外部信息时,会产生 一些抽象的“空间”来容纳一些特定场景的相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虚 拟空间中所装载的内容不一定与现实世界的信息完全一致;其二是概念 整合网络理论。如图,这种理论认为意象的建构过程开始于两个或者两 个以上的输入空间,然后产生一个用来甄选的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 各种空间之间会产生映射。比如,两个输入空间内的抽象结构或者共有 信息将投射到类属空间。类属空间和输入空间又分别将必要的元素映射 到合成空间内。然后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步骤,这些元素之间将产

叶芝是21世纪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

叶芝是21世纪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

叶芝是21世纪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

他是象征主义诗歌在英国的早期代表人物,对21世纪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3]叶芝的历史就是世纪之交爱尔兰的历史,而他的诗歌则将他个人的历史与那一时期的爱尔兰历史融为一体。

年轻时代的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其早期诗歌多取材于爱尔兰本土的传奇与民谣。

叶芝是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参加者,因此政治是他诗中的一大主题;而与叶芝的民族主义激情紧密相连的是他对献身于爱尔兰文化复兴的杰出女演员莫德·冈的爱情,因而爱情对于叶芝也是个终生的主题。

他与格雷戈里夫人的合作亦对爱尔兰戏剧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叶芝的这一连串人生经历同其诗歌有着紧密的联系。

凭着他那能创造神话的想象力,叶芝将生活中许多平凡事件化为美妙的诗句,再在他的诗中创造出具有叶芝风格的象征主义。

而且,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在叶芝的许多诗中亦得到了表现。

在创造他的艺术、他的象征主义的同时,叶芝似乎也急欲为历史画像。

也许是受到了神秘主义(包括布莱克的神秘主义)的影响,这一幅神秘的历史画像颇具悲剧色彩。

人的命运是由外在力量所控制的,历史的轮盘不停地旋转,已现的必将重现。

《丽达与天鹅》与《基督重临》描述的正是这一主题。

多样性的人生,多样性的主题,多样性的风格与技巧,时隐时现的历史影子,构成了叶芝诗歌的伟大所在。

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后世的评论家一般将叶芝的诗歌分为三个时期。

[3]叶芝的早期诗歌创作包括他从1883年起在《都柏林大学评论》(Dublin University Review)上发表的诗歌,直到1899年出版的《芦苇中的风》(The Wind Among the Reeds)为止。

初入诗道,叶芝接受的是后期浪漫主义的传统。

对他深具影响的是前拉斐尔派诗人及其后继者,其中的威廉·莫里斯可以说是叶芝的最主要的影响者。

莫里斯是叶芝的朋友,他对叶芝的影响在《莪相的漫游及其他》(The Wanderings of Oisin and Other Poems,1889)中最为明显。

西方绘画艺术中“丽达与天鹅”的母题探究

西方绘画艺术中“丽达与天鹅”的母题探究

西方绘画艺术中“丽达与天鹅”的母题探究作者:***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08期摘要:古希腊神话是西方艺术创作的源泉,其中“丽达与天鹅”这一母题在西方绘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探讨这一母题有助于丰富西方绘画史理论。

“丽达与天鹅”作为一个典型的艺术创作母题,人们对它的刻画从未停滞,并且历久弥新,甚至一直被推崇到了今天。

在现代社会艺术形式多样的条件下,人们通过摄影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不断地为它增添新的内容,其作为艺术母题的语义也不断地被扩展。

关键词:丽达与天鹅;性;身体;母题“丽达与天鹅”的母题起源于希腊神话,其主题从古罗马时代的雕塑和壁画开始一直沿续到今天的绘画或其他艺术中,它是历代艺术家乐于探索的一个重要主题。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人们便将这一远古流传的神话故事刻画存留,至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绘画开创了此母题的先河,他的追随者和学生纷纷效仿。

当代,由于社会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许多艺术家从各自的角度对这幅画进行了二次创作,反映出的主题类型也多种多样,有反映女权主义的,也有借此表达现代社会光怪陆离的现象的,等等。

