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合集下载

水解酸化污水工艺流程

水解酸化污水工艺流程

水解酸化污水工艺流程
一般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衰退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而在水解酸化池中把反应过程控制在水解与酸化两个阶段。

在水解阶段,组合填料可使固体有机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有机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降解为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等。

水解和酸化反应进行得相对较快,一般难于将它们分开,此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酸化细菌。

废水经过水解酸化池后可以提高其可生化性,降低污水的pH值,减少污泥产量,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组合填料在设置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整个系统对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减轻好氧系统的有机负荷,使整个系统的能耗相比于单独使用好氧系统大为降低。

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果增强措施:
a、水解酸化池底部安装有大阻力布水系统,利用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搅动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污泥,使其处于悬浮状态并且与进入的废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果,减轻后续好氧处理的负荷。

二沉池的污泥回流水解酸化池,可以增加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泥浓度、提高处理效果,同时使污泥得到消化,减少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处理费用,从而减少了运行费用。

b、在水解酸化池内安装弹性填料,对搅动的废水进行水力切割,使悬浮状态的污泥与水充分混合。

为水解酸化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c、水解酸化池底部还装有排泥管道系统,是由UASB厌氧反应器排泥系统改进而成,可以保证水解酸化池长期稳定的运行。

为保证设施的稳定运行,必须保证均匀进水!根据车间的日产生污水量,分次分阶段的从调节池提升至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水解酸化池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水解和酸化,从而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

其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废水流入水解酸化池,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吸附在固体填料上。

2. 微生物附着生长:在填料表面,微生物附着并生长。

这些微生物主要是厌氧生物,如产酸菌、酵母菌和某些细菌等。

3. 水解过程: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代谢分解为简单有机物。

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质可以被酵解为酸类物质,如醋酸、丁酸等。

4. 酸化过程:酵解生成的有机酸物质进一步被酸化菌氧化降解。

酸化过程将有机酸进一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5. 混合反应:水解和酸化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在酸化池中,有机物质逐渐水解和酸化,同时其他微生物利用酸化产生的低分子酸维持碱度平衡。

6. 澄清处理:经过水解和酸化处理的废水进入后续的澄清处理,其中微生物和悬浮物经过沉淀和过滤等工艺被分离。

通过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分解和酸化,降低了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提高了后续处理的效果。


时,水解酸化池还可以减少废水中的浊度和氨氮含量,改善水质。

水解酸化池设计

水解酸化池设计

通过对水解池进、出水有机酸分析结果表明,出水的溶解性COD已不是原来的 溶解性COD,其中挥发性有机酸浓度大幅度上升,可以从占进水溶解性组分9%
上升到出水的25%。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化系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Prevention & Treatment of Trade Wastewater
另外经水解处理后,溶解性有机物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水 解出水溶解性COD比例提高了1倍。而一般经初沉池后出水溶解 性COD、BOD5的比例变化较小。众所周知,微生物对有机物的 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直接进入细胞体内,而不溶性 大分子物质首先要通过细胞外酶的分解才可直接进入微生物体内 的代谢过程。经水解处理,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上减少了 一个重要环节,无疑将加速有机物的降解。这表明水解反应器相 对于曝气池起到了预处理的作用,使得经水解处理后出水变得更 易于被好氧菌降解。
由于酸化过程的控制不能严格划分,在污泥中可能仍有少量甲烷菌 的存在,可能产生少量的甲烷,但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也相当可观, 故以气体形成释放的甲烷量很少。可以看出,水解反应器集沉淀、吸 附、网捕和生物絮凝等物理化学过程以及水解、酸化和甲烷化过程等 生物降解功能于一体。这些过程在水解反应器中得到了强化,这与功 能单一的初沉池有本质的区别。
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乙酸化阶段和甲烷阶段等四个阶段。
水解池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不进入第三阶
段。采用水解池较之全过程的厌氧池(消化池)具有以下
的优点。
水解、产酸阶段的产物主要为小分子有机物,可生物降解性一般较好。 故水解池可以改变原污水的可生化性,从而减少反应的时间和处理的能耗。 对固体有机物的降解可减少污泥量,其功能与消化池一样。工艺仅产生 很少的难厌氧降解的生物活性污泥,故实现污水、污泥一次性处理,不需 要经常加热的中温消化池。 不需要密闭的池,不需要搅拌器,不需要水、气、固三相分离器,降低 了造价和便于维护。由于这些特点,可以设计出适应大、中、小型污水处 理厂所需的构筑物。 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出水无厌氧发酵的不良气味,改善处理 厂的环境。 第一、第二阶段反应迅速,故水解池体积小,与初次沉淀池相当,节省 基建投资。

详解水解酸化工艺!

