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讲义设计-微生物学(进阶)04微生物的生态
高中生物学竞赛辅导课件微生物的控制(共44张ppt)
2020/5/18
25
抗微生物剂是一类能够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 质
根据它们抗微生物的特性可分为:
抑菌剂 杀菌剂
用机理是这类物质结合到核糖体上抑 制蛋白质合成,导致生长停止,由于 它们同核糖体结合不紧,它们在浓度 降低时又会游离出来,核糖体合成蛋 白质的能力恢复,使生长恢复
2020/5/18
18
2020/5/18
19
• 紫外线 • X—Ray、ß—射线、γ—射线
2020/5/18
20
原理—细胞DNA吸收能量,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干扰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设备:紫外灯(30~40W) 适用于空间及物品表面的消毒
缺点:穿透力弱,不能透过玻璃,UV照射可产生臭氧(有 害)。
▪ 抑制蛋白质合成;
如: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
▪干扰核酸代谢;
2020/5/如18 :利福霉素、新生霉素、丝裂霉素、灰黄霉素
40
抗药性
抗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在微生物或肿瘤细胞多次与药 物接触发生敏感性降低的现象,是微生物对药物所具有的相 对抗性。对同一种微生物和肿瘤细胞而言,抗药性与敏感性 是相对的,抗药性增强,则敏感性降低。抗药性的程度一般 以该药物对某种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来衡量。
• 消毒剂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 微生物种类 • 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 • 环境因素
2020/5/18
31
各种抗微生物化学制剂杀菌能力的比较标准
在临床上最早使用的消毒剂----石炭酸
石炭酸系数: 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
2020高中生物学竞赛辅导课件(周德庆版)绪论:微生物分类(共16张PPT)
亚级
亚种
界 门 纲 目科属 种
基本单位
真菌门 Eumycophyta 子囊菌纲 Ascomycetes 内孢霉目 Endomycetales 内孢霉科 E.domcetaceae 酵母属 Saccharomyces 啤酒酵母 S.Cerevisiae Hansen
常用的几种分类概念
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微生物有机体的集合,它们在进 化发育阶段上有一定的共同形态和生理特征。现代分 类学上规定种内菌株的DNA同源性≧70% 亚种:种的进一步细分,一般指其某一明显而稳定的 特征与模式中不同的种。 菌株(品系):来源不同的同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均 可称为菌株。 群:有些微生物的特征介于两种微生物之间,我们把 这两种微生物及其中间类型统称为一个群
例如Bacillus可用Bac.表示。
种名是拉丁语中的形容词,表示微生物的次 要特征。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ns aureus)
aureus是形容词,意思是“金黄色的”。
种名也有用人名或地名来表示的。例如巴氏 芽孢杆菌(Bacillus pasteurii),保加利亚乳杆 菌(Lactobacteriurn bulgaricus)。
属名是拉丁词或希腊词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 所构成。它是一个名词,用以表示该属的主要 特征。
例如芽孢杆菌(Bacillus)表示能形成芽孢的杆状菌。
属名有时可用人名或地名来表示。
例如Pasteurella pestis (鼠疫巴斯德氏菌), 志贺氏杆菌属(Shigella)。
属名在上下文重复出现的情况下,可以缩写。
菌系统学手册(第一版)
放线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著的放线菌目分
科、分属检索表
生物竞赛辅导——微生物学知识梳理
生物竞赛辅导——微生物学知识梳理生物竞赛辅导——微生物学知识梳理微生物学绪论第一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二章病毒和亚病毒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第四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第八章传染和免疫第九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知识要点]一、微生物的概念1、概念: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三大特点:个体小(常小于0.1mm,以卩m为单位);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等。
3、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是其他几点的基础。
(想一想为什么?)4、分类/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二、微生物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1、列文虎克(荷兰)最早观察到细菌。
2、巴斯德(法国)(1)提出了生命只能来自生命的胚种学说,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2)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3)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4)巴斯德消毒法:60?65C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3、柯赫(德国)(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a、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土豆切面T营养明胶T营养琼脂(平皿)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c、流动蒸汽灭菌d、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a、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c、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具体内容是:① 在每一相同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②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③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④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微生物学授课
❖ 丝状真菌的生活史
