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院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以江西白鹿洞、白鹭洲等书院为例

合集下载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书院文化在此时期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这种书院文化对于当代高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和完善高校教育体系。

宋代书院强调实践教育。

书院的经营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种实践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当代高校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如今,高校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以从宋代书院的经验中借鉴,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宋代书院注重生活教育。

书院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生活的场所。

学生们在书院中居住、学习、工作,形成了一种浓厚的生活氛围。

这种生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交能力,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非常有利。

现代高校教育往往将学生们过于束缚在课堂和寝室之中,缺少对于学生的生活教育。

我们可以从宋代书院中借鉴,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社交能力。

宋代书院重视思想教育。

书院的经营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们鼓励学生们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争论各种观点。

这种思想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非常重要。

现代高校教育往往将学生们过于束缚在知识的枷锁中,缺少对于他们思想的引导和启发。

我们可以从宋代书院中借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宋代书院注重教师的角色。

书院的经营者非常重视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他们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

教师们在书院中不仅仅是普通的课堂教师,更是学生们的榜样和引导者。

这种教师的角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术热情,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人格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现代高校教育往往将教师过度强调为知识的传授者,缺少对于教师的全面要求。

我们可以从宋代书院中借鉴,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教师,并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1. 引言1.1 宋代书院文化的兴起在宋代,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形式之一。

书院起源于唐代,但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宋代书院文化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变革和发展,对当代高校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在宋代,书院是以私人或官方资金设立的学校,通常由一位书院主持负责管理。

书院不仅在学术上提供了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还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

书院主持通常是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宋代书院文化还注重全人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就,还注重其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

书院主持会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传授为人处世之道,引导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这种注重全人教育的理念,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宋代书院文化的兴起为当代高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加强师生关系、注重全人教育、重视人文关怀、鼓励学术交流、培养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宋代书院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当代高校教育需要引以为戒和借鉴的经验。

通过借鉴宋代书院文化的精华,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2000字结束】。

1.2 当代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当代高校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教学质量不高、学术氛围不浓、师生关系疏远、学科交叉性不足等问题。

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科研水平差等都是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障碍。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教育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科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教育需要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借鉴宋代书院文化的经验,加强师生关系,注重全人教育,重视人文关怀,鼓励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来提升当代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宋代书院的教育意义(论文))

宋代书院的教育意义(论文))

宋代书院的教育意义(论文))宋代书院的教育特点及意义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对我国古代教育及经济政治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宋代书院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奇葩!宋代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理学、宋词、话本、史学及闻名世界的三大发明,在中国历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而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宋代兴盛的教育。

而发达的宋代教育,大大拓宽了宋代接受教育的阶层,为宋朝政治、文化等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宋朝社会的文化水平。

宋代书院在教育及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

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在南宋先后三次由官府增置学田。

岳麓书院在绍熙五年(1194年),官府一次就拨给学田50顷,书院学生日给米一升四合,钱六十文。

像浙东一代的富庶地区,则常有巨商赞助书院。

东阳(今浙江金华)郭氏累代出资创办书院,家拨良田数百亩用于养士,其子孙后代先后设立了石洞书院、西园书院和南湖书院。

浙东的杜州六先生书院,也是私人出资办学,设有先圣碑亭、礼殿、讲堂、生员六宅、慈湖祠、书库、门廊、庖湢,书院内部设施十分完善,办学条件也很优越。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宋代书院的最高首脑称为山长、洞主或洞长。

山长既是主要的教学者,又是最高的管理者,并且往往都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

书院教职人员人数的扩大和分工管理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书院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书院教学管理形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一个方面。

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

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

例如朱熹的学生黄干在白鹿洞书院讲《易经》乾坤二卦,山南山北的人士都来听讲。

教学人员也不限于书院自身,而是广泛邀请学界名流前来讲学,例如在张栻主持岳麓书院的时候,就曾经邀请朱熹到书院讲学月余,讲学甚至包括不同学派的学者。

书院的门户开放风格,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教学。

宋代书院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宋代书院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90思想政治教育宋代书院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席丙堯1 王 毓2(1.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0; 2. 中共兴城市委党校 辽宁兴城 125100)摘 要: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的教育组织形式。

