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技巧规范性
论中医术语的翻译策略
论中医术语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中医术语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直译法:直接将术语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
例如,将 "针灸" 翻译为 "acupuncture"。
2. 形容法:使用形容词或短语来描述中医术语的特点和功效。
例如,将 "活血化瘀" 翻译为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e stasis"。
3. 等效法:选择与中医术语在功能和效果上相似的西医术语进行翻译。
例如,将 "益气" 翻译为 "tonify the Qi"。
4. 借译法:借用已经广泛使用的音译词或英文缩写进行翻译。
例如,将 "气血" 翻译为 "Qi and Blood"。
5. 解释法:对不易翻译或没有直接对应的中医术语,进行解释或加注释。
例如,将 "气虚" 翻译为 "Qi deficiency (a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weak vital energy)"。
综合运用以上策略,在翻译中医术语时可以准确传达中医理念和概念的同时,保持翻译的易读性和准确性。
中医术语英译之我见
中医术语英译之我见摘要:中医学博大精深,其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
中医药对外交流和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而中医术语英译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中医药交流的枢纽。
本文对中医术语语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医术语英译应遵循的翻译原则,同时结合一些翻译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几点翻译策略。
关键词:中医术语英译翻译原则翻译策略1.引言中医术语英译是科技翻译,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翻译,翻译时要根据中医语言的风格和读者对象,实现内容准确完整,语言简练规范。
要达到中医英译标准化,就必须先从中医语言特点着手。
2.中医术语英译的困难2.1医哲交融导致中医语言模糊。
中医是以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学科。
一方面,中医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人生、生命,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如中医学上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原本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其中“相生相克”的学说包涵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后被中医学用来阐释人体的结构、生理和病理状况。
另一方面,中国哲学使得中医语言变得模棱两可,晦涩难懂,如阴阳、五行很难找到对等的英文翻译。
2.2文学性强导致中医英译文化障碍。
医学语言文学化是中医语言特点之一。
许多中医经典著作都以文言写成,其文体包含歌咏、诗赋等,语言具有浓厚的古典文学特点。
因此,中医英译时常面临以下两方面困难:一方面中医和西医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区别,另一方面中医中的一些治疗方法和技巧很难让西方人理解,甚至造成误解。
3.中医术语英译的翻译原则针对中医英译的困难,中医英译时应遵循忠实、准确、统一的原则。
3.1“忠实”原则。
这指正确地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出来,不苛求语法与句子结构的一致,却要求信息内涵的对等。
奈达关于顺乎自然的对等的论述,同样适用于中医英译。
中医理论中有一些概念,如阴阳、五行、藏象等,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
因此,中医术语英译是向读者传达的是中国古老的医学科学知识,译者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如“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的“贼风”是指引起人伤风感冒的致病因素,即可翻译为现代的医学术语pathogen,无须为了保持外国人并不能欣赏的古典文学及哲学而生硬地翻译为thief wind。
中医术语翻译的诀窍
中医术语翻译的诀窍由于中医术语高度概括,抽象深奥,且多采用古汉语表达,故给中医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的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医英语翻译乃是一种双重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
因为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古汉语,古代文化与现代汉语,现代文化之间的转换,然后再实现从现代汉语向英语,东方文化向西方文化的跨越。
这要求译者在具备翻译功底的同时,还须熟知中医学理论和扎实的古汉语知识。
本文就中医术语的翻译方法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科技英语常用构词法科技英语构词中,普遍运用复合法,缀合法,缩合法,首字母缩略等。
在中医术语翻译时可借鉴之。
1、复合法这类术语在中医术语翻译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其含义大多是各个词含义的叠加。
采用这种译法的优点是容易找到对应词,结构明了,易于理解缺点是译文往往不够简洁,例如活血化瘀。
2、缀合法此类术语的含义为词缀与词干意义的相加,特点是简洁,专业性强,与西医术语的可比性强,便于学术交流。
但在目前中医术语翻译中,这类词的使用比例并不高,如针灸。
3、缩合法其含义通常是构成该词的两个部分的词语意义相加,其特点类似缀合法。
例如针压。
4、首字母缩略这种方法在科技英语(包括医学英语)中使用得非常广泛,但在中医英语中却很少使用。
目前被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普遍接受的只有”中医”一词。
当然,也有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将温病缩略为。
首字母缩略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构词方式,可提高单位词汇的信息量。
