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及参考答案.
《线性系统理论基础》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3.1 判断下列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2) []x y u x x 111,100041020122-=⎥⎥⎥⎦⎤⎢⎢⎢⎣⎡+⎥⎥⎥⎦⎤⎢⎢⎢⎣⎡----=解:2C 012000101Q bAbA b -⎡⎤⎢⎥⎡⎤==⎣⎦⎢⎥⎢⎥-⎣⎦,2c rankQ n =<∴ 系统是状态不完全能控的2111101121o c Q cA cA -⎡⎤⎡⎤⎢⎥⎢⎥==--⎢⎥⎢⎥⎢⎥⎢⎥⎣⎦⎣⎦,o 2rankQ n =<∴ 系统是状态不完全能观测的。
3.2 判断下列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1) []x y u x x 101,101300040002=⎥⎥⎥⎦⎤⎢⎢⎢⎣⎡+⎥⎥⎥⎦⎤⎢⎢⎢⎣⎡---=2) x y u x x⎥⎦⎤⎢⎣⎡=⎥⎥⎥⎥⎦⎤⎢⎢⎢⎢⎣⎡+⎥⎥⎥⎥⎦⎤⎢⎢⎢⎢⎣⎡=01011000,1110000130000200001000113) []x y u x x 101,110200020012=⎥⎥⎥⎦⎤⎢⎢⎢⎣⎡+⎥⎥⎥⎦⎤⎢⎢⎢⎣⎡---=4) x y u x x ⎥⎦⎤⎢⎣⎡=⎥⎥⎥⎦⎤⎢⎢⎢⎣⎡+⎥⎥⎥⎦⎤⎢⎢⎢⎣⎡--=610321,029331100050005解:由系统能控和能观测性判据:1)A 为对角标准型,且对角元素互不相同,B 阵有全零元素的行,所以系统是不完全能控;C 阵中有全零元素的列,故系统是不完全能观测的。
2)1100100100000001A B C=0020011010000311⎡⎤⎡⎤⎢⎥⎢⎥⎡⎤⎢⎥⎢⎥==⎢⎥⎢⎥⎢⎥⎣⎦⎢⎥⎢⎥⎢⎥⎢⎥⎣⎦⎣⎦A 为约旦标准型,且各约旦块对角元素不相同,第一个约旦块最后一行对应到B 阵中的相应行为全零元素行,所以系统是不完全能控的;而各约旦块第一列对应到C 阵无全零元素列,所以系统是完全能观测的。
3)A =210020002⎡⎤-⎢⎥-⎢⎥⎢⎥-⎣⎦ B =011⎡⎤⎢⎥⎢⎥⎢⎥⎣⎦C =[]101A 为约旦标准型,但两个约旦块元素相同,课本上给出的由标准型判定系统能控、能观测的定理不再适用,因此要采用能控性判别矩阵和能观测性判别矩阵来判断。
会计基础第三章课后作业(含答案)
第 6页
6、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财务费用属于费用要素,损益类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46】 7、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合法性原则是指企业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00】 8、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76811】 9、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账户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76782】 10、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86】
3、 【正确答案】 C
第 3页
【答案解析】 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长期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科目;应交税费属于负债类科目。销售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中 反映费用的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37】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其中总分类科目,又称总 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38】
近代史纲要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天津条约》的签订C .《北京条约》的签订D .《辛丑条约》的签订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B .发展资本主义C .延续反动统治D .缓和阶级矛盾3。
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A。
陈天华B。
邹容C。
章炳麟D。
梁启超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A.《猛回头》B。
《警世钟》C。
《革命军》D。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A.强学会B。
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A。
驱除鞑虏B。
恢复中华C。
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A.浙皖起义B.萍浏醴起义C。
镇南关起义D。
黄花岗起义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约法》D.《试训政纲领》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A .资产阶级维新派B .资产阶级保皇派C .资产阶级立宪派D .资产阶级革命派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
推翻了封建帝制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B、1912年1月1日C、1912年2月12日D、1912年4月1日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A.黄兴B.段祺瑞C。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λ2l
l!
e− λ2 ,
l = 0,1,2,"
P( X + Y = n) = ∑ P{ X = k}P{Y = n − k}
k =0
=∑
k =0
n
λ1
k
k!
e −λ1
λ2
n−k
(n − k )!
e −λ2 =
e −( λ1+λ2 ) n λ1 λ2 e −( λ1+λ2 ) n k k n−k e −( λ1+λ2 ) n ! = ∑ ∑ Cn λ1 λ2 = n! (λ1 + λ2 )n n! k =0 k! (n − k )! n! k =0
18. 设随机变量 X 和 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λ1k
e
−λ1
λ2n−k
e−λ2
⎛ λ2 ⎞ ⎜ ⎜λ +λ ⎟ ⎟ ⎝ 1 2⎠
n−k
f ( x, y ) =
1 − 2 (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计算概率 P{− 2 < X + Y < 2 2} 。 解:
19. 随机变量 X 与 Y 相互独立,X 服从参数为 λ 的指数分布,Y~U(0, h), 求 X+Y 的概率密 度。 解:
20. 一射手向某个靶子射击,设靶心为坐标原点,弹着点坐标(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 N(0,1;0,1;0). 求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f ( x, y ) =
1 − 2(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分布函数为
应用数理统计作业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假设检验P1313.2 一种元件,要求其使用寿命不得低于1000(小时)。
现在从一批这种元件中随机抽取25件,测得其寿命平均值为950(小时)。
已知该种元件寿命服从标准差100σ=(小时)的正态分布,试在显著水平0.05下确定这批元件是否合格。
解:本题需检验0H :0μμ≥,1H :0μμ<.元件寿命服从正态分布,0σ已知,∴当0H成立时,选取统计量X u μ-=,其拒绝域为{}V u u α=<.其中950X =,01000μ=,25n =,0100σ=.则 2.5u ==-.查表得0.05 1.645u =-,得0.05u u <,落在拒绝域中,拒绝0H ,即认为这批元件不合格。
3.3 某厂生产的某种钢索的断裂强度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其中40σ=(kg / cm 2)。
现从一批这种钢索的容量为9的一个子样测得断裂强度平均值为X ,与以往正常生产时的μ相比,X 较μ大20(kg / cm 2)。
设总体方差不变,问在0.01α=下能否认为这批钢索质量有显著提高?解:本题需检验0H :0μμ=,1H :0μμ>.钢索的断裂强度服从正态分布,0σ已知,∴当0H成立时,选取统计量u =,其拒绝域为{}1V u u α-=>.其中040σ=,9n =,020X μ-=,0.01α=.则 1.5u ==.查表得10.990.01 2.33u u u u αα-==-=-=,得0.99u u <,未落在拒绝域中,接受0H ,即认为这批钢索质量没有显著提高。
3.5 测定某种溶液中的水分。
它的10个测定值给出0.452%X =,0.035%S =。
设总体为正态分布()2N μσ,,试在水平5%检验假设:(i )0H :0.5%μ>; 1H :0.5%μ<. (ii )0H :0.04%σ≥; 1H :0.04%σ<. 解:(i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0σ未知,当0H成立时,选取统计量t =(){}1V t t n α=<-.查表得()()0.050.9599 1.8331t t =-=-.而()4.114 1.83311t t n α==-<-=-.落在拒绝域中,拒绝0H .(ii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μ未知, 当0H 成立时,选取统计量222nSχσ=,其拒绝域为(){}221V n αχχ=<-.查表得()20.059 3.325χ=.而()()()2222100.035%7.65610.04%n αχχ⨯==>-.未落在拒绝域中,接受0H .3.6 使用A (电学法)与B (混合法)两种方法来研究冰的潜热,样品都是-0.72℃的冰块,下列数据是每克冰从-0.72℃变成0℃水的过程中的吸热量(卡 / 克):方法A :79.98,80.04,80.02,80.04,80.03,80.03,80.04,79.97,80.05,80.03,80.02,80.00,80.02方法B :80.02,79.94,79.97,79.98,79.97,80.03,79.95,79.97假定用每种方法测得的数据都服从正态分布,且它们的方差相等。
