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
设备信息化管理办法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和预警 ,自动诊断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设备管理自动化水平。
03
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设计原则
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 开放性原则,确保管理体系框架
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总体架构
构建包括设备信息管理战略层、管 理层、执行层和支撑层在内的总体 架构,明确各层级的功能定位和职 责划分。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 析,发现设备运行规律和潜在问题。
设备故障预测
基于大数据模型,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提前采 取维护措施,减少故障发生。
设备优化与改进
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对设备进行优化和改进, 提高设备性能和运行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设备故障智能诊断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故障进行智能诊断,快速定位故障原 因,提高维修效率。
深入了解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为制
定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设备信息 化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 范围、时间表和所需资源。
系统开发与测试
依据实施方案,进行设备信息 化系统的开发与测试,确保系
统功能和性能满足要求。
系统上线与运行
将开发完成的设备信息化系统 上线运行,并进行持续优化和 改进,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持续改进策略与措施
制定设备信息化发展规划
加强设备信息化培训
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 持续改进提供指导。
提高员工对设备信息化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增强信息化应用能力。
优化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强化设备信息化绩效评估结果运用
信息化设施管理办法
信息化设施管理办法一、信息化设备安装标准及要求1.安全安全监控系统1.1安全监测监控一般选用工控微型计算机或普通微型计算机、双机或多机备份,具有声光报警等功能。
必须保证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
1.2为防止甲烷超限断电时切断安全测控仪器的供电电源,安全测控仪器的供电需采用专用供电线路。
如无法接入专用供电线路,安全测控仪器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1.3井下安全监控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设时应垫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挂在巷道中。
当分站电源交流断电后,分站应能保证各类传感器2小时以上的供电,当后备电源供电不足2小时,应即时更换后备电源的电池组。
1.4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等防爆电源,严禁设置在断电范围内及下列区域:(1)采煤工作面和回风巷内;(2)掘进工作面内;(3)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4)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巷道内。
1.5各种传感器安装位置及要求:1.5.1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1.5.2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安装甲烷传感器T0和一氧化碳传感器。
1.5.3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T1和温度传感器安设在回风巷中,且距回采工作面5~10m处。
1.5.4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的甲烷传感器T2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安设在回风绕道前10~15m处。
1.5.5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4。
1.5.6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长度大于1000m时,必须在回风巷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
1.5.7掘进工作面混合风流处距工作面5m设置甲烷传感器T1(且吊挂位置为风筒出风口的另一侧)。
回风巷混合风流处前10~15m安设甲烷传感器T2。
1.5.8采用串联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必须在被串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3~5m设置掘进甲烷传感器T3。
信息化规章制度
信息化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的信息化工作,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信息化设备管理。
1. 所有信息化设备必须经过公司指定的部门审核并登记,未经审核和登记的设备不得接入公司网络。
2. 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严禁私自擅自更改信息化设备的配置和设置,一经发现将受到严厉处罚。
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1. 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政策,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2.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公司的信息系统,未经授权的访问
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
3. 定期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补,确保系统
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信息化数据管理。
1. 所有员工必须按照公司的规定对信息化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2. 禁止私自删除或篡改公司的信息化数据,一经发现将受到严
厉处罚。
3. 对于重要的信息化数据,必须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防止数
据泄露和损坏。
四、信息化使用规范。
1. 员工在使用公司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时,必须遵守公司的相
关规定,不得进行违法和违规的操作。
2. 禁止在公司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上进行个人非工作相关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玩游戏、观看视频等。
3. 对于公司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必须进行合理使用和节约用电,避免浪费资源。
以上规章制度,凡公司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违反规定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同时,公司将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信息化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信息化设备管理实施办法