但是,如何运用这一方法使中医术语趋于简洁,规范,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其他翻译方法1、词性的转换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不同,在翻译时要将中医术语的结构进行转换。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困境及解决方法
的标准 , 所 以就 出 现 了 “ d e f i c i e n c y ” 、 “ i n s u f f i c i e n -
c y ” 、 “ we a k n e s s ” 、 “ d e b i l i t y ” 、 “ h y p o f u n e t i o n ” 、 “ a s t h e n i —
音译法 ( 拼音法或不译法) 指的是直接借用汉语拼 音的方式代表某一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方法 。这种方 法在与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紧密关联 的术语英译 中用得 较多 , 它的优点是不会造成文 化缺省和信息流失 。例 如, “ 阴” 、 “ 阳” 是 中医学特有 的概念 , 若直译成“ s h a d e ” 和“ t h e s u n ” , 会 因辞害意, 让 外 国读 者 不 知 所 云。 “ 阴” 、 “ 阳” 直接音译成 “ y i n ” 、 “ y a n g ” , 既保 留了中 国传 统文化的特色, 又保留了译文的信息量。再如 , 中医学
词汇的准确选择 。例如 , “ 阴虚 ” 、 “ 阳虚” 、 “ 肾虚” 、 “ 脾
虚” 、 “ 肺虚 ” 、 “ 体虚 ” 中的“ 虚” 在翻译时到底该取 哪个
英语词汇 , 不同人 有不 同 的见 解和偏 爱 , 很 难达成 统 古代 的哲 学 思想 , 不能 直译 成 b r e a t h 或a i r , 这样信息显然不对 等。有学者 将之译成
( 一) 音译 法( t r a n s l i t e r a t i o n )
所在 。其 中,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公认 的标 准和规 范, 往往公说公有理 , 婆说婆有理 , 造成 了中医翻译实 践 中的种种 乱 象 , 也 给 中医药 国 际化 造成 了某种 障 碍 。标准缺失导致的后 果为 : 一 是大家都在摸 索 自己 喜欢 的技巧 , 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的翻译术语 。中医基 本名词术语英译术语的选择甚至和译 者的国别 、 年龄
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统一化
浅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统一化摘要:统一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有助于中医走向世界,有助于中外医学专家的合作交流。
本文探讨了对中医内涵理解达成一致和对翻译原则及方法达成共识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抛砖引玉,以引起对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中;名词术语;英译;标准为使中医走向世界,并成为与西医并驾齐驱的世界主流医学之一,除了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研究外,有必要对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进行规范和统一,这样才有利于中外医学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加快中医走向世界的脚步。
导致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不统一的原因有很多,本文旨在探讨要将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统一化,必先对中医内涵的理解达成一致,其次必须就翻译原则和方法达成共识。
因为确定统一的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的前提是对中医内涵理解和翻译原则及方法的一致认识。
具体分析如下:(二)对中医内涵的理解不一致对中医名词术语内涵理解的不一致,必然会导致英译版本的不同甚至误译。
比如:气血津液中的“气”有大致8种英译版本:qi; chi; vital energy; air; refined substance; functional activity; vital qi; nutriment flowing in the body; 这一中医术语中的“气”就有8种译法,究其原因是译者对“气”的不同理解:“能量”、“活动”、“物质”、“疾病中的一个阶段”、还是“营养物质”或“空气”。
再如:中医术语“痰饮”的4种英译版本:phlegm-retained fluid; phlegm and fluid retention; phlegm retention;phlegm-retention syndrome;中医学中“痰”的概念和现代医学额的痰不同,译为phlegm或sputum,都有不甚了了的情况,需加脚注,更何况能将其译为fluid吗?除此之外,有些译者甚至将中医的“生气”(生命力)理解为“发怒”,把中医术语“白虎历节”(关节肿痛)理解成“白色的老虎在奔跑”,把“五脏六腑”理解为“5个仓库和6个宫殿”。
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
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1. 嘿,你知道“阴阳”在中医药里怎么英译不?“Yin - Yang”呀。
就好比白天和黑夜,一个是阳,一个是阴,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呢。
比如说,一个人身体太“阳”了,可能就容易上火,就像夏天太阳太猛,大地都干涸了。
2. 咱来聊聊“气”这个词的英译,“Qi”。
这“气”啊,就像身体里的小发动机。
我有个朋友,老是没精打采的,中医就说他“气”不足。
这“气”在身体里到处跑,推动着身体各个机能运转呢。
3. “经络”的英译是“Meridian”。
这经络就像身体里的高速公路网哦。
我上次去看中医,医生说经络不通会导致很多毛病。
就像高速公路堵了,车就没法顺畅地跑,身体里的气血也一样。
4. “穴位”的英语是“Acupoint”。
穴位就像身体上的一个个小开关。
有次我头疼,中医在我头上的一个穴位按了几下,哎呀,就像打开了止痛的开关一样,立马感觉好多了。
5. “中药”的英译是“Chinese materia medica”。
这中药可神奇啦,就像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医药宝藏。
我奶奶生病就爱喝中药,那些草药熬出来的汤,感觉就像把大自然的力量都喝进肚子里了。
6. 你了解“方剂”的英译吗?是“Prescription”。
方剂就像是一个医药团队。
比如说一个治疗感冒的方剂,里面有好几味中药,就像团队里不同的成员,各自发挥着作用,一起把感冒这个“敌人”打败。