详解水解酸化工艺!

详解水解酸化工艺!在众多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中的水解酸化工序始终担负着预处理这一重要环节中的一员。

水解酸化池在各个污水处理工艺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解是指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使用,就必需先经受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一历练,之后才能进一步被降解。

酸化是指污水中有机物降解提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会把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简洁的化合物。

水解酸化池的主要有两个基本的作用:一是可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二是可以去除污水中的COD,将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水解酸化池内一般采纳弹性填料、组合填料等,立体弹性填料的丝条呈立体匀称排列,使气、水、生物膜可以得到充分的混合接触并予以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匀称地挂在每一根填料之上,保持了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猎取更大的表面积。

池中的填料主要是为了给微生物供应一个生活的平台,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这样可以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率和效果。

简洁来说填料就是细菌的附着床,就是为了增加生物量和提高微生物与污水接触面积。

在不同的工艺中水解酸化工序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

水解酸化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污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并把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而在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厌氧消化过程的甲烷发酵供应底物。

水解酸化处理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工序,可以将其视作厌氧处理第一和其次个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反应过程。

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水解酸化池视为兼氧池。

在目前的污水处理安装调试阶段中,水解酸化池的重要工作就是进行污泥的培育,活性污泥的培育我们一般会采纳间歇式的培育方式来进行,设定临时的进水管,并依据需要进行人工投加养分培育,进水采纳前段污水处理厂预培育的污泥液,进水量根据污水池的容积负荷递增投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其中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的原理、作用、操作方法和优化措施。

一、水解酸化池的原理1.1 水解作用:水解酸化池是通过细菌的水解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有机酸、氨和其他溶解性有机物。

1.2 酸化作用:水解酸化池中的有机酸进一步被酸化菌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产生大量的氢离子。

1.3 pH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氢离子会降低pH值,从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后续好氧处理的进行。

二、水解酸化池的作用2.1 有机物质降解:水解酸化池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2.2 氨氮去除:水解酸化池中的细菌可以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为后续的硝化作用提供底物。

2.3 pH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pH调节作用可以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促进后续处理过程的进行。

三、水解酸化池的操作方法3.1 进水控制:控制进水流量和进水浓度,保证水解酸化池的正常运行。

3.2 搅拌措施:通过搅拌设备保持水解酸化池中的混合状态,促进细菌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3.3 通气方式:提供适量的氧气或者气体替代物,保持水解酸化池中的适宜氧气浓度,促进细菌的活性。

四、水解酸化池的优化措施4.1pH控制:通过添加碱性物质或者酸性物质来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提高处理效果。

4.2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提高细菌的活性和有机物质的降解效率。

4.3 有机负荷控制:合理控制水解酸化池的有机负荷,避免过载运行,保证处理效果稳定。

总结:水解酸化池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水解和酸化作用,能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和氨氮。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进水、搅拌和通气等因素,同时通过pH、温度和有机负荷的控制来优化处理效果。

通过对水解酸化池的合理管理和优化措施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技术篇:水解酸化池的工艺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技术篇:水解酸化池的工艺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技术篇:水解酸化池的工艺操作规程1. 水解酸化池的介绍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中紧要的处理单元,紧要作用是将高分子有机物水解成低分子有机物,然后有利于下一步的生物处理。

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果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具有至关紧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水解酸化池的良好运行和效果,必需遵守确定的规程和操作要求。