(完整版)第三章作业和参考答案解析
1. 什么是烃类热裂解?答:烃类的热裂解是将石油系烃类燃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2.烃类热裂解制乙烯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答:烃类热裂制乙烯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原料烃的热裂解、裂解产物的分离两部分。
3. 在烃类热裂解系统内,什么是一次反应?什么是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是指原料烃裂解(脱氢和断链),生成目的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是应促使其充分进行的反应;二次反应则是指一次反应产物(乙烯、丙烯等)继续发生的后续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大的液体产物以至结焦生炭的反应,是尽可能抑制其进行的反应。
4. 用来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是什么?答: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如下:(1)族组成—PONA值,PONA值是一个表征各种液体原料裂解性能的有实用价值的参数。
P—烷烃(Paraffin); O—烯烃(Olefin);N—环烷烃(Naphtene);A—芳烃(Aromatics)。
(2)氢含量,根据氢含量既可判断该原料可能达到的裂解深度,也可评价该原料裂解所得C4和C4以下轻烃的收率。
氢含量可以用裂解原料中所含氢的质量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裂解原料中C 与H的质量比(称为碳氢比)表示。
(3)特性因数—K,K是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种参数。
K值以烷烃最高,环烷烃次之,芳烃最低,它反映了烃的氢饱和程度。
(4)关联指数—BMCI值,BMCI值是表示油品芳烃含量的指数。
关联指数愈大,则表示油品的芳烃含量愈高。
5. 温度和停留时间如何影响裂解反应结果?答:(1)高温:从裂解反应的化学平衡角度,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的反应,并相对减少乙烯消失的反应,因而有利于提高裂解的选择性;根据裂解反应的动力学,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提高乙烯收率。
(2)短停留时间: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如使裂解反应进行到平衡,由于二次反应的发生,所得烯烃很少,最后生成大量的氢和碳。
第三章 光合作用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2.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3.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4.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5.光合链:即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
它包括质体醌、细胞色素、质体蓝素、铁氧还蛋白等许多电子传递体,当然还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作用中心。
其作用是水的光氧化所产生的电子依次传递,最后传递给NADP+。
光合链也称Z链。
6.光合作用单位: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7.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8.聚光色素: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
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
9.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10.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11.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放出CO2的过程。
光呼吸的主要代谢途径就是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源于RuBP的氧化。
光呼吸之所以需要光就是因为RuBP的再生需要光。
12.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13.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
14.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15.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其反应的特点是:、、。
国际结算课后练习与作业( 第三章)及参考答案
《国际结算》辅导(第三章)第三章汇款结算方式一、理解基本概念电汇信汇票汇拨头寸退汇中心汇票二、判断正误1、汇款业务一般有三个当事人,即:汇出行、汇款人、收款人。
()2、办理汇出汇款的原则是“先扣款,后汇出”。
()3、款项汇出后,汇款人要求撤销汇款,如汇入行已经解付,由汇款人和收款人协商解决,风险由汇出行承担。
()三、单项选择1、SWIFT是()的缩写。
A、美元清算支付系统B、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C、英磅清算支付系统D、港币清算支付系统2、()业务是顺汇。
A、汇款B、托收C、承兑信用证D、延期付款信用证3、汇款的偿付又称为()。
A、退汇B、拨头寸C、设账户D、信汇4、当卖方货物是畅销货时,卖方会积极争取()A、寄售B、售定C、预付货款D、货到付款四、多项选择1、汇款业务的基本当事人为()。
A、汇款人B、收款人C、汇出行D、汇入行 E需要时的代理人2、汇款申请书审核要点主要有()。
A、汇款金额与所付单证金额是否一致B、所盖印章与预留印鉴是否相符C、汇入行的名称、地址及所在国家是否完整、清楚、准确D、收款人的名称、地址、账号是否清楚、完整3、电汇是汇出行用()通知汇入行解付汇款的方式。
A、SWIFTB、电报C、电传D、CHAPS五、简答简述题:1、用图示说明中心汇票票汇业务程序2、用图示说明汇款业务的偿付指示3、举例说明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汇款结算方式的应用及风险六、实务题1、Remitting bank: Bank of China, TianjinPaying bank: Bank of China, LuxemburgDate of cable: 9 JuneTest: 2563Ref No. 208TT0219Amount: USD1, 660.00Payee: Marie Clauda Durnont, LuxemburgAccount No. 0 - 164/7295/550 withBanque International du LuxemburgMessage: PayrollRemitter: Crystal Palace Hotel, TianjinCover: Debit our H. O. accountFM:TO:DATE:TEST OUR REFNOT ANY CHARGES FOR USPAYTOFOR CREDITING ACCOUNT NO.OFMESSAGEORDERCOVER2.请将下述的报文写成普通电报或者电传的汇款报文并用图示表示电汇路径。
第三章 逻辑代数基础 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逻辑代数基础(Basis of Logic Algebra)1.知识要点逻辑代数(Logic Algebra)的公理、定理及其在逻辑代数化简时的作用;逻辑函数的表达形式及相互转换;最小项(Minterm)和最大项(Maxterm)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利用卡诺图(Karnaugh Maps)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
重点:1.逻辑代数的公理(Axioms)、定理(Theorems),正负逻辑(Positive Logic, Negative Logic)的概念与对偶关系(Duality Theorems)、反演关系(Complement Theorems)、香农展开定理,及其在逻辑代数化简时的作用;2.逻辑函数的表达形式:积之和与和之积标准型、真值表(Truth Table)、卡诺图(Karnaugh Maps)、最小逻辑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及相互转换;3.最小项(Minterm)和最大项(Maxterm)的基本概念和性质;4.利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
难点:利用卡诺图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与运算的方法(1)正逻辑(Positive Logic)、负逻辑(Negative Logic)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数字电路中用电压的高低表示逻辑值1和0,将代数中低电压(一般为参考地0V)附近的信号称为低电平,将代数中高电压(一般为电源电压)附近的信号称为高电平。