本文探索的范围主要是文艺复兴运动后,画家们对这一母题形象在绘画中的运用与内涵的解读。

一、“丽达与天鹅”的原型探索与嬗变演绎“丽达与天鹅”中的丽达是古希腊埃托利亚的国王特斯提奥斯的女儿,是海仙女,同时也是希腊有名的美女之一;天鹅是宇宙之王宙斯到人间之后幻化的形象。

传说原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被兄弟驱赶出国之后,流转于各个国家之间,到了埃托利亚后,国王看出他不凡的气概,决定将自己的女儿丽达许配与他。

婚后廷达瑞俄斯忘了向天神阿佛洛狄忒祭祀而遭到报复。

廷达瑞俄斯将丽达安排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并让宙斯化身为天鹅、自己变为鹰,上演鹰追天鹅的戏码。

但天鹅被鹰追击到湖边之后被身边丽达的美貌吸引住了,所以风流倜傥的宙斯便对丽达产生了爱意,潜在丽达怀中。

丽达见这个天鹅健硕可爱,对它爱抚不断,但是丽达并不知道它是宙斯的化身,所以被迫受孕,生下了两个蛋,每个蛋中都有一儿一女。

丽达与天鹅简析

丽达与天鹅简析

腰股内一阵颤栗.竟从中生出 断垣残壁、城楼上的浓烟烈焰 和阿伽门农之死。 当她被占有之时 当地如此被天空的野蛮热血制服 直到那冷漠的喙把她放开之前, 她是否获取了他的威力,他的知识?
Rida and the swan
A sudden blow: the great wings beating still Above the staggering girl, her thighs caressed By the dark webs, her nape caught in his bill, He holds her helpless breast upon his breast. How can those terrified vague fingers push The feathered glory from her loosening thighs? And how can body, laid in that white rush But feel the strange heart beating where it lies? A shudder in the loins engenders there The broken wall, the burning roof and tower And Agamemnon dead. Being so caught up, So mastered by the brute blood of the air, Did she put on his knowledge with his power Before the indifferent beak could let her drop?
• 爱尔兰诗人威廉· 巴特勒· 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是我很喜欢的西方诗人之一, 最早读过他的著名诗作《当你老了》,深 受感动。那种深沉表达爱情的方式在西方 还是较为罕见的。1923年,叶芝“以其高 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 民族的灵魂”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 就是对他的诗歌创作艺术生命的高度概括。

蜜蜡的极致之美——《丽达与天鹅》创作记

蜜蜡的极致之美——《丽达与天鹅》创作记

《丽达与天鹅》创作记初见这块蜜蜡原矿,沟壑纵横的枣红色石皮粗糙干涩,非常不起眼。

然而,当剥去粗陋的外衣展露它完美内质时,所带来的冲击竟是如此强烈,最外层脂光润亮的蜜色,清透无杂,轻柔地包裹着鸡油黄的蜡质,宝光内敛,色彩柔润。

真可谓“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

以手电筒反复观察原石,以期最大程度地了解石皮之下的真实情况。

对于蜜蜡这种以克计价的材料,我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尽量保留材料,同时又要出效果,因此如何设计至关重要。

反复斟酌后,我决定保留原矿平整一面的完整石皮,另一面则基本剥除展现蜜蜡的质地之美,这样一来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原石内部的情况。

而这样的处理方式,粗糙与细腻、古朴与华丽,这样极致的反差可以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

经过仔细审石后,我决定以希腊神话《丽达与天鹅》这个颇具争议的神话题材来诠释这块蜜蜡原矿,为什么选这个题材?其实这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

题材的无边延展《丽达与天鹅》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一位美丽的裸女与一只洁白的天鹅,其表现指向和隐喻非常之接近,即使粗俗的版本与优雅的版本也大概如此,但由于形式表现不同,艺术效果却大相径庭。

简单的内蕴,却有着广阔的表现空间。

正是这样的内容与形式的表现格局以及可能的表文/郑 继 by Zheng Ji【 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现效果,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

因此,它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在艺术上表现得最充分、也是最有生命力的一个题材之一。

