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次市统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8届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答案
昆明市官渡区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C(A.“涸”应读“hé”;B.“鲜”应读“xiǎn”;D.“拙”应读“zhuō”)2.(2分)C(A.“消”应改为“销”,B.“桓”应改为“垣”;D.“缭”应改为“潦”)3.(2分)A(沙漏里的细沙只能用“漏下”,“滴落”更多指的是液体;“袅袅”是指烟雾缭绕升腾,与“飘零”搭配不恰当;“封冻”与前面的“冰凉如水”搭配不当;“风驰电掣”多指速度快,在这里形容“一瞬”不合适)4.(2分)C(A.一面对两面,“能否”是个两面词,但是只对应了“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B.分类不当,糯米不属于干果类;D.句式杂揉,“的原因”与“因为”杂揉)5.(2分)D(找中心词“挫折”,确定首句为③;②举例论证③;①⑤从反面论述弱者面对挫折的态度;尾句④从正面论证向往成功的人应如何面对挫折)6.(2分)A(A.“弱冠”是指二十岁;B.考查对作者字号、文章主要内容及主旨的把握,C.考查名著《朝花夕拾》的选材;D.考查名著《格列佛游记》人物形象分析)7.(8分)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窈窕淑女(学生易错字“窈窕”)(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学生易错字“寞”写成“莫”,“清”写成“青”)(3)自缘身在最高层(学生易错字“缘”,“身”写成“生”)(4)化作春泥更护花(学生易错字“作”写成“做”)(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学生易错字“淤”“濯”“涟”,写“予独爱莲之”不扣分)(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1题,共10分)(一)根据要求,完成8、9题。
(5分)8.(2分)①网友对歌舞类节目的关注度比文化类节目的关注度高(网友对文化类节目的关注度不及歌舞类节目高;网友对“这就是街舞”关注度最高,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度最低)(1分);②传统文化类节目搜索量呈递增趋势(娱乐类节目搜索量呈递减趋势)(答对“递增”或“递减”即给1分)。
2018年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试卷(理).docx
MW*a用的4/1 19 0 15: 00 I7:x>]2018年以附省离中毕业生如习统检测理科数学注M«>1. 水试ft分歓I Q Hl Bl! E贰算分・»■*・9牛务必川"色的妙名•宙助i£*h勺场勺•啦位・"UJlt*冷糸形冈上的冷勺迁弓.号场号・堆位号及科"•庄娩H的付条形硏•2. 回答an卷时.逡出毎小・答第后•用岳笔把樹»卡上対冈・日的杏条栋兮祿》»・如H邀劝.用“皮擦梅卜*甘•艸选涂热它存■如号•均庄事试on无效・3. 何W71UQH. 上• U/T本试总I.无败•4. 勺试储浪坊.将車试第1卷i&»Bx *大Sft 12小li・耳小115分・在包小■恰出的四个送項中・只有一从是符合H 目鼻束的・(I)已知・{厲| t ♦9 > 0 }• T ji' i; <5 i |> w T '•r. (-90) D. ( 0.5 )<2) dto/MiW位.设厂3*・:ft内灼应的点仁!人»-taC. «2*m D・(3) Z = (-2.l).若:丄A. KA. JiB. 3C V10a)已fein^y-iRX -2 ^Kx2^/ -2,t-4v-4^0KK r t AB - 6.则C・6 D. 7♦ tl) H*0C V•L"Hf囂:需}•(叫:1o9・WM«|OV"nmE(8) 已知岡=2,岡=2万,花与乔的夹角等于扌,刚AC CB^A. — 6B. ■ 4 C・ 4 D・ 6(9) 己知可、乃是关于x的方程ox + 22» = 0的实数根,若!<X2<2.设" — 46 + 3,则c的取值范刚为A・(-4.5) B. (-4,6) C. [-4.5] D. [-4.6](10) 己知正三棱柱ABCfBG的底面边长为2, P、M、N分别是三侧棱BB、、CG上的点,它们到平面的距离分别是1、2、3,正三棱柱ABC-A.B,C〔被平面PM7V 分成两个几何体,则其中以力、B、C、P、M、N为茨点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3 B.— C. VJ D.—2 2<H)《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足“算经十书”中最直要的一种,是当时世界上址面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第九章“勾股”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勾八步,股一十五步•问勾中容圖径几何?”其童思是,“今有直角三角形,短的直角边长为8步.长的直角边长为15步,问该宜角三角形能容纳圆的直径量大是多少?”我们知逋,当關的直径帰大时,该圆为亶和三角形的内切圆.若往该宜和三角形中随机投掷一个点•则该点落在此三角形内切圆内的概率为A.竺B.兰10 4C・兰 D.丸5 20(12) 已知*, B , C是锐角MBC的三个内角,8的对边为b,若数列V, B, C走等差数列,b =2、§,面积的取值范围迢A・(2V2.3V3) B・C・[2运,3历] D. ( 273,3^3]理科敷学试卷・第3页(共8页)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題,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017-2018届云南省部分高三1月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7-2018届1月份统一考试语文命题:玉溪一中语文备课组考试时间:9:00——11:30 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填写、填涂到指定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在规定区域作答。