7. “炮制”的英语是“Processing”。
这炮制就像给中药做一场精心的改造。
我见过中药师傅炮制药材,把原本普普通通的药材,经过各种工序,就像把一个灰姑娘变成公主一样,药效都变得更厉害了。
8. “辨证论治”的英译是“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这就像医生当侦探呢。
我去看中医,医生又是看舌头,又是把脉,然后判断我的“证”,再根据这个来治疗。
就像侦探根据线索破案一样精准。
9. “四气五味”的英语是“Four natures and five flavors”。
中医药名词英译规范民族性原则与拼音的使用
中医药名词英译规范民族性原则与拼音的使用作者:洪梅朱建平王奎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第02期摘要:民族性原则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名的原则之一,中医药名词英译名的规范工作也应该遵循此原则。
本文结合中医药名词特点,主要探讨中医药名词英译名规范民族性原则的意蕴、策略。
认为确保翻译质量及准确传达中医药名词科学和文化双重内涵,民族性原则包括汉语拼音的使用不是第一位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中医药名词,英译,民族性原则,拼音中图分类号:N04;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4)02-0034-04Principle of Nationality in the Standardization Work of English TCM TermsHONG Mei ZHU Jianping WANG KuiAbstract:The pre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a new principle put forward by the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NCTST), as a new approach in producing a better standardiz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rms. Consequently, the standardization of English TCM terms also falls under this category. This work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the methods used for translating TCM terms,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Preserving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principle of “preserving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a new one, is vital for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inten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CM terminology.Keywords: TCM term, English translation, principle of nationality, Pinyin引言中医药名词的规范工作目前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其国际标准化工作,因日、韩等国的参与而遭遇巨大挑战。
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
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原则是将中国文化和语言特色与英语翻译相结合,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易于全球理解的及易于实施的国际标准。
以下旨在介绍这些原则:首先,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国际标准化应坚持严格按照词义进行翻译。
尽管中医术语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但翻译时应尽量按原词义准确翻译,如中文四诊翻译为:Four Diagnostic Procedures,遵循原义,不参杂任何多余信息。
其次,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语标准应坚持采用简练、清晰的表达形式,避免使用复杂的表达,原词意不变,避免了其他文化理解和国际趋势不稳定的影响。
再次,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要尽可能简洁,尽量缩短单词的字数,只强调单词的核心含义。
在中医药学中,有很多词语与七十二经脉和四诊等较为特殊知识相关,在此情况下,要尽量简短、稳定,而不是把翻译结果变得更复杂。
此外,翻译中要充分考虑中华文化的组成元素,及其在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及其功能,并考虑其与英语表达的对应,不能孤立于其语言本身而不能讲清楚。
按照以上原则,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国际标准化遵循一定的方法进行翻译。
首先,收集大量可供翻译的源文,然后根据源文原意匹配、修改其英译术语,最后能够达到英语翻译词语既保留中医特有文化又更加易懂。
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改变或简化词语,以减少理解成本。
最后,要重视相关学术研究的协作性,在收集、审查和修订文本时,以紧密协作的方式进行协作,以确保源文的准确性和翻译的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是一项值得引进的国际化标准,其核心原则是坚持按照源文义翻译,做到简洁清楚,结合当地文化特点,协同进行,以减少理解成本,使全球使用更加快捷和便捷。
中医药翻译技巧
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
• 规定性原则
“规定性”指的是对中医名词术语的译语在内涵上加以规 定,使其不能另有解释。 辩证: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 比照西医法
女子胞 髓海 水谷之海 水气 水臌 石蛾 • 词素翻译法 uterus brain stomach edema ascites chronic tonsilitis
•
