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统测化学试题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化学试卷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化学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学反应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1反应B.水解反应C.醋酸的电离D.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2.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新能源( )①煤②石油③太阳能④生物质能⑤氢能.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3.下列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形成时放出能量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O释放的能量C.中和热是稀酸与稀碱反应生成1molH2D.燃料电池能将全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综合如图判断,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装置Ⅰ和装置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B.装置Ⅰ和装置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C.装置Ⅰ和装置Ⅱ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D.放电过程中,装置Ⅰ左侧烧杯和装置Ⅱ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5.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参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B.加入催化剂C.温度和压强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6.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CO2(g)+2H2O(l)△H=﹣890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4N 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890 kJ的能量B.有N A个C﹣H共价键断裂时,放出890 kJ的能量C.有2N A个水分子生成且水为液体时,放出890 kJ的能量D.有N A个C、O间的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890 kJ的能量7.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的正极在充电时须接电源正极8.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用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 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A.0.2QB.0.1QC.5QD.10Q9.已知氟化氢气体中有平衡关系:2H3F3(g)⇌3H2F2(g)△H1=a kJ•mol﹣1H2F2(g)⇌2HF (g)△H2=b kJ•mol﹣1已知a、b均大于0;则可推测反应:H3F3(g)⇌3HF(g)的△H3为( )A.+(a+b)kJ•mol﹣1B.+(a﹣b)kJ•mol﹣1C.+(a+3b)kJ•mol﹣1D.+(0.5a+1.5b)kJ•mol﹣1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轮船上镶嵌的锌块,是利用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给Fe上镀一层Ag,应将Fe与电源的负极相连,Ag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电解质为AgNO3溶液C.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若有1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1.2LH2D.电解精炼铜时,将粗铜作电解池的阴极,纯铜作电解池的阳极11.在碱性锌锰干电池中,已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下列该电池的电极反应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为Zn﹣2e﹣═Zn2+B.负极反应为Zn+2H2O﹣2e﹣═Zn(OH)2+2H+C.正极反应为2MnO2+2H++2e﹣═2MnOOHD.正极反应为2MnO2+2H2O+2e﹣═2MnOOH+2OH﹣12.将4mol C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A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C的转化率为3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分别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B.温度不变,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溶液的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C.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一段时间后,要恢复原来的浓度,应加入固体CuSO4 D.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12.8g14.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15.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B.C.D.二、填空(每空2分,共55分)16.(14分)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3分钟时达到平衡;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2)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__________mol/(L•min)(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将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4)①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②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气体Y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高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减少Z的浓度d.增加气体Y的浓度.17.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是Pb、PbO2,电解质H2SO4.请回答下列问题.(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正极附近的PH变化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当外电路通过2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____g.(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2和Pb时,若按图连接充电,则a是__________极,A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充电结束,使用该电池电解AgNO3溶液,当有2.16g析出时,铅蓄电池内消耗硫酸物质的量为:A.0.01molB.0.1molC.0.02molD.0.2mol.18.(18分)中阿环保论坛将于9月在银川举行,能源与环境将是本次论坛的重点,为此,银川市政府大力治理环境,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回答下列问题.I.装置Ⅰ可用来监测空气中NO的含量,写出该装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每流经1m3空气(假设NO被完全吸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10﹣7mol,则该空气中NO的含量约为__________mg/m3.II.图2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已知该产业链中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K=,它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Ⅲ.二甲醚(CH3OCH3)在未来可能替代柴油和液化气作为洁净液体燃料使用,工业上以CO和H2为原料生产CH3OCH3.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①CO(g)+2H2(g)═CH3OH(g)△H1=﹣90.7kJ•mol﹣1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③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1)新工艺的总反应为:3CO(g)+3H2(g)⇌CH3OCH3(g)+CO2(g)△H该反应△H=__________.(2)在某温度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mol/L,c(H2)=2.4mol/L,5min 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5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L•min)(3)能说明反应①在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A.v逆(CO)=2v正(H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H2)=2v正(CO)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4)“二甲醚燃料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写出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式__________;现使用该电池,用石墨电极电解600ml,0.2mol/L的NaCl溶液,当反应掉0.23g二甲醚时,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此时NaCl溶液的pH值为__________ (假设溶液体积仍为600mL)19.利用原电池原理合成硫酸成为可能,如图利用SO2和O2制备硫酸.其中A、B为多孔材料,可吸附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A极充入物质为__________,B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2)B极在30min后,共充入标况下11.2L气体时,则通过外电路电流为(已知电子电量e=1.60×10﹣19C)__________(3)某温度下,SO2(g)+1/2O2(g)═SO3(g)△H=﹣98kJ•mol﹣1.开始时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0molSO2(g)和5.0molO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96kJ,SO2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__________.xx学年宁夏银川二中高三(上)第一次统测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学反应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1反应B.水解反应C.醋酸的电离D.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B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C.电离是吸热过程,不是化学反应,故C错误;D.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难度不大,学生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2.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新能源( )①煤②石油③太阳能④生物质能⑤氢能.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新能源.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清洁能源,分析时紧扣“资源丰富、对环境无污染、可以再生”,即可正确判断.3.下列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形成时放出能量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C.中和热是稀酸与稀碱反应生成1molH2O释放的能量D.燃料电池能将全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破坏时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B、燃烧热的条件是在25℃、1.01×105Pa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并且生成最稳当的化合物释放的能量;C、中和热是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释放的能量;D、燃料电池部分转化为热能;解答:解: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破坏时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故A正确;B、燃烧热的条件是在25℃、1.01×105Pa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并且生成最稳当的化合物释放的能量,故B错误;C、中和热是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释放的能量,因为弱酸弱碱电离要吸热,故C错误;D、燃料电池部分转化为热能、部分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从化学反应的过程与化学键的关系及其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等,题目难度不大.4.综合如图判断,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装置Ⅰ和装置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B.