霉菌的无性孢子直接由生 殖菌丝的分化而形成,常见的 有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 子和分生孢子。
霉菌的有性繁殖过程包括 质配、核配、减数分裂三个过 程,常见的有性孢子卵孢子、 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56
❖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化学控制: ❖ 抗微生物剂: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 抗代谢物:用及生长因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干扰微生物 ❖ 抗生素: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抑菌或杀菌能力 物理控制: ❖ 高温灭菌:灼烧、煮沸、干热、湿热灭菌 ❖ 过滤除菌 ❖ 高渗作用抑菌 ❖ 辐射和超声波处理 ❖ 干燥
57
四、微生物发酵工业 ❖ 利用生物特性和发酵理论,通过现代化的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工业化规模生产,使受培养的微生物或动植物细
胞积累所需产品的一门技术学科。
58
❖ 微生物发酵工业的一般流程
种子扩大培养
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灭菌
空气除菌
发酵设备
发酵生产
下游处理
59
❖ 菌种及其扩大培养 菌种的选育 ❖ 自然育种 ❖ 诱变育种 ❖ 杂交育种 ❖ 基因工程育种 种子扩大培养流程——二【三】级种子扩大培养 ❖ 斜面菌种->一级种子摇床培养->二级种子罐培养【->三级种子罐培养】->发酵罐生产
25
13.细菌内含物的种类和分布
碳 源
糖源: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 蓝细菌芽孢杆菌等
及
能 源
聚-ß-羟丁酸: 固氮菌、产碱菌、肠杆菌
类
硫源:迂回螺菌菌、白喉棒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氮源类
藻青素:蓝细菌含有 藻青蛋白:蓝细菌含有
磷源(异染粒):迂回螺菌、白喉棒杆菌和分枝杆菌含有
26
14.原核生物鞭毛的结构
2020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讲义-微生物学(进阶)06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四、毒力岛(pathogenicity island, PAI)
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PAI是指病原菌的某个或某些毒力基因群,分子结构与功能有别于细菌染色体,但位于细菌染色体之内,因此称之为“岛”。PAI虽然是染色体的DNA片段,但两端往往具有重复序列与插入元件,其G+Cmol%及密码使用与细菌染色体有明显差异,分子量较大,多为30~40kb,也有达100kb者。
细菌与其他生物一样,通过遗传(heredity)与变异(variation)生存与发展。所谓细菌的遗传,系指亲代细菌与子代细菌的相似性,它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是各种细菌存在的根据。所谓细菌的变异,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细菌之间的不相似性,细菌得以发展进化。
第一节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基因组(genome)
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r)是一类特殊的质粒,可在某种属关系差异较大的微生物中转移,例如在大肠杆菌与酵母之间。利用它可携带质核或真核微生物的外源序列。
高中生物竞赛复习课件动物生态学——第四章-生态系统
4.1 生态系统概论
在一定时间或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互作用,相互依
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大小不等,小到一个池塘,大至一个
生物圈.
4.1 生态系统概论
五个共同特性
是生态学上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内部调节能力有限,越复杂自我调节能
次级生产量 食物种群
动物未得到的
动物得到的
动物吃进
被同化的 次级生产量
动物未吃进
未被同化的
呼吸代谢
被更高一级取食
未取食
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
常用符号 同化量(A);摄食量(C);净生产量(P) 同一营养级的生态效率 同化效率=A/Cx100% 组织生长效率=P/Ax100% 生态生长效率=P/Cx100% 不同营养级的生态效率 利用效率=At/Pt-1 x100% 生产效率=Pt/Pt-1 x100% 同化效率=At/At-1 x100% 摄食效率=Ct/Ct-1 x100%
41生态系统概论4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421生态系统中的能和能流422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4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431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43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类型433生态系统中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4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分解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规范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倍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成分
- 生产者:自养生物 - 消费者:异养生物,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 物、杂食动物 一级消费者或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 二级消费者或一级肉食动物:以昆虫为食的鸟 类 三级消费者或二级肉食动物:狼、蛇 四级消费者或三级肉食动物:虎、鹰 - 分解者:还原者或小型消费者,如细菌、真菌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2020年南师附中生物竞赛辅导讲义设计-生物反应04微生物反应器操作
2020年高中生物学竞赛春季疫情辅导讲义生物反应2020.4南京4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19世纪生物学家巴斯德坚持由糖变为酒精的发酵过程是由细胞产生的,而毕希纳却发现磨碎了的酵母仍能使糖发酵产生酒精,认为发酵是由活细胞产生的非生命物质引起的,称为酶。
可见微生物反应与酶促反应在催化作用的实质看是一致的。
区别在于微生物反应过程是自催化过程,生物反应过程中出现菌体增殖;酶促反应过程中,酶只可能失活,不可能增多。
