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第一讲 ppt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察金融市场行为,并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资本配置到其 他经济部门;
●考察收入分配,以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 人给予帮助;
●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研究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 的政策;
●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
●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对鼓励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提 出建议。
古典经 济学
新古典 经济学
家庭 宫庭
理想 社会
面对 现实
解决 问题
现实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
❖微观主体
生产者——供给
消费者——需求
❖市场结构
即市场的供给结构(完全竞争、完全垄断、竞争垄
断、寡断)
2 1
家庭
商品 市场
3 4
厂商
6
要素 市场
8
7
19世纪末,占支配地位的仍然是“看 不见的手”的自由放任理念,认为在竞争 环境中,通过市场的力量,个人的最大化 行为会转化为一种最优化的社会状态。这 个传统后来构成经济学家偏爱“自由放任” 的一种比喻,并最终演变成在19世纪占据 统治地位的“生产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 定律。
从经济学教材看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斯蒂格利茨1993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被认为引发了 新凯恩斯主义的第四次“整合”浪潮。在此之前,西方经 济学界曾出现过3本广为流行并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经济学教科书。
第一本是150年前即1848年穆勒出版的《政治经济学 原理》,该书一反传统,在基本上维持亚当·斯密“看不 见的手”的原理的同时,还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大 胆地提出了“改善”的政策主张。
二、拓展与完善
从消费者行为是否符合效用最大化或偏好最大化开始, 相继出现了显示偏好理论、时间偏好与跨时期选择理论、 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以及选择理论在家庭、婚姻、罪 与罚、政治市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考察企业行为是否符合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入 手,经济学家们发展了各种企业理论。如:企业理论,我 们知道,新古典厂商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原子式厂商,即把 厂商当作一个黑箱,或把厂商行为等同于一个使利润最大 化的个人业主行为,所有的问题都抽象在生产函数之中。 这样,厂商组织规模大小似乎无关紧要,厂商内部组织效 率似乎也不成其问题,厂商内各成员间的努力也似乎是无 差异的。然而现实与理论的差异是巨大的,围绕着上述三 个“似乎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企业理论面向现实逐步 得以发展起来。
▪ 市场权力(即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政府管制 的出现。自然垄断问题的讨论。鲍莫尔,斯蒂格勒,
▪ 外部性:外部不经济,交通拥挤,环境问题等,解 决的方式有产权观点,规模经济理论(马歇尔,杨 格)
▪ 公共产品理论:可以提供一种正的外部效应,而且 在原则上它能使社会全体成员享受这种外部收益。 如果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则永远不可能实现公用产 品的有效配置,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成 为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学家的一道难题。50年代,萨 缪尔逊提出并部分解决了公用产品理论的一些核心 问题
▪ 将以上定义加以提炼,可以发现经济学有 一个共同的主题: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 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分配 给不同的个人。这个定义的背后隐含了经 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 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他们的资源。事实上, 正是因为稀缺性和追求效益的愿望,才使 经济学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经济学学科结构
入门:
经济学原理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来自百度文库、数理经济学
应用学科: 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
国际金融)、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
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等
三、经济学的发展史
微观经济学
制度外生-宏观经济学
感受一下经济学
我们所学的经济学在历史中的位置
▪ 新古典经济学 ▪ 张伯伦革命 ▪ 希克斯的序数效用论 ▪ 一些预期味道
复杂经济学简单分析:假设(P18)
理性人假设:指经济决策的主体(居民、厂 商、政府)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 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 符合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这一假设称为经济理 性人假设。 .理性人的特征: ▪ 完整性:他了解自己偏好。 ▪ 传递性: ▪ 有理性的选择: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经济上 体现为追求其经济目标的最优化。
一、经济学的概念
▪ 19 世 纪 伟 大 的 经 济 学 家 阿 尔 弗 雷 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这 样写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 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美国伟大的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谬尔森在 其《经济学》中对经济学下的定义, 经济学是:
●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 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
⅀经济学家?
杰文斯
二、相关知识
学习经济学的好处
(1)个人:懂得如何合理支配资源 (2)企业:懂得如何赚钱 (3)政府:制定政策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关系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映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从纯经济分析角度看,导致“市场失效”的原因主要 包括:外部性、公共产品、非零交易成本,市场权力(即垄 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以及信息问题。
交易成本理论:正统微观经济学所关注的是,在既定
私有制财产结构下,如何解释市场的作用,如何建立市场 行为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模型。这就意味着零交易成本。 但事实上,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的经济运行费用和摩擦力 ,这些问题又会严重影响企业行为和市场资源配置的效果 。科斯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市场与组织的产权界区上出了问 题,并用交易成本来解释。在交易成本学派的学者看来, 在理性有限、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未来不确定性几种因素综 合发生作用时,市场作为交易管理机制就会失效。
思考题:
▪ 人是利已还是利他的? ▪ 西方经济学对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作用? ▪ 为什么有贸易?如果我样样都比别人行,
是否样样自己做就是最好?