其始于唐,盛于宋,宋代书院在管理体系、办学宗旨、教学理念等方面独具特色,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在机制、理念还是方法方面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宋代书院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启示作者简介:席丙堯(1984-)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王 毓(1988-)女,满族,辽宁绥中人,研究生,中级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公共管理、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

两宋之际既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蓬勃发展期,也是书院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书院普遍建院有章,治学有方,不但丰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也为我国封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经世济民之才。

宋代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长期积累的办学经验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宋代书院教育的办学特色管理体系完备。

书院在初期时,组织结构相对单一,只设有主持人。

他既要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又要负责书院的教学工作。

不同时期的各个书院的主持人,其叫法也同,较常见的有洞主、山长、堂长等。

随着书院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书院的师资设置也不断的完善,到了南宋理宗时,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等著名书院都出现了副山长(协助山长管理)、讲书(专职的授课教师)、司录(负责讲学的日常记录等工作)、掌祀(掌管书院的祭祀活动)等工作分工,再后来部分书院,又出现了斋长、管干等职位,一般由德才兼备的学生担任,负责协助其他岗位人员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课业辅导等事宜。

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书院教育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倡导自由平等的办学宗旨。

自由开放的办学宗旨主要体现在入学的门槛方面。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丨德育为先,重视品德培养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古代书院承担起了“讲道”“传道”的使命,特别注重生徒的道德涵养,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教育生徒遵循“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明“理”讲“理”。

如果说官学是以培养官吏为主要目标,那么,书院的主要目标则是培养生徒的完美品格,既要做到“正心诚意”“从心所欲,不逾矩”,又要有“传道而济斯民”“治国平天下”“立于天地之间”的壮志雄心。

象山书院的创始人、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教育生徒要“堂堂地做个人”“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

朱熹制定的具有深远影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从修身、处世、接物之道等方面教导生徒做人的道理,养成完美人格。

修身之要是“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指出了生徒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处世之要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教育生徒树立正确的功利观;接物之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告诫生徒凡事多换位思考,遇到挫折多自我反省。

清代的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手定的《岳麓书院学规》18条,其中9条讲的是德行养成。

王阳明创办了多所书院并在其中讲学,特别注重生徒的德性修养,且告诉弟子们要在实际生活中躬行力践,做有益之事。

古代书院将道德品质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出了大批国之栋梁,如北宋时期的应天书院走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南宋时期的岳麓书院生徒奋起抗击元朝铁骑;明朝的东林书院生徒,“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朝晚期的书院培养了如魏源、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熊希龄、章太炎、梁启超、黄兴、程潜、于右任等大批具有维新思想的志士仁人。

我们可以从古代书院重视德育的理念和做法中得到启示,深刻认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学校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在实践中实现知行结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丨兼容并包,鼓励学术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和教育兴盛的时期,其书院文化在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院作为当时的高等学府,不仅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还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回顾宋代书院文化,可以发现其中对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这对于指导当代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之一是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宋代书院不仅注重学生的经济、政治实用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人文道德品质的培养。

书院里的教育教学,强调道德修养,注重人格塑造,倡导礼敬、守信、忠孝等传统道德观念。

这种人文精神培养,是书院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启示。

当今社会,高校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是对学生品德道德的培养。

从人文精神出发,使学生在学业上不仅仅是有所成就,更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在宋代书院中,通才教育是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书院中学习不仅仅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学习文史哲等多个学科,并且在这些学科中进行交叉融合。

这种通才教育的思想,对当代高校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

当今社会,社会发展和经济变革要求高校毕业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现实需求。

当代高校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注重实践教学。

在宋代书院中,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灌输,更加强调实践教学。

书院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学以致用。

这种重视实践教学的教育理念,对当代高校教育也有启示。

当今社会,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学规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而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其教育理念和学规也为当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本文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白鹿洞书院秉承“明德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只有把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了学术规范,还包括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这为我们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要制定全面的学规,不仅注重学术规范,还要注重学生的自律和行为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白鹿洞书院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倡导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也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还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倡了“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成为具有扎实学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是严格的,但也是公平的。