信息化设备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信息化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管理,保障设备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制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为信息中心的科学发展提供保障,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信息中心工作所需的设备。
第三条信息中心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制,设备实物的清点、保管和调拨,报损报废设备的处置,固定资产账务的处理、报表的编制等工作。
信息中心应指定一名设备管理员,负责办理设备的调拨、报废、编制报表等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工作;指定一名信息中心设备仓库管理员,负责办理设备的清点、库存设备保管和领取等工作。
第四条配发使用的设备的管理按照使用人的情况分类管理:属于科室公用的设备,各科室应指定兼职设备管理员负责办理设备领用、保管、归还等手续,并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科室领导负管理责任。
属于个人使用的设备,由使用者本人负责管理。
第二章仓库管理第五条仓库管理员对仓库内设备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六条仓库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得随意打开窗户,要注意防火防盗。
第七条仓库管理员要注意保持仓库整洁,所有设备应分类存放,合理布局,便于设备清点和存取,避免设备叠压损坏。
第八条仓库管理员请假时间较长时,应将仓库移交科室其他人员暂时代管。
交接时,双方应对仓库内设备进行清点,并签字确认。
代管期间发生的责任,均由代管人负责。
第三章设备入库第九条对新采购的设备由仓库管理员负责组织设备需求科室等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对已验收的设备清点入库,并做好固定资产编号、标签打印及粘贴。
第十条对于新采购的设备,仓库管理员应填写《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一式三联,一联送交财务部门,一联送交设备管理员,一联由仓库管理员留存。
设备管理员根据《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及时登记设备账,更新设备管理系统的设备数据库信息。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入库登记等原始记录,应妥善保管,直到设备报废。
信息化采购设备管理办法
信息化采购设备管理办法一、引言信息化采购设备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企业在信息化采购过程中对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护,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制定的。
二、设备管理目标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保障设备在信息化采购过程中的合理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设备管理职责设备管理职责包括设备的选型、采购、部署、维护、保养和退役等环节的管理。
1. 设备选型在进行信息化采购设备选型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情况,选择性能稳定可靠、适用性强的设备。
2. 设备采购根据设备选型的结果,制定详细的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数量、规格、性能等要求,并严格按照企业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采购。
3. 设备部署采购的设备在到达企业后,应按照设备部署计划进行布置和配置,并进行设备的初步测试和调试。
4. 设备维护和保养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环节。
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清洁、润滑等工作,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维修。
5. 设备退役设备到达使用寿命或无法满足新的业务需求时,应及时进行设备的退役处理,包括进行数据备份、设备清理和报废手续办理等工作。
四、设备管理流程设备管理流程包括设备选型、设备采购、设备部署、设备维护和保养、设备退役等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1.设备选型:–确定业务需求–制定设备选型标准–评估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方案–选择最优设备方案2.设备采购:–编制设备采购计划–发布设备采购公告–进行设备的招标和评标–签订设备采购合同3.设备部署:–制定设备部署计划–进行设备布置和配置–进行设备初步测试和调试4.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定设备巡检和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清洁、润滑等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维修5.设备退役:–制定设备退役计划–进行设备数据备份–进行设备清理和报废手续办理五、设备管理措施为了更好地管理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设备台账:对采购的设备进行登记并建立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采购时间、保修期限等,便于管理和维护。
信息化设备使用、维护和报废管理办法
省局机关信息化设备使用、维护和报废管理办法为加强我局信息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根据《XX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的信息化设备指归属局机关的机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安全产品和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包括台式计算机、笔记本、打印机、传真机)等。
二、机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安全产品等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由信息中心负责,并通过政府采购选择专业公司负责运维保障。
三、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的维修维护,由省局办公室和信息中心组织实施。
四、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使用人(下称设备使用人)即为该设备管理人,对设备的管理负有全部责任,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借出、挪用、调换或调出设备;不得有私自拆装、添加零配件或修改网络设置等可能影响设备、网络正常使用的行为;不得违反效能管理规定,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系统。
五、设备使用人在机关处室内调动的,设备原则上实行“机随人走”,由使用部门提出,进行归属使用部门变更登记。
六、设备使用人调离本机关或退休,使用人所在部门负责在15日内收回其所配置使用的终端或相关设备,向局办公室办理交退手续。
如需继续留作本部门其他人员使用的,应及时向局办公室提出申请,由办公室会同财装处办理变更登记。
七、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需维修维护时,由信息中心组织鉴定,在保修范围内的由信息中心联系供应商进行维修,不在保修范围内的,使用部门应当实事求是地填写《XX局机关计算机等设备维修申请》,经所在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签字,由信息中心提出处理意见,报省局办公室负责同志审批后,再进行维修维护。
八、信息化设备报废是指设备超出使用年限等原因无法再使用,进行报废处理。
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设备,列入设备报废处理,按局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程序办理。