画家达·芬奇在绘画领域完美地诠释了它,之后延伸到了雕塑、雕刻等更为广阔的天地。

这样的题材,无疑具有极大的挑战性,那么多艺术家都演绎过它,要想做到让人耳目一新颇有难度。

我从现代的审美角度出发,依据我对这一经典的理解,结合古今,融合中西方审美,以期达到新的突破,演绎一出更为唯美和浪漫的经典剧目。

我决定模糊美人与天鹅的关系,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让观者来续补剧情。

500 年画不够的《丽达与天鹅》

500 年画不够的《丽达与天鹅》

500 年画不够的《丽达与天鹅》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7年第6期达·芬奇(1452~1519) 及其追随者切萨雷·达·塞斯托(1477~1523) 《丽达与天鹅》油画达·芬奇的追随者切萨雷·达·塞斯托按照达·芬奇原作仿制的版本。

画面正中赤裸的丽达怀抱天鹅,含情脉脉低头凝望刚从蛋中孵化的四个亲生骨肉,那俯视的神情和繁复有致的发型,与英皇室收藏的手稿造型几乎一致,尽管并非大师原作,但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个性解放,以人为中心的思潮影响下,达·芬奇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位表情祥和、姿态内敛、充满人情味的丽达。

正是从他开始,“丽达与天鹅”这个希腊神话故事便成为几个世纪以来后世无数绘画大师的“灵感缪思”。

米开朗基罗追随者《丽达与天鹅》油画与达·芬奇同为“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基罗也曾以这个神话故事为蓝本有过创作,也遗失了。

与达·芬奇版本的构图和肢体语言相比,现收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的后世仿本,由米开朗基罗的追随者于16 世纪重绘的《丽达与天鹅》不仅在构图上沿袭了米开朗基罗为美第奇家族小礼拜堂所创作的大理石雕塑《夜》的造型,在画面细节上也更追求对希腊神话故事情节的还原:映衬在大红色的绸缎下,赤裸的丽达和雪白的天鹅相互交织着缠绵在一起,四目相视含情脉脉??显然,米氏仿作在情感表露上显然比达·芬奇更为直接。

米开朗基罗这个作品还有多个副本,包括1563 年科内德牛 Cornelis de Bos 完成的雕版。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 -1640)《丽达与天鹅》木板油画在鲁本斯的这幅画中。

全裸的丽达占据画面中心。

右手搂抱着鹅颈。

她体态丰腴,脸上挂着“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天鹅张开右翅紧抱丽达,仰望着她的面孔意欲亲吻,丽达羞耻地将面庞避向右肩。

背景是一座深色古代废墟,衬托出丽达洁白无瑕的玉体。

叶芝诗歌《丽达与天鹅》原文及赏析

叶芝诗歌《丽达与天鹅》原文及赏析

叶芝诗歌《丽达与天鹅》原文及赏析〔爱尔兰〕叶芝猝然猛袭:硕大的翅膀拍击那摇摇晃晃的姑娘,黑蹼爱抚她的大腿,他的嘴咬住她的脖子,他把她无力的胸脯紧贴他的胸脯。

她受惊的、意念模糊的手指又怎能从她松开的大腿中推开羽毛的光荣?躺在洁白的灯芯草丛,她的身体怎能不感觉卧倒处那奇特的心的跳动?腰肢的猛一颤动,于是那里就产生残破的墙垣,燃烧的屋顶和塔巅,阿伽门农死去。

就这样被征服,这样被天空中野性的血液所欺凌,在那一意孤行的嘴放她下来之前,她是否借他的力量获得了他的智识?(裘小龙译)爱情不仅是一个生理现象,而且蕴含着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美学和人类学的复杂内容。