阴阳学说方面 阴生阳长:yang growing while yin flourishing 阳杀阴藏:yang receding while yin concealing 阴阳消长:intertransformation/intermetamorphoses between yin and yang 阴平阳秘:yin and yang in equilibrium/balance 阴阳失调:imbalance/disorder of yin and yang 阴不抱阳:yin failing to maintain/sustain yang 阴阳离决:separation/dissociation of yin and yang 阴胜则阳病:yin excess causing yang deficiency hyper-yin causing hypo-yang 阴损及阳:yin-consumption involving yang 阴阳自和:reequilibrium between yin and yang/rebalanced yin and yang 阴阳两虚: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 阴阳胜复:alternative preponderance/predormin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重阴必阳:extreme yin causing/generating yang 重阳:doubled yang/superposed yang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摘要:一、引言1.中医概述2.中医国际化需求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的重要性1.提高国际交流效率2.促进中医学术传播3.提升中医在国际医疗领域的地位三、国际标准制定过程1.国内外专家共同参与2.广泛征求国内外意见3.严谨的审定过程四、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应用1.学术研究2.临床实践3.教育培训4.中医药产业发展五、结论1.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意义2.面对挑战,持续完善正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正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医在国际交流中的沟通效率,更能推动中医学术的全球化传播,提升中医在世界医疗领域的地位。
一、引言1.中医概述中医,又称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和总结出来的一种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的医学。
它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为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中医国际化需求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医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可和接受中医,将其纳入国家医疗体系。
然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翻译和解释存在一定程度的歧义和混乱,影响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因此,制定一套权威、规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的重要性1.提高国际交流效率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确立,有助于消除语言障碍,提高国际间的交流效率。
通过规范的翻译和解释,使中医学术成果更好地为国际同行所理解和接受。
2.促进中医学术传播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有助于推动中医学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促进国内外学者共同研究和发展中医,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推向世界。
3.提升中医在国际医疗领域的地位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中医在国际医疗领域的地位。
中医术语英译规范化探讨
中医术语英译规范化探讨[摘要]中医术语简约,且含义丰富。
然而中医英语术语的混乱局面不利于在国际上推广,同时国外从业者在临床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作者对它们进行中医词源学分析、比较,进而提出了有关中医术语翻译规范化的原则。
[关键词]中医术语直译音译目前中医术语的翻译大有百花齐放之势。
且看“肾虚”的翻译:deficiency of the kidney(金山词霸),insufficiency of the kidney(汉英大辞典,曹亚民主编/汉英双解常用中医名词术语,帅学忠主编),general weakness of the male sexual prowess (远东汉英大辞典,梁实秋主编),kidney vacuity (英汉、汉英中医辞典,Nigel 著),等等。
同一个术语竟然有十数种英译,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不必赘举。
因此规范中医英译已成当务之急。
翻译的首要原则是“信”,译文传达给读者的应该是exactly what is said or written in the source language。
译文要能够体现原作所涵盖的历史、文化、民族的特点,还要尽可能保持原作语言风格。
中医术语的特点是专业性很强,其中为数甚多的术语特别是有关症状的往往是描述性的,更可见它们是来自口语的。
比如,不得眠、食不下、不省人事、夜卧不安、半身出汗、痛如刀割、弦脉等等。
而在医学英语里,术语大多数来自拉丁语,属于Big Words,在日常用语里通常是使用不到的。
英译中医术语时直接套用医学英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可取,因为它失去了中医术语的原汁原味。
在很多情况下翻译时尽可以使用的日常英语。
比如邪风,就可以译成evil wind,不必使用pathogenic factor;表里、内外就可以直接译成exterior and interior/external and internal。
“除痰”就不必译成expectorate,译成eliminate sputum/phlegm 就很符合也能表达中医的原义。
浅议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
虽然可 以借用西 医语言翻译 中医用语 . 但这种借用是有一定限度
和标准的。 事实上中医语言 中只有一部分 在西 医语言 中能找到对应语 . 还有