1、达到或超过规定年限且不能正常使用的;2、因故损坏且经鉴定无法修复的;3、设备老化,维修费用过高,不具有维修价值的。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有效管理学校的信息化设备,规范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二、设备使用权限1. 学校的教职员工均具有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权限,并应按照规定使用设备。
2. 学生可以使用信息化设备,但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3.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
三、设备使用规定1.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设备从事非法活动。
2.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应注意设备的使用环境,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
3.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安全,不得随意改动设备的设置和配置。
4.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应注意节约能源,及时关闭设备。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1. 学校设备管理部门应进行定期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应注意设备的保养,定期清洁设备,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设备。
3. 对于设备故障或损坏的情况,使用人员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配合修理工作。
五、设备使用责任1.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应对设备的使用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对于设备的丢失、损坏或故障,使用人员应积极协助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六、违规处理1. 对于擅自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设备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禁用设备等。
2. 对于故意破坏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设备管理部门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设备管理部门所有。
3. 对于本制度的修改或补充,应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信息化设备采购和管理办法
信息化设备采购和管理办法一、引言信息化设备是现代企业运营的重要工具,为了有效采购和管理信息化设备,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内部信息化设备的采购和管理,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三、采购程序1. 需求评估根据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评估所需设备的种类、规格、性能等。
评估合理的设备配置,确保采购的设备能够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
2. 供应商选择通过公开招标、询价等方式,邀请供应商参与竞标。
评估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选择具有合适供货能力和服务能力的供应商。
3. 技术评估对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进行技术评估,考察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可维护性等因素。
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预期要求。
4. 合同签订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设备的数量、型号、价格、交付日期等信息。
合同中应包含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的条款。
5. 设备验收设备交付后,对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合同要求。
对不合格的设备要求供应商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设备管理1. 设备登记对采购的设备进行登记,包括设备的型号、序列号、配置等信息。
建立设备台账,方便管理和维护。
2. 质保期管理设备采购合同中应明确设备的质保期限,并建立质保期管理制度。
及时处理设备在质保期内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3. 定期维护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检查和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报废处理对老化、损坏或无法修复的设备,制定报废处理流程。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报废登记和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5. 安全管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不被盗窃、损坏或数据泄露。
建立设备使用规定,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行为。
五、培训和技术支持1. 培训计划制定设备使用培训计划,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进行培训。
提高员工对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操作能力。
2. 技术支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取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对设备故障或操作问题,及时寻求专业技术的支持和解决方案。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教学效果,保障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的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包括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网络设备等。
三、设备的使用权限1. 只有经过相关培训的教职工和学生可以使用信息化设备。
2. 管理员有权对教职工和学生使用设备时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3. 教职工和学生在使用设备前,应确保自身的行为符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并承诺遵守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四、设备的预约和借用1. 教职工和学生需要提前预约设备,具体预约方式由学校规定。
2. 在预约使用设备时,教职工和学生需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并接受管理员的审核。
3. 设备的借用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天,需提前告知管理员,并按时归还。
五、设备的保护和维护1. 设备的使用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爱护设备,防止损坏。
2. 任何损坏设备的行为,都要照实报告管理员,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使用设备后,应及时关闭,避免长时间开机造成设备损坏。
4.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设备的安全管理1. 使用设备的教职工和学生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切勿进行危险操作。
