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信息报告制度
医院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医院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医院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中医疗救治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影响,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在突发事件中的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
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或者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紧急情况。
三、组织架构1. 医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对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 医院设立应急医疗救援组、信息报告组、物资保障组等,分别负责应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和物资保障等工作。
3. 医院应急指挥部设立专线电话,负责接收和传递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
四、信息报告流程1. 发现突发事件后,现场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初步判断,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医疗救援。
2. 现场医护人员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伤员数量、伤情等信息。
3.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4. 医院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医疗救援组进行救援,并启动信息报告工作。
5. 信息报告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信息报告方案,确定报告内容和报告时限。
6. 信息报告组应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报告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
7. 信息报告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新报告内容,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8. 信息报告组应做好信息报告的记录和归档工作,以备查阅。
五、信息报告内容1. 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性质等。
2. 伤员数量、伤情、救治情况等信息。
3. 医疗资源需求和调配情况。
4. 突发事件对医院正常医疗服务的影响情况。
5. 其他需要报告的信息。
六、信息报告要求1. 信息报告应准确、及时、全面,确保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淄博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淄博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本预案旨在建立和完善淄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预防、控制、救治和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做好预防工作。
(2)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3)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2)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3)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效率。
(3)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高效运转。
三、组织管理1、成立淄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2、设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3、成立专家咨询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提供技术支持。
4、设立应急工作小组,包括卫生、公安、交通、教育、宣传、财政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5、建立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网络,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6、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7、定期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和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等方面的监管。
淄博市医疗急救站工作制度
淄博市医疗急救站工作制度教育百科:免费,快乐,优质,简单,高效,尽在教育百科。
淄博市医疗急救站工作制度一、急救站管理制度1、急救站站长负责急救站的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和车辆管理等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淄博市社会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2、各急救站应建立急诊医师、护士、驾驶员上岗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参加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等单位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独立值班的急诊医师必须具有3年以上、急诊护士必须具有2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驾驶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驾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并至少固定一年,报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备案(转科人员除外)。
3、工作时间要衣冠整洁、统一着装,并佩带胸牌(胸牌不得转借,丢失要及时上报、补办),保持良好的工作形象。
4、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二十四小时应诊制,每班保持1-2名医生,1-2辆救护车值班,出车要保证一司一医一护人员及装备,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5、值班人员要提前10分钟接班,认真做好急救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急救箱、药品、物品、器械、氧气瓶的使用情况,当班使用,当班补充,并遵守相关的制度和操作规程。
6、严格遵守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对通讯设备和急救站席的使用规定,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确保与指挥中心的通讯网络畅通。
7、严格遵守各项劳动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上班后要及时作好出车准备,坚守工作岗位,待命期间不得离站外出。
二、出诊制度1、各急救站接到调度指令后日间(8:00至20:00)在3分钟内出车,晚间(20:00至次日早8:00)在5分钟内出车,严格服从调度指挥,执行急救任务。