以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实现的逻辑关系称为正逻辑(Positive Logic),相反,以高电平表示0,低电平表示1,实现的逻辑关系称为负逻辑(Negative Logic),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对偶关系。
(2)逻辑函数的标准表达式积之和标准形式(又称为标准和、最小项和式):每个与项都是最小项的与或表达式。
和之积标准形式(又称为标准积、最大项积式):每个或项都是最大项的或与表达式。
逻辑函数的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但标准形式是唯一的,它们和真值表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第三章 逻辑代数基础 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逻辑代数基础(Basis of Logic Algebra)1.知识要点逻辑代数(Logic Algebra)得公理、定理及其在逻辑代数化简时得作用;逻辑函数得表达形式及相互转换;最小项(Minterm)与最大项(Maxterm)得基本概念与性质;利用卡诺图(Karnaugh Maps)化简逻辑函数得方法。
重点:1.逻辑代数得公理(Axioms)、定理(Theorems),正负逻辑(Positive Logic, Negative Logic)得概念与对偶关系(Duality Theorems)、反演关系(plement Theorems)、香农展开定理,及其在逻辑代数化简时得作用;2.逻辑函数得表达形式:积之与与与之积标准型、真值表(Truth Table)、卡诺图(Karnaugh Maps)、最小逻辑表达式之间得关系及相互转换;3.最小项(Minterm)与最大项(Maxterm)得基本概念与性质;4.利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得方法。
难点:利用卡诺图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与运算得方法(1)正逻辑(Positive Logic)、负逻辑(Negative Logic)得概念以及两者之间得关系。
数字电路中用电压得高低表示逻辑值1与0,将代数中低电压(一般为参考地0V)附近得信号称为低电平,将代数中高电压(一般为电源电压)附近得信号称为高电平。
以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实现得逻辑关系称为正逻辑(Positive Logic),相反,以高电平表示0,低电平表示1,实现得逻辑关系称为负逻辑(Negative Logic),两者之间得逻辑关系为对偶关系。
(2)逻辑函数得标准表达式积之与标准形式(又称为标准与、最小项与式):每个与项都就是最小项得与或表达式。
与之积标准形式(又称为标准积、最大项积式):每个或项都就是最大项得或与表达式。
逻辑函数得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但标准形式就是唯一得,它们与真值表之间有严格得对应关系。
第三章作业本量利分析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本量利分析参考答案第三章本-量-利分析⼀、单项选择题1.不是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的是( A )。
A.利润=单位贡献⽑益×销售量-变动成本B.利润=单价×销售量-(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C.利润=销售收⼊×贡献⽑益率-固定成本D.利润=销售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2.下列等式不成⽴的是( B )。
A.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lB.安全边际率+贡献⽑益率=1C.变动成本率+贡献⽑益率=lD.贡献⽑益率×安全边际率=销售利润率3.某企业⽣产产品A,单位变动成本10元,年产销量均为5 000件,年固定成本10 000元,单位售价15元,则总的贡献⽑益为( C )。
A.5 000 B.15 000 C.25 000 D.115 000 4.某企业只⽣产销售⼀种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8元,单位变动成本5元,年固定成本为30 0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 D )元。
注意:销售额与销售量的区别A.10 000 B.30 000 C.50 000 D.80 0005.其他条件不变,单价提⾼,则盈亏临界点( C )。
A.提⾼ B.不变 C.下降 D.A、B、C都有可能6. 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 B )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 传统式B. 贡献⽑益式C. 利量式D.单位式7.某产品的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成本为20 000元,⽬标净利润为13 400元,所得税率为33%,则实现⽬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 A )。
【13400/(1-33%)+20000】/5A.8 000件 B.6 680件 C.8 0000件 D.66 800件8.正常盈利情况下,对利润最敏感的因素是( C )。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单价 D.销售量⼆、多项选择题1.其他因素不变时,会引起企业利润上升的有( ABCD )。
A.单价上升 B.销量增加C.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D.固定成本下降2.下列因素上升时,会导致盈亏临界点上升的因素为( BC )。
第三章作业题答案
28500 47500
10500 12600
13800
9200
92800 94200
x 解(1)
甲
=
Σxf Σf
92800 50
= 1856(小时)
x乙
=Σxf Σf
94200 50
= 1884(小时)
说明乙企业电子元件平均耐用时间长。
(2)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标准差。所需资料见下表。
耐用时间 (小时)
11171.00
x 解(1)
乙
=
Σxf Σf
=
3225 = 105
30.71
σ = Σ (x - x)2f = 11171 = 10.31
乙
Σf
105
σ (2) Vσ 甲 =
甲×100% = 9.6×100% = 26.67% 36
x甲
σ Vσ 乙 =
乙×100% = 10.31×100% = 33.57% 30.71
日产量 工人数 (件)x (人)f
xf
(x x)2 (x x)2 f
15
15
225 246.80
3702.00
25
38
950 32.60
1238.80
3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4
1190 18.40
625.60
45
13
585 204.20
2654.60
55
5
275 590.00
2950.00
合计
105 3225 ——
完成程度 计划总产值
Σ 计划产值
=Σxf = 7947 =107.68%) Σf 7380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1)计算机网络中,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分层原理: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了分层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局部问题,在不同的层次上予以解决。
2.什么是实体?什么是对等实体?什么是服务数据单元?什么是协议数据单元?答:(1)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2)对等实体:分别位于不同系统对等层中的两个实体;(3)服务数据单元:指定层的接口数据的总和;(4)协议数据单元: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报文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
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答:(1)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2)作用:约定通信双方在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3)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也可以,但不如“时序”更贴切)。
4. 协议与服务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协议: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服务:某一层向它的上一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定义了该层要代表其用户执行哪些操作;协议是不同网络系统对等层之间的关系,而服务则是相同网络系统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5. 服务分哪两类?有什么区别?比较数据报与虚电路两种服务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答:(1)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区别如下:1)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静态分配资源,传输前需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无错、按序、无丢失、不重复;仅在连接阶段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在一段时间内向同一目的地发送大量报文,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