这为我们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启示,要在严格管理的注重公平公正,给予学生成长的空间和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对于当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1. 引言1.1 宋代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宋代书院文化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隋唐时期的文学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于宋代。

宋代书院以传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为宗旨,成为培养士子的重要教育机构。

书院以“讲学读书,治学教授”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强调德才兼备,注重实践和创新,倡导思想开放,重视学术交流,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宋代书院文化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传承与发展对当代高校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传统的人文精神和德育理念可以为当代高校教育提供宝贵的参考。

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师生互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实践与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为当代高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传统文化精神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当代高校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倡导思想开放、推动学术交流、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度等措施,可以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宋代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代高校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2 当代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当代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需求,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教育机构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代高校教育的需求。

高校教育面临着来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更加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变革。

为了适应这些挑战,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借鉴历史文化传统的智慧,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推动高校教育朝着更加科学、人性化和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宋代书院文化是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当代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宋代书院文化融合了儒家思想、科举制度以及文化教育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对于当代高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宋代书院文化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启示,并分析其在当代教育中的借鉴价值。

一、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宋代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注重儒家思想的教育。

书院里的学生大多学习经史子集,注重对经典著作的研读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这对于当代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即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使他们具备更为全面的素养和修养。

当代高校教育可以借鉴书院文化,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统价值观念,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宋代书院中,除了学习经典著作,学生还需要进行文学创作、诗词填制、文章述作等实践性学习,培养他们的文学才华和实际能力。

这对当代高校教育也具有启示意义,即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代高校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参与科研、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和能力,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三、倡导师生互动,促进学术交流宋代书院中,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和交流。

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学生也可以与老师进行学术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促进学术上的互动和交流。

这对当代高校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即倡导师生互动,促进学术交流,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当代高校教育可以借鉴宋代书院文化,注重营造师生互动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使他们在交流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四、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宋代书院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古代书院教书育人特色及对高校思政课的启示

古代书院教书育人特色及对高校思政课的启示

古代书院教书育人特色及对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独特文化机构,在教书育人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颇具特色的实施措施。

这些见解和措施主要表现为崇德明伦为先与尚善修身为重、环境辅教与环境助育、以校为家与师生共学、以管辅教与以管助育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的见解和措施能够给当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以丰富的启示。

标签:书院;教书育人;启示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与机构,集典籍收藏与校勘、读书治学与传承往圣绝学和人才培养与教化天下等多方面内容于一体,借鉴并吸收官方庙学、禅林精舍和道教戒规的优长于一身。

其历经千余年而被近代新式学堂所赓续,其间培养出了数量众多的硕学大儒与贤德明达及清官廉吏。

从范仲淹到曾国藩;从朱熹到钱穆都与传统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梳理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古代书院中储存着大量而珍贵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些资源能为我们高校思政课在教育教学方面提供诸多可借鉴处和参照点。

与传统官办庙学相比,书院在教书育人方面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一、崇德明伦为先、尚善修身为重古代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并不是以向社会输送官吏士子为目的的,而是以向社会输送正人君子为目的的。

对此,古代书院认为学生在书院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不仅仅是文化知识和学术思潮,更应该是待人接物和建功立业的基本品德操守。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1]128-129按照朱熹的思路,所谓教学内容,是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和朋友五种基本人伦;所谓教学目标指的并不是能够使人博取美好名声、获取高官厚禄的背诵典籍和撰写应试文章之类的科考能力,而是能够使人明晓天理良知,并且能够用天理良知来修养自身,进而正面影响他人与社会的道德能力。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中国的高等教育始于宋代的书院文化,这一时期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宋代书院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对当代高校教育有深刻启示的元素,包括师生关系、学术氛围、自主学习和全人教育等方面。

