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和热水伴热设计工程规定

合集下载

蒸汽伴热管道设计导则

蒸汽伴热管道设计导则

T H I S D O C U M E N T C O N T A I N S J D E C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O N F I D E N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 A P R 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 E . T H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U S T N O T B E C O P I E D O R D I S C L O S E D I N W H O L E O R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 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

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JING 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LTD.设 计 导 则蒸汽伴热管道设计导则CERTIFIEDMGR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CLIENT_________ DATE__________第一次出版T H I S D O C U M E N T C O N T A I N S J D E C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O N F I D E N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 A P R O P R I E T A R Y N A T U R E . T H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U S T N O T B E C O P I E D O R D I S C L O S E D I N W H O L E O R I N P A R T T O O U T S I D E I N P A R T I E S N O R U S E D F O R O T H E R T H A N T H E P U R P O S E F O R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D W I T H O U T P E R M I S S I O N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本文件所述及资料及文件皆为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京鼎) 版权所有,未征得京鼎同意不得将其中全部或部分翻印或转授予第三者。

蒸汽及热水伴热方案

蒸汽及热水伴热方案

1、计算已知:V704 泵进出口管道物料容易凝固,管道需要增加热水组件进行管道伴热,温度要求控制在35~45 度,管道DN25 ,长度45m,请提供方案。

水温控制有方式:电加热(36 v低压电源)蒸汽加热水箱:304 20升方形循环泵:南方泵业 CHL2-20管道:不锈钢管,管路中安装两个现场温度计循环泵流量=2m³/h=(0.025/2)²*3.14*VV=1.2m/s物料比热C1,密度ρ1,常态物料温度取20°,则加热物料到最高温度45°需要热量Q1=(25C1*2000ρ1)kj蒸汽按照8bar饱和蒸汽计算,查焓值表可知H1=2700kj/kg45°物料焓值H2=(45C1*2ρ1)kj/kg焓差H3=H1-H2换热面积F=Q1/3600/E/(K/1000)/(tm-tc)tm为平均温度,E传热效率,K传热系数,不锈钢管取K=2000w/㎡*℃取12mm铜管,则单位长度换热面积为0.038㎡/m,需要总长度为L=F/0.038以上计算过程未知物料比热,密度若将物料看作20℃水,按照水的比热和密度算出Q1=209500kj,H2=600kj,H3=2100kjF=0.56㎡,所需12mm铜管为15m,因为物料管道长度45m,所以可以采取缠绕布管,实现加热。

以上计算过程中物料参数未知,参照水的参数计算得出结果是不准确的。

未计算铜管传热系数,按照传热性能低的不锈钢考虑。

2、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采用12mm铜管缠绕物料管道,每隔100mm用进行固定。

铜管连接厂区原有蒸汽管道,且安装电动阀组,在物料管道中增加一处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输到控制装置,控制电动阀的启停实现35-45℃温度要求。

具体施工工艺参照蒸汽管道施工规范,不再详述。

管道施工结束后,采用50mm厚超细玻璃棉保温管壳进行保温,外包0.3厚不锈钢板。

也可以设计一个换热罐,通过计算利用蒸汽将罐体内水加热,再通过新增输送泵将热水经由缠绕在物料管道上的铜管对物料管道中的物料进行加热,整个系统通过两套温度控制装置调节换热罐内水温和物料管中物料温度。

化工管道伴热方案规定[]

化工管道伴热方案规定[]

化工管道伴热设计规定第一章伴热方式及其选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管道,常用伴热的方法以维持生产操作及停输期间管内介质的温度。

它的特点是伴热介质取用方便,除某些特殊的热载体外,都是由企业的公用项目系统供给。

伴热方式多种多样,适用于输送各种介质及操作条件下的工艺管道。

通过几十年的实际运行,证实安全可靠。

因为工艺管道内介质的生产条件复杂,因此选用伴热介质,确定伴热方式都应取决于工艺条件,现分析如下。

一、伴热介质1.热水热水是一种不常用的伴热介质,适用于在操作温度不高或不能采用高温伴热的介质的条件下,作为伴热的热源。

当企业有这一部分余热可以利用,而伴热点布置比较集中是时,可优先使用。

有些厂用于原油罐或添加剂罐的加热,前者是为了节省蒸汽利用余热,后者是控制热源介质的温度,防止添加剂分解变质。

2.蒸汽蒸汽是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伴热介质,取用方便,冷凝潜热大,温度易于调节,使用范围广。

石油化工企业中蒸汽可分高压、中压及低压三个系统,而用于伴热的是中、低压两个系统,基本上能满足石化企业中工艺管道的使用要求。

3.热载体当蒸汽<指中、低压蒸汽)温度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才采用热载体作为热源。

这些热载体在炼油厂中常用的有重柴油或馏程大于300℃馏分油;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有联苯-联苯醚或加氢联三苯等。

热载体作伴热介质,一般用于管内介质的操作温度大于150℃的夹套伴热系统。

4.电热电热是一种利用电能为热源的伴热技术。

电伴热安全可靠,施工简便,能有效地进行温度控制,防止管道介质温度过热。

二、伴热方式1.内伴热管伴热伴热管安装在工艺管道<以下也称主管)内部,伴热介质释放出来的热量。

全部用于补充主管内介质的热损失。

这种结构的特点:<1)热效率高,用蒸汽作为热源时,与外伴热管比较,可以节省15~25%的蒸汽耗量;<2)内伴热管的外侧传热系数h i,与主管内介质的流速、粘度有关;<3)因为它安装在工艺管道内部,所以伴热管的管壁加厚。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管道伴热设计规定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管道伴热设计规定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管道伴热设计规定化工管道伴热设计规定伴热方式及其选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管道,常用伴热的方法以维持生产操作及停输期间管内介质的温度。