装置Ⅰ和装置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C.装置Ⅰ和装置Ⅱ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D.放电过程中,装置Ⅰ左侧烧杯和装置Ⅱ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图中装置Ⅰ、Ⅱ都是原电池装置,装置Ⅰ中,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Fe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装置Ⅱ中,Fe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Fe ﹣2e﹣═Fe2+,Cu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H2↑,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图中装置Ⅰ、Ⅱ都是原电池装置,装置Ⅰ中,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 ﹣2e﹣═Zn2+,装置Ⅱ中,Fe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故A错误;B.装置Ⅰ中,Fe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装置Ⅱ中,Cu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H2↑,故B错误;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装置Ⅰ中,Zn为负极,Fe为正极,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左烧杯移动,装置Ⅱ中,Fe为负极,Cu为正极,盐桥中的阳离子向右侧烧杯移动,故C错误;D.电过程中,装置Ⅰ左侧烧杯,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生成碱,装置II右侧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2H++2e﹣═H2↑,消耗盐酸,故溶液的pH均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电极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装置Ⅰ借助吸氧腐蚀理解,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的把握.5.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参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B.加入催化剂C.温度和压强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性质,为内因,温度、压强、浓度以及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为次要因素.解答: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性质,为内因,如Na、Mg分别与水的反应;一些不能发生的反应,即使加入催化剂或改变温度、压强、增大浓度等也不能反应,不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6.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CO2(g)+2H2O(l)△H=﹣890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4N 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890 kJ的能量B.有N A个C﹣H共价键断裂时,放出890 kJ的能量C.有2N A个水分子生成且水为液体时,放出890 kJ的能量D.有N A个C、O间的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890 kJ的能量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所以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所以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CH4(g)+2O2=CO2(g)+2H2O(l)△H=﹣890kJ/mol,该反应中甲烷中﹣4价的碳经过反应变为产物二氧化碳中+4价的碳,所以每当放出890kJ的能量,转移的电子数为8mol,当有4N 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的能量为,故A错误;B.从甲烷的分子结构知:1个甲烷分子中有4个碳氢键,从热化学方程式知:每当有N A个C﹣H共价键断裂时,放出的能量,故B错误;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每当有2mol液态水生成时,放出890KJ的能量,所以有2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水为液体时,放出890 kJ的能量,故C正确;D.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4个碳氧键,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每当有N A个C、O间的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的能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理解系数的含义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7.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的正极在充电时须接电源正极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高铁电池放电时必定是锌在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 ﹣2e﹣+2OH﹣=Zn(OH)2,高铁酸钠在正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FeO42+4H2O+3e﹣=Fe (OH)3+5OH﹣,根据电极反应式可判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物之间的关系,充电时,阳极上氢氧化铁转化成高铁酸钠,电极反应式为Fe(OH)3+5OH﹣=FeO42+4H2O+3e﹣,阳极消耗OH﹣离子,碱性要减弱.解答:解:A、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高铁电池放电时必定是锌在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故A正确;B、充电时阳极发生Fe(OH)3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故B正确;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2+4H2O+3e﹣=Fe(OH)3+5OH﹣,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还原,故C错误;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2+4H2O+3e﹣=Fe(OH)3+5OH﹣,生成氢氧根离子,放电时的正极在充电时须接电源正极,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8.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用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 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A.0.2QB.0.1QC.5QD.10Q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CO2与NaOH溶液反应,计算出CO2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出乙醇的物质的量,根据乙醇的物质的量和热量的关系求出.解答:解:n(NaOH)=0.5L×0.8mol/L=0.4mol,则由CO2~2NaOH可知,n(CO2)=0.2mol,则n(C2H6O)=×n(CO2)=0.1mol,放出的热量为Q,所以1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0Q,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计算乙醇的物质的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9.已知氟化氢气体中有平衡关系:2H3F3(g)⇌3H2F2(g)△H1=a kJ•mol﹣1H2F2(g)⇌2HF (g)△H2=b kJ•mol﹣1已知a、b均大于0;则可推测反应:H3F3(g)⇌3HF(g)的△H3为( )A.+(a+b)kJ•mol﹣1B.+(a﹣b)kJ•mol﹣1C.+(a+3b)kJ•mol﹣1D.+(0.5a+1.5b)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①2H3F3(g)⇌3H2F2(g)△H1=a kJ•mol﹣1②H2F2(g)⇌2HF (g)△H2=b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得H3F3(g)⇌3HF(g)△H3,从而求出反应热.解答:解:①2H3F3(g)⇌3H2F2(g)△H1=a kJ•mol﹣1②H2F2(g)⇌2HF (g)△H2=b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得H3F3(g)⇌3HF(g)△H3=+(0.5a+1.5b)kJ•mol﹣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运用,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理解应用,题目较简单.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轮船上镶嵌的锌块,是利用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给Fe上镀一层Ag,应将Fe与电源的负极相连,Ag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电解质为AgNO3溶液C.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若有1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1.2LH2D.电解精炼铜时,将粗铜作电解池的阴极,纯铜作电解池的阳极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船舶外壳装锌块是利用原电池原理保护铁,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电镀镀层金属为阳极,待镀金属为阴极,含镀层金属阳离子为电解质溶液;C、气体未指明标准状态;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失电子作阳极,精铜作阴极.解答:解:A、船舶外壳装锌块是利用原电池原理保护铁,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不是电解池原理,故A错误;B、电镀镀层金属为阳极,待镀金属为阴极,含镀层金属阳离子为电解质溶液,所以Fe上镀一层Ag,银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铁为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电解质为AgNO3溶液,故B正确;C、气体未指明标准状态,无法计算,故C错误;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失电子作阳极,精铜作阴极,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关键,难度中等.11.在碱性锌锰干电池中,已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下列该电池的电极反应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为Zn﹣2e﹣═Zn2+B.负极反应为Zn+2H2O﹣2e﹣═Zn(OH)2+2H+C.正极反应为2MnO2+2H++2e﹣═2MnOOHD.正极反应为2MnO2+2H2O+2e﹣═2MnOOH+2OH﹣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该电池中,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二氧化锰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正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2MnOOH+2OH﹣,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该电池中,Zn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Zn作负极,M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所以二氧化锰作正极,根据电池反应式知,负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正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2MnOOH+2OH﹣,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根据电池反应式知生成物及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电极反应式,为学习难点,注意:碱性介质中不能生成氢离子,酸性介质中不能生成氢氧根离子,为易错点.12.将4mol C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A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C的转化率为3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先逆反应方向进行,①根据v=计算v(A);②根据v(A)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B);③计算A的物质的量变化,根据方程式计算转化的C的物质的量,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C 的转化率;④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B的浓度变化量,进而计算2S时B的浓度.解答:解:①2s后测得A的浓度为0.6mol•L﹣1,则v(A)==0.3mol/(L.min),故①正确;②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v(A)=×0.3mol/(L.min)=0.15mol/(L.min),故②错误;③A的物质的量变化为2L×0.6mol•L﹣1=1.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转化的C的物质的量=1.2mol,故C的转化率=×100%=30%,故③正确;④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的浓度变化量=×0.6mol•L﹣1=0.3mol/L,故2S 时B的浓度为+0.3mol/L=1.3mol/l,故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反应速率的计算通常有定义法、化学计量数法.