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欣赏》之《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5篇
![哦香雪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382dfae53a580216fcfea4.png)
《哦,香雪》教案 1
作者: 加入日期:06-07-25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的之 2 难点:目的之 3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介并导入: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
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
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
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
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
![《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f63bf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2.png)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哦,香雪》教案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哦,香雪》教案篇一哦,香雪【教学目的】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目的之2 ,难点:目的之3。
【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简介并导入: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
”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d44a0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3.png)
《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哦,香雪》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作为北方平原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散曲《哦,香雪》被誉为“北方欢乐神曲”。
其曲调欢快,情感真挚,反映出了百姓的快乐与悲伤,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个《哦,香雪》精品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首散曲的内涵与文化价值,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高一必修上《文艺欣赏》课程。
教案结构分为引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步骤五个部分,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哦,香雪》的内容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哦,香雪》的曲调特点和文化背景,了解散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 学生能够掌握散曲音乐表现技巧,理解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3.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阅读、演唱等多维度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哦,香雪》的内涵及文化价值;4. 学生在欣赏散曲的同时,培养情感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了解《哦,香雪》的前因后果和故事情节;2. 了解散曲的音乐表现技巧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3. 了解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代年轻人中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2. 如何在欣赏散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对我们现代生活的积极深远影响。
四、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首先,我们可以播放一段《哦,香雪》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曲调和节奏,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个与众不同的音乐世界中。
随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散曲的定义和历史背景,以及散曲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
Step 2 欣赏接着,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故事欣赏,让学生逐渐了解《哦,香雪》的情节和内涵。
无论是演唱、朗诵,还是舞蹈表现,甚至是手游征战,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手段,为学生带来巨大的思维启发和学习内容。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15b5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0.png)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作品中展现的美好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
2. 难点:体会作品中细腻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哦,香雪》文本。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哦,香雪》这篇小说,大家先快速浏览一遍,然后说说你们的初步感受。
(学生浏览)生 1:我觉得香雪这个人物很有意思。
师:那你说说香雪怎么有意思呀?生 1:她很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师:嗯,说得不错。
那还有其他同学有感受吗?生 2:我觉得小说里描写的那个小山村挺特别的。
师:好,那咱们就具体来分析分析香雪这个人物形象。
大家找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香雪的特点呢?(学生讨论后发言)生 3:她为了一个铅笔盒,走了那么远的路,很勇敢。
师:对呀,这确实体现了她的勇敢,还有吗?生 4:她很渴望知识,想要用鸡蛋去换铅笔盒。
师:非常好,那通过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大家想想小说想表达什么主题呢?(学生思考讨论)生 5:是不是想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师: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理解吗?生 6:也表达了乡村和现代文明的碰撞吧。
师:嗯,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那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小说中有哪些细节让你们印象深刻呢?(学生纷纷发言)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比较到位,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
但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下次教学时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引导。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063d2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8.png)
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哦,香雪》的文学价值。
2.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香雪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香雪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4.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作品所表达的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2.2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3. 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哦,香雪》的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作者和作品的背景资料。
3. 参考书籍:相关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参考书籍。
3.2 教学材料1. 课文朗读录音:提供课文朗读的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人物形象分析表格:提供人物形象分析的表格,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习成果:评估学生的课文分析和主题探讨成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4.2 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3.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7b45a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e.png)
《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哦,香雪》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近年来,优质课的概念在教育界日益被重视,它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主动性。
其中,一节好的优质课不仅要有严密的教学计划,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习体验。
本文将围绕着《哦,香雪》这一文学经典作品,为大家提供一篇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的优质课教学设计,以期能够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哦,香雪》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情节框架等基本内容;2.通过阅读与分析,体会小说呈现的人性真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启发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小说的感受与理解,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以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文化名片,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好。
