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论文
公积金住房经济学论文

公积金住房经济学论文标题:我国公积金住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公积金住房政策是我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的住房政策,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积金住房政策的历史背景、政策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公积金住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公积金住房政策在提高人民群众住房保障水平、拉动住房市场消费、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关键词:公积金住房政策;经济发展;住房市场;住房保障;城市建设一、引言公积金住房政策是我国政府为解决人民群众住房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公积金住房政策,通过设立公积金制度、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等方式,来促进住房保障,推动城市发展。
公积金住房政策不仅对解决居民住房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积金住房政策的历史演变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公积金住房政策,以缓解住房问题,促进城市发展。
首先是在1988年成立了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标志着我国住房公积金政策开始有了具体的制度安排。
1993年,我国正式开始启动住房公积金体系建设,各地开始陆续建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
之后,我国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公积金住房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三、公积金住房政策的实施效果公积金住房政策在提高人民群众住房保障水平、推动住房市场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公积金住房政策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住房保障水平,使更多的家庭能够享有合理的住房条件。
其次,公积金住房政策拉动了住房市场消费,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最后,公积金住房政策促进了城市建设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浅谈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

公积金
管理制度
一
没 , 挪 用 到 与 住房 无关 的项 目上 , 的则 交Βιβλιοθήκη 给 证 券 公 司 进 行 或 有
定 进 行 处 罚 , 可 申 请人 民 法 院强 制执 行 。 并
( 上接第 1 1页 ) 2
2 8—2 9.
【 汪哓昀. 6 】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监测评价指 标体 系研 究 【 . 索 ,0 9 : 学, 0 93 ( 6)1 7 7 1 7 8 J求 】 20 . 7 2 0 .7 2 :2 4 — 2 4 . 【 华峰 , 华玲. 9 张 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 系的构建 . 科学学与科学技
【】 敬 惠 , 彦 . 环 经 济 评 价 体 系 的建 构 及 分 析 [l 态 经 济 ,0 71 术管 理 ,0 59:2 — 2 . 7张 袁 循 Jl 生 2 0 .2: 2 0 1 3 1 7
49-5 2
【】 8张秋根 , 魏立 安, 殷茵 循环 经济评价指标 体系 的构建 [】 J. 安徽农业科
[O陈文晖. 1l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 _ J 经济管理 2 0 . 5 — 9 】 0 68:6 5 . 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项 目, 目编号 :0 8 Z 5 项 2 0 A Z1 1
浅谈我 国住房公积金 制度
曹妇 滕 代 颖 ( 滨 公积金管 f 哈尔 住房 理中心)
摘要 : 笔者在本文中就我国住房公积 金制度 的存在 的问题及规范 策略进 托理财 或购 买国债 , 由于证券公司 的倒 闭而造成难 以挽回的损失。
233财政 、 .. 银行监督形同虚设 。按照《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规 定, 对公积金 的提取和 使用 , 不仅有着严格 的审批程序要 求, 而且明 O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住房体制的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述、优缺点分析、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提供一些参考。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在住房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该制度于1991年在上海率先试点,随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为职工提供低息住房贷款,以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为职工提供了稳定的住房资金来源,使得职工可以更加便捷地解决住房问题。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住房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
住房公积金制度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然而,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不够广泛,仍有部分职工无法享受到这一制度带来的福利。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和贷款条件存在地区差异,容易导致地区间的不公平现象。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管理和监管存在漏洞,容易引发一些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
针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应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将更多职工纳入保障范围。
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同时也要加强对未缴纳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应建立统一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贷款条件标准。
以避免地区间的不公平现象,确保每个职工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待遇。
应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管理和监管。
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监管制度体系,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规使用。
还需要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住房体制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探析论文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探析论文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探析论文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参照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建立起来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试点建立并全面推行[1],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从建立到逐步成熟,研究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对我国住房制度的完善有极大意义。
一、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现状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职责等内容制定的。
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住房公积金制度涉及内容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制度、提取管理制度、使用管理制度及管理机制运作等方面的问题。
1.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实行个人和企业单位按照一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方式,但由于职工所在的企业不同,就会导致缴存比例不同。
由于我国未设定严格的缴存比例,从而使员工的计缴基数和缴存金额有很大差异。
此外,由于企业盈利能力差异以及企业对职工津贴处理方式的不同,使住房公积金工资计缴基数差距较大。
