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与猪肉消费展望
2016-2025年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6-2025年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38673aaf121dd36a32d82bd.png)
2016-2025年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根据农业部《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未来10年我国猪肉消费仍然占肉类消费的60%;养猪业从过去10年年增长2.38%,未来10年将下降到1%-2%;饲料产量从过去10年年增长7.3%,未来10年将下降到1.5%。
养猪业的发展向产业互联网、适度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等方面发展。
一、养猪生产区域布局加快,重心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养猪业总体进入低速发展阶段,环境刚性约束,生产区域布局从东部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
中国东西部地区土地辽阔、饲料资源丰富,是生猪养殖重点发展的区域。
重点是发挥成本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种养结合养殖基地;要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对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障种源供给;针对区域内气候特点,探索生猪养殖的科学模式。
中国中部和西南部是生猪养殖的主产区,重点是持续稳步发展,成为稳定国内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
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生猪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在于环境压力较大、养殖发展空间受限,重点是稳定养殖规模,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生猪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猪生产,部分满足本地区消费需求,确保区域内猪肉自给率稳定二、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未来养猪业的主体尽管规模化养殖是养猪业发展的方向,但中国人口众多,生猪消费量巨大。
建设大型养猪企业投资大,对环境的污染治理成本高,防疫难度大,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难以全面推广。
真正要解决中国的猪肉供应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较好的模式。
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的经营单元,一般出栏500-3000头,整个收入以养猪为主。
其优势是经营灵活,有土地,生产成本低,污染治理和猪病防治较容易;同时,专业从事生猪的饲养,防疫、设备、种猪更新交由大中型的专业公司。
这种适度的规模经营将能够有效克服养猪业生产的瓶颈,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规模化养殖与效益并行。
2024年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
![2024年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e3243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8.png)
2024年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标题:2024年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一、引言生猪产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对食品安全和民生保障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生猪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2024年生猪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生猪产业现状1、生猪养殖根据调查,2024年我国生猪年出栏数预计将达到7亿头左右,与2020年相比,增长约8%。
然而,生猪养殖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疫病风险、效益下降等。
其中,环保压力导致的小散养殖退出和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将是未来生猪养殖的主要趋势。
2、屠宰与加工在屠宰和加工方面,我国生猪屠宰量持续增长,但屠宰企业数量减少,趋向于集中化。
屠宰企业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低温屠宰和冷链运输将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加工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3、销售与消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生猪销售渠道正在发生变革。
线上销售逐渐成为新的销售模式,也将为生猪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消费方面,尽管猪肉依然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种,但消费者对品质、口感、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三、问题与挑战1、养殖成本上升随着饲料、人工等成本的增加,养殖效益持续下降,成为生猪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此外,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部分小散养殖户退出市场,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也增加了养殖成本的压力。
2、疫病风险疫病是生猪养殖的最大风险。
2018年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降低疫病风险,需要加强防控措施,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同时也需要完善疫病监测和预警体系。
3、品质与安全问题尽管我国生猪产业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品质和安全问题。
如滥用兽药、非法添加、毒素超标等。
为提高生猪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需要加强监管,推广绿色、环保、健康的养殖方式。
四、对策与建议1、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猪肉消费趋势与市场需求分析
![猪肉消费趋势与市场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01f2c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3.png)
猪肉消费趋势与市场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习惯的变化,猪肉消费趋势愈发引人关注。
本文将从消费趋势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猪肉市场的发展态势。
1. 消费趋势分析1.1 健康饮食意识的崛起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猪肉作为重要的肉类食品,其品质、营养成分和养殖方式备受关注。
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健康、无添加剂的猪肉产品,如有机猪肉或者未使用激素的猪肉。
1.2 生鲜猪肉市场繁荣尽管冷冻猪肉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但生鲜猪肉市场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消费者更加注重猪肉的新鲜度和口感,在食材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购买当日屠宰的新鲜猪肉。
