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药方总结

合集下载

方剂超强总结

方剂超强总结

一、药物组成配比:⒈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⒉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⒊六一散:滑石:甘草=6:1⒋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5:1⒌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3:2⒍旋覆代赭汤:旋复花:代赭石=3:1⒎麦门冬汤:麦冬:半夏=7:1⒏枳术丸:白术:枳实=2:1二、配伍特点:⒈培土生金:泻白散、参苓白术散、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

⒉金水相生:百合固金汤。

⒊滋水涵木:一贯煎。

4.清金平木:羚角钩藤汤。

⒌壮水制火: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⒍通因通用:大承气汤、芍药汤、桂枝茯苓丸、枳实导滞丸。

⒎散中寓收:小青龙汤。

⒏火郁发之:普济消毒饮、清胃散。

⒐逆流挽舟:败毒散。

⒑增水行舟:增液承气汤、增液汤。

⒒辛凉平剂:银翘散;⒓辛凉轻剂:桑菊饮;⒔辛凉重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⒕“苦寒直折”代表方:黄连解毒汤。

⒖“甘温除热法”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⒗“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代表方:黄土汤。

⒘治疗“风痰眩晕和痰厥头痛”的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⒙体现“辛开苦降”的是:半夏泻心汤、枳实消痞丸、小陷胸汤三、方义解析:1、“甘草”的配伍用意:⑴麻黄汤:①缓峻以防伤正(麻、桂);②调和诸药(麻、杏)。

⑵桂枝汤:扶正祛邪⑶逍遥散:益气和中,兼缓肝急。

⑷白虎汤:①护中;②缓峻。

⑸仙方活命饮:调药缓峻。

⑹四逆汤:①解毒,缓峻;②益气和中;③调和诸药。

⑺当归四逆汤:益气健脾2.“桂枝”的配伍用意:⑴枳实薤白桂枝汤:①通阳散寒;②降逆平冲。

⑵桃核承气汤:通行血脉。

⑶五苓散:①解表散寒;②温阳化气。

⑷苓桂术甘汤:①温阳化饮;②化气利水;③平冲降逆。

3.“芍药”的配伍用意:真武汤:①利小便;②缓急止腹痛;③养血柔筋;④敛阴护阴。

4.“桂枝芍药等量伍”的配伍用意:桂枝汤:①营卫同治,邪正兼顾;②相辅相成,汗而有源,滋而能化;③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5.“人参”的配伍用意:⑴败毒散:扶正祛邪。

①扶助正气鼓邪外出;②使祛邪而不伤正气。

病症药方总结

病症药方总结

病症药方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体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

了解一些常见病症的药方,对于及时缓解不适、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常见病症及其对应的药方。

感冒是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

对于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较轻,多喝水、多休息往往就能自行恢复。

但如果症状较为明显,如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等,可以服用一些感冒药,如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感冒灵颗粒等。

如果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热止痛。

咳嗽也是常见的症状。

对于干咳无痰的情况,可以服用右美沙芬等止咳药。

如果咳嗽有痰,尤其是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以选择氨溴索、氨溴特罗等祛痰药。

若是因为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还需要同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消化不良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如果出现胃胀、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可以服用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等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帮助消化。

也可以服用一些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来调节肠道菌群。

腹泻同样较为常见。

如果是轻度的腹泻,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可以服用蒙脱石散来止泻。

如果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需要使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

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

对于紧张性头痛,可以通过休息、放松来缓解。

如果疼痛较为剧烈,可以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药物。

但如果头痛频繁发作或症状严重,就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失眠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对于偶尔的失眠,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

如果失眠较为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助眠药物,如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等。

皮肤过敏也时有发生。

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可以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物,同时外用炉甘石洗剂来缓解瘙痒。

需要注意的是,药方的使用应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有些药物可能会有副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者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病症药方总结