通过对宋代书院文化的理解和品味,我们可以寻找到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推动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

宋代书院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启示。

在宋代书院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尊师重道的传统,师长之间相互尊重,学生虔敬师长,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交流,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承和对学识的培养。

这与当代高校教育中崇尚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

而在当代高校教育中,师生关系虽然存在着悬殊,但是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我们可以从宋代书院文化中借鉴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只有通过这种对话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们当代高校教育的学术氛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书院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各种学术论文和著作在这里得以酝酿和发表。

在书院中,学术研究是师生之间普遍的日常活动,这种氛围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学术研究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这对我们当代高校教育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即应该倡导学术研究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结合,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宋代书院的学术氛围,给当代高校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我们需要向这种学术氛围学习,倡导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宋代书院文化对当代高校教育的自主学习提出了重要启示。

在宋代书院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喜欢的课程和老师进行学习。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这对当代高校教育也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即应该倡导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当代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与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白鹿洞书院办学对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白鹿洞书院办学对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梁刚( 1 9 7 6 一) , 男, 四川隆昌人 , 历 史学博士 , 四川旅游 学院旅 游 系副教授 , 主要 从 事 中国文化 史、 社会 生活 史
研 究。

91・
2 0 1 5年第 3期 ( 总第 1 1 8期
办学的方式方 法中找 出其对 当今 思政课教 学在教 学 目的、 教 学 内容 、 教 学方 法方 面的启 示 , 继 而在 思政课教 学 中 做 出相应改进 , 将 有益于思政课教 学效果的提 高。
关键词 : 白鹿 洞 书 院 ; 办学 ; 思 政 课
中 图分 类号 : G 6 4 1 文献标志码 : A
育 理念 , 培养 了一 大批 德才兼 备 的君子 ,容 。朱 熹在 主持 白鹿 洞
书院期间 , 理 论学 习 内容 中除 了儒家经 典 《 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五经外 , 还将《 论语》 《 孟 子》 与《 礼记》 中辑出的《 大学》 《 中庸》 一起编成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7 2 1 1 ( 2 0 1 5 ) 0 3— 0 0 9 1— 0 4
位 于江 西 庐 山五 老 峰 下 的 白鹿洞 书 院 , 始 于 南 唐末 年 , 经 过南 宋理 学大 师朱 熹 的整 顿 和修 复 , 在 办学宗 旨 、 办学 内容 和办学 方法 上独 具 特色 , 成 为 我 国古 代 最有影 响 的 四大 书 院之一 。白鹿洞 书 院 较为成 功地 实践 了先 秦儒 家人 格德性 教 育 的教
2 0 1 5年 第 3期
白鹿 洞 书 院 办 学 对 思 政 课 教 学 的 启 示
白鹿 洞书院办学对思政课教学 的启示
韩 文 华 梁 刚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而书院文化则是宋代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书院文化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制度体系,对当代高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将从书院文化对思想教育、学术研究、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展开论述,探讨宋代书院文化对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思想教育宋代书院强调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素质。

书院教育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个性化,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在书院文化的影响下,当代高校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术研究宋代书院是中国古代的学术重镇,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书院文化倡导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这对当代高校的学术研究提出了重要启示。

高校应该营造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高校应该加强学术资源建设,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学生管理宋代书院注重学生管理,提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书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学识,强调学生的自律和自觉。

这对当代高校的学生管理提出了重要启示。

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学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宋代书院文化对当代高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这种教育文化所蕴含的理念和思想,对当代高校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我们应该深刻总结书院文化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当代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宋代书院强调实践教学。

宋代书院重视实践教育,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书院不仅是理论的学习地,也是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场所。

这一点对当代高校教育来说非常重要。

现在的高校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当代高校教育应该借鉴宋代书院,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宋代书院注重德育教育。

宋代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灵修养。

书院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这一点对当代高校教育尤为重要。

现代社会需要专业人才,但更需要具有良好道德和正确价值观的人才。

当前,一些高校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

这种偏重学术的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的品德缺失,价值观模糊。

为了培养更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代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