《丽达与天鹅》就是一首表达爱情深蕴的十四行诗,具有丰富的象征内涵。

这首十四行诗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

众神之王宙斯曾变形为天鹅,与丽达亲近而使她怀孕产下两只蛋,从一只蛋中孵化出海伦,从另一只蛋中孵化出克莱提纳斯。

两个女儿,分别导致了战争、杀戮与灾难。

海伦的私奔导致了特洛伊战争,克莱提纳斯竟和奸夫一起谋杀了自己的丈夫阿迦门农。

诗篇的第一节描写变成天鹅的宙斯在尘世与淑女丽达在一起,以他强有力的翅膀、黑蹼和嘴爱抚丽达的壮观奇景。

第二节描写丽达在宙斯的强有力的爱情中,那种惊悸与喜悦、抗拒与顺从、蕴怒与温柔相交织的矛盾心理状态。

写得惊心动魄而又激动人心。

诗人在这两节诗里,准确地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和色彩鲜明富于力度的动感形象,渲染出一种开天辟地混沌初开的壮烈炽热的气氛,使读者产生如身临世界之始和人类之初的无限环宇的爱之激情,及其深沉旷放的思索。

第三节写爱情与痛苦、幸福与战争、生与死之间的复杂关系。

“残破的墙垣……”和“阿伽门农死去”,实写海伦和克莱提纳斯引起的战争与杀戮,但诗人的意念不在这实写的事件,而在于以丽达与天鹅的爱情象征爱与恨、生与死的关系,这正是这首十四行诗的主要意念所在。

第四节所谓丽达被“征服”、被“欺凌”,也是在表达爱情的复杂内容和多重状态,因此诗的最后一句向丽达发问是否获得了宙斯的爱的力量、智慧与知识? 意味深长,言尽而意未尽。

《丽达与天鹅》

《丽达与天鹅》

《丽达与天鹅》
荒淫宙斯化身天鹅,猎艳人妻酿祸根血梅尔齐丽达与天鹅板上油画112×86cm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据希腊神话传说,众神之王宙斯好色成性,处处留情,他曾醉心于斯巴达王后丽达的美貌,于是趁她在河中洗澡之时,化身为天鹅,与丽达交配致孕。

后来,丽达产下两枚金鹅蛋,孵出两队孪生子——其中的女儿海伦因其绝色,成为特洛伊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1504至1506年间,已迈入老年的达·芬奇至少完成了三幅《丽达与天鹅》的构图,这和他以往的创作有很大的不同。

《丽达与天鹅》是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达·芬奇裸体画作,他一直拒绝创作这种类型的作品。

达·芬奇的《丽达与天鹅》是其重要作品之一。

他没有像其他画家那样,描绘宙斯引诱丽达的场景,而是选择他们的孩子出生的瞬间。

画面中,丽达手抚天鹅,充满爱意看着四个孩子从壳中挣脱出来。

裸体的丽达占据画面中心,她体态丰腴,皮肤白皙,左手搂抱着鹅颈,脸上露出“蒙娜丽莎”般的微笑。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水墨文字冯骥才兀自飞行的鸟儿常常会令我感动。

在绵绵细雨中的峨眉山谷,我看见过一只黑色的孤鸟。

它用力扇动着又湿又沉的翅膀,拨开浓重的雨雾和叠积的烟霭,艰难却直线地飞行着。

我想,它这样飞,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目的。

它是一只迟归的鸟儿?迷途的鸟儿?它为了保护巢中的雏鸟还是寻觅丢失的伙伴?它扇动的翅膀,缓慢、有力、富于节奏,好像慢镜头里的飞鸟。

它身体疲惫而内心顽强。

它像一个昂扬而闪亮的音符在低调的旋律中穿行。

我心里忽然涌出一些片段的感觉,一种类似的感觉;那种身体劳顿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感觉。

后来我把这只鸟,画在我的一幅画中。

所以我说,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为的内涵。

这也正是文人画的首要的本性。

画又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电图”。

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

因为,惟有线条才是直抒胸臆的。

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

心静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

可是你有情勃发,似风骤至,不用你去想怎样运腕操笔,一时间,线条里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发生了变化。