2)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通信时所需的资源。
动态分配资源,不能防止报文的损失、失序、丢失和重复;需要为每一个报文提供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少量零星报文的场合。
第三章逻辑代数基础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逻辑代数基础(Basis of Logic Algebra)1.知识要点逻辑代数(Logic Algebra)的公理、定理及其在逻辑代数化简时的作用;逻辑函数的表达形式及相互转换;最小项(Minterm)和最大项(Maxterm)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利用卡诺图(Karnaugh Maps)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
重点:1.逻辑代数的公理(Axioms)、定理(Theorems),正负逻辑(Positive Logic, Negative Logic)的概念与对偶关系(Duality Theorems)、反演关系(Complement Theorems)、香农展开定理,及其在逻辑代数化简时的作用;2.逻辑函数的表达形式:积之和与和之积标准型、真值表(Truth Table)、卡诺图(Karnaugh Maps)、最小逻辑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及相互转换;3.最小项(Minterm)和最大项(Maxterm)的基本概念和性质;4.利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
难点:利用卡诺图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与运算的方法(1)正逻辑(Positive Logic)、负逻辑(Negative Logic)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数字电路中用电压的高低表示逻辑值1和0,将代数中低电压(一般为参考地0V)附近的信号称为低电平,将代数中高电压(一般为电源电压)附近的信号称为高电平。
以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实现的逻辑关系称为正逻辑(Positive Logic),相反,以高电平表示0,低电平表示1,实现的逻辑关系称为负逻辑(Negative Logic),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对偶关系。
(2)逻辑函数的标准表达式积之和标准形式(又称为标准和、最小项和式):每个与项都是最小项的与或表达式。
和之积标准形式(又称为标准积、最大项积式):每个或项都是最大项的或与表达式。
逻辑函数的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但标准形式是唯一的,它们和真值表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材基第三章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第三章 作业与习题的解答一、作业:2、纯铁的空位形成能为105 kJ/mol 。
将纯铁加热到850℃后激冷至室温(20℃),假设高温下的空位能全部保留,试求过饱和空位浓度与室温平衡空位浓度的比值。
(e 31.8=6.8X1013)6、如图2-56,某晶体的滑移面上有一柏氏矢量为b 的位错环,并受到一均匀切应力τ。
(1)分析该位错环各段位错的结构类型。
(2)求各段位错线所受的力的大小及方向。
(3)在τ的作用下,该位错环将如何运动?(4)在τ的作用下,若使此位错环在晶体中稳定不动,其最小半径应为多大?解:(2)位错线受力方向如图,位于位错线所在平面,且于位错垂直。
(3)右手法则(P95):(注意:大拇指向下,P90图3.8中位错环ABCD 的箭头应是向内,即是位错环压缩)向外扩展(环扩大)。
如果上下分切应力方向转动180度,则位错环压缩。
A B CDττ(4) P103-104: 2sin 2d ϑτdT s b =θRd s =d ; 2/sin 2θϑd d= ∴ τττkGb b kGb b T R ===2 注:k 取0.5时,为P104中式3.19得出的结果。
7、在面心立方晶体中,把两个平行且同号的单位螺型位错从相距100nm 推进到3nm 时需要用多少功(已知晶体点阵常数a=0.3nm,G=7﹡1010Pa )? (3100210032ln 22ππGb dr w r Gb ==⎰; 1.8X10-9J )8、在简单立方晶体的(100)面上有一个b=a[001]的螺位错。
如果它(a)被(001)面上b=a[010]的刃位错交割。
(b)被(001)面上b=a[100]的螺位错交割,试问在这两种情形下每个位错上会形成割阶还是弯折?((a ):见P98图3.21, NN ′在(100)面内,为扭折,刃型位错;(b)图3.22,NN ′垂直(100)面,为割阶,刃型位错)9、一个]101[2-=a b 的螺位错在(111)面上运动。
2第三章核酸化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第三章核酸化学作业及参考答案一.单选1.通常既不见于DNA又不见于RNA的碱基是A.腺嘌吟B.黄嘌呤C.鸟嘌呤D.胸腺嘧啶E.尿嘧啶2.核苷酸中碱基(N)、戊糖(R)和磷酸(P)之间的连接关系是A.N-R-P B.N-P-R C.R- N-P D.P-N- R E.R- P-P-N 3.脱氧胸苷的英文简写符号为A.AdR B.GdR C.UdR D.TdR E.CdR 4.含有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A.rRNA B.tRNA C.mRNA D.hnRNA E.DNA 5.下列关于核苷酸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界中最主要的直接功能物质B.作为辅酶的成分C.作为质膜的基本结构成分D.生理性调节物E.多种核苷酸衍生物为生物合成过程中的活性中间物6.含有高能磷酸键,但不能直接作为核酸合成原料的物质是A.dGTP B.GTP C.GDP D.GMP 7.A TP的功能不包括A.为生物反应供能B.合成RNA C.转变成cAMP D.贮存化学能E.转变为UDPG 8.合成DNA的原料是A.dNMP B.dNDP C.dNTP D.NTP E.NDP 9.合成RNA的原料是A.dNMP B.dNDP C.dNTP D.NTP E.NDP 10.核酸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哪一波长附近A.200nm B.220nm C.240nm D.260nm E.280nm 1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DNA碱基的叙述,错误的是A.腺嘌吟与胸腺嘧啶含量相等B.嘌吟与嘧啶的含量相等C.G-C对有三个氢键D.A-T对有两个氢键E.营养不良常可导致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12.下列关于DNA碱基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与C的含量相等B.A+T=G+C C.生物体DNA的碱基组成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D.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E.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不同13.DNA变性是指:A.多核苷酸链解聚B.DNA分子由超螺旋转变为双螺旋C.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D.互补碱基间氢键断裂E.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糖苷键断裂14.DNA变性时,断开的键是A.磷酸二酯键B.氢键C.糖苷键D.肽键E.疏水键15.DNA变性时,其理化性质主要发生哪种改变A.溶液黏度升高B.浮力密度降低C.260nm处光吸收增强D.易被蛋白酶降解E.分子量降低16.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A.减色效应B.增色效应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D.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E.溶液黏度增加17.DNA受热变性时A.在260nm处的吸收值下降B.多核苷酸链水解为寡核苷酸C.碱基对间以共价键相连D.溶液黏度增加E.在有RNA存在下,DNA溶液缓慢冷却时,DNA可与互补的RNA发生杂交18.DNA热变性的特征是A.碱基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形成一种三股螺旋C.在260nm处的吸收值降低D.对于均一的DNA,其变性温度的范围不变E.熔解温度因G-C的含量而异19.Tm值愈高的DNA分子,其A.G+C含量愈高B.A+T含量愈高C.A+C含量愈低D.A+G含量愈高E.T+C含量愈高20.下列关于核酸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双螺旋表面有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B.双螺旋结构中上下碱基之间存在碱基堆积力C.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碱基对形成一种近似平面的环形结构D.与DNA相比,RNA种类繁多,分子量相对较大E.RNA可形成局部双螺旋结构21.DNA的一级结构实质上就是A.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B.