因此,生鲜猪肉市场将持续保持繁荣。
1.3 休闲肉制品受追捧除了传统的猪肉品类,休闲肉制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例如,猪肉脆骨、猪肉脯等方便携带、易于食用的休闲肉制品,成为消费者在闲暇时的美食选择。
2. 市场需求分析2.1 大众市场需求稳定增长猪肉作为传统的肉类食品,其在大众市场上的需求相对稳定而持续增长。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同时,猪肉的价格相对较低,能够满足大众的口腹之欲。
2.2 中高端市场需求多样化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中高端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越发多样化。
消费者更加关注猪肉的品质、产地和养殖方式。
例如,土猪肉、黑猪肉等特色品种的猪肉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优秀的品质备受追捧。
此外,一些稀有、独特的猪肉美食也成为中高端市场的新宠。
2.3 餐饮业对猪肉的需求稳定增长餐饮业作为猪肉的重要消费领域,对猪肉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对餐饮环境的要求提高,消费者开始关注餐饮业中所使用的猪肉品牌、猪肉使用比例等信息。
与此同时,随着快餐行业的发展,猪肉制品在快餐业中的运用也将更加广泛。
3. 可能的发展方向3.1 加强品牌建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猪肉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形象推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
生猪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
![生猪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b92eff4910ef12d2af9e71e.png)
作 者 简 介 :郭 春爱 ( 9 1 ) 1 8 一 ,女 ,河 南 唐 河人 ,分 析 师 ,硕 士 ,从 事 谷 物及 相 关 市 场 分 析 研 究 。E ma : u a u @1 6 o — ic n i o 2 . r lh g cn
都会 引来 市场 的额 外关 注 。 1 21 0 0年 1 ~5月 猪 肉 价 格 持 续 下 跌
肉价 格 上涨 的直 接 导 火线 是 2 0 0 7年 猪 蓝耳 病 的爆 发 及 大 面 积 蔓 延 ,导致 大量 生 猪 死 亡 和 母 猪 流产 .使 生 猪 生 产 受 到极 大 打 击 。另外 ,2 0 0 8年 1 份 前 后 月 的雪 灾 导 致 了 大量 生 猪 死 亡 。市 场 猪 肉供 需 矛 盾 加 剧 ,价 格 迅 速 上 升 。 同 时饲 料 价 格 、生 产 费用 及 财 务 费用 的上 涨也 是生猪 价格 居高 不下 的重要 原 因。 第 二 个 阶段 ,高 位 回落 期 。 从 2 0 0 8年 4月 至 20 0 9年 5月 ,国内猪 肉价 格 大幅下 滑 .从 2 . 元 /g 28 k 回 落 至 1. 41元/ g k ,下 跌 87元 / g . k ,跌 幅 为 3 . 82 %,
降至 2 0 0 7年 5月份 的水 平 。本 阶段 猪 肉价 格 大 幅 回
落 ,生猪 出栏 量 增 加 ,供大 于 求是 主要 原 因 。另 外 , 受 经 济危 机 影响 .居 民消费 物 价指 数 持续 不断 下 滑 , 整 体物 价水平 低迷 ,连 带影 响猪 肉价格 的走 势 。
节 性 上 涨 ,而 且 涨 幅 有 限 。
数 据 来 源 :商 务 部
2024年猪肉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猪肉市场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d2e0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f.png)
2024年猪肉市场需求分析引言猪肉是全球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之一,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本文将对猪肉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探讨猪肉市场的主要需求因素及趋势。
1. 猪肉市场概览猪肉作为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市场。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猪肉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猪肉消费量快速增加,并且对猪肉的需求量远远超过其他肉类。
2. 市场需求因素分析2.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猪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猪肉的消费能力也增强。
尤其在新兴经济体中,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消费者对高质量的食品需求增加,猪肉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2.2 人口因素人口因素也是决定猪肉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对食物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其中猪肉是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特别是在人口稠密地区,猪肉需求量更大。
2.3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对猪肉市场需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猪肉的消费偏好存在差异。
部分地区有文化上的禁忌或偏好,限制了猪肉的消费需求。
相比之下,多数地区的文化认同和饮食习惯使得猪肉的需求保持相对稳定。
2.4 健康因素健康因素是近年来影响猪肉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需求增加。
虽然猪肉在脂肪含量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新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使得猪肉的脂肪含量得到控制,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
3. 猪肉市场需求趋势3.1 稳定增长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猪肉市场的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口数量和收入水平的增加,对猪肉的需求持续上升。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猪肉是主要的肉类来源,需求量较大且稳定增长。
3.2 品质需求上升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增加,对猪肉品质的需求也在上升。
消费者更加注重猪肉的来源、生长环境、养殖方式等因素,对高品质的猪肉有较高的需求。
3.3 多样化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食物多样化的需求增加,猪肉市场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我国生猪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生猪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db5cf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2.png)
我国生猪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我国生猪产业的重要性我国生猪产业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生猪是中国人民的主要肉类来源,占据着我国畜产品市场的重要地位。
