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题完整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食品微生物检验
2.指示菌
二、填空题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是研究范围广、涉及学科多____、____。
2.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有____、致病菌、真菌毒素等.
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包括____、____食品加工过程与贮藏等环节的检验、食品的检验。
三、判断题 评价食品质量的卫生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 )
8.微生物污染食品以后,是否能引起食品发生腐败变质,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微生物自身特性、____和____
9.食品中所含的水分是以结合水和游离水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污染于食品中的微生物只能利用____。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通常用____来表示。
10.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常以温度系数(Q10)来表示,它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
四、多项选择题 在我国对食品质量进行卫生评定时,最常检验的微生物指标包括( )。
A菌落总数B大肠菌群C致病菌D病毒
五、问答题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范围有哪些?
六、论述题 阐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三项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的卫生学意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l.食品微生物检验:是指应用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 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检验方法与指标的一门学科。
3.食品的腐败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越低,腐败发生的越慢,食品的保藏效果越好。
( )
4.以无菌操作挤出来的牛乳是无菌的,可以直接饮用. ( )
5.禽蛋因其特殊结构可以阻止微生物侵入,因此民间喝生鸡蛋的做法是正确的. ( )
6.在对食品生产环境进行卫生评定时,通常要检验地面尘土中所含的微生物数量。( )
(完整word版)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完整word版)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期末考试卷适用班级:考试方式:闭卷班级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细胞直径约0.5μm,长度约0.5~5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2.菌落: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colony)。
3.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和陆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4.菌丝体:许多分枝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菌丝体。
5.生长因子:通常是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的,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的有机营养物。
6.培养基: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经过人工配制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
7.消毒:是指利用某些理化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所有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8.菌株:又称品系(在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
9.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再从中筛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10.干酪:是在乳中(也可用脱脂奶油或稀奶油)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块状而制成的产品。
11.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12.发酵乳制品:是指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进行发酵,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称为发酵乳制品。
13.栅栏技术:已知的防腐方法根据其防腐原理归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或冻结,降低水分活性,酸化,降低氧化还原值和添加防腐剂等几种,即可归结为少数几个因子。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题

名词解释样品(sample)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
食品采样(sampling)是指从较大批量食品中抽取能较好地代表其总体样品的方法。
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菌落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使每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