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分别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B.温度不变,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溶液的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C.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一段时间后,要恢复原来的浓度,应加入固体CuSO4D.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12.8g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都发生还原反应;B、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相对于电解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不能与碳酸钠反应;C、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生成氯气和Cu;D、惰性电极电解CuSO4的溶液,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上放电,利用离子的放电顺序来确定阳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根据电子守恒来确定阴极上析出金属铜的量的多少.解答:解:A、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相对于电解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不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温度不变时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溶液的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故B 正确;C、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生成氯气和Cu,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一段时间后,要恢复原来的浓度,应加入固体CuCl2,故C错误;D、惰性电极电解CuSO4的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4OH﹣→4H2O+O2↑+4e﹣,当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转移电子是:0.0400mol,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当转移电子是0.0400mol时,析出Cu的质量m=0.0200mol×64g/mol=1.28g,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注意电子守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14.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①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②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④增大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⑤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解答:解:①A是固体,增大A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①错误;②升高温度,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②错误;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故③错误;④增大B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故④正确;⑤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比较基础,注意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是改变条件引起正、逆速率不相等.15.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4NH3(g)+5O2(g)=4NO(g)+6H2O(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的含量降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的含量降低;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解答:解: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先到达平衡,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的含量减少,图象与实际相符合,故A正确;B.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先到达平衡,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的含量减少,图象与实际相符合,故B正确;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先到达平衡,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的含量减少,图象中达到平衡的时间与实际不相符合,故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象为载体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中等,明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二、填空(每空2分,共55分)16.(14分)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3分钟时达到平衡;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高一年级化学第一次统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石门中学(狮山校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化学科第一次统测试题注意:①全卷共7页,供21-40班使用。
考试时间为90分钟②全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其中第I卷占54分,第II卷占46分。
③可能需要的原子量:H-1 N-14 O-16 S-32Cl-35.5 Na-23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6分)1. 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具有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测量功能的是()A.试管 B.烧瓶 C.容量瓶D.量筒2.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乙醇的容器上的是()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B.把水加入到浓硫酸中来配置稀硫酸C.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D.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4.“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分散系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是纯净物B.有丁达尔现象C.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得到纳米材料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H2SO4和NaHSO4都属于酸C.KOH和Ca(OH)2都属于碱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A B C 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2.4 L氮气中.一定含有2 mol氮原子B.8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C.标准状况下,20 mL NH3跟60 mL O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3D.56g Fe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存放在广口试剂瓶中B.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抹去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D.用100m量筒量取12.35mL盐酸9.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择试剂不正确的是A.HNO3【HCl】-用AgNO3 B.NaOH【Ba(OH)2】-用Na2SO4C.NaCl【Na2SO4】-用Ba(NO3)2 D.KOH【K2CO3】-用Ca(OH)2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 g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 A B.22.4 L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 AC.N A个氢原子的质量为2 g D.1 mol NaCl中含0.5N A个Na+和0.5N A个Cl—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A.所用NaOH已吸潮B.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B.用过滤的方法分离Ba(SO4)2 与水C.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D.久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变浑浊13.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架、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火柴、滤纸、漏斗。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试卷(选考含解析)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平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试卷(选考,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Ag:108 Cu:64一、选择题(共18小题,其中1-10题,每题2分;11-18题,每题3分。
共44分)1、近年来,多地公共汽车大部分采用天然气或燃料电池作为动力,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B.降低成本C.防止石油短缺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石油中含较多杂质如硫元素的杂质,燃烧后硫被氧化,生成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杂质较多时,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多;而天然气含有杂质少,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 2 CO2+2H2O,所以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的燃料,燃烧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少对空气污染小。
考点:考查了化石能源的相关知识。
2、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氯化镁 D.食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硝酸铵与水混合时,吸收热量,故A错误;B、生石灰(CaO)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故B正确;C、氯化镁溶于水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C错误; D、食盐溶于水也没有明显的热效应,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常见的放热和吸热反应的相关知识。