据统计,我国每年生猪肉产量居世界前列,对于保障国内居民的食品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生猪产业也是我国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在农村地区,许多农民依靠养殖生猪来改善生活条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生猪产业也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通过发展生猪产业,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全产业链的效益和竞争力。
生猪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生猪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保障国内食品安全、改喔农民生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2 生猪产业面临的挑战生猪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市场波动、疫病防控、环境污染和成本压力等方面。
市场波动是生猪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由于生猪价格易受供需关系、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给养殖户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疫病防控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疫病的爆发不仅会造成生猪的大规模死亡,还会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猪肉市场的波动。
环境污染也是生猪产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养猪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废水排放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成本压力也是困扰生猪产业的问题之一。
养猪业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养猪户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生猪产业需要政府、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生猪产业现状我国生猪产业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农村稳定、保障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生猪产业总体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猪肉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
![猪肉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c05159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8.png)
猪肉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猪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畜牧产品之一,对于全球的农业经济和食品供应链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猪肉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当前猪肉的现状以及未来五至十年的经济前景。
首先,猪肉在全球肉类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全球猪肉产量约占肉类产量的40%左右。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猪肉是最主要的肉类产品,消费量和需求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猪肉消费正在经历一些重要的变化。
其次,猪肉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目前,猪肉生产主要面临的挑战包括:疾病爆发(如非洲猪瘟)、环境污染、动物福利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其中,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对全球猪肉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猪肉供应紧张局势。
另外,对于环境污染和动物福利的关注也逐渐增加,这对传统的猪肉生产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随着科技和创新的进步,猪肉产业也迎来了一些新的机遇。
一方面,传统猪肉生产面临的问题可以通过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得到解决。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另外,精确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长效率和产出,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以及植物性蛋白的需求增加,替代性肉类产品的市场潜力也日益被重视。
一些公司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始研发人造猪肉和植物性肉类产品,这有望为猪肉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经济前景,猪肉产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猪肉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将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全球中产阶级的数量增加,人们对高质量肉类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猪肉产业的市场前景仍然乐观。
总而言之,猪肉作为全球主要的肉类产品之一,在当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化。
然而,随着科技和创新的进步,猪肉产业也迎来了一些新的机遇。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形势及后期展望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形势及后期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45cd719adaef5ef7ba0d3c42.png)
生 猪存 栏量 随着 生猪 价格 的上涨 开始 了长 达 1年 的恢
复性增 长 。到 1 1月 为 止 , 已连续 9个 月 回升 ,生 猪 存栏 增加 到 47 . 6亿 头 ,与 2 1 0 0年 同 期 比 增 长 了
12 能繁 母 猪 存 栏 自 2 1 . 0 1年 4月 开 始 增 加 ,2 1 02
A O农业展望 困
2 1 年第 6期 02
繁母 猪 被 淘 汰 ,加 上 部 分 地 区 出现 疫 情 ,一 些母 猪 染 病死 亡 。2 1 0 0年 2月 以来 ,全 国能繁 母 猪 存 栏 总
幅度 上涨 。2 1 0 1年前 1 0个 月 ,饲 料 玉 米 价 格 呈 持 续 上 涨态 势 ,由 1月 的 2 1 . 1元 /g上 升 为 1 k 0月 的 24 . 5元 / g k ,涨 幅 达 1 . % ,创 下 2 0 61 1 0 9年 以来 的 历 史新 高 。随着 我 国北 方 主产 区新 玉 米 批 量 上 市 时 间 的到来 ,1 1月 和 1 2月 玉 米 价 格 出 现 了 明显 的 季
作者简 介 :王祖力 ( 9 8 ,男 ,河南信 阳人 ,博 士 ,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 向为畜牧业经 济与食物政策 。E ma :w nz 17 一) - i agl l @ ca. e c ;通讯作者王济 民 ( 94 ,男 ,山西兴 县人 ,博 士 ,研 究员 ,博 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 向为畜 牧业经 asnt n . 16 一) 济与食物政策 。E ma :wam - i l n m@ma.asn tc i ca e n l . .