本文将对水解酸化池的工艺操作规程进行认真介绍。

2. 操作规程2.1 设计及保养1)水解酸化池应设计合理,保证进出水质量的稳定。

2)对水解酸化池,应建立运行记录,每班值班人员应确认出水水质是否达标,检查电机、泵、压缩机等设备及仪表是否运行正常。

3)水解酸化池中的泵、减速器、电机等设备要常常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状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其设备及泵的流量、压力等数据均应记录。

2.2 投加酸和碱的注意事项1)投加酸碱应遵奉并服从“先酸后碱”,即在氨氮含量不能过高时,应优先投加硫酸等酸类物质;当pH值偏小时需投加碱类物质,不能一次加量过大。

2)投加酸碱时,应注意掌控流量和投加时间,以避开污泥受到过度损伤。

2.3 调整污泥浓度1)维持适当的污泥浓度,可在酸化池内调整。

依据不同进水COD负荷、池性质和水解酸化时间,调整污泥浓度以最佳微生物生长速率为准。

不得过高或过低。

2)在调整污泥浓度时,应注意调整量和调整时间,稳定污泥状态。

2.4 排放处理1)削减酸碱、氯离子等废液排放,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2)排放处理时,应保持设备正常运转,不应有漏排现象,污泥排放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与要求。

3. 工艺流程3.1 进水进水应遵奉并服从“恒定进水、均匀进水、稳定进水”的要求,避开因大幅度波动引起不必要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工艺对COD、BOD等的去除率产生不良影响。

3.2 水解将进入水解酸化池的有机物分子在池内自然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分子,使其更易于微生物分解。

3.3 酸化在水解酸化池中,小分子有机物分子进一步被氧化出更多的碳酸氢根离子,同时产生大量的H+离子,进一步降低了介质pH值,形成了较酸的环境。

关于水解酸化工艺的详解!

关于水解酸化工艺的详解!

关于水解酸化工艺的详解!1、水解酸化法的机理厌氧生物反应包括水解、酸化和甲烷化三个大的阶段,将反应控制在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的反应过程,可以将悬浮性有机物和大分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脂类等)通过微生物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小分子有机物在酸化菌作用下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可以将悬浮性固体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首先,水解反应器中大量微生物将进水中颗粒状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这是一个物理过程的快速反应。

一般只要几秒钟到几十秒即可完成。

因此,反应是迅速的。

截留下来的物质吸附在水解酸化污泥的表面,慢慢地被分解代谢,其在系统内的污泥停留时间要大于水力停留时间。

在大量水解酸化细菌的作用下,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后,重新释放到液体中。

在较高的水力负荷下随水流出系统。

由于水解和产酸菌世代期较短,往往以分钟和小时计,因此,这一降解过程也是迅速的。

在这一过程中溶解性BOD、COD 的去除率虽然从表面上讲只有 10%左右,但是由于颗粒状有机物发生水解增加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浓度,因此,溶解性BOD、COD 去除率远大于10%。

但是由于酸化过程的控制不能严格划分,在污泥中可能仍有少量甲烷菌的存在,可能产生少量的甲烷,但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也相当可观,故以气体形成释放的甲烷量很少。

可以看出,水解反应器集沉淀、吸附、网捕和生物絮凝等物理化学过程,与水解、酸化和甲烷化过程等生物降解功能于一体。

2、水解酸化法的反应器类型水解酸化反应器主要包括升流式水解反应器、复合式水解反应器及完全混合式水解反应器。

此外,水解反应器还可以包括采用其他厌氧反应器型式实现水解酸化的反应器,如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厌氧接触反应器等。

1、升流式水解反应器升流式水解反应器的示意图见图1,水解酸化微生物与悬浮物形成污泥层,污水通过布水装置自反应器底部均匀上升至顶部出水堰排出过程中,污泥层可截留污水中悬浮物,并在水解酸化菌作用下降解有机物、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等。