很大一部分是找不到 的 因此 . 在这 部分 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上就应 体现 民族性原则 中医学有其 自身特殊 的认识 体系 . 在思想原则 、 概念范畴等方面 都有 自 身独到的规定性 。特别在文化特征而言 , 中医学还 只是 中华 民 族特有的医学体系 , 因而具有鲜 明的 民族性。 在定名时 , 要充分考 虑我 国文化特色和中医药名词术语特征 .翻译 是尽量保 留中医文化特色 3 简洁性 最 能体现 民族性原则的是一些人名 、 书名 、 部分基 础名词 的英译 , 一般 这些专有名词采用拉丁化拼音作 为第一标 准 人名 中医用语 的突 出特点是简 明扼要 . 译名也应保 持这一特 点 译 名 采 用的是音译法 . 姓+ 空 格+ 名. 如张 仲景 Z h a n g Z h o n g - j i n g , 皇甫 谧 H u a n g f u 不是辞典 释义 . 用词不能太长 。 只有这样 . 才能保证译 名的信息密度 。 音 译格式 : 。书名选用公式 :拉丁化汉语拼音+ 英译 书名。例如 , 《 黄帝 内经》 早期很 多词典采用解释性翻译 . 以帮助英文读者理解 中医术 语的 Mi 内涵 , 这是一个 阶段性 的现象 现在 , 中医走 出国门已久, 中医药 在国 H u a n g Di N e i J i n g ;I n n e r C a n o n o f Hu a n g d i 《 仲景 全 书> ) Z h o n g J i n g u a n S h u ; [ Z h a n g ] Z h o n g j i n g ’ S C o mp l e t e B o o k 。 基础名词 : 气q i 、 阴y i n 、 外广为传 播. 国外 的中医学校众多 . 国内的医生访问外流 , 外国人 学成 Q a n g 、 脏z a n g — o r g a n 、 腑f u — o r g a n 。 归 国. 英文中医著作大量 出版 . 这些因素使得 国外对于中医知之不少 , 阳y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 。 中医翻译兴起 时间尚短 . 很 多术语 英译 仍然 术语英译已经进入崭新 的阶段 属于典型的辞典解 释性翻译的意译法 在争论中 为了更好地既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 . 又较为准确地传达 中 已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 . 因为它使得运 载信息 的原语被分解为多 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化工作迫在 眉睫 , 需要 中医界 、 语言翻 个译语词 . 致使 译语词 的信息密度大为降低 。要使介于 自然与人文学 医药原意够最大限度地反映中医术语 内涵 . 也 就是中医概念 与相应 的西医概念在语 义上 完全对应 一些疾病名 词, 不管 如何称呼 . 它总是客观存 在的。所 以中西医在疾病名称 方面 , 有很 多完全对应 的情况 。例如 , 感冒c o l d . 梅毒 s y p h i l i s 另外 . 在治疗 方法上 . 中西医也有许多相 同或相近 的地 方 . 所以这方面词语完全 对 为第一标准 . 一些将 c h a n n e l 作为许用词 应的情况 也比较 常见 。例如 . 放血 b l o o d l e t t i n g . 止血 s t o p p i n g b l e e d i n g , 6 民 族性 止痛 s t o p p i n g p a i n 。
中医术语汉译英的基本方法
泰山磐石散
细脉
Powder for calming fetus
Thready Pulse
三.音译
音译即拼音翻译法。由于中西方文化及中西医之 间的巨大差异,中医理论中特有的一些概念在英语 中很难找到对应语。如“气”、“阴阳”、“气 功”、“推 拿”等等。这些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无 论 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涵,于是 人们便采用音译的手段来翻译这些概念。 音译的实用对象是:
四.音直结合
所谓音直结合法,就是一个词语翻译成英语时,
一半是音译一半是直译。例如: “营分证” “肾俞漏” “厥阴病” yingfen syndrome fistula of shenyu jueyin disease
“七窍”就是一个词语翻译成英语时,一半是
词语。如:
头晕目眩 headache and vertigo
耳鸣目涩
心悸心烦 失眠健忘 鼻衄
tinnitus and dryness of eyes
vexation and palpitation insomnia and poor memory; nose bleeding
3)中医治疗方法
有一些中医治疗方法如针刺、艾炙、推拿等, 我们可以直接翻译成相应的西医术语acupuncture,
3)古典中医专著 《黄帝内经》 《伤寒论》 Huangdi Neijing Shanghan Lun
《金匮要略》
《温病学》
Jingui Yaolue
Wenbing Xue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音译法翻译中医的抽象概念 或方剂名时,为了让读者了解所译名词的实际含 义,当这些音译名词在文章中首次出现时,一般要 用破折号、逗号或括号加注说明。如:qi (the energy of life);zang-fu (isceral organs)。
常见中医术语英文翻译及中文释义
常见中医术语英文翻译及中文释义-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郑州市管城中医院肿瘤科整理常见中医术语英文翻译及中文释义常见中医术语英文翻译及中文释义中医术语的中英文参考对照治则 principle of treatment 在对临床的具体立法、处方、用药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而在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治病求本 treatment aiming at its pathogenesis 针对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的原则。
急则治标 symptomatic treatment in acute condition 与缓则治本相对而言,在大出血、暴泻、剧痛等标症甚急的情况,及时救治标病。
缓则治本 radical treatment in chronic case 与急则治标相对而言,针对病势缓和、病情缓慢的情况,从本病的病机出发,采取调理、补益为主的治疗原则。
标本兼治 treating both manifestation and root cause of disease 针对病证出现的标本并重的情况,采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治未病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同病异治 treating 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methods 表现相同的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病型的各异、正邪消长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的治疗原则。
异病同治 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same method 表现不同的病证,由于发病机理相同,采取相同治法的治疗原则。