然后,根据《哦,香雪》的主题和人物特点,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世界。
2.学习环节(40分钟)(1)阅读与分析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注重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析小说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情节变化等重要要素,梳理小说的结构和内涵。
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练习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文本分析能力。
(2)思维拓展通过提出问题、设定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探讨小说中表现的人性真谛。
例如:香雪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体现了哪些价值观念?主人公的励志精神和人格魅力在今天还有何种借鉴意义?学生们可以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自由思考和讨论,以达到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归纳总结人性现象的目的。
3.巩固环节(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感受,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例如:以舞蹈、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收获的知识体会,回顾课堂上的探讨和思考。
《哦,香雪》教案5篇
![《哦,香雪》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98ea85680203d8ce2f248e.png)
《哦�香雪》教案1作者:加入日期�06-07-25教学目的�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目的之2难点�目的之3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简介并导入�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
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二、阅读分析并说明过渡语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过渡语是�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过渡语是�“也难怪�咱们香雪是学生呀。
”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过渡语是�可是�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象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7ce0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c.png)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其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感受小说所传达的时代精神和人性美,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1 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把握其性格中的纯真、善良和自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理解小说中火车开进深山这一情节的象征意义。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难点21 探讨小说的主题内涵,理解作者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关系的思考。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主题、人物和情节,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朗读法:通过朗读文中的精彩段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表达。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教学过程1、导入11 介绍作者铁凝及其创作风格。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展示一些关于乡村生活和火车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小说背景的兴趣。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读课文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8bb6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e.png)
《哦,香雪》教案教案:《哦,香雪》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哦,香雪》是一篇描写山村孩子香雪日常生活和学习条件的散文。
文章通过作者的回忆,展现了香雪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山村教育的艰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香雪的精神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文中寻找关键信息,理解课文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山区孩子的关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香雪的精神品质。
难点:学会从文中寻找关键信息,理解课文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山村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山村的美丽与宁静。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吗?在这个美丽的山村,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香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香雪的课文。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10分钟)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山村教育的艰辛,以及香雪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的光彩。
同时,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填空、选择和简答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哦,香雪板书内容:勤奋好学香雪乐观向上山村教育艰辛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香雪的作文。
2. 答案:(1)课文熟读,生字词已掌握。
(2)作文题目:《我心中的香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哦,香雪》,让学生感受到了山村教育的艰辛,以及香雪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的光彩。
《哦,香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哦,香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eb476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0.png)
《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哦,香雪》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哦,香雪》的背景知识2.学会朗读表演《哦,香雪》3.培养学生语感、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感知段落意境,掌握朗读表演技巧。
2.借助朗读《哦,香雪》,感悟爱情真谛,提高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2.理解不同段落的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对《哦,香雪》背景知识的了解1.老师向学生介绍《哦,香雪》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主题及产品形式。
2.口述内容辅以图片、音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体验。
3.自由讨论一下各自对《哦,香雪》的感受或理解,明确感性认识。
二、初读《哦,香雪》1.让齐桓公说起故事,介绍《哦,香雪》。
2.整个文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倩女离魂的爱情传说;第二部分,陌生人之间浅谈,表扬和赞美的话语;第三部分,情侣之间片刻的无言。
3.让学生快速阅读整篇文章。
4.整体感受:抒情、美丽、即兴。
应该说,整篇文本是低语、轻轻呢喃,是俯在泉边抚摸着碧水,是秋夜中jazz乐的旋律。
5.初读后让学生谈谈各自的情感体验,共同探讨。
二、重读《哦,香雪》1. 分段朗读: 大约每个小部分设一个小队,让学生负责穿插旁白,让大家更加感受到故事的情境表现。
2. 初步归纳:读完每段,让学生自由谈论各自的感受,并让每组根据段落内容建立自己的表情、语调和点题,使每个小组拥有自己的特色。
3. 合作排练:每个小组排练自己的部分,准备合成全文。
三、朗读《哦,香雪》1.前言:主持人对全体参与者进行述明:朗读的演讲分段分发,每段6秒钟的设定时间。
2.朗读表演:各小组依次朗读自己的部分,黑板上计时器驱动大家争分夺秒,紧张但又充满趣味。
有时,为了更好的表现情感,适当停顿、低语是非常必要的。
3.展示互动。
展示自己排练内容,让每个人给出分析、表扬和建议,给予互相借鉴和砥砺的心理暗示。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e33b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6.png)
《哦,香雪》优秀教案
《哦,香雪》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二、主要内容
《哦,香雪》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细腻描绘,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
三、重难点
重点: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作品的主题。
难点:探讨作品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
四、教材分析
这篇小说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通过香雪这个典型形象展现了特定时代下农村少女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教材选取本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体会人性的美好与复杂,同时也能让学生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深入理解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过程
采用问题式的探究性学习。
1. 提出问题:香雪为什么对铅笔盒如此执着?