V-P试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生理生化试验: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微生物。
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硫化氢(H2S)试验: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
增殖培养基: 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某种微生物特别喜欢的营养物质,以增加这种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逐渐淘汰其它微生物,这种培养基称为增殖培养基。
外源性污染: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品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按卫生要求使食品发生污染称为外源性污染,也称为第二次污染.环状沉淀反应: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将已知抗体注入特制小试管中,然后沿管壁徐徐加入等量抗原,如抗原与抗体对应,则在两液界面出现白色的沉淀圆环。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食用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称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无菌接种操作: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于培养基上,这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
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细菌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
食品微生物检验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 )。
A、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B、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C、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D、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正确答案:B2、在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时,稀释液移入培养皿后,应及时将凉至( )左右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注入培养皿约15-20mL,并转动培养皿使混合均匀。
A、56℃B、46 ℃C、26 ℃D、36 ℃正确答案:B3、关于肠道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B、肠道杆菌都为Gˉ杆菌C、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D、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正确答案:C4、哪一项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平板上的特征( )。
A、菌落直径为2-3mm,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B、菌落颜色为金黄色,少数为白色C、长期保存的冷冻货干燥食品中所分离的菌落比典型菌落所产生的黑色较淡些,革兰氏染色一定为阳性。
D、菌落颜色呈红色,周围为一浑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正确答案:A5、关于菌落总数的计数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 ,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B、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接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忽略不计C、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D、大于300CFU的课记录为多不可计6、菌落计数时,菌落数在100以内,四舍五入后,报告整数,大于100 时,采用( )有效数字。
A、3 位B、2 位C、4 位D、1 位正确答案:B7、根据菌落总数的报告原则,某样品经菌落总数测定的菌落总数数据为3775个,应报告为( )CFU/mL。
A、3775B、3.8*103C、37800D、4.0*104正确答案:B8、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条件下,能发酵乳糖,需氧或兼性厌氧的( )无芽孢杆菌。
A、革兰氏阴性B、革兰氏阳性C、不产酸产气D、产酸不产气正确答案:A9、某固体饮料检测霉菌及酵母菌时,取样 25g 放入盛有 225m1 无菌蒸馏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制成 1:10 稀释液。