宋代书院注重人文关怀。

书院重视教育的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书院里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学习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技能,培养各种兴趣爱好。

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助于繁荣学术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当代高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学术研究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当代高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兴趣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宋代书院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

书院里师生关系紧密,师者敬学、敬业,学生则以师长为榜样,虚心向学。

这种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比之下,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存在着师生关系紧张、疏离的问题。

宋代书院对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宋代书院对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宋代书院对我国现今高等教育的启示作者:潘明明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2期摘要: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组织结构,书院教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宋代统治者对书院采取的支持和扶植政策使得书院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书院不仅为学者和学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为学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宋代书院的会讲和讲会制度、升堂讲说的教学模式、门户开放的政策、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义利观等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书院;高等教育;“升堂讲说”;会讲;讲会中图分类号:G64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5-0147-02“书院产生于唐代,它源出于私人治学的书斋与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即书院有官府和民间两大源头。

”[1]唐代书院最开始并没有教育功能类似于官方或皇家图书馆,到了唐末才渐渐开始具有教育功能。

可见书院的建立是以唐朝为嚆矢,起初规模并不是很大。

那时的书院正处于萌芽时期,书院主要的功能是朝廷修书和藏书之地而非讲学之所。

到了宋代书院不仅是图书馆还是出版社同时又是高等教育机构。

由于北宋时期战乱的局面得到了控制,国家内部相对稳定,当时统治者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手段,造成了当时政府对政治、军事和财政等方面过于重视,忽视了教育的发展,因而也导致官学得不到重视。

又加之宋朝一贯采取的“兴文教,抑武事”的政治策略,所以私学的蓬勃发展就显得顺其自然了,这也为书院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宋朝执政者在尊重孔子崇尚儒学的同时也大力提倡佛教和道教。

佛教道教的发展也让儒教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佛家以寺庙为媒介来宣传自己的思想,道家以道观为媒介来宣传自己的思想,那么儒家也需要建立一个宣传自己思想的平台。

书院正好为这些有抱负的儒生们提供了宣传思想的契机,并且学生可通过书院这一教育机构入仕为官。

这就是书院得以发展的内部环境。

由于官学得不到重视,儒生们又为了加强自己在政治上的影响,书院便成为替代官学的教育机构。

江西书院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白鹿洞书院为例

江西书院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白鹿洞书院为例

307文化纵横江西书院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将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凝结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的,体现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从大到小三个方面的梦想。

习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强调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只有大力发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充分实践植根其上的核心价值观,这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在现实中对核心价值观进行践行提出了指导意见。

书院文化是我们国家一个很特别的文化现象,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对书院文化评价非常高,认为书院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源头和载体的作用。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文化重地,拥有白鹿洞、白鹭洲、濂溪等一批知名书院,其中白鹿洞书院名气最大,在中国知名的四大书院中排名首位,由此可见,白鹿洞书院在中国书院文化的影响力。

因此,本文通过白鹿洞书院,分析书院文化的内涵,以及其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梳理借助书院文化培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吸收其优秀美德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核心价值浓缩提炼成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吸取能量,植根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并在社会主义的社会现状中发扬创新,与时俱进,符合社会与时代的发展。

因此,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多得,只有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基因,摒弃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糟粕,才能让其发扬光大,重新焕发生命力。

[1]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石与灵魂,同时是核心价值观重要的价值来源。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沃土。

书院文化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江西作为书院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地,在中华书院文化的发展、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白鹿洞书院作为江西书院文化的代表,以圣贤之心传播文明,培育了许许多多杰出人物,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书院文化,在中华文明几千年未曾中断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古代书院教学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论古代书院教学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论古代书院教学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随着近代历史文化的变迁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其在教育教学诸多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后世留下很多具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的教育理念。

我们应该从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教学明德为先的教学侧重、启诱为主的教学形式、互动为常的教学手段三个维度分析中国古代书院教学对当今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标签:书院教学;思政课教学;明德为先;启诱为主;互动为常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形式,肇兴于唐宋,历经元明而不衰,直至清末,才被新式学堂所取代,进而退出历史舞台。