年 以来总体 趋稳
21 0 0上半 年 生 猪 产业 的 持续 下 滑 ,导致 很 多能
2024年市生猪产业大会领导发言(2篇)
![2024年市生猪产业大会领导发言(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34258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1.png)
2024年市生猪产业大会领导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我要对2024年市生猪产业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也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主办方的代表发表演讲。
今天我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生猪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展望。
生猪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稳定农村社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于猪肉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同时,因为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猪肉产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
从____年以来,生猪产业经历了一次规模性的调整。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鼓励农民发展规模养殖。
经过努力,我国生猪产量逐渐恢复,并且实现了持续增长。
同时,我们在生猪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生猪产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生产环节效益不高,部分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不到位,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二是养殖模式存在单一化、低效化的问题。
三是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非洲猪瘟等疫病的风险依然存在。
四是市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生猪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推动生猪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科研创新,提升养殖技术水平。
生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我们需要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成果向生产实践转化。
二是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养殖。
永续发展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加强环保意识,推动养殖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强化养殖场的环境治理,加大粪污处理力度,减少环境污染。
三是加强疫病防控,提高养殖质量安全。
疫病防控是保障生猪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我们要加强养殖场的疫病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疫病监测系统,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猪肉消费趋势与未来市场需求
![猪肉消费趋势与未来市场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283910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5.png)
猪肉消费趋势与未来市场需求一、消费趋势的背景与分析猪肉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居民饮食中的主要肉类消费品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口味的要求日益增加,猪肉消费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居住在城市中。
城市人口的增加带动了对猪肉的消费需求的增长。
城市居民忙碌的生活方式,使得猪肉成为他们方便、易于加工的主要选择之一。
其次,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猪肉的品质和安全。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绿色、无公害的猪肉产品,以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另外,传统的猪肉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猪肉通常用于炖煮或烹饪。
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开始创造更多不同口味和不同形式的猪肉料理,如猪肉火锅、猪肉卷等,以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需求。
二、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与展望1. 保持稳定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未来我国对猪肉消费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不仅来自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对猪肉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因此,猪肉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高品质猪肉的需求将提升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日益重视,未来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将不断提升。
绿色、有机的猪肉产品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养殖企业应加强对养殖环境和饲料质量的管理,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 提供多样化产品选择消费者对猪肉料理的需求开始多样化,养殖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提供更多不同口味和不同形式的猪肉产品。
例如,推出适合火锅和烤肉的猪肉片,增加熟食和加工制品的种类等。
4. 加强品牌建设并拓展海外市场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畜牧业对海外市场的发展具备良好的机遇。
我国猪肉品牌在海外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提高产品质量,中国猪肉产业有望在未来进军国际市场。