因时制宜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seasonal conditions 考虑到时令气候寒热燥湿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
论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
论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备受瞩目。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医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
本文将探讨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以期为中医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一些参考。
中医名词术语具有独特的概念和内涵,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确保其含义的准确传递。
例如,“气”是中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的一种活力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等功能。
在翻译时,应避免将其简单理解为“呼吸”或“气体”,以免造成误解。
选用通俗易懂的词汇,避免使用过于生僻的术语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应该让普通读者易于理解,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生僻的词汇。
例如,“心主血脉”可以译为“The heart controls blood vessels”,这样的翻译既简洁明了,又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在翻译中医名词术语时,应注重语法和句式的运用,以确保译文的通顺和连贯。
例如,在表达中医理论和治则时,可以采用被动句式或主语为“中医”的句式,这样可以使译文更加清晰易懂。
在翻译中医名词术语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对中医名词术语进行适当的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途。
例如,“六味地黄丸”可以译为“六个味道的地黄丸”,这样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该药品的功效和作用。
寻找相关领域已有的标准化翻译术语,借鉴和使用已有的翻译结果在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过程中,可以查找相关领域已有的标准化翻译术语,借鉴并使用这些已有的翻译结果,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例如,可以在相关专业的词典或网站上查找相关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借鉴其中合适的译法。
分析中医名词术语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通过分析中医名词术语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总结出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音译等。
例如,“针灸”可以采用直译法,译为“acupuncture”;“气功”可以采用意译法,译为“qigong”;“麻黄”可以采用音译法,译为“ma huang”。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研究综述
L i g HU Ja - e g IJn in p n
(.c o l fItr ain l u aina dExh n e A h i ies yo T a io a C ieeM e i n , fi h i2 0 3 , hn 1S h o n en t a Ed ct n o o o c a g , n u Unv ri f r dt n l hn s t i dc e Hee An u ,3 0 8 C ia; i
【 e od]t dr nlh e i l i f C Rsa hf d g;e a h ei K y rsSa a E gs Tr n o e o T M; e r ni sRs r v w w n d i m og s eci n ecr e
众所周 知 , 中医学具有独 特的理论体 系 . 其基 础理论 的很 多名词 术 语在英语 中找不到完全对应 的词语 . 特别是有许 多与西 医学共 同的 用语, 字面意义相 同, 但是 内涵上却 有着 很的大差异 . 这增加了英译 的 困难。因此有必要 以统一的标准来规范中医基础理论基本名词术语 的 英译实践 . 使英译 的术语 在体 现其医学 内涵 的同时体 现其独特 的文化 内涵和价值 . 并且使英译 的术语 能够 为英语读者所理 解和接受 。中医 基 础 理 论 基 本 名 词 术 语 英 译 标 准 化 研 究 (简 称 ITr M. S C 即
【 bt c]ae nr er nig o cne prr shl so t dr E gs Trio g so T M a e sWH n r tnl A s atB s o e a h fdns f ot o y co i m a a a d i m o e l O Itn i a e ao
【医学】中医经典名词术语英译
它,它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中西医在疾病名称方 面,也有部分情况时完全对应的,在翻译这些术语时, 也可以借助西医术语进行英译,例如: 感冒 cold 梅毒 syphilis 疟疾 malaria 白喉 diphtheria 麻疹 measles 黄疸 jaundice 便秘 constipation 呃逆 hiccup
yin: a philosophical term in ancient China,
referring to things or characters opposite to yang. The condition which appears as inert, internal, downward, cold, dim, material, inhibitive, and declining is attributive to yin. In TCM, it is widely used for explaining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henomena of human body, and for direct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for example, interior-syndrome are ascribed to yin.