污水处理中的水解酸化工艺

污水处理中的水解酸化工艺
子有机物。
随后,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在产 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 化为乙酸和氢气等产物。
水解酸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 量可以用于厌氧发酵的后续阶 段,如甲烷化阶段。
影响因素分析
温度
水解酸化反应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 响因素,不同温度条件下厌氧菌的活性不
同,因此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范围。
有机负荷
有机负荷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解酸化反 应的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 水处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处理工艺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水解酸化工艺简介
水解酸化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预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 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该工艺通过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将不溶性有机物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 同时释放出沼气等能源物质。
水解酸化工艺具有高效、低耗、环保等特点,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 应用。
某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的水解酸化工艺应用
总结词
强化脱氮除磷
详细描述
针对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氨氮和磷,该厂采用水解酸化工艺进行预处理。通 过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和调整运行参数,有效强化了后续生物脱氮除磷的效 果,显著降低了出水的氮、磷含量。
某企业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工艺应用
总结词:节能降耗
详细描述:该企业废水的水解酸化工艺采用了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实现了高效率的有机物降解。同时 ,该工艺的能耗较低,为企业节省了运行成本。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保证了出水的水质稳定达标, 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制。
pH值
pH值对水解酸化反应的影响较大,适宜的 pH值范围为5.5-6.5之间。
停留时间
水解酸化反应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停留 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反应效果,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控制。

水解(酸化)工艺

水解(酸化)工艺

水解(酸化)工艺水解(酸化)工艺属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改进型,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它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4小时,能在常温下正常运行,不产生沼气,流程简化,并在基本不需要能耗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降低了造价和运行费用。

水解池内分污泥床区和清水层区,待处理污水以及滤池反冲洗时脱落的剩余微生物膜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池内,并通过带反射板的布水器与污泥床快速而均匀地混合。

污泥床较厚,类似于过滤层,从而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

由于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质在大量水解—产酸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如有机酸类)。

经过水解后的污水的可生化性进一步提高,通过清水区排出池外进入后续好氧系统进一步处理。

由于上述原因以及水解酸化的污泥龄较长,所以在污水处理的同时,污泥得以稳定减容。

在水解酸化池中,主要以兼性微生物为主,另含有部分甲烷菌。

水解酸化池中COD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吸收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以及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有机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同时还包括硫酸盐的还原、氢气的产生及少量的甲烷化过程等。

总之,水解(酸化)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多功能的水解(酸化)池较功能专一的传统初沉池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高,节能降耗。

以多功能的水解池取代功能专一的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初沉池,其COD、BOD、SS去除率分别达到25-30%、15-25%、65-70%,从数量上降低了对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

水解池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能耗完成了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过程,使该组合工艺较常规工艺节能20%~30%。

2)污泥相对稳定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较常规工艺污泥量减少了15~30%,整个工艺的剩余污泥最终从水解酸化池排出。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池是一个关键的处理单元。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解酸化池的定义、原理、运行方式以及优点。

一、水解酸化池的定义1.1 水解酸化池的概念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反应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1.2 水解酸化池的结构水解酸化池通常由一个密封的容器组成,容器内部设置了搅拌装置和进出水口,以便控制反应的速率和流量。

1.3 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水解酸化池能够有效地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有机物的源头。

二、水解酸化池的原理2.1 水解反应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通过水解反应将复杂的有机废物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如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2.2 酸化反应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进一步将水解生成的有机物转化为有机酸,如乙酸和丙酸等。

2.3 pH调节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通常保持在中性或者微酸性,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三、水解酸化池的运行方式3.1 进水方式水解酸化池可以采用间歇进水或者连续进水的方式。

间歇进水是指周期性地将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而连续进水则是持续地将污水流入水解酸化池。

3.2 温度控制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对温度敏感,通常需要保持在35-40摄氏度的适宜温度范围内。

3.3 氧气供应水解酸化池通常是厌氧环境,因此需要控制氧气的供应,以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四、水解酸化池的优点4.1 降解效果好水解酸化池能够有效地将有机废物降解为可溶性有机物,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效果。

4.2 能量回收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甲烷气体可以被采集和利用,用作能源供应。

4.3 减少氮磷损失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能够将有机废物中的氮和磷转化为可溶性形式,减少氮磷的损失。

五、总结水解酸化池作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水解和酸化反应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污水车间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污水车间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在回用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水解——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

酸化——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

这是回用水废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

水解酸化池的两个最基本作用是:一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二是去除废水中的COD,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本岗位的水解酸化池采用下进上出的翻流运作型态,上升流速取0.765 m/h,有效水深为6.5m。