三、应对未来市场需求的策略建议1. 提高猪肉质量管理水平养殖企业应加强猪肉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消费者的期望。
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4年的趋势
![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4年的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10986d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e.png)
3241卷第2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迈入新阶段。
经历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洗礼后,生猪养殖业逐步恢复生机。
国际猪肉贸易竞争激烈,各国努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优化品种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中国及欧盟在全球猪肉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猪肉产量变动对全球市场影响巨大。
美国和巴西猪肉产量增长,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猪肉消费需求持续上升,我国市场猪肉消费对全球产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1 全球生猪产业现状分析1.1 生猪产能与市场规模变化全球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略有减少。
2023年,全球生猪存栏量为77 810.9万头(图1),存栏量前三的国家为中国、欧盟(27国)和美国,占总存栏量的比重分别为58.16%、17.27%、9.62%。
预计2024年全球生猪存栏总量将小幅下降。
2023年全球生猪出栏量为128 431.8万头(图2),中国、欧盟和美国的出栏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54.89%、18.22%、10.39%,前三国(地区)的出栏量占比达到83.50%。
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4年的趋势张海峰 1,王祖力 2,陈泽芳 1,黄玄星 1,陈 南 1 *(1.湛江科技学院生猪产业研究所,广东 湛江 524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基金项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35)湛江生猪市场监测预警分析研究(2023ZKDCJJ57)*通信作者:陈南(1989—),男,湛江科技学院生猪产业研究所研究员,2023年,全球猪肉需求持续增长,推动生猪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全球猪肉总产量同比增长0.85%,达到11 550万t (表1)。
亚洲(尤其是中国)、欧洲和北美洲为全球主要养殖区域。
美国农业农村部预测,2024年全球猪肉产量将略有下降,主要源于中国和欧盟的猪肉产量可能小幅减少。
我国猪肉产量预期下滑的原因是调控过剩的生猪产能,而欧盟猪肉产量下降则源于猪肉出口需求减少。
2024年猪肉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猪肉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33c4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c.png)
2024年猪肉市场分析报告1. 简介猪肉是全球最主要的肉类食品之一,也是中国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旨在分析猪肉市场的现状、趋势和前景,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2. 市场概况猪肉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猪肉生产和消费量居世界前列。
过去几年,中国猪肉市场在供需方面经历了较大的波动,主要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
3. 行业分析3.1 供应链分析猪肉产业的供应链包括养殖、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
中国的养猪业主要由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和农村家庭农户组成。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和环保治理的力度,以提高产能和品质。
3.2 市场竞争分析中国猪肉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大型养殖企业、加工企业以及农村家庭农户。
大型企业具备规模优势和先进生产技术,更具竞争力。
传统农户由于规模小、技术较为滞后,面临压力。
4. 市场趋势与前景4.1 消费升级趋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居民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消费者开始对绿色、有机和高品质的猪肉产品产生需求,这为高品质猪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4.2 外部环境因素全球猪肉市场受到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贸易政策、疫情爆发、气候变化等。
近年来,非洲猪瘟等疫情对中国猪肉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国家政策和市场监管也对市场格局产生了影响。
4.3 技术创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猪肉生产和加工技术不断创新。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猪肉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未来,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猪肉产业的发展。
5. 建议与展望5.1 加强科技创新政府应加大对猪肉产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动先进技术在猪肉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应用。
这将提高产能和效率,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5.2 加强监管与标准化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猪肉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2024年我国生猪市场分析与展望
![2024年我国生猪市场分析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280511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9.png)