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菌种衰退的本质原因有A、传代过多B、营养条件不适C、环境不适应能力下降D、基因突变正确答案:D2、三糖铁琼脂斜面属于()培养基A、鉴别B、营养C、基础D、选择正确答案:A3、肉汁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A、放线菌B、酵母菌C、霉菌D、细菌正确答案:D4、血清培养基用流通蒸汽加热灭菌,通常温度不超过100℃,应每日()灭菌A、1次B、3次C、2次D、4次正确答案:A5、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细胞壁B、鞭毛C、芽孢D、核糖体正确答案:C6、常用的巴氏消毒法采用()条件进行牛奶或者酒类的消毒A、62℃ 15minB、72℃ 15-30sC、62℃ 15-30sD、72℃ 30 min正确答案:B7、糖发酵实验中加入杜氏发酵管的作用为()A、指示酸碱度的变化B、指示糖的减少C、指示微生物数量D、指示气体的产生正确答案:D8、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物体中A、大部分细菌B、全部细菌C、非芽孢病原菌D、芽孢菌正确答案:C9、干燥箱的温度上升到(),维持2小时即可达到灭菌目的A、160℃B、70℃C、80℃D、100℃正确答案:A10、无菌室的熏蒸消毒主要采用()熏蒸消毒法A、甲醛B、甲醇C、高锰酸钾D、酒精正确答案:A11、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A、氮源B、凝固剂C、碳源D、生长调节剂正确答案:B12、显微镜的构造有机械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不包括下面的( )A、镜座B、光圈C、反光镜D、升降调节器正确答案:C13、引起蛋白质分解而使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A、曲霉B、细菌C、酵母菌D、青霉正确答案:C14、真菌的繁殖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主要以()生殖A、出芽B、孢子C、菌丝D、分裂正确答案:B15、食品中加入苯甲酸或苯甲酸钠,可抑制酵母和霉菌生长,但pH必须在()以下的食品中才有作用。
A、4.5B、6.5C、5D、6正确答案:A16、球菌在一个平面上连续分裂后,连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或长或短的链状,这种细菌称()A、双球菌B、葡萄球菌C、四联球菌D、链球菌正确答案:D17、糖发酵实验中加入杜氏发酵管的作用为A、指示气体的产生B、指示糖的减少C、指示酸碱度的变化D、指示微生物数量正确答案:A18、使用油镜时,通常在油镜与载波片之间加入()来增加显微镜的分辨力A、香柏油B、果胶C、机油D、石蜡正确答案:A19、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中,常加入醋酸盐,这主要是为了()A、这些都是B、促进乳酸菌的生长C、为形成透明圈D、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正确答案:D20、检验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正确是的A、可以走来走去B、接种用具在使用前后都必须灼烧C、可以说话D、可以在火焰侧面进行操作正确答案:B21、致病性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A、尿素酶B、蛋白酶C、链激酶D、转氨酶正确答案:C22、下列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A、病毒B、细菌C、酵母菌正确答案:A23、微生物最小的分类单位是()A、属B、种C、型D、届正确答案:B24、豆奶出现变质菌落总数超标的主要原因为()造成A、水质B、包装污染C、杀菌不彻底D、配料污染正确答案:C25、溶血性链球菌是()球菌A、嗜碱性B、革兰氏阳性C、嗜中性D、革兰氏阴性正确答案:B26、以下繁殖方式中那种属于无性孢子繁殖()A、孢囊孢子繁殖B、卵孢子繁殖C、接合孢子繁殖D、子囊孢子繁殖正确答案:A27、关于大肠菌群的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B、产酸产气C、需氧和兼性厌氧D、发酵乳糖正确答案:A28、在分离培养时,我们不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接种方法A、倾注法C、划线法D、涂布法正确答案:B29、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A、巴斯德B、列文虎克C、柯赫D、布赫纳正确答案:A30、以下属于碱性染色剂的是()A、苯胺黑B、结晶紫C、刚果红D、伊红正确答案:B31、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实验程序,正确的是A、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油镜—高倍镜—擦镜—复原B、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高倍镜—低倍镜—油镜—擦镜—复原C、安置—调光源—调物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D、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正确答案:D32、下列哪种微生物具有典型细胞核结构()A、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桔青霉菌D、沙门氏菌正确答案:C33、无微不至、无孔不入说明微生物具有()的特点A、生长旺、繁殖快B、吸收多、转化快C、适应强、易变异D、体积小、分布广正确答案:D3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检测发酵液被噬菌体污染A、噬菌斑法B、这些都是C、发酵液离心法D、发酵液染色涂片法正确答案:B35、在分离培养时,我们不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接种方法:()A、倾注法B、涂布法C、划线法D、穿刺法正确答案:D36、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中,常加入醋酸盐,这主要是为了A、促进乳酸菌的生长B、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C、这些都是D、为形成透明圈正确答案:B37、制成后的培养基应()A、保持原有物质的营养价值B、证实无微生物生长C、在规定的PH范围内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8、最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产毒霉菌C、沙门氏菌D、致病性大肠杆菌正确答案:C39、大肠菌群是由几个属的细菌组成的,那么这些细菌是A、产碱杆菌、克雷伯氏菌属的细菌、大肠埃希氏菌属的细菌、柠檬酸杆菌属的细菌B、大肠埃希氏菌属的细菌、柠檬酸杆菌属的细菌、阴沟杆菌属的细菌C、克雷伯氏菌属的细菌、大肠埃希氏菌属的细菌、柠檬酸杆菌属的细菌、阴沟杆菌属的细菌D、产碱杆菌、克雷伯氏菌属的细菌、大肠埃希氏菌属的细菌正确答案:C40、在细菌分类鉴定中,利用免疫血清学技术,测定细菌的A、形态B、结构抗原C、化学成分D、结构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配置培养基的基本原则()A、培养基中原料的选择B、适当的PHC、