4.1微生物反应的质量能量衡算 4.1.1 微生物反应式在微生物细胞中,包含的酶促反应成百上千,产物是否也是这样多呢?并非如此。
这是由于一个反应的产物,又是另一个反应的基质,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条代谢途径,如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
由于存在精巧的代谢调控,如正反馈、副反馈,中间产物不会大量积累,最终大量积累的只是少数几种终产物。
可见,我们不仅没有可能一个一个研究微生物细胞中的酶反应,也没这个必要。
我们可采用黑箱的研究方法,只考虑其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因此,微生物反应过程可以用微生物反应式表示:碳源 + 氮源 + O 2 菌体 + CO 2 + H 2O + 产物与普通化学反应及酶促反应不同的是,在微生物反应式中,出现了菌体项。
菌体可以用实验化学式来表示。
我们来看微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见教材P 49表3-2)。
在微生物细胞中,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占菌体干重的90%左右,因此可用实验化学式表示:C αH βN γO δ,通常令α=1。
例1:细菌的化学元素测定结果是:碳元素含量(干重)53%,氢元素7.3%,氮元素12.0%,氧元素19.%,确定其化学式。
解:α = 165.1125313.7==β2.01253140.12==γ27.01253160.19==δ 细菌的化学式:CH 1.65N 0.2O 0.27表4-1 微生物的元素组成[1]微生物反应式中各项系数的确定,部分通过实验测定,部分根据元素平衡计算确定。
《微生物的生态》PPT课件
a
3
微生物生态 研究处于环境中的微生物和与微生物
相联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条件,以 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分支科学。
研究微生物生态的意义: 发掘丰富的菌种资源,推动进化、分
类的研究,开发应用微生物制剂,生态农 业、生物能源、生态平衡、智治理环境污 染
a
4
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a
10
发酵性微生物区系(Fermentative microbial
flora)
是指对新鲜有机物很为敏感在有新鲜有机物 进入时可爆发性地旺盛发育,而在新鲜有机物 消失后又很快消退的微生物类群。如格兰氏阴 性无芽孢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链霉菌、 根霉、曲霉、木霉、镰刀霉等
有新鲜有机物时发酵性微生物区系占优势。 衰退后,土著性微生物区系重占优势
采样 测定
饮用水消毒常用方法:加入液态氯或 次氯酸盐
a
16
三. 空气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在空气中只能短时间停留,就要落地, 大部分死亡,包括一些人体病原菌, 但结核、白喉 ,炭疽等杆菌和肺炎双球菌、
葡萄球菌、流或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抗性 比较强。能传染疾病。
微生物在空气传播的距离是无限的,因而 其分布是世界性的。
万个/克土),纤毛虫,鞭毛虫、肉足虫等为主,
它们以其它微生物和有机物碎片为食,对其它几类
微生物的数量起调节作用。
数量分布:
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a
7
影响因数
例如:
有机物含量(水平)、 湿度、pH、土壤类型、 深度、施肥、季节;
不同土壤中的微生物的 数量
施肥对土壤中微生物数 量的影响
不同深度的土壤中所含 的微生物的数量
苏高中生物竞赛理论辅导课件-微生物学进阶ppt绪论
4.纯种培养技术
微生物纯种培养技术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 践中有着极其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若为微 生物提供一个初级培养的实验方法并不复杂, 但要使微生物在大规模生产中良好地生长或累 积代谢产物,就得考虑一些最为合理的培养装 置和有效的工艺条件,并且还要在整个微生物 的发酵过程中严防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即防止 杂菌污染。发酵罐的发明及大规模地普及使用, 它为生物工程学开辟了崭新的前景。同时微生 物发酵工业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3、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 对于生物的分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曾把所有 的生物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两大类。
• 微生物中有些类群,如原生动物,细胞柔软行而不 具细胞壁,可运动,不行光合作用,属于动物。有 些类群,如藻类具细胞壁,行光合作用,归于植物。 但是许多细菌具细胞壁、可运动,又不行光合作用, 将它们归于植物界或动物界均不合适。
2.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技术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 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而对灭菌技术的原理等作出科学解释的是巴斯 德,他所进行的举世闻名的曲颈瓶实验,不仅 彻底否定了当时十分流行的“生命自然发生学 说”,而且为微生物学中的无菌技术的创立和 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无菌操作
3.纯种分离技术
③把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 究的新水平;
④微生物学以独立的学科形式开始形成。
苏高中生物竞赛理论辅导课件-微生物 学(进 阶)绪 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讲义微生物学(进阶篇)2020.5湖南长郡第四章微生物的生态(1.5学时)[内容提要] 微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包括细菌在内的微生物群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的种类和分布,水的细菌学检测最具有公共卫生意义,微生物气溶胶受到重视。
正常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相互间有互生、拮抗、寄生、吞食等复杂关系。
动物体的政党菌群一旦失调可导致疾病。
应用益生菌及益生元对动物有一定保健作用。
以病原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为标准,可将动物分为无菌动物、悉生动物、SPF动物、清洁动物及普通动物,经常使用的实验动物属后三种。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碳、氮等物质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没有微生物一切生物就将不复存在。