设计进水流量为900m³/h,水力停留时间按8.5h,总有效容积为7600m3。

水解酸化池共4座,每座9格,共36格。

每格水解酸化池设置有4个梯形泥斗,在泥斗下部采用水平喷射布水方式能使布水均匀。

每格池顶部沿四周池壁设置集水槽,用于产水导流,以及排泥。

每格水解酸化池内除了一根布水管外,还设有一根排泥管和供气管,其采用负压气提排泥方式,可使泥排至水解酸化池出水槽,与水解酸化池出水一起流至接触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采用了立体弹性组合填料,填料高度3m,上部1m保护区,底部2.4m布水区,每座池子组合填料为972m³。

池内采用的立体弹性填料的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

填料的作用事实上就是给微生物提供一个生长平台,微生物附着再填料上可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率。

简单的说填料就是细菌的附着床,就是增加生物量和提高微生物与废水接触面。

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

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水解酸化池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酸和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从而实现酸化和水解的目的。

具体来说,水解酸化池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酸化阶段:废水从进水口流入水解酸化池后,与池内已有的生物菌群接触,通过降解微生物(例如厌氧菌)的作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低分子量的有机酸。

2. 水解阶段:在酸化阶段完成后,产生的有机酸还会进一步被水解成更小的分子,如醇、醛、羧酸等。

这些分子会进一步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

3. 污泥产生:在水解酸化过程中,微生物会不断繁殖和生长,产生大量的污泥。

这些污泥会沉淀到水解酸化池的底部,形成淤泥层。

4. 气体产生:在水解酸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

这些气体会通过气体分离装置或气体收集装置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水解酸化池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可溶性有机酸和气体的过程,从而实现废水的处理和净化。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起着调节污水pH值、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氨氮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解酸化池的定义、工作原理、设计要求、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一、定义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处理设备,主要通过酸化和水解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酸和氨氮。

二、工作原理水解酸化池通过控制进水流量和停留时间,使污水在池内停留一段时间,从而使有机物质与微生物接触并发生水解反应。

在水解反应中,有机物质被分解为有机酸和氨氮。

有机酸进一步被酸化反应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氨氮则通过硝化反应转化为硝态氮。

三、设计要求1. 尺寸设计:水解酸化池的尺寸应根据进水量、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来确定,以确保池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进行水解反应。

2. 进水方式:进水应均匀分布在水解酸化池的进水口,以避免死水区域的形成。

3. 通气系统:水解酸化池应配备通气系统,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有氧降解反应。

4. 搅拌设备:适当的搅拌设备可以提高水解酸化池内的混合效果,促进微生物与有机物质的接触。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控制进水流量:进水流量应根据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要求进行控制,以确保池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进行水解反应。

2. pH值控制:水解酸化池中的pH值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在6.5-7.5之间,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效果。

3. 温度控制:水解酸化池的温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在35-40摄氏度之间,以提供良好的微生物生长环境。

4. 搅拌控制:适当的搅拌可以提高水解酸化池内的混合效果,但过强的搅拌会导致微生物的剧烈波动,影响水解反应的进行。

五、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水解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进水量过大或者停留时间不足导致的,可以通过调整进水流量和停留时间来解决。

2. pH值波动较大:可能是由于进水pH值波动较大或者通气系统浮现问题导致的,可以通过稳定进水pH值和维修通气系统来解决。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在回用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水解——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

酸化——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

这是回用水废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

水解酸化池的两个最基本作用是:一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二是去除废水中的COD,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本岗位的水解酸化池采用下进上出的翻流运作型态,上升流速取0.765 m/h,有效水深为6.5m。

设计进水流量为900m3/h,水力停留时间按8.5h,总有效容积为7600m3。

水解酸化池共4座,每座9格,共36格。

每格水解酸化池设置有4个梯形泥斗,在泥斗下部采用水平喷射布水方式能使布水均匀。

每格池顶部沿四周池壁设置集水槽,用于产水导流,以及排泥。

每格水解酸化池内除了一根布水管外,还设有一根排泥管和供气管,其采用负压气提排泥方式,可使泥排至水解酸化池出水槽,与水解酸化池出水一起流至接触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采用了立体弹性组合填料,填料高度3m,上部1m保护区,底部 2.4m 布水区,每座池子组合填料为972m3。