3、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 mol C(S)和1 mol H2O(g)的能量总和大于1mol H2(g)和1mol CO(g)的能量D.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在表述热化学方程式时,应表述出物质的状态,故A错误;B.、反应热量变化需要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状态不同,反应能量变化不同;故B错误;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故D正确;故选:D。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CO B.H2S C.SO2D.NH3【答案】A【详解】A.一氧化碳与浓硫酸、碱石灰都不发生反应,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选项A正确;B.硫化氢具有还原性,为酸性气体,既不能用浓硫酸也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选项B错误;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氧化钙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选项C错误;D.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选项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干燥剂的选择,明确干燥剂的性质及气体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浓硫酸具有酸性、强的氧化性,不能干燥还原性、碱性气体;碱石灰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SO-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4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中一定含有4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答案】A【详解】SO-,还可能含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4SO-,所以A错误;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24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3产生,NH+,故C正确;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 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CO -,故D 正确; 答案:A 。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含解析)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开放市齐备阳光实验学校省七中高一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以下何种方法别离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2.在室进行分液操作,以下仪器一用不着的是A.烧杯B.分液漏斗C.温度计D.铁架台3.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以下警示标记中的A .B .C .D .4.以下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5.中的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2溶于水,可将含有Ba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加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6.以下操作或作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100ml量筒量取ml的水B.为了不造成浪费,剩余的盐酸放回原瓶C.把烧杯放在垫有的铁圈上加热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7.除去铜粉中混的有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A.在空气中燃烧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8.以下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选项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稀释浓硫酸时,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9.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A.参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参加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参加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参加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10.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那么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11.以下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C.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2 L溶液D.0.1 L含2 g H2SO4的溶液1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 A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目为1 N AC.状况下,2 L H2O的分子数为1ND.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分子数为0.5 N A13.在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以下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容时观察液面仰视14.相同状况下,以下气体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64g SO2B.16g O2C.34g H2S D.3g H215.以下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B.200mL 0.25mol/L CaCl2溶液C.50ml 1mol/L NaCl溶液D.25ml 2mol/L HCl溶液16.30mL 1mol/L NaCl溶液和40mL 0.5mol/L 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 ﹣浓度为A.0.5mol/L B.0.6mol/L C.1.00mol/L D.2mol/L17.家已发现一种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18.欲配制100mL 1.0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①将1g Na2SO4溶于100ml水中②将3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ml③将20mL 5.0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9.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 B.3:1 C.15:2 D.1:320.某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杂质,通过如下几个步骤,可制得纯洁的食盐水:①参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参加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参加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⑤④D.③⑤②①④二、填空题21.某同学按以下步骤配制500mL 0.20mol•L﹣1KCl溶液,请答复有关问题.步骤有关问题计算KCl所需的质量需要的KCl质量为g称量KCl固体称量过程中主要用到的仪器是将KCl参加100mL的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为防止溶液溅出,该采取的措施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在进行此操作时注意的问题是22.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该气体质量为n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那么: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该气体在状况下的体积约为L.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个.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为g.23.用20g烧碱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含溶质g.24.如图是用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其原理与教材中的完全相同.答复以下问题:左边大试管中要参加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烧杯中还要盛有的物质是.25.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液体,请按以下要求用方法鉴别之①只允许用一种试剂②不用任何试剂.26.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某学生用过量的Na2CO3使Ca2+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确认Na2CO3已过量的方法是.三、计算题27.常温下,将20.0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与30.0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1.15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在1 000g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省七中高一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以下何种方法别离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考点】物质的别离、提纯的根本方法选择与用.【专题】综合题.【分析】食用花生油和水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别离,据此解答.【解答】解:A.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别离,食用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故A错误;B.蒸馏通常用于别离提纯沸点差异较大的互溶的混合化合物,食用花生油和水沸点相差较小,且不互溶,故B错误;C.食用花生油和水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别离,下层液体水先从分液漏斗中流出,上层液体花生油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D.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食用花生油和水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分层,无须加萃取剂,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食用花生油的性质以及物质的别离方法,注意食用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和常用的别离方法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在室进行分液操作,以下仪器一用不着的是A.烧杯B.分液漏斗C.温度计D.铁架台【考点】分液和萃取.【专题】化学根本操作.【分析】进行分液操作需要的仪器有锥形瓶、分液漏斗、铁架台.【解答】解:在室进行分液操作时需要的仪器有锥形瓶、分液漏斗、铁架台,其中的锥形瓶是接收仪器,可用其他的仪器如烧杯来代替锥形瓶.用不到温度计,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化学常用仪器,注意熟记常见仪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题目难度不大.3.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以下警示标记中的A .B .C .D .【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分析】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无毒、不燃烧,结合在化学与生活中能够使用的化学物质分析解答.【解答】解:A.警示标记为腐蚀性液体的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那么使用该标志,故A正确;B.警示标记为爆炸标志,而浓硫酸不能爆炸,不能使用该标志,故B错误;C.警示标记为剧毒标志,而浓硫酸无毒,不能使用该标志,故C错误;D.警示标记为能燃烧的物质的标志,而浓硫酸不能燃烧,那么不能使用该标志,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及警示标记,明确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及相的警示标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点是分清每个警示标记代表的意义,难度不大.4.以下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考点】物质的别离、提纯的根本方法选择与用;蒸发、蒸馏与结晶的仪器;过滤、别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分析】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在溶解中加速溶解,在过滤中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在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配制溶液转移液体需要玻璃棒引流,以此来解答.【解答】解:①过滤、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需要玻璃棒引流;②蒸发、③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混合物别离提纯中玻璃棒的使用,为高频考点,侧重化学根本操作的考查,注意掌握玻璃棒在不同中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5.中的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2溶于水,可将含有Ba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加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考点】化学平安及事故处理;蒸发和结晶、重结晶;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A.剩余药品不能随意丢弃,也不能放回原瓶,该放在指容器中;B.化学的废液不可随意丢弃,放在指的容器中;C.蒸发结晶法中,在蒸发水时,不可将液体蒸干;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热的溶液体积偏大,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否那么影响配制结果.【解答】解:A.化学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室,放在指的容器中,故A错误;B.将含有Ba2的废液不可随意丢弃,放在指的容器中,故B错误;C.用蒸发方法来获得固体的方法:点燃酒精灯加热,并搅拌,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故C错误;D.用浓硫酸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会放出热量,影响溶液体积,该冷却到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化学根本操作方法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化学是以为根底的学科,正确的化学根本操作是的前提和保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根本操作方法.6.