它的特点是伴热介质取用方便,除某些特殊的热载体外,都是由企业的公用工程系统供给。

伴热方式多种多样,适用于输送各种介质及操作条件下的工艺管道。

通过几十年的实际运行,证实安全可靠。

由于工艺管道内介质的生产条件复杂,因此选用伴热介质,确定伴热方式都应取决于工艺条件,现分析如下。

壹、伴热介质1.热水热水是壹种不常用的伴热介质,适用于在操作温度不高或不能采用高温伴热的介质的条件下,作为伴热的热源。

当企业有这壹部分余热能够利用,而伴热点布置比较集中是时,可优先使用。

有些厂用于原油罐或添加剂罐的加热,前者是为了节省蒸汽利用余热,后者是控制热源介质的温度,防止添加剂分解变质。

2.蒸汽蒸汽是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中广泛采用的壹种伴热介质,取用方便,冷凝潜热大,温度易于调节,使用范围广。

石油化工企业中蒸汽可分高压、中压及低压三个系统,而用于伴热的是中、低压俩个系统,基本上能满足石化企业中工艺管道的使用要求。

3.热载体当蒸汽(指中、低压蒸汽)温度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才采用热载体作为热源。

这些热载体在炼油厂中常用的有重柴油或馏程大于300℃馏分油;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有联苯-联苯醚或加氢联三苯等。

热载体作伴热介质,壹般用于管内介质的操作温度大于150℃的夹套伴热系统。

4.电热电热是壹种利用电能为热源的伴热技术。

电伴热安全可靠,施工简便,能有效地进行温度控制,防止管道介质温度过热。

二、伴热方式内伴热管伴热伴热管安装在工艺管道(以下也称主管)内部,伴热介质释放出来的热量。

全部用于补充主管内介质的热损失。

这种结构的特点:(1)热效率高,用蒸汽作为热源时,和外伴热管比较,能够节省15~25%的蒸汽耗量;(2)内伴热管的外侧传热系数hi,和主管内介质的流速、粘度有关;(3)由于它安装在工艺管道内部,所以伴热管的管壁加厚。

蒸汽伴热及夹套管设计要求

蒸汽伴热及夹套管设计要求

蒸汽伴热及夹套管设计要求目录1.蒸汽外伴热管 (2)1.1 伴管数量和管道选择 (2)1.2 蒸汽伴管允许的最大有效伴热长度 (2)1.3 蒸汽伴管允许U型弯累积最大上升高度 (2)1.4 蒸汽耗用量估算 (2)1.5 配管方式设计 (3)1.6 伴热管的热补偿 (3)1.7 其他要求 (3)2. 蒸汽夹套管(全夹套) (4)2.1 管道、管件选择 (4)2.2 夹套管组合尺寸 (5)2.2 蒸汽用量计算 (5)2.3 夹套管伴热长度 (5)2.2 配管方式设计 (6)2.3 其他要求 (6)3. 参考资料 (6)1.蒸汽外伴热管1.1 伴管数量和管道选择1.1.1 伴管管道选用两种:φ10*2紫铜管、DN15碳钢无缝钢管。

配合选择相应材质、大小活接头。

1.1.2 伴管数量及规格依据现在实际使用情况,各分馏塔底部循环管线采用2*DN15方式;需要伴热的真空管道,直径大于、等于DN300的采用2*DN15方式;其他公称直径大于、等于DN150,采用1*DN15方式;其他采用1*φ10*2紫铜管方式。

SH 3040-2002《石油化工伴管和夹套管设计规范》中“表1 蒸汽伴管管径及根数”可作为上述中未提及或特殊情况下的伴管数量级直径的参考。

1.2 蒸汽伴管允许的最大有效伴热长度1.3 蒸汽伴管允许U型弯累积最大上升高度同一根伴管在敷设时会遇到一处或基础向上弯后又向下的情况,其累积向上的高度和不应超过下表:1.4 蒸汽耗用量估算1.5 配管方式设计配管设计的各方式和蒸汽的集中分配、冷凝液集中回收的方式及相关尺寸参考《SH 3040-2002 石油化工伴管和夹套设计规范》P16~P17;《HG/T 20549.2-1998 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P20~P371.6 伴热管的热补偿1.6.1 当伴热管供汽点至排凝点之间的直线段不超过40m时,可采用中间固定方式,不设补偿器。