2.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制度。
职工购房时,如果职工想要同时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和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余额,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不会授予,因为他们认为此种做法将会影响其他住房公积金职工的需求,当其他职工将要提取或贷取住房公积金时,由于此时公积金金额不足从而无法满足职工要求。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职工在购房、建房、修房、租房、还房贷、出境定居、丧失劳动能力及离退休等多种情况下均可以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余额。
[2]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提取管理制度存在不当之处,这种管理行为加大了职工的贷款成本,在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其相当时,职工很大可能会选择取银行贷款,从而闲置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余额,阻碍住房公积金资金的流动,不利于住房公积金的发展。
3.住房公积金使用管理制度。
由于各地区住房管理中心发展能力和水平不一致,并且各地住房公积金使用制度可能会所不同,所以造成各地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也不同。
住房公积金制度范文

住房公积金制度范文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指国家规定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的一种强制性储蓄制度,用于帮助职工在购买、建造、修缮住房时提供资金支持。
这个制度在中国实施多年,对于改善住房条件、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背景、运行机制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解决普通职工购房难的问题,中国政府于1999年开始推行全国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将职工一定比例的工资储存到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中,形成一笔一定积累,以在未来购房时提供一定资金支持。
这不仅有助于缓解职工购房压力,也促进了住房和城市建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机制。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是由职工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的。
根据国家规定,职工每月要缴纳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公积金,单位也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相应金额到职工的公积金账户中。
职工个人公积金的缴存比例通常是工资的一定比例,单位缴存比例通常是职工个人缴存比例的一定倍数。
个人公积金的缴存金额通常由该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当地住房市场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调整。
再者,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和上限并不统一,各个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地区公积金缴存比例较低,难以满足职工购房的需求。
其次,公积金的使用范围有限,只能用于购房、建房、修缮等住房相关的支出,对于其他消费和投资需求无法支持。
另外,住房公积金的利率相对较低,而且缴存的资金无法随个人意愿支取,限制了职工对公积金的有效运用。
此外,一些单位存在逃避缴存公积金的行为,导致公积金缴存率偏低的问题。
总结起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解决职工购房难问题、促进住房和城市建设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这一制度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缴存比例和上限的不一致、使用范围的限制、利率较低以及公积金缴存率偏低等。
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

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一、概述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而推出的一项制度,它在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状、运行机制以及存在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历史和现状1.发展历程1985年,在中国住房市场发展的背景下,住房公积金制度得以实施。
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渐推进,城市居民通过缴纳住房公积金在购房中占有更大的权益。
2.现状概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城镇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数达3.72亿,其中缴费职工数为2.29亿,在职职工占了91.2%。
而在全国首批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12个城市当中,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800万,金额高达1.22万亿元。
三、运行机制1.基本原理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以强制性缴存为基础,个人和单位共同缴存,由政府设立管理机构进行监管,并采用国有银行或政策性银行托管资金的一项社会福利性制度。
2.运行机制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是由企业以及职工在固定(或弹性)的比例进行缴纳的。
每个月单位向公积金账户缴入一定比例的工资,同时个人也按规定的标准支付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由各省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当地工资水平等具体情况设定。
四、存在的问题1.政策变动住房公积金制度也受到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2018年11月,中国政府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调整,部分地区缴存比例下降到12%,并且取消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二次调整机制。
2.缺乏投资渠道由于当前银行系统中个人住房公积金的投资渠道非常有限,这就导致了住房公积金的运用效率不高。
应当探索一种新的资金使用模式,并加强投资渠道的开发和建设。
五、总结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政策变动和缺乏投资渠道等,这将需要政府、银行和社会各方一起行动,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项制度。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研究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一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制度完善提供参考。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借鉴新加坡等国的经验,于1991年在上海率先实施的一项住房保障制度。
该制度规定,职工和单位分别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用于支持职工购买、建造、维修自住住房以及缓解家庭住房困难。
随着时间推移,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渐覆盖到全国范围内,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策层面,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
最初,制度的覆盖范围较窄,主要针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部分职工。
随后,政策逐步放宽,将更多职工纳入保障范围。
住房公积金的提取、贷款等方面也进行了多次改革,以更好地满足职工的住房需求。
在管理体系方面,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渐形成了以地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各中心独立运作,负责辖区内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和服务。
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了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地区间不平衡等。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效果显著。
截至目前,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已超过3亿人,资金规模接近4万亿元。