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关系C.DNA分子中的各碱基所占的比例1 D .DNA 分于的双螺旋结构分于的双螺旋结构E .DNA 分子中的碱基种类分子中的碱基种类22.DNA 双螺旋结构中的碱基对不包括A.A-T B.C-G C. G-C D. T -A E. U-A 23.下列关于DNA 双螺旋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双螺旋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DNA 的二级结构的二级结构B .双股链相互平行、走向相反.双股链相互平行、走向相反C .碱基位于双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双螺旋外侧D .碱基间以非共价键相连E .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了双螺旋的骨架.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了双螺旋的骨架24.下列关于DNA 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磷酸核糖在双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B .碱基对平面与螺旋轴平行.碱基对平面与螺旋轴平行C .遵循碱基配对原则,但有摆动现象.遵循碱基配对原则,但有摆动现象D .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E .核糖平面与螺旋轴垂直.核糖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25.关于DNA 双螺旋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双螺旋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DNA 的三级结构的三级结构B .双股链走向相同.双股链走向相同C .碱基对之间以共价键相连.碱基对之间以共价键相连D .碱基对之间存在范德华力.碱基对之间存在范德华力E .两链碱基间A 与G 、T 与C 配对配对26.下列哪项为DNA 的三级结构A.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 B.B.αα-螺旋螺旋 C.超螺旋超螺旋 D.无规则卷曲无规则卷曲 E.开环型结构开环型结构 27.下列不参与构成核小体核心颗粒的蛋白是A.H1 B.H2A C.H2B D.H3 E.H4 28.RNA 形成局部双螺旋时,其碱基配对原则是A.A-T,G-C B.A-U,C-G C.A-U,G-T D.C-T,G-A E.C-U,A-G 29.下列关于r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中有四种rRNA ,即23S 、16S 、5S 、5.8S B .原核生物的枝蛋白体中有三种rRNA ,即23S 、18S 、5S C .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中有三种tRNA ,即28S 、18S,5S D .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中有四种rRNA ,即28S 、18S 、5S 、5.8S E .真核与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具有完全相同的rRNA 30.tRN 的二级结构为的二级结构为 A .双螺旋.双螺旋 B .超螺旋.超螺旋 C .线型.线型 D .三叶草型.三叶草型 E .倒"L"型31.下列关于t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二级结构通常呈三叶草型.二级结构通常呈三叶草型B .三级结构呈倒"L"型C .具有一反密码子环.具有一反密码子环D .5’-末端为CCA-OH E .有一个TψC 环 32.下列关于t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通常由几百个核苷酸组成,分子量较大.通常由几百个核苷酸组成,分子量较大B .含有假尿嘧啶.含有假尿嘧啶C .磷酸与核糖的比值为1 D .含有核糖胸苷酸残基.含有核糖胸苷酸残基E .含有二氢尿嘧啶核苷酸残基.含有二氢尿嘧啶核苷酸残基33.下列关于t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含IMP B .含TMP C .含假尿嘧啶核苷酸.含假尿嘧啶核苷酸D .含二氢尿嘧啶核苷酸E .含黄嘌吟核苷酸.含黄嘌吟核苷酸34.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 的5’-端有端有 A.poly A B.终止密码终止密码 C.帽子结构帽子结构 D.TA TA 盒 E.起始密码起始密码 3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mRNA 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5A.5’’-末端接m7 Appp B.3B.3’’-末端接多聚鸟苷酸尾巴末端接多聚鸟苷酸尾巴C.3C.3’’-末端具-CCAD.含有遗传密码含有遗传密码36. 下列关于假尿苷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假尿苷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 假尿苷所含有的碱基不是尿嘧啶;假尿苷所含有的碱基不是尿嘧啶;B 碱基戊糖间以C5-C1C5-C1’’相联;相联;C 碱基戊糖间以N1-C1N1-C1’’相联;相联;D 碱基戊糖间以C5-C1C5-C1’’相联相联 37. 37. DNA DNA 经消化后,取1ml 溶液,测得其磷含量为2.5m g ,该消化液每ml 含核酸的m g 数是多少?(DNA 平均含磷为9.9%) A25.00;B25.25;C26.59;D27.77;E15.63 38. 单核苷酸用电泳分离后,显示电泳图谱最简单的方法是:单核苷酸用电泳分离后,显示电泳图谱最简单的方法是:A 定磷法;B 二苯胺试剂显色;C 苔黑酚试剂显色;D 紫外吸收法;E 加入银铵络合物形成嘌呤银加入银铵络合物形成嘌呤银39. 下列对环核苷酸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下列对环核苷酸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重要的环核苷酸有cAMP 和cGMP ;B cAMP 和cGMP 的生物学作用相反;的生物学作用相反;C cAMP 是一种第二信使;D cAMP 是由AMP 在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下生成在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下生成E cAMP 分子内有环化的磷酸二酯键分子内有环化的磷酸二酯键40下述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不正确的是:下述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不正确的是:A.DN A →DNA ;B.DNA →RNA ;C.RNA →蛋白质;D.RNA →DNA (真核);E.RNA →DNA (病毒)(病毒) 二.二. 填空题填空题1.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 ________于__ __年提出的。
经济概率统计作业参考答案(第三章)
p{X
k} a , p{Y k} b , (k 1,2 ,3), 且
k
k2
X
与Y
相互独立,则
( D )。
( A) a 1, b 1;
(B) 11a 49 b 1 ; 6 36
(C) a, b 为任意实数 ;
(D) a 6 , b 36 。 11 49
三、计算
1、一盒子中装有 3 个黑球、2 个白球、2 个红球。在其中任意取四球,以 X 表示取到黑球 的个数,以Y 表示取到红球的个数,求( X , Y )的联合分布列。
1 0 x 1
f
X
(x)
0
其他
fY ( y)
f (x, y)dx
当0
y
2
时,
f Y
( y)
11
0 2
dx
1 2
当 y 0 或 y 2 时, fY ( y) 0
1 / 2
f Y
( y)
0
0 y2 其他
5、已知随机变量 X 和 Y 的联合分布为:
(x , y) (0,0) (0,1) (1,0) (1,1) (2,0) (2,1)
答案: F(b, c) F(a, c) , F(, a) F(,0) , F(,b) F(a,b)
2、设二维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为
p(x)
4xy
0
,0 x 1, 0 y 1
,
其他
,
则 p(0 X 0.5)
。
答案: 1 4
3、随机变量 (X ,Y ) 的分布率如下表,则, 应满足的条件是
1/ 6
3
1/12 1/ 6
0
2. 二维随机变量( X ,Y )的联合密度函数为:
大一计算机office第三章作业 (1)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作业一、单选题(每小题2.78分,共100.08分,得分100.08 分)1、WORD中合并单元格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A、选中要合并的单元格;选择“工具/合并单元格”B、选中要合并的单元格;按[ENTER]键C、选中要合并的单元格;按[SPACE]键D、选中要合并的单元格;选择“表格/合并单元格”你的回答: D (√) 参考答案:D2、启动WORD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A、打开电源/单击“开始”菜单/单击“查找”/单击“MICROSOFTWORD”B、打开电源/单击“开始”菜单/单击“文档”/单击“MICROSOFTWORD”C、打开电源/单击“开始”菜单/单击“程序”/单击“MICROSOFTWORD”D、打开电源/单击“开始”菜单/单击“设置”/单击“MICROSOFTWORD”你的回答: C (√) 参考答案:C3、WORD中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应选择的主菜单项是_______。