其在华夏大地上绵延存续了千余年,可谓是中国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

研究者通常将中国古代书院界定为由私人设立或官督民办,采取自由讲学的方式,注重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和明辨是非素质的非功利型人才培养场所[1]。

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书院给后世留下了巨大而丰富的教育教学财富,笔者对古代书院教学层面的资源进行了粗浅的梳理,认为其在以下三方面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一、明德为先的教学侧重及其对思政课教学的启示古代书院是儒学大师亦即书院的教师进行学术研究与思想传播的重要基地。

故而,古代书院大多以明晓人伦、存理去欲的思想为指导来选择教材和安排教学内容,如以理学家所推崇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规定教材和学习内容,这与当时官学由“经学”与科考决定的重记诵、习章句、务文词的教学内容是大不相同的。

书院的教师们并不希望把书院教育办成汉代诸儒考据训诂的隔代翻版,而是希望学生能从儒家经典之中“求圣人之意,以明夫性命道德之归”[2]75成为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君子。

例如,朱熹认为:“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

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尽其伦而后已焉。

”[2]15书院的目的就在于“明人之大伦而已”。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一、引言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所知名私立学校,其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管理中,学规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学规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它约束了学校学生的行为、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学校的管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对白鹿洞书院的学规及其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进行分析,可以为当代高校教育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白鹿洞书院的学规及其管理白鹿洞书院成立于唐代的文宗时期,是一所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私立学校。

在白鹿洞书院的管理中,学规是至关重要的。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包括了学生入学要求、学习的基本规范、生活的规则等内容,这些规定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学生需要遵守学规,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在白鹿洞书院的管理中,学规的制定是经过精心思考和长期实践的。

学规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纳入了统一的管理框架之中,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遵循规范,维护学校的秩序和稳定。

学规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品行表现等进行了约束和激励,使得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得到了有效地管理和调控。

从白鹿洞书院的学规中可以发现,学规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启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借鉴白鹿洞书院的学规经验,现代高校同样需要建立健全的学规制度,明确学生的入学要求、学习和生活规范,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指导和规范。

2. 学规的制定需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和长期的实践,尊重历史和传统,同时也要结合现实和发展的需求,使学规更好地适应当代高校的特点和要求。

3. 学规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管理,也是对学校教育管理的一种制度化表现。

学规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校师生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全校人共同遵循的管理规范。

4. 学规的管理需要注重激励和约束并重,既要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处理,也要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5. 学校的学规管理需要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学规管理体系,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极为辉煌的时期,在此时期,书院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了当时的教育中心和知识社群。

如今,尽管与宋代相隔已有千年之久,但其书院文化所展现出的种种精神和理念仍不时被人们引用,融入到当代高校教育之中。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探讨宋代书院文化对我国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注重经典诵读,强调思想传承。

宋代书院中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便是“讲学”。

讲学的过程即是经典诵读和解读的过程,每个学生都会在不同的年龄和时间段内提取和学习不同的语段。

而经典诵读,不仅是学生们对于古代文化和思想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把握其核心思想和魅力,让学生们既能充分继承古人智慧,又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融会贯通、应用灵活。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知行合一。

宋代书院并不仅仅是一个传承经典的地方,还是一个通识教育的场所。

在学习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经典文化,还需要学习其他知识技能,如音乐、绘画、诗词等,这些素质和技能既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能够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提出创新思路。

同时,在学习中,强调知与行的结合,要求学生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才人才。

三、注重学风建设,强调一种追求理想的氛围。

书院文化在义务教育之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存在。

在学习上,学生们不仅有老师的指导,有同学之间的交流,还有许多的学风规范。

以“十德”而表现出来的儒风,就是宋朝书院文化的核心之一。

这其中,包括诚信、修身、求学、自强等。

这些都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内容。

此时,学生们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而是要影响和影响学生。

综上所述,宋代书院文化对当代高校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借鉴、发扬的是:注重经典诵读和思想传承,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知行合一,注重学风建设和一种追求理想的氛围。