在贷款方面,住房公积金贷款已成为我国居民购房的主要融资渠道之一,有力地支持了职工的住房需求。
然而,制度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贷款额度不足、提取条件苛刻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未来,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政策方面,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住房公积金政策,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缴存比例等,以更好地满足职工的住房需求。
同时,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通过建立全国性的住房公积金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数据的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对策探究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对策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探讨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对策,对于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住房公积金制度应运而生。
它是由政府和单位共同设立的一种强制性储蓄制度,旨在为职工提供住房贷款和住房租赁资金的来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住房问题的日益凸显,住房公积金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住房保障的重要支持体系。
1999年,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革,规定住房公积金按月强制性缴存,并将其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相挂钩,保障职工在职期间的储蓄不受通货膨胀影响。
2016年,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了“互联网+”的建议,推动住房公积金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变。
尽管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市场供求矛盾凸显,一些地区的住房公积金缺口较大,无法满足职工的住房需求。
一些地方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存在着管理混乱和资金流向不明确的问题,导致住房公积金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由于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的政策,职工的积蓄收益不高,储蓄意愿较弱。
部分单位和个人存在着逃避缴存、冒领住房公积金等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针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提出一些完善对策,进一步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住房公积金的财政支持,确保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稳健运行。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住房公积金的投入,提高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
住房公积金论文

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缺陷及对策建议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探索改革旧的城镇住房制度,其目的:一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二是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确定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并且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储存、财政监督”的原则建立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为了解决广大职工的住房问题而建立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其设定宗旨是一种国家支持的社会自助形式,通过金融互助,增强缴存公积金的职工的购房支付能力。
促进该项制度不断完善,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当前住房公积金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缴存比例不规范、缴存额差距大,分配不公一是缴存基数差异大。
由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未规定缴存基数的上限,加之不同行业和单位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悬殊,造成缴存基数差距大。
虽然2005年建设部要求缴存基数原则上不超过所在城市平均工资的2-3倍,但无强制性。
经对某城市住房公积金的调查,每月缴存基数最高为8万元,最低为10元,相差8000倍,单位平均缴存基数最高与最低相差408倍。
二是缴存比例差距大。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未规定缴存比例的上限,由于近几年不同行业、企业的收入差距拉大,各地执行的住房公积金占职工工资收入的比例由5%到20%不等,差距比较大。
缴存基数高的单位,其缴存比例也普遍偏高,最高达30%,而缴存基数低的单位其缴存比例仅为5%,相差达6倍。
三是成为“合理避税”的渠道。
由于对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税务部门有严格的限制,比例超过上限,超过部分企业和个人分别要缴纳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但对缴存基数却没有严格的规定,加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各单位上报的缴存基数审核流于形式,造成很多单位通过虚假高报工资基数,将住房公积金作为工资薪金外发放奖金、津贴的渠道,从而达到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途径。
住房公积金毕业论文

住房公积金毕业论文住房公积金毕业论文住房公积金是一种由政府设立的公共福利机构,旨在帮助个人积累购房资金。
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住房问题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政府补贴政策,对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篇论文将从住房公积金的意义、运作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住房公积金对于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购房是一项重要的人生目标。
然而,由于房价的不断上涨,购房压力越来越大。
住房公积金的设立,为普通人提供了一种积累购房资金的途径。
通过每月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不断增加,从而为购房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这对于那些收入较低的人群来说尤为重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购房梦想。
其次,住房公积金的运作方式也是值得关注的。
一般来说,个人每月的工资中会扣除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住房公积金。
这笔金额会由雇主代为缴纳至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中。
同时,政府也会对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进行一定的补贴。
这样一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中的金额就会不断增加。
当个人需要购房时,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或者抵押贷款。
这种运作方式使得住房公积金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人的购房需求。
然而,住房公积金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并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缴存比例差异较大,导致了住房公积金的不公平性。
其次,住房公积金的利率较低,无法与通货膨胀相匹配,导致实际收益不高。
再次,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条件较为严格,限制了个人对资金的自由支配。
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
总的来说,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政府补贴政策,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为普通人提供了一种积累购房资金的途径,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购房梦想。