A、“工具”B、“表格”C、“格式”D、“插入”你的回答: B (√) 参考答案:B4、在WORD编辑文档时,选择某一段文字后,把鼠标指针置于选中文本的任一位置,按鼠标左键拖到另一位置上才放开鼠标。
那么,刚才的操作是________。
A、删除文本B、移动文本C、复制文本D、替换文本你的回答: B (√) 参考答案:B5、段落标记是在输入___________之后产生的。
A、句号B、Enter键C、Shift+Enter键D、分页符你的回答: B (√) 参考答案:B6、打开WORD文档是指_________。
A、把文档的内容从内存读出,并显示出来B、为指定的文档开设一个新的空白文档窗口C、显示并打印出指定文档的内容D、把文档的内容从外存调入内存,并在文档窗口中显示出来你的回答: D (√) 参考答案:D7、用户在WORD编辑文档时,如果希望在“查找”对话框的“查找内容”文本框中只需一次输入,便能依次查找分散在文档中的“第1名”、“第2名”、…、“第9名”等,那么在“查找”对话框的“查找内容”文本框中用户应输入__________。
管理会计第三章作业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包括下列D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固定性制造费用2.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则是将期间成本全部作为当期费用来处理;其主要依据在于DA. 期间成本是不可控的,不应分配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B. 期间成本一般数量不大,若将其计入产品成本,会得不偿失C. 期间成本的分配是主观,会导致错误的管理决策D. 无论是否生产,期间成本都会发生,所以将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将当期经营活动的成本递延是不合适的3.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都包括DA.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B.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C. 固定性生产成本D. 变动性生产成本4. 某厂生产乙产品,当月生产6000件,每件直接材料20元,直接工资1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元,全月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元;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为A元元元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完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B.变动成本法下,本期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成本中不包含固定性制造费用,但本期生产未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则负担了一部分制造费用C.由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定义的产品成本不同,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的销售成本必然不同,从而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必然是不同的D.变动成本法下,当期扣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产品销售量有关6.在下面哪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大于按变动成本所确定的净收益BA.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C. 本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7.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能够提供各种产品盈利能力的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B.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C.便于正确进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D.大大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8.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B;元元元元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本质区别的是C;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B.损益确定程度不同C.计算书出的营业利润不同D.销货成本水平不同10.已知20x5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500元,假定20x6年销量与20x5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A;A.必然等于13500元B.必然大于13500元C.必然小于13500元D.可能等于13500元二多项选择题1.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CDEA.变动管理费用B.变动销售费用C.变动制造费用D.直接材料E.直接人工2.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DEA.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E.管理费用3.在下列与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三种格式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DEA.在不同的利润表格式中,非生产成本没有改变其原有的的性质B.三种格式都能反映“营业毛利”这个中间指标C.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补偿顺序不同D.三种格式计算器出来的营业利润数额相同E.非生产成本在各表中的扣除位置不同4.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包括ABCDEA.产品成本组成不同B.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不同C.确定经营损益的程序不同D.存货计价上存在差异E.在盈亏计算方面存在区别5.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不等的情况存在于BCDA.产销平衡时B.产销不平衡时C.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D.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E.期末存货等于期初存货时6.下列关于变动成本法的优点表述正确的包括ABCA.能够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B.能提供短期决策有用的信息C.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D.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的要求E.所提供的成本数据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7.变动成本法所提供是我信息对强化企业管理又相当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ABD;A.加强成本管理B.促进以销定产C.调动企业增产的积极性D.简化成本计算E.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8.如果不考虑其他限定条件,在下列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的比较中,属于结论正确的有BE;A.当产销相对平衡时,则前者利润一定等于后者利润B.当产销绝对平衡时,则前者利润一定等于后者利润C.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后者利润一定小于前者利润D.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后者利润一定大于前者利润E.当产量大于销量,无期初存货时,则后者利润小于前者利润9.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观点,在特定条件下,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变动,这些特定条件包括AB;A.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C.固定销售费用总额不变D.财务费用总额不变E.前后期销量不变10.如果某企业在某期发生了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就意味着该企业在该期发生了以下特殊事件,即ABE;A.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出现了差异B.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出现了差异C.两种成本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出现了差异D.两种成本法的利润表的格式出现了差异E.