2、值班人员在接收指令后出发、到达现场、完成任务返回急救站应及时向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报告出诊情况,并详细做好记录(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返回医院时间)和资料维护。
3、出诊人员对待患者及家属要文明礼貌,廉洁正派,热情服务。
对病人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到达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必要时需病人家属签字。
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
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各种自然祸害和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特别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应急信息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过程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祸害,建立和健全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显得尤为紧要。
一、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应急信息报告制度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紧急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之前,对事件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判定和上报的系统性布置。
(一)应急信息收集应急信息收集的基本内容包括:事故的类型、地点、发生时间、受伤人数、物质损失情况等。
收集应急信息的途径重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部门:警察、消防、卫生部门等,这些部门负责监督和引导应急救援工作。
2、群众举报:人民群众是指挥调度中不可或缺的气力。
他们是事故发生的第一线目击者,也是事故发生后最快速和最精准的信息来源。
3、专家:专家重要指地震、气象、水利等领域的学者,他们可以通过专业测试、数据分析等方式,供给相对正确的事故信息。
(二)应急信息筛选应急信息筛选的目的是为了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去除重复的和不合理的信息。
进行信息筛选时,应有以下几个原则:1、精准性原则;2、适时性原则;3、数量适度原则。
(三)应急信息判定应急信息判定是指对筛选出来的应急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定、核实和讨论,以便适时取得最新、最完整、最真实的信息,为应急决策供给依据。
(四)应急信息报告应急信息报告是指上报应急信息,并适时向相关部门、领导汇报情况,便于组织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在应急信息报告中,需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2、受灾区域和人口;3、救援的要求和建议。
二、应急信息传递制度应急信息传递制度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传递救援命令、指示和信息的布置。
(一)应急信息传递的渠道应急信息传递的渠道重要有以下几种:1、现场指挥: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会派遣专门的现场指挥员前往事故现场,负责指挥救援工作。
应急预案信息报告机制
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信息报告机制。
二、目的1.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体系,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
2. 提高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突发事件信息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组织机构1. 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成立信息报告工作小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四、信息报告原则1. 及时性: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上报信息,确保信息报告的时效性。
2. 准确性:上报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歪曲事实。
3. 全面性:上报的信息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4. 协同性: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加强沟通协作,形成信息报告合力。
五、信息报告程序1. 事件发生单位或个人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本单位信息报告工作小组报告。
2. 信息报告工作小组接到报告后,核实事件情况,并在第一时间上报至上级信息报告工作小组。
3. 上级信息报告工作小组接到报告后,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体系,及时上报至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领导小组。
4.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根据事件情况,启动应急响应,并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六、信息报告要求1.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流程、时限、责任人。
2. 信息报告工作小组应定期开展信息报告培训,提高信息报告人员的业务素质。
3. 信息报告工作小组应加强信息报告设备设施建设,确保信息报告渠道畅通。
4. 对迟报、漏报、瞒报、谎报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作者简介]杨彦茹(1975-),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指挥调度,急救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居民对院前急救的需求、急救质量的要求不断升高。
为保证人们健康水平、满足人们对入院前的急救需求,当前入院前急救的主要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利用有效的急救资源,提高入院前急救的整体作用,充分发挥入院前急救的作用[1]。
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是结合制作的急救业务流程,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等设备对急救流程进行管理。
院前急救作为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一旦其急救速度提高,便会提高综合急救能力。
随着老年化的加快、城市化的扩张,公共卫生安全压力明显提升,当前传统的院前急救方案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居民的需求,故需结合当前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建立新的、完善程度较高的院前急救体系,为提高急救综合水平奠定基础。
1既往院前急救情况院前急救接收的患者多为危重症、病情急人群,对此类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但院前急救属于短暂性、应急性环节,患者经必要急救措施治疗后仍需转送至相关科室进行针对性治疗。
因此院前急救效果为院内急救质量的基础,临床要将院前、院内急救融合,提高院前急救反应速度、处置专业化程度。
