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4课习题及答案
2020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第4课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学习本单元,一是学会运用图表或者图示,分别梳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在各个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即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将科技、文学艺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相联系。
[学习目标]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2.外传及其影响(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①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②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4)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加快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总之,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使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1.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文帝或景帝时期的墓葬中的一张纸。
该纸薄而软,纸面平滑,纸上用黑色线条绘制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
从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提示由材料可知至迟自西汉前期就已经出现了纸,并且已传到西域地区。
2.四大发明的西传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十进位值制和珠算1.十进位值制(1)古代中国人发明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2)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关键是逢十进一,方便运算,被马克思称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算筹记数法,完全具有今天通行的十进位值制的功能。
2.珠算(1)珠算盘的发明与应用。
公元2世纪发明了珠算盘。
北宋时期,穿档定珠算盘已普遍使用。
明代为适应商业发展,珠算盘的运用更加广泛。
明代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所有的运算全部使用珠算盘。
(2)传播:珠算法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欧洲。
3.《九章算术》书影珠算盘(1)材料分别反映的古代中国数学计算的成就是什么?(2)《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有何地位?提示(1)《九章算术》:运算方法;珠算盘:计算工具。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学案: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习目标]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思想主张(1)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2)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3)诗文写作风格: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2.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和《续焚书》等。
3.影响: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
1.明末清初为何会出现众多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提示经济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高度强化和明清易代的激烈的阶级和民族矛盾的冲突;思想上程朱理学的僵化和八股取士的禁锢;外部环境,西学东渐,西风渐入。
2.(教材第19页学习思考)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李贽的这一认识?提示李贽的这一认识是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否定,是对“私欲”和个性的客观肯定,表现了他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的精神。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三大进步思想家2.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思想主张①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著有《潜书》。
②政治上,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2)评价①他的言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他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思维点拨]明清之际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
他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筑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但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思想仍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
3.比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指出各自的侧重点。
提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思想侧重点的不同4.提示(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单选题1.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A.人定胜天B.君权神授C.无为而治D.民贵君轻2.奠定后世中医理论基础的古代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3.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尊奉的是下列哪种思想()A.黄老思想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4.“辞藻华丽,笔法铺张”下列符合这一体裁特点的文学体是A.楚辞B.汉赋C.乐府诗D.宋词5.下列关于西汉时期刺史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B.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而产生C.皇权空前加强的表现D.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是其主要的职责6.“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材料反应的是A.西周的分封制B.西汉的郡国制C.唐朝的藩镇D.元代的行省制7.西汉初年,统治者尊奉黄老之学,文帝景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其表现有A.轻徭薄赋,与民休息B.推崇儒学,罢黜百家C.任用酷吏,打击豪强D.平定匈奴,安定边疆8.两千年来,儒家学说不仅居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A.受古代帝王的尊崇与提倡B.普设孔庙,官方定期祭孔C.儒家经典是历代选官依据D.戏剧将忠孝观念普及于民9.汉和帝时期,窦太后临朝,其兄弟窦宪、窦景等,并居机要,掌握实权。
窦氏一门富贵,其子弟亲戚无不飞黄腾达。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皇帝年幼B.外戚专权C.政治腐败D.君主专制10.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
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渗入了“天人感应”之道,迎合“君主专政”的需要B.摒弃了神学的思想,主张“王道治国”的理念C.主张无限扩大君权,维护专制统治D.从尊崇“黄老之学”发展到了“格物致知”11.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二单元第4课一、素养达标1.(2022·吉林延边期末)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原始统一,这是一种极度完善的和谐之美。
”该学者认为古希腊( B )A.个人主义泛滥B.重视理性精神C.忽视现实幸福D.缺乏人文主义解析:根据材料中“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的思想……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等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古希腊是用理性来描绘自然、物质世界的,是重视理性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理性精神,希腊民族用理性来认识、探索世界,而不是个人主义泛滥,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原始统一”可知,并没有忽视现实幸福,故排除C项;材料内容反映希腊民族重视人、人的思想,故排除D项。
2.(2022·湖南益阳期末)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主张历史学不应该取悦流俗,而应该以叙述历史的真实为最高目标,首先必须完全抛弃历史著作之中的神话和传说的因素,这是关键所在。
他借伯利克里之口,说出了他的基本观点:“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