以下操作或作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100ml量筒量取ml的水B.为了不造成浪费,剩余的盐酸放回原瓶C.把烧杯放在垫有的铁圈上加热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专题】化学根本操作.【分析】A.100ml量筒精确到1ml;B.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C.烧杯不能直接加热;D.酒精会洒出造成失火.【解答】解:A.100ml量筒精确到1ml,无法量取ml的水,且误差较大,故A 错误;B.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污染药品,故B错误;C.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故C正确;D.用燃烧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酒精会洒出,造成失火,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化学根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不同仪器的精确度和使用方法.7.除去铜粉中混的有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A.在空气中燃烧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考点】物质的别离、提纯和除杂;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分析谁是杂质,在空气中燃烧会除掉谁;B.铜和稀硫酸不反,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C.铜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D.氧化铜和稀硫酸反会生成硫酸铜和水,蒸发会得到的杂质硫酸铜.【解答】解:A.在空气中燃烧能使铜与氧气反,不会除掉氧化铜,故A错误;B.铜和稀硫酸不反,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加适量稀硫酸过滤能除掉氧化铜,故B正确;C.铜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过滤不能别离这两种物质,故C错误;D.加适量稀硫酸虽然能和氧化铜反除掉氧化铜,但又生成硫酸铜物质,如蒸发水分时,在铜物质中又增添了的杂质,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别离与除杂,难度不大,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以下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选项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稀释浓硫酸时,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考点】不能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专题】化学根本操作.【分析】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会将手烫伤;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使用托盘天平时,不能用手拿砝码,该用镊子;D.将头滴管垂悬在试管上方.【解答】解:A .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溅出伤人,故B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时,用手拿砝码,该用镊子,否那么容易使砝码锈蚀,故C 错误;D.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将头滴管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化学的根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A.参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参加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参加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参加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考点】物质的别离、提纯和除杂.【专题】化学根本操作.【分析】根据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参加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不能与原物质反;②反后不能引入的杂质,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钡,先参加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硝酸钡反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此时引入了碳酸钠,硝酸钠,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未能除去杂质,故A错误;B.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钡,先参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与硝酸钡反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钾,此时引入了碳酸钾,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钾,故B正确;C.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钡,先参加过量硫酸钠溶液,硫酸钠与硝酸钡反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此时引入了硫酸钠,硝酸钠,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未能除去杂质,故C错误;D.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钡,先参加过量硫酸钾溶液,硫酸钾与硝酸钡反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此时引入了硫酸钾,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未能除去杂质,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除杂,题目难度不大,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那么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考点】摩尔质量.【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n=求出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再根据M=求出气体的摩尔质量.【解答】解: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25mol,气体的摩尔质量M==32g/mol: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能灵活运用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1.以下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C.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2 L溶液D.0.1 L含2 g H2SO4的溶液【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根据n==c×V计算相关溶液的浓度.【解答】解:A.c==1mol/L;B.c==1mol/LC.c==0.5mol/L;D.c==mol/L,那么浓度最大的是D,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比拟,侧重于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先关计算公式即可解答该题.1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 A 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目为1 N AC.状况下,2 L H2O的分子数为1ND.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分子数为0.5 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律.【分析】A.根据n=计算出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B.缺少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数目;C.状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D.根据n=计算出氮气的物质的量及含有的分子数.【解答】解:A.64g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二氧化硫中含有2mol 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故A错误;B.没有告诉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氯化镁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故B 错误;C.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L水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14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分子数为0.5N A,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用,题目难度中,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状况下水、乙醇、三氧化硫、氟化氢物质的状态不是气体,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题中缺少溶液的体积.13.在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以下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容时观察液面仰视【考点】配制一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专题】化学根本操作.【分析】分析操作对n、V的具体影响,根据c=分析不当操作对浓度的影响.【解答】解:A、所用NaOH已经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移入容量瓶内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D、容时仰视观察液面,实际加水量超过了容量瓶的容积,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应选:B.【点评】考查一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与误差分析,根据c=理解溶液配制的操作与误差分析,难度不大.14.相同状况下,以下气体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64g SO2B.16g O2C.34g H2S D.3g H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V=nVm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结合公式n=,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64g 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B.16g 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C.34gH2S 的物质的量为=1mol,D.3g H2的物质的量为=mol,故物质的量最大的是3g H2;根据V=nVm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故体积最大的是3g H2;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中.15.以下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B.200mL 0.25mol/L CaCl2溶液C.50ml 1mol/L NaCl溶液D.25ml 2mol/L HCl溶液【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100mL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0.5mol/L,根据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溶质的构成进行计算.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解答】解:100mL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0.5mol/L,A、100ml0.5mol/LMgCl2溶液中c=2×0.5mol/L=1mol/L;B、200ml0.25mol/LCaCl2溶液中c=2×0.25mol/L=0.5mol/L;C、50ml1mol/LNaCl溶液中c=1mol/L;D、25ml 2mol/LHCl溶液中c=2mol/L.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注意离子浓度与溶质的浓度的关系即可解答,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16.30mL 1mol/L NaCl溶液和40mL 0.5mol/L 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 ﹣浓度为A.0.5mol/L B.0.6mol/L C.1.00mol/L D.2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先利用n=cV计算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Cl﹣的总物质的量,再根据c=来计算混合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NaCl的物质的量为0.03L×1mol/L=0.03mol,CaCl2的物质的量为0.04L×0.5mol/L=0.02mol,那么Cl﹣的物质的量为0.03mol+0.02mol×2=0.07mol,混合溶液的体积为0.03L+0.04L=0.07L,那么混合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注意对物质的量浓度义式的理解,注意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比拟根底.17.