为此,我最爱画树画枝。

树枝千姿万态,皆能依情而变。

树枝可仰,可俯,可疏,可繁,可争,可倚;惟此,它或轩昂,或忧郁,或激奋,或适然,或坚韧,或依恋……我画一大片木叶凋零而倾倒于泥泞中的树木时,竟然落下泪来。

而每一笔斜拖而下的长长的线,都是这种伤感的一次宣泄与加深,以致我竟不知最初缘何动笔。

至于画中的树,我常常把它们当作一个个人物。

它们或是一大片肃然站在那里,庄重而阴沉,气势逼人;或是七零八落,有姿有态,各不相同,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

有一次,我从画面的森林中发现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

它娇小,宁静,含蓄;那叶子稀少的树冠是薄薄的农衫。

作画时我并没有着意地刻画它。

但此时,它仿佛从森林中走出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与慰藉)))5丽达与天鹅6解析王丹丹(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收稿日期:2010205206作者简介:王丹丹(19842),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摘要:威廉#巴特勒#叶芝的5丽达与天鹅6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结合叶芝生平分析解读5丽达与天鹅6,诗中的对立模糊是诗人坎坷的爱情经历与肉体灵魂的冲突,将梦幻的理想和感知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性爱融合于想象之中,在充满想象的诗句中诗人使自身的爱情得到了升华,使肉体与灵魂得到了一定的慰藉。

关键词:威廉#巴特勒#叶芝;5丽达与天鹅6;对立与模糊;慰藉中图分类号:I 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951(2010)0420013203结合诗人生平和心理分析来评述和解读5丽达与天鹅6,对诗歌的理解会更透彻。

通过了解叶芝一生的遭遇,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叶芝自己特殊的强奸幻想,诗中的丽达就是叶芝一生追求的爱人毛德#冈,而天鹅就是诗人叶芝自己。

在诗中诗人没有提及自身挫折的经历,却将破坏性的冲动转化为建设性的美,在肉体与灵魂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一、5丽达与天鹅6中的对立与模糊5丽达与天鹅6采用传统的文学形式(十四行诗)和传统的韵律,阐述了一个极不传统的主题)))暴力强奸,而不是惯常的爱情十四行诗。

这种思想与形式的自相矛盾体现在诗中的许多对立因素上,很好地展现了诗歌的内在张力美。

诗歌韵律采用传统的ABAB CDCD EF G EF G 形式,其中诗人使用了/push 0、/r ush 0、/up 0和/dr op 04个不太完美的韵脚,可以看作是叶芝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对立。

该诗的语言存在从积极强硬到含糊被动的过渡,例如第一节的语言强度和文字距离就是这首诗固有对立因素的代表。

诗的开始就存在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诗中场景被/a sudden blow 0中断,在第三节再次被/a shudder in the loins 0中断。

整首诗以被中断的场景开始,整个行动一直持续到第一节的头三行,但直到最后一行都没有打断整句的句法,强烈的紧迫感一直伴随其中。

这一开场产生了拉开诗的序幕的效果,将观众、叙述者和读者吸引到诗的这一行动中。

初读这首诗时,诗人将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事物融合到了一起,存在模糊之处,这种模糊也可以理解为诗中存在的一种冲突对立。

丽达是一个具体的人,天鹅是抽象的神。

丽达是/the st aggering girl 0,诗中描述了/her thighs 0、/hernape 0、/her helpless br east 0和/her loosening thighs 0。

天鹅实际上并未冠名宙斯,甚至也没指出是天鹅(阿伽门农是唯一在诗的主体部分提及的名字)。

天鹅被称为/great wings 0、/dark webs 0、/that white r ush 0、/blood 0、/indiffer 2ent beak 0和/feathered glor y 0。

诗人使用广义的词语描述丽达(/ter rified vague fingers 0),用具体的词语描述天鹅(wings,bill,beak),表明现在神是真实而有肉身的天鹅,并在进行一种肉体行为。

诗人利用各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含糊不清和对立冲突在诗歌中的影响。

在诗中诗人尽可能使用特殊的代词代替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产生具体性的真实悬念。