”材料反映出修昔底德的思想( D )A.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B.立足于对历史真相的观察C.成为了当时社会主流观念D.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本质解析:修昔底德主张历史学应该力求叙述真实的历史,抛弃神话和传说的因素,强调人的重要和人的价值,反映出修昔底德的思想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本质,D项正确;“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说法绝对,A项错误;“立足于对历史真相的观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修昔底德的思想成为了当时社会“主流”观念,C项错误。
3.(2022·岳阳)“希腊人在奉祭宙斯的节日里举办奥林匹亚运动会,运动会吸引了来自全希腊的运动员,于是宙斯神的节日也成了全国性的假日,在此月内,全希腊境内的所有战争都要宣布休战……节日期间还应时开了集市,届时人们从各地赶来,献祭宙斯神,观看比赛,盛况空前。
2020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背景 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出现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 后的第三次思想活跃局面。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反对 封建 君主专制 的进步思想。 2.思想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 而已矣”,提出限制 君权 的主张。 (2)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 工商皆本。 3.著作 《明夷待访录》。 4.影响 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 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张问达弹劾的是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解析:《藏书》《焚书》是李贽的著作,李贽对孔子和儒
家经典的批判被视为异端学说。
答案:A
3.阅读下列李贽的言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材料三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若无私,则无心矣。”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李贽的主要思想。(不得摘抄原文)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 (3)你是如何看待李贽思想的?
题组二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进步思想 4.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夫
为政之患,闻古人之效而悦之,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 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 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制度应适应时代发展 B.不能随意地变革制度 C.重视古制的内在价值 D.每代制度都自成系统 解析:材料意为制定制度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 A、B、C 三项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D 项显然未 体现 ,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部编版)2020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李贽一生著述颇丰,但其著述先后数次被禁毁,民间盗印、假托者不绝。
主要原因是他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C.动摇了理学的统治地位D.挑战了孔子的权威性【答案】D2.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
这表明李贽A.反对尊崇孔子B.提倡独立思考C.反对专制皇权D.批判程朱理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新儒学。
李贽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反对尊崇孔子”与材料“读孔子之书”“学仲尼之精神”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不拘泥于其书”“说其未说之话”“不仿其形态”可知强调要独立思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皇权的态度,排除C项;“批判程朱理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3.李贽称赞汉朝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A.提倡拜金主义,鼓励发展工商实业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
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武则天当皇帝、商鞅变法、吴起变法以及农民起义等的评价正好与李贽的观点相反,这说明李贽反对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可以排除。
4.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答案】C5.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指出,《明夷待访录》“之最高原理出于《孟子》之‘贵民’与《礼运》之‘天下为公’……(黄宗羲论君臣关系)其立言亦悉依《孟子》。
2021年高二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测评练习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1.古希腊的四大“冠冕赛会”: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皮提亚竞技赛会、尼米亚竞技赛会、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不但是希腊人祭祀神灵的宗教仪式,更是希腊人自己的盛大节日,它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之情。
据此可推知,古希腊的“冠冕赛会”()A.加剧了各城邦间的矛盾B.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形成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是希腊人自己的盛大节日”“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之情”可知,材料内容强调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城邦间矛盾、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内容,故A、C、D三项都与材料无关,排除。
2.(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与古希腊时期的先哲们处于同一时代,他们所面临的相同政治环境是()A.工商业和航海业发达B.社会经济生活丰富多彩C.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D.政治氛围相对宽松自由答案D解析抓住题干关键词“相同”“政治环境”,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落,诸侯争霸,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时期,在此时期内,百家争鸣是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特征;而古希腊实行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故而两者的政治环境都相对宽松自由,故选D项。
3.下图《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雕刻家米隆的代表作,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也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
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
运动员所呈现的形态()A.由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所决定B.显示出古希腊雕刻艺术已完全成熟C.是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答案A“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掷铁饼者》反映的运动员形象,侧面折射了古希腊人热爱体育运动、身体健康匀称的特征,可以看出运动员所呈现的形态由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所决定,故选A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习题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基础达标1.他是福建人,他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他一生以“异端”自居,以反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这里的他是指 (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李贽 D.王夫之答案:C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以为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故“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反映黄宗羲( ) A.痛恨君主专制 B.反对儒家学说C.鼓吹君主集权 D.倡导君主立宪答案:A3.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说明他主张( )A.经世致用 B.为政以德C.心即理也 D.独尊儒术答案:A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批判君主专制B.反对经世致用C.提倡重农抑商 D.主张学习西方答案:A5.(2014·滨州模拟)李贽在《焚书》一书中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的这一思想( )A.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B.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C.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念和要求解析:据材料可知,李贽将天理和人欲统一,二者并存,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市民阶层的享乐要求,故D项正确;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是王夫之,故A项错误;李贽只是儒学的自我调整,故B、C项错误。