然而,住房公积金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让住房公积金制度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更好地解决住房问题。
浅谈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

浅谈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为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而设立的制度。
它通过强制性的个人和单位的缴费来建立一个住房公积金账户,用于购房、租房、装修、建设等相关费用。
该制度自实行以来,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强制性的缴费制度,可以保证个人和单位都能够按时、足额地缴纳住房公积金,为购房、租房等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
此外,住房公积金还可以通过贷款、贴息等形式,帮助居民实现房屋资产增值,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助于调节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
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由于需求旺盛,房价普遍较高,住房公积金的引入可以增加购房者的购房能力,缓解供需矛盾。
此外,住房公积金还可以用于保障租房者的利益,通过提供租金补贴、租金贷款等形式,帮助低收入群体改善居住条件。
然而,住房公积金制度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营机构还不完善。
目前各地区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权威性的监管,导致运营效率不高,缴费、提取等手续繁琐,给居民办理业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资金运用方式需要完善。
目前,住房公积金主要以贷款和补贴的方式对个人提供帮助,但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应该鼓励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银行等机构参与住房公积金的运作,扩大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此外,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监管机制也需要加强。
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着住房公积金管理不规范、滥用等问题,导致资金流向不透明,给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信力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公平、公正的使用。
综上所述,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调节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构、资金运用方式和监管机制,以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效率和公信力,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住房保障的需求。
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

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实行的一项重要住房保障制度,旨在通过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筹集资金,为职工提供住房贷款和住房补贴等福利,以改善职工住房条件。
本文将分析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优缺点及改革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供参考。
自1991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
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各地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在管理运营方面,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实行的是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管理效率不高、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在资金筹集方面,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职工和单位的缴存。
虽然近年来公积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地区和行业的缴存差距。
在使用情况方面,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发放住房贷款和支付房租等住房相关费用。
然而,由于房价高涨等原因,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存在着一些贷款难、还款难等问题。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为职工提供了较为稳定的住房资金来源,有利于解决职工住房问题。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为住房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推动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然而,住房公积金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由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不够灵活,往往存在着贷款难、还款难等问题,使得一些职工难以充分利用这项制度解决住房问题。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运作效率不高,存在着一些腐败和资金浪费等问题。
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扩大,一些低收入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还没有被纳入到这项制度中来。
为了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其实际效果和社会满意度,本文提出以下改革建议: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分析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分析关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分析的论文报告第一部分:论文报告的标题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分析2. 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3. 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4. 城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调整5. 建立住房公积金体系的创新思考第二部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分析自从我国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为广大职工提供了较为稳定的住房保障和经济支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住房公积金制度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如下:1. 公积金缴存比例较低目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仍然较低,职工需缴存比例为12%,而且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在一些中小企业、非正式就业人员等群体中,公积金缴存看上去只是一种福利而已,并不被重视。
2. 公积金用途单一现有住房公积金的主要用途是购房、建房、租房等,缺乏其他以住房保障为目的的政策措施。
这使得公积金最终流入了市场,增加了房价的涨幅,而没有真正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方案。
3. 政策保障和服务较不完善虽然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职工的住房问题,但其政策保障和服务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公积金管理机构的专业水平不足,服务水平和效率较低等。
4. 缺乏公正性和透明度随着住房公积金缴存金额的增加,住房公积金的使用和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
目前,公积金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大,进一步导致了公积金缴存和管理不够公正和透明。
第三部分: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1. 促进住房市场良性发展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政府应对住房市场形势做出积极的调整和规范。