2. 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原因。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4. 再次提出问题:香雪的追求代表了什么?
5. 学生继续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七、教学设计亮点
设计一个“香雪的内心世界探寻”的活动,基于这个活动设计学生对香雪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和表达。
八、课后作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我心中的香雪》,要求体现出对香雪形象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27fe9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e.png)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哦,香雪》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农村女孩香雪的奋斗历程,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2. 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村发展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香雪在城市打工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以及她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重点: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或身边人为了改变生活条件所付出的努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圈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香雪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发展。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香雪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品质,以及她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8.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板书《哦,香雪》板书内容:1. 香雪的性格特点:聪明、勤劳、善良、坚定、乐观2. 香雪的奋斗历程:农村 > 城市打工 > 积攒钱财 > 回家乡发展3. 关注农村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香雪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答案:香雪性格特点:聪明、勤劳、善良、坚定、乐观。
对家乡发展的影响:积攒钱财,回家乡发展,带动家乡经济。
2. 作业题目: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编写一个关于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哦,香雪》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了一个农村女孩的奋斗历程,培养了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香雪的性格特点和奋斗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农村发展问题也产生了关注。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陌生感,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此方面的引导。
《哦,香雪》教学设计【7篇】
![《哦,香雪》教学设计【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88110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d.png)
《哦,香雪》教学设计【7篇】《哦,香雪》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折射一出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教学重点】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从标题入手激发学校情趣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香雪在一个怎样的姑娘?题目怎样理解?明确:标题中的“哦”:(1)哦表示领会、醒悟,包含有赞叹: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这样一个执著的女孩子!(2)哦叹词,表示惊奇。
哦,香雪,真是个执著的女孩子啊!“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标题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铁凝是新时期以来以写女性的题材见长的女性的作家,她的《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一系列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坛女性人物画廊。
三、探究思考,把握主题与人物形象1.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事安排在处于封闭状态的大山之内?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
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5210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3.png)
《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铁凝。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3. 学习小说中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香雪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 教学难点:理解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以及小说所反映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山村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山村生活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山村生活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山村女孩的梦想和追求。
2. 知识讲解(15 分钟):- 介绍作者铁凝及其作品。
- 讲解小说的背景,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 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了解香雪的生活环境和她对铅笔盒的渴望。
3. 小组讨论(10 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香雪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 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小说的背景、作者介绍、情节梳理以及香雪的人物形象分析。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梦想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小说的背景和作者铁凝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并且通过讨论,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通过小组讨论,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香雪的人物形象。
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限制,对一些细节的分析可能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细节分析和讨论。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19d9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a.png)
《哦,香雪》教案《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形象,感受主人公香雪的美好品质。
2、让学生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
3、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时代发展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理解其精神内涵。
(2)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和景物描写的妙处。
2、教学难点探讨小说的主题,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多种多样,火车、汽车、飞机等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出行。
但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交通还相对落后。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小山村,去认识一位叫香雪的姑娘,看看她和火车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铁凝,1957 年生,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等。
她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背景介绍《哦,香雪》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台儿沟的故事。