答案:D6.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
“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是针对宋明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而提出,但又继承儒家思想的民本等思想,因此B项符合题意。
答案:B7.研究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三晚”最重要:一是晚周;二是晚明;三是晚清。
晚明——明清鼎革,那是一个文化冲突非常剧烈的时期,“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02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教材分析】本课是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二单元分别介绍了古代西亚、北非文化、古代西欧文化、南亚文化、东亚文化和美洲文化。
本课主要讲授了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5世纪欧洲文化的基本发展脉络。
古典希腊和罗马文化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欧基督教文明在此基础上形成。
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的文化深受东正教的影响。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中古西欧文化”和“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第一子目介绍了古希腊哲学、文学、建筑、史学成就和古罗马的法律、建筑、立法成就等。
第二子目介绍了中古时期,西欧基督教文化的兴起及发展和中世纪的文学成就。
客观评价了中古时期西欧文化在继承、保存古典文化方面的贡献。
第三子目介绍了拜占庭帝国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及俄罗斯文化对拜占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分析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特点及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中古时期西欧文化的形成,分析西欧文化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3.了解拜占庭文化,分析拜占庭文化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4.了解俄罗斯的形成,分析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及表现。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东正教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难点:认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欧洲文化发展中的表现与作用。
理解欧洲文化的形成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帕特农神庙》和《罗马万神殿》图片,通过图信息可知它们分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典型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1.古典希腊文化:(1)概况①以巴尔干半岛南部为中心区域。
②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文化高度发展。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和第4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训练(含答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黄仁宇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隋唐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A.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B.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2.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
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
”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
杨绾认为科举制 ( )A.考试内容有失偏颇B.选拔标准不合时宜C.选才路径沿袭传统D.录取原则公平公正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4.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知识性错误的一项是()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谈谈科举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5.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6.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这说明宋朝( )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7.元代废除尚书、门下省,以中书省为最高的行政机关,其长官中书令一职,由皇太子亲任。
“惟皇太子立,必兼中书令”,中书令之下,才设丞相。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解析版)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一、单选题1.据学者研究,西汉初期就同姓诸王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而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由此表可知,这一时期分封的同姓王A.加剧了政治统治的腐败B.背离了设置时的初衷C.严重削弱了中央的权威D.不可都视为割据势力【答案】D【解析】解读表格信息可知,西汉初期,同姓的诸侯王的类型比较多样,不单是“反叛型”,且“反叛中央的原因多种多样”,这说明当时的同姓王不全都是割据势力,所以不能把西汉同姓诸王一概视为割据势力,不能一笔抹杀西汉同姓分封制对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D项。
A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政治统治腐败的结论,排除;B项,西汉分封同姓王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材料来看,绝大多数同姓王“在各自的封国内恪尽职守,为汉藩辅”说明没有背离设置时的初衷,排除;C项,西汉的同姓王不全是割据势力,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没有削弱中央的权威,排除。
2.下图是《西汉前期形势图》。
由此可知郡国并行西汉初年央地关系:郡县制(中央主导)与分封制(地方主导)并行A.起到了削藩弱国的作用B.是汉承秦制的具体表现C.为地方分裂埋下了隐患D.导致东方六国死灰复燃【答案】C【解析】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其中郡县制是中央主导,而分封制却由地方主导,由于分封制度下王侯的权力较大,中央难以进行垂直管理,这为后来地方分裂埋下了隐患,故C项正确。
材料中的郡国并行制加大了地方的权力,并不是起到了削藩弱国的作用,A错误;秦朝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B错误;秦朝统一了六国,汉代的该措施并不会导致东方六国死灰复燃,D错误。
3.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
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西汉初年A.中央辖郡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B.中央政府完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C.统治者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答案】D【解析】由统计图表中“中央辖郡”和“王国辖郡”可以看出都有“郡”,并不能体现中央辖郡的地位比王国辖郡高,故A错误;图表中中央政府所辖郡的数量和人口数均远远少于王国,而这是西汉初年由政府设立郡国并行制的情况,不能说明中央政府已为王国势力控制,中央政府受到王国势力的威胁是在西汉中期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西汉,实行郡县制还是封国制,是由中央政府或者皇帝来决定的,故排除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央所辖郡的数量是王国所辖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人口数却是王国所辖的二分之一。
高中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试题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一、选择题1.关于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特征,学者们在研究中,有的概括为“人本化”特征,有的概括为“思辨性”特征。
