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论语》十二章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12《论语》十二章
( ) 假如你是 本 次 活 动 的 主 持 人 , 请你设计一段开 1 场白 .
文化 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 .
4 ㊀ 1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题 附加答案
《<论语>十二章》课时训练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请根据以下提示,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1)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3)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谁填的对。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面对不义之财,孔子的态度是(3)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4)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句子是4.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
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这个事例证实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5.翻译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6.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A.必须 B.一定 C.必然7.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课时练01测试卷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雍也(yōng);不愠(yùn);曾子(zēng);三省吾身(xǐng)B. 好之者(hǎo);逾矩(jǔ);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C. 论语(lùn);曲肱(gōng);笃志(dǔ);传不习乎(chuán)D. 一箪食(dān);不舍昼夜(shě);乐之者(yuè);逝者如斯夫(fú)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逾矩。
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于我如浮云。
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不思/则罔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C.回也不改其乐/其不善者而改之D.不舍昼夜/太丘舍去6.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曲肱而枕之D.切问而近思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新)部编版语文七上《论语十二章 》课时练(附答案)
11 《论语》十二章一、积累运用1.解释以下句子中的加点词。
〔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不逾.矩〔〕〔6〕思而不学则殆.〔〕〔7〕人不堪.其忧〔〕〔8〕匹夫..不可夺志也〔〕参考答案:〔1〕按时〔2〕同“悦〞,愉快〔3〕诚信〔4〕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5〕越过〔6〕疑惑〔7〕能忍受〔8〕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语句。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参考答案:〔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2〕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疑惑。
〔3〕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3.用本文中的原句答复以下问题。
〔1〕文中讲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切磋交谈、探讨问题,既可以增长知识、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的句子是:〔2〕文中论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3〕谈时间之易失难得的句子是:〔4〕谈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参考答案:〔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选段,答复以下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4.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 论语十二章-(试卷配答案)(1)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不愠(yùn)逝者(shì)B.罔(wáng)笃志(dŭ)殆(dài)焉(yān)C.箪(dān)好之者(hǎo)曲肱(gōng)惑(huò)D.三省(xĭng)传不习乎(zhuàn)逾(yú)矩(jŭ)2.对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 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C.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D.传不习乎(传授)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仁在/其中矣 D.匹夫不/可夺志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孔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颜回。
有一次,他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强?”子贡谦虛地回答:“我怎么比得上颜回呢他听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我听了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
”孔子点点头,笑着说:“你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A.,; ”! B.?;!” C.?,”! D.,,!”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温故而知新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饭疏食,饮水7.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兴儒学,问津书院贯古今;_________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原名孔庙,因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问津而得名。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 论语十二章-(试卷配答案)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下面对《论语》十二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孔子认为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改变的。
C.选文第七章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D.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
2.下列关于《〈论语〉十二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中的”说”是通假字,同“悦”,愉快。
B.《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是具体数字,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同行,一定有人可以做老师”。
D.选文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人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可以自得其乐;反省自己,取长补短,弥补不足等。
二、填空3.(1)《论语》是________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裁)著作。
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儒家学派创始者。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岐途,所以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之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
《论语》十二章课时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不愠.(yùn)逝.者(shì)B.罔.(wáng)笃.志(dŭ)殆.(dài)焉.(yān)C.箪.(dān)好.之者(hǎo)曲肱.(gōng)惑.(huò)D.三省.(xĭng)传.不习乎(zhuàn)逾.(yú)矩.(jŭ)2.下列关于《论语》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了孔子本人言行。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匹夫是指普通的人、男子汉。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为: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而”有转折的味道,可见,知新比温故是更重要的学习方法。
3.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有客人远道而来,我们可以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
B.人到七十,余日不多,便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孔子都说“七十而从心所欲”。
C.《论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孔子的一句话,为民族添彩,光阴似箭,“逝者如斯夫”,大江东流,带不走古老的掌故。
4.古诗文默写。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请根据提示,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填写:(1)表达了与“举一反三”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一句来劝解自己。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课时练02测试卷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一、默写1. 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3.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4.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5. 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6. 表示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7.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8. 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用《论语》的话就是:,。
9.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10. 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
二、文学常识填空1. 《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2. 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
3. 四书指的是《》《》《》《》。
4.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