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D、根据营养物质的浓度及配比正确答案:ABCD2、能杀灭细菌芽孢的的方法()A、流通蒸汽消毒法B、间歇蒸汽灭菌法C、高压蒸汽灭菌法D、煮沸法正确答案:BCD3、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在临床上一般可分为( )A、腹泻型B、呕吐型C、重笃型D、脑膜炎型正确答案:AB4、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A、核质B、菌毛C、鞭毛D、荚膜正确答案:BCD5、下列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细胞膜B、核质C、芽胞D、细胞壁正确答案:ABD6、微生物污染食品后,是否会在其中生长繁殖,受( )因素的影响A、环境因素B、微生物自身特性C、食品营养组成与理化性质D、大气压正确答案:ABC7、目前,已知的产毒霉菌主要有( )A、青霉属B、曲霉属C、镰刀菌属D、D毛霉属正确答案:ABC8、可用于空气除菌的方法有()A、乙醇B、甲醛C、过氧乙酸D、滤过正确答案:BCD9、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 )A、微生物污染B、防腐剂污染C、昆虫污染D、寄生虫污染正确答案:ACD10、根据营养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是否需能量可分为A、被动运输B、单纯扩散C、主动运输D、促进扩散正确答案:AC11、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氮源的生理作用()A、合成微生物细胞成分B、调节微生物代谢C、作为能量来源D、以上三个都不选正确答案:ABC12、志贺氏菌的致病力主要决定于( )因素A、毒素B、侵袭力C、表面抗原D、O-抗原正确答案:ABD13、细菌细胞质中不决定菌体嗜碱性的物质是()A、蛋白质B、脂类C、质粒D、核糖核酸正确答案:ABC14、微生物基因突变类型()A、抗药性突变型B、形态突变型C、营养缺陷型D、条件致死突变型正确答案:ABCD15、真菌毒素中不属于极毒级别的毒素是( )A、桔青霉素B、黄天精C、黄曲霉毒素D、T-2毒素正确答案:ABD16、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下列正确的是()A、是细菌外层结构,比较坚韧,且具有高度弹性B、维持细菌固有状态C、决定细菌的分裂D、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有关正确答案:ABD17、肉毒毒素进入机体的方式有( )A、创伤感染B、吸入C、食物媒介D、肠道感染正确答案:ABCD18、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A、猩红热B、食物中毒C、化脓性炎症D、假膜性肠炎正确答案:ABCD19、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A、单细胞挑取法B、稀释混合平板法C、平板划线法D、稀释涂布平板法正确答案:ABCD20、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A、稀释分离法B、划线分离法C、组织分离法D、孢子分离法正确答案:ABC三、判断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后,呈红色的被称为阳性菌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酵母菌发酵糖时,通常会产生二氧化碳。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及答案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一一、有两管菌种,一管为金黄葡萄球菌,一管为大肠杆菌,但标签已脱落,请通过染色实验将其分开。
(40分)1、涂片、干燥、固定(10分)2、染色(15分)3、镜检(10分)4、报告(5分)二、酱油中细菌总数的测定(60分)1、实验准备(20分)2、样品稀释与培养(20分)3、菌落计数方法(10分)4、菌落计数的报告(10分答案要点一、菌种区分1、涂片、干燥、固定(1)取两块洁净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无菌操作分别挑取菌种于载玻片的水滴中,调匀涂成薄膜,直径1.5cm左右。
(2)干燥室温干燥或用电吹风吹干。
(3)固定涂片面上,在酒精灯上过火三次,使细胞质凝固,以固定细菌的形态,并使其不易脱落。
但不能在火焰上烤,否则,形态会破坏。
2、染色(1)初染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分钟,用水冲洗。
(2)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1分钟,水洗。
(3)脱色将载玻片上的水甩干净,在载玻片下衬以白色背景,滴加95%的酒精脱色,直洗至流出的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为止(0.5分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4)复染用番红染液染1-2分钟,水洗。
3、镜检干燥后,置显微镜下观察。
4、报告球状、染成紫色者为金黄葡萄球菌,杆状、染成红色者为大肠杆菌。
二、酱油中细菌总数的测定1、实验准备(1)酱油(2)1ml与10ml吸管将吸管洗净烘干,塞入少量脱脂棉,卷好防潮纸进行干热灭菌(160℃、2小时)或加压灭菌。
(121℃、30分钟)(3)平皿将平皿分为10个一卷,用防潮纸包好,同上述吸管一起进行灭菌。
(4)备一瓶90ml和三管9ml的生理盐水,配以松紧适度的棉塞,用防潮纸将口部包好,同上述材料一起进行加压蒸汽灭菌,但需使灭菌后仍能保持原有毫升数(也可应用生理盐水灭菌后直接吸取的办法)。