2024年是中国生猪市场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生猪产业经历了很多波折和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机会和潜力。
通过对2024年中国生猪市场的分析和展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2024年生猪市场的现状分析1.供需矛盾加剧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同时,由于传染病、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养殖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供应量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2.价格波动较大由于供需矛盾加剧以及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风险增加。
在2024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随着需求的逐渐恢复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半年价格有所回升。
3.生猪养殖业面临挑战生猪养殖业在面临供需矛盾加剧、环境污染治理等压力的同时,还需要应对技术更新、市场竞争等挑战。
传统的散养养殖模式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逐步转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
二、2024年生猪市场的展望1.政策支持将继续加大为了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生猪养殖业的支持和规范,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从而提高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2.市场竞争将加剧随着生猪价格的波动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生猪养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激烈化。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投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市场份额。
3.生猪市场潜力巨大尽管生猪市场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机会和潜力。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生猪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生猪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措施,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2024年是中国生猪市场发展的关键一年,虽然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但也有很多机遇和潜力。
2023年未来十年中国猪肉消费及供需情况预测
![2023年未来十年中国猪肉消费及供需情况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a47ab8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b.png)
未来十年中国猪肉消费及供需情况预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0-2022年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呈上升趋势,猪肉消费占肉制品消费比重渐渐下降,城乡消费差距渐渐缩小,城区户外消费增加。
下文是对将来十年中国猪肉消费及供需状况猜测:猪肉:消费增速放缓供需趋于平稳报告估计将来10年中国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比重将从2022年的66.4%降至2024年的64.9%,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将成为生猪养殖的主导,到2024年其出栏比重将会达到60%以上。
报告猜测,将来10年猪肉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3%和0.8%。
2022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估计分别较上年增长1.0%和0.4%,分别为5760万吨和41.87公斤/人/年。
估计2024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将分别达到6510万吨和45.24公斤/人/年。
其中,中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从2022年的20.19公斤增至2024年的22.00公斤,年均增1.0%,低于2022~2022年均4.2%的增速。
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分别从2022年的16.32公斤和23.23公斤增至2024年的17.92公斤和24.30公斤,年均增速分别为1.1%和0.5%;将来10年加工猪肉消费量估计年均增速3.3%,从2022年的990万吨增至2024年的1340万吨。
报告认为,尽管2022年下半年生猪供需面将显著改善,猪价总体将呈现涨势,有可能会消失阶段性的供需偏紧,但鉴于消费处于稳定状态,整体价格涨幅不会太大,全年生猪养殖将处于小幅盈利水平。
从长期来看,活猪和猪肉价格总体将震荡上行。
将来10年生猪和猪肉价格将在震荡中上涨,受规模化水平提高的影响,波动幅度将会显著减缓。
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生鲜猪肉行业市场供需猜测及投资潜力讨论询问报告》。
国际贸易方面,猪肉仍将保持肯定进口量,出口则稳步增加。
展望前期,进口量不会消失大幅增加。
销售猪肉行业年度总结(3篇)
![销售猪肉行业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82f0e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2.png)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国猪肉市场在经历了非洲猪瘟、猪周期波动等多重挑战后,逐步实现了稳定发展。
作为我国重要的肉类消费品,猪肉行业在保障民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年度,我司在销售猪肉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年度总结如下:一、市场概况1. 猪肉消费市场持续稳定2023年,我国猪肉消费市场总体保持稳定。
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波动较大,但全年猪肉消费总量较上年有所增长。
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依然旺盛,尤其在节假日、春节等传统消费旺季,猪肉消费量明显增加。
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猪肉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方面,传统养殖户纷纷转型,加入猪肉养殖行业;另一方面,新进入者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格局发生较大变化。