池内采用的立体弹性填料的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

填料的作用事实上就是给微生物提供一个生长平台,微生物附着再填料上可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率。

简单的说填料就是细菌的附着床,就是增加生物量和提高微生物与废水接触面。

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

(完整版)水解酸化池

(完整版)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一、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水解酸化主要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SS较高的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艺。

如果后级接入UASB工艺,可以大大提高UASB的容积负荷,提高去除效率。

水中有机物为复杂结构时,水解酸化菌利用H2O电离的H+和-OH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打开,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将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成直链、环状结构成直链或支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水中SS高时,水解菌通过胞外粘膜将其捕捉,用外酶水解成分子断片再进入胞内代谢,不完全的代谢可以使SS成为溶解性有机物,出水就变的清澈了。

这其间水解菌是利用了水解断键的有机物中共价键能量完成了生命的活动形式。

但是COD在表象上是不一定有变化的,这要根据你在设计时选择的参数和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共同确定的,长期的运行控制可以让菌种产生诱导酶定向处理有机物,这也就是调试阶段工艺控制好以后,处理效果会逐步提高的原因之一。

水解工艺并不是简单的,设计时要考虑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确定水解的工艺设计,水解停留时间、搅拌方式、循环方式、污泥回流方式、设计负荷、出水酸化度、污泥消解能力、后级配套工艺(UASB或接触氧化)。

二、解酸化池的具体作用和实际运用情况1. 水解酸化池可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将环状结构转化为链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废水的BOD/COD比,增加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水解酸化处理有机废水,取其厌氧处理的前两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不需密封及搅拌,在常温下进行即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由于水解酸化反应迅速,故池容小,停留时间短,水解酸化反应能适应较大的水质范围,出水水质稳定。

有个误区要说一下,停留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的,印染行业大致在14小时左右,生活污水就短了,大致在3小时左右。

水解酸化能去色,而好氧是不行的。

也是上面说的开环、断键的作用有两种水解酸化池,一种是设置搅拌,使泥水充分混合,另一种是形成污泥层,需要均匀布水。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在回用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水解——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酸化——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是回用水废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水解酸化池的两个最基本作用是:一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二是去除废水中的COD,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本岗位的水解酸化池采用下进上出的翻流运作型态,上升流速取0.765 m/h,有效水深为6.5m;设计进水流量为900m³/h,水力停留时间按8.5h,总有效容积为7600m3;水解酸化池共4座,每座9格,共36格;每格水解酸化池设置有4个梯形泥斗,在泥斗下部采用水平喷射布水方式能使布水均匀;每格池顶部沿四周池壁设置集水槽,用于产水导流,以及排泥;每格水解酸化池内除了一根布水管外,还设有一根排泥管和供气管,其采用负压气提排泥方式,可使泥排至水解酸化池出水槽,与水解酸化池出水一起流至接触氧化池;水解酸化池内采用了立体弹性组合填料,填料高度3m,上部1m保护区,底部2.4m布水区,每座池子组合填料为972m³;池内采用的立体弹性填料的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填料的作用事实上就是给微生物提供一个生长平台,微生物附着再填料上可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率;简单的说填料就是细菌的附着床,就是增加生物量和提高微生物与废水接触面;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在不同的工艺中水解酸化的处理目的也不同;水解酸化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而在混合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而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消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可以将其视作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个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或者说是使较大的难降解的物质开环断链的反应过程;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水解酸化池实属兼氧池;水解酸化池在当前调试阶段的重要工作就是污泥的培养,活性污泥培养采用间歇式培养方式,设定了临时进水管,根据需要以及营养物质投加设施或人工投加培养,进水采用前段污水处理厂预培养的污泥液,进水量按照池容积负荷递增投加;因为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培养比较慢,所以要保证营养物质的均衡;由于该岗位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来自污水处理站SBR的,而污水站SBR 的污泥是外接其他厂家的;虽说这种方法可以缩短污泥的驯化周期,但如果不及时检测,使得池内营养物质匮乏,很可能造成微生物不能适应环境或饿死;因此要及时分析COD、氨氮、总磷的含量,低于要求值时要及时投加营养剂;而且每天进行两次提气污泥循环也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总的来说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在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酸化就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了;。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后,水解池出水氨氮高于进水。