(5)培养基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将培养基用碱液调至PH7.2-7.4,装入灭菌的试管中约15ml,进行加压灭菌后,保温45℃备用。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库含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沙门氏菌属在普通平板上的菌落特点为A、针尖状小菌落,不透明B、针尖状小菌落,粘液型C、中等大小,粘液型D、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正确答案:D2、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金黄色葡萄球菌镜检的结果为革兰色阳性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镜检的结果为革兰色阴性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产生β—型溶血环D、A、C二者正确答案:D3、实验室用电安全,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经常断保险丝后用铜丝代替B、开启烘箱或马弗炉过夜C、线路布置清楚,负荷合理D、接地塔在水管上正确答案:C4、使用油镜时在物镜和标本片之间滴加香柏油的目的是A、增加入射波波长B、增大数值口径(NA)C、增加显微镜放大倍数D、使视野更明亮正确答案:B5、凡能满足某一菌种的野生型菌株营养要求的合成培养基简称为:()A、M.MB、C.MC、S.MD、N.M正确答案:A6、某饮料作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经胰酪胨大豆肉汤增菌后,应转种()平板A、血B、SSC、伊红美兰D、2%琼脂正确答案:A7、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是()A、微量元素B、氨基酸和碱基C、维生素D、B.C二者正确答案:D8、发现食物中毒后,制止和防止中毒再发生的首要工作是A、立即就地封存一切可疑中毒食物并停止食用B、禁止继续销售或转移C、对可疑中毒食物立即追究其来源、扩散单位D、对已查封食品取样检验原因正确答案:A9、霉菌直接镜检计数法,适用于()产品A、果蔬罐头B、鱼罐头C、鸡肉罐头D、蕃茄酱罐头正确答案:D10、菌种衰退的本质原因有A、传代过多B、基因突变C、环境不适应能力下降D、营养条件不适正确答案:B11、以下是革兰氏阴性菌G-的是()A、枯草芽胞杆菌B、乳酸链球菌C、大肠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C12、以下哪种方法保藏菌种效果最好()A、砂土管保藏B、石蜡油封法C、真空冷冻干燥保藏D、斜面低温保藏法正确答案:C13、霉菌和酵母通常生长:()A、55℃B、37℃C、28℃D、这些都不是正确答案:C14、沙门氏菌属()A、不发酵乳糖或蔗糖B、不发酵甘露醇C、不发酵葡萄糖D、不发酵麦芽糖正确答案:A15、革兰氏染色中结晶紫染色的时间是()A、1-2sB、20-30 minC、1-2 minD、20-30 s正确答案:C16、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A、肽聚糖B、果胶糖C、几丁质D、纤维素正确答案:A17、下列因素影响微生物生长:()A、酸度B、温度C、这些都是D、水分正确答案:C18、显微镜的构造有机械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不包括下面的( )A、反光镜B、镜座C、升降调节器D、光圈正确答案:A19、载玻片和盖玻片在清洗前可先在()溶液中浸泡1hA、8%的NaOHB、2%的盐酸C、2%的NaOHD、8%的盐酸正确答案:B20、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是A、微量元素B、氨基酸和碱基C、维生素D、B.C二者正确答案:A21、建立微生物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技术的著名科学家为()A、柯赫B、列文虎克C、詹纳尔D、巴斯德正确答案:A22、做细菌生化试验应注意的事项说法正确的是A、待检菌应是新鲜培养物B、待检菌可以不是纯种培养物C、挑取1个待检可疑菌落进行试就可以了D、对观察反应的时间没有要求正确答案:A23、使用油镜时,通常在油镜与载波片之间加入()来增加显微镜的分辨力A、机油B、石蜡C、香柏油D、果胶正确答案:C24、察氏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A、细菌B、酵母菌C、霉菌D、放线菌正确答案:C25、属于氧化剂类消毒剂的是A、2%碘液B、1%硝酸银C、2%来苏尔D、70%乙醇正确答案:A26、常用的巴氏消毒法采用()条件进行牛奶或者酒类的消毒A、62℃ 15-30sB、62℃ 15minC、72℃ 30 minD、72℃ 15-30s正确答案:D27、厌氧微生物的培养经常采用的方法是()A、厌氧袋法B、厌氧箱法C、厌氧罐法D、这些都是正确答案:D28、制成后的培养基应()A、保持原有物质的营养价值B、证实无微生物生长C、在规定的PH范围内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9、无菌室的熏蒸消毒主要采用()熏蒸消毒法A、酒精B、甲醛C、高锰酸钾D、甲醇正确答案:B30、饮料作沙门氏菌菌检验时,需前增菌时间是A、4hB、6hC、18-24hD、12-16h正确答案:A31、微生物的纯培养可用:()A、平板倾注法B、平板划线法C、单个细胞技术D、所有这些方法正确答案:D32、无微不至、无孔不入说明微生物具有()的特点A、吸收多、转化快B、生长旺、繁殖快C、体积小、分布广D、适应强、易变异正确答案:C33、下列哪种细菌能使赖氨酸脱羧A、变形杆菌B、沙门氏菌C、阴性杆菌D、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正确答案:B34、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物体中A、大部分细菌B、全部细菌C、非芽孢病原菌D、芽孢菌正确答案:C35、以下繁殖方式中那种属于无性孢子繁殖()A、接合孢子繁殖B、孢囊孢子繁殖C、子囊孢子繁殖D、卵孢子繁殖正确答案:B36、真菌繁殖的主要特征是()A、营养类型B、孢子C、隔壁D、细胞壁结构正确答案:B37、在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试验中,使用的复发酵试验培养基是A、高氏一号B、乳糖胆盐C、普通琼脂D、伊红美兰正确答案:B38、在三糖铁琼脂斜面上呈现:乳糖、蔗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H2S阴性,该培养物可能是A、柠檬酸盐杆菌B、沙门氏菌C、志贺氏菌D、大肠杆菌正确答案:C39、MPN是指A、1g样品中大肠菌群近似数B、100g样品中大肠菌群近似数C、1g 