2. 使用设备时应注意保护设备和个人信息的安全,避免被病毒侵袭和个人信息泄露。
3. 禁止教职工和学生私自更改设备配置和系统设置。
七、违规行为处理1. 对于教职工和学生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学校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停用设备使用权限、警告甚至停职处分。
2. 对于恶意破坏设备、盗窃设备或其他严重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学校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2.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3. 本管理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本管理制度的实施旨在规范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高教学效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管理办法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信息化业务工作,明确业务规范、理顺管理流程,保障软硬件设备配置、报废、处置合理有序,根据《XX集团实物资产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结合XX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公司下属各部门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化是指XX公司管辖范围内的信息化设备硬件、软件和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第四条依据信息化技术项目分为理信息系统平台类、生产服务类、生产运行类、办公管理类、安防基础设施类、视频会议类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一)管理信息系统类: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软件、集团公司统建及公司统建、XX公司自建系统等。
(二)生产服务类信息化设备:包括括机柜、机房电源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光端机、UPS等放在机房的一切设备。
(三)生产运行类信息化设备:如工控机、行车记录仪、GPS、主动安全设备、车载视频监控设备设施。
(四)办公类信息化设备:员工使用办公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办公设备。
(五)安防基础设施类信息化设备:安防系统、摄像头、报警装置、停车场管理系统。
(六)视频会议类设备:包括视频会议设备包括视频会议终端、音响、调音台、功放、反馈器、无线麦、话筒、显示屏、电视机、电子显示屏、投影仪、幕布等视频会议室使用的相关设备。
第五条本细则所称信息化的管理是指信息化设备软、硬件的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及报废全过程的管理。
XX公司信息化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提高XX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六条由XX公司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工作。
第七条XX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XX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一)审批XX公司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审议批准XX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
无锡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
无锡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司法局•【公布日期】2013.06.09•【字号】锡市司发[2013]63号•【施行日期】2013.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无锡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锡市司发〔2013〕63号)为全面落实“两型社会”示范机关创建活动,按照科学管理、节约经费、提高效率的原则,现就进一步规范我局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定如下办法。
一、信息化设备范围(一)硬件设备:1、信息采集设备:高拍仪、录音笔、扫描仪、执法记录仪等。
2、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电脑、传真机、话筒、投影仪、显示器、音响、打印机及耗材等。
3、信息传输设备及耗材:交换机、路由器、网线、电话线等。
4、信息存储设备:光盘、U盘、移动硬盘、服务器等。
5、信息销毁设备:碎纸机等。
(二)办公软件:通用正版软件,专用系统软件等。
二、设备新增(更新)规定(一)申请1、公用硬件设备和办公软件(如:无锡司法行政网)由局办公室统一申请新增(更新),经办公室负责人签字后,按经费支出审批权限办理;2、专用硬件设备、专用系统软件(如:无锡普法网)、专用网络(如:省厅业务专网)和电话节点(电话号码)由各处室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新增(更新)申请,填写《无锡市司法局信息化设备新增(更新)申请表》(申请新增(更新)专用系统软件和专用网络的处室需另附相关政策依据和指标明细),由处室负责人签名确认,交局办公室初审后,报分管业务的局领导批准,按经费支出审批权限办理;3、网络节点由各处室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新增申请,填写《无锡市司法局信息化设备新增(更新)申请表》,由处室负责人签名确认后,报办公室负责人批准。
(二)采购办公室统一采购。
采购单位由局办公室按照无锡市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在政府采购定点名单中择优选择。
(三)交付1、公用硬件设备和办公软件由办公室统一负责;2、新增(更新)的专用硬件设备原则上由办公室交付申请处室,经申请处室负责人签收确认后完成交付;对依申请更新的设备,申请处室在收到新设备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将被更新的设备交办公室;3、新增(更新)的专用系统软件由软件开发商交付申请处室,经申请处室负责人签收确认后报办公室备案;4、新增(更新)的专用网络、网络节点、电话节点由承办人交付申请处室,经申请处室负责人签收确认后报办公室备案。
信息化设备采购和管理办法
信息化设备采购和管理办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设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采购和管理这些设备,制定适当的管理办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信息化设备采购和管理的相关问题,旨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采购环节信息化设备的采购是保证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
在采购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需求:在购买设备前,必须充分了解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包括设备的规格、功能、性能等要求。
只有明确需求,才能选购到合适的设备。
2.市场调研:在选购设备之前,进行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调研可以了解不同厂家和品牌之间的差异,了解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为采购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3.招标采购:对于较大规模的设备采购,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
招标可以促使各厂商根据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方案,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平与透明。