病症药方总结

病症药方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体难免会出现各种不适和病症。

了解一些常见病症的药方,对于及时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病症的药方。

感冒是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

对于风寒感冒,症状通常表现为怕冷、头痛、鼻塞、流清涕等。

此时,可以用生姜红糖水来缓解。

做法很简单,将生姜切成片,加入适量红糖,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生姜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红糖能够补充能量、调和药性。

如果是风热感冒,症状多为发热、喉咙痛、咳嗽、流黄涕等。

可以试试金银花菊花茶。

取金银花、菊花各适量,用开水冲泡饮用。

金银花和菊花都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咳嗽也是常见的病症之一。

对于干咳无痰的情况,可以用雪梨炖川贝。

将雪梨去核,放入适量川贝粉,加入少量冰糖,隔水炖煮。

雪梨润肺止咳,川贝清热化痰。

如果是咳嗽有痰,尤其是白痰,可以用陈皮煮水喝。

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

消化不良也是经常困扰人们的问题。

如果是因为饮食积滞导致的消化不良,出现胃胀、胃痛、口臭等症状,可以服用保和丸。

这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的功效。

如果是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等,可以用山药粥来调理。

将山药去皮切块,与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山药健脾益胃,能帮助改善脾胃功能。

失眠是很多人面临的难题。

对于轻度失眠,可以试试睡前喝一杯热牛奶。

牛奶中含有色氨酸,有助于促进睡眠。

还可以用酸枣仁汤,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如果失眠较为严重,可以考虑服用安神补脑液等中成药。

痛经对于女性来说是个不小的烦恼。

如果是受寒引起的痛经,伴有小腹冷痛、经行不畅等症状,可以用红糖姜水热敷腹部,同时口服艾附暖宫丸。

如果是气血瘀滞导致的痛经,表现为经前或经期腹痛、乳房胀痛等,可以服用益母草颗粒,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效果。

高血压也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

可以用玉米须泡水喝,玉米须有利尿降压的作用。

还可以多吃一些芹菜,芹菜中的芹菜素有助于降低血压。

20种病的特效中药秘方验方

20种病的特效中药秘方验方

20种病的特效中药秘方验方中药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许多中药具有治疗各种疾病的特效。

本文将介绍20种疾病的特效中药秘方验方,帮助人们了解中药的疗效,以及适用于不同病症的中药治疗方案。

一、感冒中药秘方:麻黄汤材料: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制法:将材料加水煎煮15分钟,去渣,分3次服用。

功效:解表散寒,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

二、胃痛中药秘方:保和丸材料:白术15克、党参12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陈皮6克、甘草6克制法:将材料研磨成粉末,加蜂蜜搅拌均匀,制成丸剂,每次服用10粒。

功效:健脾和胃,用于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三、失眠中药秘方:安神补脑丸材料:夜交藤15克、远志12克、桑枝12克、龙眼肉12克、当归9克、炙黄芪9克制法:将材料加水煎煮15分钟,去渣,分2次服用。

功效:安神养心,用于失眠、健忘等症状。

四、高血压中药秘方:天王补心丹材料:三七15克、丹参15克、黄芪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红花9克制法:将材料研磨成粉末,加蜂蜜搅拌均匀,制成丸剂,每次服用10粒。

功效:降血压,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五、便秘中药秘方:润肠丸材料:大黄15克、枳壳12克、芒硝9克、车前草12克、知母9克、甘草6克制法:将材料加水煎煮15分钟,去渣,分2次服用。

功效:润肠通便,用于便秘、腹胀等症状。

六、痔疮中药秘方:血府逐瘀丸材料:没药15克、五灵脂12克、黄连9克、苦参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制法:将材料研磨成粉末,加蜂蜜搅拌均匀,制成丸剂,每次服用10粒。

功效:活血化瘀,用于痔疮出血、肿痛等症状。

七、湿疹中药秘方:清噬丸材料:黄芩15克、白芷12克、炙甘草9克、石膏12克、地骨皮9克、薄荷9克制法:将材料加水煎煮15分钟,去渣,分3次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用于湿疹、皮疹等症状。