家已发现一种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含有H原子数目相;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二者质量相,那么二者物质的量不相;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二者质量相,那么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于其物质的量之比;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二者质量相,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解答】解: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含有H原子数目相,故A正确;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二者质量相,那么二者物质的量不相,故含有分子数目不相,故B错误;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二者质量相,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2:3,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质量H3和H2的体积之比=2:3,故C错误;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二者质量相,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拟根底,注意对根底知识的理解掌握.18.欲配制100mL 1.0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①将1g Na2SO4溶于100ml水中②将3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ml③将20mL 5.0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考点】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①1g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浓度为1mol/L.②3g Na2SO4•10H2O物质的量为0.1mo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判断.③根据稀释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稀释后浓度,进行判断.【解答】解:①、1g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于水配成100ml 溶液,浓度为1mol/L,溶液体积为100ml,不是溶剂的体积,故①错误.②、3g Na2SO4•10H2O 物质的量为=0.1mol,由化学式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液体积为100ml ,所配溶液浓度为=1mol/L,故②正确;③、令稀释后硫酸钠溶液浓度为c,根据稀释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那么20ml×5mol/L=100ml×c,解得c=1mol/L,故③正确.所以②③正确.应选:B.【点评】考查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及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计算,难度不大,根据c=加深对溶液配制的理解.注意配制中物质溶于水溶质发生变化的情况.19.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 B.3:1 C.15:2 D.1:3【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盐的浓度×化学式中氯离子个数,求出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n=cV计算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Cl ﹣的数目之比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0.5L 1mol/L﹣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3=3mol/L,含有Cl﹣的物质的量=0.5L×3mol/L=mol,0.2L 1mol/L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含有Cl﹣的物质的量=0.2L×1mol/L=0.2mol,故二者含有Cl﹣的数目之比=mol:0.2mol=15:2,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比拟根底,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盐的浓度与化学式中离子个数的积,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2分)1.化学与社会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B.硫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C.2SO 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34Si N 可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答案】A 【解析】【详解】A .明矾主要成分为十二水硫酸铝钾[()422KAl SO 12H O ⋅],溶于水电离出的3+Al 进行水解反应生成3Al(OH)(胶体),净水的原理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使水中细小的悬浮物颗粒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从而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具备消毒杀菌的能力,故A 错误;B .硫酸钡不溶于水和酸,且不容易被X 射线透过,因此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 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故B 正确;C .“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故C 正确;D .新型陶瓷中的高温结构陶瓷一般用碳化硅、氮化硅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等在高温下烧结而成,故D 正确;答案选A 。
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3+3+--Fe Al SCN Cl 、、、B.+-233H I NO SiO --、、、C.-42+2+Mg Na Br SO -、、、D.++3--44NH Ag PO Cl 、、、【答案】C 【解析】【详解】A .3+Fe 与-SCN 生成红色络合物3Fe(SCN),3+Fe 与-SCN 不能大量共存,A 不符合题意;B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性离子-I 不能大量共存,+23H SiO -和能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 不符合题意;C .离子间均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 符合题意;D .+Ag 与-Cl 、34PO -均能生成沉淀,因此不能大量共存,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 ) A .氯水 B .SO 2C .H 2O 2D .HClO【答案】B 【详解】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它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氯水、双氧水、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故选B 。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 B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 .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 【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A. SO 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 项错误;B. 氯水中存在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 项错误;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 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 项错误; 答案选C 。
3.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 .H 2S 在O 2燃烧 B .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C .S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硫酸中加入锌粉【答案】B 【详解】A 、H 2S 和O 2的反应有两种情况,O 2不足:2222H S+O 2S+2H O 点燃,O 2过量:22222H S+3O 2SO +2H O 点燃,A 错误;B 、Fe 和S 反应只会生成FeS ,与反应物用量或者浓度无关,B 正确;C 、SO 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有两种情况,SO 2不足:SO 2+Ca(OH)2=CaSO 3↓+H 2O ,SO 2过量:Ca(OH)2+2SO 2=Ca(HSO 3)2,C 错误;D、Zn和硫酸反应有两种情况,Zn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和浓硫酸反应放出SO2,D错误;故选B。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广东省肇庆市【精品】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B.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C.铁粉和维生素C 均可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国际计量大会第26届会议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214076×1023mol-1),于【精品】5月20日正式生效。
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g正丁烷和18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B.常温下,pH=12的Ba(OH)2溶液中的OH- 数目为0.01N A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小3.2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0.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l-、ClO- 两种粒子数之和为0.2N A 3.有机物环丙叉环丙烷的结构为。
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B.二氯代物有3种C.生成1 mol C6H14至少需要3mol H2D.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时,需消耗8.5molO24.实验室制取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试剂加入顺序: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B.实验时,水浴温度需控制在50~60℃C.长玻璃导管兼起冷凝回流苯和硝酸的作用,以提高反应物转化率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硝基苯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6.电-Fenton法是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级氧化技术,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电解产生的H2O2与Fe2+发生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能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SO2与H2O2反应生成H2SO4,结论错误,故A错误;B.SO2与H2S反应生成S沉淀,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SO2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C.SO2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故C正确;D.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红色褪去,故D正确;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注意掌握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以及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C.检验亚硫酸盐是否已氧化变质,可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答案】C【详解】A.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2+,故A正确;B.KMnO4溶液与FeCl3溶液不发生反应,但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故B正确;C.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应该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D.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故D正确;故选C。