火车的开通,给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冲击。
(四)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明确: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与火车之间发生的故事,展现了山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2、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明确:主要人物有香雪、凤娇等。
)(五)文本研读1、分析香雪的形象(1)香雪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怎样的情景?(明确:“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
”)(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香雪的胆小?(明确:比如在火车到来时,香雪总是躲在后面。
)(3)那香雪又有勇敢的一面吗?体现在哪里?(明确:她为了换一个自动铅笔盒,勇敢地踏上火车,走了三十里夜路回家。
)(4)从香雪与其他姑娘的对比中,能看出香雪怎样的特点?(明确:凤娇等姑娘更关注火车上的头饰、手表等物品,而香雪更关心学习用品,体现了香雪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83430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7.png)
《哦,香雪》教案1000字【导言】《哦,香雪》是一篇抒情短文,作者借助一株独特的香雪,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的和谐共处。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文字的气氛、描写与细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人类要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教学目标】1. 理解并熟练运用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感官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创造气氛的方法,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3. 理解文中表达的主题:要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 油脂、油润、甜美、深绿、盈盈、清香等。
2. 语言表达:情感色彩丰富的语言和各种句式,如对人物和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和感性化表达。
3. 理解主题:通过课文内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 呈现几幅自然景色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如:一片葱茏的森林、蓝天白云等。
2. 学生自主讨论如何保护自然。
二、阅读课文1. 教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整体语气。
2. 分析文章结构及语言表达(1)就课文的情感色彩丰富的语言和各种句式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
(2)就描写手法和细节描写这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感染力。
(3)就文章主旨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三、语言表达练习1. 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式和描写方法写一篇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短文。
2. 以“我的最爱”为题材,让学生写一篇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或植物的短文,通过情感的表达,展现出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四、语言实践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进行社区环保行动计划的制定。
2. 学生为社区环保行动制定宣传海报,并通过社区媒体发布宣传,带领周围的人一起为自然献出力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哦,香雪》这篇抒情短文,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并通过语言表达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氛围轻松愉悦,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操作中认识环保,学习环保,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并推动了环保意识的形成。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4172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9.png)
《哦,香雪》教案《哦,香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让学生感受小说中所展现的时代风貌和人性之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香雪的形象特点,体会她的心理变化。
(2)理解小说中火车、铅笔盒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1)探究小说的主题,理解作者对时代和人性的思考。
(2)体会小说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特别渴望得到某样东西的经历?也许是一个玩具,也许是一本书,也许是一次旅行。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香雪,也有着她深深渴望的东西。
让我们一起走进铁凝的《哦,香雪》,去看看香雪的故事。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铁凝,1957 年生,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等。
她的作品风格清新、细腻,常常关注女性的命运和心灵世界。
2、写作背景《哦,香雪》写于 1982 年,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
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描写,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
(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讲述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
香雪为了换取一个自动铅笔盒,勇敢地登上火车,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了铅笔盒,独自走三十里夜路回家的故事。
2、小说围绕香雪主要写了哪几个情节?(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
(4)香雪登上火车用鸡蛋换铅笔盒。
(5)香雪独自走夜路回家。
(四)人物形象分析1、香雪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请结合文中的描写进行分析。
(1)纯朴善良:香雪在火车上与其他乘客交流时,表现出了她的纯朴和善良。
《哦,香雪》文学课教学教案
![《哦,香雪》文学课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fb82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6.png)
《哦,香雪》文学课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哦,香雪》的文学风格特点和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2.理解小说中传达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人与社会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性和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说阅读1.1小说概述《哦,香雪》讲述了一个家庭的终极问题:子女们如何对待老人的死亡问题。
通过采访的方式,小说描绘了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状况,并呈现了一个社会现实的侧面。
1.2小说分析(1)文学特点分析小说采用了采访的形式,结合了小说和新闻取材的写作方式,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2)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老人、子女、孙子、女婿、外孙女等。
其中,老人是小说最为核心的人物,他的心态、观念和行动在小说中十分重要。
(3)情节分析小说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通过整个故事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明暗变化以及主题的阐释,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2.文学鉴赏3.1文学语言分析小说语言简练、朴实无华,但却同时富有情感韵味。
通过一些简洁的词汇,抒发最深刻的情感。
4.2主题探究(1)「尊老」「愚孝」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通过小说中老人的陈述、子女们的矛盾较量,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中国家庭中「尊老」和「愚孝」问题的复杂性和现实性。
(2)现代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小说中描述了现代家庭内部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从而引发读者对现代社会中责任和义务的思考。