生态学(ecology)是一门研究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也就是说是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科学。
因此,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就是研究微生物群-微生物区系(microflora)或正常菌群(normal bacterial flora)对其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种类很多,适应能力强,繁殖迅速,个体微小易借气流和水流广泛散播,并且有些还能形成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休眠体,所以在自然界中具有极广的分布。
在许许多多的微生物中,大部分对动植物生长和工农业生产是无害的或有益的,但也有一小部分是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原微生物。
因此,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研究微生物间及其与他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有助于利用其有益方面而控制其有害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在土壤、水及空气中广泛分布,种类繁多,相互影响,构成了一定的微生物区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备受重视,具有相应的检测指标。
一、土壤、水、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一)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土壤具备着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水分、气体环境、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并能防止日光直射的杀伤作用,是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故有微生物天然培养基之称。
土壤是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最大的贮藏所,是一切自然环境微生物来源的主要策源地,是人类利用微生物资源的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1. 种类: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藻类和噬菌体等。
各种微生物含量的变化很大,但以细菌为最多,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
据估计,每亩耕作土壤中,细菌的湿重约有90~225 kg;放线菌数量仅次于细菌,占总数的5%~30%;真菌数量次于放线菌,螺旋体、藻类和噬菌体较少。
2. 分布:从地球终年结冰的极地、高山到炎热的赤道地带,甚至酷热的沙漠和深海底层的泥土都有微生物存在,但其种类和数量,随着土层深度、有机物质的含量、湿度、温度、酸碱度以及土壤的类型不同而异。
表层土壤由于受日光照射和干燥,微生物数量较少;在离地面10~20cm深的土层中微生物数量最多,愈往深处则微生物愈少,在数米深的土层处几乎可达无菌状态。
(二)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在各种水域中都生存着细菌和其它微生物。
由于不同水域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种类和含量、光照度、酸碱度、渗透压、温度、含氧量和有毒物质的含量等差异很大,因而使各种水域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呈现明显的差异。
在有机物丰富的水中,微生物不但能够生存并且还能大量地繁殖,因此,水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天然培养基。
1. 种类:水中的微生物主要为腐生性细菌,其次还有真菌、螺旋体、噬菌体、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此外,还有很多非水生性的微生物,常随着土壤、动物的排泄物、动植物残体、垃圾、污水和雨水等而汇集于水中。
2. 分布:一般地面水比地下水含菌种类多,数量大;雨水和雪水含菌数量小,特别是在乡村和高山区的雨水和雪水。
在自然界中,水源虽不断受到污染,但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不断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日光照射的杀菌作用、水中原生动物的吞噬和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水中悬浮颗粒粘附细菌发生沉淀、清洁支流的冲淡以及水中其它理化因素的作用,可使水中的微生物大量地减少,使水逐渐净化变清,这就是水的自净作用。
(三)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空气中不含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还有直射日光的杀菌作用,因此不是微生物良好的生存场所。
但是人和动植物体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能通过飞沫或尘埃等散布于空气中,以气溶胶(aerosol )的形式存在。
1. 种类: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地区、海拔高度、季节、气候等环境条件而有不同。
2. 分布:一般在畜舍、公共场所、医院、宿舍、城市街道的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最高,而在大洋、高山、高空、森林、草地、田野、终年积雪的山脉或极地上空的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就极少;由于尘埃的自然沉降,越近地面的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越高;冬季地面被冰雪覆盖时,空气中的微生物很少,多风干燥季节,空气中微生物较多,雨后空气中的微生物很少。
二、土壤、水、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传播(一)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土壤传染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随动植物残体、人畜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一起进入土壤的。
一些人和动物的病原菌与其它病原微生物,在条件适宜时以土壤为媒介,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即为土壤传染。
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只能在土壤中存活较短时间,只有少数抵抗力强的能形成芽孢的病原菌,其芽孢能在土壤中生存数年甚至几十年。
此外,还有一些抵抗力较强的无芽胞病原菌也能生存较长时间(表4-1)。
土壤一旦污染了这些病原菌,则可成为疫源地,随时都有可能使人和动物感染相应的传染病。