3.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光导纤维B.酸雨是指pH<7.0的雨水C.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预防中毒D.水玻璃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答案】D【详解】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Si,A 错误;B.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雨水,B错误;C.CO不能溶于水,也不能与Ca(OH)2溶液反应,所以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不能吸收CO,也就不能起到预防中毒的作用,C错误;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统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统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4分)1.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B.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C.居里夫妇通过长期的化学实验制造出了具有放射性元素——镭和钋D.干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2.“白色污染”是主要指下列哪一类物质造成的污染( )A.白水泥B.石灰C.塑料D.粉笔灰3.下列科学研究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是()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导电塑料C.元素周期律D.生物克隆技术4.农村里有一种现象:在长期使用煤球炉的厨房门上贴的春联比客厅门上贴的春联更快地褪色。
结合课本知识,猜测产生该作用的物质是()A.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B.炒菜时产生的油烟C.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D.烧开水时从水壶中冒出的蒸汽5.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面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A.大于20ml B小于20mlC 等于20mlD 无法判断6.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7.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B.冰块的熔化C.水果的腐烂变质D.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B.木材可制成桌椅C.混凝土可以建造房屋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9.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10.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11.有关酒精灯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时必须用火柴点燃B.应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C.酒精灯中的酒精量超过容积的2/3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12 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尤其容易分解,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13.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下列哪项污染与其无关()A.噪音污染B.空气污染C.食品污染D.水污染14.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
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 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检验与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 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待测液含Na+,同时K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容易被黄色掩蔽。
所以不确定是否含K+,A项错误;B. 待测液加入过量盐酸无现象说明不含Ag+,加入BaCl2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则待测液肯定含有SO42-,B项正确;C. 如果待测液只含HCO3-,加入过量盐酸也能产生CO2气体,C项错误;D. 原溶液可能只含Fe3+,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也呈红色,D项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A项。
Na的焰色反应颜色可能影响观察到K的焰色反应颜色,所以不能断定不含K,实际上可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排除Na的焰色反应影响。
2.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答案】D【详解】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不合题意;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不合题意;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不合题意;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位于H之后,所以Cu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为CuO,然后溶解为CuSO4。
故选D。
3.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A.a f g d c e B.b g f d c e C.a f g c d e D.a f g d c h【答案】A【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 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故选A。
云南省第一次统测化学试题
奥秘★启用前【考试时间: 3 月 21 日 9:00-11 : 30】2019 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一致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生产亲近相关。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港珠澳大桥使用到的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资料B.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均可用于制肥皂C.“ 84”消毒液、明矾均可用于环境消毒D.钢质桥体若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需外接铝作辅助阳极8.四氟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 可经过以下反应制得。
以下关于四氟乙烯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沸点高于乙烯B.其制备反应属于代替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在必然条件下可以合成聚四氟乙烯9.设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NaHSO4固体中所含阳离子数为氨水中 NH 4的总数为C. Fe与足量稀HNO3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D.与足量 H218 O反应 , 生成的氧气中所含中子数为10.以下实验操作或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或方案A检验淀粉可否已经水浴加热滴有稀H2SO的淀粉4 .水解却后加入新制Cu(OH)2悬浊B冲刷银镜反应后试先用浓盐酸冲刷 , 再用水冲刷.管内壁附着的 Ag证明苯与液溴发生使苯、液溴和铁粉混杂反应后C体先经过 CCl4, 再通入水中了代替反应.的 pH研究反应物浓度对向 2 支盛有 mo1· L-1KMnO 溶液的试D别加入 2mL · L-1和 2mL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记录颜色完好褪去的时间11. 一种O2作催化剂的可充电铝——CO2电池以下列图在多孔碳电极处生成Al 2(C2O4 ) 3。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放电时 , 多孔碳电极为负极B. 放电时 , 电子由多孔碳电极流向铝电极C. 充电时 ,Al 3+向多孔碳电极迁移D. 充电时 , 电池总反应为 Al(C O)2A1+6CO224312. a 、b、 c、 d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 、 Y、 Z、 R、 Q 是由其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高考第一次统测(化学)试卷.doc
高考第一次统测(化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72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16 Na—23Cl —35.5S —32 Br —80 I—127 K—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如下卤化物跟浓H2SO4放在烧瓶中共热,可以得到纯净卤化氢气体的是()A NaFB NaClC NaBrD NaI2.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 ü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3.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下的是()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③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④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时的导管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⑥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③④⑤D 全部4.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从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 单质熔点:Li>Na>K>Mg>AlB 酸性:HClO4>H2SO4>H3PO4 >H2SiO3C 稳定性:AsH3>PH3>NH3D 沸点:HI>HBr >HCl>HF5.用0.01mol·L-1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
需NaOH溶液的体积最大的是()A 盐酸B 硫酸C 高氯酸D 醋酸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A 常温常压下,1mol氖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是20N AB 32g氧气和32g臭氧所含氧原子数都为2N AC 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是8N AD 标准状况下,1L戊烷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是5N A/22.47. 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发生的是()A 铜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电解质溶液B 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发生电化学腐蚀C 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D 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8.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g)=H2(g)+1/2O2(g)ΔH=+242kJ·mol-1B 2H2(g)+O2(g)=2H2O(l)ΔH=-484kJ·mol-1C H2(g)+1/2O2(g)=H2O(g)ΔH=+242kJ·mol-1D 2H2(g)+O2(g)=2H2O(g)ΔH=+484kJ·mol-1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高三化学第一次统一测试题.doc
高三化学第一次统一测试题化学科总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中两种分子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两种都是极性分子B 两种都是非极性分子C CH4是极性分子,H2O是非极性分子D H2O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2、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ACH4·14H2O B CH4·8H2O C CH4·(23/3)H2O D CH4·6H2O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光气(COCl2)B、六氟化硫C、二氟化氙D、三氟化硼4. 青霉素试验针用的稀溶液为200国际单位/mL。
现有1小瓶20 万国际单位青霉素、1.0 mL 注射器(分刻度为0.1 mL)、注射用水和几个干净小瓶。
先吸取1.0 mL注射用水注入第1瓶内溶解青霉素,又吸取0.1 mL溶液在第2小瓶中用水稀释成1.0 mL,再吸取0.1 mL在第3小瓶中稀释成1.0 mL……在第几小瓶中青霉素浓度为200 国际单位/mLA.3B.4C.5D.65. 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
B. 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
C. 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 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
6.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生成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
高三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