4.合同签订:采购设备时,必须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明确价格、交付时间、售后服务等条款。
合同的签订可保障双方权益,并有效避免纠纷。
二、设备管理信息化设备采购后,接下来的关键是设备的管理。
有效的设备管理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设备管理的建议:1.设备登记:对于每一台采购的设备,需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设备型号、购买日期、供应商信息等。
通过设备登记可以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
2.定期维护:定期维护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和使用场景,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并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3.备份数据:信息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必须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云备份或本地备份的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使用培训: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提供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仅有掌握了设备的基本操作和使用规范,才能更好地利用设备进行工作。
5.更新升级: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升级也是必要的。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模版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效率,保护学校信息资源的安全和完整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学生以及其他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人员。
三、设备使用准则1. 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应遵循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
2.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应保证信息安全,严禁泄露、篡改、破坏学校信息资源。
3. 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应注意机房容量、设备负载,避免超负荷使用。
4. 禁止私自安装或卸载任何软件、硬件设备,除非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和同意。
5. 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应遵守节能环保要求,节约用电、用水。
四、设备使用权限管理1.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权限由信息化管理部门统一分配和管理。
2. 不同用户的权限根据岗位职责和需要进行划分,严禁超越权限进行操作。
3. 归还或调换学校信息化设备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权限调整。
五、设备使用预约和借用1. 教职员工在需要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时,应提前向信息化管理部门进行预约。
预约方式包括在线申请或电话联系,以确保设备的有效安排和利用。
2. 教职员工在取得预约后,应到指定地点领取设备,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归还。
3. 借用学校信息化设备时,应填写借用申请表,并由相关部门审批。
六、设备使用保养和维护1. 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损坏。
2. 定期对学校信息化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设备、检查线路连接等。
3.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信息化管理部门报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禁止自行拆卸和修理设备。
七、设备使用违规处理1. 对于未经授权使用学校信息化设备、超越权限操作设备、私自安装软件等违规行为,信息化管理部门将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限制权限或停止使用等。
2. 违规行为严重者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对于学校信息化设备外借、转借、出租等行为,一律禁止。
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
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xxxx(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设备管理,确保信息设备正常、可靠、有效地运行,保证各单位日常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xxxx 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化设备包括:计算机类设备(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显示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音视频输入、输出设备、可移动存储设备等)、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电话、投影仪、防爆对讲设备、视频监控、无线巡检设备、一卡通等。
第三条公司信息化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公司信息化设备管理原则是:科学合理地规划、配置、更新和维护公司信息化设备,实现信息化设备的动态化和常态化管理,为公司生经营活动提供高效和稳定的信息化支持。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信息化设备的计划、购置、使用、维护、维修、费用及报废等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六条信息安全部是公司信息化设备的主管部门,负责对信息化设备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及维护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贯彻执行公司信息化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二)制定公司信息化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监督实施;(三)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单位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工作;(四)负责对各单位信息化设备日常管理进行考核;(五)汇总、审核、编制公司信息化设备年度计划,并按要求上报。
第七条信息化设备属地单位是信息化设备日常管理及保养的责任单位,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负责在信息安全部的指导下建立《信息资产清单表》(内容包括:资产名称、资产类型、安全级别、所在位置、用途、责任人等);(二)负责本单位属地区域内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及日常保养,认真做好“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故障、防雷击”的“六防”工作。
第三章设备计划管理第八条为体现厉行节约的原则,在满足正常办公、生产运行需求的条件下,公司在帐的信息化设备的更新年限不低于 3年。
第九条更新的信息化设备,要按照各单位上报给科技信息部的岗位需求,以及公司所批计划内容直接发给最终使用者,各单位不得进行二次分配,信息安全部将把计划实行准确率作为考核内容,纳入考核范围。
信息化设备使用维护和报废管理办法