1.6.2 当伴热管供汽点至排凝点之间的直线段超过40m时,除L型自然补偿的管段外,每隔30-40m设一补偿器。

蒸汽伴热改热水伴热的计算和分析

蒸汽伴热改热水伴热的计算和分析

3 蒸汽伴热系统和热水伴热系统的经济性 评价
对于伴热成本 ,除了材料成本外还应包括设计 费用 、施工安装费用 、维护费用 、运行费用等 ,另外考 虑能耗 、寿命等因素 ,上海科瑞电伴热线缆有限公司 对热水伴热 、蒸汽伴热和电热带伴热进行了统计和
比较 ,见表 6。
表 6 电热带 、热水和蒸汽伴热的技术经济对比
在蒸汽伴热改为热水伴热的核算中 ,在散热损
根据热水伴热和蒸汽伴热的比较可知 ,热水伴 热时的散热损失小于蒸汽伴热时的散热损失 。计算
失 、回水长度 、伴热管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 ,可以计 算出伴热管内的热水流速 。热水在管线内的正常流
结果表明 ,热水伴热时的散热损失为蒸汽伴热时散 热损失的 80% ,即热水伴热较蒸汽伴热节能 20%。
368000 t/年 。经过汽改水改造 ,可以利用一套常减 压及连续重整装置内存在的大量被空冷 、水冷排弃
的热量 ,但是难以满足系统所要求的 2200 t/ h,这里
可以通过和蒸汽换热来解决热水不足的问题 ;而在
夏季伴热所需的热水为 1300 t/ h,系统提供的热水完
全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就不需要再与蒸汽换热 。改 水前后的主要经济指标 ,见表 7。
温度 ( - 13. 4℃)核算各蒸汽的消耗量
80℃,伴热管直径为 20mm 各管线所需的回水量见
管径 (mm )
250
保温层 厚度 (mm )
40
介质温 ( ℃)
80
散热 损失 (W /m ) 168. 19
蒸汽 消耗量 ( kg / h·m )
0. 30
150
30
100
30
80
131. 98
0. 24
介质 ( ℃)

蒸汽伴热管道规范

蒸汽伴热管道规范

蒸汽伴热管道规范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蒸汽伴热管道规范范围本规范涵盖了管道、仪表和相关设备的蒸汽伴热设计和安装的一般要求。

与本规范、图纸或其它用于此工作的规范有偏差时,应在工作前向授权技师提交书面申请以获得相关批准。

参考文献在这方面相关的规范如下:(1)X-MAPJ-S500-0018,管道检查验收施工规范(2)X-MAPJ-S500-0011,绝缘规范(3)GB50234-97,施工规范及工业金属管道的验收基本概要所有要求伴热的管线或其相关的设备和仪器,应有适用的管道和仪表流程图以及管线列表。

本规范适用32℉以及更高时的“低环境设计温度”。

设计蒸汽伴热管道设计时应布置有序,并考虑到热膨胀并且易于通向所有的法兰、阀门、U型弯管、滤水器和仪器。

为对阀门、U型弯管或滤水进行测试或易于拆除,应提供阀门、法兰。

实际操作时,伴热应从管线的最高点开始终止于最低点。

蒸汽供应连接应采取最近的车间蒸汽管集箱到管线的最高点,且需有隔离阀。

当要求两个或更多的蒸汽伴热供应点时,集合管通常用于伴热供应及冷凝水回水。

实际操作时,蒸汽伴热供应集合管应能自排水到主蒸汽管。

然而在操作及停工期间,如果布局允许将冷凝物收集到主蒸汽管,应在集合管的最低点安装排水阀,此时应在集合管为伴热系统最低点的地方安装U型弯管,连续不断地排出冷凝物,从而形成集合管。

蒸汽供应连接以及集合管应位于允许短期运行的伴热管道。

所有集合管的规格为附加伴热器的25%。

从经济角度来说,节约能源应收集蒸汽伴热的冷凝水,并排入同蒸汽伴热有相同压力水平的冷凝水总管。

冷凝水管线及冷凝水收集总管应尺寸应合适,防止收集操作的两相流动产生过多的回压。

所有要求伴热的管线应提供独立的伴热器,或伴热器不得伸至不同体系或系统的其它管线。

除了有调节阀或其它类似连接外,所有伴热器应单独密封。

所有的调节阀、管线阀门、配件、仪表和相关设备等,应同连接的管道一样有蒸汽伴热。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蒸汽安全规范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蒸汽安全规范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蒸汽安全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蒸汽的安全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蒸汽是建设工程中常用的能源,但如果不正确使用和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施工现场供用蒸汽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规范。

2. 供用蒸汽安全规范1. 安全设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蒸汽供应设施,包括锅炉、蒸汽管道等。

这些设施必须经过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 操作人员要求:所有操作蒸汽设备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并接受专业培训。

他们应熟悉蒸汽设备的操作规程,并能够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3. 安全防范措施:在施工现场供用蒸汽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安装防护装置和隔离设施,防止人员接触高温蒸汽或受到其他伤害。

- 在蒸汽供应管道上设置压力表、温度计等监测设备,确保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 建立应急预案,指导人员在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4. 日常维护与检查:施工现场供用蒸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操作。

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供用蒸汽的安全性。

5. 安全培训与意识: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人员对施工现场供用蒸汽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总结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蒸汽的安全规范是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遵守安全设施的要求,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以及日常维护与检查,可以减少蒸汽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同时,加强安全培训与意识,提高人员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

建议在施工现场供用蒸汽过程中,始终遵守本文档所规定的安全规范。

伴热管设计规定

伴热管设计规定

1、总则1.1目的为了规范、简化伴热管设计,确保设计进度和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1.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项目详细设计阶段的蒸汽伴热管设计,热水伴热管设计以及改造项目可参照执行。

本规定是设计管理规定,在伴热管设计时应执行 石油化工企业蒸汽伴热管及夹套管设计规范及 蒸汽伴热管设计规定 (SEPD0601)2、伴热系统的编号1.1蒸汽分配管和凝结水集合管分配管或集合管的编号由六位数组成:XX一YYZZXX一表示伴热介质,YY一表示装置分区号,ZZ一表示本区内分配管或集合管顺序号分配管:供给介质为蒸汽时表示为SM(供给介质为热水时表示为HM)。

集合管:回水介质为冷凝水时表示为CM(回水介质为热水时表示为CM)例如某装置分五个区,第一区为管带,伴热介质为蒸汽,在管带区设置五个分配管(伴热站),第一个分配管(伴热站)表示为SM一0101,第二个分配管(伴热站)表示为SM一0102 。