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水平出现了差异三判断题1.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程本只包括固定成本;F2.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就是变动成本,间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F3.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T4.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都必然相等;F5.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完全成本法要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F6.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只包括固定成本;F7.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F8.当产量绝对平衡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必然等于完全成本下的存货成本;T9.在任何条件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都与产销平衡关系有关;F10.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T11.以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业务成本九三、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才计算;F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T13.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出现不为零的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T14.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T15.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F四计算题1.设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第二两年的生产量分别为30000件和24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000件和30000件,第一年年初存货为0;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售价为15元;生产成本中,每件产品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8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假定是固定性费用,每年发生额为25000元;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编制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收益表;2具体说明这两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解:1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第一年变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第一年完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第二年变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第二年完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2第一年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多60 000元55000--5000,这是因为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而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只包括变动成本;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有固定性制造费用60 000元180 000元/30 000 X 10 000,所以它的当期冲减的成本就少60 000元,因而利润也就多60 000元;第二年,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少30 000元65000-95000,这是因为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的期初存货成本中吸收的上一年的固定制造费用的60 000元,而期末存货成本中只包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30 000元180 000/240 000 X 40 000,因此,本期多负担成本30 000元60 000-30 000,故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少30 000元;2.假定某公司2009年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其产量、售价和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产量 8 000件销售 7 000件期初存货量 0件边际贡献率 50%直接材料 40 000元直接人工 48 000元制造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 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 56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4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42 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成本法计算2009年的期末存货价值;2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成本法来编制损益表;3比较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营业利润差异,并说明差异产生的原因;解:1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为:5+6+7+7=25,期末存货成本=25x1000=25 000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为:5+6+7=18期末存货成本=18x1000=18 0002单位变动成本为22元,边际贡献率为50%,所以,销售单价为44元;按变动成本计算的损益表按完全成本计算的损益表3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净利润要比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高7000元;原因在于期末有存货1000件,在完全成本法下,这些存货吸收了固定制造费用7000元56 000-8 000x1000;而这7000元的固定制造费用未从本期的销售收入中扣除;3.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解:计算表单位: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烃类热裂解?答:烃类的热裂解是将石油系烃类燃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2.烃类热裂解制乙烯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答:烃类热裂制乙烯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原料烃的热裂解、裂解产物的分离两部分。
3. 在烃类热裂解系统内,什么是一次反应?什么是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是指原料烃裂解(脱氢和断链),生成目的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是应促使其充分进行的反应;二次反应则是指一次反应产物(乙烯、丙烯等)继续发生的后续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大的液体产物以至结焦生炭的反应,是尽可能抑制其进行的反应。
4. 用来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是什么?答: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如下:(1)族组成—PONA值,PONA值是一个表征各种液体原料裂解性能的有实用价值的参数。
P—烷烃(Paraffin);O—烯烃(Olefin);N—环烷烃(Naphtene);A—芳烃(Aromatics)。
(2)氢含量,根据氢含量既可判断该原料可能达到的裂解深度,也可评价该原料裂解所得C4和C4以下轻烃的收率。
氢含量可以用裂解原料中所含氢的质量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裂解原料中C 与H的质量比(称为碳氢比)表示。
(3)特性因数—K,K是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种参数。
K值以烷烃最高,环烷烃次之,芳烃最低,它反映了烃的氢饱和程度。
(4)关联指数—BMCI值,BMCI值是表示油品芳烃含量的指数。