第Ⅰ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以中华民族主体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一直起着凝聚和维系中华各民族精神生命和力量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屡经磨难而终不溃散,并能奋起振兴的最强大的动力。
可以说,这是我们全部特色之中最大的特色,一切优势之中最突出的优势。
怎样去观察和判断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劣?首先要懂得‚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即‚使人之为人‛的全部要素、过程和成果。
按照这个本质来理解,毎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自己生存发展方式和过程的凝结,是民族主体生命历史的积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这是一切民族文化的‚共色‛;而一种民族文化的‚特色‛,也是来自民族主体特有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具体历史过程,就像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是来自语言形成的独特历史一样。
其‚特色‛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因为它代表着民族的现实的、具体的个性。
一般说来,并非所有特色都一定是优点和优势;但是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与其民族主体的生命之间,却必然有一种本质上的、占绝对优势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
因为,‚我的文化就是我本身‛——民族与民族文化存亡与共,荣辱相依。
除非民族本身改变,或被消灭和取代了,否则这种联系是不会让位于其他文化的。
在这层意义上,就可以说‚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特色‛了。
可见,文化上的所谓‚特色‛和‚优势‛,虽然看上去似乎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其实却是来自文化的主体性,来自文化与文化主体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
最新-云南省昆明市201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精品
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上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辟.邪/复辟.憎.恶/锃.亮吹毛求疵./睚眦.必报B.慑.服/蹑.足军饷./晌.午弄巧成拙./相形见绌.C.缜.密/嗔.怒偌.大/诺.言童山濯濯../擢.发难数D.狙.击/拮据.乐阕./宫阙.毁家纾.难/各抒.己见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怨竞聘上岗固步自封豆腐渣工程B.租赁代薪休假突如其来无立椎之地C.把炳唇松舌箭额首称庆万变不离其中D.对峙恃才傲物响誉中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看一段快乐的小品,听一曲喜欢的歌曲,读一本隽永的书籍,和知心朋友开心的聊聊天,这时,你的忧愁、烦恼都可能在一瞬间付诸东流....。
B.下半场比赛,中国队主教练杜伊在中国队落后时,果断换上了五名替补队员,就是这一念之差....,使中国国奥队连扳三球,以3:3逼平了美国队。
C.新年第一天,街上热闹非凡,秧歌表演、穿城长跑等活动掀起阵阵高潮,整个城市喜气洋洋,不可终日....,市民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庆贺元旦到来。
D.就在各界对贝·布托遇刺事件的幕后黑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际,她的一名贴身随从进入了调查人员的视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称无论华南虎照真假都不能完全说明野生华南虎在当地生存的状况,国家林业局不会越位进行虎照鉴定。
昆明市第一次统测语文答案.docx
昆明市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B (A.岁格年丰Mn C.博闻强Ulzhl D.曲息shdo风流倜償tdng)2. C (千钧一•发:千钧的巫规系在一菽头发上,li喻极其危险。
也兹一发千钧。
A.长袖善舞:原比喻做爭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现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B.当务Z急:指当前应做的出情中最迫切需耍解决的问题.成语的意义与前面的“目前的”有巫复.D.特立独行:捋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不合语境)3. A (B.成分残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加“展示”;C.主谓搭配不当,“工程正式通车”应为“工程止式完成(竣工〉”:D.结构混乱,“英雄”的主语是曹操。
“而是”后加“写成了”或改为“在作者笔下,曹操不是一个奸诈、狠毒的白脸奸雄,而是一个可爱、有趣,储感丰M,个性鲜明,既简单又复杂的英雄”・)4. D (逻辑顺序:看到樂炉中的火苗<火苗一燃烧的气味一气味塚绕、升腾〉,产生联想<时间停留一多情善感的人耽于幻想一喜欢做梦>)二、(9分,毎小题3分)5. C (C项是对第一段“只要人还白称为人,他就不能口甘于这样一种世界.……而文学就是展现人的这种超越性的途径”和“小说的关学架构就是建筑在这样一种伦理观念Z上的”的止确概搖。
A项原文说小说杲“通过展示乱世中的人欲横流,來形显伦理道徳”,可见智适是手段,“够显伦理道德”是目的;小说吸引人“首先”是智意,不排斥还有其他。
B项绝对化,原文是说“这里儿乎没什么道义可讲”.D项错在“全是”,原文是说“仁义逍德歩娶乍由刘备集团来承当的”・)6.D(选项中不同理解分别是从文滸审災和历史逻辑M加加出发的,不能零同丁文学鉴赏中的多种解读。