省局机关信息化设备使用、维护与报废管理办法为加强我局信息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根据《XX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的信息化设备指归属局机关的机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安全产品与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包括台式计算机、笔记本、打印机、传真机)等。
二、机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安全产品等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由信息中心负责,并通过政府采购选择专业公司负责运维保障。
三、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的维修维护,由省局办公室与信息中心组织实施。
四、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使用人(下称设备使用人)即为该设备管理人,对设备的管理负有全部责任,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借出、挪用、调换或调出设备;不得有私自拆装、添加零配件或修改网络设置等可能影响设备、网络正常使用的行为;不得违反效能管理规定,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系统。
五、设备使用人在机关处室内调动的,设备原则上实行“机随人走”,由使用部门提出,进行归属使用部门变更登记。
六、设备使用人调离本机关或退休,使用人所在部门负责在15日内收回其所配置使用的终端或相关设备,向局办公室办理交退手续。
如需继续留作本部门其她人员使用的,应及时向局办公室提出申请,由办公室会同财装处办理变更登记。
七、个人使用的终端及其相关设备需维修维护时,由信息中心组织鉴定,在保修范围内的由信息中心联系供应商进行维修,不在保修范围内的,使用部门应当实事求就是地填写《XX局机关计算机等设备维修申请》,经所在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签字,由信息中心提出处理意见,报省局办公室负责同志审批后,再进行维修维护。
八、信息化设备报废就是指设备超出使用年限等原因无法再使用,进行报废处理。
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设备,列入设备报废处理,按局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程序办理。
1、达到或超过规定年限且不能正常使用的;2、因故损坏且经鉴定无法修复的;3、设备老化,维修费用过高,不具有维修价值的。
信息设备管理规定
信息设备管理规定一、背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保护信息设备的安全和有效管理,制定了信息设备管理规定,以规范信息设备的使用和保护工作。
二、管理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在使用、管理信息设备的过程中。
信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打印设备等。
三、责任部门各单位应当建立信息设备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信息设备管理工作。
信息设备管理部门应当负责信息设备的采购、配置、维护、保护和更新工作。
四、管理制度1.设备采购1.1 信息设备采购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前经过审批程序。
1.2 采购的设备应当具备合法的购买发票和保修卡等合法凭证。
2.设备使用2.1 信息设备的使用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进行,不得私自转让、改动或用于违法活动。
2.2 使用信息设备时应当注意保护设备的安全,防止病毒感染和数据泄露等问题。
3.设备维护3.1 信息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3.2 发现信息设备故障或异常应当及时报修,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
4.设备保护4.1 信息设备应当设置安全密码,避免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
4.2 数据备份是保护信息设备的重要手段,应当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5.设备更新5.1 对于老旧设备或无法满足需求的设备应当及时更新或淘汰,更新设备应当符合信息设备管理的要求。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信息设备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用设备、解除劳动合同等。
六、附则本规定由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但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各单位应当加强对信息设备管理规定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全员了解并遵守规定。
以上为信息设备管理规定,希望各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共同维护信息设备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
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设备的运用已经融入到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为了保障信息化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以及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制定一套科学的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信息化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范围、职责和流程等内容。
二、基本原则1. 法律合规原则:信息化设备管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确保合规操作。
2. 统一规范原则:确保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符合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避免出现混乱或低效的情况。
3. 安全保密原则:加强设备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化设备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4. 资源优化原则: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信息化设备,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浪费。
三、管理范围信息化设备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打印设备、办公设备等。
管理范围还包括与信息化设备相关的软件、数据和网络资源。
四、管理职责1. 设备采购管理:负责统一设备采购计划,制定采购标准和流程,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 设备入库管理:建立设备入库登记制度,负责设备验收、编号和入库工作,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记录和存储。
3. 设备领用管理: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核发设备领用申请,记录设备的领用和归还情况,确保设备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4. 设备维护管理: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维修事宜。
5. 设备报废管理:建立设备报废审批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设备报废申请和审批。