八、贫血中药秘方:八珍汤材料:熟地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黄芪9克、炙甘草9克、枸杞子9克、大枣9克制法:将材料加水煎煮15分钟,去渣,分2次服用。

药方案例病症

药方案例病症

药方案例病症引言药方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症制定。

在医学领域,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配方。

本文将提供一些常见病症的药方案例,让读者了解治疗疾病的一般步骤和药物选择。

病症一: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一般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药方来治疗感冒。

药物清单•感冒清热颗粒:每次一袋,每日三次•牛黄解毒片:每次两片,每日两次•999感冒灵胶囊:每次两粒,每日三次使用方法1.将感冒清热颗粒溶于温水中,搅拌均匀,口服。

每日三次,连续三天。

2.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两片,每日两次,饭后服用。

连续五天。

3.999感冒灵胶囊口服,每次两粒,每日三次,饭后服用。

病症二:胃炎胃炎是一种胃黏膜的炎症,表现为胃部疼痛、反酸等症状。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药方来治疗胃炎。

药物清单•酮洛芬胶囊:每次两粒,每日三次•正露丸:每次一包,每日三次•洋地黄毛蕊花颗粒:每次一袋,每日两次使用方法1.酮洛芬胶囊口服,每次两粒,每日三次,饭后服用。

2.正露丸口服,每次一包,每日三次,饭后服用。

3.洋地黄毛蕊花颗粒溶于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口服。

每日两次,连续五天。

病症三: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一般表现为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药方来治疗高血压。

药物清单•缬沙坦胶囊:每次一粒,每日一次•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次一片,每日一次•通心络胶囊:每次两粒,每日三次使用方法1.缬沙坦胶囊口服,每次一粒,每日一次,饭后服用。

2.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每次一片,每日一次,饭后服用。

3.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两粒,每日三次,饭后服用。

病症四: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一般表现为焦虑、紧张等症状。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药方来治疗焦虑症。

药物清单•帕罗西汀片:每次一片,每日一次•安定片:每次一片,每日二次•青霉胺片:每次一片,每日一次使用方法1.帕罗西汀片口服,每次一片,每日一次,饭后服用。

2.安定片口服,每次一片,每日二次,饭后服用。

常见病中药配方解析

常见病中药配方解析

痰湿清半夏15g 黄芪15g 黄莲10g 党参15g炙甘草10g 桂枝15g 白芍15g 柴胡15g柿蒂15g 丁香15g 枳实15g 防己15g茯苓15g 冬瓜皮30g 荷叶30g 白术15g山楂30g湿寒清半夏15g 黄芪15g 黄莲10g 党参15g炙甘草10g 桂枝15g 白芍15g 柴胡15g柿蒂15g 丁香15g 枳实15g 干姜10g生姜5片大枣10 枚清解脂肪丸黄芪20g 党参20g 茯苓20g 防己20g 人参8g白术15g 首乌15g 泽泻35g 山楂30g 茵陈蒿30g水牛角30g 仙灵脾30g 大黄10g脱发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脾阳虚的中医治疗法:基本方药:小建中汤加减:白芍15g、桂枝10g、干姜10g、黄芪12g、白术10g、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0g、饴糖30g(兑服)、甘草10g。

本方能甘温补中,益气散寒。

1实脾饮加减:茯苓15g、白术12g、大腹皮10g、干姜10g、草果10g、附片6g、厚朴10g、猪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0g、牛膝IOg。

本方能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2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20g、桂枝12g、白术15g、法半夏10g、干姜6g、黄芪12g、甘草10g。

本方能健肿益气,温阳化饮。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 毫升,分3 次温服。

3加减变化:脘腹冷痛,手足不温者,用基本方(1)加蜀椒6g、广木香10g 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病。

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短少,伴气短乏力者,用基本方(2)加黄芪15g、党参10先,补益小气。