)7. B (B项犯了逻辑佶汉,一是夸大其词,一部作品的解读不能决定一个比族的兴衰:二是原文是个必耍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三、(9分,毎小题3分)8. C (“名”在文中绘名动用法,意思是"称呼名字”,故选C・)9. D (①绘说江阻盗贼兴起,成祖派遣使者招抚晓谕Z爭,②於说反叛敌寇的老的罕逃到赤斤蒙古千户所之帝,⑥是说宣徳元年,汉王朱髙煦叛乱,此时仁宗尚未召杨荣霁制定针对叛乱的计划.故选D)10.B (“明成祖个性专横”与“僞爱杨荣”在文中无依据.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10分)(1)杨荣请求将供给皇帝御用之外的粮伏全都供给军队,并且命令军队中有余粮的士兵能够借给缺粮的士兵,进入塞内,公家加倍偿还.(译出大意2分,译出“供御”“相贷”“倍偿”各I分)(2)他们认为陛下新近登基,一定不会亲自前行,如果出其不意,以天子的威严瞬临当地,那情没有不成功的•(译出大意2分,译出“彼” “童” “济”各1分)〔参考译文)杨荣,字勉仁,起初名叫“子荣”・成祖刚进入京城,杨荣在成祖马头林迎接拜谒说:“殿下先拜谒陵墓呢,还是先登位呢?”成祖赶快催促驾马车去拜谒陵叢.从此之后扬荣就得到了成祖的信任(知遇之待)・成祖登位之后,选拔杨荣入文渊阁,并为他改名为“荣”.同时任职的七人,杨荣最小,机警聪明.一天晚上,宁夏来报说被包国.成祖召七人,大都已经出去离开,只有杨荣在,成祖拿奏章给他看.杨荣说:“宁夏城池坚固,人人又都熟习打仗,奏章上报已经十多天了,现在包围应已解除了. ” 半夜,果然有冬章说包田已解.成祖对杨录说:■怎么独料得那么准确!”江西査贼兴起,成祖派遣使者招抚晓谕,并命令都督姊观牟领军队琅在他们的后面.盗贼接受招抚的冬章抵达朝廷后,成祖想下达牧令慰劳姊观.杨荣说:“算算发送奏章的时间,韩观还没有到达那里,不应该评功.”成祖更加看重他.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成祖成严,与各位大臣商议亭情决定不下,有时到发怒的地步.杨荣一来,就使成祖的怒气消散,爭情也就解决了.永乐五年,杨荣受命称往甘肃筹划军务,所过之处他都要训查山川形势,观察军民情况,栓阅城丸堡垒.凹来后在式英殿上奏,成祖非常高兴,当时正是盛夏,成祖亲自切瓜给他吃.永乐八年,琅随成祖出巡處外,验扎在胪胸河.成祖下令挑选三百勇士作为卫士,命令杨荣统領他们.军队返回时,粮饷供应不上.杨荣请求将供给宝带即用之外的粮食全那供给军队,并且命令军队中有余粮的士兵能够借给抉粮的士兵,进入塞内,公家加倍偿还.军队依靠此举得以度过难关.永乐十年,甘肃守臣宋琥说,叛臣老的罕逸到赤斤象古,而且成为边檯的祸患.于是成祖再次派遣杨荣到陕西,会同丰城侯李彬商议进兵筵略.杨荣返回朝廷秦报说:“严冬不是用兵的时候,况且有罪的不过几个人,不必出兵.”成祖听从了他的话,反扳者后来也投降了.永乐二十年,杨荣再次琅随成祖出寒,军中亨务仝都让他多与决策,•成祖给他的赏賜也特别优厚.班师还韌,需劳将士时,分为四等賜宴,杨荣列在最林席,受上等奖赏.第二年琅随成祖出虫,军务仝都托付给杨荣,昼夜召见没有固定的时间.成祖常常称他“杨学士”,不叫他的名字.当时,宝帝一共五次出:&,官兵们忍饥挨冻,后勤运输又琅不上,士兵死亡的十分之二三.大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人.成祖问群臣应不应当再进兵,群臣唯唯诺诺,只有杨荣从容地说应当班师回朝. 成祖同意了.杨荣#谋划并且能决斯.永乐末年,浙、闽的山贱兴起,朝廷商议发兵.成祖当时在/外,奏章送到时,成祖拿给杨荣看.杨荣说:“悬民被冇关官吏所苦,不得已相互聚集起来保护自己.如出动军队,将会使他们更加团结不能瓦解.可派遗使者招降安抚但们,应当不必烦劳军队的.”成祖听从了,盗贼果■然也平息了.仁宗登位,晋升他为太常卿.宣德元年,汉王朱离煦叛乱.仁宗召杨荣等定计谋.杨荣首先请求宝帝亲自出征,说:“他们认为陛下新近登基,一定不会亲自前行,如裏出其不意,以天子的成严驾临当地,亨情没有不成功的.”仁宗听从了他的计製.街莺抵达乐安时,朱高煦就出城投降了.军队凯诡,杨荣因为决策有功,受到盘高奖赏. 12.(8分)⑴(5分)①诗中刻画了一只离群、孤独的大雁(形象概括,1分〉,它不饮不食.只是不停地飞鸣着,思念、追寻着它的伙伴(形彖描述,1分)(扣住孤独、迷茫、悲苦的念群之雁的形猱分析即可)。
高考语文-云南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毕业统一检测(语文) 最新
2018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l~4页,第1I卷5~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请直接在答题卡上答题。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本卷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羁绊(pǎn) 毁家纾难(shǔ) 撮弄(cuō) 一鳞半爪(zhǎo) .B.数说(shǔ) 啼饥号寒(háo) ,狙击(zǔ) 造谣中伤(zhòng)·c.信笺(jiān) 生拉硬拽(zhuài) 书蠹(dù) 面面相觑(qù)D.稽首(qǐ) 日薄西山(báo) 清癯(qú) 如椽大笔(chuá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软件的开发和制作,是计算机领域的重要工程。
小到一个课件,大到一个数据库,都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B.主场观众打起了大鼓,高声呼喊着主队每一个球员的名字,给自己球队助威的声音响遏行云,现场气氛紧张、热烈。
c.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我们第一次参加了分队的对抗性捕俘游戏,游戏精彩、刺激,很有吸引力,大家见猎心喜,很快就投入到了游戏中。
D.2018年贺岁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后,人们对该片的评价莫衷一是,认为它缺乏文化内涵,作一个简单概括,就是:男红女绿+二人转+笑话=闹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平时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为顾客服务的公交司机张师傅,最近因勇斗偷窃歹徒而被人们广为流传。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昆明市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8年昆明市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5 c 云南省昆明市cvpsis的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