关联指数愈大,则表示油品的芳烃含量愈高。
5. 温度和停留时间如何影响裂解反应结果?答:(1)高温:从裂解反应的化学平衡角度,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的反应,并相对减少乙烯消失的反应,因而有利于提高裂解的选择性;根据裂解反应的动力学,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提高乙烯收率。
(2)短停留时间: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如使裂解反应进行到平衡,由于二次反应的发生,所得烯烃很少,最后生成大量的氢和碳。
为获得尽可能多的烯烃,必须采用尽可能短的停留时间进行裂解反应。
从动力学的角度:由于有二次反应的竞争,对每种原料都有一个最大乙烯收率的适宜停留时间。
温度--停留时间对产品收率影响(a)对于给定原料,相同裂解深度时,提高温度,缩短停留时间,可以获得较高的烯烃收率,并减少结焦。
(b)高温-短停留时间可抑制芳烃生成,所得裂解汽油的收率相对较低。
(c)高温-短停留时间可使炔烃收率明显增加,并使乙烯/丙烯比及C4中的双烯烃/单烯烃的比增大。
6.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在何处?应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温度?答:裂解反应的技术关键之一是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的工艺技术。
提高裂解温度,必须提高炉管管壁温度,而此温度受到炉管材质的限制。
因此,研制新型的耐热合金钢是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
当炉管材质确定后,可采用:(1)缩短管长(实际上是减少管程数)来实现短停留时间操作,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温度。
(2)改进辐射盘管的结构,采用单排分支变径管、混排分支变径管、不分支变径管、单程等径管等不同结构的辐射盘管,这些改进措施,采用缩小管径以增加比表面积来提高传热面积,使壁温下降,提高了盘管的平均传热强度,由此达到高温-短停留时间的操作条件。
7.为了降低裂解烃分压,通常加入稀释剂,试分析稀释剂加入量确定的原则是什么?答:工业上常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加水蒸气量的原则:(1)水蒸气的加入量随裂解原料不同而异,一般是以能防止结焦,延长操作周期为前提。
(2)若加入过量的水蒸气,可使炉管的处理能力下降,增加了炉子热负荷,也增加了水蒸气的冷凝量和急冷剂用量,并造成大量废水。
8.裂解气出口的急冷操作目的是什么?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若设计一个间接急冷换热器其关键指标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急冷换热器的优劣?答:从裂解管出来的裂解气是富含烯烃的气体和大量水蒸汽,温度在727-927℃,由于烯烃反应性强,若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仍会继续发生二次反应,引起结焦,并使烯烃收率下降,因此必须使裂解气急冷以终止反应。
采取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急冷和间接急冷。
一般认为间接急冷比较好,因为:(1)直接急冷的急冷剂是用油或水,急冷下来的油水密度相差不大,分离困难,污水量大,不能回收高品位的热能。
(2)间接急冷可回收高品位热能,产生高压水蒸汽作为动力能源以驱动三机等机械(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设计一个间接急冷换热器的关键指标是:急冷换热器的运转周期应不低于裂解炉的运转周期。
为了减少裂解气在急冷换热器内的结焦倾向,使之能正常操作,控制指标:(1)增大裂解气在急冷换热器中的线速度,一般控制裂解气在急冷换热器中的停留时间小于0.04秒;(2)必须控制裂解气的出口温度要高于裂解气的露点。
评价急冷换热器的优劣:急冷换热器的结构必须满足裂解气急冷的特殊条件:急冷换热器管内通过高温裂解气,入口温度约827℃,压力约110KPa(表),要求在极短时间内(0.01~ 0.1s),将裂解气温度降到350-360℃,传热的热强度达400 103KJ/m2•h;管外走高压热水,温度约为320-330℃,压力8-13MPa。
由此可知,急冷换热器与一般换热器不同的地方是高热强度,管内外必须同时承受很大的温度差和压力差,同时又要考虑急冷管内的结焦操作操作条件极为苛刻。
9.裂解气进行预分馏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裂解气中要严格控制是杂质有哪些?这些杂质存在的害处?用什么方法除掉这些杂质,这些处理方法的原理是什么?答:裂解气预分离的目的是:✓尽可能降低裂解气的温度,T<650℃时,二次反应基本终止✓尽可能分馏出裂解气的重组分✓在裂解气预分馏过程中将裂解气中的稀释蒸汽以冷凝水的形式分离回收,用以再发生稀释蒸汽✓降低压缩工段负荷✓继续回收裂解气低能位热量裂解气预分馏的作用是:✓保证裂解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转,并降低裂解气压缩机的功耗,减少压缩分离系统的进料负荷;✓大大减少污水排放量;✓合理的热量回收,由急冷油回收的热量用于发生稀释蒸汽,由急冷水回收的热量用于分离系统的工艺加热。
裂解气中含有H2S、CO2、H2O、C2H2、CO等气体杂质,若不脱除,进入到乙烯、丙烯产品中,影响产品质量,故必须脱除杂质。
(1)酸性气体的脱除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指CO2和H2S,这些酸性气体含量过多时,会带来如下危害:H2S:能腐蚀设备管道,使干燥用的分子筛寿命缩短,还能使加氢脱炔和甲烷化用的催化剂中毒。
CO2:在深冷操作中会结成干冰,堵塞设备和管道,影响正常生产。
当乙烯、丙烯产品中的酸性气体含量不合格时,可使下游加工装置的聚合过程或催化剂中毒。
所以,必须将这些酸性气体脱除,要求将裂解气中的H2S和CO2的摩尔含量分别脱除至1* 10-6以下。
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一般是用物理吸收法或化学吸收法脱除,应用最广泛的是以NaOH溶液作吸收剂的碱洗法,其次是以乙醇胺溶液作吸收剂的乙醇胺法。
(2)水分的脱除经压缩并分离段间凝水后的裂解气中饱和水含量为600~700ppm,在低温分离系统会结冰,形成水烃合物白色结晶(如:CH4•6H2O,C2H6•7H2O等),堵塞设备及管道。
为避免低温系统冻堵,要求将裂解气中水含量(质量分数)降至1* 10-6以下。
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硅胶为干燥剂的固体吸附法。
(3)少量炔烃的脱除:乙炔富集于C2馏分,甲基乙炔和丙二烯富集于C3馏分,若将它们混于乙烯、丙烯产品用于衍生物的生产过程,特别是用于聚合反应时,影响聚合催化剂寿命,产生不希望的副产品,恶化产品质量,形成不安全因素。
因此,必须脱除,使乙烯产品中的乙炔(摩尔分数)低于5 *10-6,丙烯产品中甲基乙炔低于5* 10-6,丙二烯低于1*10-5。
溶剂吸收法和催化加氢法。
溶剂吸收法是使用溶剂吸收裂解气中的乙炔以达到净化目的,同时也回收一定量的乙炔。
催化加氢法是将裂解气中乙炔加氢成为乙烯或乙烷,达到脱除乙炔的目的。
10. 脱除酸性气体有哪2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答:脱除酸性气体的方法有碱洗法和乙醇胺法两种。
其优缺点如下表:11. 裂解气的压缩和制冷的目的是什么?答:裂解气的压缩是为了节约冷量,因为裂解气中许多组分在常压下都是气体,其沸点很低,常压下进行各组分精馏分离,则分离温度很低,需要大量冷量。
为了使分离温度不太低,可通过压缩气体适当提高压力。
裂解气的制冷是为了在深冷分离过程中,利用制冷剂压缩和冷凝得到制冷剂液体,再于不同压力下蒸发以获得不同温度级位的冷冻过程。
12.压缩气的压缩为什么采用多级压缩?确定段数的依据是什么?答:目前,工业上一般认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裂解气压缩机出口压力约为3.7 MPa,而压缩机的入口压力一般为0.14 MPa,提高入口压力虽可节约压缩机功率,但对裂解反应不利,故为节约能量,采用多级压缩。
原因:(1)节约压缩功耗:绝热压缩功耗大于等温压缩,将压缩分段进行,段间冷却移热,可节约压缩功耗。
(2)降低出口温度;(3)实现段间净化分离,减少分离净化负荷。
段间冷凝除去大部分水,冷凝部分C3及C3以上的重组分,减少进入深冷系统的负荷,相应节约了冷量依据:压缩段数应满足工艺要求,必须控制每段压缩机出口的裂解气温度不高于100℃,以避免发生二烯烃的聚合,由此根据下式计算出每段压缩比,最终确定段数。
13. 什么是裂解气的前加氢和后加氢工艺?答:裂解气的前加氢是指在裂解气中氢气未分离出来之前,利用裂解气中H2进行选择性加氢,以脱除其中的炔烃;后加氢是指裂解气分离出C2馏分、C3馏分后,再分别对C2和C3馏分进行催化加氢,以脱除乙炔、甲基乙炔和丙二烯。
14.裂解气分离流程各有不同,其共同点是什么?答:(1)在分离顺序上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将不同碳原子数的烃分开,再分同一碳原子数的烯烃和烷烃;(2)将生产乙烯的乙烯精馏塔和生产丙烯的丙烯精馏塔置于流程最后,可确保这两个主要产品纯度,同时也减少分离损失,提高烯烃收率。
15.何谓非绝热精馏?何种情况下采用中间冷凝器或中间再沸器?分析其利弊?答:非绝热精馏——在塔中间对塔内物料进行冷却和加热的过程。
使用条件:对于顶温低于环境温度、底温高于环境温度,且顶底温差较大的精馏塔。
利:可降低分离过程的有效能损失,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
对中间再沸器而言,还可减小提馏段塔径。
弊:由于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设置,在降低塔顶冷凝器和塔釜再沸器负荷的同时,会导致精馏段回流和提馏段上升蒸气的减少,故为了达到分离要求,就相应增加塔板数,从而增加设备投资。
16. 裂解气分离流程中能耗最大的两个是什么?答:裂解气分离流程中能耗最大的两个分别是“脱甲烷”和“乙烯精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