The End
《经济学原理》在马歇尔有生之年出了8版,跨度30 年。进入20世纪以来,在斯蒂格利茨之前,以马歇尔为代 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曾经历了三次重大修改:
第一次是修正传统的垄断例外论的“张伯伦革命”
第二次是为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奠定理论基础的 “凯恩斯革命”
第三次是20世纪中叶的“萨缪尔森综合”。
萨氏试图将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即将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糅合在一起,创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 理论体系,该体系成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在战后的40 年里始终居于正统地位。于是,作为新古典综合派或称后 凯恩斯主义的标志
上述新古典经济学所设计的经济运行过于理想化,或 者说空想化,所以在20世纪受到了多次挑战,即多次改进:
一、张伯伦,凯因斯,和预期的革命;以及对微观经济完 全竞争市场的行为或利润最大化,市场失灵的分析。
二、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性解决是对微观经济进行的 拓展和完善: •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市场失效和政府规制问题的深入研究。如企业理论,博 弈论,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不确定性及信息经济学等, 增强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
一、改进
“张伯伦革命”的主要贡献在于: 他们摈弃了长期以来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
关于把“完全竞争”作为普遍的而把垄断看做个别例外情 况的传统假定,认为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 提出了一套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沿用至今的用以说明处在两 种极端之间的“垄断竞争”的市场模式,并在其成因比较、 均衡条件、福利效应等方面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完成了微 观经济学的革命,将市场结构分成了更加符合资本主义进 入垄断阶段实际情况的四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垄断 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古希腊-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 制度内在---马克思、旧制度
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
(家庭管理法则) (生财之道于家于国有利) (国民财富与经济增长)
什么是制度? 社会的一组博弈规则(安排) 去年的房产交易税出台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
T 2000
1900
自由 主义
新古典宏 观综合
1800
1700
第二本是约50年后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 理》。作为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兼收并蓄,折衷调 和,吸收了各派庸俗理论,从生产成本说供给决定,从边 际效用价值说需求决定,进而建立了均衡价值论,其“折 衷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对20世纪上半叶资产阶 级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现代市场
金融市场
商品市场
1
2
9 10
3
4
13
15
家庭
政府
厂商
14
16
5
6
11 12
7
8
要素市场
17
18
外国 19 20
说明:1:支出;2:购买商品与服务;3:出售商品与服务;4:收益; 5:收入;6:要素供给;7:购买要素; 8:成本(工资、租金、利息) 13:转移支付;14:个人所得税;15:补贴 16:税收 17、18:进出口; 19、20:要素的国际流动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第一讲 ppt课件(1)
教学计划 按照下面内容及课本的章节进行, 但内容并不完全按教材
2 1
家庭
6
5
商品 市场
要素 市场
3 4
厂商
8
9
第一讲 导言
主要内容: 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假定,
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基本概念 ❖相关知识 ❖发展史
经济学的产生:
由于人类欲望是无穷,而资源是有限的, 于是就存在着: (1)生产什么(what) (2)生产多少(how many) (3)如何生产(how) (4)为谁生产(for whom) (5)何时生产(when)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 问题,就产生了经济学。
▪ 美国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兹在其《经济学》 中对经济学下的定义是:
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 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是如何 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 源的使用方式。稀缺是经济学一个显著 的现象,因为稀缺所以选择是必要的。
✓ 本文的观点: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有效 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罗宾 斯(1935)
凯因斯从马歇尔的充分就业开始:(1)以往假设的充分 就业均衡是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 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 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 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 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 需求。(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 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 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4)政府,凯革命使微观经济学 陷入十几年的低潮时期。预期革命则主要是反对凯主义的, 提出政府失灵等说。
因此: 需要明白两个问题(稀缺和选择)
稀缺性:
▪ 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和生产这些物 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经济物品和资源的这一特性称为稀缺 性。
▪ 人类的五层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 需求、自我实现。
▪ 选择(研究如何选择的学科)——机会成本
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
博弈论:
传统微观经济学在谈到个人决策时,通常认为这是一 个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条件下的最优选择问题,个人的 选择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于他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不 考虑对手的反应是不理智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博弈论或 称作对策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 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因此,从本质上来说, 现实中大量的经济活动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信息经济 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