我司在市场竞争中,积极应对,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公司经营状况1. 销售业绩2023年,我司销售猪肉业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全年实现销售额XX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利润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XX%。
在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 产品结构优化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我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一方面,推出高品质、绿色、健康的猪肉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开发差异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3. 渠道拓展我司在渠道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加强与各大商超、餐饮企业的合作,扩大线下销售网络;另一方面,积极布局线上渠道,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市场。
三、核心竞争力1. 产品优势我司拥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
通过自建养殖基地、引进优质品种等方式,确保猪肉产品安全、健康、美味。
2. 技术优势我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饲料配方等,提高猪肉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3. 品牌优势我司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消费者认可度高。
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4. 渠道优势我司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线上线下渠道互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与
猪肉消费展望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与猪肉消费展望
1949年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业虽然经历多次波动,但是发展迅速,总体上增长较快,生猪出栏量由1952年的6545万头增加到2008年的60960万头,2008年猪肉产量达到4615万t,占肉类产量的比例达60%以上。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
建国以来,我国猪肉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均占有量迅速提高,20世纪60年代人均占有量为,进入21世纪已达36kg以上。
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导致的猪肉需求增加,生猪养殖技术的进步,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发展以及龙头企业主导的养猪业兼并与整合。
生猪产业发展趋势
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生猪养殖业会发生三大明显变化:
猪业兼并重组进程加速按照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人民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生猪养殖和猪肉产品加工业将会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大、质量优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主要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出现。
虽然近期我国养猪业不会像美国那样由排名第一的企业(SmithfieldFoodsInc.)控制全国猪肉加工所需猪肉的52%,但是双汇、雨润、金锣等龙头企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启动并加速国
内养猪业和猪肉制品加工业的兼并重组进程,并在猪肉生产加工中占据绝对重要的份额。
政府监管能力增强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业和猪肉消费市场的频繁大幅度波动,引起了我国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在学者们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对生猪行业的监管能力显着增强。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提出了多项扶持政策,如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生猪良种补贴等,来促进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
2009年上半年我国猪肉价格出现连续数月的下跌走势,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2009年6月13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启动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稳定了生猪生产,保护了养殖户利益,促进了生猪及猪肉市场稳定发展。
此外,我国政府部门在生猪养殖的疫病预防救济方面也积累了成功经验,对于疫情预警、防治、救济反应非常迅速而且成效显着。
政府对养猪业和猪肉市场的监管机制逐渐成熟,猪业秩序将趋向稳定。
猪肉产品信息追溯技术的推广应用范围扩大猪肉消费者对猪肉产品和企业的信任左右着猪肉市场的稳定与猪肉企业的发展状况。
过去频繁发生的猪肉质量事件、生猪疫病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猪肉产品和部分企业的信任,加剧了猪肉消费的波动乃至动荡。
近年来,猪肉产品信
息追溯技术成为这一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而且该技术为生猪的育种、饲养、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分销和终端销售等环节提供了科学管理的新方法,利于生猪养殖和加工销售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塑造品牌、赢得消费者信赖。
未来能够在猪肉市场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企业将是严格实施产品追溯技术的企业。
可以预见,猪肉产品追溯技术将在近5年内大范围推广,最终趋向普及。
养猪业的三大发展趋势将解决养猪业发展的三大难题:市场组织与竞争秩序问题、部门监管与行业稳定问题、产品质量与消费者信任问题。
现阶段中国猪肉消费的主要特征