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
其奥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
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一发现Escv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
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
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
人类所用的抗生素多次使用后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药效减弱,但蚂蚁所用的抗生素却并未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发现,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不但是蚂蚁赖以战胜自然环境的法宝,亦是人体必需的抗生素,今后应可仿此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更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
1、下列对“真菌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或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腺窝,这些腺窝非常细小。
B蚂蚁的腺窝里寄生着一种细菌,这些细菌能产生抗生素。
c为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蚂蚁的每一个腺窝上都有一个小孔通向身体外部。
D传播出的抗生素可杀死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确保蚂蚁的食物不受破坏。
2、对“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Es—cvpsis霉菌会危害蚂蚁的蘑菇农场,但切叶蚁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
B雌蚁分泌出的链霉素活细菌除能消灭Es—cvpsis霉菌外,还。
2018届云南省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翻译的初义,原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现在也常用来指称同种文字之间的古文今译。
只是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同种文字的古文今译,主要用来克服古今异言的文字障碍,只含古今的时间因素;不同语种之间的对译,则是兼含地域因素。
《周礼·司寇》有这么一段文字:‚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亲和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
‛象胥是负责与周边蛮夷、闽貘、狄戎之类藩国交往事务的官。
他们要负责传达王所说的话使周边藩国明白,以此密切王和藩国的关系。
如果有使者来到王国,就要做好有关礼仪的协调和语言的翻译工作。
《礼记·王制》说:‚无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寄‛‚象‛‚狄鞮‛‚译‛就是周时负责翻译东南西北四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官名,也可作翻译术语使用。
四者合称的‘象寄译鞮‛也是用来指翻译的,或者称为‚象寄‛‚象鞮‛‚象译‛‚译象‛‚译鞮‛。
其中,以‚象‛和‚译‛的使用面最广,为周时通称翻译意思的主要术语。
既特指对南方和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也常用来通称翻译。
和‚象胥‛一详,翻译官也有称‚译胥‛的,后未多称‚译官‛。
‚译‛原是‚易‛之音训,唐朝经学家贾公彦疏《周礼·秋官》说:‚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粗解也。
‛ 所以‚译‛就是指语言转挽变易的活动。
然就文献记载而言,目前所见最早的‚翻译‛用例,出自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先沙门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
昆明市校际合作学校2018年初三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昆明市校际合作学校2018年初三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含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雏.形(chú)辗.转(zhǎn)拮据.(jū)面面相觑.(xù)B.蓬蒿.(hāo)笑靥.(yǎn)炽.痛(zhì)浅尝辄.止(zhā)C.窈窕.(tiǎo) 阴晦. (huì) 阴霾. (mái) 鲜.为人知 (xiǎn)D.脊.梁(jí) 狭隘.(ài) 蝙.蝠(biǎn ) 相形见绌.(chù)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暮霭阔绰励精图治猝不及防B.脸颊荒谬焕然一新趋之若鹜C.咨询缥缈离经判道扣人心弦D.凌厉潇洒陈词滥调苦心孤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张教授德高望重,道貌岸然....,是学术界泰斗级的人物,在学术界很受人尊敬。
B.为了迎接学校的艺术节,小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幕戏剧。
C.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师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猎手。