倘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得以成功实施,将会提升住房市场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2. 实现社会公正和民生福利住房公积金实行的初衷就在于为广大职工提供稳定、公正、优质的住房保障和服务。
如果住房公积金制度得到改革并得以完善,那么这将会对于实现社会公正和民生福利的目标有所帮助和促进。
最新 关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研究-精品

关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研究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广泛建立,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媒体和学者们对于住房公积金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由于国家和政府对于公平正义的大力倡导,如何使住房公积金制度更加公平的运用成为研究的重点,涌现出不少从公平角度研究住房公积金改进的文章。
论文关键字:住房公积金制度需求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实选择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住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建立之初是为了支持当时的房改政策。
住房公积金借鉴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房制度一起形成了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在居民实现购房需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住房是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刚性需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属于最基本的第一层需求,即对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因此政府有义务保障其居民的最基本的住房需求。
而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本身就具有保障性及公平性,在通过制度保障居民住房权力的同时,内在的包涵着对于公平的需求。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住房实物分配的政策。
住房由国家和职工所在单位共同投资建造,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将其分配给职工个人,职工的住房完全依赖于单位。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仅仅依靠单位的福利分配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住房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加剧。
这就迫切需要改革这种僵化的住房制度。
1991年,在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同志的主持下,上海市在我国率先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4年,国务院发布《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从此我国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并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为了消除人们对于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疑虑,接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尤其是《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暂行规定》的颁布,使社会各界原来对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轻视态度得到改变。
各企事业单位把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当作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始予以重视,并认真落实。
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

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1.引言住房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住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居民购房问题、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住房问题的需求不断提高,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需要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研究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
2.现行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概述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一种住房储蓄制度。
该制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逐渐成为我国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包括缴存和提取规则、利率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现行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然而,尽管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住房市场的发展和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3.1.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但其中大部分被用于支付贷款利息等,无法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
这导致公积金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
3.2.缴存标准不合理目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标准仍然以工资为基数,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差异性。
这导致一些低收入人群缴存能力较低,无法享受到住房公积金的相关政策利益。
3.3.公积金提取限制较多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条件相对较为严格,只有在购买住房、支持子女教育、支付医疗费用等特定情况下才能提取。
这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急需资金无法满足。
4.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议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以下是一些建议:4.1.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应当加强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研究出台合理的资金运作政策,优化资金运行机制,提高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利用效率。
可以考虑引入专业的投资机构,更好地运用公积金资金进行投资和运营。
4.2.合理调整缴存标准应当以地区、行业和职业差异为基础,合理制定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标准,并根据市场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
【摘要】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住房公积金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对策。
【关键词】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制度
0.引言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我国自1998年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公积金制度也得到快速发展。
尽管如此,但随着我国各城市房价水涨船高,一大部分城市居民买不起住房,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居民贷款购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起源
改革开放以前,对于住房,我国实行的是福利分房制度,它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当时较低水平的消费层次上,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
但随着我国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福利分房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和运行轨道,并暴露出财政无力负担其费用、分配不公、容易滋生腐败等一系列弊端。