既往的院前急救在患者入院后进行急救处置,在接诊过程中或到达现场后实施的DOI:10.16659/ki.1672-5654.2020.20.113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杨彦茹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综合科,山东淄博255000[摘要]院前急救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急救中心人员院前急救反应速度,还可为急救中心人员提供有效的医疗技术支持。
急救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实现数据资料的传输,还可存储急救过程中语音、图像等信息,在必要时对数据资料、语音、图像等进行回放,以明确急救质量,并对信息化实施后的医疗急救中心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确保急救的完整性,增加医学救援体系协同性,同时为院前急救人员提供可借鉴的医疗管理模式。
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制度
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制度为使院及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准确掌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的人员伤病及救治情况,确保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有效开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对于涉及10人及以上人员伤亡的事件,急诊科在接到报告或在收治伤员并初步确认后,应立即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报告,由医务科或总值班向院领导及旗卫生局报告,各相关科室要做到及时续报。
二、续报由收治科室完成,三、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致伤人数和医疗救治工作情况及需要提供的支持援助等。
四、报告形式分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终结报告,报告事件时要把握重点,重视信息报告时效,各相关科室要充分认识做好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信息收集报告职责,确保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为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全面、有效开展提供充分、必要的决策依据。
二、相关科室在初步了解突发事件紧急医疗形势后应立即向我院医务科汇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内容重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致伤人数和医疗救治工作情况及需要提供的支持援助等,突发事件的级别、事件原因、现场死亡人数、事件伤员身份等非医学救援紧密相关信息可暂不涉及。
三、医务科采取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终结报告的形式报送紧急医疗救援信息。
初次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件类别、医疗机构接诊和收治伤病员人数及伤情分类,已采取的医学救援措施,是否需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支持等。
进程报告应当包括:伤病员门诊留观和住院治疗人数、伤情分级及转归、在不同医院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的医学救援措施等。
终结报告应当包括:突发事件伤病总体情况、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整体开展情况、问题与经验教训、改进措施和建议等内容。
四、突发事件救援工作涉及两个以上临床科室时,程度主要救援任务的科室要与相关科室建立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机制,统一收集和送报医学救援信息。
医疗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背景医疗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突出表现、影响较大、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的医疗相关事件。
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危害性,为了及时有效应对医疗突发事件,政府和各医疗机构制定了医疗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作用医疗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健全的医疗突发事件报告和应急响应体系,使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保障医疗服务的稳定运行,防止医疗突发事件发展扩大化。
医疗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可以有效协调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应急处置,如指挥调度医疗队伍、救治伤员、监测流行病情、开展处置等工作。
内容医疗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包括突发事件信息的报告、信息核实、信息确认,以及应急响应等一系列工作。
报告医疗突发事件发生后,涉及医院、诊所、疾控中心等机构必须作出及时报告。
报告渠道包括电话、传真、短信、邮件和现场通报等方式。
在报告中需准确如实地提供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人数、症状、预测等信息。
核实当收到报告后,相关部门需要进行信息核实。
主要任务包括对突发事件的情况进行核实,采取必要的调查和检测,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确认经过信息核实后,相关部门需进行信息确认,并进行医疗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和等级判断。
同时,也需要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析等工作。
应急响应在医疗突发事件报告和确认后,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如应急处置、救治伤员、隔离治疗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情况开展疫情监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调配、做好宣传教育等工作。
总结医疗突发事件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建立完备的医疗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在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本文简要介绍了医疗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的背景、作用和内容,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医疗突发事件的重视和关注。
2024年医院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制度
2024年医院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制度一、应急信息报告制度(一)本医院已建立完善的应急工作体系,公布了专用应急报告电话,全体职工在发现或预见到任何突发事件及其潜在风险时,务必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各科室应严格遵循此工作制度,值班人员务必恪尽职守,保证24小时在岗,通讯渠道畅通,以便能迅速应对并处理各类紧急事件。
(三)各科室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将以下信息上报至应急管理部门,由该部门汇总后呈报给院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内容涵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单位、信息来源、事件类型;初步估计的伤亡人数或经济损失;事件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以及对事件预防、控制和处理的进展。