C.看到了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D.青春是一部奋斗的史诗,书写着满满的自信,在曳动的琴弦上弹奏出华彩的乐章。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与人相比,机器要做到这一切更为困难。
2018年云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8年云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及运用(27分)1.(2分)下列选项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楹.联(yíng)万籁.俱寂(lài)嶙峋.(xún)涟.漪(lián)B.社稷.(jì)经纶.(lún)世务墩.子(dūn)分道扬镳.(biāo)C.惹.动(rě)篝.火(gōu)轩邈.(miǎo)褒.贬(bāo)D.铭.刻(mín)阴晦.(huì)古刹.(chà)玲珑剔.透(tī)2.(2分)下列选项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变色龙》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B.“你瞧,多美啊,”她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
”C.既然爱人类、爱国家、爱父母等情感早已成为课堂、班会上的正面话题,早已成为教育性读本的主要内容,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对爱情也来点启蒙教育呢?难道爱情只能成为课堂、班会上的负面话题?D.“怎么啦?你。
”我看到他在呕吐就吃惊地喊。
3.(2分)下列选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我最近到了上海、北京,浮光掠影地游览了一番,那里的变化,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
C.旁边的那匹野马微微昂着头,表现出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又与它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D.2008年,我国南部遭遇了历史上一场罕见的雪灾,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灾救灾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4.(2分)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对于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随着社会的开展,生活的改变,使许多字眼起了变化。
C.为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D.很多家用电器,国家的并不比洋货差。
质量不仅能与之抗衡,而且价格也很便宜。
云南省昆明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云南省昆明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1. (6分)(2018·中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是多样异质文明空间化聚集、结构化整合的结果,城市与文明共生。
文明多样性主要指以城市为场域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与社会功能的专业化分划及其空间共在,即专门化、专业化的管理、宗教、谋利、交易等功能在城市中或者以城市为中心的多样共存。
城市的重要功能是满足人的多样需要,一个成功的城市,首先是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安全、发展、宗教等需要的所在。
在科特金看来,考察成功的城市,“有三个关键因素决定了这些城市的全面健康发展,即地点的神圣、提供安全和规划的能力、商业的激励作用。
在这些因素共同存在的地方,城市文化就兴盛;反之,在这些因素式微的地方,城市就会淡出,最后被历史抛弃”。
一方面,人的多样需要会催生多样的城市、多样的文明;另一方面,多样的文明、多样的城市又会进一步生成人的多样需要。
文明多样性对城市的生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是对已有多样文明的聚集,多样文明在城市中会发生碰撞、竞争、融合、整合,并可能进一步多样化。
韦伯认为,多样性是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他看来,以不断发展的分工为特点的经济多样性,是推动城市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从道德社会、礼俗社会向理性社会、法理社会转换的重要力量。
在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看来,以多样性为特点的城市在为人们带来机会、为人们提供更多自由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分离,并放大了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从文明多样性这个维度揭示城市性离不开对文明本身的历史反思、哲学批评。
这种以多样性为目标的研究,对推翻当代帝国霸权以及影响仍然深远的帝国思维、霸权思维当然意义重大。
但问题在于,人类历史、世界文明史、世界城市史,是否仅仅是一部文明多样性的历史?把不同文明的平等性单纯地等同于文明的多样性,是否符合历史本身?是否会导致新的问题?我们认为,城市性研究、文明性研究应该深层化。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考统测语文试卷