诗中使用了许多非身体语言,语言身份的丧失,令模糊成为一种非人类因素,引起读者的关注。

动词在这首诗中的选择与运用也是诗人语言的一个特别之处。

诗歌前半部分使用现在时态(例如/holds 0、/push 0、/feel 0和/engenders 0),在最后一部分使用过去时态(例如/caught 0、/mastered 0和/Did 0)。

现在时态表明事情发生的立时场景,而过去时态则拉开了刚刚发生的事与读者的距离(或许也拉开了侵犯者与被侵略者的距离)。

其中存在主动与被动的并列,主动动作(/holds 0和/engen 2ders 0)是天鹅发出的,代表其主动的侵略行为;而被动动作(/car essed 0、/caught 0和/master ed 0)就是丽达的回应,代表其被动的被侵略事实。

因此动词在对诗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叶芝利用几种手段来表现诗中描述的强度,包含头韵(/br ut e blood 0),五音步抑扬格和一般的韵律等。

诗中不存在固定的规格韵律,但是产生了一个建立在动词重音取代语音音律上的普遍押韵。

通过韵律的不规格性、诗句中间的突#13#第26卷第4期2010年8月(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 ebei North Univer sity(Social Science Edit ion)Vol 126N o 14Aug.2010然停顿、行与行间句子的穿插、戏剧性的突然段句和重音节的堆积等手法模仿强奸过程中的喘气和心跳搏动。

模糊性在这首诗中暗含了真实与想象,肉体与灵魂的抗争。

诗中/the staggering girl0的/staggering0做非及物动词时是字面上的意思,暗指女孩丽达身体的踉跄;做及物动词时则暗指丽达对天鹅行为的震惊。

/still0这个单词在诗中也有模糊性,天鹅好像刚刚已经将丽达放到了地上,但是/still0暗示这一行动将是无止无休不曾中断的[1](以上摘取英文部分均出自[1])。

这首诗的主题是暴力强奸,读者印象最深的却是丽达令人窒息的美。

诗中十四行诗狭隘的艺术结构形式限制着强奸的形式和力度,十四行诗的形式使丽达受到的是一种严格控制在诗的格式下的暴力和历史性的侵袭,强奸的暴力力度控制在了十四行诗的结构框架里。

十四行诗诗行本身就短,所以强奸的过程也很短暂。

强奸被控制在诗的框架中,诗的组织反映了强奸过程的有次序性。

第一节诗呈现了天鹅对丽达的侵犯,第二节诗反映了丽达的情感与反应。

诗歌的前半段在描述做爱的情景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时刻:死一般的沉默,后半段则在考虑提出问题意义的同时将强奸行为转为了记忆。