(四)对于一般级别的事件,事发科室优先采用口头报告,并做好记录;对于重特大事件,科室应在两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
(五)在报告应急信息时,务必做到及时、客观、真实,首次报告若信息不完全,可先做简要报告,随后补充详尽信息,直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六)任何科室或个人都不得隐瞒、拖延、遗漏或虚假报告应急信息。
(七)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保密规定进行报告。
二、重、特大应急事件报告(一)面对重、特大应急事件,各科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转报至应急管理部门,后者负责核实情况,详细了解事件详情。
(二)在确认事件发生后,行政部门应立即向应急办主任报告,由主任向院领导汇报,并在必要时,院领导需在1小时内逐级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三)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通过电话进行口头报告,然后补交书面报告;如情况紧急,无法详细报告时,允许先做简要汇报,随着事态发展和处理进程,再逐步更新报告。
(四)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几种情况应在2小时内按照程序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发生或可能爆发传染病疫情;2.发现未知原因的群体性疾病;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或放射性事件;4.遇到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事件;5.出现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及医源性感染事件;6.遭遇群体性高温中暑事件;7.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或其他重大伤害事件。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制度为规范我院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报送工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信息报告制度1、医院建立应急工作制度,公布应急报告电话,以保证应急信息通畅。
2、医院所属各部门应认真落实工作制度,每天相关值班人员应保持24小时通讯顺畅,确保及时了解和处理相关应急事件。
3、医院各部门应当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及院领导报告下列应急信息,职能部门汇总情况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信息来源、事件类别;突发事件引发的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事件影响、事件发展态势;预防、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情况。
4、发生一般事件后,事发科室应在1小时内以口头形式报告为主,并在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上级领导报告,同时值班人员要做好记录;5、发生重大、特大事件、事发科室应在1小时内以口头形式报告并在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详细报告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经过。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在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4)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5)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他重大伤害事件7、报告信息,应当及时、客观、真实,首次报告不完整、情况不清晰时可以先简要报告,及时做好续报,直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8、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漏报、谎报突发事件。
9、突发事件信息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二、重、特大应急事件报告1、若遇重大突发事件,各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医院应急办报告,同时要组织人员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了解事件详细情况。
2、经核实确认交通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办要立即(5分钟内)向医院值班领导报告,并于0.5小时内人民政府报告,逐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医院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制度
医院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能力,确保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发生的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
第三条医院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应当遵循及时、准确、完整、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组织,明确应急医疗救援职责,制定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加强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医疗救援能力。
二、信息报告职责第五条医院应当设立应急医疗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指挥医院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
第六条医院应急医疗救援指挥部负责医院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工作,确保信息报告的及时、准确、完整。
第七条医院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密切配合,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共同做好信息报告工作。
三、信息报告内容第八条医院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以下事项:(一)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和涉及范围;(二)伤病员数量、病情和救治情况;(三)事件原因和可能的影响;(四)已采取的应急医疗救援措施;(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四、信息报告程序第九条医院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告程序分为初报、续报和终报。
(一)初报: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医院应急医疗救援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应当简明扼要,主要包括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和涉及范围,以及伤病员数量和病情等情况。
(二)续报:根据事件发展情况,及时向医院应急医疗救援指挥部报告救治进展、事件原因和可能的影响等信息。