5.文化教育6.1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通过小说中的反思,我们看到了「尊老」和「悯贫」这些传统的美德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动应用。
7.2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小说中描写的老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思考现在的「空巢老人」问题,既需要社会关怀,也需要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方法:1.课前布置作业老师会在课前让学生阅读小说的一部分,然后要求在课堂上作一个小组讨论,讨论小说中人物形象和情节。
《哦,香雪》教案
![《哦,香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56b13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0.png)
《哦,香雪》教案第一篇:《哦,香雪》教案《哦,香雪》教案教学目标: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时代性。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要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必须抓重点。
香雪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分析这个人物形象时,重点分析她和其他姑娘不一样的特别的地方,避免面面俱到。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水到渠成的把握文章的主旨。
相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久远的故事,有必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物所生活的时代和背景,这样才能充分理解人物的特点和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所要表达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作者及背景简介(一)同学们知道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是谁吗?就是我们今天要读的小说《哦,香雪》的作者铁凝。
她是2006年被当选为作协主席的,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
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颇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进行专题研究和阅读。
26年前,也就是1982年,她发表了《哦,香雪》这篇小说,并且获得了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2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开始以一些大中城市作为经济特区进行试点。
1982年的中国还是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吹遍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广大的农村和山区还处在极其贫穷落后封闭的阶段。
《哦,香雪》这篇小说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小说,一起感受在那样一个时代里生活着的人和发生着的事。
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二)对于居住在深山里的人们来说,有一个疑问:山外是什么?也许祖祖辈辈有着同样的回答,山外还是山。
然而幸运地是小山村台儿沟人们的生活因为一列火车而发生了变化,从那以后,他们知道了山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今天著名作家铁凝将为我们展现这一划时代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哦,香雪
教学目标
1.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3.培养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能力,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说明:
铁凝的《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题目的感叹语调也提示和透露了这一点。
《哦,香雪》是铁凝的成名作,作者选取了一个类似于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立在城市人的位置上,但又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宽厚的胸怀,对那个封闭的小山村,对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少女投来同情、关爱的一瞥,在看似稚嫩可笑的心理律动中发掘时代思潮的波澜。
反映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作者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圈划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来鉴赏人物,通过景物描写来补充反映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鉴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说明: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而相对较多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作家特有的女性的细腻、敏感也突出了作品的抒情风格;但更重要的是时代思潮的影响,70年代末兴起的个性解放和主情主义思潮,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出现了一种抒情化的倾向。
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没有了过去的宁静,也扰乱了少女们的心,一方面是因为少女们天生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是封闭的山寨对山外世界、对文明社会的向往之情,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但并不意味着纤弱、单薄竿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80年代是一个对“现代化”充满神秘与迷信的时代,一种新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现代化必然代表进步、文明和美好;反之,就是落后、封建和野蛮--,但敏锐的作家铁凝却从现代化(火车的象征)进入以前的人性淳朴的民间社会作出美轮美奂的赞美,这种深远的意蕴,将会超越时空而发生永恒的魅力。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铁凝曾经说过,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
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
小说中香雪那洁如水晶的目光,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那飘
荡在山谷里的天真烂漫的笑声,还有少女凤娇对乘务员“北京话”的那种无私无邪的情感,都是少女世界的特有的美丽风景。
小说重点写了少女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
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
作者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还有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
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作者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她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们对新生活的纯真、热切的向往和追求;将一些每天一分钟里发生的事件以特定的方式加以精心的选择、排列和叙述,最后以香雪换铅笔盒的“冒险”为终结,尤其对香雪夜归的情景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就如一支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练习举隅
1.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
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1)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2)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
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3)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4)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2.孙犁评价《香雪》这篇小说时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绐终一致的。
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
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是的,这是一篇很美的小说,它为我们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清纯、美丽,不沾一点尘杂,清澈透明,总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感觉的女孩子。
更难得地是她对知识,对现代文明充满着渴求和执着。
关于这篇小说,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比如小说的题目“哦,香雪”。
为什么要用“哦,香雪”,而不用“哇,香雪”或者“村里有个姑娘叫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