这些都是我国当代高校教育应该积极弘扬的教育理念,通过这些理念的倡导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0月第*+卷第5期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Oct. 2017Vol. *8 No. 5宋代书院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以江西白鹿洞、白鹭洲等书院为例郑锋$,黄芳2(1.南昌师范学院,江南南昌330032)2.江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6)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宋代江西书院教育空前发展,蕴含许多思政教育因素,可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宋代;书院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649.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 -8102(2017)05 -0130 -04The Inspirations of Academy Education in Song Dynasty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Bailudong academy and Bailuzhou academy etc.as an exampleZHENG Feng1,HUANG Fang2(1.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2,China;2. Jiangxi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anchang 330046,China)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lays a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r ship over 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ur successors.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academy e nasty comprised many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hich provides ideological and p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with many useful inspirations and references.Key Words :Song Dynasty ; academy education ; higher education ; inspirations宋代江西书院空前发展,作为官学之外的重要补充,宋代书院教育制度大体以官学为蓝本,但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与官学相比,宋代江西书院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较重视对生员的道德、品性的培养(亦即当下我们说的思政教育)。

本文拟从宋代江西书院教育入手,分析、归纳书院教育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因素,从而对当下加强高校的思政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坚信念,育人先育其志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罗曼•罗兰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

”理想信念是引航人生的灯塔,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会有坚定的志向。

俗话说#“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立志是有了理想信念后,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深刻于内心而后付诸于行动的大智慧、大境界,它需要辛勤的汗水去浇灌,也需要努力的付出去滋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坚定的理想,远大志向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激励人不断砥砺前行。

宋代江西书院十分重视生员立志对人品性、修养的重要性。

朱熹对树理想、立志向异常重视,他认为#“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直须反复思量,究见病痛起处,勇猛奋跃,不复作此等人。

一跃跃出,见得圣贤所说千言万语,都无一事不是实收稿日期:2017 -08-27作者简介:郑锋(1965—),男,江西铅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政工作及中国古代史研究。

第5期郑锋,黄芳:宋代书院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以江西白鹿洞、白鹭洲等书院为例• 131 •语,方始立得此志,就此积累功夫,迤逦向上去……”[1]((74,_朱熹还认为“大学之道,自天子以至 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而家之所以齐,国之所 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莫不由此是出焉〇”[2]((13,P21〇)陆九渊认为“民之于道,系乎上之教。

士之于 道,由乎己之学。

然无志则不能学,不学则不知道。

故所以致道者在乎学,所以为学者在乎志。

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卷21,爾"欧阳守道认为 “士贵立志,非志富贵也。

信圣贤之言而期于有立,不以贫厄更所守,斯之谓志。

”W((12,K°8)守道还认为 “然愚窃谓世道依人心以立,读书为士,不得不以世 道为己任,文公(朱熹)先生于此四书,所为谆切反 复,以诏后学,此心犹可识也。

……学文公先生之 学,心文公先生之心,宜必有有志之士,慨然深忧方 今之世道者,上念正君定国之道,所以益圣德而端化 原者何在;下念斯民廉善之方,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 者何繇。

”*4]^12,1*#)欧阳守道还曾说过#“昔圣贤之 皇皇兮,极屈辱之蹈道兮。

虽困顿而终不反其所为。

”*4]^11,™#"意思是从前之有理想、有志向之人,在成才的道路上虽惊慌不安,受尽屈辱仍奔走效力,虽然艰难窘迫仍不忘初心,终成为品德高尚、才智超 凡的圣贤。

尤其当代年轻人“夫幸而居治世,生乐 土,……,立身行己之当不负其先”。

[4]((11,_从以上先贤的言论当中我们可看出,古代书院对生员树 理想信念、立宏大志向是十分重视的,它是一个人成 材的灵魂和支柱。

因此,当今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 中,应像宋代江西书院的先贤一样,重视学生理想信 念的培养,树立宏伟志向,加强道德修养,不断增加 聪明才智,以光耀国家,振兴中华。