若呕吐清水痰涎,伴脘腹胀满者,用基本方(3)加厚朴10g、砂仁8g、大腹皮10g 以理气温胃。

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治脾虚不化茯苓、党参、白术各60 克,神曲、麦山楂、山药、砂仁、陈皮、肉豆蔻霜各30 克,木香、黄连、甘草各22克,共研细末,水泛为健脾丸,每服9 克,日 2 服,温开水送。

中医常用经方28个

中医常用经方28个

中医常用经方28个中医经方是指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治疗方案,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方的使用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可以调理身体,提高健康水平。

下面介绍中医常用经方28个,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经方的应用。

1. 人参养心汤:主治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是一种常用的养心安神方。

2. 小柴胡汤:主治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如郁郁而怒、胸胁胀闷等。

3. 十枣汤:主治饮食积滞所致的胃痛、胀满、反胃、呕吐等症状。

4. 四逆汤:主治寒邪外袭引起的急性发热、寒战、肢冷等病症。

5. 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不足引起的腰痛、头晕耳鸣等症状。

6. 保和丸:主治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7. 逍遥散:主治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眩晕、耳鸣等症状。

8. 十全大补汤:主治气血两虚引起的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

9. 眠风丸:主治肝风上扰引起的眩晕、头痛、耳鸣等症状。

10. 清心丸:主治心火旺盛引起的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

11. 白虎汤:主治内热外寒引起的发热、口渴、汗出等症状。

12. 玉屏风散:主治肺热咳嗽引起的咳嗽、咯血、胸闷等症状。

13. 小青龙汤:主治暑湿伤寒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酸痛等症状。

14. 温胆汤:主治胆囊湿热引起的胁痛、胸闷、苔黄等症状。

15. 通脉四逆散:主治血瘀阻络引起的心绞痛、脉细数等症状。

16. 参附汤: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引起的肢体无力、舌强不曲等症状。

17. 赤小豆汤:主治水肿引起的面部浮肿、尿少、腰痛等症状。

18. 桂枝加附子汤:主治寒湿阻络引起的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19. 冲剂:主治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0. 通窍活血汤: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引起的肢体麻木、舌强不曲等症状。