5.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与战国时期的孟子并称“ ”。
6. 《论语》共________篇。
7.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的教育思想在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一书中有详细记载。
8.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
9. 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他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礼”指的是________。
10. 孔子的弟子中,以德行著称的有________、、、________。
三、字音字形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愠()三省()传()不习乎逾()矩罔()殆()一箪()食曲肱()笃()志好()之者2.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 论语十二章-(试卷配答案)(2)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一、默写1. 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的句子是:______(2)阐述“吾日三省吾身”具体内容的句子:______(3)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______(4)阐述人要有志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的句子:______(5)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______(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______。
2. 默写与“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内容相近的一则。
二、选择题3. 欣赏下面书法作品,评价正确的是( )A.甲是行书,精巧纤细,飘逸灵动B.乙是草书,纵任奔逸,急速张扬C.甲是楷书,丰厚饱满,阔大端正D.乙是隶书,笔意瘦挺,骨力遒劲4. 下面文化名人的尊称(别称)、姓名、他人的评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柳宗元不为五斗米折腰B.诗圣杜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C.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六一居士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三、语言表达5. “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四、其他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的出现,______远流长。
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它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______的老人。
《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
”《说文解字•老部》说:“孝,善事父母。
”《诗经》中也有关于如何做到孝的具体表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以德,昊天罔极。
”可见,要做到孝,①父母是最基本的要求。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论语十二章一、原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一)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论语》课时练(一)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②吾日三省吾身三省: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④温故而知新新: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舍:⑦曲肱而枕之肱:⑧博学而笃志笃:3、根据原文默写填空。
(1),不亦乐乎?(2),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3)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4)子曰:“,可以为师矣。
”(5),思而不学则殆。
(6)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十二章》)(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9)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10),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2),匹夫不可夺志也。
(1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十二章》)(14)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的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
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C.《论语》中有很多章节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D.“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认为古稀之年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道德修养将达到最高境界。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 试题试卷含答案(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1.重点字词(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亦君子乎______________(5)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____(7)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8)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9)不逾矩______________(10)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11)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12)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13)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14)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15)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17)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1)有朋自远方来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2)不亦君子乎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3)可以为师矣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3.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活用情况:_________释义: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活用情况:_________释义:_________(3)传不习乎活用情况:_________释义:_________(4)温故而知新①活用情况:_________释义:_________②活用情况:_________释义:_________(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活用情况:_________释义:_________(6)饭疏食,饮水活用情况:_________释义:_________4.一词多义(1)为①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②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2)而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3)知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4)乐①不亦乐乎__________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5.句子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试题
《《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 )语不亦说( )乎愠( ) 三省( )罔( ) 殆( )曲肱( ) 不逾( )矩箪( ) 笃( )志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5)传不习乎(6)四十而不惑(7)五十而知天命(8)不逾矩(9)思而不学则殆(10)人不堪其忧(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3)曲肱而枕之(14)于我如浮云_(15)博学而笃志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5.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阐述读书求学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2)《〈论语〉十二章》中形容光阴易逝的句子是“,”。
(3)《〈论语〉十二章》中表达每个人都应坚定自己的信念的句子是“ _,”。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5)我们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语〉十二章》中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二、课内精彩阅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十一) [11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十一)[11 《论语》十二章](85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攲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攲,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攲。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选自《韩诗外传》)【注】①攲(qī):倾斜。
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
宥,同“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诲女.知之乎②思而不学则殆.③恶.有满而不覆者哉(2)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3)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谈的是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与应该相结合;乙文和丙文谈的是方面的问题。
(5)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愠.(yùn)不逾.矩(yú)三省.吾身(shěng)B.罔.(wǎng)殆.(dài) 一箪.食(dān)C.笃.志(dǔ)好.之者(hǎo)一瓢.饮(piáo)D.曲肱.(gōng)为.人谋(wéi) 传.不习乎(chuán)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3)思而不学则殆.(4)传.不习乎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同,解释:(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解释: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吾日三.省吾身古义:今义:(2)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3)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不思/则罔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7.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强化练习