孝感市—高中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Al—27 Si—28 Fe—56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題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NH4Cl的电子式B.的结构示意图C. N原子的电子排布图D.丙烯的结构简式2. 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的要求B. 世博会期间,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常用的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D. 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3.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氯气与足量的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 1OOmL 1mol/L 的 Na2CO3溶液中,的个数为 0.1N AC. 78g Na2O2中所含离子数为4N A4.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元素单质可能是原子晶体,也可能是分子晶体C. Y、Z、W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 Y,W的氢化物都可能与其氧化物反应5. 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为S3N4B. 碳化硅(SiC)的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和轴承C. 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份为SO2D. 二氧化硅为立体网状结构,其晶体中硅原子和硅氧单键个数比为1:26.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已知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平后水的计量数为4B.反应后溶液呈酸性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8D.氧化产物为和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B. 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至离子完全沉淀C. 200ml 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D.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9. 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 加甲基橙呈红色:B. 水电离出的C. 使pH试纸呈深蓝色:D. 加铝粉放出氢气:10. 下列粒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 NaHCO3溶液中B. Na2CO3溶液中C. pH =2的HCl与pH = 12的氨水以任意比例混合11.在相同的温度下,体积均为O.25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90 min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Al-27 O-16 Cu-64 Na-23 C-12 H-1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钠投入到FeC12溶液中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馄合③少量Ca (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③④⑤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纯铁不容易生锈②钠着火用水扑灭③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A.①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⑤3.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A.铜和硝酸反应B.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向一种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后,溶液的颜色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是A.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B.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滴加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D.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溶液5.以下物质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Al(OH)3B.Fe(OH)3C.CuS D.H2SiO36.将a克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mL PH=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 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 溶液100 mL,则NaOH 溶液的浓度为A.0.1 mol.L-1 B.0.2 mol.L-1 C.0.4 mol.L-1 D.0.8 mol.L-1NO,下列有关该溶液中其它物质叙述正确的是7.已知某强酸性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3AlO的形式存在 B. 铁元素能以Fe2+和Fe3+的形式共存A. 铝元素能以Al3+或-2SO的形式存在 D. 氯元素能以Cl-或ClO-的形式存在C. 硫元素主要以-2410-mol/L的4种溶液:①HCl溶液;②8.现有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均为1×11CH3COOH溶液;③NaOH溶液;④氨水。
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向等体积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B. 等体积的①、②、③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最小C. ②、③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D. ①、④溶液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④>①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工业制漂白粉:Cl2+2OH-=Cl-+ClO-+H2OB.铁盐净水的原理:Fe3++3H 2O Fe(OH)3(胶体)+3H+C.用铜和稀硝酸制备硝酸铜:3Cu+8H++2NO3-=3Cu2++2NO↑+4H2OD.盛放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SiO2 + 2NaOH Na2SiO3 + H2O10.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Ca2++2OH-+2HCO3-= CaCO3↓+ CO32-+2H2O B.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CO32-+H+= HCO3-C.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D.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11.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D.Na+、Cl-、CO32-、SO32-1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B.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D.若A为浓H2SO4,B为Cu,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测定NaOH熔点时,可以将NaOH放入石英坩埚中高温加热B.石英砂可以用于制取高纯度的硅,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石英、水晶、玛瑙、琥珀的主要成份都是SiO2D.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因此都不与任何酸反应14.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氯水还可消毒杀菌B.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C.红热的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雾;H2在Cl2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D.氯水长时间放置会变质,是因为氯气几乎完全挥发,剩下的就是水15.青石棉(crocidolite)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其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
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石棉是一种硅酸盐产品B.青石棉中含有水分子C.青石棉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D.1 mol青石棉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消耗14molHCl16.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17.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 ℃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8.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2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3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B.V1>V3>V2C.V2>V3>V1D.V1=V2=V3 19.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退色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退去20.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1②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等量氧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③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④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⑤Na2O2与水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①③⑥B. 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④⑤21.(14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项重要课题。
(1)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2CO 2(g)+6H 2(g)C 2H 4(g)+4H 2O(g) △H在0.1 MPa 时,按)H (n :)CO (n 22=1:3投料,图14所示不同温度(T)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
①该反应的△H__________0(填“>”、“=”或“<”)。
②曲线b 表示的物质为__________。
③为提高CO 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2)在强酸性的电解质水溶液中,惰性材料做电极,电解CO 2可得到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15所示。
①该工艺中能量转化方式主要有_________。
②b 为电源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电解时,生成乙烯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3)以CO 2为原料制取碳(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16所示。
①过程1每反应1mol Fe 3O 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②过程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2. 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 CaMg(CO 3)2、Al 2O 3和Fe 2O 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要求写出两条)。
(2)滤渣I 的主要成分有 。
(3)从滤液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
(4)若将MgCl 2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的固体是____,若要得到MgCl 2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
(5)用稀硫酸酸浸时形成滤渣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2分)废旧显示屏玻璃中含SiO 2、Fe 2O 3、CeO 2、FeO 等物质。
某课题小组以此玻璃粉末为原料,制得Ce(OH)4和硫酸铁铵矾[Fe 2(SO 4) 3·(NH 4) 2SO 4·24H 2O ],流程设计如下:已知:Ⅰ.酸性条件下,铈在水溶液中有Ce 3+、Ce 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Ce 4+有较强氧化性;Ⅱ.CeO 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 溶液。
回答以下问题:(1)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反应②中H 2O 2的作用是 。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已知有机物HT 能将Ce 3+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2Ce 3+ (水层)+ 6HT(有机层)2CeT 3 (有机层)+ 6H +(水层)从平衡角度解释:向CeT 3 (有机层)加入H 2SO 4 获得较纯的含Ce 3+的水溶液的原因是 。
(5)硫酸铁铵矾[Fe 2(SO 4) 3·(NH 4) 2SO 4·24H 2O ]广泛用于水的净化处理,其净水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是 。
24. (15分)实验小组同学看到一则报道:某造纸厂误将槽车中漂白液(NaCl 和NaClO 的混合液)倒入盛放饱和KAl(SO 4)2溶液的池中,造成中毒事件。
该小组同学为探究中毒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组同学依据漂白液具有漂白消毒的性质推测,漂白液中ClO -具有氧化性。
实验如下: Ⅰ. 用pH 试纸检验,漂白液pH>7,饱和24)SO (KAl 溶液p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