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统测语文试卷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统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狩猎(shòu)瓜熟蒂落(tì)赡养(shàn)虚与委蛇(yí)B、桎梏(gù)戛然而止(jiá)角逐(jué)提纲挈领(qiè)C、哺育(pǔ)煞费苦心(shà)粗犷(guǎng)断壁残垣(yuán)D、面颊(jiá)怙恶小悛(quān)造诣(yì)叱诧风云(chà)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惊蛰涸泽而渔气喘吁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缱绻混为一谈欢呼雀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C、脉搏期期艾艾鸠占鹊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D、蜜饯摧人泪下恰如其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高速公路以及一般公路的收费问题,广为社会舆论所诟病。
B.陈凯歌执导的华语传记巨片《梅兰芳》,往长达7个多月的拍摄后,已于2月低正式杀青。
C.他没有让孩子们女死记硬背人精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却苦口婆心地教了孩子们许多思考问题的方法。
D.该人的名字我从没听说过,不知他何时被选为代表,问同街区的人,也都一个个成了丈二的和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B、医生建议我多外出散步。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除非不碰上坏天气,或者病加重了,我都从不间断地要到公园里走一走。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发烧等症状。
最新-2018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精品
2018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时间2018年3月5日9:00~11:30第I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侨胞.褒.奖含苞.欲放孢.子植物B.觇.视孱.弱馋.涎欲滴蟾.宫折桂C.创.痛怆.然满目疮.痍灯影幢.幢D.撮.合挫.败措.手不及错.落有致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对弈词不达意稗官野史不打不成交B.崇奉鞭长莫及无以覆加浪子回头金不换C.拜谒缠绵悱恻砥柱中流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D.缔造宠辱不惊风生鹤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的道德体系是以伦理为核心的,它的价值观往往偏重于别人的,面缺少自我灵魂的忏悔和自责。
②这是一部讲述当代中国跨世纪十年增长率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著作。
③把《二十四史》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个巨大的工程,史书原文共计四千多万字,白话译文近六千万字。
A.评判历史校对B.评判历程校勘C.评价历史校勘D.评判历程校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小燕在校运动会上夺得了五项全能第一,从此骄傲得要命,对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也目.不斜视...,老师批评了她。
B.考场上,同学们始终手不释卷....,苦思冥想,认真作答,不时响起书写的沙沙声,好一派紧张的气氛。
C.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D.赵老的文字功夫很好,思路清晰,用语严谨,闪烁其辞....,广大读者很喜爱他的作品。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钟山》杂志社发起的研讨会上,新生代作家武某宣称,“我的小说代表当前最高水平”。
这番宠论引起文艺界一派哗然。
B.偏义复词,指两个并列成分结构的复合词,其中一个成分的意已经虚化,如“他是我的兄弟”中,“兄弟”指“弟”,“兄”的意义虚化了。
C.一群六、七十岁的老人,却有青年人的朝气,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他们都主动在十字路口帮助维持交通秩序。
云南省昆明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昆明一中全国联考第一期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 C(A. “具体的语言和抽象的情感有很大差别,文字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错误;B “就没有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错误,原文“没完全描写出”;D. “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自然碰的巧,并不是创作者不是刻意为之”错误,原文“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
)2.C(C “逐层递进”错误,应该是“并列”。
)3. B(B. “语言能够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深刻美”歪曲了《关雎》的含蓄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4分)4、A.“无限的感伤”有误,文章的基调应是感而不伤。
5、①揭示追名逐利的人们不能得到人间清凉的原因,在于不能取寓自然。
(2分)②引出及推进下文对人们难以突破自然演变藩篱的思考,从而深化主题。
(3分)6、①自然层面上,可谈“春来草自青”即春天到了草自然会青,指一种万物成长与变化的基本原理。
②人心层面上,可谈要顺随自然,保持一种自然心和平常心。
③从人事层面上,可谈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应急功近利等。