21. 烧煎饮:主治湿热壅盛引起的黄疸、舌苔厚腻等症状。

22. 射干饮子:主治心悸不宁、胸闷、咳嗽等症状。

23. 栀子豉汤:主治胸膈疼痛、咳嗽等症状。

24. 桑螵蛸丸:主治大便燥结、膀胱炎等症状。

病症药方总结

病症药方总结
前列腺炎:茯苓、黄柏、车前子、王不留行、丹参、牛膝、甘草、败酱草、地黄、白花蛇舌草、山甲、泽泻、乌药、
前列腺增生:牛膝、黄芪、山甲、肉桂、桃仁、茯苓、琥珀、王不留行、车前子、泽泻
痤疮:黄芩、生地、甘草、白花蛇舌草、桑白皮、金银花、连翘、丹皮、当归、枇杷叶、白芷
黄褐斑:当归、地黄、茯苓、赤芍、川芎、红花、丹参、桃仁、柴胡甘草、白术、白芷
病窦综合征: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甘草、丹参、川芎、附子、麻黄、细辛、地黄
心肌炎:黄芪、甘草、麦冬、丹参、五味子、当归、党参、茯苓、生地、苦参、板蓝根、枣仁
冠心病:丹参、黄芪、党参、川芎、红花、麦冬、郁金、赤芍、五味子、当归、甘草、栝楼
慢性心衰:人参、茯苓、黄芪、附子、丹参、泽泻、葶苈子、川芎、赤芍、桂枝、白术、车前子
软组织损伤:红花、没药、乳香、川乌、草乌、栀子、大黄、当归、赤芍、樟脑、血竭、细辛、南星、麝香、冰片
肥胖病:泽泻、山楂、草决明、黄芪、防己、白术、茯苓、大黄、枳壳、丹参、荷叶、半夏
高血脂症:山楂、何首乌、泽泻、丹参、大黄、草决明、黄芪、人参、柴胡、枸杞子、葛根、黄精
脂肪肝:山楂、丹参、泽泻、柴胡、决明子、何首乌、枳壳、半夏、郁金、海藻、大黄、虎杖
骨质增生:威灵仙、当归、骨碎补、乳香、川乌、草乌、没药、川芎、甘草、马钱子丹参、甘草、白芍、桂枝、威灵仙、黄芪、羌活、红花、细辛、没药、牛膝、乳香
类风湿;甘草、黄芪、桂枝、当归、鸡血藤、牛膝、川乌、威灵仙、蜈蚣、白芍、秦艽、独活、红花、全蝎
痛风:牛膝、黄柏、苍术、防己、甘草、赤芍、萆薢、车前子、当归、忍冬藤、丹皮、桂枝、金钱草、独活
原发性肝癌:白术、鳖甲、柴胡、茯苓、黄芪、莪术、白芍、甘草、郁金、丹参、香附、半夏、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八月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组织损伤:红花、没药、乳香、川乌、草乌、栀子、大黄、当归、赤芍、樟脑、血竭、细辛、南星、麝香、冰片
肥胖病:泽泻、山楂、草决明、黄芪、防己、白术、茯苓、大黄、枳壳、丹参、荷叶、半夏
高血脂症:山楂、何首乌、泽泻、丹参、大黄、草决明、黄芪、人参、柴胡、枸杞子、葛根、黄精
脂肪肝:山楂、丹参、泽泻、柴胡、决明子、何首乌、枳壳、半夏、郁金、海藻、大黄、虎杖
糖尿病:黄芪、山药、丹参、葛根、玄参、苍术、生地、花粉、麦冬、黄连、山萸肉、鬼箭羽(其中:黄芪配山药将尿糖;丹参配葛根降血糖和血脂;玄参配苍术降血糖预防并发症;生地、花粉、黄连、麦冬、山萸肉减轻三消症状;鬼箭羽配丹参、生地、葛根以改善微循环)
溃疡病:甘草、黄芪、白芍、元胡、白芨、海螵蛸、黄连、党参、白术、蒲公英、三七、丹参、枳壳、贝母
原发性肝癌:白术、鳖甲、柴胡、茯苓、黄芪、莪术、白芍、甘草、郁金、丹参、香附、半夏、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八月札
脑血栓形成:(1)汤剂:川芎、当归、地龙、赤芍、黄芪、丹参、桃仁、红花、牛膝、甘草(2)散剂:节菖蒲、人参、大黄、水蛭各20g,全蝎、蜈蚣各10g,麝香、熊胆各5g,冰片3g,。共研细粉,装胶囊,每粒0.5g,。3粒/日 3次吞服
黄疸型肝炎:茵陈、大黄、栀子、丹参、赤芍、郁金、柴胡、茯苓、板蓝根、虎杖、车前子、甘草
