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2017年9月13日

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重要食品。我国既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我国猪肉占肉类总消费量的62.5%。发展生猪生产,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生猪产业抓住“南猪北养、北猪南调”的发展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一批养殖加工企业到我市建设生猪产业链,加快了生猪产业提档升级。

一、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政策的带动和市场的拉动下,我市生猪产能进一步增强,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为畜牧业提档升级的坚实臂膀,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生猪养殖以肇州、肇源、大同为引领,利用丰富的粮食资源,加大生猪产能投入,辐射带动周边县区适度发展规模养殖。全市11家配合饲料厂遍布五区四县,猪配合饲料年产3.9万吨,占总量的52%,推广面达85%。肇州县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肇源、林甸、大同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2016年末,全市生猪饲养量373万头,猪肉总产量19.81万吨,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148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殖场8

个),先后有4个生猪养殖场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46个养殖场创建农业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0%。先后建成祖代种猪场1个、父母代种猪场4个、种猪供精站1个。目前,全市共有生猪养殖大户500余个、家庭牧场38个、合作社21个、生猪养殖企业89个。

2016年,全市抓住国家生猪产业重新洗牌布局的机会,招引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肇州大北农、林甸牧原、肇源正邦、杜蒙谷实)到庆投资建厂,建设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引领我市畜牧产业提档升级,整体调控我市生猪养殖市场,新增生猪产能300万头,进一步扩大我市在全国生猪市场的份额。本地养殖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壮大,金锣、笨嘴、金开元、一口猪、跨年猪等企业实现了既“养得好”又“销得好”。

二、存在的问题

进入“十三五”,生猪产业产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产能北移、产品南下”的局面正在形成。生猪生产既面临国内资源环境的制约,又承受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在产量高起点上实现突破难度加大,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一是环保压力巨大,规模场粪污处理配套率较低。生猪养殖粪污特别是污水产量大,处理成本高,污染治理难度大。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牧结合不紧密和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逐渐显现,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据测算,2016年末我市生猪粪便产生量92.3万吨,约占畜

牧业粪便总产生量的四分之一,虽然90%以上的粪便还田利用,但饲料化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率较低。全市生猪规模场中,新建的规模场基本配套了粪污处理设施,但使用率较低,而老旧规模养殖场粪污配套率仅为40%左右,粪污未得到有效处理便被排放。近年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继实施,生猪养殖环境保护制度更加严格。二是土地资源紧缺,承载能力却需提升。国家先后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把握耕地、草原等土地使用红线,土地资源短缺将成为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重大制约。今后几年,随着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的持续限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将陆续调整生猪产业战略布局,生猪养殖北移,规模养殖比重进一步提高,养殖用地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受供给总量限制,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生猪养殖空间十分有限。据统计,近两年我市先后引入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共占用农业废弃地或非基本草原面积累计达到840.7万平方米。三是金融支持较少,养殖保障力度不足。金融部门对养殖贷款门槛高,没有合理的抵押品,将无法进行金融贷款,养殖融资难度大。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需要资金大,尤其是“两牛一猪”项目建设,不仅在土建、设备等投入,更需在种畜上投入,在完成土建、设备安装后,无闲置资金购买种畜,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却得不到银行金融信贷支持。四是产业化程度低,产品销售渠道较窄。全市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

现有企业影响力不足,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还未形成利益联结紧密的产销、产加销等产业链条,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近年来,虽然规模养殖比重提高,但养殖户自产自销仍是主体,利益联结紧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中间环节多,流通成本增高,尤其是最近几年生猪价格呈周期性规律打乱,单一养殖受到影响较大。而品牌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全市6个生猪产品及加工企业,除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和金开元生猪食品有限公司外,其他加工企业多以屠宰冷鲜肉为主的粗加工为主。“笨嘴”生猪品牌虽然受生猪市场价格涨跌影响波动较小,但只是保全自身实力,未起到带动作用。五是规模养殖后疫病防控难度加大,抵抗风险能力不足。生猪疫病流行状况总体十分复杂,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口蹄疫、猪瘟等重大疫病随着规模化养殖发生几率较大,生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疾病在个别地区时有发生,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越来越大。近些年政府对动物疫病防控重视程度低,投入资金逐年减少,暴发疫情必将发生。

三、建设措施

1、有效推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建设运行支持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整县推进粪便综合利用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促进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建议积极争取将发展增速较快的林甸县纳入畜牧养殖大县,提升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做大做强生猪

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建立与猪肉产量、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提高和加快老旧生猪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性和进度。调整优化好生猪养殖区域布局,承接好南方生猪养殖大型企业入驻,总结推广经济适用粪污处理综合利用模式,积极探索PPP运行模式,种养结合、源头减量,促进畜禽粪便饲料化和能量化利用。完善有机肥生产、使用补贴政策,结合我省土地优势,明确有机肥还田为主要利用方向,因地制宜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固液分离后综合利用、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等技术模式。扩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区,鼓励和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利用配套设施,对现有基础设施和装备进行改造升级,鼓励养殖密集区建设集中处理中心,打通粪肥还田通道,实现有机肥就近就地还田。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及早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政策。

2、继续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节约畜牧养殖土地占有量。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着力推进生猪生态养殖、清洁养殖,提高规模养殖场自动化装备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继续实施“两牛一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承接好南方大型生猪企业退出,发展好生猪潜力增长区特性,实施龙头企业牵动战略,按照“总量控制、优化布局、守住底线”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