1.2伴热管伴热管的编号按下列顺序排列:伴热管公称直径一伴热介质一分配管(集合管)的编号一伴热类型一分配管(集合管)上伴热管顺序号。

例如有五根伴热管,管径分别为15、20、25、15、20,伴热类型为T1,在SM一0101分配管(伴热站)上取汽,第一根伴热管表示为15一LS一SM0101一T1一1。

3、伴热系统在管道图上的表示方法3.1在管道平面布置图上,只表示蒸汽分配管和凝结水集合管,以及供汽引入管和冷凝水引出管的编号和位置,如果工艺PID图上不给出,供汽引入管或冷凝水引出管的编号,应参照伴热管编号编写。

3.2在管道剖视图上,要表示出蒸汽分配管和凝结水集合管以及伴热管编号,并表示出被伴热管道号。

4、伴热系统图伴热系统图是将全装置各区的蒸汽分配管,凝结水集合管以及伴热管和被伴热管联系在一起,绘制在一张图上,防止设计遗漏,便于施工安装。

5、伴热管设计管理规定5.1蒸汽分配管或凝结水集合管宜分区设置,但要考虑操作方便和经济合理;5.2各分区设置蒸汽分配管或凝结水集合管时,宜与管道规划同期进行。

蒸汽伴热蒸汽伴热管规定

蒸汽伴热蒸汽伴热管规定

蒸汽伴热蒸汽伴热管规定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蒸汽伴热管规定”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蒸汽伴热管规定目录1.0 范围2.0 规范和标准2.1 规范”2.2 有关规范3.0 设计3.1 技术要求3.2 布置原则3.3 伴热系统识别3.4 伴热管设计3.5 附件的伴热3.6 仪表13.7 安全释放阀3.8 排液3.9 伴热管的尺寸及根数3.10 伴热管长度3.11 疏水阀接管3.12 伴热管凝液收集3.13 疏水阀3.14 伴热管的固定3.15 膨胀圈4.0 材料4.1 不锈钢管/碳钢管4.2 不锈钢管子配件/碳钢管配件4.3 疏水阀4.4 阀门4.5 钢管材料4.6 传热胶泥5.0 安装5.1 蒸汽伴热管5.2 表面加工 5.3 SUPPORTS支架6.0 检验6.1 试验2范围本规定涉及管道、设备及仪表蒸汽伴热设计、安装及检验方面的最低要求。

1.0 规范和标准下列文件,包括所用的附件,组成了本规范,本规范所用文件的颁布日期必须是有效的。

规范根据所有适用的美国、州及地方法规1.1 有关规范管道材料管道预制规定工艺及公用管道设计规定管支架—设计及预制保温材料及应用—热保温保温材料及应用—冷保温保温材料及应用—隔音油漆材料及应用规定石化企业伴热管及夹套管设计规定2.0 设计2.1 技术要求本规定应作为蒸汽伴热系统绘制图纸及确定型式的基准。

工艺及公用管道、仪表、设备等需要蒸汽伴热来防冻和(或)保温的部分应在P&ID及(或)管道一览表上标明。

3凡保温管道应在管线一览表上规定可操作的最低温度。

若某种产品属于热敏感性,则其最高允许温度也应在管线一览表上标明。

伴热供汽及凝液回收的压力等级应在P&ID上指明。

在P&ID图上及管线一览表上标明的蒸汽伴热(包括伴热管及夹套管)也可用其他方式替代,如电加热、内伴热或盘管等,但要经规范设计部门的批准。

2.2 布置原则一般都由总管提供蒸汽分配及凝液回收,在外区,单根伴热管就不必要有凝液收集管(伴热管可直接走向凝液总管)单根伴热管一般不从蒸汽总管上接出,除非位置很远或某台设备的特殊设计。

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热系统设计

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热系统设计

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热系统设计摘要:蒸汽伴热是化工工艺管道保温、防冻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案,被广泛的应用在化工生产装置中。

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有些介质会出现结晶、冷凝、冻结现象,同时出现伴随温度改变介质粘度随之改变,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必须采取经济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

文章详细介绍了工艺管道蒸汽伴管的设计和优化。

关键词:蒸汽伴热;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管设计;高黏易凝物料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介质之一,随着管道的延长,介质的温度逐渐下降。

温度降低意味着粘度增加,输送困难,从而导致凝管、堵管现象发生。

因此,此类管道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温及防冻措施,以确保介质在工艺管道中的稳定输送。

管道伴热已成为化工生产中最常用的保温方法。

它用于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补偿被伴热管道的热损失,达到保温或防冻的作用。

目前,管道伴热介质通常使用热水、蒸汽、导热油或电热。

由于蒸汽伴热应用范围广、冷凝潜热大、取用方便等特点,蒸汽伴热始终是最重要的伴热方式。

本文重点介绍化工工艺管道蒸汽系统伴热设计。

1.蒸汽伴热管道系统设计的依据化工生产装置中管道蒸汽伴热按照《石油化工管道伴管和夹套管设计规范》SH/T 3040—2012规范及专利商要求进行设计。

1.蒸汽伴热设计原则和内容1.设计原则。

设计蒸汽伴热管道必须满足操作温度要求,同时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此外,对设备和经济性的投资是设计的重要考虑方面。