样品中样品中大肠菌群确切数D、100g样品中大肠菌群确切数正确答案:B40、下列标准不属于技术标准的是( )A、基础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C、产品标准D、技术管理标准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A、单细胞挑取法B、稀释混合平板法C、稀释涂布平板法D、平板划线法正确答案:ABCD2、丝状真菌的生长繁殖主要有()A、无性孢子繁殖B、有性孢子繁殖C、准性繁殖D、以上三个都不选正确答案:ABC3、就菌落质地而言,青霉菌的菌落可分为( )A、絮状B、绳状C、绒状D、束状正确答案:ABCD4、哪些溶液需要用过滤灭菌()A、血清B、糖溶液C、抗生素D、尿素溶液正确答案:ABCD5、空肠弯曲菌培养时不适宜的气体条件是( )A、充足氧气B、严格厌氧C、10%CO2D、85%N、10% CO、5%O混合气体正确答案:ABC6、真菌毒素中不属于极毒级别的毒素是( )A、黄曲霉毒素B、T-2毒素C、桔青霉素D、黄天精正确答案:BCD7、下列对细胞鞭毛表述正确的是A、长度超过菌体倍数B、弧菌都具有鞭毛C、是由细胞质伸出的蛋白质丝状物D、革兰阳性杆菌都具有鞭毛正确答案:ABC8、下列增菌液中,检测沙门氏菌常用的是( )A、TTBB、蛋白胨水C、SCD、肉汤正确答案:AC9、下列属于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的是A、多糖B、脂质C、载体蛋白D、酶正确答案:ABCD10、禽蛋中常污染的微生物为( )A、霉菌B、病毒C、细菌D、酵母菌正确答案:AC11、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不包括()A、质粒B、脂类C、核质D、核糖核酸正确答案:ABD12、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步骤是A、复染B、95%酒精脱色C、碘液固定D、结晶紫染色正确答案:ABCD13、根据菌种保藏的目的和原理,尽量采取()等综合技术措施和条件保藏菌种,以利于菌种保藏期的延长。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练习题库含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练习题库含答案1、革兰染色中所用的脱色剂是( )A、丙酮B、乙醇C、甲醇D、二甲苯答案:B2、分离鉴别微生物时常用()进行培养A、基础培养基B、天然培养基C、加富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答案:D3、人们常用菌类含量来检测水质污染的程度,这种菌类是()A、乳酸菌B、大肠杆菌C、根瘤菌D、结核菌答案:B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两类A、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B、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C、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D、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答案:D5、细菌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属()代谢A、分解B、合成C、氧化D、还原答案:A6、霉菌培养时间长后,菌落特点呈()A、比较大B、不透明C、绒毛状或絮状D、湿润答案:C7、致病性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A、链激酶B、②尿素酶C、③蛋白酶D、④转氨酶答案:A8、发现食物中毒后,制止和防止中毒再发生的首要工作是A、立即就地封存一切可疑中毒食物并停止食用B、禁止继续销售或转移C、对可疑中毒食物立即追究其来源、扩散单位D、对已查封食品取样检验原因答案:A9、实验室安全守则中规定,严禁任何()入口或接触伤口,不能用()代替水杯A、食品、烧杯B、药品、玻璃器皿C、药品、烧杯D、食品、玻璃器皿答案:C10、下列不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A、荚膜B、芽孢C、鞭毛D、核质答案:D11、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细胞壁B、核糖体C、芽孢D、鞭毛答案:C12、检验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正确是的A、可以说话B、可以走来走去C、接种用具在使用前后都必须灼烧D、可以在火焰侧面进行操作答案:C13、三糖铁琼脂斜面属于()培养基A、鉴别B、选择C、营养D、基础答案:A14、属于氧化剂类消毒剂的是A、2%碘液B、70%乙醇C、1%硝酸银D、2%来苏尔答案:A15、以下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A、营养琼脂B、麦芽汁培养基C、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D、察氏培养基答案:C16、对微生物影响的外界因素中与食品工业关系密切的是()因素A、温度、干燥B、干燥、渗透压C、温度、辐射D、渗透压、辐射答案:A17、肉汁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A、细菌B、放线菌C、酵母菌D、霉菌答案:A18、以下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A、营养琼脂B、麦芽汁培养基C、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名词解释样品(sample)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
食品采样(sampling)是指从较大批量食品中抽取能较好地代表其总体样品的方法。
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菌落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使每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
V-P试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生理生化试验: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微生物。
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硫化氢(H2S)试验: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
增殖培养基: 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某种微生物特别喜欢的营养物质,以增加这种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逐渐淘汰其它微生物,这种培养基称为增殖培养基。