这些概括( )【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古希腊教育仅仅教授辩论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表明古希腊教育的内容,故B项错误;“人本化”强调以人为本,“思辨性”强调人的思维,都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故C项正确;“人本化”“思辨性”不等于主观主义,故D项错误。
2. 柏拉图的“学园”的门上写着一行字:“不懂几何学者不许入内。
”这说明( )A.“学园”主要是研究数学的学校【答案】B【解析】柏拉图的“学园”不仅研究政治,传授进行政治活动的本领,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因此才会有“不懂几何学者不准入内”的限制,故B项正确。
柏拉图的“学园”主要以研究政治哲学为主,故A项错误;柏拉图生活的时代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文化普及率较低,故C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自然科学与治国的关系,故D项错误。
3.古希腊《荷马史诗》中记载了在远古时期,希腊人在诸神的支持下,凭借智慧最终攻克了特洛伊城。
19世纪考古学家在土耳其发掘出了古特洛伊城的遗址及其在公元前12世纪遭受战争的痕迹。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荷马史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荷马史诗》的描述属于历史纪实【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涉及的考古结果,可知古特洛伊城在公元前12世纪曾遭受战争的破坏,从而证明了《荷马史诗》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记载有些可能是真实的,故B项正确;题干中虽涉及“希腊人在诸神的支持下”等字眼,但并不能体现古希腊的主流思想是神灵崇拜,故A项错误;C项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题干中的考古发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荷马史诗》的有些叙述可能是真实的,但不能由此断定《荷马史诗》的描述均属于历史纪实,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4.希罗多德认为“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苏格拉底则认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训练点1李贽的离经叛道1.冯元仲称赞李贽“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
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B )A.民为贵,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水则载舟,水则覆舟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解析:A项是孟子的主张,C项是荀子的主张,D项是程颐的主张,李贽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所以选B。
2.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答:“绝对不能。
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 A )解析:李贽是我国古代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反对迷信孔子为“天生圣人”,反对封建道义,主张寡妇再嫁,肯定妇女的地位。
可见他的思想和程颐的思想明显对立。
3.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
这体现了李贽( C )A.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B.对科举制度的否定C.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D.希望得到后人认可解析:根据材料“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可知,李贽反对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科场当以选士”可知,李贽并不反对科举考试,故B项错误;材料“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表明李贽在批判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的同时,又希望自己的学说成为科举的内容,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可知,李贽并不仅仅希望得到后人的认可,故D 项错误。
4.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 B )《论语》卷一经文评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年谱,后人心诀。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2: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题
学案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基础达标]1.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
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答案』 D『解析』A项“彻底”说法错误,其仅是挑战了孔子的权威;B项不是李贽的思想,其并没有提出政治主张;C项“道家学说”说法错误,对象应该是宋明理学,故D项正确。
2.下列思想家与其主张相匹配的是()A.老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董仲舒——“存天理,灭人欲”C.朱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答案』 D『解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观点;“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思想观点,故A、B、C三项对应不正确;“天下为主,君为客”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是黄宗羲的观点。
3.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中最早反映了明清时期时代要求的是()A.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B.政治上要“趋时更新”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能力。
A是李贽的思想,B是王夫之的思想,C是顾炎武的思想,D是黄宗羲的思想,最早的是A。
4.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思想。
D项属于黄宗羲思想,具有反封建专制启蒙色彩。
A是孟子的思想,B是荀子的思想,C是董仲舒的思想,A、C都是维护君主统治,B是朴素唯物思想。
5.顾炎武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思想,主要是为了()A.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B.反对君主专制独裁C.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D.通过继承和创新来发展儒家学说『答案』 A『解析』顾炎武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张骞通西域2.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这个时期被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
其主要原因是()A.皇帝幼龄即位B.宦官外戚专权C.黄巾军大起义D.地方军阀割据4.中国古代古史系统一般以“三皇五帝”作为起点,但《史记》则跳过三皇,直接从五帝中的黄帝开始写起,并称“学者多称五帝,尚(久远)矣”“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规范,严谨)”。
这反映出司马迁()A.以儒家视角观察、研究历史B.“重证求信”的治史原则C.重视平民阶层对历史的影响D.意在树立共同的国族认同5.下表为西汉中后期,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变化的统计,据此可知西汉中后期()皇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博士弟子100人200人 1 000人 3 000人7 000人A.C.士大夫放弃官本位的思想D.儒学的地位不断提升6.下表为史书中一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记述。
据此可知西汉时期()记述出处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汉书·食货志》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汉书·匡张孔马传》C.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7.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管理制度,不同的是汉朝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这种制度被称为“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两汉时期虽郡国并行,但仍以郡县制为主。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三、知识要点归纳(一)明清儒学活跃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二)概况:1、离经叛道的李贽(1)主张:(2)评价:2、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1)著作:(2)主张:(3)影响:3、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1)著作:(2)主张:(3)影响:4、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1)主张:(2)影响:(三)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评价:四、思维拓展比较明清之际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见《高考解密》P233)五、课堂运用1、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概括明清儒学活跃的社会背景: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