Translation Exercises
Unit Four
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expressions into English:
1.六淫 2.七情
3.五行
4.津液 5.营血 6.肝火
[术语,名词,中医]浅析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问题
浅析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问题摘要:中医药学是随着中国传统医学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伴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中医药的英译工作担任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将传统中医药文化走向国际,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英文翻译,特别是中医药学中的基本名词术语的英译过程将会成为英译的焦点问题。
首先,论述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其英译的几种方法;其次,分析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不规范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道路上标准化的可行性的个人见解,推动中医药英译标准化事业的发展,使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
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为中医药事业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类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待疾病、健康的看法也越来越理性,并逐渐意识到西医中的化学合成药物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副作用,“是药三分毒”的说法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因此,以传统天然植物为药物以及传统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传统中医药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这也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向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随着中医药学走向世界,英汉翻译的进程在不断地加快,作为中医药学的基本名词术语的英译事业也加快了行动的步伐,并成为中医药事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需要加强中医药英译的标准化,减少因标准不统一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问题与争端。
一、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英译方法在传统汉语学科中,关于英汉翻译包括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等一系列方法,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在对外英译过程中也是一样的,采取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译结合法等方法将传统中医名词术语译成英文,推广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1]。
1.音译法。
音译法可以说是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使用较多的,也是保留传统中医特色最多的一种翻译方法。
音译,顾名思义,就是把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中文拼音字母直接以相同或相似的英文字母来表达语音的一种英文翻译方法。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一、介绍在讨论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中医的基本概念。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等。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防治和调理,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1. Yin and Yang - 阴阳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阴阳学说是一种辩证法,用来分析和描述事物的相对、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阴阳不仅可以用来说明自然界和生命体的结构和运动规律,还可以用来分析和指导临床诊疗。
2. Five Elements - 五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之间相互克制、相生相克,体现了自然界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也被运用到了中医的临床实践中。
3. Qi and Blood - 气血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人体内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
气血的流通和运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临床中,调理气血的平衡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4. Meridian - 经络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认为,经络是连接脏腑、肢体、头面等各个部位的通道,它们的畅通与否对身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临床中,针灸、推拿等手法的应用就是通过调理经络来治疗疾病。
5. Acupuncture - 针灸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不仅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6. Herbal Medicine - 中药中药是中医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利用植物、矿物、动物等天然药材制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技巧及规范性研究摘要:中医独特的语言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的重要意义和潜在困难。
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领域往往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这突显了其规范性研究的重要性。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的技巧和规范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技巧;规范性一、引语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趋向,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中医深深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而复杂的观念系统、理论系统和操作系统。
故此,直至目前,中医在全世界传播的范围和效果还相当有限,甚至不时有一些来自国外质疑中医是“伪科学”的声音。
在中医不断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把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准确而地道地翻译成受众的本地化语言尤其是英语,成了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道难题[1]。
由于中医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特殊性,中医英语翻译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同的技巧和方法,对同一术语甚至也有截然不同的版本翻译。
中医英语翻译规范性缺失仍然十分严重。
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和中医英语翻译行业都对中医基本名称术语英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医英语翻译应首先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英译技巧寻找突破口。
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的技巧中医基本名词术语是指中医学科领域用以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常用名词性用语,它是中医理论学界和临床实践者常常使用的一系列专门用语的总称。
由于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兼有科技术语和文学用语的双重特征。
何红斌曾指出:“我们习惯于既成思维和做法,把中医看作是一门技术学科,而忽视它还是一门关于生命和存在的哲学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具有‘形而上’价值理性和‘形而下’工具理性的双重属性”。
[2]通常说来,中医英语翻译过程中采用的技巧有:1、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中医英语翻译过程中,为了保留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且更好地保证信息传递的效度,有时必须采用直译法。