(1)蒸汽伴热热源采用饱和蒸汽,同时增加蒸汽饱和度。

伴热蒸汽温度通常要求高于工艺介质的温度,其中工艺介质的特性(例如结焦、凝固点等)需要考虑。

各种工艺介质选择的蒸汽温度不同。

(2)分配站可设计为卧式、立式两种,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站形式。

同时满足优化管道安装、缩短管道长度和设计经济性的要求。

(3)蒸汽伴管最大允许有效伴热长度原则。

a.伴管沿被伴热管的有效长度(包括垂直管道)可按表1选用。

表1 蒸汽伴管最大允许有效伴热长度b.当伴热蒸汽的凝结水不回收时,表1中的最大允许有效伴热长度可延长20%;c.采用导热胶泥时,表1 中的最大允许有效伴热长度宜缩短20%;d.当伴管在最大允许有效伴热长度内出现U形弯时,累计上升高度不宜大于表2中规定的数值。

09伴热工程统一规定

09伴热工程统一规定

伴热工程统一规定目录1总则 (1)2引用的标准规范 (1)3一般要求 (1)4伴热说明 (2)5伴热管的结构及安装 (6)6伴热管编号原则 (8)1总则1.1目的为使各项目设计阶段设备和管道伴热设计的合理和安全,特编制本规定。

1.2范围1.2.1本说明用于各项目设计阶段工艺管道的蒸汽和热水伴热管的则设计。

2引用的标准规范GB 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SH/T 3040-2012 石油化工管道伴热和夹套管设计规范SH/T 3041-2016 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SH3501-2011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一般要求3.1技术要求3.1.1本规定应作为伴热系统绘制图纸和确定形式的基准。

3.1.2工艺及公用工程管道等需要伴热的管道应在P&ID及管道说明表上标明。

3.1.3伴热分配站及回收站的压力等级应与引入管和返回管所连接的主管压力等级一致。

3.2伴热介质伴热介质为热水(包括导热油) 或蒸汽。

3.3伴热方式热水(包括导热油) 或蒸汽。

3.4选材要求3.4.1伴管应采用无缝钢管。

3.4.2伴管常用材质为碳钢、不锈钢或紫铜。

3.4.3伴热管的壁厚不应大于Sch40 和3.0mm 的最小值。

3.4.4对于伴管施工困难的场合,如阀门、过滤器、仪表等不规则形状的表面宜采用Φ10、Φ12管— 1 —道伴热,伴管材质宜采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

3.4.5铜管最高适用温度及压力分别为200℃和1.0MPa。

当温度及压力超过200℃和1.0MPa,或周围环境条件及工艺物料要求不允许使用紫铜管伴热时,应选用不锈钢管伴热。

3.4.6为避免不锈钢管与富锌材质接触的电化学腐蚀,不锈钢伴热管宜使用不锈钢丝捆扎。

3.4.7蒸汽伴管位于疏水阀上游的管道、管件和阀门等的材料等级应与蒸汽管道相同。

位于疏水阀下游的管道、管件和阀门等的材料等级应与凝结水管道相同。

4伴热说明4.1蒸汽外伴热4.1.1蒸汽伴热的伴热介质温度宜高于被伴介质温度30︒C 以上,当采用导热胶泥时,宜高于被伴介质温度10︒C 以上;4.1.2伴热管的直径取决于被伴热管道的热损失和伴热管道的蒸汽压力。

伴热管设计规定

伴热管设计规定
伴热表应由各分区设计人独立完成,各分区伴热表材料应汇入分区料单;同时提供给负 责人一份,汇入总料单中。 6、 注意事项
① 请仔细阅读 SH/T3040-2002 中关于蒸汽及热水伴管最大允许有效伴热长度;分配管、 集合管、引入管、引出管管径的选择;“S”值的计算和上限值的相关内容。
② 分配管或集合管分区设置,各分区考虑各自的伴热,伴热站的设置要考虑操作方便和 经济合理; 7、示意图 ⑴ 蒸汽分配站安装示意图
3、分配管、集合管、引入管、引出管管径的选择 参见 SH/T3040-2002 第 15、18 页,但分配管和集合管管径选用 DN80。
4、伴热系统在平面图上的表示方法 在管道平面布置图上,只表示蒸汽/采暖给水分配管和凝结水/采暖回水集合管,以及供
汽/采暖给水引入管和冷凝水/采暖回水引出管的编号和位置。 在管道剖视图上,要表示出蒸汽/采暖给水分配管和凝结水/采暖回水集合管,以及供汽/
⑵ 凝结水集合站安装示意图 ⑶ 采暖给水分配站安装示意图
⑷ 采暖回水集合站安装示意图
⑶ 采暖给水引入管编号 50—HWS—WSM0201—2TB11—HC 保温类型 管道等级 采暖给水分配管编号 管内介质代号 公称直径
⑷ 采暖回水引出管编号 50—HWR—WRM0201—2TB11—HC 保温类型 管道等级 采暖回水集合管编号 管内介质代号 公称直径
2、蒸汽及热水伴管最大允许有效伴热长度 参见 SH/T3040-2002 第 14 页。
乌鲁木齐 PX 项目伴热管设计规定
蒸汽伴热管及热水伴热管的设计,应执行《石油化工管道伴热管和夹套管设计规范》 SH/T3040-2002 及<<蒸汽伴热管设计规定>>(T-PD030701C-2008)
1、伴热系统的编号 1.1 分配站或集合站的编号 ⑴ 蒸汽分配站编号

