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主观题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2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3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3分)
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开展的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是获得对地震认识的来源。(4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问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获得新的认识。我国开展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研究,将使我国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预测和深部资源勘查等技术。(4分)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我国开展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研究,是为了解决我国频频发生的地震灾害的实际问题。(4分)
3.(1)结合材料列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分)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
(2)中国共产党60年的“赶考”路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8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8分)
4、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2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3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3分)
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开展的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是获得对地震认识的来源。(4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问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获得新的认识。我国开展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研究,将使我国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预测和深部资源勘查等技术。(4分)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我国开展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研究,是为了解决我国频频发生的地震灾害的实际问题。(4分)
3.(1)结合材料列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分)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
(2)中国共产党60年的“赶考”路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8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8分)
4、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4分)。
5、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说明了什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民群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创造出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如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我党及时总结、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提出了有关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系列论断。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不断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的超越自己。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这一点。(4分)
6、(1)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本质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
(2)真理是由条件的,超出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顾历史的推移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中,真理就会转化成谬误.
(3)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世界上存在亘古不变的真理。
7(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这说明这点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宪法的修改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3)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宪法增加的主要内容是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说明了这点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宪法的每次修改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说明
(5)从宪法的历次修改可以看出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求索,这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实践,积极投身实践,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6)、认识具有无限、反复性;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4分)。
5、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说明了什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民群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创造出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如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我党及时总结、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提出了有关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系列论断。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不断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的超越自己。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这一点。(4分)
6、(1)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本质的属性是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