(每点2分,其他理解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B(出口额在2015年有下降)8、CE(A、不符题意,原文是说“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情况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才会出现空洞化的结果B、强加因果,前后句子没有因为关系D、不符题意,原文用的沿“带”沿“路”国家政治“并不十分稳定”,程度不同)9、①各国和地区增大进出口贸易额,使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都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
②保持对风险的警觉,积极化解风险。
③积极推进“民心相通”工程,打牢互联互通基础。
(答对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给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C11.C(“是国家设置的最高学位”错)12.D(“谢几卿抚养自己的独子谢藻”错,“从子”为兄弟的儿子)13.(1)后来谢超宗因事获罪被贬谪去越州,途经新亭渚,谢几卿不忍和父亲诀别,于是投入江中,幸好没有沉溺江中。
2018届云南省统测语文试卷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4月19日9:00—11:30】2018年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考前须知:1.本试卷分第Ⅰ(读题)和第Ⅱ些(表达题)两局部,答题前,考生务必用加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号、考场号、座位号填与在答题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号、、考场号、座位号与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开展深度融合,单一国家已经难以单独面对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开展,为世界经济开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立。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无论是开展经济、改善民生,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带一路〞建立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开展。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立,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送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开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立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带一路〞建立的实践说明,这一伟大创举是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
它致力于推动根底设施建立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开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开展,实现共同繁荣。
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那么,开创开展新机遇、谋求开展新动力拓展开展新空间,帮助各参与国打破开展瓶颈、缩小开展差距、共享开展成果。
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干涸.(hè)挑衅.(xìn)诅.咒(zǔ)物竞.天择(jìng)B.污秽.(huì)栖.息(qī)泥泞.(nìng)鲜.为人知(xiān)C.憎.恶(zēng)收敛.(liǎn)狡黠.(xiá)锲.而不舍(qiè)D.炽.热(chì)深谙.(ān)笨拙.(zhuó)玲珑剔.透(t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浮躁字帖妄自菲薄消声匿迹B.荟萃筹资断桓颓壁争妍斗艳C.锤炼矜持无动于衷轻妆淡抹D.缭草静谧痛心疾首不言而喻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时光的沙漏里,细沙的是光阴。
淡淡的檀香里,袅袅的是光阴。
一杯清茶,从沸腾香醇到冰凉如水,的也是光阴。
他日柳青,今日落花。
韶华与皓首之间,是漫长的一生还是的一瞬?A.漏下飘散冷却稍纵即逝B.漏下飘零冷却风驰电掣C.滴落飘零封冻风驰电掣D.滴落飘散封冻稍纵即逝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腊八粥是用糯米、豆类、红枣、核桃、莲子等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
C.中国昆明泛亚石博会已成为集展示、展销于一体的大型国际化专业博览会。
D.电影《摔跤吧!爸爸》之所以火遍全球,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激发了观众情感的共鸣。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的人害怕挫折,因此不敢去追求成功,这是弱者②就像人要学会走路,也得有过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③人生谁能没有挫折④但我相信,每个向往成功的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挫折吞噬,我们应该振作起来,向挫折挑战⑤在弱者面前,挫折就是倾覆生活之舟的波涛,波浪越大,他就越容易被吞噬A.①⑤②③④B.③①⑤②④C.④③②①⑤D.③②①⑤④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呼,例如“襁褓”是指不满周岁;“弱冠”是指男子三十岁,在此时行加冠礼;“黄发”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老人。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6年7月2日 9∶00—11∶30】昆明市官渡区2018届高一年级统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