6. 安全风险管理:建立信息化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防护和安全防范措施,做好设备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7. 数据备份与恢复: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设备上的重要数据得到及时备份和安全保护,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8. 设备利用效率分析:定期分析设备使用情况,提出和实施设备利用效率改进措施,优化设备资源配置和使用效果。
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
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篇: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深入,信息化设备在政府各部门应用日益广泛,为了保证信息化设备的配置、报废、处置合理有序,在保证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条件下一、信息化设备配置目标2006年起,通过三年的建设,逐步达到每个公务员拥有一台适合工作岗位需要的计算机。
(不包含专业岗位和专用设备)二、总体原则根据我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保证日常工作需要和节约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结合信息化设备更新换代快,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发展迅速的固有特点,信息化设备配置应遵循以人和岗位结合为本,在设备配置时应相对超前,在设备报废时应相对滞后,尽量延长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周期。
二、信息化设备配置按照总体原则,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信息设备配置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应用。
λ网络设备配置:网络设备由于其使用周期长,网络层次多,安全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
网络核心交换和路由设备配置时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应配置主流产品的中高档设备;网络安全设备配置必须在国家安全部门认可的范围内;二级网络设备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配置主流产品的中档设备;其他网络设备配置满足实际需要即可。
λ服务器配置:服务器是应用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维护开销费用大,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日常工作的开展,服务器配置应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配置相对超前,可扩充性好。
λ个人计算机:按照人和岗位结合的原则,配置分四个层次,即:领导应用层、窗口应用层、专业应用层和一般应用层。
1、显示器配置:由于计算机应用已经贯穿于我们的日常工作,人与计算机接触更加密切,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计算机的显示器配置都采用液晶显示器。
2、领导应用层:领导层日常操作以数据查询、信息浏览、图文分析、产品演示、文件批阅等为主,领导层工作时间相对比较紧张,配置以数据检索速度快、图象信息分辨清晰类型的计算机,一般配置主流产品的中高档设备,在内存(512M)和显示卡(128M显存以上)等设备上应达到高档配置,结合目前市场价格在8500元左右。
信息化设备采购和管理办法
信息化设备采购和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系统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工作,根据《系统网络技术规范》,特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化设备,主要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类设备、终端设备、移动设备、机柜、配线架、KVM、空调、UPS、传输设备等.其中终端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遵照市局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信息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办)负责系统信息化设备的采购前期的规划、采购后的使用、管理等工作.具体采购、报废等由办公室负责,基层信息管理员配合信息办做好信息化设备管理工作。
第四条上级部门基于特殊的业务要求配发的设备,对其管理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信息化设备采购第五条信息化采购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政府采购流程规范,并遵守相关财务制度。
信息化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规范和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信息化采购应当按照立项申请、专家论证、立项审批、项目采购、具体实施和事后评估六个流程按步骤实施,原则上不得减少流程或变更流程次序。
第七条建立信息化采购立项申请制度.信息化采购必须提出立项申请,并填写《信息化采购审批表》.立项申请由信息办负责信息化具体项目的工作人员提出,内容应包括立项理由和立项内容,并提交信息办负责人初审。
信息办负责人接到立项申请后,认为理由充分并符合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同意立项申请,并转入专家论证;否则,驳回立项申请。
第八条建立信息化采购专家论证制度.信息化采购必须经专家论证。
信息化采购通过立项申请后,信息办应从专家库中抽取熟悉该项采购的人员组成专家组,对采购项目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并提交论证意见。
具体负责项目的采购人员应参与论证,但不得担任本次采购的论证专家。
第九条信息化采购通过立项申请和专家论证后,信息办应将立项申请和专家论证意见提请分管信息化的局长审批.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项目采购。
第十条信息化采购应当按照立项申请的采购内容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xxxxxx(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设备管理,确保信息设备正常、可靠、有效地运行,保证各单位日常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xxxxxx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化设备包括:计算机类设备(台式、便携式、服务器、显示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音视频输入、输出设备、可移动存储设备等)、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电话、投影仪、防爆对讲设备、视频监控、无线巡检设备、一卡通等。
第三条公司信息化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公司信息化设备管理原则是:科学合理地规划、配置、更新和维护公司信息化设备,实现信息化设备的动态化和常态化管理,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高效和稳定的信息化支持。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信息化设备的计划、购置、使用、维护、维修、费用及报废等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六条科技信息部是公司信息化设备的主管部门,负责对信息化设备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及维护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贯彻执行公司信息化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二)制定公司信息化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监督实施;(三)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单位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工作;(四)负责对各单位信息化设备日常管理进行考核;(五)汇总、审核、编制公司信息化设备年度计划,并按要求上报。