该诗描绘的强奸场景、侵略过程与被侵略的反应勾勒了一幅生动而可怕的画面。

诗中对立和模糊还表现为一系列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冲突:肉体和灵魂。

具体和抽象的对立表现在人和神之间,进一步可以理解为自我与世界的对立。

诗中的对立与冲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叶芝一生自我与现实的对立冲突。

诗中暴力强奸是诗人无力从个人爱情王国冲突中得到调和的结果。

这首诗是叶芝以积极幻想的方式来摆脱自身挫折的例子,通过丽达与天鹅的结合,诗句调和了诗人精神与肉体的痛苦,达到了心灵与身体的和谐统一。

二、肉体与灵魂的慰藉叶芝诗歌主题的发展是和爱情的幻灭相一致的。

毛德#冈是一个好战的爱尔兰民族主义者,是叶芝的最爱,是叶芝大部分诗歌中的一个女性形象代表。

毛德#冈将自己完全地献给了她的国家,希望叶芝成为与她一样的民族精神奉献者。

叶芝深爱毛德#冈,但从未能够调和他们的感情分歧。

现实中叶芝试图解决与毛德#冈间的矛盾冲突。

毛德#冈追求的是柏拉图式精神意义的恋爱,但叶芝想要拥有的是包罗一切(肉体与灵魂)的现实爱情。

他们站在降灵神会异教徒的金色曙光中,他们认为对方很神秘,想探索彼此。

毛德#冈渴望一种纯粹的精神生活,而这种思想阻碍了她与叶芝在身体上(性)的接触。

叶芝也期望一种信仰,但是他不能生活在理想化标准之下的恋爱里。

由于这些问题,叶芝和毛德#冈步入的只能是精神婚姻殿堂。

这种精神婚姻的枷锁和心理上对性的渴望正是叶芝写5丽达与天鹅6的渊源,毛德#冈已经成为叶芝诗歌中可以识别的实体)))丽达。

向毛德#冈求婚的最终失败,使得他相信对毛德#冈的精神恋爱只有通过性的结合才能达到圆满,神秘的方式和性爱是密不可分的。

5丽达与天鹅6中就体现了叶芝不能找到爱与性和谐的统一。

对性爱的渴望是诗人暴力倾向的渊源。

叶芝认为毛德#冈是纯洁的,叶芝觉得自己不能超越对性的渴望,亵渎了毛德#冈的爱情。

他认为纯洁的女士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他的诗作中都是浪漫的、神圣的。

叶芝求爱的失败和对性的不可抑制,使他陷入了无限的愧疚。

沉重的罪恶感使他产生了失望,充满焦虑,挫折使他充满仇恨,就是这种自我仇恨让叶芝几乎考虑到自杀。

而叶芝认为他和毛德#冈的关系不可能达到圆满,5丽达与天鹅6潜意识上不知不觉地充斥着死亡。

叶芝晚年的想象牢牢地系在性与死亡的主题上,但是死亡并不能将他从仇恨愧疚中摆脱出来,求爱失败给诗人很大打击。

Joseph M#H assett认为叶芝/将自己的仇恨渗透到未知深处的自身灵魂0[2]。

叶芝试图制止身体欲望的失败,不禁产生了对毛德#冈的不满,诗人将这些看作是导致自己愧疚感、自我仇恨的根源,而压制的怨恨就导致了自己的暴力倾向。

5丽达与天鹅6中强奸的场面就是诗人性冲动的升华,真实地呈现了诗人现实生活的苦恼与找到身体与灵魂慰藉的渴望。

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希望:神的化身天鹅与美丽温柔的丽达通过性结合为一体。

叶芝,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不希望毛德#冈成为一个精神净化者,一个只生活在幻想精神王国里的人。

叶芝希望他的持久热情与伟大的爱能最终说服她放弃这个想法。

诗人用纯洁的艺术将粗俗的性爱净化了,二者融合为一体。

在这一点上,叶芝潜意识上软化了强奸这个词的语气。

如前所述,基调也从强硬走向缓和。

梦幻的理想和感知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诗人将性爱融合于想象之中,在充满想象的诗句中使自身的爱情得到圆满,使肉体与灵魂达到了一定的慰藉。

综上所述,5丽达与天鹅6是一首充满暴力的诗,是叶芝自己特殊的强奸幻想,是美的艺术结晶。

这首诗可以诠释为叶芝对毛德#冈的暴力幻想,整首诗具有一个合理的阐述框架和情绪控制,并保留了一定的浪漫希望。

5丽达与天鹅6是叶芝生命冲突的唯一现实选择。

诗行中的对立模糊因素体现了其内在张力美;结合叶芝和毛德#冈对精神婚姻的理解,这首诗就是调和理想与现实、人与神之间冲突的典型表现,是叶芝肉体与灵魂在诗句中得到真正慰藉的完美体现。

作为一种自我精神与肉体的慰藉,这首诗是一首完美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1]裘小龙.抒情诗人叶芝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2]廖星桥.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下转第17页)#14#2010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与/真理0失之交臂,他失而复得的主体统一性不过是他构想出的又一个理想自我而已。

注释:¹作为天主教徒的奥康纳反对评论者用精神分析法解读她的作品,她认为那样会/消解神学在她作品中所起的精神导向的作用0[8](转引自Mellard,P629)。

但是Kreyling认为精神分析和宗教的观点很容易联系起来,因为主体对他者(父亲或父亲之名)的欲望也代表了主体对救赎的欲望[7](P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