(三)终报:事件处理结束后,向医院应急医疗救援指挥部报告处理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等情况。
第十条医院应急医疗救援指挥部应当在接到初报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治工作,并根据事件情况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医院应急医疗救援指挥部应当在接到续报后,根据事件发展情况,调整应急医疗救援措施,并继续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淄博市医疗急救站、医疗急救点设置原则和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淄博市医疗急救站、医疗急救点设置原则和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淄博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8.11.11•【字号】淄卫字[2008]265号•【施行日期】2008.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淄博市医疗急救站、医疗急救点设置原则和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淄卫字[2008]265号)各区县卫生局、高新区卫生处,市属医疗单位、市管医院: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急救管理,健全完善院前急救网络,扩大医疗急救覆盖面,满足基层群众医疗急救工作需求,依据卫生部《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和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急救医疗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市卫生局组织制定了《淄博市医疗急救站、医疗急救点设置原则和基本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医疗急救站、医疗急救点的设置,由医疗机构向所在区县卫生局提出申请,区县卫生局依据医疗机构的布局、覆盖人口、救治能力等情况,认真研究审核,报市卫生局审批。
各区县卫生局在执行中遇有问题,请及时反馈市卫生局医政科。
联系电话:2770736 2774888。
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淄博市医疗急救站、医疗急救点设置原则和基本标准(试行)一、设置原则(一)医疗急救站设置原则1、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急救服务半径超过8公里,或应急反应时间超过10分钟;3、覆盖10万人口以上;4、所属医疗机构功能完善,技术能力强,重视医疗急救工作;5、实行院站合一,人财物隶属医院管理,院前急救服从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和管理;医院院长或分管院长兼任急救站站长,急诊科主任兼任副站长。
(二)医疗急救点设置原则1、距离中心城区20公里以上,平均急救半径10公里以上,或应急反应时间15分钟以上;2、覆盖3万人口以上;3、一般由所在区县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置,挂靠乡镇(中心)卫生院;或乡镇(中心)卫生院设置,与就近二级及以上医院建立紧密型业务指导和接诊、转诊、会诊联系制度,主要承担院前急救任务。
医院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
医院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一、应急信息报告流程和要求:1.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应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相关部门或人员在发现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将报告信息上报给应急指挥部。
3.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可能的影响和危害,以及目前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4.应急指挥部要迅速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和采取相关措施。
5.应急指挥部要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并根据需要向相关单位、社会公众发布相关信息。
二、信息发布流程和要求:1.信息发布由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指挥部应成立信息发布小组,由专业人员和业务骨干组成,负责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工作。
2.信息发布小组要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和发布的渠道和机制,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信息发布小组要组织编写相关信息,并制定信息发布计划,确保按时发布。
4.信息发布要遵循事实真实、准确无误、及时发布的原则,不得隐瞒和故意歪曲事实。
5.在信息发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个人隐私和医院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敏感信息。
三、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1.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按照医院应急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报告和发布信息。
2.医院领导要对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的工作制度和方案,以及指导和培训相关人员。
4.信息发布小组负责采集、整理和发布应急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遵循信息发布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5.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要积极配合应急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医院应急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制定和实施这一制度,可以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和员工的安全,同时也能保护医院的形象和信誉。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制度一、背景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服务单位,处于高风险的领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较大。
为了保障医院员工、患者和社会公众的安全,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
其中,应急信息报告工作是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为医院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
二、目的本工作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确保信息准确、快速、完整地传递给有关部门,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三、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发生的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地震、洪水、气体泄漏、恐怖袭击等事件。