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
特别是明末农民战争“武器的批判”带动了批判的武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批判。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
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顾应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重科学、讲实际,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2、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材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然则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
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李贽《藏书》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材料二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何心隐论》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3第4课习题及答案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是高中历史必修3第4课的学习内容,接下来为你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3第4课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3第4课习题1.右图是位于福建泉州的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的故居,形成其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的原因有
①生活在明朝后期,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②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④晚年的入狱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哪些是其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表现
①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②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③主张维持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反对追求平等、个性④赞扬寡妇再嫁,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对于李贽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A.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不利于社会
稳定
B.他离经叛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端分子
C. 敢倡乱道,惑世诬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D.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类似经历是
A.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B.处在动荡的时代,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
C.中年都做过小官,感受到清朝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D.晚年都拒绝清政府的征辟
5.下列反映中华民族写照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6.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潮。
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7.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
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
他的代表作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坤舆万国全图》
8.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为此,他主张
A.反对空谈,文人应该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B.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即研究学问要解决现实问题
C.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D. 工、商皆民生之本
9.我们称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这主要是因为他
A.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
B.万物由元气构成,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
C.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D.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
10.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
11.明清(前期)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事实并不顺应时代特征的是
A.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宋应星:此书(按:《天工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D.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五府者什七,军屯者什二,民间者什一而已。
12.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13.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始终代表着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
B.其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C.从西汉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D.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积极作用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元始二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南北人口比例为1:3.2 ,就人才而言,两汉时代的三公九卿、儒林文苑人物也都集中于北方,南方几乎空白。
材料二:天宝初年,南北户口之比达到4:5 ,双方相去不远。
盛唐文化堪称南北共荣的文化,而北方仍略占优势,如唐前期北方进士的人数就明显多于南方。
材料三:明朝科举,南方人中进士的十倍于北方,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制,以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
材料四:有清一代,江苏状元约占全国一半,而苏州状元又近乎江苏的一半。
更重要的是著名学者,包括先进思想家和乾嘉考据派,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
请回答:
(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人才的区域分布特点。
(2)造成这种变化的经济原因主要是什么?
(3)材料四中提到有清一代先进思想家,请列出明末清初一位进步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予性好高,好高则倨傲而不能下。
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势仗富之人耳。
否则稍有片长寸善,虽隶卒人奴,无不拜也。
予性好洁,好洁则狷隘不能容。
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趋势谄富之人耳。
材料二: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豈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就此他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高中历史必修3第4课习题答案1.C 2.A 3.D 4.B 5.B
6.B
7.C
8.D
9.A
10.C 11.D 12.A 13.A
14.(1)唐朝以前北方人才数量多于南方,唐朝时南北相当,到明清时期,南方人才数量大大超过北方。
(2)汉代北方是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魏晋以来南方开始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政治。
王夫之:具有唯物主义观点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
15.(1)思想家:李贽;依据:从好高则倨傲、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等字眼中可以断定是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的反封建先驱李贽的言论。
(2)思想家:黄宗羲;结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