第七条信息化设备属地单位是信息化设备日常管理及保养的责任单位,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负责在科技信息部的指导下建立《信息资产清单表》(内容包括:资产名称、资产类型、安全级别、所在位置、用途、责任人等);(二)负责本单位属地区域内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及日常保养,认真做好“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故障、防雷击”的“六防”工作。
第三章设备计划管理第八条为体现厉行节约的原则,在满足正常办公、生产运行需求的条件下,公司在帐的信息化设备的更新年限不低于4年。
第九条更新的信息化设备,要按照各单位上报给科技信息部的岗位需求,以及公司所批计划内容直接发给最终使用者,各单位不得进行二次分配,科技信息部将把计划实行准确率作为考核内容,纳入考核范围。
第十条每年的信息化设备采购以更新为主,对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确实不能使用或维修费用过高的信息化设备,逐步实施更新计划。
第十一条新增人员办公用计算机类设备,根据人事处提供的新增人员或岗位变动情况,酌情配置。
第十二条每年8月1日-9月30日,各单位将管理人员新增情况报至科技信息部,作为更新办公用计算机的依据;将符合报废年限的在用计算机列入更新申报计划,并提出性能需求。
第十三条每年10月1日-11月30日,科技信息部将对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根据规划计划处分配的资金额度,按设备更新比例编制完成公司下一年度信息化设备更新计划,报规划计划处。
规划计划处根据财务处提供的下一年度公司零购更新额度进行总体平衡后,将信息化设备纳入下一年度公司零购更新计划,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形成正式年度计划。
第四章选型与配置管理第十四条公司信息化设备更新由各单位提出需求配置及性能要求,科技信息部按照中油统一要求选型,物资采购部负责购置。
第十五条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信息化设备的选型应贴切用户需求,坚持实用可靠、性能稳定、价格合理、服务优良的原则,统一型号和标准,方便维修和维护。
主要内容如下:网络设备:选用思科、华为、中兴、华三品牌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系列产品;PC服务器:选用联想公司、惠普公司、戴尔公司的系列产品;笔记本电脑:正科级以上领导岗位确因工作需要,配置联想Thinkpad系列产品。
其他人员如因工作特殊需要,可配置联想品牌系列产品;台式计算机:选用联想公司的商用机系列产品;激光打印机:选用惠普公司的HP Laserjet系列产品;电话:选用TCL或步步高系列产品;投影仪:选用爱普生、夏普、索尼公司系列产品;防爆对讲设备:选用摩托罗拉、南阳一通公司系列产品;视频监控:选用海康威视、北京高博公司系列产品;无线巡检设备:选用北京兰德华公司系列产品;一卡通:选用中控科技、杭州立方公司系列产品。
第十六条科技信息部负责审核用户需求,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跟踪,检查产品质量和服务。
根据质量、服务和市场变化情况调整设备选型。
第五章设备使用管理第十七条属地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信息化设备的硬件管理负总责。
第十八条设备使用人为直接责任人,负责设备日常管理及保养,并执行以下规定:(一)不得让设备在空闲时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不得人为损坏,不得在设备上堆压重物,避免强光照射设备表面,让其处于通风环境下;(二)非连续运行设备养成人走关机的良好习惯;(三)用于个人办公的信息化设备,均归个人负责保管。
领用(退回)任何设备时,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四)办公计算机类设备原则上只能专人专用。
非必要时,不能将机器交由他人操作(特别是非本单位人员)。
未经本人同意,不能擅自在他人的机器上进行任何操作;(五)严禁擅自将私有或外来的零配件及设备加入到本单位内部的信息化设备或网络中。
第十九条因工作不负责任或不遵守操作规程而造成信息化设备损坏的人员必须进行等额经济赔偿。
第二十条各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对任何信息化设备硬件进行拆卸或改动。
第六章设备维护、维修管理第二十一条科技信息部负责信息化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第二十二条信息化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使用单位或使用人应立即向科技信息部帮助热线(xxxxxx)申请维修。
第二十三条经科技信息部技术人员确认需要维修硬件的,设备使用单位或使用人按照信息化设备维修流程,填写《信息化设备维修单》,本单位审批后提交科技信息部进行维修。
第二十四条科技信息部负责公司信息化设备的维修工作,应在收到正式维修申请后一个工作日内确定维修及解决方案。
第二十五条属地单位须建立《信息化设备维护台账》,台账内容要详细记录设备维修及配件更换情况。
因属地单位维护或保管不当,导致信息化设备损坏或丢失,须照价赔偿。
第二十六条为保护知识产权,新购入办公计算机设备如未随机安装正版操作系统(Windows的商业版Bussnies、专业版Professional、企业版Enterprise或旗舰版Ultimate),不允许该设备接入公司网络,科技信息部不提供任何维护服务。
第七章经费管理第二十七条经费来源及维修经费列支渠道:(一)信息化设备购置由科技信息部统一报公司申请专项资金采购;(二)信息化设备维修费从公司每年度下达的网络维护费中列支,由科技信息部统一管理;(三)信息化设备维修费仅用于全公司各单位信息化设备维修,不准挪作他用。
第二十八条键盘、鼠标等维护费用由各单位、各部门承担,在低值易耗品费用中列支。
第二十九条因未尽到保管职责而造成信息化设备损坏或丢失,所发生的维修等费用,由属地单位承担。
第八章报废与处置第三十条当信息化设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作报废处理:(一)使用年限超过6年(暂定)的;(二)因技术更新或超过使用年限造成性能降低,主要部件损坏,无法修复的;(三)因产品质量原因,故障率较高,不能正常运行,又无法改造利用的;(四)维修费用超过设备原值50%以上,不具有维修价值的。
第三十一条报废手续(一)需报废的信息化设备由使用单位按公司资产报废相关流程办理;(二)科技信息部组织人员进行技术鉴定,信息化设备报废鉴定时须登记报废设备详情并进行客观鉴定。
第三十二条报废处置(一)凡经批准报废的信息化设备,须经科技信息部鉴定后,统一交物资采购部,严禁各单位自行处置;(二)各单位交回的已报废信息化设备,要保持完整,不得私自拆卸或挪作它用;(三)报废信息化设备上交前,由使用人负责备份设备内存储的有用数据并对敏感信息进行彻底删除。
第九章附则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科技信息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录:1.《具体事项考核细则》2.《信息资产清单表》3.《信息化设备维护台账》4.《信息化设备维修单》1附录《xxxxxx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具体事项考核细则序考核条款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号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二条属地单位负责在科技信息部的指导下建立《信息资产清单表》(内容包括:资产名称、资产类型、安全级别、所在位置、用途、责任人等)。
更新的信息化设备,要按照各单位上报给科技信息部的岗位需求,以及公司所批计划内容直接发给最终使用者,各单位不得进行二次分配。
每年8月1日-9月30日,各单位将管理人员新增情况报至科技信息部,作为更新办公用计算机的依据;科技信息部将符合报属地单位未按要求建立《信息资产清单表》,处罚属地单位1分/次。
各单位更新的设备要按照上报的岗位需求进行分配,挪作他用的,处罚该单位0.5分/次。
各单位未按时间要求上报办公计算机更新需求的,处罚该部门0.2分/次。
废年限的在用计算机列入更新申报计划,并提出性能需求。
第十三条每年10月1日-11月30日,科技信息部将对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未按要求编制信息化设备更新计划,处罚科技信息部0.5附录2信息资产清单表编号:-- HJ01 -//-单位简称部门简称表单号填表日期序号附录3信息化设备维护台账编号:--//-单位简称部门简称填表日期序号附录4信息化设备维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