1949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生猪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猪肉消费经历了三个特征鲜明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0年以前,猪肉消费处于紧缺性消费阶段。
中国居民的猪肉消费既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也受到猪肉供应量的限制,居民的猪肉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第二阶段是从1980年到1995年,中国猪肉消费进入平衡性消费阶段。
在此期间,中国生猪养殖业全面快速发展,实现了猪肉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
与此同时,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猪肉消费能力随之提高,其猪肉消费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猪肉消费进入注重质量安全性消费阶段。
中国居
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猪肉消费的品种、口味、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猪肉消费进入了注重质量安全性消费阶段。
我国现阶段猪肉消费主要特征如下:
猪肉消费比重下降,但仍然是肉类消费第一品种长期以来,在我国居民的肉类生产消费结构中,猪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980年猪肉在国民肉类消费中的比重为%。
随着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我国牛羊肉及禽肉产量和消费量迅速提高,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平稳增长,但相对份额下降,2006年下降到%,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
城乡居民猪肉消费差异明显首先,城乡居民在猪肉消费量上存在一定差距。
长期以来,收入水平较高的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大于农村居民。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饮食习惯的变化,二者差距将逐渐缩小。
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户内消费猪肉消费量约占城市居民的1/2以上,到2007年提高到2/3以上;其次,户外猪肉消费和猪肉制成品消费成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猪肉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
户外就餐日益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饮食模式。
其户外猪肉消费量则明显增加,而农村居民则依然以户内消费为主。
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比重为21%,与1995年的%相比,年增幅%,而且城市居民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紧凑,支付能力较强,对猪肉的户内消费中逐渐增加了猪肉制成品消费的比重;最后,城乡居民在质量安全性猪
肉消费的发展进程中所处的阶段也有较大差异,农村居民处于数量扩张型消费主导和质量安全性消费意识觉醒阶段,而城市居民则非常注重猪肉消费的质量安全问题。
热鲜肉是我国猪肉消费的主导品种我国热鲜肉消费占消费品种的90%以上,冷鲜肉、冻肉和肉加工品消费低于10%,而多数西方国家则以肉制品消费为主,一般均超过60%以上,冷鲜肉消费其次,热鲜肉消费量很少。
因此,我国特殊的消费方式给生产供应、食品安全均带来极大的挑战,未来发展趋势是加工制品和冷鲜肉、冻肉消费比重将逐步提高。
猪肉消费的发展趋势是优质化和多元化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猪肉消费市场向优质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居民对猪肉产品的品质安全要求逐渐提高。
以城镇居民为例,在猪肉消费中,排骨和瘦肉产品消费逐年增长,二者消费比重占猪肉总消费的55%左右,肥瘦相间肉消费占33%。
我国居民还有消费猪头、蹄及下水等猪副产品的习惯,目前这类产品消费量占猪肉总量的8%左右。
随着消费结构改善和认识提高,居民对猪肉产品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
猪肉消费品种逐渐多元化,表现为其一是生猪品种的多元化。
杂交猪猪肉占据猪肉消费的主导品种地位,但是传统肉猪、山黑猪、驯化野猪等品种的猪肉也逐步获得一定消费市场空间;二是猪肉分割品种多元化,猪肉细分日益精
细,可供选择的分割肉品种多样化,能够满足居民消费多元化的偏好;三是猪肉加工层次多元化,热鲜肉、冷鲜肉、冻肉、猪肉制成品等日益丰富了人们的猪肉消费选择;此外,猪肉消费多元化还体现在供应渠道的多元化上。
改革开放以前及初期,国营肉店、副食店是中国猪肉供应的主渠道,随后集市供应逐步活跃,进入现阶段,超市和肉食专卖店日益成为中国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猪肉及制品供应的主要来源。
中国猪肉消费发展走势
在生猪产业三大主要趋势的影响下,随着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及消费偏好的变化,未来我国猪肉消费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农村猪肉消费模式将完成从数量扩张型消费向追求质量安全性消费的转变农村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是农村猪肉消费模式转型的经济基础。
2005年2月商务部正式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民营企业家(包括猪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超市和专卖肉店这两种商业形态在农村地区迅速铺开,由此奠定了农村猪肉消费的质量安全型模式的渠道基础。
政府对猪业监管能力的提高将奠定农村猪肉消费的安全质量型模式的监管基础,而猪肉产品信息追溯技术则为这种消费模式提供了技术基础。
大品牌将主导居民的猪肉消费取向随着猪业兼并重组进程的全面深入展开,我国猪肉供应主体将主要集中于在兼并重组潮流中生存、壮大起来的猪业龙头企业。
消费者对主导企业和主导品牌的信任程度会日益提高,影响力大的猪肉及制品品牌(包括全国性品牌和区域性品牌)将主导居民的猪肉消费取向。
外出消费和肉制品消费将主导居民猪肉消费的模式和内容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节奏加快,我国猪肉消费逐渐从家庭消费向户外消费转移。
餐饮业的繁荣在这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期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餐饮连锁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有利于满足居民外出猪肉消费的需求。
在猪业和猪肉制品业龙头企业的崛起和壮大过程中,中国猪肉产品将日益丰富,给收入水平提高的中国居民提供更多的选择,也影响着居民在猪肉消费中为适应当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而扩大猪肉制品的消费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