“提壶揭盖”为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所创,取“以升为降”之意。
故人们常将之直译成“lifting the lid to pour off water in the pot”。
这样处理栩栩如生地中医用于解决“气虚升降失司,小便不通之证”的传统中医治法告诉了读者。
另外,中医里的一些中国文化里所特有的一些高度概括的抽象名词术语也往往会采用直译法。
再如,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特有的概念,在西方文化里找不到对等的概念,所以直接翻译成“metal”、“wood”、“water”、“fire”和“earth”比较好。
2、意译法(liberal translation)。
意译法是相对于直译法而言的一种翻译方法,为了信息传递的“量”和“质”,往往不拘泥于语言形式本身。
比如,“白虎历节”以前经常被直译成“白色的老虎在奔跑”,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在中医里,“白虎历节”指的是游走性关节痛,所以不如借助西医词汇,将其翻译成作“acute arthritis”。
又如,人们常将类似青光眼的眼疾称的“乌风内障”意译为“glaucoma”。
3、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中医英语翻译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中医术语系统中一些极其言简意赅且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术语直接用汉语拼音翻译出来。
这种翻译方法刚开始被很多学者所诟病,但是,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这种方法为越来越多的译者和读者所接受。
现在,像“阴阳”、“气”、“三焦”、“太极”、“脏腑”等术语往往直接音译成“yin and yang”、“qi”、“san jiao”“tai chi”、“zang and fu”。
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译法。
4、直译加注法(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s)。
中西医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非常精确的对等语,比如,中医里的“心”、“肝”、“脾”、“肺”、“肾”就并不等同于西医里的五种器官,而是五个复杂且相互联系的功能系统。
为此,人们经常在直译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简单的注释以更容易地传递信息。
例如,中医里的“肺”如果直译为西医的“lung”是很有误导性的。
《素问·经脉别论》有云:“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
这说明肺与全身很多器官都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直译时必须加注,将其翻译成“lung”(according to tcm,lung is considered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body, assists the monarch organ heart)。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5、音译加注法(transliteration with notes)。
简洁的音译往往让一些中国文化基础薄弱的外国读者感到束手无策,影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
为此,译者常在音译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注解。
目前,中药常用的方剂名称术语大多这样处理。
如“六君子汤”可译为“liujunzi tang(six mild drug decoction)”。
“三子养亲汤”可译为“sanzi yangqin tang(three-seed decoction for relieving distention and promoting digestion)”。
[3]三、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规范性研究进展目前,学界基本上达成的一致意见是:中医术语英译的实践应遵循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约定俗成等基本原则。
中医术语英译规范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是中医药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系统工程。
”[4]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推动世界范围内中医学术的交流,对中医英语翻译、中医药的国际化传播以及中医学的发展进步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方法的多样化在某种程度反映了这一领域规范性的缺失。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人士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性研究工作,包括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版本的标准化,成立了越来越多的相关学术组织,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早在1990年,我国就出版了《英汉实用中医文库》和《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丛书,较全面系统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医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创造了中医英语翻译历史上的壮举。
[5]之后,许多学者相继编纂了一系列辞书,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来的更为统一的标准奠定了基础。
2003年,我国已完成中医药基本名词5284个术语的规范,包括汉文名、英文名和注释。
2004年4月,项目组已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制定中医药学术语国际标准,受到who西太区的高度重视。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亚太西区所颁布《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008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颁布《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这两个标准的颁布意味着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迈入了历史的新阶段,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在全世界更广泛的传播。
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两个标准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有着不同的英语版本,这在李照国教授的专著《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方法探索》里可以找到不少例子。
由此可见,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离更加一统的标准和规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四、结语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是中医药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和西医术语有很强的渊源关系,所以“西学东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中医是独特的医学体系,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东方文化气息,所以翻译时照搬西医词汇又往往会顾此失酿成笑话。
我们认为,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采用何种技巧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地作非此即彼的选择。
探讨中医基本名词英译的技巧有助于凝聚共识,推动中医英语翻译标准化和规范性的研究。
同时,中医英语翻译标准化和规范性的研究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摸索出更适合中医英语翻译的策略和技巧。
中医英语翻译这门学科,只有在中医基本名称术语有更成熟的技巧和更广泛的规范性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也只有这样,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1] 王国强.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翻译是难题[db/ol].人民网:http:///n/2012/1114/c350550-19575187.html, 2012-11-14.[2] 何红斌.中医翻译的原则与策略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 22(2):160-163.[3] 欧明.汉英中医词汇手册[k].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471-503.[4] 郑建普,卞卡,可燕.关于标准化“中医药基本名词”的思考[k].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2):166-168.[5] 李永安.从西医中医看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j].中国科技翻译,2002,15(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