蒸汽和热水伴热设计工程规定

蒸汽和热水伴热设计工程规定

蒸汽伴热和热水伴热工程规定目录1. 总则 (2)1.1 Array目的 ..................1.2范围 ..................1.3单位 (2)1.4相关工程规定 (2)2. 设计 (2)2.1概述 (2)2.2伴热站和伴热供气总管 (2)2.3伴管 (2)2.4冷凝液站/热水回水站 (4)2.5支架 (4)3. 材料 (4)3.1管子,阀门和管件 (4)3.2用于蒸汽伴热系统的疏水器 (4)3.3紧固材料 (4)3.4铜管和不锈钢管 (4)4. 附图 (5)1A:蒸汽伴热管道系统图 (5)1B:热水伴热管道系统图 (6)2:带隔离垫的伴管保温图 (7)3:伴管膨胀弯图 (7)4:伴管的标准位置图 (7)5: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7)6:蒸汽伴热管道典型图 (8)7:蒸汽和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9)8:蒸汽伴热管道典型图 (10)9:蒸汽和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11)1. 总则1.1 目的本规定包括辽阳石化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中对管道、在线仪表提供蒸汽伴热和热水伴热的设计和材料的要求。

1.2 范围本规定包括所有需要蒸汽伴热/热水伴热的设施。

如在工艺流程图(下文称P&ID )上表示的工艺和公用工程管道、在线仪表等。

但一般来说与制造厂的专利或标准化的设备一起提供的蒸汽伴热 / 热水伴热管道除外。

1.3 单位除非另有说明,米、公斤和摄氏度单位将用于计量系统,而压力应是SI制单位(MPa),管道元件的公称尺寸应是英寸系统(")。

1.4 相关工程规定(1)管道设计工程规定 1064-000-00-PP0202(2)管道材料选用及等级规定 1064-000-00-PP0203(3)管道支架工程规定 1064-000-00-PP0209(4)管道绝热设计规定 1064-000-00-PP02042. 设计2.1 概述2.1.1 本装置根据工艺要求分别使用热水伴热和蒸汽伴热,特殊管线或仪表使用电伴热。

蒸汽和热水伴热设计工程规定.

蒸汽和热水伴热设计工程规定.

目录1. 总则 (3)1.1目的 (3)1.2范围 (3)1.3单位 (3)1.4相关工程规定 (3)2. 设计 (3)2.1概述 (3)2.2伴热站和伴热供气总管 (3)2.3伴管 (4)2.4冷凝液站/热水回水站 (5)2.5支架 (5)3. 材料 (5)3.1管子,阀门和管件 (5)3.2用于蒸汽伴热系统的疏水器 (5)3.3紧固材料 (5)3.4铜管和不锈钢管 (6)4. 附图 (7)1A:蒸汽伴热管道系统图 (7)1B:热水伴热管道系统图 (8)2:带隔离垫的伴管保温图 (9)3:伴管膨胀弯图 (9)4:伴管的标准位置图 (9)5: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10)6:蒸汽伴热管道典型图 (11)7:蒸汽和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12)8:蒸汽伴热管道典型图 (13)9:蒸汽和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14)1. 总则1.1 目的本规定包括辽阳石化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中对管道、在线仪表提供蒸汽伴热和热水伴热的设计和材料的要求。

1.2 范围本规定包括所有需要蒸汽伴热/热水伴热的设施。

如在工艺流程图(下文称P&ID )上表示的工艺和公用工程管道、在线仪表等。

但一般来说与制造厂的专利或标准化的设备一起提供的蒸汽伴热 / 热水伴热管道除外。

1.3 单位除非另有说明,米、公斤和摄氏度单位将用于计量系统,而压力应是SI制单位(MPa),管道元件的公称尺寸应是英寸系统(")。

1.4 相关工程规定(1)管道设计工程规定 1064-000-00-PP0202(2)管道材料选用及等级规定 1064-000-00-PP0203(3)管道支架工程规定 1064-000-00-PP0209(4)管道绝热设计规定 1064-000-00-PP02042. 设计2.1 概述2.1.1 本装置根据工艺要求分别使用热水伴热和蒸汽伴热,特殊管线或仪表使用电伴热。

(详见P&ID)2.1.2 所有需要蒸汽伴热或热水伴热的设施,(如在线仪表和管道)应表示在P&ID 上或者表示在管线表上。

蒸汽伴热和套管规范

蒸汽伴热和套管规范

蒸汽伴热和套管规范目录1.0 范围2.0 定义3.0 规格、文献、规范和标准4.0 术语5.0 通用部分6.0 仪表7.0 工程和设计要求8.0 材料9.0 安装10.0 安装标识11.0 检验和测试1.0 范围本规范描述了为了保护中国南京联合石化现场小型设备、仪表、和管线中物流的蒸汽伴热线的设计和安装要求。

,出于本规范目的的伴热线,适用于内部物料必须保持温度的管线系统、仪表、和设备(这里称作蒸汽伴热),或者防冻方法(这里称为防冻)。

2.0 定义本规范中采用了以下术语:2.1 术语“工程公司”指巴斯夫-扬子有限公司。

2.2 术语“IMT”指工程联合管理队伍。

2.3 术语“建筑商”指现场的项目公司建筑商。

2.4 术语“配管工程”指项目公司配管工程部门。

2.5 术语“承包商”指蒸汽伴热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安装公司。

2.6 在本规范中,凡是出现“委任”、“授权”、“批准”、“认可”字眼的地方,在没有另外说明的情况下,指得到了项目公司建筑商的授权或认可。

2.7 在本规范中,“授权检查员”指得到了项目公司授权或认可的检查人员。

2.8 术语“PID”指工艺和仪表图(PI图)。

3.0 规格、文献、规范和标准本节给出的出版物是本规范的一个组成部分。

除非另有说明,每个出版物都使用最新版本并在整个项目执行中有效。

3.1 要求的背离设备进行设计时应遵从:中国标准和规定,由IMT开发的通用标准和规范细则,官方工艺规范,工业标准和要求。

在这些要求中间如果发生背离,优先次序如下:·政府法规(适用的)。

·官方工艺规范·IMT通用规范和标准细则·工业标准和要求·设计基础3.2 设计要求除非另有说明,管道系统依据ASME B31.3,“工程配管”(压力管道的美国国家标准B31的一部分)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测试。