(二)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土壤传染病原微生物可随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尸体以及医院、兽医院、屠宰场、皮毛加工厂等排出的污水和垃圾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源,可通过大小河流广泛传播,或透过土壤侵入地下水,可由污染的饮水引起人和动物传播病发生,许多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往往顺着河流或供水系统迅速蔓延,即为水传染。
病原微生物进入水中后,常因水的自净作用而难以长期存活,也有些病原菌可在水中生存相当时间,成为传染的疫源。
(三)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土壤传染空气中一般没有病原微生物存在,但在医院、兽医院以及畜禽厩舍附近的空气中,常悬浮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或尘埃,健康人或动物往往因吸入而感染,分别称为飞沫传染和尘埃传染,总称为空气传染。
进入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一般很易死亡,只有一些抵抗力较强的表4-1 几种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生存时间化脓性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s ) 达2个月 巴氏杆菌(Pasteurella ) 在土壤表层生存不超过14天 布氏杆菌(Brucella ) 可达100天 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rhuriopathiae ) 166天(在土壤尸体内)病原微生物可在空气中生存一个时期。
三、土壤、水、空气的细菌学检验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土壤、水和空气,常可成为传染的来源或媒介,引起传染病流行。
因此,进行土壤、水和空气的细菌学检查,测定细菌对土壤、水和空气污染的性质和程度,对于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以及环境的卫生学监督与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污染于土壤、水和空气中的病原菌和其它病原微生物种类多但数量小,逐一检查难以进行或不易检出,某些病原微生物检查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条件,故常以测定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等作为细菌学指标。
细菌总数是指于固体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单位重量(g)、容积(ml)、表面积(cm2)或体积(m3)的被检样品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它只反映一群在普通营养琼脂中生长的、嗜温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细菌菌落总数,常作为被检样品受污染程度的标志,用作土壤、水、空气和食品等卫生学评价的依据。
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7℃培养24 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这一群细菌包括埃希氏菌属、枸橼酸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中的一部分和沙门氏菌属肠道亚种的细菌,它们主要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故以此作为土壤、水和食品等受粪便污染的标志,以其含量多少来判定卫生质量。
大肠菌群数是指100g(或100ml)检样内所含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 MPN)。
有时为了更确切地反映粪便污染,用粪大肠菌群作指标。
是指在44 0.5℃培养24 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在蛋白胨水中生长产生靛基质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主要是指大肠杆菌。
我国曾以大肠杆菌指数或大肠杆菌价作为粪便污染的卫生指标。
大肠杆菌指数是指每1000 ml水中检出的大肠杆菌数,而大肠杆菌价是指能检出大肠杆菌的最小水量(ml)。
第二节正常动物体的细菌动物的皮肤、粘膜以及一切与外界环境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气管、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都有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存在。
但机体的内部组织器官,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
在这些微生物中,有的是长期生活在动物体表或体内的共生的或寄生的微生物,称为自身菌系(autochthonous flora)或常住菌系(resident flora);也有的是从土壤、水、空气和动物所接触的环境中污染的,称为外来菌系(allochthonous flora)或过路菌系(transient flora)。
原籍菌是微生物与其宿主在共同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自在动物体内特定的部位定居繁殖,定殖区域内的菌类及其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正常情况下对宿主健康有益或无害,具有免疫、营养及生物拮抗的作用。
外籍菌一般不能定殖在皮肤和粘膜表面,如果发生了定殖往往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
一、正常动物体内细菌的生态关系在正常动物的体表或体内腔道经常有一层微生物或微生物层存在,它们对宿主不但无害,而且是有益的和必需的,这一微生物层即称为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crobiota)或正常菌群。
(一)微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在一个微生物种群内的个体间存在着协作和竞争关系。
协作是由单个微生物互相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或生长因子及信息素(pheromonas)而产生的,在利用不溶性养料及遗传交换等方面发挥作用,使一方或双方受益。
竞争包括微生物间对于营养物质、光线、氧、栖息地等的竞争以及有毒代谢产物积聚对相互生长的影响等,使一方或双方受害。
在微生物密度极低时,不存在任何相互影响。
一般来说,在低密度时协作关系占优势;高密度时竞争关系占优势。
因此,微生物种群内的个体,各自以最大生长率而达到最适种群密度状态。
(二)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在同一环境中相互间受益还是受害,可将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共生、拮抗、寄生及吞噬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