外源性污染: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品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按卫生要求使食品发生污染称为外源性污染,也称为第二次污染.环状沉淀反应: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将已知抗体注入特制小试管中,然后沿管壁徐徐加入等量抗原,如抗原与抗体对应,则在两液界面出现白色的沉淀圆环。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食用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称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无菌接种操作: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于培养基上,这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
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细菌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
其中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度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的无芽胞杆菌。
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靛基质(Imdole)试验: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
吲哚的存在可用显色反应表现出来。
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为红色化合物。
尿素酶(Urease)试验: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的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
氧化酶(Oxidase)试验:氧化酶亦即细胞色素氧化酶,为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氧化酶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然后此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产生颜色反应。
硫化氢-靛基质-动力(SIM)琼脂试验:试验方法:以接种针挑取菌落或纯养物穿刺接种约1/2深度,置36±1℃培养18~24h,观察结果。
培养物呈现黑色为硫化氢阳性,混浊或沿穿刺线向外生长为有动力,然后加Kovacs氏试剂数滴于培养表面,静置10min,若试剂呈红色为靛基质阳性。
培养基未接种的下部,可作为对照。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以杀死或抑制不需要的菌种生长的培养基,称之为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开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
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无菌技术:指在微生物实验工作中,控制或防止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干扰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有关措施。
粪大肠菌群: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培养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和分解色氨酸产生靛基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玻片凝集法:是一种常规的定性试验方法。
原理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
常用于鉴定菌种、血型。
试管凝集法:是一种定量试验方法。
多用已知抗原来检测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含量。
常用于协助诊断某些传染病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絮状沉淀反应:将已知抗原与抗体在试管(如凹玻片)内混匀,如抗原抗体对应,而又二者比例适当时,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此为阳性反应。
琼脂扩散试验:利用可溶性抗原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内扩散,若抗原抗体对应,且二者比例合适,在其扩散的某一部分就会出现白色的沉淀线。
每对抗原抗体可形成一条沉淀线。
有几对抗原抗体,就可分别形成几条沉淀线。
大肠菌群MPN:大肠菌群MPN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应用统计学的原理所测定和计算出的一种最近似数值。
大肠菌群值:大肠菌群值是指在食品中检出一个大肠菌群细菌时所需要的最少样品量。
内源性污染:凡由动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染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者,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食源性疾病: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治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经口摄人正常数量食品后,所引起的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的疾病。
问答题1、金葡球菌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播途径:一般来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装不严,运输过程受到污染;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体其他部位的污染。
控制: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定期对生产加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患局部化脓性感染(如疥疮、手指化脓等)、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化脓性肺炎、口腔疾病等)的人员要暂时停止其工作或调换岗位。