二、品为先,首重德次为学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育人最重要一点是育人 之德为第一要务。

朱熹十分强调这一点,他说#“盖 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教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

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 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1K(74,P528)朱熹认同亚圣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 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5+(P51)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 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 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开端,是人本身就有的,人具备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 一样。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人们没有“恻隐 之心”,整个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朱熹对《中庸》里的“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进行了详细的诠释。

这句话原意是说君子所应具有 的一种素质,朱熹认为“尊德性”中的“性”本来是 “天命之为性”,以达到“率性之为道”的目的,它注 重人的道德的内省。

而“道问学”则是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概括。

“尊者,恭敬奉持之意。

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

“尊 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

道问学,所以致 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

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

不 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 知”。

在朱熹看来,“尊德性”和“道问学”两者缺一 不可,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欧阳守道强调生员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性,他 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徙,不善不改,谁警 察之……”[4](卷3,P525-526)这几句话的意思是,道德不 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了的道义不接近,不好的事 情又不改正,谁来研究、劝戒这些现象,这些都为欧 阳守道所忧虑……守道谆谆教诲生员,勿“以小人 闲居为不善,见人则搶其不善而著善,为无益”。

*4+(卷3,P52B)就是说小人平时无外人独处的时候 就做不善良的事,一见到君子就把自己的丑行掩藏 起来,表现出自己行善的一面,(人们)不要被这种 人所蒙骗。

守道还认为#“为子有道,无不可事之亲;为臣有道,无不可正之君;与人交有道,无不可忠 告之友;为人君有道,无不可心感之民。

”[4](卷U,P59〇)“国存 、民,高 与世道为重轻,志士仁人俛自任,必自养、挟书游学,皆当端居深念之矣”。

[4](卷13,K11)因此,对学生来说,应 该以品行为先,学习为次。

如果品德不好,纵然学习 成绩再佳,也难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更不用奢谈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

反之,如果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学问再高深,对社会的危害无 疑会更大。

只有在学知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 德修养,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 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 民的 。

三、择胜地,完善育人环境优美的书院(学校)环境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等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 132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7 年的作用。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内化 人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自 我意识。

白鹿洞书院自南唐李善道等人在此置田聚 徒讲学,初创书院。

南宋朱熹考察白鹿洞书院旧址 时,曾赋诗“清冷寒涧水窈窕,青山阿昔贤有幽,尚眷言此婆娑事,往今几时高轩绝,来过学馆空废址,呜弦息遗歌我来……”[2]((7,_盛赞白鹿洞书院不仅环境清幽,更有贤士名流来此隐居、研究、讲学。

书院复建完成后,“洞创台榭,环以流水,杂种花木,为一时之胜”。

([2]((1,P12)可见白鹿洞书院风景之优 美,环境之清幽,有山有水有花有木有草,是学子学 习的好地方。

朱熹曾说“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

往往相与择胜地、建精舍,以为群居 讲习之所。

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

若此山,若 此岳麓、若白鹿洞是也……,是以常欲别求燕闲清旷 之地,以共讲其所闻而不可得”。

[1]((79,P65〇_651)从上 述文字记载,我们可看出,宋代江西置书院,特别注 重环境的因素。

如白鹭洲书院创始人江万里,于南 宋嘉熙三年(1239)出任吉州知军,迫切感受到兴学 的重要性,次年,“…故能创鹭洲如白鹿,深衣入 林,媚映前后,无不深醉名理”。

*6K(3,P463)白鹭洲书 院位于吉安城东赣江中心的白鹭洲上,洲上竹树郁 郁葱葱,花草如茵,书院若映若现在青翠的树木花草 之中,远处三面群山环抱,江中江水迥流,叶叶扁舟 穿棱而过,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美影相互映衬,景致 幽静别致,学生身处大自然的沐浴之中,为安心学习 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