四、工作内容1. 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值班室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值班人员参与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2. 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医院应急信息中心应当及时成立应急信息报告小组,由值班领导、信息中心负责人、安保人员等组成,负责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现场情况。
3. 应急信息报告小组应首先核实事件现场的基本情况,包括事发地点、事件类型、人员伤亡情况等,根据情况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作出报告。
4. 应急信息报告小组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和报告机制,具体包括:(1)收集现场各部门的情况汇报,如安保人员、消防人员、医护人员等。
(2)收集现场相关人员的统计信息,如人员失踪、伤亡、被困等情况。
(3)收集现场的图像、视频等资料,并记录相关信息。
(4)分析当前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5. 应急信息报告小组应当制定分工方案,将不同的信息分派给不同的成员负责汇总和报告。
6. 应急信息报告小组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以检验应急信息收集和报告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五、工作流程1. 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医院值班室报告。
2. 医院值班室应当统一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并向应急信息中心报告事件情况。
3. 应急信息中心接到信息后,立即成立应急信息报告小组。
4. 应急信息报告小组成员应根据分工方案,及时收集、汇总和分析现场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报告。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制度一、制度目的1.1为了确保医院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和处理,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明确责任、流程和要求,提高应急响应效能。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报告工作。
三、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责任3.1医院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的责任主体为应急管理部门。
3.2各科室、各医务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责任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四、应急信息报告的内容4.1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发生地点。
4.2突发事件的时间和规模。
4.3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影响范围。
4.4突发事件导致的设施设备损坏情况。
4.5可能引发的其他突发事件。
五、应急信息报告的方式5.2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核实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3上级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指派相关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处理。
六、应急信息报告的流程6.1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科室负责人立即向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6.2应急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核实情况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6.3上级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指派相关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处理。
6.4调查和处理结果及时向所有相关部门汇报。
七、应急信息报告的要求7.1报告内容准确完整,不能有虚假信息。
7.2报告途径要迅速,确保及时传达。
7.3报告时限要严格,不能拖延。
7.4报告流程要规范,责任要明确。
8.应急信息报告的监督和检查8.1医院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对各科室的应急信息报告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
8.2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整改。
8.3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报告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时,通报相关主管部门。
九、附则9.1应急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制度进行解释和修订。
9.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医院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旨在规范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工作,明确责任、流程和要求,提高应急响应效能,保障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淄博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淄博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1.3 分类分级 (1)1.4 合用范围 (2)1.5 工作原则 (2)1.6 应急预案体系 (2)2.组织体系 (3)2.1 领导机构 (3)2.2 办事机构 (4)2.3 工作机构 (4)2.4 地方机构 (4)2.5 专家组 (5)3.运行机制 (5)3.1 预测与预警 (5)3.2 应急处置 (6)3.3 恢复与重建 (10)3.4 信息发布 (11)4.应急保障 (11)4.1 人力保障 (12)4.2 财力保障 (12)4.3 物资保障 (12)4.4 基本生活保障 (13)4.5 医疗卫生保障 (13)4.6 交通运输保障 (13)4.7 治安维护 (14)4.8 人员防护 (14)4.9 通信保障 (14)4.10 公共设施 (14)4.11 科技支撑 (14)4.12 法制保障 (15)4.13 气象水文信息服务 (15)5.监督管理 (15)5.1 预案演练 (15)5.2 宣教培训 (15)5.3 考核奖惩 (16)6.附则 (16)6.1 预案管理 (16)6.2 发布实施 (16)7.附件 (16)7.1 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流程示意图 (16)7.2 专项应急预案构成 (16)7.3 分级响应级别 (18)1.总则提高全市各级人民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伤害 ,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蓦地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自然灾害。
应急响应信息报告发布制度
应急响应信息报告发布制度一、制度目的应急响应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有效手段。
为了提高应急响应工作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度,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本制度针对应急响应信息报告的发布进行规范,确保信息发布工作的科学、规范、高效。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应急响应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置情况、应急措施等。