本规范应该同适用的ASME B31标准的其他章节和/或ASME锅炉与压力容器标准中的适用章节共同使用。

建筑工程水暖规章制度

建筑工程水暖规章制度

建筑工程水暖规章制度一、设计阶段1. 设计资料的准备建筑工程水暖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特点、用途和功能需求,确定合理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布局和管道走向。

设计人员应认真核实建筑内部供水和排水设备的位置、规格、数量和管道连接方式,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建筑水暖系统的实际需求。

2. 设计标准的遵守建筑工程水暖设计应遵循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技术规程》等。

设计人员应对建筑内部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材料选用、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合理确定,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要求。

3. 设计文件的编制设计人员应编制详细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明确管道布局、管径规格、设备安装位置、工艺流程等信息。

设计文件应被认真审查、审核,并加盖相关部门的设计审定章,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二、施工阶段1. 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水暖施工应遵循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进度。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卫生和环保规定,确保施工现场干净整洁,施工设备和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2. 施工质量把关建筑工程水暖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执行工艺流程、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标准。

施工单位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合格操作人员,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施工安全措施建筑工程水暖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和违规作业。

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危险防范能力,确保施工安全。

三、验收阶段1. 施工验收标准建筑工程水暖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审查,对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技术标准和安全措施进行检测评定。

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2. 验收报告编制建筑工程水暖验收合格后,应编制验收报告,详细说明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施工情况、验收结果和存在问题。

验收报告应被认真审核、归档,并留存相关部门备查,确保验收结果真实可靠。

四、运行管理1. 设备运行维护建筑工程水暖系统的设备应按照操作说明书和维护手册进行运行和日常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化工管道伴热设计规定

化工管道伴热设计规定

化工管道伴热设计规定第一章伴热方式及其选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管道,常用伴热的方法以维持生产操作及停输期间管内介质的温度。

它的特点是伴热介质取用方便,除某些特殊的热载体外,都是由企业的公用工程系统供给。

伴热方式多种多样,适用于输送各种介质及操作条件下的工艺管道。

通过几十年的实际运行,证实安全可靠。

由于工艺管道内介质的生产条件复杂,因此选用伴热介质,确定伴热方式都应取决于工艺条件,现分析如下。

一、伴热介质1.热水热水是一种不常用的伴热介质,适用于在操作温度不高或不能采用高温伴热的介质的条件下,作为伴热的热源。

当企业有这一部分余热可以利用,而伴热点布置比较集中是时,可优先使用。

有些厂用于原油罐或添加剂罐的加热,前者是为了节省蒸汽利用余热,后者是控制热源介质的温度,防止添加剂分解变质。

2.蒸汽蒸汽是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伴热介质,取用方便,冷凝潜热大,温度易于调节,使用范围广。

石油化工企业中蒸汽可分高压、中压及低压三个系统,而用于伴热的是中、低压两个系统,基本上能满足石化企业中工艺管道的使用要求。

3.热载体当蒸汽(指中、低压蒸汽)温度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才采用热载体作为热源。

这些热载体在炼油厂中常用的有重柴油或馏程大于300℃馏分油;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有联苯-联苯醚或加氢联三苯等。

热载体作伴热介质,一般用于管内介质的操作温度大于150℃的夹套伴热系统。

4.电热电热是一种利用电能为热源的伴热技术。

电伴热安全可靠,施工简便,能有效地进行温度控制,防止管道介质温度过热。

二、伴热方式1.内伴热管伴热伴热管安装在工艺管道(以下也称主管)内部,伴热介质释放出来的热量。

全部用于补充主管内介质的热损失。

这种结构的特点:(1)热效率高,用蒸汽作为热源时,与外伴热管比较,可以节省15~25%的蒸汽耗量;(2)内伴热管的外侧传热系数h i,与主管内介质的流速、粘度有关;(3)由于它安装在工艺管道内部,所以伴热管的管壁加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总则 (3)
1.1目的 (3)
1.2范围 (3)
1.3单位 (3)
1.4相关工程规定 (3)
2. 设计 (3)
2.1概述 (3)
2.2伴热站和伴热供气总管 (3)
2.3伴管 (4)
2.4冷凝液站/热水回水站 (5)
2.5支架 (5)
3. 材料 (5)
3.1管子,阀门和管件 (5)
3.2用于蒸汽伴热系统的疏水器 (5)
3.3紧固材料 (5)
3.4铜管和不锈钢管 (6)
4. 附图 (7)
1A:蒸汽伴热管道系统图 (7)
1B:热水伴热管道系统图 (8)
2:带隔离垫的伴管保温图 (9)
3:伴管膨胀弯图 (9)
4:伴管的标准位置图 (9)
5: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10)
6:蒸汽伴热管道典型图 (11)
7:蒸汽和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12)
8:蒸汽伴热管道典型图 (13)
9:蒸汽和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14)
1. 总则
1.1 目的
本规定包括辽阳石化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中对管道、在线仪表提供蒸汽伴热和热水伴热的设计和材料的要求。