在此情况下,我国于1998年进行住房制度改革,逐渐取消福利分房,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也在这次住房改革中应运而生。
2.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积金制度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对个人购房和保障房建设都提供了贷款支持,大大改善了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
2.1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个人购房提供贷款支持情况
据统计,2005年至2011年,我国住房供给金缴存额一直持续增加,贷款发放额却在有的年份较上年递减,且每年的贷款发放额都远远小于其缴存额,有大量结余。
2.2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资金支持情况
为解决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我国进行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其资金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而我国城市低收入家庭多,对保障性住房需求也多,导致我国财政无力负担,资金不足成了制约保障性住房规模建设扩大的主要因素。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国出台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市县财政部门在安排年度廉租住房保障支出项目预算时,首先要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确保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全部用于廉租住房保障。
在这一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多地试行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住房公积金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做出了巨大贡献。
3.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3.1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比较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城的加速,我国城镇居住人口越来越多,需要在城市买房的人也越来越多,而目前我国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比较
窄,很多民营企业、城镇私营企业职工和广大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没有被纳入到住房公积金制度体系之内。
3.2住房公积金缴存不规范,差距大
首先,全国缺乏统一的缴存比例。
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地区之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地区之间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相差也较大。
其次,同一地区中,虽然各单位缴存比例一样,但缺乏统一的缴费基数计算方式,造成单位与单位之间缴存数额悬殊很大。
有些单位职工每月缴纳的公积金低至几十元数百元,而有的单位职工每月缴纳的公积金高达几千元。
3.3住房公积金用途比较单一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使用比较单一,只能用于住房贷款或房屋修建,不能用于租房和支付购房首付,这就造成了两个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我国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不高,个人贷款率偏低,每年有大量结余;二是很多买不起房租房居住的人和很多想买房但因为凑不齐首付的人使用不到自己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3.4提取手续繁琐复杂
在公积金的使用上,我国全国各地几乎都有这样一共同特点: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贷款条件多。
这让许多前来办理个人贷款业务的人忙于奔波之中,烦不胜烦,从而使有些人宁愿选择利息较高的商业贷款而放弃公积金贷款,严重影响了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
积极性。
3.5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制度
公积金的内控制度、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决策监督工作不到位,违规发放贷款挤占挪用资金的行为仍然存在。
我国大部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岗位职责制度和内部审核制度,资金管理分散,甚至挪用到其他与住房无关的项目上去,一旦亏损,给公积金造成无法换回的损失。
4.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议
4.1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
将民营企业、城镇私营企业职工和广大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到住房公积金制度中,让这些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享受到公积金制度的保障,让公积金这一惠民制度向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倾斜。
4.2规范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缩小差距
首先,根据各地方经济发展和房价水平的差异,规定一个地方内相对统一相对固定的缴费比例;其次,在全国范围内规定一个统一的公积金缴费基数计算方法,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尽力缩小公积金在缴存上的差距。
4.3扩大住房公积金的用途
公积金除了用于住房贷款或房屋修建外,还应该可以用于支付购房首付和房租,让低收入者也能使用上自己缴纳的公积金,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中心应与开发商、多家银
行间建立合作关系,让购房者在购房时可以在多家银行间选择用公积金贷款,减少公积金贷款的难度,提高公积金的使用率。
4.4简化公积金提取手续,做到自由提取
公积金作为劳动者收入的一部分,原则上应该做到劳动者在自己的公积金账户上自由提取,但目前我国对公积金的提取有过多的限制。
各地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该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公积金提取手续,缩短审批时间,节省劳动者提取公积金来回奔波的时间。
在考虑自身工作量的同时,对于每年公积金提取的次数可以规定半年提取一次或一季度提取一次,这样既可以让劳动者按时提取充分利用自己的公积金,也可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
4.5建立规范有效的公积金管理制度
各住房公积金中心对于各工作岗位应该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者身上,公积金的使用应该规范化,做到专款专用,不能随意挪用。
公积金委托管理机构投资进行增值保值时应明确受托方职责,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让委托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及时了解基金的投资运营情况。
5.结语
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尽管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在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上还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住房问题是一项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党的十七大更是提出要让百姓“住有其所”,要正真让百姓“住有其所”,这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更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
公积金制度,让其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发挥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蕴琦.浅析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11(2).
[2]徐宁远.浅析住房公积金对保障性住房资金的支持.经营管理,2011.5.
[3]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分析.中国指数研究院,
2012.8.28.
[4]曹娜,藤代颖.浅谈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社科论坛.
[5]樊爱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及趋势,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