三、报告内容1. 基本信息:报告应包含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事件等级和类型等基本信息。
2. 事件经过:详细描述事件的发生经过,包括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 处置措施:对事件的处置措施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应急预案的启动、人员调遣、资源调配等。
4. 效果评估:对应急响应工作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反映应急措施的成效和不足之处。
5. 相关统计:提供与事件相关的统计数据,如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受影响人口等。
6. 后续工作:对事件后续工作的安排和计划进行说明,包括应急救援的持续进行、善后处理等。
7. 其他补充信息:根据具体情况可提供其他补充信息,如事件的原因分析、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等。
四、发布方式1. 媒体渠道: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稿、官方网站等媒体渠道进行发布。
2. 社交媒体: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
3. 内部通知:通过内部通知、公告等方式将信息传达给单位内部人员。
五、发布责任和时效1. 发布责任:应急响应信息报告的发布由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通过信息发布人员进行具体操作。
2. 时效要求:对于一般突发事件,报告应在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发布;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应在事件发生后的12小时内发布;对于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应在事件发生后的6小时内发布。
3. 更新发布:对于持续性突发事件,报告应每日更新发布,反映最新的应急响应情况。
六、信息发布要求1. 准确性:发布的信息应准确、真实,确保与应急响应情况一致。
2. 及时性:发布的信息应及时更新,确保公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应急响应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信息报告制度(试行)
一、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类型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分立即报告和常规报告两种。
二、需要立即报告的突发事件
(一)首次接警时伤亡人数能够确定的突发事件:指一次造成6人及以上受伤(中毒)的或者造成死亡2人及以上的事件。
(二)首次接警时伤亡人数不能够确定的突发事件,主要是指以下几种类型:
1、客车、校车道路交通事故;
2、火灾、爆炸事故;
3、各类矿难事件;
4、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化学品泄露等群体中毒事件;
5、踩踏等群体伤亡事件;
6、特殊事件:涉及外国友人、重要人士(如知名人士、政府官员、急救人员)的突发事件。
发生在重要场所(如政府机构、外事单位、医院、学校、幼儿园、大型活动场所等)的突发事件。
三、需要常规报告的突发事件
常规报告突发事件是指一次造成3-5人受伤(中毒)的事件。
四、信息报告方式
采取口头、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报告。
五、信息报告时限
常规报告是对突发事件现场救援情况的小结,报告时限为突发事件现场救援结束后1小时内报告。
需要立即报告事件的初步报告时限为首接调度员接警并调派完第一批次急救车后5分钟内报告。
初步报告后还要进行事件救援进程报告和事件救援结束终末报告。
六、信息报告程序
(一)立即报告程序
首接调度员在派车的同时向班长报告,及时形成事件初步报告信息在规定时限内短信报送主任、分管主任、综合科长、调度科长、市卫生局医政科长;
调度班长接报后立即电话报告上述中心领导,若调度班长为首调则须指派他人报告;
调度科长或调度班长指派专人适时依次向市卫生局值班室、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
调度科长接报评估后向分管副主任报告;
综合科长接报评估后向主任汇报;
分管副主任接报评估后向主任、市卫生局医政科长、分管局领导报告。
主任接报评估后向市卫生局局长报告。
根据事件救援进展情况实时报告现场伤员救治情况,直至救援结束。
典型事件调度科长还要及时形成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情况报告和单位内部事件现场救援信息上报。
(二)常规报告程序
在事故救援处置完毕后,对整个救援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先由首接调度员编写短信发送主任、分管主任、综合科长、调度科长、市卫生局医政科长;
再由调度班长或首接调度员向上述中心领导电话报告。
法定公休节假日带班领导行使分管副主任职责,行政值班人员行使调度科长的职责,报告程序按信息报告程序执行。
附件:1、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信息报告格式
2、伤亡人数不能够确定的突发事件及评估说明
附件1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信息报告格式
一、立即报告格式
1、事件现场救援情况初报
201 年月日时分接报警在(路或厂)发生事故,伤亡人(或多人受伤,或目前伤亡人数不详),立即指派某某医院、某某医院------,共辆救护车赶往现场救援。
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报告人:
2、救援情况进程报告
截至时分,共抢救伤员人,其中重伤人,轻伤人;现场死
亡人。
某某医院(急救站)抢救人(重轻),某某医院(急救站)抢救人(重轻),-------。
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报告人:
3、事件现场救援结束终末报告
201 年月日时分接报警在(路或厂)发生事故,共派家医院(急救站)辆救护车,共救援车次,救治伤员人,其中重伤人,轻伤人,现场死亡人。
某医院(急救站)抢救人(重轻),某医院(急救站)抢救人
(重轻),-------。
截至时分接走最后一名伤员,本次事故救援共历时小时分钟,事故现场救援结束。
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报告人:
4、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情况报告
截至日时分,我市医疗机构累计收治伤员人,其中人经门诊留观或简单医学处理后离院,现住院人,其中危重人,(人仍未脱离危险),重症人,轻症人。
伤员分别收治在医院(人,其中危重人,重人,轻人),医院(人,其中危重人,重人,轻人),医院(人,其中危重人,重人,轻人)。
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报告人:
二、常规报告格式
201 年月日时分接报警在(路或厂)发
生事故,人受伤,共派家医院(急救站)辆救护车,共救援车次,救治伤员人,其中重伤人,轻伤人,现场死亡人。
某医院(急救站)收治人(重轻),某某医院(急救站)收治人(重轻),-------。
截至时分接走最后一名伤员,本次事故救援共历时
小时分钟,事故现场救援结束。
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报告人:
附件2
伤亡人数不能够确定
的突发事件及评估说明
1、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指各类客车(如火车、公交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等)、校车在道路上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且不能迅速判明伤亡人数的事件。
询问要点:
首先问清是单方事故还是多方事故?
若单方事故则须询问有无翻车?起火?高处(桥、坡、涯)坠落等?
若多方事故则须询问有几个车?什么车(客客、客货、货货)?翻车?咋撞的(对撞、追尾、交叉相撞、追尾后对撞)?大约伤多少人?泄漏(如危化品槽罐车事故)?