1.2 范围
本规定包括所有需要蒸汽伴热/热水伴热的设施。

如在工艺流程图(下文称P&ID )上表示的工艺和公用工程管道、在线仪表等。

但一般来说与制造厂的专利或标准化的设备一起提供的蒸汽伴热 / 热水伴热管道除外。

1.3 单位
除非另有说明,米、公斤和摄氏度单位将用于计量系统,而压力应是SI制单位(MPa),管道元件的公称尺寸应是英寸系统(")。

1.4 相关工程规定
(1)管道设计工程规定 1064-000-00-PP0202
(2)管道材料选用及等级规定 1064-000-00-PP0203
(3)管道支架工程规定 1064-000-00-PP0209
(4)管道绝热设计规定 1064-000-00-PP0204
2. 设计
2.1 概述
2.1.1 本装置根据工艺要求分别使用热水伴热和蒸汽伴热,特殊管线或仪表使用电伴
热。

(详见P&ID)
2.1.2 所有需要蒸汽伴热或热水伴热的设施,(如在线仪表和管道)应表示在P&ID 上或
者表示在管线表上。

2.1.3 保温厚度应按照“管道绝热设计规定",根据被伴热管线的操作温度来选定。

(管线保温厚度见管线表)
2.1.4 典型的蒸汽伴热管道系统和热水伴热管道系统在图 1A 和 1B 中表示。

2.2 伴热站和伴热供汽/供水总管
2.2.1 在 3米半径范围内至少有 3 个伴热供汽(水)组的地方应提供伴热站。

而且其
尺寸通常为 2”,与上述情况不同的伴热供汽(水)应直接从蒸汽/热水主管上引出。

2.2.2 伴热供汽(水)总管上的切断阀通常被安装在蒸汽/热水主管上的出口附近,且装
在水平管上。

伴热供汽(水)总管应从蒸汽/热水主管的顶部引出,伴热供汽(水)管应从伴热站的顶部或水平引出。

2.3 伴管
2.3.1 对蒸汽伴热和热水伴热伴管尺寸均为 1/2" 。

2.3.2 伴管的根数和最大的伴管长度如下:
(1)蒸汽伴热
(2)热水伴热
2.3.3 对蒸汽伴热和热水伴热的伴热供汽(水)和回水总长度应限制在大约30米。

2.3.4 对热水伴热,所有来自同一站的伴管应有相似的压降,以实现均匀流动。

为了
此目的,所有伴热供水管切断阀下游带连接法兰为安装限流孔板。

2.3.5 (1)对蒸汽伴热,伴管的袋形高度应不超过1.8米。

注:袋形高度是指从伴管的最低点至伴管的最高点。

(2)蒸汽伴管即使有袋形也不需排净。

2.3.6 (1)对热水伴热,伴管的袋形高度没有限制。

(2)所有热水伴管的供水和回水应靠近它的切断阀设清洗口( 参考图1B )。

2.3.7 (1)每根蒸汽伴管应有其独立的供汽阀和冷凝液疏水器。

(2)每根热水伴管应有其独立的供水阀。

2.3.8 附属于管道的取样连接,排净,放空和在线仪表,如压力计等通常应与被伴热
的管道一起伴热。

2.3.9 安全阀的伴热应尽可能靠近阀座以免出故障。

2.3.10 为防止被伴设施过热,如非金属阀座的阀、碱管、胺管伴管应装上足够的隔离
垫。

(参考图2 )
2.3.11 所有伴管( 包括伴热供气( 水 )和回水 )弯管不能压平。

2.3.12 应用钢带或钢丝在间隔约1.0米处固定伴管。

但这种间隔在弯管处应距焊缝不
大于0。

2米,距膨胀弯0。

4米。

因为在这些地方伴管与管子的接触不紧。

2.3.13 对蒸汽伴热间隔约20米,对热水伴热间隔约30米应设膨胀弯,膨胀弯的宽度和
伸出长度均为200毫米。

在管件处,由于改变方向,阀门和法兰处的回弯应作为膨胀弯对待。

( 参考图3 )
2.3.14 在被伴设施需维修处,伴管应提供法兰连接,如控制阀,安全阀,转子流量计
等。

( 参考图3 )
2.3.15 伴管的标准位置在图4中表示。

2.4 冷凝液站/热水回水站
2.4.1 对蒸汽伴热的每根冷凝液疏水器的出口管上和对热水伴热的每根回水管上应安
装一个切断阀。

2.4.2 一般地,在3米半径范围内至少有3根冷凝液管或回水管组时应提供冷凝液站或
热水回水站。

2.5 支架
包括伴热供汽( 水 )和回水管在内的所有管子在现场应设足够的支架。

3. 材料
3.1 管子,阀门和管件
对蒸汽伴热和热水伴热管道材料的一般规定应与采用的蒸汽和热水主管相同,但伴管( 包括伴热供汽/ 水和回凝液/水 )可以用对焊连接,且站分支用半管接头或焊接支管台。

3.2 用于蒸汽伴热系统的疏水器
疏水器应是带过滤器的热动力式的。

3.3 紧固材料
备注:不锈钢丝和不锈钢带应用于不锈钢管道和设备。

3.4 铜管和不锈钢管
3.4.1 内径 8mm 外径 10mm 的铜管可用于最大压力 0.98Mpa
温度低于200°C 对铜无腐蚀的状况。

超过上述温度压力时使用同样的尺寸的不锈钢管。

3.4.2 铜管材料遵循ASTM B68 “铜和铜合金管子”或相当的。

不锈钢管遵循ASTM A31GR、TP 304 “不锈钢管子”或相当的。

3.4.3 钢管和不锈钢管伴热管件将采用咬接。

4. 附图
1A: 蒸汽伴热管道系统图
1B: 热水伴热管道系统图
2: 带隔离垫的伴管保温图
3:伴管膨胀弯图
4
5: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6:蒸汽伴热管道典型图
7:蒸汽和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8:蒸汽伴热管道典型图
9:蒸汽和热水伴热管道典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