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及其制品的污染:如牛奶厂要定期检查奶牛的乳房,不能挤用患化脓性乳腺炎的牛奶;奶挤出后,要迅速冷至-10℃以下,以防毒素生成、细菌繁殖。
奶制品要以消毒牛奶为原料,注意低温保存。
对肉制品加工厂,患局部化脓感染的禽、畜尸体应除去病变部位,经高温或其他适当方式处理后进行加工生产。
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生成:应在低温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贮藏食物,以防肠毒素形成;在气温高的春夏季,食物置冷藏或通风阴凉地方也不应超过6小时,并且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法中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的步骤是什么?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联结,形成固相抗体。
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2)加受检标本,保温反应。
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3)加酶标抗体,保温反应。
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
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
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相关;4)加底物显色。
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
通过比色,测知标本中抗原的量。
11.污染食品的危害有哪些?1)急性中毒:食品被微生物及其毒素、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或污染物一次多量地进入体内可引起急性中毒。
其中,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称为食物中毒。
2)慢性中毒:污染物随食品长期少量并连续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3)致突变作用:污染物随食品进入人体能引起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突变,无论其性质如何,均是这种化学物质毒性的一种表现。
4)致畸作用:某些食品污染物,在动物胚胎的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过程中,可使胚胎发育异常。
5)致癌作用:污染物中有些可导致动物体内癌症病变产生。
12.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具有何意义?1)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2)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的情况,为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3)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4)保证产品的质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包括哪些?1)生产环境的检验;2)原辅料的检验;3)食品加工、储藏、销售储环节的检验;4)食品的检验。
14.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有哪些?1)菌落总数;2)大肠菌群;3)致病菌;4)霉菌及其毒素。
15.怎样使用超净台及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打开紫外灯照射,紫外线照射时间40~60分钟;2)使用中,有机玻璃罩受到污染,严禁用酒精棉球擦拭,请用含水棉布檫拭;3)请保持超净台整洁,不要堆积杂物;4)使用完毕,勿忘关闭煤气开关或酒精灯;5)请做好使用记录;6)如遇故障,除记录在册外,还应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尽早排除故障;7)学期开始做无菌试验一次,以保证净化台正常使用。
平时可根据情况,定期做无菌试验,以测定净化台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24.检验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要求包括哪些内容?1)在操作中不应有大幅度或快速的动作;2)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3)在正火焰上方操作;4)接种用具在使用前、后都必须灼烧灭菌;5)、在接种培养物时,协作应轻、准;6)不能用嘴直接吸吹吸管;7)、带有菌液的吸管、玻片等器材应及时置于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
25.在测定菌落总数时,如何选择菌落进行计数? 1)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其较小数字;2)、如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3)、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4)、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不在30~300之间,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5)、如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
26.在菌落总数的检验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1)对照平板出现几个菌落时,要追加对照平板;2)吸管进出瓶子或试管时,吸管口不得触及瓶口、管口的外围部分;3)吸管插入试样液内的深度不得小于,调整时要使管尖与容器内壁紧贴;4)进行稀释时,吸管口不得与稀释液接触;5)检样从开始稀释到倾注最后一个平皿所用时间不宜超过20min;6)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