评估说明:
从伤亡人数看,多方事故一般多于单方事故,但要考虑到单方载员、车型大小等。
多方事故时,一般情况下客客多于客货多于货货;翻车、对撞时伤亡会更多。
从伤情看,翻车、对撞、起火、高处坠落等情形下会更加严重。
涉及危险化学品槽罐车事故时,如有泄露要提示救援人员要做好防护。
2、火灾事故:主要指经常发生在工厂、林场、宾馆、酒店、歌舞厅、剧院、商场、敬老院、居民楼、火车站、汽车站、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重要或人员聚集场所的火灾。
评估说明:
冬春季易发,石油化工企业、燃气管网企业易发。
工厂、林场火灾应考虑财产损失大,同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生命损失。
人群密集场所火灾多考虑以生命损失为主。
火灾还多与化学物中毒相关联。
3、爆炸事故:常见的主要有地下输送石油、天然气、液化气、煤气、蒸汽等管道泄露引发的爆炸、汽油外泄爆炸、燃气泄漏致厨房爆炸、烟花爆竹厂爆炸、氢气球爆炸、焦炉煤气柜爆炸等事故和社会恐怖事件等。
评估说明:
发生在各类企业、人员聚集场所时,人身健康危害和社会影响均较重大。
爆炸事故往往并发火灾。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多见。
4、矿难:主要指各类矿山发生的透水、塌方、瓦斯爆炸事故。
评估说明:
矿山事故一旦发生伤亡人数一般较多。
煤矿瓦斯爆炸的重大危险源是甲烷,瓦斯爆炸可产生高温的火焰面、很强的冲击波和大量的有害气体,而一氧化碳则是主要的有害气体。
5、高处坠落:常见有客车坠崖、坠桥,在建工地脚手架坍塌、施工塔吊倒塌等事故。
评估说明:
山区坡陡、路窄谷深,发生车辆交通事故时易发高处坠落。
6、食物中毒、急性职业/非职业中毒、化学品泄露等群体中毒事件:
评估说明:
食物中毒:在集体食堂、家庭、饮食服务单位等就餐场所,多见于夏秋季。
中毒原因主要分为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性等。
学校等集体单位、热点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农村地区自办宴席为重点场所。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埃希式菌、志贺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等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死亡人数最多,主要中毒因素为毒蘑菇、未煮熟豆浆、发芽马铃薯、桐油果、野生蜂蜜、草药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因素主要为亚硝酸盐、氰化物、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急性职业中毒: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氯乙烷和氯气;病死率最高的是硫化氢中毒。
砖厂、钢铁厂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化肥厂、涉及冷藏、冷冻企业(食品厂、冷藏厂、畜禽加工
厂等)易发生氨气泄露并爆炸,危害极大。
造纸厂纸浆池、污水处理厂、咸菜池等易发生硫化氢中毒。
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时常发生泄漏。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多发生在每年11月至来年4月中旬采暖期间。
出现特定的天气气候条件时(如南风、气压低等),提醒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7、踩踏事件:学校、体育场、影院、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发生踩踏事件且伤亡人数不详的事件。
如中小学发生的校园踩踏事件,促销现场发生的群众踩踏事件。
评估说明:
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局势往往难以控制,伤亡人数一般较大。
8、特殊事件:涉及外国友人、重要人士(如知名人士、政府官员、急救人员)的突发事件。
发生在重要场所(如政府机构、外事单位、医院、学校、幼儿园、大型活动场所等)的突发事件。
评估说明:
发生在敏感时期(如重要会议、活动、节日),敏感地点(如学校、机关)、敏感人群(如学生)的突发事件应及时快速做出评估。
重要社会安全事件如小学、幼儿园的重大凶杀事件、群体斗殴事件、蓄意行凶伤亡多人事件等也应密切关注。
9、补充说明:
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天气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风险评估时应当关注。
夏季高温,天干物燥,人的情绪波动较大,车祸、火灾、中暑就会频发;
大雾弥漫、大雪、雨雪冰冻天气车祸会增多,应多关注高速公路是否封闭,铁路和民航等交通方式是否受到影响。
突发暴雨引发洪涝、突发冰雹也应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