乙型肝炎:丹参、黄芪、柴胡、白术、白花蛇舌草、当归、茯苓、虎杖、茵陈、白芍、甘草
胆囊炎:柴胡、大黄、金钱草、郁金、甘草、白芍、枳壳、黄芩、茵陈、半夏、元胡、川楝子、蒲公英、木香、陈皮
肝硬化腹水:白术、茯苓、黄芪、丹参、泽泻、猪苓、鳖甲、郁金、大腹皮、当归、人参、车前子
脱敏煎(免疫):柴胡、防风、五味子、乌梅、甘草。(荆芥、蝉衣)
顽固性荨麻疹(秘方):犀角、生地、玄参、牛蒡子、苍术、升麻、防风、泽泻、猪苓、乌药、当归、白蒺藜、甘草、防己、麻黄
扁平疣;1,内服:桑叶、野菊花、僵蚕、制大黄、紫草、红花、土茯苓、牡蛎、磁石、薏苡仁、板蓝根、马齿苋。2,外用:蛇蜕、紫草、木贼、红花、板蓝根,同时配合维生素A 5万u/日3次
早搏:人参、丹参、苦参、麦冬、五味子、甘草、当归、黄芪、桂枝、茯苓、川芎、生地
心绞痛:丹参、党参、黄芪、当归、红花、栝楼、薤白、山楂、赤芍、三七、桂枝、甘草
结肠炎:党参、白芍、白术、甘草、黄芪、茯苓、黄连、乌梅、补骨脂、当归、赤石脂、干姜
肠易激综合征:白芍、甘草、陈皮、白术、党参、防风、柴胡、茯苓、枳壳、厚朴、木香、山药
骨质增生:威灵仙、当归、骨碎补、乳香、川乌、草乌、没药、川芎、甘草、马钱子、熟地、白芍、穿山甲、杜仲
颈椎病:葛根、川芎、当归、丹参、甘草、白芍、桂枝、威灵仙、黄芪、羌活、红花、细辛、没药、牛膝、乳香
类风湿;甘草、黄芪、桂枝、当归、鸡血藤、牛膝、川乌、威灵仙、蜈蚣、白芍、秦艽、独活、红花、全蝎
痛风:牛膝、黄柏、苍术、防己、甘草、赤芍、萆薢、车前子、当归、忍冬藤、丹皮、桂枝、金钱草、独活
浅表性胃炎:、木香、柴胡
萎缩性胃炎:白芍、甘草、黄芪、丹参、蒲公英、白术、党参、枳壳、茯苓、莪术、陈皮、鸡内金、当归、黄连、柴胡
返流性胃炎:枳壳、柴胡、白芍、甘草、白术、党参、半夏、陈皮、黄连、茯苓、大黄、郁金、代赭石、生姜、黄芩
头痛:川芎、当归、白芷、白芍、全蝎、细辛、钩藤、菊花、僵蚕、羌活、藁本、甘草
偏头痛:川芎、白芷、细辛、白芍、甘草、柴胡、羌活、全蝎、藁本、白芥子、黄芩、香附
脑梗塞:丹参、当归、黄芪、地龙、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水蛭、南星、牛膝、大黄
阳痿:淫羊藿、枸杞子、地黄、当归、菟丝子、巴戟天、蜈蚣、白芍、蛇床子、山芋肉、柴胡、甘草
胃脘痛:甘草、白芍、柴胡、半夏、砂仁、元胡、川楝子、白术、丹参、吴茱萸、黄连
上消化道出血:白芨、大黄、海螵蛸、三七、地榆、党参、仙鹤草、黄连、甘草、茜草
胰腺炎:大黄、枳实、柴胡、黄芩、元胡、白芍、甘草、木香、半夏、厚朴、芒硝、蒲公英
胆石症:金钱草、郁金、大黄、柴胡、鸡内金、枳壳、茵陈、白芍、元胡、海金沙、黄芩、木香、甘草
前列腺炎:茯苓、黄柏、车前子、王不留行、丹参、牛膝、甘草、败酱草、地黄、白花蛇舌草、山甲、泽泻、乌药、
前列腺增生:牛膝、黄芪、山甲、肉桂、桃仁、茯苓、琥珀、王不留行、车前子、泽泻
痤疮:黄芩、生地、甘草、白花蛇舌草、桑白皮、金银花、连翘、丹皮、当归、枇杷叶、白芷
黄褐斑:当归、地黄、茯苓、赤芍、川芎、红花、丹参、桃仁、柴胡甘草、白术、白芷
病窦综合征: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甘草、丹参、川芎、附子、麻黄、细辛、地黄
心肌炎:黄芪、甘草、麦冬、丹参、五味子、当归、党参、茯苓、生地、苦参、板蓝根、枣仁
冠心病:丹参、黄芪、党参、川芎、红花、麦冬、郁金、赤芍、五味子、当归、甘草、栝楼
慢性心衰:人参、茯苓、黄芪、附子、丹参、泽泻、葶苈子、川芎、赤芍、桂枝、白术、车前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