根据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4小时,污泥龄在6d左右,水解酸化池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42.34%,凯氏氮去除率为40.1%,总氮去除率为37.92%。

同化实现后,同化去除率一般小于10%,没有硝化反硝化的一般条件。

(1)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能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

(2)除去废水中的cod:既然就是异养型微生物细菌,那么就必须从环境中吸取养分,所以必定存有部分有机物水解制备自身细胞。

水解酸化池的运行过程: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降解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在水解酸化池中,反应过程分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进行控制。

在水解阶段,复合填料可将固体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性物质,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机化合物水解为有机酸,主要就是乙酸、丁酸和丙酸。

水解和酸化反应展开得相对较慢,通常很难将其拆分。

这一阶段的主要微生物就是水解酸化菌。

水解酸化一种生物氧化方式,在没有外源最终电子受体的条件下,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细胞对能源有机化合物的氧化与内源的有机化合物的还原相耦合,一般并不发生经包含细胞色素等的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传递和电子传递磷酸化,而是通过底物(激酶的底物)水平磷酸化来获得代谢能atp;能源有机化合物释放的电子一级电子载体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一种转递电子的辅酶),以nadh的形式直接将电子交给内源的有机受体而再生成nad,同时将后者还原成水解酸化产物(不完全氧化的产物,有利于后续的好氧段处理)。

细胞中的nad是有限的,如果作为一级电子载体的辅酶nad不能得到再生,有效的电子载体就会愈来愈少,脱氢反应就不能持续进行下去了。

因此辅酶nad的再生是生物氧化(包括发酵)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在回用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水解——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

酸化——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

这是回用水废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

水解酸化池的两个最基本作用是:一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二是去除废水中的COD,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本岗位的水解酸化池采用下进上出的翻流运作型态,上升流速取0.765 m/h,有效水深为6.5m。

设计进水流量为900m³/h,水力停留时间按8.5h,总有效容积为7600m3。

水解酸化池共4座,每座9格,共36格。

每格水解酸化池设置有4个梯形泥斗,在泥斗下部采用水平喷射布水方式能使布水均匀。

每格池顶部沿四周池壁设置集水槽,用于产水导流,以及排泥。

每格水解酸化池内除了一根布水管外,还设有一根排泥管和供气管,其采用负压气提排泥方式,可使泥排至水解酸化池出水槽,与水解酸化池出水一起流至接触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采用了立体弹性组合填料,填料高度3m,上部1m保护区,底部2.4m布水区,每座池子组合填料为972m³。

池内采用的立体弹性填料的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

填料的作用事实上就是给微生物提供一个生长平台,微生物附着再填料上可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率。

简单的说填料就是细菌的附着床,就是增加生物量和提高微生物与废水接触面。

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

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

在不同的工艺中水解酸化的处理目的也不同。

水解酸化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而在混合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

而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消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

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可以将其视作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个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或者说是使较大的难降解的物质开环断链的反应过程。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水解酸化池实属兼氧池。

水解酸化池在当前调试阶段的重要工作就是污泥的培养,活性污泥培养采用间歇式培养方式,设定了临时进水管,根据需要以及营养物质投加设施或人工投加培养,进水采用前段污水处理厂预培养的污泥液,进水量按照池容积负荷递增投加。

因为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培养比较慢,所以要保证营养物质的均衡。

由于该岗位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来自污水处理站SBR的,而污水站SBR的污泥是外接其他厂家的。

虽说这种方法可以缩短污泥的驯化周期,但如果不及时检测,使得池内营养物质匮乏,很可能造成微生物不能适应环境或饿死。

因此要及时分析COD、氨氮、总磷的含量,低于要求值时要及时投加营养剂。

而且每天进行两次提气污泥循环也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总的来说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

在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酸化就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