课时作业(十一)[11《论语》十二章]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B.人不堪.其忧(能忍受)C.思而不学则殆.(疑惑)D.传.不习乎(传授)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可以..为师矣B.学而不思.则罔C.人不堪其忧.D.切问.而近思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不思则/罔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课文中提醒人们对朋友要诚实守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中告诉我们要虚心请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有坚定的志向。
(5)课文中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的弱点,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因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主事者遇事要周密考虑,而后与众人商议,择善而从....。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试题
《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吾身(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之( ) 博学而笃.志(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4)温故而知新新:()(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6)逝者如斯夫逝:()斯:()(7)曲肱而枕之肱:()3.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5.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____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裁)著作。
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家、________家,儒家学派创始者。
(2)《〈论语〉十二章》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的名著《论语》的封面弄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
部编语文七上第12课《论语十二章》 课时练习(含答案)
12、《论语》十二章一、基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3)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___(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__(5)饭疏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四种用法需要掌握:A.表顺承;B.表并列;C.表转折;D.表修饰。
请辨析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
(填选项)(1)学而不思则罔(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学而时习之(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5)择其善者而从之( ) (6)博学而笃志( )3、(2024·山东济南历下区期中)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古人对年龄的称谓有着自己的智慧。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描绘人生百年的。
杜牧《赠别》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A]诗句中“豆蔻”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B]《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指能够自立于社会,有所成就;[C]称六十岁为“耳顺”,六十岁还可称“花甲”。
《礼记》中称一百岁为“期颐”,“期”意为期待,“颐”意为供养。
[D]自幼及老,从“总角”到“而立”,从“古稀”到“不惑”,再到“期颐”,每一个称谓都那么美!既能形象的表现年龄特征,又蕴含着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
4、根据提示默写。
(1)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是一种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十二章》中,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材核心考点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同步培优练习一、单选题1. 下面各项中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 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D. 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2.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关系)B. 择其善者而从之(连词,表顺承关系)C. 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并列关系)D. 温故而知新(连词,表递进关系)3. 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B. 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C. 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D. 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恼怒,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4.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央视主持人朱军、著名作家莫言来到四川读书节,大家感到与名人一起阅读不亦乐乎。
B. 老师告诫我们,作业做错不可怕,只要准备一本错题集,经常温故知新就可避免犯错。
C. 三人行,必有我师,失去进入决赛机会的山东男篮向广厦、江苏队好好学习才能进步。
D. 点赞道德模范,自觉接受心灵洗礼,择善而从之,我们的人生之路一定能够走远走好。
5. 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⑥学而时习之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吾日三省吾身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 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B. 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C. 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D. 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子”是古代对别人的尊称;“匹夫”是指平民中的男子。
B. 不同年龄的人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如四十岁称为“不惑”。
C. 《论语》,儒家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D.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和孟子合称为“孔孟”。
《论语》十二章课时练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课时练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吾日三省.吾身()(2)四十而不惑.()(3)不逾.矩()2.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曲肱而.枕之D.切问而.近思3.根据要求填原文句子。
(1)《论语·为政》中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要引以为戒。
这正如孔子所说:“,。
”(3)《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
4.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不思/则罔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背影》《匆匆》和《春》都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B.老舍,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茶馆》。
C.《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主持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为“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从此,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成为历史。
C.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质量水平近年来虽有明显提高,但总体水平较低,问题仍然突出。
D.在各级政府的协同努力下,河北今年严重雾霾天气已下降到 20 天,比去年减少了一倍。
7.(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荀子》)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③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论语>十二章》
课时训练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2.请根据以下提示,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1)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
(3)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谁填的对。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面对不义之财,孔子的态度是
(3)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4)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句子是
4.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
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这个事例证实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
5.翻译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6.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
A.必须 B.一定 C.必然
7.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
贤哉,回也!”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逾矩()
(2)“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
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课时训练答案
1.(1)“说”同“悦”,愉快 (2)自我检查,反省 (3)越过,超过 (4)喜欢,爱好 (5)忠实, 坚守
2.(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 (1)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2) 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3)复习学过的知识,就会有新的理解与体会。
6.(1)B(2)B
7.(1)同“悦”愉快;生气,发怒;自我检查,反省;越过,超过
(2)忠信习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